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肾脏常见病超声诊断1

合集下载

肾脏疾病的超声诊断PPT

肾脏疾病的超声诊断PPT

前肾:胚第3周,胚体颈段和上胸段的间介中胚层 呈
原基。
节段性分节,称生肾节,它是前肾的
中肾:形成的前肾导管,经进一步诱导形成中肾 导
退化,中
管至输尿管芽。胚第4周末前肾逐渐
肾开始发育.
后肾:在输尿管芽诱导下,胚胎第4周末胚体尾端
16
肾脏的胚胎发育正是由输尿管芽和后肾胚基 二部分完成。
输尿管芽逐步发育成肾盂、肾盏和集合管。
前—后:静脉在前、动脉居中、肾盂在后。 上—下:动脉在上、静脉居中、肾盂在下。
4
分伸入髓
皮质: 外层,厚0.5-0.7cm,部
肾实质
质锥体称肾柱
组成,高
髓质: 内层, 由10-12个椎体
状,尖端 为肾乳
0.5-0.8cm,呈放射
每个乳头有
头,与肾小盏相连,
10-12个乳头管开5
肾窦:肾实质包绕,肾门处开放,由肾盏、肾盂、 肾动静 脉、淋巴、神经及脂肪填充。
实质剥离.(肾破裂)
肾纤维膜:又称肾固有膜或肾包膜。由致密的纤维结缔组 织
膜下血肿)
和弹力纤维 构成,易与肌织膜剥离(包
肾脂肪囊:肾周脂肪,下端丰富。(肾周围炎、脓肿)
9
10
11
12
肾的分段:尖段、上段、中段、下段、后段
13
14
肾先天性异常
15
肾的胚胎发育
肾的发生分为三阶段: 前肾、中肾、后肾。
肾旋转异常 :在正常发育过程中,肾轴应发生90°旋转。 四种旋转异常: 腹侧旋转(未旋转) 腹中向旋转(旋转不全) 侧向旋转(反向旋转) 背侧旋转(旋转过度)
最多见的是旋转不全,即肾盂朝向前方;如旋转过度, 则 肾盂朝向后侧。肾旋转异常后肾盂输尿管连接异常,尿液引

肾脏先天性异常的超声诊断

肾脏先天性异常的超声诊断

肾脏先天性异常的超声诊断在泌尿系统先天性异常中,肾脏先天性异常的种类较多。

其中有肾的数目、大小、位置、形态、结构、轴向、肾盂及血管等异常。

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肾先天性异常有以下几种。

肾发育不全【超声表现】1.患侧肾区或较低位置显示一较小肾脏,多为正常肾脏的1/2。

皮质较薄,髓质多显示不清,但仍可见有一定比例的肾窦回声。

2.对侧肾脏代偿性增大,肾实质增厚,肾窦回声增宽,但其形态和内部回声的比值与正常肾相仿。

3.彩色多普勒显示患侧肾内血流信号减少,流速减慢,阻力指数正常或略增大。

腱侧肾内血流频谱正常。

【诊断与鉴别诊断】超声显示患侧肾轮廓较正常小,对侧肾代偿性增大,若能排除后天性因素导致的肾萎缩后,即可确诊为肾发育不全。

发育不全肾脏的大小,取决于胚胎时期生肾组织的发育情况和患肾并发症的多寡与程度。

通常多见患肾长径5~7 cm,宽3~4 cm,厚2~3cm。

由于患侧肾可甚小或有异位,对超声检查肾区未见肾脏回声者,可在膀胱高度充盈后,沿双侧输尿管仔细寻找,以免漏掉异位的小肾脏,而误诊为肾缺如。

肾发育不全主要应与后天性肾萎缩鉴别。

前者肾回声结构清晰,肾实质与肾窦界限分明,而后者肾包膜回声较强,且粗糙不平,肾皮质回声增强,肾窦回声与肾实质分界欠清楚,肾内血流信号明显减少乃至显示不清。

【临床意义】由于双侧肾发育不全会导致肾功能不全乃至肾衰竭,患者多在婴幼儿期死亡,故临床主要见于单侧肾发育不全。

本病的临床表现与体征缺乏特征性,依据X线检查难以区分先天性肾发育不全或后天性肾萎缩。

在超声显示患侧肾区的小肾脏时,结合临床病史和其他声像图特征,对肾发育不全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然而,对肾区和其他部位未能显示小肾脏回声者,还需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而不能盲目提示肾缺如的诊断。

重复肾【超声表现】1.肾外形改变纵断面与冠状断面图上,可见肾长径大于正常。

中上极肾表面出现一浅的切迹。

上极肾因发育较差,超声测值较小,下极肾测值多为正常。

肾脏超声诊断

肾脏超声诊断
肾脏疾病的超声诊断
荆门二医超声科
概述
• 超声检查是肾脏病较为常用的检查手 段,能迅速的判断肾脏位置、形态和 大小。在肾脏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 预后判断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具有无创伤、无痛苦、经济、便捷、 不影响肾功能的优点,临床应用广泛。
超声检查内容
• 肾脏的位置、形态、大小,如一侧找不到肾脏,则应该了 解有无手术史,注意有无异位肾、萎缩肾或先天发育不全, 肾缺如。
肾脏先天性异常肾脏先天性异常肾脏囊性病变肾脏囊性病变肾脏实质肿瘤肾脏实质肿瘤肾脏感染性疾病肾脏感染性疾病肾创伤肾创伤肾结石肾结石尿路梗阻尿路梗阻肾血管疾病肾血管疾病肾实质弥漫性疾病肾实质弥漫性疾病无功能肾或不显影肾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无功能肾或不显影肾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移植肾与并发症移植肾与并发症肾脏疾病的介入性超声诊断和治疗肾脏疾病的介入性超声诊断和治疗无忧ppt整理发布肾脏是人体主要器官之一是一对很象蚕豆形的内脏肾脏是人体主要器官之一是一对很象蚕豆形的内脏
肾母细胞瘤
肾脏常见疾病的超声表现
肾盂癌
【临床概述】肾盂癌源于肾盂上皮细胞,其发病率占肾肿瘤 的7%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0%。多数为乳头状移行上皮细胞癌、鳞癌和腺癌, 少数是良性乳头状瘤,但亦应作恶性对待。
【超声表现】 肿瘤较大(>2-3cm)时可见中央回声近乎环 形分离,呈轮廓不齐的低回声肿块,边缘不规则,约半数 伴肾积水。或见肾窦部紊乱和强回声。彩超示星点样血流 束,时隐时现,流速低约为20-70 cm/s。转移途径以膀胱 内种植为主,亦可累及输尿管和肾门淋巴结。
3、多囊肾 成人型多囊肾声像图:双侧肾体积明显增大,肾内无数个大 小不等的无回声区互相挤压重叠和囊与囊间肾实质回声增强是多囊肾 回声图的三个主要表现。多囊肾的囊肿累及整个肾脏,声像图找不到 正常的肾实质回声。

小儿肾脏常见病超声诊断课件

小儿肾脏常见病超声诊断课件
小儿肾脏常见病超声诊断课件
演讲人
目录
01. 小儿肾脏常见病概述 02. 超声诊断方法
1
小儿肾脏常见病概述
常见病种类
肾炎:小儿常见的肾脏疾病, 包括急性肾炎和慢性肾炎
肾结石:小儿常见的肾脏结石, 包括肾盂结石和输尿管结石
肾积水:小儿常见的肾脏积水, 包括肾盂积水和输尿管积水
肾肿瘤:小儿常见的肾脏肿瘤, 包括肾细胞癌和肾母细胞瘤
04 诊断方法:根据超声图像,判 断肾脏疾病类型和程度
检查方法
超声检查:通过超声波检查肾脏,了
01
解肾脏结构和功能 彩色多普勒超声:通过彩色多普勒技
02
术,观察肾脏血流情况 超声造影:通过注射造影剂,观察肾
03
脏病变情况 超声引导穿刺活检:通过超声引导,进
04
行肾脏穿刺活检,获取病理组织样本
谢谢
发病原因
遗传因素:部 分肾脏疾病与 遗传基因有关
环境因素:污 染、辐射等环 境因素可能导 致肾脏疾病
感染因素:病 毒、细菌等感 染可能导致肾 脏疾病
免疫因素:自 身免疫性疾病 可能导致肾脏 疾病
代谢因素:代 谢异常可能导 致肾脏疾病
其他因素:如 药物、饮食等 也可能导致肾 脏疾病
临床表现
2019
水肿、贫血、 高血压
2021
肾病综合征、 肾炎、肾结石
等疾病表现
01
02
03
04
尿频、尿急、 尿痛
2020
肾功能异常、 电解质紊乱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022
2
超声诊断方法
超声检查原理
01 超声波:利用超声波在组织中 的传播和反射特性进行诊断
02 超声探头:将超声波转换为电 信号,并通过计算机处理

肾先天反常超声诊断ppt课件

肾先天反常超声诊断ppt课件

• 二、肾发育不全
• 三、重复肾
• 四、融合肾
• 五、异位肾
• 六、肾旋转异常
• 七、分叶肾
• 八、肾先天肾囊性病变
整理版课件
5
肾脏先天性反常
• 一、肾发育异常 • [病理]
• 在胚胎形成肾原基、输尿管芽基后,受某些因素(如 毒性或物理损伤或遗传)影响,停止发育或不按正常 过程发育,形成的各种异常。双肾不发育40%是死产, 能出生的新生儿也常在婴儿期死亡。。
• 4、婴儿型多囊肾,因囊肿极小不被显示,仅表现肾体积增大,实 质回声弥漫性增高。
• 5、常伴肝、脾、胰腺、卵巢整等理多版课囊件性病变。
26
肾脏先天性反常
• 七、多囊肾
• [鉴别诊断]
• (一)、多发性单纯性肾囊肿为
• 多个囊肿单独存在,囊肿以外为正常肾组织;肾窦回声完整或仅局 部受压;肾增大以局部为主。
• [超声表现]
• 1、肾外形正常或似分叶状,长径增大。
• 2、内见两组肾窦回声。较正常小,互不相连,多有轻度扩张。
• 3、肾门扫查见两处肾门及其出入管道。
• 4、重复的肾积水则呈椭圆形,相连的输尿管亦积水扩张。
• 5、重复肾异位开口膀胱,整可理版合课并件 输尿管囊肿。
20
肾脏先天性反常
• 五、重复肾 • [鉴别诊断] • (一)、双肾于畸形: 两个肾盂,输尿管不重复。
整理版课件
30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 (三)、盆腔肿块
• 结肠肿瘤的“假肾征”区别。据形态、内部结构、血流鉴别
之。
整理版课件
13
盆腔异位肾
整理版课件

肾脏疾病超声诊断

肾脏疾病超声诊断

肾脏疾病超声诊断肾内科中常见的检查手段为超声检查,它可以准确且迅速的判断肾脏的位置、大小和形态,在对肾脏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肾脏的概念和解剖形态肾脏是人体中重要的器官之一,成对存在,形状如同蚕豆。

它属于实质性腹膜后器官,位于脊柱和腰大肌两旁,肾脏在膈肌的下方,其上端相当于第十一胸椎处,下端相当于第二腰椎水平处,并且通常右边的肾要比左边的肾低一点,正常人的肾脏大小为,长约110mm左右,宽约为60mm左右,厚度一般为40mm,而女性的肾脏通常要比男性的肾脏要小一点。

肾脏由肾膜、肾实质、肾盂以及肾血管构成,每个肾脏里面含有的肾实质大约有一百多万个肾单位,而肾单位又是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构成的。

二、超声检查的具体内容(一)观察肾周围是否存在积液等异常现象。

(二)肾内有无异常回声,其部位大小和形态有无明显变化,除此之外也要了解患者是否之前有做过手术,或者是否有存在先天性肾脏发育不全的现象。

(三)观察肾脏病变区域旁的血管内血液的流速。

(四)肾窦区的回声结构以及所占比例有没有出现异常现象。

(五)观察肾脏随呼吸产生的变化。

(六)检查肾门处、主动脉处以及下腔静脉处有无淋巴结肿大现象。

三、肾脏疾病在超声检查中的适应症(一)肾血管方面的疾病。

(二)肾结石。

(三)肾实质弥漫性疾病。

(四)移植肾出现的并发症。

(五)肾脏感染疾病,如肾结核、肾脓肿等。

(六)肾脏先天性出现异常。

(七)肾脏受过创伤。

四、正常肾脏形态的超声诊断结果肾脏边缘的轮廓线是由肾周筋膜和脂肪层构成的,并且肾脏外膜光滑、平整且成像清晰。

肾实质位于肾窦与肾轮廓之间,在超声中呈低回声,但主要将肾实质回声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肾髓质回声,它又称为肾椎体回声,在肾窦周围呈现放射状排列,形态为卵圆形或是圆锥形,其回声低于肾皮质回声。

另一个是肾皮质回声,它位于肾髓质的外层,其中有一小部分位于肾椎体的回声之间,而肾皮质的回声高于肾髓质的回声,但是比肝和脾的内部回声要低很多。

肾脏超声诊断 ppt课件

肾脏超声诊断  ppt课件
• 肾皮质、肾髓质的厚度和回声强度;肾窦区回声结构及其 所占比例有无异常,有无积水。
• 肾脏内有无异常回声及其部位,大小、形态和回声特征 • 观察肾周有无积液或其他异常现象。 • 怀疑肾脏恶性肿瘤时,应常规检查肾门部的血管、下腔静
脉周围有无肿大的淋巴结,肾静脉或下腔静脉有无瘤栓。 • 观察肾脏及肾脏病变与毗邻器官和血管的关系 • 观察肾脏随呼吸的活动情况。
PPT课件
35
肾脏常见疾病的超声表现
肾外伤
【临床概述】 因直接打击、挤压肾区或车祸等易造成肾外 伤;多和其他脏器损伤并存。根据肾外伤程度,通常分为 开放性和闭合性肾外伤。单纯闭合性肾外伤最易出现被膜 下血肿,被膜破裂则可形成肾周血肿。肾实质撕裂可波及 肾盂肾盏,使大量血液溢入肾集合系统。出血性休克、血 尿、疼痛及伤侧腹壁紧张等是肾外伤的主要临床表现。
3、多囊肾 成人型多囊肾声像图:双侧肾体积明显增大,肾内无数个大 小不等的无回声区互相挤压重叠和囊与囊间肾实质回声增强是多囊肾 回声图的三个主要表现。多囊肾的囊肿累及整个肾脏,声像图找不到 正常的肾实质回声。
PPT课件
25
肾囊肿
PPT课件
26
多发肾囊肿
PPT课件
27
多囊肾
PPT课件
28
肾脏常见疾病的超声表现
肾错构瘤
【临床概述】又称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或血管肌肉脂肪瘤。 是肾脏常见的良性肿瘤。由成熟的血管、平滑肌和脂肪组 织构成。5%-10%为双侧肾脏发病。40%-80%可伴发结 节硬化症。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容易发生内部出血。 肾 错构瘤较少有临床症状,多是在行肾脏的影像检查中偶然 发现。US、CT和MRI表现均有一定特征,诊断容易。肾动 脉造影可在鉴别诊断中选用。
• 当有占位性病变时,依临床需要,运用彩超可显示其血运 情况,有助于良恶性鉴别。

肾脏疾病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肾脏疾病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肾血管回声:肾动脉自肾门进入肾脏,在肾内显示 五支段动脉,即上极支、下极支、前极支、前下支 和后支。由此分出的,位于肾柱内的叶间动脉和肾 髓质与肾皮质交界处的弓状动脉,肾皮质内的小叶 间动脉,相应的肾内静脉和肾静脉主干同时显示。
编辑版ppt
12
编辑版ppt
13
肾囊型疾病 肾积水
病因、病理
先天性:尿道闭锁、输尿管或尿道上段狭窄等
肾脏疾病的超声诊断
肾脏解剖概要
肾脏是人体主要器官之一,是一对很象蚕 豆形的内脏。它为实质性腹膜后器官,位 于脊柱和腰大肌两旁。肾脏在横膈之下, 上极相当于第11或12胸椎,下极相当于第2 或第3腰椎水平。右肾较左肾约低半个椎体。 呼吸时,肾脏位置略有移动,一般不超过 一个椎体的范围。正常成人肾的长度约1012cm,寛5-7cm,厚3-5cm相当于本人握起 的拳头大小,女性较男性稍小。
编辑版ppt
6
泌尿系统疾病的超声诊断
正常肾脏纵切面
编辑版ppt
7
泌尿系统疾病的超声诊断
正常肾脏横切面
编辑版ppt
8
泌尿系统疾病的超声诊断
CDFI
编辑版ppt
9
泌尿系统疾病的超声诊断
能量图
编辑版ppt
10
泌尿系统疾病的超声诊断
编辑版ppt
11
泌尿系统疾病的超声诊断
肾窦回声是肾窦内各种回声的综合,它包括肾盏、 肾盂、血管和脂肪等组织的回声,所以又称为肾中 央符合或集合系统回声。肾窦回声通常是一片椭圆 形的高回声区,与腹膜后大血管周围脂肪组织的回 声强度相仿,边界毛糙不整齐。一般肾窦回声的宽 度占肾的1/2~2/3
老的反应产生,是良性退化改变,有的是病毒或 寄生虫病引起。囊肿壁薄,内充满草黄色浆液性 液体 临床表现:一般无症状,偶有高血压。囊肿过分 巨大,腹部出现肿块,当囊肿合并出血或感染时, 出现腰痛、血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婴儿型多囊肾
肾实质回 声增强, 皮髓质界 限不清
婴儿型多囊肾
短轴局 部放大 显示见 部分囊 状结构
婴儿型多囊肾
高频超 声见肾 实质内 多发小 囊肿
成人型多囊肾
病理概述 囊肿可起源于肾单位或集合管的任何部位。 早期多分布在肾皮质区,进而累及双侧肾髓质。 不同大小的囊肿广泛分布于肾皮髓质,囊肿间 肾单位正常。多数患者小儿时期很少出现肾脏 的改变以及相应的症状。肾囊肿的发生、发展 和数目随年龄逐渐增加。儿童时期的囊肿出现 的较少、较小,双肾大小及形态尚可正常。部 分患者合并肝、脾及胰腺的囊肿。
正常肾脏
解剖概述
肾脏位于腹膜后脊柱两侧。约平第1~4腰椎,右肾略低于左肾。 新生儿肾脏表面凹凸不平呈分叶状,1岁以后逐渐平滑。婴儿肾 脏相对成人大,位置略低。甚至表面有三层被膜,由外向里分为 肾筋膜、脂肪囊和纤维膜。纤维膜是由致密结缔组织组成。肾实 质分皮质和髓质两部分。皮质分布于肾表层,向锥体间延伸为肾 柱。髓质是由10多个肾锥体组成,锥体的尖端为肾乳头,深入肾 小盏。肾脏内缘中部凹陷为肾门肾蒂。肾蒂由出入肾门的肾血管、 肾盂和输尿管出入。由肾实质围成的腔隙称为肾窦,内有肾盂、 肾盏、肾动、静脉及其间疏松脂肪结缔组织。正常小儿肾盂的容 量随年龄而异,1岁左右约为1.5ml,5岁以内小儿约每岁增加1ml, 以后逐渐接近成人约5~7ml。
成人型多囊肾
临床表现 有家族史,儿童期无明显症状,多于成年发病。持 续或间歇性腰痛,血尿,腰部肿块,肾功能下降,高 血压。 超声表现 新生儿及多数低龄儿童双肾回声正常,随着年龄的 增长肾实质内可逐渐出现囊肿。且囊肿广泛分布于两 侧肾皮质、髓质。动态观察数年后囊肿增大、增多, 大小不一,导致肾盂变形。少数重症患者在婴儿期显 示肾脏增大、回声不均匀,皮髓质间界限不清。囊肿 内可显示结石或出血后钙化现象。
检查前准备及方法
仰卧位:探头置腋前、腋中线,显示肾的冠状面,可以看到肾的外 侧缘和肾门,测到肾的最大长径和最大宽径。由于小儿腹壁肌层 薄,所以此位置观察肾血流较敏感,可以显示饱满的肾血流。此 外,探头横置于剑突下,可以观察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 的肾静脉是否受压。探头略向下移,则可显示肾动脉开口处内径 的宽度。 俯卧位:由于肾位于后腹膜,所以背切位观察相对较清晰。可以显 示肾的长轴、短轴、肾实质、肾窦,此处测量误差较小。对一些 肾轴有旋转的患者,探头需内或外旋。 侧卧位:患儿左侧卧位或右侧卧位,探头置于浮肋下斜向扫查,主 要适用于肾积水患者,查找梗阻部位。
小儿肾脏常见病超声诊断
超声诊断基础
超声成像原理 声波在传播途中,遇到两种不均匀介质的界 面时就会发生反射与折射现象。人体组织和器 官具有不同的密度和声阻抗,因此会产生不同 的反射声波,称为回波。医学超声检查正是利 用了人体组织的不均匀性而引起的反射作用, 通过换能器将声、电讯号转换并通过计算处理 放大,在再送到显示器控制栅上,使显示器的 亮度随回声信号的大小而不同,形成二维图像 (B超)。
融合肾
临床表现 多见于男性。主要表现为因神经或输尿管受压迫 而出现与肾积水、泌尿系感染和结石形成有关的症状。 部分小儿可无症状,至成人体检时或因高血压就诊时 发现。 超声表现 冠状扫查,双肾下极延长逐渐变窄,水平扫查, 肾脏内侧变尖如逗点样,逐渐移动探头于中线扫查, 在腹部大血管前显示卵圆形均匀低回声团块为峡部。 连续移动扫查示两侧肾下极或上极以峡部相连。检查 时注意与肿大的淋巴结鉴别。
右肾发育不全
发育不全 的右肾, 形态不规 则,实质 回声不均, 结构紊乱
右肾发育不全
左肾代 偿性增 大,形 态规则, 结构清 晰
融合肾
融合肾即两侧肾脏相融合,根据肾脏的位置及相 互融合的部位不同,可以表现为各种类型:马蹄肾、 块肾、盘形肾、乙状肾等,其中以马蹄形肾最为常见。 病理概述 马蹄肾即两侧肾脏的下极或上极跨越脊柱或腹部 大血管之前相互融合,形似马蹄,尤以两肾下极融合 多见。其融合部分为峡部,为肾实质或结缔组织构成, 多位于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之前,腹主动脉分叉之上。 肾脏较正常位置低,肾盂因受融合的限制不能正常旋 转,输尿管则越过峡部的前面下行,引流不畅易并发 积水、感染或结石。
重复肾
重复肾
超声表现 患侧肾脏增大,显示有两个集合系统,两肾皮质相连,同在 一个筋膜内,有两套不同的供血系统。肾盂形态各异。 (1)发育型重复肾,结构清晰,有一定的皮质厚度及髓质部分,较 丰富的连续分叉的血管,伴随的重复输尿管常呈Y形并入正常输 尿管内,不扩张或在肾盂出口处轻微增宽,无湿裤症状。 (2)重复肾有积水,重复肾肾盂增宽,皮质变薄,血流减少,不连 续。从肾门处向下可探及全程扩张的输尿管,有时可发现异位开 口。 (3)发育不良性重复肾,几乎无皮质,为单一囊腔。无血流信号。 有粗大的输尿管连接,正常下肾往往受压变形。此类重复肾较易 误诊为巨大肾积水。
婴儿型多囊肾
婴儿型多囊肾分四型:
围产期型:肾脏显著增大,90%以上的肾小管囊状扩张, 伴轻度门脉周围纤维化,生后6~8周死于肾功能衰竭。 新生儿型:约60%的肾小管受累,肝脏的变化明显,1岁 以内死于肾功能衰竭。 婴儿型:25%肾小管扩张,严重门脉周围纤维化,可存 活到青春期。 少年型:以肝病为主,门静脉纤维化,少于10%的肾小 管扩张,5岁左右出现症状,有儿童,常合并肝脏及胆道系统的 异常,主要为肝纤维化及先天性非梗阻性肝内 胆管扩张,也可单独发病。 病理概述 双肾显著增大,外形保持正常,表面光滑。 肾的皮髓质为大小不等的小囊肿,切面呈海绵 状或蜂窝状。光镜下,肾实质被多数与肾表面 成直角排列的长形囊肿所代替,囊肿为扩张的 集合管。在被膜下尚存少数正常的肾小球及肾 小管。
3.55± 0.18 3.40± 0.17 3.93± 0.34 4.20± 0.23 4.83± 0.29
1.84± 0.22 2.46± 0.23
2.69± 0.32 2.85±0.20 3.19± 0.16 3.24± 0.30 3.62± 0.24
先天性肾脏畸形
结构异常:重复肾、肾柱肥大、肾发育 异常、肾脏囊性病变 数目异常:肾缺如 形态:融合肾 大小异常:肾发育不全 位置异常:胸腔肾、盆腔肾
成人型多囊肾
肾脏增 大,肾 实质内 见大小 不一的 无回声 灶
成人型多囊肾
肾脏体 积增大, 肾盂受 压,肾 实质内 见大小 不一无 回声灶
肾积水
病理概述 小儿多数为先天性梗阻性积水,梗阻部位约75%发生在肾盂、 输尿管连接处。也有继发于输尿管疾病、结石嵌顿、肿瘤压迫。 少数为非梗阻性积水,如神经源性膀胱等。 肾积水造成肾内压力升高,肾盏、肾盂尿液排出障碍,持续 性肾积水时肾曲管内压力逐渐升高,曲管扩张影响尿的分泌,同 时压迫血管引起肾实质的贫血性萎缩,肾功能障碍。 肾积水的病程进展可分为(1)肾盂扩大,肾盂壁变薄;(2) 肾乳头萎缩;(3)肾实质进行性萎缩而变薄三个阶段。 临床表现 由于严重程度不同,临床表现各异。有时可出现腹部肿块。 如为间歇性梗阻引起,当尿液积滞时,可有腰腹部酸痛或胀痛、 恶心、呕吐、尿量减少;梗阻缓解后疼痛消失,排出大量尿液, 症状缓解。
正常肾脏
解剖概述 肾动脉由腹主动脉分出经肾门入肾, 在肾门处分为5支段动脉,在肾实质内逐 级分为叶间动脉、弓形动脉,弓形动脉 分布于皮质和髓质之间,与肾表面平行。 弓形动脉的分支伸向皮质,形成皮质内 丰富的毛细血管网。皮、髓质各级静脉 与动脉伴行汇集成肾静脉。
正常肾脏
超声表现
小儿皮下及肾周脂肪少,肾脏轮廓及内部回声较成 人清晰。纵切呈椭圆形,新生儿肾表面呈波浪样,1岁 后逐渐平滑。新生儿肾皮质回声与肝脏相近,6个月后 逐渐低于肝脏。小儿肾脏长度随年龄增长而变化。正 常婴幼儿肾盂内可显示少量积液回声,其前后径小于 1cm,肾盏无扩张,如积液持续存在或动态积液增加、 肾盂扩张延伸到肾盏,则应进一步寻找扩张的原因。
超声诊断基础
探头工作频率 视检查部位的深度而定。一般小儿 采用的探头频率为3.5~5MHz,新生儿或 需局部重点检查的可用高频探头。
检查前准备及方法
患儿需安静状态。单纯检查肾脏的无须 特殊准备。如果同时需检查输尿管和膀 胱的则需饮水,使膀胱处于充盈状态, 而检测是否有残余尿的则需排空尿液。 需检查左肾静脉等血管者应空腹准备。
正常肾脏
超声表现
肾动脉壁呈两条平行的高回声光带,内为无回声。彩色血流 显像动脉血流充盈均匀,无紊乱血流。正常肾脏各级动脉血流频 谱曲线似空心三角形,波峰高尖,收缩期上升支陡直,下降支稍 缓有一切迹,呈低阻型,整个舒张期均有较多血流信号。肾动脉 的峰值流速小于100cm/s,阻力指数小于0.7。肾静脉在双肾冠状 切面均呈连续、均匀蓝色血流信号,左肾静脉较长,经腹部横切 面显示肠系膜上动脉段前后径较小,约2~3mm,肠系膜上动脉前 段呈红色血流信号,前后径较宽,约4~6mm。 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可完整显示肾血管逐级分支及肾脏微血管 的血流灌注状态。
融合肾
上腹部横切,见腹主 动脉(AO)、下腔 静脉(IVC)及横跨 其前方的肾组织
融合肾
上腹部纵切,见下腔 静脉长轴(IVC)及 其前方的融合的肾上 极
融合肾
右肾及 横跨腹 主动脉 前方的 融合的 肾上极
融合肾
横跨腹 主动脉 及下腔 静脉前 方的融 合的肾 上极
融合肾
CDFI显 示融合 肾上极 的血流 及后方 腹主动 脉的血 流
重复肾
上方呈囊 状扩张的 重复肾盂 及输尿管, 下方正常 发育的肾 组织, CDFI见血 流分布
重复肾
下方正常 发育的肾 组织及 CDE血流
重复肾
上下分 开的两 个集合 系统, 皮质相 连
重复肾
CDE显 示各自 独立的 血流分 布
多囊肾
分婴儿型多囊肾即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 多囊肾(ARPCKD)和成人型多囊肾即常 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ADPCKD)
正常肾脏
肾脏长轴
正常肾脏
肾脏短 轴
正常肾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