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耳前瘘管显微手术治疗47例患耳
耳前痿管30例治疗效果分析

耳前痿管30例治疗效果分析目的探讨耳前痿管术后复发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方法对30例耳前痿管病例术前注入美蓝液,以便术中分离追踪蓝染分支,显微镜下仔细寻找分支,将铺成树枝状的鳞状上皮全部剪除。
结果30例中29例治愈,随访1年以上未复发,1例复发,经再次手术治愈,随访2年无复发。
结论对耳前痿管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处理好每个环节,是防复发的关键。
标签:耳前痿管;显微;治疗效果笔者所在医院自2005年3月~2010年12月在显微镜下行耳前痿管切除术30例,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0例患者均有过急性感染史,其中男18例,女12例,左侧12例,右侧18例,年龄4~38岁,其中19例有切开排脓史,6例为术后复发病例。
1.2治疗方法治疗方法中成人采用局部麻醉,小儿采用全身麻醉。
术前先用双氧水冲洗痿管,然后注入美蓝。
在痿管口周围做梭形皮肤切口,切口可向上、下延长,可用自持拉钩将切口撑开,如有出血用双极电凝止血,在显微镜下顺着痿管口找到耳前痿管的总管,多膨胀成囊状,如有分泌物可用吸引管吸净,仔细寻找分支口,用剪刀自分支口向远端将痿管分支剖开,直至肓端。
有2例患者,分支穿过软骨将耳廓软骨也给予切除,术毕局部加压包扎,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结果术后送病理检查,均符合耳前痿管的诊断,随访1年治愈29例,复发1例,再次手术治愈。
随访2年无复发。
3讨论耳前痿管是一种常见的先天耳畸形,为胚胎时期形成耳廓的第1、2鳃弓的6个小丘样结节融合不良或第1鳃沟封闭不全所致[1]。
本病手术易复发。
手术注意点:(1)术前炎症控制后再手术,术前注入美蓝液,术中对清除小分支很有意义。
显微镜下易辨清痿管小分支走行,有利于彻底清除;(2)皮肤切口应足够长[2]。
本组患者中有2例耳前痿管分支向上达耳廓后方颞筋膜表面,适当延长皮肤气口,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证;(3)耳前痿管复发患者,多表现为耳屏前皮肤反复红肿,有时皮肤面无痿管口。
显微镜下摘除反复感染耳前瘘管和鳃裂瘘管43例疗效观察

显微镜下摘除反复感染耳前瘘管和鳃裂瘘管43例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8-08-20T14:33:27.907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10期作者:张锐宁[导读]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摘除反复感染耳前瘘管及鳃裂瘘管的效果。
(运城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044000)摘要:目的:探讨显微镜下摘除反复感染耳前瘘管及鳃裂瘘管的效果。
方法:43例患者在静脉复合麻醉下耳显微镜下,在瘘口做一梭型切口,将瘘管完整摘除。
结果:43患者术后术中出血少,术后伤口渗血少,切口小,恢复快,无复发,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
结论:耳前及鳃裂瘘管在耳显微镜下手术可在不易控制的急性感染期手术,避免切口大,术中可以防止对周围血管及神经的损伤,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渗血少,恢复快,无复发。
关键词:耳前瘘管;腮裂瘘管;耳显微镜;自制钢针拉钩耳前瘘管是一种先天性畸形的疾病,平时没有症状,有时压挤瘘口周围有少许有些臭味的白色分泌物。
瘘管开口多位于耳轮脚前,另一端为盲管,深浅、长短不一,可呈分枝状,盲断有时膨大,呈囊袋。
感染时,局部红肿、化脓;反复感染可形成瘢痕或脓瘘。
鳃鳃裂瘘管,又称颈侧瘘管,因其外瘘口及全程位于颈部。
第一鳃裂瘘管有时伴耳内流脓及乳突部红肿,易误诊为化脓性中耳炎。
注意仔细检查,找其外口。
第二,三,四鳃裂瘘管在胸锁乳突肌前缘中1/3和下1/3交界处,皮肤表面有外瘘口,扁桃体窝,梨关窝,食道上端有内瘘口。
经瘘口行X线碘油造影,可明确诊断。
我院自05年采用静脉复合麻醉下耳显微镜下行耳前瘘管及腮裂瘘管摘除术,均取得良好的效果。
汇报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自05年-17年,两年时间共收治43例的反复感染的耳前瘘管及腮裂瘘管,耳前瘘管女30例,男9例。
鳃裂瘘管,女3例,男,1例。
3例第二腮裂瘘管,1例第四腮裂瘘管。
年龄2岁-17岁,平均8.5岁,病史最短8月,最长17年。
1.2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完善各项术前检查,43例反复感染耳前瘘管及鳃裂瘘管,均在静脉复合麻醉下显微镜下行瘘管摘除术。
难治性耳前瘘管患者应用耳前组织整块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难治性耳前瘘管患者应用耳前组织整块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难治性耳前瘘管患者应用耳前组织整块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200例难治性耳前瘘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患者均行耳前组织整块切除术进行干预治疗,对患者随访3年,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入选的200例患者,经治疗后,甲级愈合195例,其余5例为乙级愈合,其中5例患者出现出现复发情况,复发率为 2.5%。
结论:应用耳前组织整块切除术对难治性耳前瘘管患者进行干预治疗,临床效果理想,手术操作简便且术后复发率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耳前组织整块切除术;难治性耳前瘘管;临床效果难治性的耳前瘘管是临床五官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目前治疗该病的方法多采用耳前瘘管切除术干预治疗,但该术式治疗后术后并发症较多、疾病复发率较高,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因此深入探讨有效治疗难治性耳前瘘管患者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1]。
本次研究入选的患者均给予耳前组织整块切除术进行干预治疗,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患者的复发率大大降低,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200例难治性耳前瘘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的患者中男118例,女82例;年龄2至72岁,平均年龄为37岁,101例为左耳,99例为右耳;感染史时间为20d至22年,入选患者均感染史。
脓肿切开引流术90例、术后复发再次手术18例、接受2次手术4例。
1.2方法入选的患者均在控制感染后进行手术治疗,其中6例患者干预感染的效果达不到手术标准,仍见复发,因此为6例患者进行了感染期手术治疗,以耳轮软骨膜、颞筋膜浅层及颅耳沟皮下做为手术切除界限,进行整块耳前组织切除术干预治疗,具体方法如下[2]:感染范围小、瘘口接近、未见脓肿及皮肤瘢痕的患者,首先在沿瘘口或者瘢痕周围做梭形皮肤切口,钝性分离耳部皮下组织,分离程度至颞筋膜浅层,同时向耳轮的方向进行分离,运用眼科剪将耳轮脚处切口充分分离,避免使用电刀造成耳轮软骨损伤;钝性离断瘘管根部和耳轮软骨间的连接,并将耳轮软骨切除,用拉钩拉开耳轮软骨,同时分离至颞筋膜浅层及腮腺上级位置,手术进行时应根据患者的病变范围对手术切除的范围作出明确的判断,然后把颞筋膜浅层的软组织和耳轮软骨膜之上的全部软组织彻底切除,同时切除颞筋膜,仅保留颅耳沟的皮肤。
先天性耳前瘘管212例治疗体会

腔, 酒精 纱 布覆 盖切 口并 环绕耳 廓 , 加压 包扎 。
2 结 果
发感 染 时 出现疼 痛 、 红肿 , 反 复感 染 可形 成 脓 肿 , 破 溃后 形成 脓瘘 或瘢 痕 , 对患 者 的健 康 和 生 活产 生 严
重 的影 响 。我 科 在 1 9 9 7年 7月 至 2 0 1 3年 9月 期
如下 。
例 术后 1个 月 内复发 , 2次手术 治愈 外 , 其余 病例 均
门诊 观察 1年 以上 , 未见 复 发 。术后 未 发生 切 口感
1 资料 与方 法
染、 耳廓 软 骨膜 炎 、 耳 廓 畸形等 并发 症 。
3 讨 论
1 . 1 临 床 资 料 :选 取 2 1 2例 为 门诊 和住 院患 者 , 男性 1 3 0例 ,女性 8 2例 ,男 女 比例 为 1 . 6: 1 ; 年 龄3 ~5 6岁 ; 单侧瘘管 1 9 6例 , 双 侧瘘 管 1 6例 ( 1 3 例 为单 侧 感染 , 3例 两 侧 瘘 管先 后 感 染 ) ; 有感 染 病
如合 并 感染 者 , 可将 感染 灶 刮 除后 , 修 整皮 缘 , 全 层
是关 键 , 应该 积极换药 , 刮 除 肉芽 , 抗 生 素 冲 洗 脓
腔, 负压 清理 脓液 , 局 部配合 理 疗 , 尽快 使 瘘 管 口周
围组 织接 近 正 常 , 没 有 必 要 使 切 开 引 流 处 完 全 愈 合。 3 . 2 手术 切 I : 1 的选 择 : 对 于非 感染 期 的 患者 , 一 般
就 诊 时未合 并感 染 者 1 5 4例 , 直 接手 术 获 得痊 愈 。就 诊 时合并 感染 者 6 8例 , 控 制 炎症 后 ( 瘘管 口
研究难治性耳前瘘管患者应用耳前组织整块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研究难治性耳前瘘管患者应用耳前组织整块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将难治性耳前瘘管的临床治疗手段作为论述中心,就耳前组织整块切除术干预的临床效用进行揭示。
方法:纳选50例难治性耳前瘘管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样本的主体,患者录入时间限制在2016年8月-2018年11月期间,按照其临床临床治疗手段将其分成AB两组,各入组人数为25例,A组受临床消炎与抗感染干预,B组将A组措施作为基础,施以耳前组织整块切除术干预。
统计分析患者的并发症、治愈率及患者病情反复情况。
结果:A组并发症出现率、治愈率及病情反复率分别为48.0%、72.0%、4.0%,与B组的4.0%、96.0%%、0.0%相较,B组结果明显更具优势,即p值小于0.05。
结论:为难治性耳前瘘管患者施以耳前组织整块切除术干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做更深入的剖析,以取得更佳的临床推广效果。
【关键词】难治性耳前瘘管;耳前组织整块切除术;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7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1-YS 难治性耳前瘘管在临床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传统干预手段为耳前瘘管切除术干预,虽可取得一定的效果,但该术式干预后患者病情复发率高且多见术后并发症,因此患者对该手段治疗的疗效不认可[1]。
本次研究笔者将难治性耳前瘘管的临床治疗手段作为论述中心,就耳前组织整块切除术干预的临床效用进行揭示,旨在提升临床治疗该病症的有效率,缓解患者的痛苦,现进行如下报道[2]: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选50例难治性耳前瘘管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样本的主体,患者录入时间限制在2016年8月-2018年11月期间,按照其临床临床治疗手段将其分成AB两组,各入组人数为25例,A组受临床消炎与抗感染干预,B组将A组措施作为基础,施以耳前组织整块切除术干预。
A组入选者的基础资料如下:男64.0%(16/25),女36.0%(9/25),年龄限定数值在18-46岁之间,其均量数值为(32.7±2.1)岁,患者病程年限为0.5-13年,均量数值为(5.2±1.0)年;B组入选者的基础资料如下:男60.0%(15/25),女40.0%(10/25),年龄限定数值在18-45岁之间,其均量数值为(32.2±2.3)岁,患者病程年限为0.5-12年,均量数值为(5.4±1.1)年;对比评价入选者的上述资料数据可见,数据在可容错范围内(p>0.05),数据可行对比与研究。
感染期先天性耳前瘘管切除术

092 CHIN 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February 2009, Vol. 16, No.22004年5月~2007年8月对我科25例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伴脓肿形成患者,先行脓肿切开排脓,待感染区无明显脓液后,在显微镜下手术切除瘘管,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1.1 临床资料。
25例患者中,男16例,女9例;年龄2~45岁,平均21.5岁。
均为单耳发病,左耳11例,右耳14例。
病程1周~12年,首次感染者10例,反复感染者15例,后者有6例曾多次行局部脓肿切开引流术。
瘘口均位于耳轮脚或其前下方,脓肿位于耳屏前部,大小约1.0 cm ×0.5 cm ~2.0cm ×1.5 cm ,皮肤表面微红或有轻度糜烂。
全部病例均伴有脓肿形成并行切开排脓手术,术后全身应用广谱抗生素抗感染,局部先用双氧水冲洗再用广谱抗生素溶液冲洗3~5天,待感染区无明显脓液后,再手术切除瘘管。
1.2 手术方法。
小儿采用全身麻醉,成人局部麻醉。
肉眼下在瘘口周围行纵形长梭形皮肤切口,蚊式钳钳闭瘘口,眼科剪自梭形皮肤切口沿瘘管表面朝感染区方向分离皮肤全层直至原脓肿切排口,再自梭行切口中部至感染区切排口中部切开皮肤,在切开此皮肤之前先做对位皮痕。
用撑开器撑开皮肤,在显微镜下沿皮下瘘管周围自瘘口朝感染区方向分离瘘管直达前下方的感染肉芽区,显微镜下彻底摘除瘘管并清除肉芽组织,瘘管与耳廓软骨紧密粘连或瘘管穿过软骨者,则切除此处的部分软骨组织。
用肾上腺素盐水纱布压迫止血,小血管出血采用血管钳钳夹一会儿再松开,必要时用双极电凝止血,不用线结扎。
仔细检查术区有无可疑组织并清除,切除感染区原引流切口周围坏死皮肤并使之成为梭形,用碘伏冲洗术腔。
将提前做好的对位皮痕对位缝合,再将瘘口周围梭形切口及感染区梭形切口整形缝合,若张力大稍做皮下分离。
术后局部加压包扎2~3天,7~9天拆线。
术后抗感染7~10天。
显微手术治疗小儿耳前瘘管感染48例分析

做 成 口小 底大 的瓶 颈状术 腔 ,切 口要足够 长 ,充分暴露 术 野。二是 要及 时止 血 ,以保 持清 晰 的术 野 。②瘘管后 部 多 位于耳 轮脚软 骨深面 ,若分 离 困难 ,可切 开软骨 膜再行 分
儿 6例 ( 1 2. 5 %) 。
手术意外 ,术后 无继发感染 。术后 半年随访 ,痊愈 ( 瘘管 消 失, 无新 的瘘管形成 ,无炎症反应发生_ 2 ) 4 5例 ( 9 3 . 8 %) ;
复发 3例 ( 6 . 3 %) ,经 再次 手术 后病情 得到 解 除。 2 讨论
至耳轮软骨 深面,分离 困难 ,可切除部分软骨。对于术后复 发患者 ,可部分 切除增生 的纤维结缔组织 ,并彻底切除瘘管 及其分支 ,以避免术后瘢痕形成过多 。 反复冲洗 ,感染严重 、 皮损 面积 大者 ,可给予 S型错 位缝合 ,并可酌情考 虑在囊 肿 和瘘 口之间做减 张切 口 ,并取耳后 带蒂皮 瓣旋转 至耳前 修 复皮肤 缺损 ;感染 不太严重者 ,给予可吸 收缝线作 皮 内 缝合 ,之后采用凡士林 油纱布 加压 包扎。术后给抗菌药物常 规 抗感染 ,一周左 右拆 线。
中 国 乡村 医药 杂志
显微手术治疗小儿耳前瘘管感染4 8 例分析
汤 雪峰
【 摘要 】 目的 了解 耳前瘘 管感 染的 显微手 术治疗 效果 。方法 4 8例 耳前瘘 管感染 期患 儿在显微 镜 下手术 给予 内
切开 手术 治疗 。结果
所有 患儿均 顺利 手术 。术 后半 年随访 显示 ,痊愈率 为 9 3 . 8 %( 4 5 / 4 8 ) ,复 发率为 6 . 3 %( 3 / 4 8 ) ,
复 感 染 是 其 常 见 的 临 床 症 状 ,严 重 影 响 患 儿 身 心 健 康 ,必
显微镜下耳前瘘管感染期手术治疗

显微镜下耳前瘘管感染期手术治疗
李京文;常艳芬;安红军;史胜利
【期刊名称】《医学信息(中旬刊)》
【年(卷),期】2007(020)010
【摘要】2000年7月~2006年9月,我们对47例先天性耳前瘘管脓肿切开排脓后,对创口不愈合者,在显微镜下行感染期耳前瘘管切除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936)
【作者】李京文;常艳芬;安红军;史胜利
【作者单位】济源市妇幼保健院耳鼻喉科,河南,济源,454650;济源市妇幼保健院耳鼻喉科,河南,济源,454650;济源市妇幼保健院耳鼻喉科,河南,济源,454650;济源市妇幼保健院耳鼻喉科,河南,济源,4546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64
【相关文献】
1.显微镜下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期手术疗效分析 [J], 徐向前;石孟志
2.感染期和非感染期先天性耳前瘘管患者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 [J], 王晓锋; 李嘉; 张志雄; 黎雄文; 叶远航
3.清扫式耳前瘘管摘除术治疗耳前瘘管感染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J], 刘新;万小果;龚明策;魏致远;罗凯
4.清扫式耳前瘘管摘除术治疗耳前瘘管感染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观察 [J],
张媛霞;宫宇
5.清扫式耳前瘘管摘除术治疗耳前瘘管感染期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分析 [J], 唐巧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耳前瘘管显微手术治疗47例患耳
发表时间:2013-06-20T15:09:21.67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6期供稿作者:王毅王柳如[导读] 先天性耳前瘘管分为单纯性,分泌性和感染性。
王毅王柳如(乌鲁木齐市眼耳鼻喉专科医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02)
【中图分类号】R7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6-0120-02
【摘要】目的探讨耳前瘘管患者现代显微手术技巧,预防耳前瘘管手术后复发的可能性,减少患者多次手术的痛苦。
避免患者治疗费用的浪费。
提高耳前瘘管患者手术治疗率。
方法我院自2010年1月-2011年12月开展耳前瘘管患者现代显微手术技巧,27例患者47耳(双耳20例,单耳7例,男性9例,女性18例,年龄9-31岁)通过显微镜下手术技巧的治疗,干净彻底的摘除先天性耳前瘘管。
术后随访3月-18月,未发生一例复发病例。
结果 27例患者47耳通过显微手术治疗成功安全出院,27例患者47耳术后随访3月-18月无一例复发。
临床治疗值得广大耳鼻喉大夫应用。
【关键词】耳疾病瘘显微手术技巧
先天性耳前瘘管是耳鼻喉科常见的先天性外耳疾病[1],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我院自2010年1月-2011年12月开展耳前瘘管患者现代显微手术技巧,27位患者47例耳(双耳20例,单耳7例,男性9例,女性18例,年龄9-31岁)术中通过显微镜下手术技巧的治疗,干净彻底的摘除先天性耳前瘘管。
术后随访3月-18月,未发生一例复发病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先天性耳前瘘管27位患者47例患耳(双耳20例,单耳7例,男性9例,女性18例,年龄9-31岁),病程无感染者11例患者,反复感染者16例患者。
术前3天抗感染治疗,住院治疗5天。
1.2现代显微手术技巧手术应用显微镜是德国莱卡耳鼻喉科手术显微镜leica M400e。
具有很好的手术视野效果和稳定的平衡系统,为手术医生提供高对比度高分辨率显微空间。
大大提高及改善了传统的肉眼条件下进行手术效果。
患者手术耳备皮,采用局麻加静脉辅助全麻[2]。
手术应用管周分离法分离瘘管周围组织。
在亚甲兰鲜明路标导引下,干净彻底的摘除先天性耳前瘘管组织。
术中关节点一定要注意粘连耳屏软骨部的处理。
这是保障彻底摘除先天性耳前瘘管组织的前提。
切口和残腔的处理关系到愈合的效果及美容的意愿。
2 结果
27位患者47例耳病患者全部治愈。
术后随访3月-18月,未发生一例复发病例。
3 讨论
先天性耳前瘘管分为单纯性,分泌性和感染性。
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采用手术治疗。
以往传统的手术方法大多数术者是在肉眼条件下进行。
手术中对瘘管周围组织的分离程度及术中关节点掌握的情况、手术残腔的处理状况等等造成术后置信度较差,手术治疗的完美程度较差,术后患者反复的情况总存在,给患者带来了后续的烦恼[3,4,5]。
我们采用现代显微手术技巧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疾病,充分解除了患者对先天性耳前瘘管看病的担忧,尽可能一次性的干净彻底的摘除瘘管周围组织,几乎所有耳前瘘管病症都有一处或多处与耳廓软骨相粘连,手术中高度注意治疗技巧,尽量避免过多损伤相粘连处软骨,以保障术后不复发。
相对以往传统的手术方法我们采用现代显微手术技巧治疗,缩短了患者看病过程,降低了患者术后换药的痛苦,解除了患者对耳前瘘管看病的担忧,充分达到了美容的治疗意愿。
提高了耳鼻咽喉临床医生显微手术技巧,是一可信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黄选兆.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29-830.
[2]Martin-Granizo R.Perez-Herrero MC.Sanchez-Cuellar A.Methylene blue staining and probing f or fistula resection:application in a case of bilateral congenital preaurialar fistulas.lnt J OralMaxillofac Surg,2002,31:439-441.
[3]Tsuchiya H.Nagashima K.Congenital aural sinuses:clinical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microsurgery.JPediatrSurg,1998,33:722-724.
[4]熊高云,等.耳前瘘管显微切除23例.中华耳鼻咽喉科,2003,38:350.
[5]张义芝,等.显微镜下先天性耳前瘘管摘除术30例临床观察.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21: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