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线机课题毕业设计
变压器的智能绕线功能系统毕业设计论文资料(论文)中期报告

年月日
注:本表格同毕业设计(论文)一同装订成册,由所在单位归档保存。
(1)、查找整理资料,学习相关知识。
(2)、经过查阅相关资料,选择比较可取的电路,对所设计的电路进行分析论证。
(3)、画出系统的流程,画出硬件设计图。
之后,分析各部分模块电路的具体作用,分析工作原理。查找元器件的主要功能特性、内部结构及各引脚的作用,尽量选择最适合的元器件,列元件清单,购买器件。根据之前整理的资料进行电路焊接。分模块的对电路进行调试,成功的调试完一些基本的单元电路,总结调试经验。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报告
系
学生
姓名
张德星
指导
教师
张根柱
课题名称:变压器的智能绕线功能系统
简述开题以来所做的具体工作、取得的进展及下一步主要工作:
在毕业设计的最初阶段,认真阅读资料,了解绕线机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前景、其工作原理以及控制方法。并进行了以下几步工作:
下一步的主要任务:
(1)、对未完成的电路继续制作。
(2)、对单片机软件进行初始的编程。
(3)、软件的后期调试及硬件电路的故障排除。
(4)、对整个电路进行系统调试,达到稳定,最后实现本课题所要实现的目标。
一周的时间进行毕业论文的准备,最后准备毕业答辩。
学生签字:
2008年6月5日
指导教师的建议与要求:
毕业设计:高压线圈全自动绕线机主体设计[管理资料]
![毕业设计:高压线圈全自动绕线机主体设计[管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d566328ce2f0066f4332241.png)
摘要本文设计的是一种用于某些电感线圈、环形变压器、继电器线圈、步进电机线圈等不同规格的线圈进行精确绕线的智能机器。
其设计开发涉及零部件的制造工艺流程、PLC的应用、伺服电机的选择、液晶显示与触摸屏控制的人机平台。
本文重点阐述了绕线机主体结构中主轴箱的结构设计,传动方案的选择确立、装配图及非标准零件图的描绘,并对主轴等零件进行了强度校验。
应用Solidworks三维造型软件对所有零件进行了三维造型,并完成零部件的虚拟装配,并对主轴箱体进行了干涉检验。
设计的主轴箱是全自动绕线机的核心部件,为确保绕线机的设计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绕线机的平稳运行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绕线机,五轴联动,主轴箱,线圈ABSTRACTThis design is accurate routing of intelligent machines that are used in coils of different specifications , such as some coil , toroid, relay coil, step motor coils.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related to parts of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PLC's application, the choice of the servo motor, LCD display and touch screen control of the machine platform.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winding machine spindle box in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he main structure, the choice of transmission scheme and assembly drawings and non-standard part drawings, and the spindle and other parts of the strength check. Software of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is Solidworks. The virtual assembly and spindle box intervened test are completed. Headstock design is a core component of automatic winding machine , that ensure the quality of winding machine and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smooth operation of winding machines to provide a guarantee.Key words:Winding machine, Five-axis, Headstock, Coil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一章:全自动绕线机简介 (1)全自动绕线机历史背景及发展趋势 (1)全自动绕线机设计意义及价值 (3)第二章:总体设计 (4)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4)传动方案的比较与选择 (4)主轴的强度计算 (5)第三章:主轴箱零件设计与造型 (7)造型软件的介绍 (7)三维造型软件Solidworks (7)绘图软件AutoCAD (10) (12)Solidworks三维造型 (12)工程图绘制 (16)第四章:主轴箱装配造型 (20)第五章:总结 (25)致谢 (26)参考文献 (27)第一章:全自动绕线机简介1.1全自动绕线机历史背景及发展趋势自九十年代初期以来,随着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外开放政策的推行,使我国有机会不断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随后国内少数几家变压器企业引进了几台国外先进的绕线设备,但由于价格昂贵,对国内多数变压器企业来说难以承受,变压器行业迫切需要提供性能优良、价格相对低廉的国产绕线设备。
10吨卧式绕线机的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题目10吨卧式绕线机的设计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工业工程班级工程0702班学生学号指导教师二〇一一年五月三十日摘要卧式绕线机主要是用于电动机、电器绕组的制造,是电压器制造企业的关键生产设备之一。
它可以解决绕组在绕制过程中对绕制速度、启动特性、线圈恒张力控制,实现排线架的运动速度与主轴的转速按照一定的函数关系变化,实现同步控制。
通过进行文献检索、企业的产品收集,对卧式绕线机的基本整体结构、功能需要进行总结分析,对国内外的卧式绕线机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的了解。
本文对卧式绕线机的主要机械结构进行了深入详细的设计并进行了强度的校核,其中对主轴、蜗杆-蜗轮减速器以及带传动、链传动进行详细的设计。
同时,除了机械传动的设计外,还另外对卧式绕线机的电气控制系统硬件组成也进行了设计及PLC梯形图的设计。
通过对绕线机整机机械结构的设计以及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基本能够达到预期的设计要求,符合机械结构的强度需要,实现了卧式绕线机的恒张力、自动排线、自动调速、排线的制动以及主轴制动的功能。
关键词:卧式绕线机;张力控制;同步控制;电气控制ABSTRACTHorizontal coiling machine is mainly used to manufacture electric motors' an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iling. It is one of the key production equipments for the voltage devic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t can realize many characteristics around the winding ,such as the control of the coiling speed, startup behavior and the control of coil constant tension, so as to realize the change of the movement speed of the creelstand and spindle speed according to certain function relation, achieving the ynchronous control. Through the literature retrieval and enterprise product collection, I make some analysis to the basic structure and function requires of the horizontal coiling machines. In this paper ,I make a further detailed design to the horizontal coiling machine's main mechanical structure and check the intensity, among of all,such as the detailed design of the spindle, worm - worm gear reducer, belt transmission and chain. At the same time, in addition to the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design outside, also, I have maked the detailed design for the electrical control system's hardware of the horizontal coiling machine and PLC ladder diagram.Based on the mechanical structure's design of the winding machine and electrical control system's design, I basicly can achieve the desired design requirements, according with mechanical structural strength need, realizing the functions of the control of the constant tension, automatic coiling , automatic speed,the baking of the creelstand and the spindle in this horizontal coiling machine.Key words:horizontal coiling machine;tension control;synchronous control;electrical control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前言 (1)1.1绕线机的简介..................... ............ ...... ...... (1)1.1.1 自动绕线机 (1)1.1.2 立式绕线机 (1)1.1.3 卧式绕线机 (1)1.2 国内绕线机的现状 (2)1.3 卧式绕线机的设计内容 (2)1.3.1 卧式绕线机的基本结构 (2)1.3.2 卧式绕线机的设计方案 (3)1.4 卧式绕线机的技术参数 (4)2 前箱体的设计 (5)2.1 确定主电机功率 (5)2.1.1 空线圈启动状态下 (5)2.2.1 线圈在满圈状态下 (6)2.2 制动器的选择 (8)2.3 蜗杆-蜗轮减速器 (9)2.3.1蜗杆-蜗轮减速器的设计方案 (9)2.3.2蜗杆-蜗轮减速器的设计计算 (9)2.3.3蜗杆-蜗轮减速器的结构尺寸 (11)2.3.4蜗轮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 (11)2.4 带传动的设计 (13)2.4.1 带传动的结构尺寸 (13)2.4.2 带的选择 (14)2.4.3 带的受力分析 (15)2.4.4 带轮的结构设计 (15)2.5 链传动的设计 (16)2.5.1 链的尺寸设计 (16)2.5.2 链的校核设计 (17)2.5.3链轮的结构设计 (18)2.6 主轴的设计 (20)2.6.1 主轴的结构设计 (20)2.6.2 主轴的载荷分析 (22)2.7 链轮主动轴 (24)2.7.1 链轮主动轴的安装结构 (24)2.7.2 链轮主动轴的尺寸设计 (25)2.8蜗杆轴 (25)2.8.1 蜗杆轴的安装结构 (25)2.8.2 蜗杆轴的尺寸设计 (26)2.9主动带轮轴-电机轴 (26)2.9.1 主动带轮轴的结构 (26)2.9.2 主动带轮轴的尺寸设计 (26)3 后箱体、排线架的设计 (28)3.1 后箱体主轴的设计 (28)3.1.1后箱体主轴的结构 (28)2.2.1 后箱体主轴的尺寸设计 (28)3.2 后箱体微调轴 (28)3.2.1 后箱体微调轴的结构 (28)3.2.2 后箱体微调轴的尺寸设计 (29)3.3 后箱体粗调 (29)3.3.1 蜗杆-蜗轮传动 (29)3.3.2 蜗杆轴的设计 (30)3.4排线架 (30)3.4.1 滚珠丝杠 (30)3.4.2 排线机构 (31)4 电气控制系统及PLC的设计 (33)4.1 绕线机的电气控制原理 (33)4.1.1 绕线机的控制系统硬件选择 (33)4.1.2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 (34)4.2 PLC程序编程 (35)5结论 (37)参考文献 (38)致谢 (39)附录..................................................... . ...... ...... .. (40)1前言1.1绕线机的简介变压器绕线机主要是用于绕制变压器线圈的专用设备,在变压器的线圈生产过程中,按照变压器的线圈的电压容量对绕线机设备进行分类,有绕制大型电力变压器线圈的立式绕线机和卧式绕线机;也有绕制配电变压器高、低压线圈的箔式线圈绕线机和自动排线绕线机。
利用PLC S7-200自动绕线机控制系统设计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以信誉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设计(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设计(论文)中引用他(她)人的文献、数据、图件、资料均已明确标注出,论文中的结论和结果为本人独立完成,不包含他人成果及为获得XXXXXXXX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其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设计(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毕业设计(论文)作者(签字):年月日摘要针对传统变压器绕线机械结构复杂的缺点,提出一种主轴与排线分离驱动的新型控制模式,实现绕线参数的柔性化调整。
一方面,系统采用PLC为控制核心,送线轴恒张力变频驱动,步进驱动器配合卷绕主轴控制步进电机高精度排线。
另一方面,系统提供了方便的人机界面,实现了绕线工艺的可编程化;同时,采用PLC驱动执行器和接收控制信号,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事实证明上述控制系统应用于绕线机具有操作简单, 运行可靠, 工艺参数修改方便, 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本课题来源于工程实际。
所以,本设计从实际出发,从系统的安全、可靠、经济等多方面考虑。
我们主要从对系统硬件的选型、搭配,软件的设计与调试等方面进行设计和论证。
在本设计中力求可靠、稳定、直观、易于操作。
本自动绕线控制系统采用西门子S7-200系列PLC与台达DOP-A57GSTD型触摸屏,并配以现场信号传感器和执行机构构成该系统。
应用step7软件包和台达触摸屏软件开发PLC控制、组态程序,实现绕线机运行自动化。
通过仿真调试,本系达到了任务设计的要求,可以达到较好的生产效果,满足产品质量的要求。
关键词:变压器自动绕线 PLC 触摸屏ABSTRACTAiming at a serious of shortcomings such as the complicated structure of the traditional transformer winder, a new control mode of transformer winder that have a separate drive between principle axies and the machine for arranging the wires was given to realize the flexible adjustment of the winding parameter. On the one hand, the system adopts PLC as the control S core, applies converter to realize the constant value of winding tension that caused by send shaft, stepping drive with winding spindle control step-motor high-precision row line. On the other hand, the system provides convenient human-machine interface, and programmability ofcoiling process is realized. as the same time, the system adopting PLC drive actuators and receive control signal, improve the system reliability. The practice proves that this control system can be employed well in coiling machine for having advantages of operating easily, high automatization degree. Process parameters can be modified conveniently.This topic comes from the actual project. Therefore, this design embarks from the reality, from system's security, reliable, economy and so on various consideration. We mainly from to system hardware's shaping, matching, aspects and so on software's design and debugging carry on the design and the proof. Makes every effort reliably, stable, direct-viewing, the simplify operation in this design. This winds thread the control system to use Simens S7-200 automatically series PLC and Taiwan reaches DOP-A57GSTD the touch-screen, and matches by the scene signal sensor and the implementing agency constitutes this system. Reach the touchscreen software development PLC control, the configuration procedure using the step7 software package and Taiwan, realizes the winding machine movement automation.The system basically reached the scene of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requirements by the simulation tests. It achieved better production results,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product quality.Keywords: transformer;Automatic Winding;PLC;touch-screenⅡ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1 绪论 (1)1.1 引言 (1)1.2 绕线机的现状和发展 (1)1.3 本课题的任务要求 (2)2 绕线机的工作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复合运动绕线机移动机构毕业设计

复合运动绕线机移动机构毕业设计一、引言复合运动绕线机是一种将线材绕绕在物体表面的机器,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电力等领域。
复合运动绕线机移动机构是复合运动绕线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控制绕线机在工作区域内的移动,以便完成线材绕线工作。
本篇毕业设计将重点设计和分析复合运动绕线机移动机构,以提高绕线机的性能和工作效率。
二、设计目标1.提高绕线机的移动速度和准确性,减少工作时间。
2.能够适应不同大小工作区域的绕线需求。
3.提高绕线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设计方案1.运动控制系统:采用电机驱动和步进电机控制系统实现复合运动绕线机的移动。
a.电机驱动系统:选择适合绕线机移动的电机,如直流电机或步进电机,并搭配相应的电机驱动器,用于精确控制绕线机的移动速度和位置。
b.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合适的控制方法和算法,通过控制步进电机的脉冲输出和方向信号,实现复合运动绕线机在工作区域内的精确移动。
2.机械结构设计a.移动平台:设计一个坚固且稳定的移动平台,用于承载绕线机的其他组件和设备。
移动平台应该能够平稳运动,并且具备一定的抗震和抗扰动能力。
b.轮轨系统:选择适合绕线机移动的轮轨系统,如导轨或滑轮轨道,并根据不同大小工作区域的需求进行相应的设计和安装。
3.控制系统设计a.控制器:设计一个高性能的控制器,用于实现复合运动绕线机的移动控制。
控制器应该具备强大的计算能力和稳定的信号接收和输出能力。
b.传感器: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如位移传感器或编码器,用于测量绕线机的移动位置和速度,并将数据发送给控制器进行处理和控制。
四、实施计划1.设计绕线机移动机构的机械结构,并确定适合绕线机移动的轮轨系统。
2.选择合适的电机驱动系统和步进电机控制系统,并进行相应的电机和电机驱动器的选型和安装。
3.设计控制器和传感器系统,进行相应的电路设计和硬件配置,并进行系统调试和优化。
4.进行绕线机移动机构的整体集成和调试。
5.进行绕线机移动机构的性能测试和实际应用情况验证。
毕业设计(论文)-绕线机PLC

毕业设计(论文)- 绕线机PLC引言绕线机是一种常见的机械设备,用于在电子产品制造过程中将导线快速且精确地绕绕在组件上。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手工绕线方式已被自动绕线机所取代。
自动绕线机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一致性。
在自动绕线机的控制系统中,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研究和设计一种具有高可靠性和稳定性的绕线机PLC控制系统。
研究目标本文的研究目标是设计一种高可靠性和稳定性的绕线机PLC控制系统,以提高绕线机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具体的研究目标如下:1.研究绕线机的工作原理和传统控制系统的局限性;2.设计一种基于PLC的绕线机控制系统,实现精确的线圈绕制;3.优化控制算法,提高绕线机的生产效率;4.实现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保证连续长时间的运行;5.进行实验验证,评估控制系统的性能和效果。
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来实现研究目标:1.文献调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绕线机的工作原理和传统控制系统的局限性,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系统设计:根据绕线机的工作原理和要求,设计基于PLC的控制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的设计。
3.控制算法优化:通过对绕线机的运行过程进行分析和优化,提高绕线机的生产效率,并确保线圈绕制的精度。
4.可靠性和稳定性设计:通过设计合理的硬件结构和软件逻辑,实现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保证绕线机的长时间稳定运行。
5.实验验证:设计并进行实验,评估控制系统的性能和效果,与传统控制系统进行对比分析。
预期结果通过本文的研究,预期可以实现以下结果:1.设计出一种高可靠性和稳定性的绕线机PLC控制系统,能够提高绕线机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优化控制算法,提高绕线机的线圈绕制精度。
3.实现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保证绕线机连续长时间运行。
4.通过实验验证,评估控制系统的性能和效果,并与传统控制系统进行对比分析。
绕线机课题毕业设计

摘要摘要绕线机在制造业中运用得很成功,电焊机线圈二次立式绕线机是其中的一种,正处于不断发展完善之中,已经在现代工业加工中广泛地得到应用。
在本说明书中,开始是关于绕线的机械变形方式的研究,并简要介绍了绕线机在世界和中国的发展情况,对绕线机进行了详细的分类,不同类型的绕线机的工作原理和各自特征得到系统的解释。
本文重点讨论了电焊机线圈二次立式绕线机的校直结构和压紧结构,详细介绍了绕线机校直装置和压紧结构的结构组成和机械构造以及工作原理,进行了气缸的选择计算、压紧装置及机械结构设计和计算,开合角度,最大压紧力等也由公式给出。
关键词绕线机;电焊机;机械结构;压紧;校直;开合角度;汽缸燕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AbstractWinding machine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in the use of very successful, the second vertical welding machine coil winding machine is one of a kind of sound is in constant development, and in modern industrial processes have been widely applied.In this statement, beginning on the winding modes of mechanical deformation studies, and gave a briefing on winding machine in the world and China's development, on the winding machine in detail the classification, different types of winding machine principles and their interpret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stem.This article focused on the welding machine coil winding machine of the second vertical alignment structure and clamping structure, described in detail Winder alignment devices and the structure of compact 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a gas the choice of cylinder, the clamping device and the mechanical structure design and calculation,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point of view, the greatest compaction force is given by the formula.Keywords winding machine; welding machine; mechanical structure; pressed; alignment; opening and closing angle; cylinderII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目录 (III)第1章绪论 (5)1.1简单了解绕线机 (5)1.2绕线机的发展历史 (5)1.3绕线机的发展趋势 (6)1.4存在问题 (7)1.5本章小结 (7)第2章绕线机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械设计毕业设计(论文)-我的机械工程师职业生涯设计——高速自动绕线机的设计[管理资料]
![机械设计毕业设计(论文)-我的机械工程师职业生涯设计——高速自动绕线机的设计[管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0b5f5179b89680202d82519.png)
2011届分类号:单位代码:1本科专业职业生涯设计我的机械工程师职业生涯设计——高速自动绕线机的设计姓名学号年级07级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系(院)指导教师2011年03月28日目录1 引言 (1)2 自我评估 (1)3 职业分析 (1)对机械售后服务重视程度不够 (1)经营模式存在弊端 (2) (2) (2)4 我的优势和不足 (2)5 未来15年的规划 (3)6 结语 (3)前言 (6)1 绪论 (6) (6)绕线机的含义 (6)设计要求 (6) (7)2 总体方案设计 (8) (8)送线机构下移和上移 (9)转子的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 (9)进给机构 (10) (10)3 转子主轴结构的设计 (11) (11) (12) (12) (13)轴承的选用及校核 (14) (14) (16) (16)4 机架导线机构的设计 (17) (17) (18) (18)SFC连轴器具体特性如下 (18)SFC-080SA2具体参数 (19)SFC-080SA2安装方式 (19)5 送线进给机构的设计 (20) (20) (21)、种类及其应满足的要求 (21) (21) (22) (23) (24) (25) (25)设计总结及展望 (27)参考文献 (28)谢辞 (28)第一部分我的机械售后服务师之路1 引言不少人都曾经这样问过自己:“人生之路到底该如何去走?”记得一位哲人这样说过:“走好每一步,这就是你的人生。
”是啊,人生之路说长也长,因为它是你一生意义的诠释;人生之路说短也短,因为你生活过的每一天都是你的人生。
每个人都在设计自己的人生,都在实现自己的梦想。
有道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千真万确。
对自己要做的或是将要做的事没有任何准备就是在为失败做准备!2 自我评估我属于那种外冷内热的人,比较喜欢安静的环境,经常沉浸于思考之中,所以我给人的印象一般是沉默寡言,文静,甚至冷漠。
其实,我也有玩得疯的时候,当我真正享受一个过程时,我会笑得很爽朗,从来不吝啬自己的笑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摘要绕线机在制造业中运用得很成功,电焊机线圈二次立式绕线机是其中的一种,正处于不断发展完善之中,已经在现代工业加工中广泛地得到应用。
在本说明书中,开始是关于绕线的机械变形方式的研究,并简要介绍了绕线机在世界和中国的发展情况,对绕线机进行了详细的分类,不同类型的绕线机的工作原理和各自特征得到系统的解释。
本文重点讨论了电焊机线圈二次立式绕线机的校直结构和压紧结构,详细介绍了绕线机校直装置和压紧结构的结构组成和机械构造以及工作原理,进行了气缸的选择计算、压紧装置及机械结构设计和计算,开合角度,最大压紧力等也由公式给出。
关键词绕线机;电焊机;机械结构;压紧;校直;开合角度;汽缸燕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AbstractWinding machine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in the use of very successful, the second vertical welding machine coil winding machine is one of a kind of sound is in constant development, and in modern industrial processes have been widely applied.In this statement, beginning on the winding modes of mechanical deformation studies, and gave a briefing on winding machine in the world and China's development, on the winding machine in detail the classification, different types of winding machine principles and their interpret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stem.This article focused on the welding machine coil winding machine of the second vertical alignment structure and clamping structure, described in detail Winder alignment devices and the structure of compact 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a gas the choice of cylinder, the clamping device and the mechanical structure design and calculation,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point of view, the greatest compaction force is given by the formula.Keywords winding machine; welding machine; mechanical structure; pressed; alignment; opening and closing angle; cylinderII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目录 (III)第1章绪论 (5)1.1简单了解绕线机 (5)1.2绕线机的发展历史 (5)1.3绕线机的发展趋势 (6)1.4存在问题 (7)1.5本章小结 (7)第2章绕线机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关于绕线机.............................................................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绕线机分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绕线机发展趋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存在问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绕线机的安全操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本章小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压紧装置的选择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压紧装置简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压紧轮的分析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 轴承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连杆机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动力装置汽缸的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1 安装形式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2 输出力的大小.................................................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3 气缸行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4气缸的运动速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5 汽缸的选择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6 气缸使用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本章小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4章校直装置的选择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校直装置简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压紧装置的工作原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汽缸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结构改进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本章小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1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2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3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章绪论1.1 简单了解绕线机绕线机作为电子工业专用设备之一,在我国已生产和使用了多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元器件厂也引进了许多国外的绕线机。
常见的有平行绕线机、环行绕线机及各种特种绕线机等。
在绕制细微漆包线时,这些机器都会遇到共同的问题,如无法达到整齐排线,绕线张力无法控制等,特别是绕制0.1mm以下的一些音圈、传感器机芯等线圈时,问题尤为突出。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研制了这种适用于细微漆包线的绕线机,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用它绕制的磁电式测振传感器机芯线圈,张力稳定,线圈直流电阻一致性好,排线整齐,外观达到了“镜面”效果。
与普通绕线机一样,精密绕线机的排线也是用步进电机来实现的,放线张力的控制也用了弹簧摩擦片张力器,但为了达到设计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许多改进,采用复合排线法,加装了张力指示仪,大大地改进了整机性能,提高了产品质量。
1.2 绕线机的发展历史建国初期,我国的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刚刚起步,发展十分缓慢,很多机械包括电焊机的设计水平不高,主要依赖进口发达国家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