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九生物技术实践专题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九 生物技术实践 第2讲 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课件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九 生物技术实践 第2讲 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课件

12/9/2021
第十四页,共三十七页。
【答案】 (1)蒸馏法 压榨法(两空答案顺序可颠倒) (2)水蒸气蒸馏 无水硫酸钠 增加盐的浓度,使油和水出现 明显的分层 (3)水 有机溶剂 (4)压榨
12/9/2021
第十五页,共三十七页。
依据植物有效成分的特性选择提取方法 (1)提取挥发性强的植物芳香油:蒸馏法。 (2)提取易溶于有机溶剂的植物有效成分:萃取法。 (3)提取原料中含量高的植物有效成分:压榨法。
12/9/2021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七页。
(1)将实验流程补充完整:A 为________,B 为________。凝 胶色谱法是根据________而达到蛋白质分离的有效方法。
(2)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________,洗涤次数过少,无法 除去________;离心速度过高和时间过长会使________一同沉 淀,达不到分离的效果。洗涤干净的标志是________。释放血红 蛋白的过程中起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2/9/2021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七页。
【答案】 (1)运输 (2)磷酸缓冲液 洗脱血红蛋白 (3)透析(粗分离) 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 凝胶色谱法 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4)红色的蛋白质接近色谱柱底端
12/9/2021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七页。
血红蛋白是人和其他脊椎动物红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负责 血液中 O2 或 CO2 的运输。请根据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流程图 回答问题。
12/9/2021
第十七页,共三十七页。
(2016·葫芦岛市一模)植物芳香油可以从大约 50 多个科植物 中提取,不同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不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玫瑰精油是制作高级香水的主要成分,通常采用水中蒸馏 法进行提取。它的原理是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植物芳香油 携带出来,形成________,冷却后又会重新分出________。

通用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九生物技术实践专题上课课件

通用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九生物技术实践专题上课课件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2.(2018海南卷,30)葡萄酒是葡萄汁经酵母菌发酵而成的。酿制葡 萄酒的两个简易装置如图所示。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中的X溶液有助于维持甲装置的瓶中气压相对稳定,与乙装
置相比,用甲装置酿制葡萄酒的优点是
(答出两点即可)。
(2)葡萄汁装入甲装置时,要留有约1/3的空间,这种做法的目的是
中进行。与无氧
条件相比,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的增殖速度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2)第二阶段是在醋酸杆菌的作用下将第一阶段产生的乙醇转变为
醋酸的过程,根据醋酸杆菌的呼吸作用类型,该过程需要在
条件下才能完成。
(3)在生产过程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发酵温度不同,第一阶段
的温度
(填“低于”或“高于”)第二阶段的。
(10)用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的主要步骤:干燥、粉碎、萃取、浓缩、 过滤。( × ) 提示用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的主要步骤是:粉碎、干燥、萃取、过 滤、浓缩。
(11)从酶的固定方式看,吸附法比化学结合法对酶活性影响小。 ( √) (12)尿糖试纸含有固定化的葡萄糖酶和过氧化氢酶,可以反复使用。 (×) 提示尿糖试纸由于使用后不能将反应物和酶分开,而不能再次使用。
(8)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后进行灭菌。( × ) 提示在配制培养基的过程中要先灭菌后倒平板。
(9)薄荷油是挥发性物质,提取薄荷油时应选用干薄荷叶作原料,可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 × ) 提示由于薄荷油是挥发性物质,干燥的薄荷叶中的薄荷油由于挥发 而含量极少,鲜薄荷叶中薄荷油的含量高,因此提取薄荷油时应选 用鲜薄荷叶作原料。
(4)醋酸杆菌属于
核生物,其细胞结构中

高考生物二轮、三轮复习课件 专题九第二讲

高考生物二轮、三轮复习课件 专题九第二讲

二、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重温高考经典
2.下列有关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外植体可以来自于植物的任何细胞 ②愈伤组织是一团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薄壁细胞 (2011· 江苏, 16A) ③ 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脱分化与再分化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 (2011· 江苏, 16B) ④以花粉作为外植体可得到单倍体植株 (2011· 上海,22C) ( ) (2011· 上海卷 22A)
解析 (1)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自变量应为温度。由
表格可知,清除不同污染物时所需的最适温度不同,因此洗 涤含不同污染物的衣物时应选用不同温度的水。 (2)只有酶 具有活性才能将酶应用于实践。 (3)固定化酶需要把酶固定 在一定载体上,使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 可以反复利用,本题中未运用固定化酶技术。
A.①,②⑧⑥⑦③⑨,④ B.①,②⑧⑥⑦③⑨,⑤ C.①,⑥②⑨⑧③⑦,⑤ D.①,②⑨⑧⑥⑦③,④
解析
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培养过程
是: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经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然后再分化成根、芽,最终形成植物体。影响植物细胞脱分 化产生愈伤组织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植物激素,当细胞分裂素 与生长素比例适中时,能强烈地刺激愈伤组织的形成。
答案
①⑤⑧
回归命题本源 1. 酶对强酸、 强碱、 高温和有机溶剂等条件反应敏感, 容易 失活 。 2.蛋白酶催化水解 蛋白质 ,而油渍属于 脂质 ,用含该蛋白酶 的洗衣粉无法去除油渍。 3. 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或细胞固 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包括 包埋法 、 化学结合法 吸附法。 4.采用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技术可使酶能够被 反复利用 、 和物理
温馨提示 ①植物组织培养常用 MS 培养基。 ②植物激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对培养有较大影响。

高考生物专题九 生物技术实践(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生物专题九 生物技术实践(含解析)新人教版

专题九:生物技术实践【考情分析】本专题内容包括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的全部内容。

本部分内容在高考中以非选择题呈现的较多,多为二选一模式。

本专题内容在高考中的主要考点有:微生物的培养基的配制、消毒、灭菌、计数分离等技术,尤其是培养和分离;传统发酵食品制作的原理、过程、条件控制;花药离体培养技术的操作及与植物组织培养的区别;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的原理、方法等;DNA、蛋白质的提取、分离的原理、方法与装置。

【知识网络】【知识综合】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8二、微生物的培养及应用 12、微生物的纯化(1)平板划线法:操作简单,但是单菌落不易分离 (2)稀释涂布平板法:操作复杂,但是单菌落易分离 3、微生物的分离和计数 (1)分离:选择培养基(2)计数:常用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显微镜直接计数。

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样品中菌落的数目往往比实际数目低。

这是因为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三、植物组织培养1、原理:细胞的全能性2种—培养—移栽—栽培(1) 包埋法:适合于较大的细胞 化学结合法物理吸附法(2不利于催化一系列的酶促反应五:五种重要物质的提取适用于酶的固定常用方法(1)提取方法总结(2)DNA粗提取与鉴定①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不含细胞核,不适于作DNA提取的材料,但却是提取血红蛋白的理想材料。

②实验过程中两次用到蒸馏水:第一次目的是使成熟的鸡血细胞涨破释放出DNA,第二次目的是稀释NaCl溶液。

③鉴定DNA加入二苯胺试剂并沸水浴加热,观察是否出现蓝色。

④注意事项:经以血液为材料时,需加入柠檬酸钠抗凝,搅拌动作在轻缓,二苯胺在现用现配(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操作程序①样品处理:红细胞的洗涤(除去血浆蛋白等杂质)、血红蛋白的释放(使红细胞胞破裂,血红蛋白释放出来)、分离血红蛋白溶液(经过离心使血红蛋白和其他杂质分离开来)。

②粗分离——透析:除去样品中分子量较小的杂质。

③纯化:一般采用凝胶色谱法对血红蛋白进行分离和纯化。

高考生物二轮、三轮复习课件 专题九第一讲

高考生物二轮、三轮复习课件 专题九第一讲

回归命题本源
1.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刚果红-纤维素复合物无法形成, 培养基中会出现以 纤维素分解菌 为中心的透明圈, 因此可根 据培养基是否产生 透明圈 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2.生长因子是微生物生长过程中自身 不能 合成,必须需要补 充的一部分小分子有机物,主要包括 维生素 基等。 3.消毒和灭菌 (1)消毒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 (不包括 、氨基酸和碱
链接提升
果酒和果醋制作的注意事项
(1)材料的选择与处理: 选择新鲜的葡萄, 榨汁前先冲洗后去枝梗, 以防葡萄汁流失及污染。 (2)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①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 ②发酵瓶要洗净并用 70%酒精消毒。 ③装入葡萄汁后要封闭充气口。 (3)果酒发酵条件的控制:①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约 1/3 空 间, 目的是先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快速繁殖, 耗尽 O2 后再进行 酒精发酵;防止发酵过程中产生的 CO2 造成发酵液的溢出。 ②严格控制温度:18~25℃利于酒精发酵;30~35℃利于醋酸发 酵。 ③充气:酒精发酵为无氧发酵,需封闭充气口;醋酸发酵为有氧 发酵,需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
温馨提示 注意题干给出的几个关键点“嗜盐菌”、“富集培 养”、“耐高温淀粉酶”、“溶化后分装前”,回顾纯化培养和 分离技术。
考点二
传统发酵技术 ( )
典例 2 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引起醋酸菌死亡
A.制作果酒时瓶口需密闭,而制作果醋时中断通氧可能会 B. 温度对酵母菌酒精发酵的影响很大, 而对醋酸菌的发酵影 响不大 C.在变酸的果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在液面 大量繁殖形成的 D.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 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并注 意无菌操作
答案 C
温馨提示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9生物技术实践课件高三全册生物课件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9生物技术实践课件高三全册生物课件

(2)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________ 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 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示意图 A 和 B 中,________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 结果。
(3)紫外线照射能消毒的原因是其能够破坏生物细胞中的 DNA 分子。在照射 前,适量喷洒石炭酸或煤酚皂溶液等消毒液,可以加强消毒效果。 (4)自来水通常经过氯气消毒。 (5)高压蒸汽灭菌时,若压力达到设定要求,而锅内并没有达到相应温度,可 能是锅内原有冷空气没有彻底排出。 答案:(1)可以 (2)达到消毒目的的同时,营养物质损失较少 (3)破坏 DNA 结构 消毒液 (4)氯气 (5)未将锅内冷空气排尽
(4)水厂供应的自来水通常是经过________(填“氯气”“乙醇”或“高锰酸 钾”)消毒的。 (5)某同学在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时,若压力达到设定要求,而锅内并没有达 到相应温度,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干热灭菌是指将物品放入干热灭菌箱内,在 160~170 ℃条件下加热 1~2 h。能耐高温的、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如玻璃器皿(吸管、培养皿)和金 属用具等,可采用干热灭菌的方法。 (2)巴氏消毒法是在 70~75 ℃条件下煮 30 min 或在 80 ℃条件下煮 15 min,可 杀死牛奶中的微生物,并使牛奶的营养成分不被破坏。
(2018·高考全国卷Ⅰ)将马铃薯去皮切块,加水煮沸一定时间,过滤得到马铃 薯浸出液。在马铃薯浸出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蔗糖和琼脂,用水定容后灭菌, 得到 M 培养基。 回答下列问题: (1)M 培养基若用于真菌的筛选,则培养基中应加入链霉素以抑制________的 生长,加入了链霉素的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

2020版高考生物大二轮培优通用版课件:专题九 生物技术实践专题

2020版高考生物大二轮培优通用版课件:专题九 生物技术实践专题

(答出两点即可)。
(3)某同学若用乙装置进行发酵,并设置两个不同处理组(乙A和乙
B),乙A装置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气,乙B装置中没有氧气。在其他条
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测得一段时间内乙A和乙B中酒精含量的
变化趋势及乙A中氧气含量的变化趋势如曲线图所示。
图中曲线①②③依次表示


含量的变化趋势。
(4)从细胞呼吸类型看,酵母菌属于
(10)用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的主要步骤:干燥、粉碎、萃取、浓缩、 过滤。( × ) 提示用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的主要步骤是:粉碎、干燥、萃取、过 滤、浓缩。
(11)从酶的固定方式看,吸附法比化学结合法对酶活性影响小。 (√) (12)尿糖试纸含有固定化的葡萄糖酶和过氧化氢酶,可以反复使用。 (×) 提示尿糖试纸由于使用后不能将反应物和酶分开,而不能再次使用。
(8)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后进行灭菌。( × ) 提示在配制培养基的过程中要先灭菌后倒平板。
(9)薄荷油是挥发性物质,提取薄荷油时应选用干薄荷叶作原料,可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 × ) 提示由于薄荷油是挥发性物质,干燥的薄荷叶中的薄荷油由于挥发 而含量极少,鲜薄荷叶中薄荷油的含量高,因此提取薄荷油时应选 用鲜薄荷叶作原料。
(5)为了防止污染,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落。 (×) 提示接种环灼烧灭菌之后,应待其冷却后才能挑取菌种,以免温度 太高杀死菌种。
(6)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 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 ) (7)在琼脂固体培养基上长出的单个菌落含有多种细菌。( × ) 提示菌落是指单个或少数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大量繁殖时,形成的 一个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体,所以单个菌落 中通常只有一种细菌。

【冲刺高考】高三生物二轮专项复习 专题九 生物技术实践课件 新人教版

【冲刺高考】高三生物二轮专项复习 专题九 生物技术实践课件 新人教版
• 本专题是实验内容,主要包括微生物的利用、酶的应 用和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等。从近 年的高考情况看,高考命题时往往从实验细节入手, 比较注重对实验基本操作方法的考查。 • 预期在今后的知识考查中,命题热点有:以发酵食品 加工为背景考查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和培养过程以及 在食品加工中所起的作用;结合食品制造和洗涤业考 查酶的固定化及实际应用;将植物组织培养的有关知 识和植物激素的应用及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相联系, 进行综合考查;以环境污染(如某种有害物质的存在及 量的多少)为背景考查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和培养以及生 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 2.平板划线 • (1)第一次划线及每次划线之前都需灼烧灭菌,划线操作 结束仍需灼烧接种环,每次灼烧目的如下表:
第一次灼烧 避免接种环上 目 可能存在的微 的 生物污染培养 物
每次划线之前 灼烧
划线结束
杀死上次划线 杀死接种环上 结束后接种环 残留的菌种, 上残留的菌种, 避免细菌污染 使每次划线的 环境和感染操 菌种来自上次 作者 划线末端
2.细胞分化的实质:细胞内遗传物质的执行情况不同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离体状态 无机营养 营养物质 有机营养 3.条件 生长素 激素 细胞分裂素 适宜的外界条件
4.过程: a b 植物组织――→ 愈伤组织――→ 长出丛芽→生根→移栽 成活 (1)a为脱分化,是高度分化的植物组织或细胞产生愈伤 组织的过程。
• 一、果酒、果醋、腐乳及泡菜的制作原理及过程 果酒和果醋的制 作
腐乳的制作
毛霉等
泡菜的制作
乳酸菌
主要菌 种
果酒:酵母菌 果醋:醋酸菌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1.果酒:酵母菌无氧呼吸
腐乳的制作 毛霉等微生物能产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用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的主要步骤:干燥、粉碎、萃取、浓缩、 过滤。( × ) 提示用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的主要步骤是:粉碎、干燥、萃取、过 滤、浓缩。
(11)从酶的固定方式看,吸附法比化学结合法对酶活性影响小。 (√) (12)尿糖试纸含有固定化的葡萄糖酶和过氧化氢酶,可以反复使用。 (×) 提示尿糖试纸由于使用后不能将反应物和酶分开,而不能再次使用。
(5)为了防止污染,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落。 (×) 提示接种环灼烧灭菌之后,应待其冷却后才能挑取菌种,以免温度 太高杀死菌种。
(6)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 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 ) (7)在琼脂固体培养基上长出的单个菌落含有多种细菌。( × ) 提示菌落是指单个或少数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大量繁殖时,形成的 一个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体,所以单个菌落 中通常只有一种细菌。
(答出两点即可)。
(3)某同学若用乙装置进行发酵,并设置两个不同处理组(乙A和乙
B),乙A装置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气,乙B装置中没有氧气。在其他条
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测得一段时间内乙A和乙B中酒精含量的
变化趋势及乙A中氧气含量的变化趋势如曲线图所示。
图中曲线①②③依次表示


含量的变化趋势。
(4)从细胞呼吸类型看,酵母菌属于
中进行。与无氧
条件相比,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的增殖速度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2)第二阶段是在醋酸杆菌的作用下将第一阶段产生的乙醇转变为
醋酸的过程,根据醋酸杆菌的呼吸作用类型,该过程需要在
条件下才能完成。
(3)在生产过程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发酵温度不同,第一阶段
的温度
(填“低于”或“高于”)第二阶段的。
(2)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乙醇产生醋酸。( × ) 提示醋酸菌是异养需氧型生物,所以醋酸发酵需要在有氧的条件下。 (3)在家庭中用鲜葡萄制作果酒时,让发酵装置接受光照并放在45 ℃处。( × ) 提示酵母菌是异养型生物,不能直接利用光能;45 ℃温度太高,不是 酵母菌发酵的最适温度。
(4)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 (×) 提示倒平板时左手拿培养皿,右手拿锥形瓶,左手将培养皿打开一 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倒入培养基后立即盖上培养皿皿盖。
生物;从同化作用的
类型看,酵母菌属于
(填“自养”或“异养”)生物。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答案(1)不需要开盖放气;避免了因开盖引起的杂菌污染 (2)为酵母菌大量繁殖提供适量的氧气;防止发酵旺盛时汁液溢出 (3)乙A中的氧气 乙B中的酒精 乙A中的酒精 (4)兼性厌氧 异养 解析(1)试管中的X溶液能够维持甲装置的瓶中气压相对稳定,是因 为它吸收酵母菌酒精发酵产生的CO2,果酒制作过程会释放CO2,因 此要每隔12 h左右(一定的时间)将瓶盖拧松一次,将CO2排出。与乙 装置相比,甲装置的优点是不需要开盖放气,避免了因开盖引起的 杂菌污染。 (2)葡萄汁装入甲装置时,要留有约1/3的空间,这样可以为酵母菌提 供适量的氧气,使其大量繁殖,又可以防止发酵旺盛时汁液溢出。
(4)醋酸杆菌属于
核生物,其细胞结构中
(填“含
有”或“不含有”)线粒体。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答案(1)细胞质基质 重铬酸钾 线粒体 快 (2)有氧 (3)低于 (4)原 不含有 解析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1)图中过程①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②是无氧呼吸的 第二阶段,过程③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酵母菌是兼性厌氧 型微生物,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均在细胞质基质内进行。 利用乙醇在酸性条件下与重铬酸钾试剂反应呈现灰绿色来检验乙 醇。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在酵母菌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与 无氧条件相比,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的增殖速度快。
(8)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后进行灭菌。( × ) 提示在配制培养基的过程中要先灭菌后倒平板。
(9)薄荷油是挥发性物质,提取薄荷油时应选用干薄荷叶作原料,可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 × ) 提示由于薄荷油是挥发性物质,干燥的薄荷叶中的薄荷油由于挥发 而含量极少,鲜薄荷叶中薄荷油的含量高,因此提取薄荷油时应选 用鲜薄荷叶作原料。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2.(2018海南卷,30)葡萄酒是葡萄汁经酵母菌发酵而成的。酿制葡 萄酒的两个简易装置如图所示。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中的X溶液有助于维持甲装优点是
(答出两点即可)。
(2)葡萄汁装入甲装置时,要留有约1/3的空间,这种做法的目的是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传统发酵技术 真题诊断 1.(2016全国卷Ⅱ,39)苹果醋是以苹果汁为原料经发酵而成的。回 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的呼吸代谢途径如图所示。图中过程①和②是苹果醋生
产的第一阶段,在酵母菌细胞的
中进行,其产
物乙醇与
试剂反应呈现灰绿色,这一反应可用于
乙醇的检验;过程③在酵母菌细胞的
的分离
很多内容都比较贴近
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
生活生产实际,所以在
消毒与灭菌
高考考查时往往会联 系人们的生活生产实
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
际。发酵技术和微生物
微生物的培养
的培养和应用会成为
微生物的发酵
高考的热点。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
易错易混排查
(1)向腐乳坯表面喷水,有利于毛霉菌丝的生长。( × ) 提示做腐乳的豆腐含水量为70%左右,适于毛霉菌丝生长,再加水不 利于腐乳成型。
专题九 生物技术实践专题
三年高考试题统计与命题预测
年份 卷别 题号
Ⅰ卷 37
2019 年
Ⅱ卷
37
Ⅲ卷 37
Ⅰ卷 37
2018 年
Ⅱ卷
37
Ⅲ卷 37
Ⅰ卷 37
2017 年
Ⅱ卷
37
Ⅲ卷 37
考查角度
命题预测
培养基的成分与功能、微生物
的分离与计数
本专题这部分内容出
微生物的培养与分离
现在选做题中,以非选
培养基的成分与功能、微生物 择题形式出现。本专题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2)醋酸杆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 命活动,因此将第一阶段产生的乙醇转变为醋酸的过程,需要在有 氧条件下才能完成。 (3)酵母菌发酵温度一般控制在18~25 ℃,而制作葡萄醋时醋酸杆菌 的发酵温度应控制在30~35 ℃。 (4)醋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不含 有线粒体等其他细胞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