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战役军事上是失败,称大捷实属言过其实!

合集下载

台儿庄战役胜利的意义有哪些

台儿庄战役胜利的意义有哪些

台儿庄战役胜利的意义有哪些抗日一战打了八年,此中伤亡无数。

中国战场每天都是血流成河,每天都是遍地哀嚎。

从一开始见到日军就闻风丧胆屡战屡败,到后来的连战连捷,有一场具有转折点意义的战役不得不被人反复提及,那就是台儿庄战役。

此战有何意义呢?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台儿庄战役胜利的意义,希望你喜欢。

台儿庄战役胜利的意义(一)台儿庄战役的胜利,说明了日军并不是不可战胜的。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来,日军在华北和华中地区均受到了中国军队的抵抗,而且还在平型关地区遭受了八路军歼灭1000多人的败迹,但总的说进攻是顺利的。

这次台儿庄战役,日军两个精锐师团的主力一部却在中国军队的包围攻击下,仓皇败退,溃逃时重武器、军用物资和士兵的尸体大量遗弃在战场上。

这是日军一次战役进攻中的败退。

这在日军侵华战争以来尚属首次。

在日军来说,这不仅是在兵力数量上的损失,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挫折。

“大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了。

日军《步兵第10联队战斗详报》载“不识他人,徒自安于自我陶醉,为国军计,更应以此为慎戒”。

(二)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在政治上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鼓舞了抗日军队的士气,用胜利的事实证明了“亡国论”是没有根据的。

在军事上取得了消灭日军一万余人的胜利,达到了消耗日军兵力的目的。

这些都是有利于抗战持久战的总方针实现的。

当然,战役本身对中日战争的全局并不起多大的战略作战,因此对台儿庄战役在军事上的意义,不宜评价过高。

(三)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改变了国际上对中日战争前途的看法。

抗战爆发以来,国际上对中国抗战的前途大多抱悲观的看法。

台儿庄战役胜利的消息传出,有的国家甚至不敢相信。

1938年4月9日路透社电讯说;“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队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在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

”所以,英赞扬此战胜利的评论。

显然,这次胜利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并为争取外援增强了有利条件。

《血肉筑起的长城》伟大的抗日战争PPT(上课用)

《血肉筑起的长城》伟大的抗日战争PPT(上课用)

、百团大战
、台儿庄战役
、第一次长沙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半壁江山沦陷敌手原因 是 ( ) 、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把主要兵力放在大西南、大
、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实行片面抗战路线 西北
、下列属于日本在世纪年代的所为是(

①南京大屠杀
③挑起甲午战争
②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平型关
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
囚笼政策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把打击的重点转移到 抗日根据地,年以来,日军在华北地区大力推行“治 安肃正计划”,推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 为锁”的“囚笼政策”。
百团大战
背 景:为了打破日伪军对抗日根据地的分割和封锁,
促进全国的抗战,八路军总部发动“百团大战”。
粉碎敌人的进攻,巩固抗日的战线,
用我们无穷的威力,保卫大武汉。
这是武汉会战期间流传在大江南北一首为人广为 传唱的歌曲的歌词,名字就叫《保卫大武汉》。
当年的汉口 万家岭村舍,我军与日军对击的情形 码头墙上的抗日标语 武汉会战中用过的枪炮 我军曾布设在长江中的水雷
正面战场的部分战役
淞沪会战 —
南京保卫 — 战 随枣会战
④发动九一八事变
、①②④
、②③
、①④
、③④
、下列对百团大战的表述,正确的是( 、成为抗日战争的转折点

、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国军队首次取得的重大胜利 、抗日战争开始后中日军队的第一次大规模会战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 役
5、2001年4月,日本政府审定通过了右翼学者编写的 初中历史教科书。该教科书极力否认和美化日本在 20 世纪对亚洲国家的侵略历史。我们可根据下列哪些与 日本相关的史实对此进行批驳( D ) ①挑起甲午中日战争,制造旅顺大屠杀 动“九一八”事变 1941年偷袭珍珠港 A、①②③④ ②1931年发 ④ ③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⑤制造南京大屠杀 C、①②④⑤ D、②③⑤

台儿庄大捷简介 历史上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

台儿庄大捷简介 历史上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台儿庄大捷简介历史上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导语:1938年3月23日至4月7日,中国军队在山东省南部台儿庄地区,击败侵华日军进攻的一次较大规模的战役。

1938年3、4月间,侵华日军急欲打通津浦1938年3月23日至4月7日,中国军队在山东省南部台儿庄地区,击败侵华日军进攻的一次较大规模的战役。

1938年3、4月间,侵华日军急欲打通津浦线,夺取徐州,然后沿陇海线西进,取道郑州南下,进攻武汉。

台儿庄是山东峄县的一个镇,位于台枣(庄)公路及台潍(坊)公路的交会点,扼运河的咽喉,是进攻徐州的必经之道。

国民政府军事当局决定在此会战。

1938年3月14日,津浦线北路日军矶谷廉介第十师团南下猛攻滕县,同川军王铭章第一二二师血战三昼夜,17日滕县失守,师长王铭章殉国。

20日,日军第十师团占领峄县,旋即向台儿庄突进。

在津浦线右翼,日军板垣征四郎第五师团于1938年2月上旬自潍坊向临沂进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急调张自忠第五十九军同庞炳勋第四十军协同作战,于3月12日取得了临沂大捷。

嗣后,张庞两军在临沂一带同日军多次激战,牵制第五师团达十余日,粉碎了日军第十、第五两个师团会攻台儿庄的作战计划。

3月23日,日军第十师团一部同台儿庄守城部队孙连仲第二集团军池峰城第三十一师骑兵连在台儿庄以北康庄附近接战,台儿庄战役开始。

次日,日军两千人在飞机大炮配合下猛攻台儿庄,突破北墙,有两百人冲入庄内,被中国守军全歼。

25日,中日两军在台儿庄北的刘家湖血战。

27日晨,日军攻破台儿庄北门,开始了犬牙交错的拉锯战,持续多日。

28日夜晚,日军猛攻台儿庄西北角,西门告急,三十一师副师长康法如率队反击,同日军巷战。

30日,第二十七师派出敢死队生活常识分享。

“后台儿庄大战”中几场惨烈的阻击战-最新文档

“后台儿庄大战”中几场惨烈的阻击战-最新文档

“后台儿庄大战”中几场惨烈的阻击战1938年3月到4月份,发生在鲁南的台儿庄大捷,取得了歼灭日军精锐部队一万多人的重大胜利。

从而打破了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在政治上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鼓舞了抗日军队的士气,同时也改变了国际上对中国抗战悲观的看法,可谓意义深远而重大。

然而多年来,由于只注重了对台儿庄大捷的宣传,给人以似乎台儿庄大战到此结束了的感觉。

其实,台儿庄大战是国民党组织的徐州会战的一部分,而台儿庄大捷也只是台儿庄大战乃至整个徐州会战的前奏。

台儿庄大战从时间来分段:1938年3月23日―4月6日为台儿庄大捷阶段。

在这15天里,中国军队以运动战和阵地战相结合的方式,打了一个漂亮的歼灭战,日军精锐部队第一次遭到重创并迫使其残部惊慌而逃;4月7日―5月20日,应为“后台儿庄大战”阶段。

在这43天里,中国军队同样以不怕牺牲、誓死守土的气概,与反扑而来的日军精锐部队进行了殊死的铁血争锋。

1938年4月6日,中国军队经过15天的浴血奋战,赢得了台儿庄大捷,蒋介石通电全国表示庆贺。

此时的中国军队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4月7日12时,负责组织指挥台儿庄大战的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下达了对溃逃日军的追击命令。

4月中旬,第二十军团和第二集团军在连续进攻由台儿庄退守枣庄、峄县之敌,不克,与日军呈对峙局面的情况下,再加上第五战区接到情报,从4月9日至14日,日军大量调集部队向台儿庄、徐州方向集结,有合围中国主力部队之势,而溃逃退守之敌也由守势转取攻势。

遵照李宗仁的电话指示,14日中国军队停止进攻计划,并后撤防守。

于是,这才发生了“后台儿庄大战”阶段的三次惨烈的台儿庄外围阻击战。

一、连防山阻击战4月21日,日军第五师团主力陆续由临沂南下,第二十军团长汤恩伯即令所属第五十二军撤至邳县以北台儿庄以东之连防山、艾山、燕子河一带占领阵地防守,22日上午到达连防山、艾山附近地区,距离台儿庄10多公里处。

第五十二军军部决定一团在连防山占领前进阵地,掩护军主力构筑工事。

台儿庄战役的评价

台儿庄战役的评价

台儿庄战役的评价推荐文章法国贝洛森林战役热度:抗日时期著名战役热度:抗日十大著名战役热度:二战太平洋战役资料热度:抗日期间的著名战役热度:台儿庄战役的起止时间有几种说法,一般认为从1938年3月16日开始至4月15日结束。

战役由滕县战斗、临沂附近战斗、台儿庄战斗和日军的溃退,中国军队的追击作战等部分组成。

下面由店铺给大家整理了台儿庄战役的评价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台儿庄战役的评价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写道:“每个月打一个较大的胜仗,如象平型关、台儿庄一类的,就能大大地沮丧敌人的精神,振起我军的士气,号召世界的声援”[24] [29]周恩来评价“台儿庄大捷”说:“这次战役,虽然在一个地方,但它的意义却在影响战斗全局、影响全国、影响敌人、影响世界!”台儿庄战役战役结果台儿庄战役,历经月余,中国军队毙伤日军11984人,俘虏719人,缴获大炮31门,装甲车11辆,大小战车8辆,轻重机枪1000余挺,步枪10000余支。

中共《新华日报》1938年4月7日、8日报道称:歼敌万余人,坦克车被击毁30余辆,缴获大炮70余门,战车40余辆,装甲车70余辆,汽车100余辆。

日方数据为第5、第10师团合计伤亡11984名,其中第五师团2月20日至5月10日共战死1281人,受伤5478人,第十师团3月14日至5月12日战死1088人,受伤4137人。

此数据源自1938年6月,日本华北方面军参谋部第三课对台儿庄战役前后日军伤亡的一个统计。

史界如孔蕴浩先生认同《新华日报》数据,认为台儿庄一战中方“取得歼敌万余人的战果”,而整个鲁南地区,“日军死亡的人数超过16000人”。

[23]1938年4月,蒋中正下达宣传政策纲要,李宗仁下达训令:“因为日军在山东省南部中部及江南地区再三惨败,日本国内有政变的迹象,并且引起强烈的反战思想。

对苏俄关系亦恶化,致不能动用中俄国境之日军,……日军不顾将来的利害,企图急遽整理补充河北、山西、山东、江南战线疲惫兵力,并尽力谋求挽回山东省南部的颓势。

鲜为人知的台儿庄战役真相解析

鲜为人知的台儿庄战役真相解析

鲜为人知的台儿庄战役真相电影《血战台儿庄》剧照李宗仁重宣传,声名远播;汤恩伯部中央军英勇作战,反受诬责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终战诏书”,八年抗战终于胜利结束。

但抗战史的遮蔽与还原,却才刚刚开始,且迄今未能完成——如作为中国首次对日大捷,关于台儿庄战役的误读就很多。

最典型者,莫若李宗仁因此战声名远扬,而另一位主要指挥官汤恩伯,虽功勋卓著,却饱受诬责。

这种诬责,主要来自李宗仁晚年所口述之回忆录。

李氏称:台儿庄战役,在孙连仲部损失惨重,急需救援时,他“严令汤恩伯军团迅速南下, 夹击敌军, 三令五申之后, 汤军团仍在姑婆山区逡巡不进。

”以至李宗仁“训诫汤军团长说,如再不听军令,致误戎机,当照韩复榘的前例严办。

汤军团才全师南下。

然此时台儿庄的守军已伤亡殆尽。

”后来,常有人视汤恩伯此举为保存实力,或畏敌避战。

汤恩伯在台儿庄战役中任第20军团军团长,辖三个军,总兵力7.2万余人,装备精良。

1938年3月中旬,蒋介石将第20军团划归第五战区,参战台儿庄。

李宗仁给汤恩伯部下的第一道命令是:“第4师先头之一部,应即开滕县附近增援。

”第4师随即前往滕县救援,在路上与日军第63联队遭遇,激战于龙山、虎山一带。

至3月21日,李宗仁再次命令第20军团“应集中主力于峄县东侧及枣庄西北方焦山头附近一带山地,于3月24日拂晓全线开始进攻,务先击破峄、枣之敌,向临城、沙沟两地附近侧击……”第20军团也遵令,参与峄县、枣庄等地反攻。

显然,作为中央军的汤恩伯部对李宗仁的命令并无抗拒。

此后汤恩伯之所以未能立即开往台儿庄支援孙连仲,乃是事出有因——汤若径直南下,势必将使所部陷入日军夹击,非独不能支援孙连仲,反将牵累整个战局。

故汤恩伯采取迂回战术,消除临沂方向的危险后,才南下台儿庄。

此即行政院所说,“汤军团长恩伯指挥主力军队,迂回枣峄等处,侧击敌军,获取胜利之基础。

”可知李宗仁对汤恩伯的指责,乃是无中生有。

其实,真相极易明了。

台儿庄大战

台儿庄大战

台儿庄大战作者:暂无来源:《决策与信息》 2015年第6期文/佚名1938年4月7日,由国民党著名将领、第5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所指挥的台儿庄战役,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经过第5战区广大爱国官兵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这次战役,在我国抗日战争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极大地鼓舞了全民族的抗战士气。

台儿庄是山东省峄县的一个小镇(今属枣庄市),位于津浦线台枣(庄)支线及台潍(坊)的交会点,扼运河的咽喉,是徐州的门户,有着重要的军事地位。

1938年3月上旬,日军第2军司令官西尾寿造向日本大本营申请“追剿眼前之敌,绝不是深入南进作战,为警备后方希望增加兵力”。

得到批准后,于3月13日,正式命令矶谷的第10师团消灭大运河以北之中国军队;板垣的第5师团以一部占领临沂后,进入峄县附近配合第10师团作战。

滕县和临沂均为鲁南要地,是日军由山东北部进到运河沿线的必经之地,津浦铁路线上的韩庄和临枣支线上的台儿庄紧临运河北岸。

日军欲进占运河以北地区,必须首先攻占滕县和临沂,而后进占韩庄至台儿庄一线。

日军以五六万兵力,分两路向台儿庄进发。

一路为第5师团,沿胶济路西进,进逼临沂;一路为第10师团,沿津浦路南下,直取台儿庄。

板垣、矶谷两师团,是日军精锐之师。

此次进攻,来势相当凶猛,直接导致了滕县及临沂战斗,从而展开了鲁南地区的台儿庄战役。

当时,李宗仁将军坐镇徐州,侦察到日军的战略意图,遂制订了台儿庄作战计划。

3月14日,日军矶谷师团濑谷支队在离台儿庄不远的滕县发起进攻,以数十架飞机、30余门大炮狂轰滥炸,气焰非常嚣张!守城的第22集团军第41军第122师,在师长王铭章的带领下不畏强敌、英勇抗击,打退日军多次进攻,苦战至17日,终因敌众我寡,师长王铭章在战斗中壮烈殉国。

李宗仁见滕县危险,又急令新拨归第5战区指挥的第20军团司令汤恩伯派部驰援。

汤恩伯的主力第85军王仲廉部因行程过远,未能及时赶到,滕县失守。

濑谷支队攻陷滕县后,当晚攻占临城(今薛城),以一部沿津浦线南下,于20日攻占韩庄,企图直犯徐州,遭到布防于运河沿线的第20军团第52军第2师的阻击;另一部福荣大佐的第63联队沿临赵(墩)铁路于18日攻占枣庄,20日攻占峄县,矛头直指台儿庄。

台儿庄战史中最不能原谅的撒谎

台儿庄战史中最不能原谅的撒谎

台儿庄战史中最不能原谅的撒谎
发生于1938年3月至4月的举世瞩目的台儿庄战役至今已经过去76年。

漫长的76年过去,人们才渐渐明晰了当年发生的真实事情。

这其中,汤恩伯居功卓著,却一直以来饱受诬责。

这应当是很多误读中最不可原谅的也是最让人瞠目的误读。

事实上,误读不成其为误读,而是撒谎。

汤恩伯这个人一向是国民党中央军的嫡系主力将领,至始至终受桂系李宗仁排斥和诟病。

在李宗仁的回忆录中,这种斥责有很多处,且大都出自国共决战的关键时刻。

直至最后防守京沪杭的汤恩伯自然而然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草包司令、忘恩负义之辈!而且从来就没有人为此质疑过!
汤恩伯被丑化被污蔑,背后自然显现的是蒋介石用人不善。

这样的指责自然大有市场,历来为党史军史的编撰者所重视。

李宗仁晚年口述回忆录称:台儿庄战役,在孙连仲部损失惨重,急需救援时,他“严令汤恩伯军团迅速南下, 夹击敌军, 三令五申之后, 汤军团仍在姑婆山区逡巡不进。

”以至李宗仁“训诫汤军团长说, 如再不听军令, 致误戎机, 当照韩复榘的前例严办。

汤军团才全师南下。

然此时台儿庄的守军已伤亡殆尽。


李宗仁回忆录里的这段话,被很多著作特别是影视作品所引用,被视为正统和真实。

在李宗仁的“指导”下,不仅仅中央军溃不成军,汤恩伯等众多血性将领被“胆小怕事”、“保存实力”、“见死不救”,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儿庄战役军事上是失败,称大捷实属言过其实!
台儿庄战役:从1938年3月16日开始,由李宗仁,白
崇喜,张自忠等国军著名将领指挥,经过1个月的激烈战争,战役在滕县、临沂、台儿庄进行,最终使日军的溃退,中国军队的追击日军,这使得日本军队侵略中国的气势受到打击,鼓励和支持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决心!这次胜利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以来,继长城战役、平型关大捷等战役之后,中国人民取得的又一次胜利,是抗日战争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也是徐州会战中国民革命军取得的一次胜利,但是中国军队约29万人参战,日军参战人数只有5万人.而且中方伤亡约5万余人,毙伤日军1.2万,这实际上中国以6倍于日军的军力,把日军击溃,而且伤亡人数是日军的4倍,这算不上是真正军事意义上的胜利,只是战略目标上的有一个胜利!台儿庄战役击退日本的原因:一、日军参战人数少,国军优势兵力日军只派5万人,而且孤军作战,而国军投入29万兵力,而且都是精锐。

二、战区作战部署得当,国军内部配合团结三、各方面国军阻击得力四、汤恩伯部20军团起到关
键作用,及时形成了对日军的包围。

五、共军积极配合
中共中央代表团负责人周恩来、叶剑英,共商台儿庄战役作战方略方案。

周恩来提出了“固守要点,各个击破”、“阵地战和运动战相结合”的方针,李宗仁战争中采取联系。

六、人民
共同参战为什么说不算军事的胜利?一、自己损失惨重,实际上对日军并没有造成真正意义上的损失。

29万人打五万人,打的是保卫战,而且还让日本大部分都跑了,还能叫胜利?二、以前的1/4.1/2.1/3的日军与国军的兵力比,以失败告终,1/6兵力比例的胜利,但是也没有阻止日本的真正进攻,由于日军从其它方面的突破,击溃了国军在徐州方面的整个战役体系,导致国军全面战役性溃败,徐州会战全面失败!三、对于日军来说,有1万人,换徐州会战胜利,而且日本根本不承认失败,可见这仅仅是中国自封的大捷,而像百团大战,日本自身也承认失败了!所以客观来说,台儿庄战役的大捷,仅仅是为了鼓励全国将士英勇抗战,对于实际上说,还是失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