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固定正畸治疗中发生牙釉质脱矿的影响体会
护理干预对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影响及预后分析

全科口腔医学杂志General Journal Of Stomatology2018 年11月 第5卷/第32期V ol.5, No.32 Nov. 2018108护理干预对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影响及预后分析欧玉琦(宁夏银川市口腔医院,宁夏 银川 750000)【摘要】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影响及预后。
方法 将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本院进行正畸治疗的64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32例实施护理干预,对两组佩戴固定矫治器12个月后牙釉质脱矿发生率进行比较。
结果 实验组牙釉质脱矿发生率显著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组间差异存在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正畸治疗中应用护理干预可有利于预防和减少牙釉质脱矿,具有在临床大力推广普及的价值。
【关键词】正畸治疗;牙釉质脱矿;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473.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8.32.108.02正畸治疗作为临床矫正治疗牙颌畸形的主要方法,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各种不断和不足也逐渐显现。
临床实践发现[1],牙釉质脱矿现象在正畸治疗患者中比较常见,这与长时间佩戴牙齿矫正器影响牙面部位清洁存在密切关系。
牙菌斑滞留并糖化后形成的酸,会将牙釉质脱矿和再矿化间的原有的动态平衡造成破坏,引起牙釉质脱矿。
此外,矫正器会对牙龈上菌斑的生存环境产生影响,增加菌斑数量,减少牙齿钙磷化,造成脱矿情况出现。
其不仅会对外形美观产生影响,还会危及患者口腔健康。
本文选取在本院进行正畸治疗的64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现作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本院进行正畸治疗的64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对照组男、女患者比例为19:13,患者年龄6~19(14.2±2.4)岁;其中牙颌畸形17例,龋齿15例;实验组男、女患者比例为18:14,患者年龄8~20(15.3±2.5)岁;其中牙颌畸形20例,龋齿12例。
正畸固定矫治引起牙釉质脱矿的原因及预防方法的研究进展

正畸固定矫治引起牙釉质脱矿的原因及预防方法的研究进展摘要】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导致牙釉质脱矿问题的发生原因及其预防方法。
【关键词】口腔正畸牙釉质脱矿原因预防牙釉质脱矿的发生是口腔正畸固定矫治过程中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很多患者在牙齿正畸的过程中牙面上会出现白垩色的斑点或斑块,有的甚至表现为凹坑状,临床上称为龋白斑(white spot lesions,WSLs),即牙釉质的脱矿,如病变继续发展甚至会产生龋洞[1]。
研究发现正畸固定的同时牙釉质脱矿的发病率是50%一75%[2],其中多数为青少年。
牙釉质脱矿问题应引起广大口腔正畸医师的重视,本文对正畸固定矫治导致牙釉质脱矿的原因及预防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正畸致牙釉质脱矿的原因口腔正畸固定矫治产生的早期釉质脱矿主要是釉质间质溶解和釉质表层矿化物消失,但易被再矿化。
然而,牙釉质脱矿的情况始终存在,归其原因主要有:①在固定矫治时托槽粘接前对牙釉质的酸蚀产生粗糙表面;②托槽周围给菌斑提供了良好的聚集环境;③正畸附件的增多,不利于牙齿的清洁,菌斑易聚集于此;④矫治器妨碍舌移动食物及咀嚼肌运动,是其自洁作用下降,是牙面和唾液的接触变少,从而能加快菌斑聚集及pH值降低。
菌斑主要由细菌组成,细菌的代谢活动能导致菌斑pH值的降低,继而牙釉质溶解性增大,致使钙、磷从釉质中丧失,临床上表现为白垩斑(即釉质脱矿)。
白垩斑是龋病的早期表现,其直接原因即为致龋细菌的作用。
研究表明矫治器周围菌斑和唾液中的变形链球菌及乳酸杆菌的数量均相应增加[3]。
菌斑不仅是产酸底物的载体,而且能使酸性物质不易从牙面流失,从而不利于唾液中的钙、磷离子对牙釉质的再矿化作用。
牙釉质脱矿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正畸治疗的时间成正比。
2 预防措施2.1口腔卫生措施(1)刷牙:刷牙是去除牙菌斑,预防龋病、牙周病,促进口腔健康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正确有效及时的刷牙,对于正畸患者尤为重要。
竖刷法不能最有效的清除牙面菌斑。
优质护理在固定正畸治疗过程中发生牙釉质脱矿的应用效果

优质护理在固定正畸治疗过程中发生牙釉质脱矿的应用效果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固定正畸治疗中发生牙釉质脱矿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固定正畸患者9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时间为2015年1月-2016年5月,根据其就诊时间差异分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则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固定正畸患者护理结果的差异性。
结果:试验组固定正畸患者的牙釉质脱矿指数(EDI)、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计数(PLI-O)、出血指数(BI)等指标及牙釉质脱矿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固定正畸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为其实施有效的优质护理,可将其牙釉质脱矿率降低,改善其牙齿牙龈情况。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in enamel demineralization during fixed orthodontic treatment.Method:98 cases of orthodontic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the time from January 2015 to May 2016,according to the time difference of their treatment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to implement routine care,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he implementation of high-quality nursing intervention,contrast two groups of orthodontic patients nursing differences.Result:The index of enamel demineralization index(EDI),gingival index(GI),plaque index index(PLI-O),bleeding index (BI)and enamel demineralization rate in experimental orthodontic group were all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orthodontic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process,the implementation of effective high-quality care,can reduce the chances of enamel demineralization to improve the gums of their teeth.[Key words] Nursing intervention;Fixed orthodontics;Enamel demineralization正畸是对错畸形进行矫正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虽然正畸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经研究显示,患者在接受正畸治疗的过程中,极易发生牙釉质脱矿的情况,分析其原因可能与牙齿矫正器佩戴所致的牙面清洁受影响有关[1-2]。
固定正畸治疗患者牙釉质脱矿状况及护理对策

效控 制牙齿 移 动 的方 向 , 以其 高 效性 和 精 确性 而得 到
广 泛应 用 。但此 类矫 治器 结构 复 杂 , 通过 粘 结 或结 扎
而 固定在牙 齿 上 , 口腔 卫 生 不 易 保 持 , 釉 质 脱 矿 是 牙
正 畸治疗 中普遍 存在 的现象 。 临床 调查 发 现 , 畸治 正 疗 后 5 ~ 8 患 者 存 在 牙 釉 质 脱 矿 。笔 者 于 0 0 ] 20 0 5年 1月 至 2 0 0 7年 1月 对 7 6例 固定 正 畸治 疗 患 者进 行牙 釉质 脱 矿的 临床观 察 , 提 出针 对 性 的护 理 并
丝 弓矫治 , 2例 采 用 直 丝 弓矫 治 。均 采 用 杭 州 新 亚 4
3 2 指 导 正 确 刷 牙 正 畸 治 疗 开 始 前 和 正 畸 过 程 . 中对 患 者及 家 属 进 行 口腔卫 生 宣 教 , 调 刷 牙 的重 强
齿科 0 0 2不锈 钢 托槽 系列 , 均疗 程 2 0年 。托槽 .2 平 .
结剂 , 必要 时 使用 钨 钢 车 针 去 除 多余 的粘 接剂 , 少 减 菌斑 滞 留的机 会 。尽 量 使 用 玻 璃 离 子 粘 固剂 粘 固带
环, 以防止 釉 质 脱 矿 的 发 生 和 促 使 脱 矿 釉 质 的再 矿
化 。
1 1 一般 资料 随机选 择在 我 院 正畸 科 接受 正 畸 治 . 疗 的恒牙 期患 者 7 6例 ( 7 16 2牙 ) 男 3 , 3例 、 4 女 3例 。 年龄 1 ~1 ( 2 7 1 5 岁 。其 中 3 1 7 1. ± . ) 4例 患者 采 用 方
措施 。
1 临 床 资 料
3 1 正 确操 作 正 畸 治 疗 酸 蚀 牙 面 时 , 可 能减 小 . 尽 酸蚀 面积 , 以稍 大 于托 槽 底 部 为 佳 , 少 人 为 的釉 质 减 脱矿 ] 。托 槽 粘 结 时 , 匀 压 紧 于牙 面 。使 托 槽 底 均 部不 留有 空 隙 , 接剂 未 固化前 应 去 尽托 槽 周边 的粘 粘
护理干预对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影响及预后效果

护理干预对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影响及预后效果[摘要]目的探讨对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患者采用正确护理干预的影响以及预后疗效。
方法随机选取我科室2020年5月-2022年5月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共92例),作为参考对象。
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参照组46例,试验组46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患者预后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颌覆深度、出血指数、牙槽骨高度评分。
结果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采用个体化护理对其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预后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颌覆深度、出血指数、牙槽骨高度评分,试验组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给予患者正畸治疗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后,有利于避免其牙釉质脱矿情况的发生,促进牙齿恢复,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个体化护理;牙釉质脱矿;口腔正畸前言:现如今,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口腔正畸治疗术也在不断完善,虽然该治疗方式在矫正牙颌畸形患者上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但是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根据多年的临床研究,原因有可能是患者在佩戴牙齿矫正器时对牙面部造成清洁不当所致,由于矫正器会使患者牙龈出现牙菌斑并逐渐糖化形成酸性钙质,从而打破了牙釉质脱矿以及再矿化两者之间的平衡,导致了患者牙釉质脱矿的表现。
所以在术后应当给予正确护理干预,可以减轻上述症状的发生[1]。
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科室2020年5月-2022年5月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共92例)作为参考对象,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参照组46例,试验组46例,参照组:男26人,女20人,年龄32-40岁,平均(36.00±1.33)岁,试验组:男20人,女26人,年龄30-43岁,平均(36.50±2.17)岁。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各项数据比较结果差异较小,统计学无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1)参照组选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给予患者饮食护理、牙齿护理以及用药指导。
正畸固定矫治对牙釉质脱矿的影响因素分析

正畸固定矫治对牙釉质脱矿的影响因素分析袁旭【摘要】目的:研究口腔正畸固定矫治过程中牙釉质脱矿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9月笔者科室收治的42例正畸固定矫正患者,共928颗牙,观察牙釉质脱矿发生情况及致龋菌的检出情况.结果:共有30例发生牙釉质脱矿,发生率为71.43%;在928颗牙齿中,有94颗牙发生牙釉质脱矿,发生率为10.12%.矫正1个月时,口腔变形链球菌、乳酸杆菌检出率分别为16.67%、9.52%,其中变形链球菌与矫治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正6个月后,口腔变形链球菌、乳酸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6.19%、21.42%,与矫正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非自锁托槽患者发病率较高(76.19%),治疗前有牙釉质脱矿者更易出现新发釉质脱矿.结论:正畸固定矫治会提高牙釉质脱矿的发生率,与牙位、托槽类型及致龋菌等因素相关,应进行及时的处理与有效预防.【期刊名称】《中国美容医学》【年(卷),期】2019(028)002【总页数】3页(P126-128)【关键词】釉质脱矿;正畸固定矫治;变形链球菌;乳酸杆菌;龋病;预防【作者】袁旭【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安徽合肥 2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3.5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美学追求的提高,正畸矫治已成为目前常见的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手段。
固定矫治具有精确、高效及疗效显著的特点,但由于治疗过程中托槽、弓丝的使用,导致牙齿表面易被软垢附着且难以清理,破坏牙齿的自洁作用,导致牙齿表面及矫正器周围菌斑堆积,从而引发牙釉质脱矿,甚至导致龋齿形成,影响美观及口腔健康[1]。
因此,本文选取了42例口腔固定矫治的患者,观察正畸固定矫治患者牙釉质脱矿的发生情况,以期为预防和治疗正畸矫正期间釉质脱矿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笔者医院就诊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男20例,女22例。
口腔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观察

口腔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观察作者:邵秀梅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11期【摘要】目的了解牙釉质脱矿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预防。
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2月至2011年11月治疗的48例患者使用固定矫治器前后的牙釉质脱矿情况。
结果发现使用固定矫治器的患者牙釉质脱矿的发生率显著升高。
结论固定矫治器引起牙釉质脱矿在正畸治疗过程中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只有加强口腔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指导对青少年固定正畸过程中保持牙齿的健康,才能降低牙釉质脱矿的发生率。
【关键词】釉质脱矿;固定矫治器作者单位:118300 辽宁省丹东东港市中心医院固定矫治器在口腔正畸治疗中是一个有效便捷的治疗工具,其治疗效果明显和使用方便等诸多优点已渐渐地被广大患者所接受,正畸患者的比率逐渐增高,但在治疗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相关并发症,釉质脱矿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对釉质可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此次对我院自2011年2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48例固定正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目的就是总结出牙釉质脱矿的发生率和好发部位,从而为在临床治疗中应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本院自2011年2月至2011年11月期间固定矫治患者,年龄在10~18岁之间;48例患者共有976颗牙齿,治疗前全部牙齿均无釉质脱矿情况。
12 方法以上患者均使用直丝弓固定矫治方法,应用京津釉质粘结剂粘结,带环采用磷酸锌水门汀粘固。
平均治疗时间在18个月左右,在治疗观察期间均向患者进行口腔卫生方面的宣教。
观察方法将牙齿表面吹干,观察牙齿的唇颊面,若牙齿表面出现不透明的白垩状或染色斑点、斑块等,用探针探之,如发现牙齿表面较疏松粗糙即为釉质脱矿,记录牙位及脱矿的部位。
2 结果48例病例出现牙釉质脱矿现象的有21例,比例为4375%,在976颗牙齿中出现釉质脱矿现象的有124颗,其发生率为127%。
不同位置的牙齿釉质脱矿情况:本组976颗牙中上颌牙496颗,发生釉质脱矿72颗,发生率为145%,下颌牙480颗,发生釉质脱矿52颗,发生率为108%,总发生率为127%。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分析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在应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中,出现牙釉质脱矿的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牙科2016年10月-2017年11月采用正畸固定矫治器矫正牙齿的口腔正畸患者,(该患者群中共有160颗牙实行口腔正畸治疗)对其牙釉质正畸脱矿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同时计算EDI即牙脱矿指数。
结果 68例患者在应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进行牙齿正畸的治疗过程中,共有36颗牙出现牙釉质脱矿的现象,脱矿率达22.5%(36/160),其中患者上颌牙出现牙釉质脱矿的概率为72.2%,下颌牙出现牙釉质脱矿的概率为27.2%,上颌牙牙釉质脱矿的概率明显高于下颌牙的平均脱矿指数为0.29±0.06。
结论应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对患者进行牙齿正畸的矫治中,容易发生牙釉质脱矿的情况,尤其是上颌牙,故在此过程中,医师需要及时预防患者上颌牙出现牙釉质脱矿的情况并对已出现牙釉质脱矿的患者采取一定方法进行治疗。
关键词:正畸固定矫治器;牙釉质脱矿近些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面部审美的要求越来越高吗,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矫正自己的牙齿,使其面容更美观。
而固定矫治器是口腔科中牙齿经常会用到的器械,但其因为含有托槽、弓丝等复杂结构,容易给患者在清洁口腔的过程中带来不便,造成牙齿清洁不彻底,牙菌斑滋生,这样不仅影响了患者的面貌美观性,还影响了牙周健康[1-2]。
本文在就我院口腔科应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进行牙齿正畸的68例患者,对其牙釉质正畸脱矿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现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牙科2016年10月-2017年11月收治的采用正畸固定矫治器矫正牙齿的口腔正畸患者,其中男30例,女38例年龄11至28岁,平均年龄20±4.9岁。
1.2 方法应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矫治的68名患者,在正畸治疗结束后(即拆掉固定矫正器之后),用75%的酒精将牙面清洁干净,并观察(在自然光线下)患者上下颌第一磨牙间的全部牙齿的侧表面状况,并对牙釉质脱矿的情况进行探究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干预对固定正畸治疗中发生牙釉质脱矿的影响体会
发表时间:2018-05-09T10:01:24.213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2月下第4期作者:杨叶
[导读] 综上所述,固定正畸治疗患者实行综合口腔护理干预能够积极预防牙釉质脱矿,体现重要应用价值。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口腔正畸科;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目的:将护理干预应用于固定正畸治疗患者中,分析对预防牙釉质脱矿的影响作用。
方法:本文实验数据源于2015年10月至2017年8月本院所纳入并予以诊治的100例固定正畸治疗患者,分组实验是凭借护理干预措施差异性,每组入组患者50例,常规口腔护理干预用于参照组,综合口腔护理干预用于实验组,分析及研究2组患者的牙釉质脱矿总计率、干预之前和之后的牙釉质脱矿指数。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牙釉质脱矿总计率对比于参照组患者数值,P<0.05,展示统计学数据参比意义,实验组患者干预之后的牙釉质脱矿指数对比于参
照组患者数值,P<0.05,展示统计学数据参比意义。
结论:固定正畸治疗患者采用综合口腔护理干预能够积极预防牙釉质脱矿,展现重要应用价值。
关键词:护理干预;固定正畸;牙釉质脱矿
固定正畸治疗患者出现牙釉质脱矿多是由于所使用的矫治器对口腔卫生维持产生不良影响,引发患者出现局部的菌斑集聚,致使患者出现牙釉质脱矿[1]。
此文实验目标是2015年10月至2017年8月本院所纳入并予以诊治的100例固定正畸治疗患者,评定将护理干预用于固定正畸治疗患者中对预防牙釉质脱矿的影响作用和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本文实验数据来自于2015年10月至2017年8月本院所纳入并予以诊治的100例固定正畸治疗患者,分组实验是参考护理干预措施差异性,每组入组患者50例,参照组男:女是20:30,年龄最大33岁最小15岁,年龄平均值是(22.06±2.68)岁;实验组男:女是21:29,年龄最大31岁最小16岁,年龄平均值是(22.07±2.69)岁。
对比参照组以及实验组固定正畸治疗患者基础资料,P>0.05,未展现数值差异性。
1.2 方法
常规口腔护理干预在参照组固定正畸治疗患者中应用,主要是告知患者进行刷牙和保持口腔卫生的重要性等。
综合口腔护理干预在实验组固定正畸治疗患者中应用,第一,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严格按照要求刷牙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学会Bass 45度倾斜式刷牙方式,保证患者每天应进行3次刷牙,1次刷牙的时间需在3分钟之上,特别是牙釉质脱矿的好发位置需进行彻底的清洁。
第二,每7天对患者进行1次电话随诊,对患者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是患者不要进食太粘、太硬的饮食,对患者是否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刷牙进行询问,了解患者是否出现疼痛、托槽脱落等情况,并叮嘱患者定期复诊,复诊的时候对患者刷牙干净与否进行核实,对患者存在的不良问题进行纠正等。
1.3 指标观察
(1)计算参照组及实验组固定正畸治疗患者的牙釉质脱矿总计率。
(2)计算参照组及实验组固定正畸治疗患者的。
1.4 统计学分析
对归于此文研究中的100例固定正畸治疗患者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 21.0)检测,牙釉质脱矿总计率用例数(n)或率(%)表示,行卡方检验,患者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行t检验,P<0.05,存在统计学分析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及研究两组固定正畸治疗患者的牙釉质脱矿总计率
实验组固定正畸治疗患者的牙釉质脱矿总计率与参照组固定正畸治疗患者数值分析及对比,P<0.05,明确形成统计学数据参比意义。
表1 两组固定正畸治疗患者的牙釉质脱矿总计率比较及研究
3. 讨论
固定正畸治疗患者多需采用正畸固定矫治器进行治疗,会将正常的牙釉质脱矿以及牙釉质再矿化平衡破坏,引发牙釉质脱矿现象,对患者带来不良影响[2-3]。
所以,对固定正畸治疗患者开展积极预防牙釉质脱矿的护理干预呈现必要性。
综合口腔护理干预应用于固定正畸治疗患者中,通过加强健康教育,能够将患者的配合度提升,促使患者保持健康口腔及良好生活习惯,得到较优的固定正畸治疗效果,并减少患者出现牙釉质脱矿现象[4-5]。
本文所得数值展示,实验组患者的牙釉质脱矿总计率比较于参照组患者数值,P<0.05,呈现统计学数据参比意义,实验组患者干预之后的牙釉质脱矿指数比较于参照组患者数值,P<0.05,呈现统计学数据参比意义。
展示综合口腔护理干预用于固定正畸治疗患者中对预防牙釉质脱矿的可行之处。
综上所述,固定正畸治疗患者实行综合口腔护理干预能够积极预防牙釉质脱矿,体现重要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景,袁媛,杨川等.激光龋齿探测仪诊断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效果评价[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6,39(1):90-92,96.
[2] 程瑞卿,张志印,齐素青等.氟化泡沫预防固定正畸患者牙釉质脱矿的临床评价[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6,3(14):63-64.
[3] 姜肖梅,陈香,张晓磊等.PRECEDE模式健康教育对固定正畸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1):123-124.
[4] 马春凤.护理干预对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2):85-85,86.
[5] 洪彩霞,万俊霞.预防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有效措施[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10):1539-1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