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U病房急性胸痛患者护理安全隐患与管理分析

合集下载

浅析胸外科护理的安全隐患以及相应的预防对策

浅析胸外科护理的安全隐患以及相应的预防对策

浅析胸外科护理的安全隐患以及相应的预防对策胸外科护理是指对胸腔内器官的疾病、损伤进行护理和治疗的专业护理领域。

在胸外科护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包括术后出血、感染、气胸等。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护士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

术后出血是胸外科护理中较为常见的安全隐患。

术后出血可能导致患者休克、失血性贫血等严重后果。

为了预防术后出血,护士首先需要加强对患者术后伤口的观察,密切监测血压、脉搏和呼吸情况,及时发现出血迹象。

在操作上,护士需要注意规范使用止血药物,避免过度用力或粗暴处理伤口,以免引发出血。

护士还需及时清理手术场,保持患者术后伤口的清洁,减少感染的风险。

感染是胸外科护理中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安全隐患。

术后感染可能导致伤口愈合延迟、切口裂开等并发症。

为了预防感染,护士需要注意术后伤口的消毒和包扎,保持伤口的无菌状态。

护士应加强对患者的个人卫生教育,包括正确洗手、保持清洁环境、避免与呼吸道感染患者接触等,减少感染的机会。

护士还需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白细胞计数和伤口排泄物等指标,及时发现感染迹象,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气胸是胸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

气胸可能导致患者呼吸困难、氧合不足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预防气胸,护士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及时发现呼吸困难等异常情况。

在操作上,护士需要规范进行胸腔引流管的护理,避免引起气胸。

当患者出现气胸症状时,护士需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如将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或创口闭合等。

胸外科护理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包括术后出血、感染、气胸等。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护士需加强对这些安全隐患的预防。

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伤口情况、生命体征和排泄物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护士还需规范操作,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减少感染的机会。

通过这些预防对策,可以有效地降低胸外科护理中的安全风险,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浅析胸外科护理的安全隐患以及相应的预防对策

浅析胸外科护理的安全隐患以及相应的预防对策

浅析胸外科护理的安全隐患以及相应的预防对策胸外科护理是针对胸部手术患者的专业护理,包括术前准备、术中护理和术后康复护理等环节。

在这一过程中,护士需要特别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疼痛管理、术后感染等问题,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胸外科护理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例如术后出血、呼吸功能障碍、术后感染等。

本文将就这些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一、术后出血在胸外科手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术后出血的情况。

出血量较大时,可能会导致患者的血压下降、心脏负荷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出血情况。

在术后的护理中,要确保伤口清洁卫生,避免感染,同时要避免患者用力咳嗽和喷嚏,防止伤口裂开导致出血。

预防对策:在术后护理中,要严格注意患者的伤口情况,不断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出血情况。

在术后教育中,要指导患者避免剧烈运动和用力咳嗽,保持伤口卫生,预防感染。

二、呼吸功能障碍胸外科手术后的患者常常会出现呼吸功能障碍,特别是对于接受肺部手术的患者。

手术后的疼痛、肺部功能减退等因素都会影响患者的呼吸。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及时发现呼吸困难、缺氧等症状。

护理人员还需要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提高肺活量,预防呼吸功能障碍的发生。

预防对策:在术后护理中,要注意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通过观察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等指标,了解患者的呼吸状态。

要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和咳痰训练,促进肺部康复,预防呼吸功能障碍的发生。

三、术后感染术后感染是胸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手术后的伤口容易受到细菌的感染,导致发热、伤口红肿等情况。

患者术后的免疫功能较弱,更容易感染。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伤口情况,及时发现感染的迹象,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及时更换伤口敷料、做好伤口清洁、预防交叉感染等。

预防对策:在术后护理中,要加强对患者的伤口护理,保持伤口的清洁卫生,避免受到细菌的感染。

要加强患者的免疫营养支持,提高免疫功能,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

浅析胸外科护理的安全隐患以及相应的预防对策

浅析胸外科护理的安全隐患以及相应的预防对策

浅析胸外科护理的安全隐患以及相应的预防对策胸外科手术是一种高风险的手术,它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命安全与手术过程中的护理技能密切相关。

针对胸外科护理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对于提高胸外科护理的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手术感染风险由于胸部是人体呼吸和循环系统的重要区域,胸外科手术往往涉及到肺、心脏等重要器官,手术感染十分常见。

护理人员需要掌握正确的手卫生知识和技能,保持清洁。

手术器械、药品、病人用品等物品应进行规范化消毒,以防止细菌的存在造成交叉感染的风险。

二、术后呼吸功能障碍部分胸外科手术可能会造成患者呼吸功能障碍,包括肺不张、呼吸困难等症状。

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呼吸情况。

严密的术后呼吸道评估和对患者的专业呼吸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三、术后出血风险胸外科手术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出血风险,特别是在心脏、肺等关键器官的手术中。

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血压、心率进行实时监测,并密切关注术后血液流量和血流属性。

及时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

四、术后疼痛管理术后疼痛对患者的恢复和康复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护理人员需要掌握疼痛评估和药物应用的科学方法,尽可能的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并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

五、应激反应围手术期是一段对患者非常应激的时期,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惧、失眠等应激反应。

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温馨关怀,疏导患者的情绪,以减轻其心理负担,并将其安全带好,防止患者在麻醉药物作用下出现滑脱现象,引起不必要的危险。

综上所述,胸外科护理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涉及方面较多。

护理人员需要掌握科学的护理方法和技巧,尽可能的减少或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同时,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并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是提高胸外科护理质量和效率的必要手段。

疼痛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疼痛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疼痛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疼痛科是一项重要的临床科室,专门负责疼痛相关的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尤其是疼痛科住院患者,需要进行较为细致、周密的护理工作,以保证他们的护理质量和安全。

下面将对疼痛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进行分析。

护理安全隐患1.皮肤损伤:长时间卧床或固定在某个姿势上,易造成皮肤隐患,如褥疮和擦伤等。

2.药物安全:疼痛科住院患者需要依靠药物治疗来控制疼痛,但药物的使用需要重新计算合理的用药剂量,防止误用、重复用药或忘记给药等问题。

3.呼吸道管理:疼痛科住院患者可能因为疼痛、药物或疾病的原因导致呼吸道问题,如肺不张、气急等,需要护理人员及时监测和处理。

4.心血管管理:疼痛影响睡眠和饮食,可能会引起营养不良和心血管问题,如低血压和心动过缓,需要及时护理干预。

5.精神情绪管理:疼痛和药物的副作用可能导致疾病患者精神症状,如睡眠障碍、抑郁情绪等,需要护理人员提供细致的关怀和安慰。

护理对策1.皮肤护理:抬高床垫、更换卧具和床单的频率,定期转移病人的体位,对褥疮及时进行评估,如发现有褥疮需要及时处理,保持亲人和病人清洁。

2.药物安全:对于每个患者,需要了解其疼痛程度和药物过敏史,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用药或者过敏反应。

用药时需查看药品的有效期和品牌并掌握胶珠的规格和使用方法,减少重复用药和漏服。

3.呼吸道管理:把患者头部垫高,协助翻身,使用气管内插管或呼吸机等不同的呼吸道管理设备,保证病人呼吸道开放畅通。

4.心血管管理:观察患者血压、心率的变化,准确记录测量值,对于出现低血压需按营养要求及时干预,避免病情波动。

5.精神情绪护理:护理人员要定期询问病人的疼痛程度和病情,及时发现症状变化,为病人提供温暖和安慰,给予心理支持和疏导,提高病人的质量生活。

综上所述,疼痛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并不少,护理人员需要全面地了解疾病患者的生理和心理情况,建立日常监测和检查措施,定期进行护理干预,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医患矛盾,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治疗服务。

浅析胸外科护理的安全隐患以及相应的预防对策

浅析胸外科护理的安全隐患以及相应的预防对策

浅析胸外科护理的安全隐患以及相应的预防对策胸外科护理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涉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在进行胸外科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为了保障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安全,必须要有相应的预防对策。

本文将从常见的胸外科护理安全隐患出发,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以保障胸外科护理的安全。

一、气管插管的护理安全隐患:1. 气管插管位置错误,导致气道阻塞。

2. 气管插管脱出,导致气道闭塞。

3. 气囊漏气,导致气管插管固定不牢。

预防对策:1. 定期检查气管插管位置,确保位置正确。

2. 每日检查气囊充气情况,确保气管插管固定牢靠。

3. 定期进行气管插管的护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和意识。

二、胸腔引流管的护理安全隐患:1. 引流管脱出或移位,导致引流效果不佳。

2. 引流管堵塞,影响引流效果,导致胸腔积液。

预防对策:1. 定期检查引流管位置和固定情况,确保引流管固定良好。

2. 定期更换引流管,预防管道堵塞。

3. 做好患者的引流观察和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胸部伤口的换药护理安全隐患:1. 伤口感染,影响伤口愈合。

2. 伤口出血,导致患者失血过多。

预防对策:1. 严格执行无菌换药操作规程,避免伤口感染。

2. 注意观察伤口渗液情况,及时更换敷料。

3. 在换药过程中,做好患者的情感护理,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防止出现伤口出血情况。

四、胸部手术后的康复护理安全隐患:1. 患者术后出现呼吸困难,影响康复效果。

2. 患者术后出现感染,延缓康复过程。

预防对策:1. 术后给予患者规范的呼吸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肺功能。

2. 加强术后伤口的护理,预防感染的发生。

3.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鼓励患者积极配合医嘱,促进康复。

五、护理人员自身安全隐患安全隐患:1. 护理人员长期与感染性疾病患者接触,易感染传染病。

2. 护理人员长期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易导致疲劳,影响工作质量。

预防对策:1. 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做好个人防护,预防感染传染病。

浅析胸外科护理的安全隐患以及相应的预防对策

浅析胸外科护理的安全隐患以及相应的预防对策

浅析胸外科护理的安全隐患以及相应的预防对策胸外科护理是一门较为特殊的护理学科,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进行胸外科护理时,常常会面临各种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护士应该在工作中注意各种可能带来安全威胁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术后出血术后出血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胸外科术后并发症。

这是由于手术创口未完全愈合或血管未完全封闭而导致的。

在护理过程中,应该密切观察患者手术创口和引流瓶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同时,在术后恢复期,护士要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避免出现术后出血。

二、呼吸道感染由于胸腔手术后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患者体弱多病,容易引发呼吸道感染。

因此,在护理环节中,护士应该加强患者坐位呼吸锻炼,并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此外,护士还应严格执行手卫生和饮食卫生标准,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三、压疮胸外科患者多数需要卧床休息,长时间处于相同位置容易诱发压疮。

因此,在护理中,应注意定期翻身、观察压力部位情况,并对高风险患者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如使用床垫、靠垫等辅助装置,避免长时间造成压力。

四、胸腔积液胸腔积液是指胸腔内积存液体或空气所致的胸腔积液或气胸,在护理过程中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状态和气道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开展相应的治疗措施。

五、患者安全胸外科患者需要从手术和麻醉中恢复,并进行各种治疗和检查,其中包括放射线检查和各种特殊检查。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应加强对患者的照顾和观察,防止出现意外事故的发生,如患者意识不清时注意照顾,避免患者滑倒、跌伤等事故。

综上所述,胸外科护理中存在着多种安全隐患,护士应充分认识到这些隐患,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通过加强患者的照顾以及密切关注患者状态和创口状况等因素,最终达到保障患者健康和安全的目的。

急性胸痛患者的急诊护理途径分析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急性胸痛患者的急诊护理途径分析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急性胸痛患者的急诊护理途径分析的关系及护理分析1. 引言1.1 胸痛的临床特点胸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以是许多疾病的表现之一。

胸痛的临床特点包括多样性和复杂性,症状表现形式各异,可以表现为胸骨后、左胸、右胸或全胸部的疼痛,也可以伴随心悸、呼吸困难、出汗等症状。

胸痛的性质可能是刺痛、闷痛、胀痛或灼热感,持续时间和频率也会有所不同。

临床上对胸痛的定位和描述有助于医务人员进一步判断可能的病因,比如冠心病、肺栓塞、心包炎、肺部感染等。

患者病史、年龄、性别、危险因素等也是评估胸痛的重要考虑因素。

胸痛的临床表现可以被医务人员用来做出初步的诊断和处理方案,从而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减轻痛苦。

对胸痛的评估和护理至关重要,不容忽视。

1.2 急性胸痛的重要性急性胸痛是急诊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一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症状。

胸痛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常见症状,不同原因引起的胸痛有着不同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对急性胸痛的及时、正确评估和处理,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更能够迅速确定病因,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避免病情恶化,减少不良后果。

急性胸痛可能是由严重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等引起,也可能是由呼吸系统疾病如肺栓塞、肺炎等导致。

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等也可引起急性胸痛。

对急性胸痛患者的快速准确评估和处理至关重要。

急性胸痛的重要性在于,它可能是一种严重疾病的早期表现,而且病情发展迅速,一旦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心脏骤停、休克等,将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及时发现、及时干预急性胸痛患者,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在急性胸痛的处理过程中,护士的护理工作可以起到关键的作用,帮助医生判断病情、及时救治患者。

1.3 急性胸痛的危险性急性胸痛的危险性是指在发生急性胸痛时可能存在的危险情况和严重后果。

急性胸痛的危险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心脏疾病造成的危险性:急性胸痛可能是由心脏疾病引起的,如心肌梗死、心绞痛等,这些心脏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能导致心肌坏死、心功能不全甚至危及生命。

浅析胸外科护理的安全隐患以及相应的预防对策

浅析胸外科护理的安全隐患以及相应的预防对策

浅析胸外科护理的安全隐患以及相应的预防对策1. 引言1.1 胸外科护理的重要性胸外科护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患者生命安全和术后康复的关键环节。

胸外科手术涉及到心脏、肺部等重要器官,手术风险和并发症风险较高,因此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在胸外科护理中,护士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能够熟练应对各类情况。

护士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确保患者在手术中和术后得到最好的护理。

胸外科护理还需要护士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在手术中,护士需要与医生、器械师等紧密合作,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在术后护理中,护士需要与患者及其家属积极沟通,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护理。

胸外科护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护士在这一领域需要具备高超的专业技能和责任心,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通过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和加强团队合作,胸外科护理工作能够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1.2 胸外科护理的安全隐患胸外科护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但在实践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在胸外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包括手术风险、感染风险、出血风险、术后并发症风险和药物管理风险等。

这些安全隐患可能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护理人员需要高度重视并加以预防。

在胸外科手术中,手术风险是一大安全隐患。

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各种意外,如误切、伤及重要结构等,导致患者的健康受到损害。

感染风险也是一个需要引起警惕的问题。

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引入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导致术后感染的发生。

术后可能会出现出血风险和各种并发症,需要及时干预和处理。

药物管理风险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药物使用不当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中毒等情况。

加强团队协作、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以及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是预防胸外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关键。

只有全员共同努力,才能确保患者在接受胸外科护理过程中的安全。

【完】2. 正文2.1 手术风险手术风险是胸外科护理中需要高度关注的一个方面,因为手术过程中患者可能会面临各种潜在的危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CU病房急性胸痛患者护理安全隐患与管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3-06-06T16:39:00.31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2期供稿作者:贾姣姣[导读] 虽然国内关于CCU病房安全制度管理也有相关的报道,但是比较细化的管理措施却很少能见到。

贾姣姣 (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 ccu科室 310016)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CCU病房急性胸痛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与管理;观察临床效果和总结护理经验。

方法:全面了解急性胸痛患者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可行的管理措施,并在护理实践中对高危和非高危的急性胸痛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总结管理后的的护理效果和并发症的情况。

结果:通过全面掌握急性胸痛患者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管理缺陷,深化专业技能在护理实践中的完善,关注护理的细节并对急性胸痛护理与管理中的不足进行深入分析、改进和规范,明显提高了急性胸痛患者治疗的成功率,多层次的预见性管理完善了护理安全的管理,使护理安全隐患降到了最低,保障了急性胸痛患者的生命健康权。

同时,提高了医护的信誉度,也得到了患者的满意,减少了各种纠纷。

结论:经了解、分析和改进后对急性胸痛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与管理使得诊疗过程更加准确、及时和有效,消除了护理患者过程中的隐患,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 CCU病房急性胸痛护理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2-0272-01 胸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症状,原因很多,危险性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并且胸痛的程度并不一定和病变的部位和严重程度相一致,也就是,呈现出反相关的趋势。

急性胸痛的疼痛剧烈,如果在诊疗方面不加以重视,随时都有可能产生猝死的情况。

急性胸痛是收治CCU (冠心病监护病房)的最常见原因,与之相关的致命性疾病主要有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cute aortic syndrome, AAS)和急性肺动脉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APE)等。

近年来,随着急性胸痛诊疗技术的提高,各种新项目的引进,使得护理工作的难度大大提高了。

然而,就是因为CCU护理的工作风险的加大,导致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也显露出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3月我院急诊室收治的56例急性胸痛患者,其中男(38例),女(18例),年龄19-78岁。

急性心肌梗死12例,不稳定心绞痛7例,稳定心绞痛9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2例,心包炎2例,肺炎4例,支气管炎2例,肺栓塞1例,气胸1例子,液气胸2例,胸腔积液3例,带状疱疹2例,肋间神经痛2例,心脏神经管能症4例,其他2例。

1.2 方法
急性胸痛患者经进入医院快速危险分层评估后,确诊为ACS中的STEMI(ST段抬高心肌梗死)或者NSTEMI(高危的ST段不抬高心肌梗死)的患者直接进行PCI(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更早,更完全,迅速开通冠状动脉是最有效的减少病死情况发生的方法。

其中,胸痛患者的处理,主要包括初步评估——生命支持——病因诊断——危险分层——合理分流——有效救治。

在对急性胸痛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每一个处理环节都要争分夺秒,还要准确,任何一丁点的疏忽都有可能对患者造成巨大的伤害。

整改CCU病房急性胸痛中各个管理环节的缺陷。

虽然国内关于CCU病房安全制度管理也有相关的报道,但是比较细化的管理措施却很少能见到。

分析主动上报的不良事件发现:急性胸痛的护理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或不规范。

例如:护士培训、患者运转、基础护理方面及护理记录等方面都存在着问题。

为此,对护理管理进行分析,建立CCU病房急性胸痛患者管理保障体系,做到安全而规范的护理,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应预防处理不当而造成的死亡是十分重要的举措。

在护理过程中,要尽量使患者感到舒适。

对于排尿困难患者,要积极耐心地引导,当遇到引导无效的情况时,为避免膀胱高度膨胀难受、烦躁导致心率加快,诱发心绞痛等并发症的出现,要尽快导尿。

2 结果
急性胸痛病因极其复杂,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高危、低危并存,捉摸不透。

无论哪一种疾病引起的急性胸痛病情变化速度之快,多数情况下可能预示着有严重的不良后果。

然而,诊断的越早,治疗越及时,护理越完善,其救治的成功率也就越高。

3 结论
通过对急性胸痛患者的护理(主要包括大小便、情绪、皮肤等环节),发现在护理过程中许多患者情绪不稳定,心烦意乱的感觉比较频繁,与之同时发生的生理反应则主要表现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和心脏耗氧量增加。

为避免患者的情绪不稳定,护理人员应该给在CCU病房中的患者建立友好的护患关系,切实保护患者的隐私,使其具有安全感,增加与病魔抗争的信心。

急性胸痛的患者大多带有较严重的孵病症,其中,胸痛的临床特点是发病率高、急性疼痛比较剧烈,要准确迅速分析各种不同的病因,采取不同的预后。

也就是说,诊断越早、治疗越及时、预后越好。

另外,关注对急性胸痛患者的护理细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参考文献
[1]张瑞岩.急性胸痛的鉴别.内科理论,实践,2009,4(3):216—219
[2]吴华.影响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及对策[J].当代医学(学术版).200 7(09)
[3]唐秀花,张红军.影响护理安全的隐患及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 5(03)
[4]邓志萍,肖玉芳.护理安全隐患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08(06)
[5]方亚珍.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对策[J].亚太传统医药.200 9(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