高中地理必修二 地域联系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33《地域联系-交通运输课件ppt(共49张PPT)

3.通信:可分为___邮__政_和___电__信_,邮政主要是 利用______交__通__工传具递______信、_件_____包、裹
_报__刊____等_实__物___,电信主要利用___电__磁_系__统传 递的是___声___音、____图__像、____文__字等_______。 信息
4.商业贸易:指专门从事商品____收_、购_____储_、存
(4)最昂贵的运输方式是 空运,它最适合运输的货物的特
长距点是离运输质:量轻__,_体_水_积_路_小_运,__贵输_重_运,费急需较低;。
巩固:
1.图中1、2、3、4、5代表 的交通运输方式分别是
A.铁、水、公、空、管
总运价
54 3 12
√B.水、管、铁、公、空
C.公、铁、水、空、管
D.公、水、铁、管、空
路 运输方式。机动性_强__,周转速度_快__, _高___,运费较__贵___。
装卸_易____,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_强___。
水 路
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_大__,投资 _少___,成本_低__。
速 受自度__然__慢____灾_,_害_灵_和活_气性__和候__连等续自性然_差条__,件
❖ 网络化
地域联系的方式------
通信
概念: 就是把实物和信息从一地传到另一地. 分类: 邮政通信和电信通信
思考:分析两种通信方式的各自特点。
地域联系的方式------ 商业贸易
概念: 商业是专门从事商品的收购、销售、调运和储存
的行业。
购销时空矛盾的缓冲器
商业活动的前提
商业活动的终结
商业贸易
承担由邻省(直辖市)输入湖北的货运量最大的铁路线是
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所必须的;交通运输是产 (2)公路、铁路运输时代,城市主要建在公路、铁路沿线。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设计:3.3地域联系

第三节地域联系一、教材依据本节内容属于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地理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
二、设计思想1.指导思想和设计理念:根据理论联系实际,要想联系实际,首先要学好理论,用理论武装头脑,再将理论运用的实践,这也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
因此,先进行理论的学习,然后适当的融入到实践,将课堂所学运用到社会实际,以学促进生活实践趋于合理化。
2.教材分析:本节是第三章的第三节,在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中,地域联系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全球化的今天。
所以教材在前两节分别介绍了农业和工业这两种基本生产活动之后,安排了地域联系这一节内容,本节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课时主要讲解第一部分的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的方式中的交通运输方式和通信。
这部分内容先举例说明社会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再分别介绍各种方式再社会生产各个领域的重要作用以及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评价与合理运输方式的选择。
3.学情分析:基于初中升学考试不考地理,学生对地理亦抱着可学可不学的态度,更多的是不学或者应付了事,更有学校占用地理教学时间,出现学生地理知识欠缺的现状,因此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抓住基础知识的学习,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实例进行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
期望逐步完善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结构。
三、教学目标1.人类进入21世纪后,经济一体化趋势进一步强化,所一地域联系显得非常重要,因此要了解地域联系的重要性。
2.理解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之一—交通运输方式中的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并能联系生活实际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
3.了解交通运输方式的形式层次和发展趋势。
4.通过比较分析能简单的描述邮政通信和电信通信的异同。
5.运用比较法和综合分析法对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邮政通信以及电信通信的任务和特点进行区别、分析说明。
四、教学重点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各自的优缺点比较以及两种通信方式的区别。
五、教学难点从经济角度分析,评价并且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六、教学准备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王民主编,地理必修2教材及地图册配套练习册网上地域联系的相关资料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淘宝网购过程,引导学生领会现代社会生产的特点,体会地域联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探究“地域联系”的兴趣。
高一地理中图版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地域联系》 (36张PPT)优质课件

高速化
各种运输方式的选择
货物运输要根据货物的价值大小、重量、运输距离、价 格、时效等情况选择运输方式,各种运输方式在技术上、 经济上各有长短,都有最适宜的使用范围。
空运:贵重、急需、数量不大的货物。 公路:短途、量小、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 铁路:远程、量大、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 水运:大宗、笨重、远程、不急需的货物。 管道:流体、气体、粉末状固体。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
方式
布局
影响
特点
发展 趋势
选择
点
线
聚落
商业 网点
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及其优缺点
方式
优点
缺点
铁路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
运输 ;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 性好。
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 ;占地广,短途成本高。
公路 运输
水路 运输 航空 运输
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 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 应性强
交通运输的布局
基本要素— 线:铁路、公路、行道
点:港口、车站、航空港
影响因素— 自然、社会经济。
• 包括社会经济因素——决定因素;自然因素——制约 区素;科技因素——保障因素。
• 1、从自然因素考虑归纳如下: (1)地形:地势平坦,对交通线的选择限锘目少;地形起
伏大,铁路多要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公路、管道 需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河流湍急,不利航行;但 对航空影响小。 (2)地质:喀斯特地形——防塌陷、渗漏;地质不稳定一 加固地基,避开断层等。 (3)气候: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公路、铁路; 气象灾害(大风、雾等)——水运、航空。 (4)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
考查重点:
• 1.从考核内容上看,侧重对交通线、点、重点工程 建设的区位条件分析,交通条件变化对城市或区域社 会经济、人民生活等的影响,交通运输方式特点和发 展趋势等的考查。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地域联系》课件

货
贵重或急需的货物 (数量不大)
——航空运输
运 方 容易死亡、变质
短途 ——公路运输
式 的活物、鲜货 选
长途且 数量大
—铁路专用车
择
大宗笨重的货物 (远距离运输)
——水运或铁路运输
液体、气体货物的运输 —管道
水路、公路、铁路
甲
乙
丙
运费
OA
B
距离
不同运输方式距离与运费的关系
打开知识窗
如何选择运输方式
水路铁管路道 公路
机场 交通运输网中的点
码头
港口
车站
亚欧铁路大陆桥
第一、第二亚欧铁路大陆桥的起点和终点是哪里?
亚欧大陆桥包括两条铁路线: 一条是西伯利亚大铁路,东起符拉迪沃斯托克,西至莫斯科,是亚 欧大铁路运输的重要干线; 另一条是连云港——鹿特丹铁路,是目前亚欧大陆东西最为便捷的 通道。
交通运输网的形式和层次
输
当代五种交通运输现方代式的化特的点交通运输方式
——发展经济的“先行官 ”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铁路运输
优点 1.运量大、速度快、
运费低; 2.受自然因素影响
小、连续性好。 缺点 1.造价高; 2.占地广,短途成本高。
公路运输
优点 机动灵活, 周转速度快, 装卸方便, 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缺点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
水运 最大 最慢 最低 差 差
大 最低
航空 小 最快 最高 好 差
大 高
管道 大
一般 一般 最差 最强
最小 高
任务
铁路
从大同运2000 吨煤到秦皇岛
从常熟运2吨大 闸蟹到江阴
从天津到上海 运1万吨海盐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3.3《地域联系-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及主要方式》优质课件(共30张PPT)

运河古城——扬州
火车拉来的城市——株洲
交通运输方式与商业网点的形成
帆船、马车 运输时代
城市主要建在河流、 大道的汇合处
公路、铁路 运输时代
城市主要建在公路、 铁路沿线
交通运输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发展的影响。
1.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布局的变化影 响商业中心的兴衰。
2.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商业网点向外 围移动。
较大 较低 较快 较低 较大
较小 较高 较慢 高 较大
大低 小高
慢 低 较小 快 低大
大低 快 低大
较低 较高 高 较高
低
铁路运输速度较快,运载量较大,运价较 低,可以把旅客或货物运送到全国铁路网中 的各个车站,是一种适宜于长距离运送客、 货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四我通国八现达已的形交成通一运个输以网 北京 为中心的全国铁路网:南 北向干线有京哈线、京沪 线、京九线、京广线、太 焦—焦柳线、宝成—成昆 线等;
东西向干线有滨洲—滨绥 线、京包—包兰线、陇 海—兰新线、沪昆线等。
中国综合性交通运输枢纽主 要有北京、上海、郑州、武 汉、广州等。
东西向主要铁路干线 三横来自乌鲁木齐兰新线
包 兰
京包线
包头
线
北京
兰州 宝鸡
连云港
陇海线 上海 杭州 沪杭线
株洲
昆明
贵阳
湘黔线
浙赣线
贵
昆
线
南北向主要铁路干线 五纵
哈尔滨
宝成线 宝鸡
近代:沿公路、铁路交通轴呈带状、星状发 展。
现代:综合交通网。聚落形态更多、更灵活。
思考:
图例
公路
这两座城市形态相似的 主要原因是什么?
哪些城市的形态相似?
思考: 哥本哈根手
地理必修2地域联系

●
贵重、急需少量
比较五种交通运输方式 的优点和缺点,以及适合运 输哪些货物?
3、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公路运输
优点: 灵活性强,对各种自
然条件适应性强。
缺点: 运量小,耗能多,成
本高。
适宜运输的货物: 短程、量小的货物。
铁路运输
优点: 运量大,速度
快,运费较低 ,连 续性好。 缺点:
造价高、占地广
适宜运输的货物: 急需、贵重、数量不
大的物品。
管道运输
优点:
运输气体不挥发, 液体不外流,平稳 安全。
缺点: 需专门管道,设备投
资大,灵活性差。 适宜运输的货物:油、天然气、煤浆以及其它矿浆。
二、说出我国主要的铁路干 线名称及其起止点、主要铁 路枢纽及其交汇处铁路名称
陇海—兰新—北疆线
滨洲-滨绥线
河运
航空
管道
“四种运输方式运费与运距相关曲线示意图”
总 运 价
空运 公路
铁路
水运
0 80
550 距离/千米
((短12距) )运8离0k距运m<<8输运0k:距m时 <_5_,5最_0公k_廉m_路价时__的运,最_运_输廉_输价_方_的运式运是费输较方式低公是;路铁路
, ,
(长3距)运离距运>5输50:km_时_,_水最_廉_路_价_运的__输运__输_方运式费是较低水;运 ,
适宜运输的货物: 大宗、笨重、长途运输,如矿产、金属、牲畜等
工农业原料及产品 。
水路运输
优点: 运量大,投资少,成
本低。 缺点: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 续性差。
适宜运输的货物: 大宗、远程、时间要
求不高的货物。
高中地理地域联系-自由学习中图版必修二

地域联系-自由学习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是在一定地域空间内进行的,自然界中各种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不同地域之间的物质和信息要通过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等方式进行交流,实现互补,从而使社会形成一个运转自如的整体。
这个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交通运输等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方式。
解析:人类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中,地域联系是必不可少的,没有一个部门或国家孤立于世界其他部门和国家之外获得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人类的各种活动关系越来越紧密,地域联系成为加强各种社会经济活动联系的纽带和桥梁。
教材分析一、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1.地域联系的重要性(1)在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中,地域联系是不可缺少的。
(2)地域联系对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现代社会生产具有原料来源广、产品去向多、生产专业化和地域分工越来越细的特点,使各生产部门和企业间的地域联系更加重要和快捷。
(4)没有一个国家或地区能脱离世界市场孤立发展,加强地域联系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
问题探究:中国于何时加入WTO?加入WTO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解析:中国于2001年11月10日加入WTO。
加入WTO对于我国经济贸易发展和改革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尤其是经贸联系具有重大意义。
①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机遇;②为中国在新世纪发展中争取更有利的生存环境;③有利于解决贸易矛盾和纠纷;④有利于促进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全面的发展;⑤有利于中国和其他世界各国进一步加强联系,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改善对外贸易环境。
2.类型(1)生产的原料、燃料对具有区际意义的地区与外部联系非常密切。
例如:二战后加拿大西南部和西部地区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采矿业,其产值迅速占到全国矿业的2/3,大部分产品运往国外。
加拿大的矿产品出口居世界首位,主要销往美国和西欧。
(2)一些地区缺少矿产资源,但市场区位有利,技术基础雄厚,信息丰富而及时,特别是运输技术发展和运输费用的降低,使工业迅速发展。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3章第3节《地域联系》备课资料

第三节地域联系(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1.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2.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课标解读1.交通运输、通信和商业贸易等地域联系方式的特点及重要性。
2.结合实例掌握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判断选择。
3.结合教材图片分析武汉城市形态随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4.案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2012年12月26日,京广高铁正式开通,全长2298公里,设计时速为350 km/h最快仅需8小时,是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新课导入——地域联系。
●教学流程设计课前预习安排:①看教材P69~74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1”并完成[思考交流]1;②看教材P74~75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2”并完成[思考交流]2;③看教材P75~76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3”并完成[思考交流]3。
建议方式:同学之间可讨论交流。
→步骤1:导入新课,本课时教学地位分析。
→步骤2:教师通过提问,检查预习效果。
→步骤3:师生互动完成“探究1”。
互动方式可利用[问题导思]中1、2、3、4的设问逐次进行。
→步骤4:教师通过[例1]和[图表活动解读]中教材P73图3-3-9的解读,研析知识“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及主要方式”,总结[方法技巧]。
→步骤5:在老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完成[图表应用]和[当堂双基达标]中的1、2题,验证学生对探究点的理解掌握情况→步骤6:师生互动完成“探究2”,互动方式可利用[问题导思]中1、2的设问逐次进行。
→步骤7:教师通过[例2]的讲解,研析知识“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注意[特别提醒]。
→步骤8:在老师指导下由学生完成[当堂双基达标]中3、4、6题,验证学生对探究点的理解掌握情况。
→步骤9:师生互动完成“探究3”互动方式可利用[问题导思]1、2、3、4的设问逐次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人口稀少的地区,不便设立商业网点D.商业网点全部建在交通线上
【课后作业】
右图为“四种运输方式的运费比较图”,请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回答以下各问题。(C级)
⑴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字母代表的运输方式:E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
大宗笨重货物的长途运输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远程客运、量少价高物品或急需物品
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用管道运输货物,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可以昼夜不停地运输,运量很大
(课堂探究)比较两种通信方式的不同
(课堂拓展1)上述两种方式中具有准确、迅速、方便、保密特点的是,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的是。
(当堂运用)关于邮电通信的正确叙述是()(A级)
A.邮电通信可以分成邮政通信和电信通信两大类
B.邮政通信的主要任务是利用交通运输工具传递文字和文件
C.电信通信的主要任务是利用交通运输工具传递图像、符号和语言
D.传统中心商业区服务质量差,产品不能满足顾客需要是其衰落原因
3、我国上海市海陆位置优越,发达的海陆交通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发展,与其有相似交通条件的有下列城市中的( )(A级)
A.北京B.广州C.沈阳D.郑州
[课堂检测]:
1、下列不属于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的是()(A级)
A.徒步旅行B.交通运输C.通信D.商业贸易
⑵假如现在有20吨活鱼需要从青岛运往济南,你会选择____________运输方式,并解释你做出这种选择的理由。
⑶“在图中展示的4种运输方式当中公路运输的费用最高。”请对以上说法做出判断,并阐明你判断的理由?
⑷请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判读在A~B、B~C这两段距离上,总费用最高的分别是哪一种运输方式?
2、下列关于商业贸易的说法正确的是()(A级)
A.在我国,一般对内商务称贸易,对外商务称商业
B.世界贸易增长速度低于世界经济增长速度
C.城市是商业赖以发展的基础和依托
D.劳动力和技术在国家间的流动不属于国际贸易
3、假定现在有40000吨煤炭由秦皇岛运往上海,你认为较为合理有效的运输方式是()(A级)
3、说出环境对工业布局的影响?(从大气、水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三方面分析)
[探索新知]:
[任务一]:认识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并掌握其主要方式
(一)地域联系的重要性:阅读教材,标注出地域联系的重要性。(了解)
(二)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有、、。(重点识记)
1、交通运输的特点是,其产品只是。
(课堂展示)完成下表,填充对应的五种交通运输方式(重点识记)
第三节地域联系
[学习目标]:1、认识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举例说明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等主要地域联系方式在社会生产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2、学会评价交通运输方式,培养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举例说明商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的联系。
3、分析说明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城市聚落的空间形态的影响。
4、学会选取案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当堂运用)1、下列关于商业贸易的说法正确的是()(A级)
A.在我国,一般对内商务称贸易,对外商务称商业B.世界贸易增长速度低于世界经济增长速度
C.城市是商业赖以发展的基础和依托D.劳动力和技术在国家间的流动不属于国际贸易
2、根据课本P72图3-3-8填充下图商业活动的主要环节:
[任务二]: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原油和成品油,天然气,煤浆及其他矿浆
(当堂运用)为下列货物选择相对合理的运输方式(A级)
海虾5吨青岛—济南(),海盐3万吨天津—香港()
大米10万吨武汉—上海(),急救药品一箱北京—拉萨()
钢材100万吨鞍山—北京(),原油20万吨大庆—大连()
2、通信就是把从一地传到另一地,具体分为和两部分。
C.在发达国家中,距离已不再是决定顾客商业行为的主要因素
D.商业网点都布局在城市的中心商业区
2、传统中心商业区衰落的原因不是( )(B级)
A.郊区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使中心商务区不再是最便捷的购物场所
B.乘车购物在发达国家中成为顾客的主要商业行为方式,距离不再是顾客购物考虑的主要因素
C.中心商务区在乘车购物时代到来时,由于通行能力差,缺少停车场,很少有人光顾
D.邮政通信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而电信通信与自然环境无关
3、商业贸易:商业指专门从事等经济活动的部门。在我国一般对内商务称,对外商务称。国际贸易不仅是的贸易,还有
、和在国家间的流动等多种内容和形式。(识记)
(课堂探究)读图3-3-9,完成课本右侧的讨论题
1、影响商业中心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2、商业发展与城市发展有何关系?(在课本中标出)
[重点难点]:
1.地域联系的重要性,交通运输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2.交通运输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的影响。
[温习旧知]:1.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2.判断影响下列工业的主导因素:炼铝厂、制糖厂、电子装配厂、啤酒厂、飞机制造厂、水果罐头加工厂、家具厂、服装厂、有色金属冶炼厂、集成电路制造厂
阅读课本内容和相关图示,以武汉为例试分析不同交通运输方式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水路交通与城市的:
(回顾)在河流的哪些地方容易形成城市?
铁路、公路使城市沿发展
综合交通使城市扩展
[任务三]: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1、交通运输方式与商业网点的形成:了解商业网点的含义(在课本上标注)
(课堂展示)商业中心大都分布在哪些地带?为什么?
2、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与商业网点的发展:一些发达国家的商业网点如大型综合商场、超级市场等,多配置在的地方
(课堂探究)分析导致传统中心商业区出现衰落,新的大型商场向城市外围郊区布局的原因是什么?
(当堂运用)
1、关于商业网点的正确叙述是()(A级)
A.商业网点的形成与自然条件无关
B.在发达国家里,道路的通行能力已不成海市能够成为我国最大的商业中心,主要的原因是()(B级)
A.地形条件极为优越,大部分为平原地区B.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城市,有充足的消费人群
C.拥有较强的科研技术水平D.拥有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便捷的交通和商品经济发达而广阔的腹地
5、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的叙述,正确的是()(B级
方式
优点
缺点
适合的运输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大宗笨重货物的长途运输
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量少、鲜活物品、旅客的中短途运输
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运费最低,投资少,成本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