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复习材料之现代诗歌阅读
高三语文阅读材料---现代诗歌

高三下期语文阅读材料六——诗歌专题食指及其诗歌一、食指简介食指,本名郭路生(1948—),山东鱼台人。
朦胧诗代表人物,被当代诗坛誉为“朦胧诗鼻祖”。
高中毕业。
被称为新诗潮诗歌第一人。
当朦胧诗的主将们还处于蒙昧之中,食指已写出了划时代的篇章。
他的作品基本上遵从了四行一节,在轻重音不断变化中求得感人效果的传统方式,以语言的时间艺术,与中国画式的空间艺术相结合,实现了他所反复讲述的"我的诗是一面窗户,是窗含西岭千秋雪"的艺术追求。
他的诗是质朴的,没有华而不实的语言。
二、诗歌作品相信未来当蜘蛛网(1)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2),当灰烬的余烟(3)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4)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5)化为深秋的露水(6),当我的鲜花(7)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8),在凄凉的大地(9)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10),我要用手掌那托起太阳的大海(11),摇曳着曙光(12)那支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13)——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14),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15),那无数次地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词语注释1、蜘蛛网:黑暗的势力。
在生活中,“蜘蛛网”出现在人的活动长久消失的地方,这些地方往往落满灰尘,给人以黑暗或者灰暗的色调,且毫无生机,死气沉沉;而“网”这一意象中心语带给人的切身感受是全身性的“束缚”,所以诗句中用了一个词叫“查封”,显然是对“束缚”这一意象信息的象征性提升。
现代诗歌知识梳理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原卷版)

第五章文学类文本阅读(三)现代诗歌第1节现代诗歌知识梳理一、基础知识积累1.现代诗歌的概念诗歌是与小说、戏剧、散文并列的文学样式。
诗歌饱含情感和想像,是以富于节奏和韵律的语言,集中精炼地反映社会生活,抒发情感的文学体裁。
现代诗歌又称新诗,一般指“五四”以后在继承发扬民歌和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西方诗歌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法而逐渐发展形成的诗歌。
具有形式自由、韵律灵活、自然清新的特点。
新诗采用了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诗家语”),它高度凝练,大幅跳跃,富有暗示性。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刘勰的这段话告诉我们,作家诗人创作时,是先有了情思抒发的冲动,再发而为文辞形成作品,读者必先通过文辞才能了解作品传达的情思。
这样,由文辞入手,去解读作品,发幽探微,即使是隐微的内容,也会使它显露出来。
因此,在阅读鉴赏现代诗歌时,就必须把握其语言特点,从解读诗歌语言入手,进而探究诗歌的意蕴和思想内涵。
现代诗歌冲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语言趋于口语化、散文化,其语言与散文的距离缩短,但仍具有自己的特点。
2.诗歌的主要分类(1)按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分:叙事诗和抒情诗①叙事诗: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
史诗、故事诗、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类。
②抒情诗: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等。
(2)按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①格律诗: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
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
如我国古代诗歌中的“律诗”“绝句”和“词”“曲”,欧洲的“十四行诗”。
③自由诗:是近代欧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
它不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和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
2020年新高考“现代诗歌”阅读专题复习

2020年新高考“现代诗歌”阅读专题复习一、现代诗歌相关知识中国现代诗歌是指五四运动以来的诗歌。
现代诗歌主要指新体诗,用白话语言写作,表现科学、民主的新的时代内容,打破旧诗词格律的束缚,形式上灵活自由。
现代诗歌的特点是: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形式上分行排列。
能最凝练地反映生活,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富于想象,构思精巧,语言富有音乐性。
现代诗歌从表达方式上看,可分为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
类别不同,形式、风格也不同。
现代诗歌的鉴赏包括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思考探究三个能力层级。
命题点主要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等方面。
二、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1.鉴赏语言诗歌是语言的艺术。
优秀的诗人善于熟练地运用诗的语言来表现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和人们复杂微妙的内心世界,从而激发欣赏者深沉的思考和奔驰的想象。
(1)熟悉节奏韵律,体会语言的音乐美。
诗的语言要在朗诵时顺口流畅,欣赏时悦耳动听,要富有抑扬顿挫、起伏迭宕的韵律美和流畅回环的音乐感。
作为鉴赏者也要从诗歌的音韵与节奏中,体会出其中的音乐美。
如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此诗共有四小节,每节开头用“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概括了诗人生活道路的四个阶段:少年、青年、中年、老年。
所选择的四个形象“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都是乡愁的载体,各有特色,又具有丰富的内涵。
其前面冠以“小小的一枚”“窄窄的一张”“短短的一方”“浅浅的一湾”等词语,回环往复,委婉和谐,如泣如诉,充分表露了作者思念祖国母亲的情感,也给人以韵律美的感受。
人教版必修一现代诗补充阅读材料

人教版必修一现代诗补充阅读材料一、本国著名现代诗人1、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 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致大海»、«青铜骑士»、«假设生活诈骗了你»。
2、乔治·戈登·拜伦,抒情叙事长诗和未完成的巨著«唐璜»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
3、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诗集有«园丁集»、«飞鸟集»、«新月集»、«采果集»等;1913年他仰仗宗教抒情诗«吉檀迦利»〔英文版,Gitanjaei,即«牲之颂»,1911年出版〕取得诺贝尔文学奖,是首位取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人〔也是首个亚洲人〕。
4、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未完成的诗剧«普罗米修斯»和诗剧«浮士德»。
5、珀西·比西·雪莱,«西风颂»、«饥饿的母亲»、«自在颂»、«束缚的普罗米修斯»等。
二、现代诗:中国著名现代诗人有徐志摩、戴望舒、顾城、艾青、海子、汪国真、北岛、舒婷、食指、余光中、席慕蓉、卞之琳等。
〔一〕断章〔卞之琳〕你站在桥上看景色,看景色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他人的梦。
(二)一代人〔顾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觅黑暗。
〔三〕海子:原名查海生,安徽怀宁县人。
海子先后于1986年、1988年获五四文学大奖赛特别奖,«十月»文学奖荣誉奖。
其诗作影响、感染了一代青年学子;海子逝世后,其作品很快失掉诗坛供认并给予极高评价。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2021-2022学年语文高一上学期现代文本现代诗歌专题2(解析Word版)

17. 【答案】D【解析】D项,该诗歌意象的选择是并列式的,体现的都是诗人浓浓的乡愁,并没有表现“诗人情感渐趋冷静与理性的变化过程”。
18. 【答案】B【解析】B项表述有误,应该是“邮票、船票等意象侧重于写实,红海棠、白雪花等意象侧重于象征"。
19. 【答案】①长江是中国的象征,以“长江水”来表达对祖国的思念之情;②化无形为有形,以长江水的绵延不绝象征游子的绵长柔情。
【解析】分析诗人为什么选取“长江水”这一意象来表达乡愁,就要看这一意象有什么特殊之处。
长江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物象,长江象征着中国,诗人以此间接表明了自己思念的对象是中国。
再分析江水的什么特点能表现愁绪,联系课本中“问君能有儿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化无形为有形的表达效果, 即可推出答案。
20. 【答案】①音乐美:每一节诗都像是一个独立的乐段,四个乐段之间音韵和谐,形成了回环复香、一唱三叹的音乐节奏。
②绘画美:“海棠”“雪花”“腊梅”等意象色彩鲜明,使诗歌富有画面感。
③建筑美: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每一节诗首尾呼应,句式均齐,段节匀称。
【解析】解答本题,要先明白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具体指什么。
“音乐美”侧重于音韵和谐,可从诗歌的平仄、韵脚的角度分析;“绘画美”强调辞藻的选择要艳丽、鲜明、有色彩感;“建筑美”就是形式美,可以从诗歌的句子和每节诗形式上的特点分析。
然后从内容和形式方面分析本诗即可得出答案。
【解析】D项,“用比喻的手法”错,结句“醒来时我己长出绿叶”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3. 【答案】①口语式语言。
如“南高原南高原/在你的土地上/诗人和画师都早己死去/或者发疯”,诗人用平实的、口语化的语言体现了人们为色彩斑斓的南高原景色而倾倒的状态。
②运用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语言充满张力。
例如“风•辈子都穿着绿色的筒裙/绣满水果白鹭蝴蝶和金黄的蜜蜂/月光下大地披着美A. “莲花”“柳絮” “青石”“春帷” “窗扉”都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常出现的意象,在诗中营造了浓厚B. “草滩,埔火/峥蛛的山,固执地/裸露着筋络和骨骼”通过实写眼前之景,表达作者对山河的热爱之情。
现代诗歌阅读-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好题汇编(统编版必修上册)(解析版)

专题06现代诗歌阅读经典基础题一、语言表达1.(2021-天津东丽•高一期末)仿照汪国真诗歌《背影》中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出一组结构相同,意义相连的语句。
背影 ____________总是很简单__________________简单 ____________是_种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背影总是很年轻年轻是一种清明【答案】(示例1)背影/总是很含蓄/含蓄/是一种魅力(示例2)背影/总是很孤零/ 孤零/更让人记得清【详解】木题考查的是句式仿写的能力。
仿写句子综合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得体、逻辑严密等语言表达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从句式格式及语意逻辑两个层面考虑。
例如本题中的句式特点是:背影一一总是一一与上句顶针(是)一一是一一o其次要注意句了间的逻辑关系要严密。
给背影下定义的时候,要符合语言表达的逻辑性。
【点睛】仿写有嵌入式仿系、续写式仿写,命题式仿写和开放式仿写。
无论是哪种都注意一个原则,即“形似” “意谐”。
形似,即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在结构、修辞方式及句式上相似。
为此,要对例句的结构运用的修辞方法,句式进行分析,弄清例句的“骨架”,外形,这样才能进行仿写。
意谐,即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在思路、感情,、语意上谐调,因此,要认真分析例句的思路,理解例句的语意,把握例句在一定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感情,特别要注意例句中的隐含信息,弄清题目中没有明确提出的要求。
2.(2020-辽宁辽阳•高一期末)某校语文老师组织学生编辑一本供同学们阅读的校本文选。
下列篇章按思想内容分成三个单元,请你像第一单元那样为第二、三两个单元各拟写一个标题。
物类,现用在这节诗的末尾,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一语双关,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秋天)视象化了,创造出松弛、娴静的氛围,表达瓜果成熟后被勤劳的农人用背篓装回家,农人饱满的心因丰硕得到安宁。
14.本题考查对现代诗歌描写画面的理解分析能力。
通过解读诗歌,诗人描绘的画面可以较容易的找出。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现代诗歌》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现代诗歌》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现代诗歌【单元解读】一.高考目标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
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综合 C(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鉴赏评价 D(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3.探究 F(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二、单元复习本单元课文所选编的大都是广为传诵的名篇佳作这些诗作的主题,可以共用一个“情”字来概括:《沁园春·长沙》中青年诗人的革命豪情,《雨巷》中对丁香姑娘的朦胧爱情,《再别康桥》中对母校的绵绵别情,《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对“母亲”大堰河的赤子之情。
鉴赏诗歌有多种方法,如抓住诗歌中的意象,尽可能展开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歌的主旨,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要知人论世,注意作品的写作背景和诗人的思想状况,但又要避免用时代背景去简单地印证作品的思想内容,不以特定的政治事件或诗人的政治遭遇与作品内容一一对应;要注意欣赏诗歌的形式美,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要品味诗歌凝练、含蓄、富有跳跃性和音乐性的语言等。
当代翻译家辜正坤提出了中西诗歌鉴赏的十个角度:时间角度、空间角度、作者角度、作品角度、读者角度、年龄角度、性别角度、社会文化角度、阐释者角度和译者角度,这可供鉴赏诗歌时参考。
这个单元的鉴赏重点是情感与意象。
情感与意象,既是指单元鉴赏重点,也可以说是诗歌鉴赏的主要方法,即:鉴赏现代诗歌,一方面要注意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另一方面要分析诗中运用的意象。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资料:必修一第一单元(情感与意象—现代诗歌)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资料:必修一第一单元复习纲要为了贴近课本、贴近高考、贴近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为了夯实高考考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解题能力,建立科学、系统的知识体系,提高高考考生解题能力水平和第一轮复习效率,明确高考的方向,为2010年高考大捷奠定坚实的基础,笔者特编写了这套一轮复习资料。
这套资料共20套,根据人教版新课标教材编排规律,分为20个专题,一个专题一个知识点。
每个专题共分六个部分:一、单元导读。
单元导读,主要是高屋建瓴,看本单元课文的知识目标及能力培养目标。
把各个单元建构起来,就会对整个高中的知识体系有个全面的认识。
二、知识梳理。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要想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需全面了解并明确高中阶段教材中所关涉的所有知识点,然后化整为零,在平时中巩固提高。
知识梳理的内容主要包括:文学常识、字音和词语。
在有些重要单元里,笔者还对字形、多音字进行了梳理,希望对2010届高考考生有较大的帮助。
三、考点链接。
点击考纲,让高三学生明确考纲要求,在备考中有的放矢。
四、高考真题。
此部分的设置是为了帮助高三学生,明确高考方向,掌握常见的考试题型,提高解题能力。
这一部分有详细的解析,有利于学生自学和提高。
五、知识巩固及提高测试卷。
此部分的题基本上分为基础知识、课内阅读、课外阅读三个模块,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迁移能力。
六、高考知识点拓展。
对该单元所关涉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拓展,巩固基础,拓展能力。
必修一第一单元:情感与意象—现代诗歌本单元课文所选编的大都是广为传诵的名篇佳作这些诗作的主题,可以共用一个“情”字来概括:《沁园春·长沙》中青年诗人的革命豪情,《雨巷》中对丁香姑娘的朦胧爱情,《再别康桥》中对母校的绵绵别情,《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对“母亲”大堰河的赤子之情鉴赏诗歌有多种方法,如抓住诗歌中的意象,尽可能展开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歌的主旨,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要知人论世,注意作品的写作背景和诗人的思想状况,但又要避免用时代背景去简单地印证作品的思想内容,不以特定的政治事件或诗人的政治遭遇与作品内容一一对应;要注意欣赏诗歌的形式美,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要品味诗歌凝练、含蓄、富有跳跃性和音乐性的语言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一复习讲义(四)现代诗歌阅读
【命题趋势】
刚刚过去的山东省2020年“新高考”模拟考试中,文学类文本阅读模块选用了一首现代诗歌作为命题材料,抒发了劳动的收获之快乐。
题目设置了两个四选一的单选题和两个问答题。
单选题每小题3分,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以及对艺术特色的理解,类似于古代诗歌阅读的客观题。
主观题分别为4分和6分,分别考查关键词句以及人称抒情角度的好处,看似简单的题目,但需要在一首短短的现代诗歌中命制出两个选择题和两个问答题,且能保证各题之间不重复,不交叉,其实命题难度非常大,而做起来也不知从何下手,毕竟现代诗歌本身流派众多,风格多变,个性特征浓厚,这必然带来理解上的难度。
【满分技巧】
读诗歌,就是读诗人。
对于现代诗歌的复习,可以适当拓展,但也不必过于焦虑,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1、要多朗读。
在朗读时,首先要把握诗的节拍和韵律,体味诗歌的音乐美。
其次,要有感情地朗读。
诗人的思想感情,或喜悦,或忧伤;或愤怒,或悲哀;或思念,或憧憬;或赞扬,或谴责……无不倾泻在诗的字里行间,要读出这种种的感情,就要我们深刻地理解诗的意境,深刻地体会诗人的诗中的感情波澜,调动自己的情感,使之与诗人的感情基调一致,从而深刻理解诗歌。
2、要有侧重。
要根据诗的不同品种,着重欣赏其某一方面的意境、风采、韵味。
咏物诗偏重于描绘客观景物,把含蓄的感情寄托在景物之中;抒情诗则有感而发,感情激越,直抒胸臆;哲理诗往往捕捉住稍纵即逝的思想火花,形成含蓄隽永、引人深思的艺术效果;寓言诗以奇特的联想构成一种蕴含生活哲理而又富有情趣的意境;叙事诗则通过一定的人物、情节来表现思想和情感。
为此,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应该有所侧重,以求深刻体验和独特感受。
3、要有选择。
阅读现代诗歌,要多选好诗,从中接受美的感受,陶冶自己的情操,对一些内容不太健康或情调低俗的作品,要采取分析的态度,鉴别良莠,不要一概吸收。
只要我们对现代诗歌充满浓厚的兴趣,在平时的阅读中认真品味,用心感受诗歌浓郁的文学色彩与浓烈的思想感情,我们一定能不断提高自己阅读鉴赏现代诗歌的能力,陶冶性情,陶冶情操。
【限时检测】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刈禾女之歌
辛笛
大城外是山
山外是我的家
我记起家中长案上的水瓶
我记起门下车水的深深的井
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
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
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
在雨里生长
如今我来日光下收获
我想告诉给姊妹们
我是原野上的主人
风吹过镰刀下
也吹过我的头巾
在麦浪里
我看不见自己
蓝的天空有白云
是一队队飞腾的马
你听风与云
在我的镰刀之下
奔骤而来
一九三七年四月卅日
在苏格兰高原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城外是山/山外是我的家”,既点出抒情主人公的出身背景,也含有城市与乡野的对比。
B.“我想告诉给姊妹们/我是原野上的主人”,写刈禾女收获时的心理活动,表达她对拥有原野感到欣喜。
C.“风吹过镰刀下/也吹过我的头巾”,写刈禾女劳作时的欢快,也写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
D.“在麦浪里/我看不见自己”,是从宏阔的视野观看原野,着意写刈禾女在面对原野时的渺小感。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前四行,从“大城”“山”转向“水瓶”“井”,节奏也变得舒缓,这种变化带有情感倾向。
B.“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在雨里生长”,是静与动、空间与时间的结合,这是该诗常用的表现手法。
C.“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以抒情的笔触表达了刈禾女愉悦的心情。
D.“你听风与云/在我的镰刀之下/奔骤而来”,通过使用祈使语气和加快节奏,增强了抒情效果。
3.“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中的“空而常满”如何理解?
4.诗歌从刈禾女的角度抒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的现代诗歌,完成相关题目。
“代沟”上握手
辛迪
过午的阳光照亮林荫里
灰鸽白鸽跳跃在绿色草坪
我边在诗页上题字
边听你絮语低声
我忘记了你是我学生的女儿
你忘记了我祖父般的年龄
你谈论你青春的梦想
我心灵上响起驼铃
隔代人共同来找生命的支点
鸿沟能不能就美好地犁平
1981年5月在加拿大多伦多市1.“青春的梦想”和“我心灵上的驼铃”分别指什么?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愿?
3.怎样理解这首诗的题目?
4.你是怎样处理和父母之间的代沟的?
三、阅读下面的现代诗歌,完成后面相关题目。
新月弯弯
何其芳
新月弯弯,
像一条小船。
我乘船归去,
越过万水千山。
花香。
夜暖。
故乡正是春天。
你睡着了么?
我在你梦中靠岸。
1.第一节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这首诗是如何展开想象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
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
我们的心永远向前憧憬,
尽管活在阴沉的现在;
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
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
1.对“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句诗道出了人们对待生活的一种普遍心理:得到的不知道珍惜,失去了才觉得其可贵。
B.这句诗告诫人们:将“悲哀”忘掉,这世界才会变得可爱。
C.“那逝去的”指令人悲哀的现实,这种现实会“转瞬即逝”,未来会变得更加可爱。
这句诗充分表达了作者相信光明与正义必将胜利的乐观主义精神。
D.现实毕竟会逝去,未来肯定会更加美好,这句诗告诫人们不要因现实的坎坷而放弃追求,一切都要向前看,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2.对这首诗内容赏析不恰当一项是()
A.诗的第一小节告诫人们,面对生活的不如意,不要忧愁,也不要激愤,因为这一切都是暂时的,美好幸福的生活一定会到来。
B.第二节诗前两句构成转折关系:尽管今天的许多事情令人感到悲哀,但我们要向往美好的未来,告诫人们面对生活的困境,要振作精神,乐观向上,充满正义必胜的信心。
C.整首诗富有人生哲理:人生犹如四季,寂寥冬日当前时,阳光明媚的春天也不过会太远,因而我们就得振作精神。
D.全诗采用第二人称,运用拟人手法,直抒胸臆,言简意赅,清新流畅,热烈深沉,亲切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