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树知到 《中华法文化的制度解读》章节测试答案
民法总则释义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浙江大学

民法总则释义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浙江大学浙江大学第一章测试1.下列关于大陆法系和普通法法系的说法,正确的是()答案:在哲学倾向上,大陆法系倾向于理性主义,普通法法系倾向于经验主义2.下列关于《民法典》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是()答案: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3.自然人是私法上主体的概念,公民是公法上主体的概念,自然人的范围比公民的范围宽。
()答案:对4.法律行为可进一步区分为债权行为、物权行为、财产行为、身份行为。
()答案:错5.根据公平正义理念的内涵,关于《民法典》第243条就“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组织、个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动产”所作的规定,下列哪些说法可以成立?()答案:征收须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保证程序公正;有公共利益的需要,方可进行征收,实现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统一;明确保障住宅被征收人的居住条件,保护正当利益和民生第二章测试1.法律适用的逻辑表现于涵摄()答案:对2.“民法中的习惯系指习惯法”运用了文义解释中的限制解释。
()答案:对3.条约的缔结程式包括哪些?( )答案:谈判、签字、批准、交换批准书4.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的国家机关是?()答案:全国人大常委会5.一般来说,以下哪些法律属于强行法?()答案:宪法;行政法;刑法第三章测试1.下列哪一选项成立民事法律关系?()答案:甲不知乙不胜酒力而极力劝酒,致乙酒精中毒住院治疗2.甲单独邀请朋友乙到家中吃饭,乙爽快答应并表示一定赴约。
甲为此精心准备,还因炒菜被热油烫伤。
但当日乙因其他应酬而未赴约,也未及时告知甲,致使甲准备的饭菜浪费。
关于乙对甲的责任,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答案:无须承担法律责任3.在行为人进行的下列行为中,哪些属于行使形成权的行为?()答案:受遗赠人于知道受赠的期限内未作受赠的意思表示;被代理人对越权代理进行追认;承租人擅自转租,出租人作出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4.甲公司与乙银行签订借款合同,乙对甲享有的要求其还款的权利不具有排他性。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中国法制史》网课测试题答案卷4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中国法制史》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汉高祖曾命儒生叔孙通制定()十八篇,贯穿了礼的精神。
A.《傍章律》B.《越宫律》C.《左官律》D.《朝律》2.春秋时期社会的发展与变化有()A.井田制的破坏B.郡县制逐步取代分封制C.礼制的衰落D.礼治取代了法治E.宗法制日益兴盛3.简述春秋决狱。
4.东汉时期“三独坐”是指()A.尚书令B.御史中丞C.御史大夫D.丞相E.司隶校尉5.《开皇律》使封建五刑法定化。
()A.错误B.正确6.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礼法结合体现在关于八议的规定。
()A.错误B.正确7.关于“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思想的正确论述是:()A.代表了西周初期统治阶层的基本政治观点B.在西周政治生活、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发挥了实际的指导作用C.该思想是在夏商两代“天讨”、“天罚”神权法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D.它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当时统治阶层在政治上的成熟E.西汉中期以后,该思想被儒家学派发挥成“德主刑辅,礼刑并用”的思想与方针,成为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一种法律观念8.东汉时期“三独坐”是指尚书令本人。
()A.错误B.正确9.按照《中华民国约法》的规定,大总统是国家元首。
()A.错误B.正确10.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A2.参考答案:ABC3.参考答案:在汉朝,在审判案件时,如果没有法律明文规定,则以儒家经义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
其首创为董仲舒。
在运用上容易产生很多弊端。
4.参考答案:ABE5.参考答案:B6.参考答案:B7.参考答案:ABCDE8.参考答案:A9.参考答案:B10.参考答案:(1)《临时约法》是南京临时政府于1912年3月由参议院通过三读公布的一部重要的宪法文件,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文件。
(2)《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
①《临时约法》明确宣示中华民国为统一的共和国。
西北工业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中国法制史》网课测试题答案1

西北工业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中国法制史》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大清律例》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封建法典。
()A.错误B.正确2.明清时期的主审机关是()。
A.刑部B.大理寺C.都察院3.中国法律的起源,也体现了由“裁判到立法”的特点。
()A.错误B.正确4.《法经》由盗、贼、囚、捕、杂、具六篇组成。
()A.错误B.正确5.《大清商律草案》,包括总则、商行为、公司法、票据法、海船法等,共1010条。
()A.错误B.正确6.《北齐律》共有十三篇,949条。
()A.错误B.正确7.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六年,正式制定《大明律》,颁于全国。
()A.错误B.正确8.西学东渐与法观念更新,是促进清末修律的主要动因。
()A.错误B.正确9.在封建法制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的拓跋鲜卑的《北齐律》。
()A.错误B.正确10.《大清民律草案》共计38章,1569条。
()A.错误B.正确11.科是隋唐主要的法律形式之一,科规定的是国家机关公文程式和活动细则,具有行政法规的性质。
()A.错误B.正确12.式是隋唐主要的法律形式之一,式规定的是国家机关公文程式和活动细则,具有行政法规。
()A.错误B.正确13.三司唐代设置,作为中央理财机构,三司为盐铁司、度支司、户部司,三司长官被称为计相,权任甚重。
()A.错误B.正确14.永佃权是土地关系中佃方享有长期耕种所租土地的制度。
()A.错误B.正确15.《大清律例》继承了明律的体例。
()A.错误B.正确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汉代的法定死刑有枭首、腰斩、弃市。
()A.错误B.正确2.中国古代第一批正式公布的成文法有两部。
()A.错误B.正确3.三省六部制:隋唐时确立并完备。
三省中尚书省是全国行政的总汇,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个部,六部各有四司,分别掌有关行政事务;中书省草拟制策诏命等下行文书,并处理中央和地方的章奏公文;门下省审核各种上行文书、驳正违失,或提出意见,请皇帝裁决。
法理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江西警察学院

法理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江西警察学院江西警察学院第一章测试1.从认识论角度,法学可分为()。
A:法学本科和法学边缘学科B:国内法学和国际法学C:立法学和法解释学D: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答案: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2.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的观点去分析社会现象的法学方法是()。
A:价值分析方法B:语义分析方法C:阶级分析方法D:比较分析方法答案:阶级分析方法3.法学研究的范围和分科叫做()。
A:法学体系B:法学专业体系C:法律体系D:法学课程体系答案:法学体系4.历史法学派是19世纪兴起的一个法学派别,该学派主张()。
A:法是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B:法是一种历史现象,是阶级社会的产物C:法象语言、风俗、政制一样,是随着民族的成长而成长的D:法是在所有的人中确立的,并得到全人类平等遵守的自然理性答案:法象语言、风俗、政制一样,是随着民族的成长而成长的5.强调法律以社会为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与其他派别法学的根本区别。
()A:对 B:错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法理学是法学的()。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B:方法论C:世界观D:具体理论答案: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2.马克思曾说:“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那是法学家的幻想。
相反,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
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需要的表现,而不是单个人的恣意横行。
”根据这段话所表达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法律在本质上是社会共同体意志的体现B:在任何社会,利益需要实际上都是法律内容的决定性因素C:特定时空下的特定国家的法律都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D:强调法律以社会为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与其他派别法学的根本区别答案:特定时空下的特定国家的法律都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3.下列哪种说法说正确的?()A:法理学中的法理同部门法中的法理互相依托B:法理学的基本原理需要广泛地得到部门法学的支持与佐证C:法理学指导各个部门法学的发展D:法理观点应当在法律实践中得到说明答案:法理学中的法理同部门法中的法理互相依托;法理学的基本原理需要广泛地得到部门法学的支持与佐证;法理学指导各个部门法学的发展;法理观点应当在法律实践中得到说明4.古典自然法学派的代表著作有()A:《社会契约论》B:《论法的精神》C:《战争与和平法》D:《利维坦》答案:《社会契约论》;《论法的精神》;《战争与和平法》;《利维坦》5.马克思主义的法律观认为,法律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资源有限与人的欲求无限之间的矛盾。
法理学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法理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绪论单元测试1.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规范分析方法?()A:逻辑分析方法B:比较分析方法C:权利义务分析方法D:语义分析方法答案:B2.以下哪些属于法学的分支学科?()A:国际法学B:国内法学C:法律史学D:外国法与比较法学答案:ABCD3.以下哪些关于法理学的论述是正确的?()A:法理学是法学的意识形态B:法理学是法学的一般理论C:法理学是法学的基础理论D:法理学是法学的方法论答案:ABCD4.交叉法学又称法律交叉学科,包含法逻辑学、法经济学、法社会学、法人类学、民族法学、法心理学、法律认知科学、证据学、司法鉴定学、法律职业伦理等。
()A:对 B:错答案:A5.社会分析方法,关注法律规范之外的社会事实,将法学研究从理论性的、静态的分析层面扩展至实践性的、动态的运行过程,具体考察法在实际生活中的运行状况、法的实际效力、实际作用和实际效果等问题。
()A:错 B:对答案:B第一章测试1.以下哪一项不是法的价值冲突的解决原则。
()A:普通价值优先原则B:法益权衡原则C:兼顾协调原则D:基本价值优先原则答案:A2.以下哪一项不是法的价值冲突的原因。
()A:法律规范的确定性B:价值主体的多样性C:社会实践的复杂性D:价值观念的多元性答案:A3.一般来说,我们在使用“法的价值”这一表述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A:法律在发挥社会作用过程中所保护和增进的价值B:法律所具有的价值C:法律自身应当具有的品质和属性D:法律所包含的价值评价标准答案:ACD4.法的价值的属性主要有:()。
A:客观性和主观性B:直观性和模糊性C:外在性和内在性D:特殊性和普遍性答案:ACD5.法的价值是法律作为客体对于主体(人和社会)的意义,是法律作为客体对人的需要的满足。
()A:对 B:错答案:A第二章测试1.在法的概念问题上,古典自然法学派的主要观点是()。
A:法是阶级社会的产物B:法是民族精神的产物C:法是人类理性和本性的体现D:法是自由意志的外在表现形式答案:C2.关于法律的基本特征,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具有国家强制性B:法律有严格的程序规定,具有程序性C:法律由原始社会的习惯演变而来,具有历史性D:法律由国家指定或认可,具有国家意志性答案:C3.在法的本质问题上,下列表述能够成立的是()A:霍布斯主张神意论B:庞德提出民族精神论C:卢梭强调社会控制论D:奥斯丁坚持主权者命令说答案:D4.“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核心命题之一,该命题的含义包括()。
2018智慧树中国传统文化答案

2018 智慧树 中国传统文化答案知到app中国传统文化单元测试答案1【单选题】(1分)本讲当中解读文化的本义是( C )A. 载道化成B. 崇德重义C. 以人为本2【单选题】(1分)“文”与“化”二字对举,最早见于(A )A. 《周易.贲》B. 《周易.艮》C. 《周易.震》3【单选题】(1分)“文”不包括( D )A. 地文B. 天文C. 人文D. 物文4【单选题】(1分)该讲当中重新解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 A )A. “易”、“道”B. 儒道互补C. 儒、释、道三家并列5【单选题】(1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中“阴阳对立观”在审美观念层面的表现是( C )A. 中庸之道B. 阴阳五行C. 中和为美1【多选题】(1分)“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ABCA. 以人为尊B. 以仁为本C. 以民为贵2【多选题】(1分)礼教的核心是:(ABCDE )A. 长幼有序B. 父子有亲C. 夫妇有别D. 君臣有义E. 朋友有信3【多选题】(1分)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BCD )A. 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B. “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C. “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D. 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
4【单选题】(1分)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 C )A. 天人感应B. 形式逻辑C. 天人合一D. 辩证逻辑——————————————购买完整版答案联系QQ 2018118821【单选题】(1分)亨廷顿认为:文化的重要作用是用价值观影响人类的进步。
A. 正确B. 错误2【单选题】(1分)《文化经济学》认为“文化是明天的生产力”。
A. 正确B. 错误3【单选题】(1分)文化精神是指: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基本思想与观念,或者说是文化传统的主流。
智慧树知到《中华法文化的制度解读》见面课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华法文化的制度解读》见面课答案见面课:法文化的青铜特展1、下列各青铜器中,不属于酒器的是?A.鬲B.簋C.尊D.爵正确答案:鬲;簋2、根据周礼中的鼎簋之制,周天子规格是九鼎八簋。
A.对B.错正确答案:对3、迄今所知,最早的“法”出现在下列哪个青铜器上?A.大盂鼎B.大克鼎C.何尊D.皿方罍正确答案:大盂鼎4、下列可以用来明确身份的青铜器是?A.商鞅方升B.杜虎符C.鄂君启节D.刖人守门鬲正确答案:杜虎符;鄂君启节5、汉朝的青铜王杖顶端一般是什么动物?A.孔雀B.仙鹤C.凤凰D.斑鸠正确答案:斑鸠见面课:诸子百家对中华法文化的塑造力1、下列各学派中,对礼持否定态度的是?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正确答案:墨家;道家;法家2、“礼不下庶人”不是指庶人没有礼,所以平民祭祀,也可以八佾舞于庭A.对B.错正确答案:错3、《礼记·五帝本纪》里记载周礼的“五礼”包括()A.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B.吉礼、丧礼、宾礼、婚礼、嘉礼C.吉礼、冠礼、婚礼、宾礼、丧礼D.吉礼、朝礼、聘礼、冠礼、嘉礼正确答案: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4、下列不属于墨子思想的是?A.非攻B.节葬C.仁政D.法治正确答案:仁政;法治5、下列各学派中,主张构建新秩序的是?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
智慧树知到答案 中国文化专题章节测试答案

绪论单元测试1、判断题:汉字中以“示”做偏旁的字,一般与祭祀等意义有关。
()选项:A:错B:对答案: 【对】2、判断题:“妻”的甲骨文字形蕴含了古代的抢婚风俗。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第一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宗法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利于稳定统治秩序,有利于国家走向大一统,并维护王朝的统一。
主要是因为它()选项:A:被历代王朝继承B:维护贵族特权C:加强了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D:嫡长子继承制答案: 【嫡长子继承制】2、单选题:古希腊之所以没有形成中国式的宗法制度,主要是因为()选项:A:宗教信仰B:人种特征C:生活习惯D:自然地理环境答案: 【自然地理环境】3、单选题:中国宗法制度中的五礼不包括哪种?()选项:A:宾礼B:吉礼C:问候礼D:军礼答案: 【问候礼】4、单选题:哪像不属于周公的历史贡献是()选项:A:辅佐成王B:继承王位C:还政成王D:制礼作乐答案: 【继承王位】5、单选题:明朝嘉靖朝的“大礼议”事件属于什么性质?()选项:A:篡位B:小宗入继大宗C:夺权D:僭越答案: 【小宗入继大宗】6、单选题:在传统社会中,理想的女性形象是贤妻良母,作为一个贤妻良母,不应该做的是:()。
选项:A:孝敬公婆;B:如果丈夫有家庭暴力,就离婚再嫁;C:生儿育女;D:如果自己不能生育,不反对丈夫纳妾;答案: 【如果丈夫有家庭暴力,就离婚再嫁;】7、单选题:在传统的宗法制社会中,对女性的道德(贞操)要求越来越高,是因为()。
选项:A:女性地位低,人身不自由;B:男女平等,对男性贞操要求也一样高;C:女性地位高,社会责任重大;答案: 【女性地位低,人身不自由;】8、单选题:“华夏”一词最早记录于()选项:A:《尚书》B:《左传》C:《诗经》D:《周易》答案: 【《尚书》】9、单选题:“中国”一词最早见于()选项:A:《毛公鼎》B:《大盂鼎》C:《何尊》D:《四羊方尊》答案: 【《何尊》】第二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说文解字》的重要意义不包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慧树知到《中华法文化的制度解读》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
1、刺配包含了哪几种行刑方式?
A:徒刑
B:墨刑
C:杖刑
D:流刑
正确答案:墨刑,杖刑,流刑
2、《贞观律》为了封建制五刑刑等结构不合理,增加了什么刑罚?
A:斩左趾
B:斩右趾
C:加役流
D:刺配
正确答案:加役流
3、刺配在什么时候成为了常用刑?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正确答案:宋朝
4、刺配作为代死之刑时体现出了息争和慎刑的理念。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5、徒刑属于封建五刑的一种。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第二章
1、下列思想家中,主张人性善的是?
A:老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
正确答案:孟子
2、法家主张的“法治”与我国现代意义的法治是相同的,都是主张由法律来统治。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3、武树臣老师主张儒家和法家思想同源,都源于?
A:东夷文化
B:南蛮文化
C:西戎文化
D:北狄文化
正确答案:东夷文化
4、董仲舒认为不须教化的人性是?
A:圣人之性
B:中民之性
C:斗筲之性
D:小人之性
正确答案:圣人之性,斗筲之性
5、西周的以德配天说巩固了神权法思想。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6、汉朝的德刑关系理论体现为?
A:明德慎罚
B:为政以德
C:德主刑辅
D:明刑弼教
正确答案:德主刑辅
7、“刑不上大夫”不是指大夫以上的贵族犯罪不处罚,而是指他们犯所有罪都可以用铜赎刑。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8、礼法结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体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