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课)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12课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12课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八年级语文课本《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本文属于报告文学,这种体裁的文章兼有新闻和文学的两种特点。
小编整理了关于八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12课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八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12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课文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有个罗布泊。
自20世纪初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闯入罗布泊,它才逐渐为人所知。
1980年,中国著名的科学家彭加木在那里进行科学考察失踪;16年后,探险家余纯顺又在那里遇难,更给罗布泊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罗布泊.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夏季气温高达70℃。
罗布泊,天空中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
可是,从前的罗布泊不是沙漠。
在遥远的过去,那里却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罗布泊,“泊”字左边是三点水啊!翻开有关西域的历史书籍,你会惊异于罗布泊的热闹繁华。
《汉书·西域传》记载了西域36国在欧亚大陆的广阔腹地画出的绵延不绝的绿色长廊,夏季走入这里与置身江南无异。
昔日塔里木盆地丰富的水系滋润着万顷绿地。
当年张骞肩负伟大历史使命西出阳关,当他踏上这片想像中荒凉萧瑟的大地时,却被它的美丽惊呆了。
映入张骞眼中的是遍地的绿色和金黄的麦浪,从此,张骞率众人开出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另据史书记载,在4世纪时,罗布泊水面超过20万平方公里。
到了20世纪还有1000多平方公里水域。
斯文·赫定在20世纪30年代进罗布泊时还乘小舟。
他坐着船饶有兴趣地在水面上转了几圈,他站在船头四下远眺,感叹这里的美景。
回国后,斯文·赫定在他那部著名的《亚洲腹地探险8年》一书中写道:罗布泊使我惊讶,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在和煦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
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被斯文·赫定赞誉过的这片水域于20世纪70年代完全消失,罗布泊从此成了令人恐怖的地方。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课件—闫昌芳

1、……“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 ……使塔里木河的长度由60年代的 ⒈321公里急剧萎缩到现在的不足 1000公里,320公里的河道干涸,以 致沿岸5万多亩耕地受到了威胁。 2、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题目《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
“泊”,三点水,罗布泊与水有关。
“仙湖”,宛如仙境、极其美丽的湖。
“消逝”,消失。“逝”,含惋惜之 意。 仙湖消逝,可见作者的感情基调是遗 憾、难过、悲痛的。
被称为“仙湖”的罗布泊, 到底在哪儿呢?
资 料 简 介
罗布泊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面, 若羌县北部,原是新疆最大的 湖泊,也是中国第二大内陆咸 水湖,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 “丝绸之路”要冲而著称于世。 罗布泊蒙古语中有“汇入多水 之湖”之意,历史上罗布泊最 大面积为5350平方公里,最后 干涸时为450平方公里。
青海湖
月牙泉
说一说: 人类急功近利、 过度开采资源的行 为,造成了罗布泊、 胡杨林的悲剧。悲剧仅限于此吗?你还 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
课后小练笔:
假如你是千百 年来生长在罗布泊 边上的一棵胡杨, 见证了这沧海桑田 的变化,你将向人 类诉说些什么?
爱护环境,
从现在做起!
再见!
3、罗布泊干涸后,周边生态环境马上发生 变化,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 林成片死亡…… 4、那奇行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 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 扎与痛苦, 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 5、站在罗布泊边缘,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 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以脱尽了外衣, 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一、背景分析:“数字校园”的建设,让互联网走进农村课堂教学。
广大教师要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有效促进的师生互动,促进主动式、合作式、研究型学习,从而形成开放、高效的教学模式。
教师还可针对语文学科知识广博、内容精深的特点,通过电脑网络,给学生链接好网址,让学生自主上网搜集、浏览丰富的知识。
相信,学生会在这种“别致”的学习环境中,达到最具“实效”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课题: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课)三、教者单位:甘肃省民勤县重兴中学马尚福四、教材分析:《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被安排在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人与自然”这一单元,本单元的文章均是从不同侧面思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本文属报告文学,在内容上要求学生把握两点:一是在对比罗布泊过去和现在的过程中总结罗布泊消逝的原因;二是感受作者痛惜罗布泊消逝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言献策。
本文教学可结合课文,进行拓展性学习,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主人翁意识。
五、教学目标:1、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的原因。
2、探究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明确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该吸取哪些教训。
3、联系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的原因。
2、理解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用生动的实例为教材,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七、教学方法:1、媒体展示法。
通过展示课前在互联网上搜集整理和指导学生自主搜索有关罗布泊、青海湖、月牙泉以及当地生态的资料,增强学生对课文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
2、合作探究法。
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各个环节,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八、教学时间:一课时九、教学过程:(一)解题导入――明确“消逝”现实1、教师出示西北地区地图,指导学生查找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河、罗布泊的地理位置。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课件(共34张PPT)

荒漠的地方!
开发要克服盲目性,认识自然 规律,认识生态平衡,发展经济的同 时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救救青海湖, 救救月牙泉, 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 救救…
拓展练习:
搜集一些我们家乡有关环境问 题的资料,拟写一则环境保护的公益 广告,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制止生 态的恶化。
你从雪山走来, 你向东海奔去, 你用甘甜的乳汁, 你用健美的臂膀, 我们赞美长江, 我们依恋长江, 你从远古走来, 你向未来奔去, 你用纯洁的清流, 你用磅礴的力量, 我们赞美长江, 我们依恋长江,
春潮是你的丰采; 惊涛是你的气概, 哺育各族儿女; 挽起高山大海, 你是无穷的源泉; 你有母亲的情怀。 巨浪荡涤着尘埃; 涛声回荡在天外, 灌溉花的国土; 推动新的时代, 你是无穷的源泉; 你有母亲的情怀。
长江——我们的母亲河。如今的生态系 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水污染等问题日 益严重。罗布泊,已经消逝了;青海湖,日 益萎缩;月牙泉,渐趋枯竭。请看看我们的 双手,是创造,还是毁灭?请看看我们的双 眼,是热切的盼望,还是无助与茫然?我想, 此时同学心中早已有了答案。我们需要汽车 高楼,我们也需要碧水蓝天。
吴岗
题目《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告诉了 我们哪些信息?
“泊”,三点水,罗布泊与水有关。 “仙湖”,宛如仙境、极其美丽的湖。 “ 逝 ”,消失。
罗布泊曾经是一个非常美丽的湖泊,现在却消 失了。
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课题?
哀伤、惋惜
教学目标
1.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归纳其变化 的原因。
2.品读课文,揣摩语句,体味蕴含的情感
在重复,具有强烈的谴责意味,指
责悲剧制造者的盲目和愚昧。
美丽罗布泊的消逝了,令人痛心,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课件(47张ppt)

干湖
沙漠恐怖
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一是20世纪20年代塔里木河曾经认为改 道,导致下游干旱缺水;二是盲目滥用塔里 木河水,导致下游干涸,罗布泊断水,生态 环境彻底破坏。
青海湖水面下降
月牙泉濒临干涸
青海湖
月牙泉
作
业
•PB25
1--3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
二、交流讨论
为了进一步明确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并未得到遏制,事态仍在进一步恶化,以此 警示人们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2、你认为从罗布泊消逝中应该吸取什么 教训? 开发要克服盲目性,认识自然规律,认 识生态平衡。谋求发展,必须抓好生态环境 的保护和建设,树立持续发展的理念。
1、列举“青海湖”“月牙泉”有什么用意 ?
•
3、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你从哪些句子可以感受到作者的这种 强烈的情感? 痛惜:痛惜罗布泊的消逝 痛惜人 • 们盲目性造成的悲剧
‚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 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 方!‛ 排比,以强烈的语气发出了拯救 生态环境的呼声,表达了强烈的环保 意识、忧患意识。
报告文学的特点:
• 真实性
列数据
讲事实
• 形象性
排比、拟人、比喻等 多种修辞手法的使用 直接抒情
• 抒情性
三、课堂训练: 请拟一条以“环境保护”为内容的公 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 构思新颖,语言简明。 (在10—20个字之间) 例如: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吴岗
罗布泊:蒙古语称“罗布诺尔”,意为“汇 入多水之湖” 。它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面,若羌县 北部,原是新疆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第二大内 陆咸水湖。呈葫芦形,公元四世纪时面积为20000 平方公里。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PPT课件(1)

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今天的罗布泊是什么样子?过去的罗布 泊又是什么样子? 2.罗布泊发生这样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同 样的悲剧现在还有吗? 3.找出课文中抒情的语句,想想表达了什 么情感? 4、造成罗布泊消失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样的教训?
人们不懂得自然规律,不懂生态平 衡,只图眼前利益,头脑里没有可持续 发展的观念。
1995年夏,米兰农场职工3人乘一辆北京 吉普车去罗布泊探宝而失踪。后来的探险家在 距楼兰17公里处发现了其中2人的尸体,死因 不明,另一人下落不明,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 们的汽车完好无损,水、汽油都非常充足。
1980年6月17日,著名科 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考察 时失踪,国家出动了飞机、 军队、警犬,花费了大量 人力物力,进行地毯式搜 索,却一无所获。
罗布泊曾有过许多名称,自先秦以来,有的因它的特点 而得名, 如坳泽、盐泽、涸海等;有的因它的位置而得 名,如蒲昌海、牢兰海、 孔雀海等;此外,还有辅日海, 临海、纳缚波等名。元代以后,称罗 布淖尔,“淖尔不 周之山,北望诸毗之山,临彼岳崇之山,东望坳泽, 河 水之所潜也”. 指明罗布泊(坳泽)在葱岭(不周之山) 之东。 “敦薨之水西流注入坳泽,盖乱河自西南注也”. 前者即今开都河、 孔雀河水系;后者即来自塔里木盆地 南缘的各河流。“乱河”者,反 映了当时河流交织,纵 横成网的情景。
开发要克服盲目性,认识自然规律, 认识生态平衡,发展经济同时要加强生 态环境建设。
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doc

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吴岗教学目标:1.通过对比手法了解罗布泊的过去与现在,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2.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联系现实,思考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教学难点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罗布泊,曾经是有水的,曾经是有很多水的。
一个非常美丽的仙湖,如今却成了沙漠。
是什么原因使罗布泊发生了如此大的变故呢?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曾经的仙湖——罗布泊。
二、初读课文1.正确识读、理解文中生字:萧瑟(sè)和煦(xù)干涸(hé)吞噬(shì)裸露(luǒ)戈壁(gē)荡漾(y4ng)娱乐(yú)2.词语释义:萧瑟:①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②形容冷落,凄凉。
和煦:温暖,多指阳光、风等。
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
吞噬:蚕食、并吞。
裸露:没有东西遮盖。
戈壁滩:蒙古或新疆人称沙漠地区,这种地区尽是沙子和石块,地面缺水,植物稀少。
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
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也说桑田沧海。
3.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3):罗布泊的位置、神秘事件和现状。
第二部分(4~14):罗布泊的历史。
第一层(4~9):罗布泊令人向往的神话般的过去。
第二层(10~14):罗布泊令人痛心的迅速消亡的过程。
第三部分(15~25):罗布泊的现状。
第一层(15~20):罗布泊的消亡使其周围原有植被成为直接受害者。
第二层(21~25):罗布泊目前荒凉恐怖的景象。
第四部分(26~28):类似的悲剧还在上演,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号召。
4.内容提要:要比较具体地把握课文内容,可以做一份内容提要,就下面几个问题画出要点:①今日罗布泊是怎样的一个地方?关键词是“沙漠”“神秘”。
②过去罗布泊是怎样的一个地方?关键词是“绿洲”“仙湖”。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课件

仙湖的景象和生态环境
仙湖是一个美丽而神奇的湖泊,拥有清澈的湖水、绚丽的日出日落和丰富的湖滨生态系统。
日出和日落
仙湖的日出和日落景色令人陶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给人一种宁静 与宏伟的感觉。
湖滨生态系统
仙湖周围生态环境丰富多样,有各种湿地植物和 生物种类。
仙湖与当地居民的关系
仙湖对当地居民来说,不仅是生态环境,也是他们生活和信仰的重要一部分。
罗布泊的历史及文化背景
罗布泊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在古代是丝 绸之路的重要一站,被称为“西域明珠”。
罗布泊的动植物资源
罗布泊的独特环境孕育出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其中包括珍稀的候鸟、野生鱼类以及特有的植物物种。
野生动物
罗布泊是众多珍稀物种的栖息地,如黑颈鹤、 野狼和盐湖野马。
植物资源
沙漠中的罗布泊孕育了一些特有的植物物种, 如盐藜和灌木。
1 生活资料
2 宗教信仰
当地居民从仙湖中获取鱼类和盐,满足了 他们的生活需求。
仙湖在当地居民的宗教信仰中扮演着重要 的角色,被视为神圣之地。
人类活动对仙湖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仙湖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工业污染。
1 水资源开发
由于人类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使用,仙湖的水量日益减少,湖面面积不断缩小。
2 工业污染
周边地区的工业活动和污染物排放对仙湖的水质和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罗布泊消失及其原因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和气候变化,仙湖逐渐消失,罗布泊正在面临严重的水资源枯竭和湖泊干涸 的问题。
1 气候变化
气候变暖导致水蒸气逐渐增加,而降水和蒸发的不平衡导致了湖泊水位的下降。
2 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导致了水资源过度开发,以及湖泊周边地区的土地退化和环境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树
保
立
护
环
人
保
类
意
家
识
园
整理ppt
14
整理ppt
15
1、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和煦
干涸
吞噬
裸露
戈壁
骞
2、对本文标题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罗布泊已经不存在了
B、罗布泊是个将要消逝的美丽湖泊
C、美丽的罗布泊已经消亡了 D、罗布泊是个仙境般的美丽湖泊
3、本文先写____,再追溯_____,再分析_____,再次展现 ____,并由此写到__、__的颓势,水到渠成地发出___的强 烈呼吁。
绿大 树漠 村沙 边如 合浪 ,, 青寂 山寞 郭无 外人 斜家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戈壁滩,狂风卷,不见飞鸟马不前
整理ppt
1
吴岗
东平四中 臧克英
整理ppt
2
目标引领 自主探究 合作解疑 精讲点拨 拓展延伸 达标检测
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探究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总结教训。 联系现实,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人们不懂得自然规律,不懂生态平衡, 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没有可持续 发展的观念。
整理ppt
8
改道
▲▲
四 盲
整理ppt
原因 9
二、悲剧谁之过?
美丽的罗布泊就这样人为地消逝了, 这怎不令人痛惜呢?
请速读课文19-25段,揣摩作者情感。 请三位同学上台分角色表演舞台剧:
胡杨、沙漠、人类
这出悲剧的制造者 又 是 人 !
整理ppt
10
水位极速下降的青海湖
整理ppt
1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濒 临 干 涸 的 月 牙 泉
整理ppt
12
三、一错怎再错?
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 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 为荒漠的地方!
整理ppt
13
四、我来做什么!
青海湖、月牙泉也许离我们太遥远,其实
我们身边就有一个湖——东平湖。 关于我们的东平湖,你知道多少?
整理ppt
16
❖ 必做题:综合能力训练53页1-12题。 ❖ 选做题:
❖ 试写一封公开信,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制 止生态恶化。
整理ppt
17
整理ppt
18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整理ppt
3
▲文题《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给我们提
供了哪些必要的信息?
★对象是 _罗__布__泊_,原本是__仙__湖,如今 _消__逝___了___。
※能不能把文题中的“消逝”换为“消
失”?为什么?“消逝”又表达了作者怎 样的思“想消感逝情”?,消失。“逝”,含惋惜
之意。
仙湖消逝,可见作者的感情基调是
哀伤、惋惜。
整理ppt
4
一、今昔罗布泊······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 找出文中概写今昔罗布泊 的段落,说说今昔罗布泊有 什么变化?
整理ppt
5
整理ppt
6
整理ppt
7
二、悲剧谁之过?
齐读第11-13小节,思考,讨论:
1、美丽的罗布泊为什么会消逝?
2、造成这些悲剧发生的深层原因是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