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实验动物学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第四章实验动物环境控制(共10张PPT)

量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呈直线下降。
主要实验动物最适宜温度(℃ )
不同环境温度对小鼠呼吸、心跳、发热量的影响
两种不同温度对药物LD50影响
2、湿度
1)环境温度与体温接近时,通过蒸发作用散热。 2)高温高湿导致机体蒸发散热受阻,易引起代谢
紊乱和抵抗力下降。 3)湿度过高,微生物易于繁殖和传播,垫料、饲
料也易发生霉变。 4)湿度过低,易致粉尘飞扬,引起动物和人的呼
(3)居住因素:房屋、饲养笼具、垫料、给食器、 供水器等。
三、各种环境因素对动物实验结果的影响
1、温度
1)灵长类外,高温条件实验动物很难维持体温恒 定。
2)影响动物的生殖机能、机体抵抗力、新陈代谢。 3)影响动物脏器重量,环境温度与动物脏器重量
有显著的负相关。 4)影响动物的实验反应性。小鼠的呼吸数、发热
第四章实验动物环境 控制
• 第一节 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的 影响
• 第二节 实验动物设施 • 第三节 感染性动物实验设施
第一节 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一、环境因素的重要性
基因型( 年, 1959 环境因素与动物的总反应呈正相关
染色体、基因、DNA及其构象)
动物实验的目的是对反应型进行各种有控制的处理而获得实验结果。
(4)营养因素:饲料、水、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 R=(A+B+C)×D+E R:实验动物的总反应;
• B:品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品系特有的反应; 第二节 实验动物设施
发育环境 基因型(染色体、基因、DNA及其构象) 第一节 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 C:个体反应(个体差异); (5)生物因素:动物饲养密度、微生物、与人和其它动物的关系
主要实验动物最适宜温度(℃ )
不同环境温度对小鼠呼吸、心跳、发热量的影响
两种不同温度对药物LD50影响
2、湿度
1)环境温度与体温接近时,通过蒸发作用散热。 2)高温高湿导致机体蒸发散热受阻,易引起代谢
紊乱和抵抗力下降。 3)湿度过高,微生物易于繁殖和传播,垫料、饲
料也易发生霉变。 4)湿度过低,易致粉尘飞扬,引起动物和人的呼
(3)居住因素:房屋、饲养笼具、垫料、给食器、 供水器等。
三、各种环境因素对动物实验结果的影响
1、温度
1)灵长类外,高温条件实验动物很难维持体温恒 定。
2)影响动物的生殖机能、机体抵抗力、新陈代谢。 3)影响动物脏器重量,环境温度与动物脏器重量
有显著的负相关。 4)影响动物的实验反应性。小鼠的呼吸数、发热
第四章实验动物环境 控制
• 第一节 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的 影响
• 第二节 实验动物设施 • 第三节 感染性动物实验设施
第一节 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一、环境因素的重要性
基因型( 年, 1959 环境因素与动物的总反应呈正相关
染色体、基因、DNA及其构象)
动物实验的目的是对反应型进行各种有控制的处理而获得实验结果。
(4)营养因素:饲料、水、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 R=(A+B+C)×D+E R:实验动物的总反应;
• B:品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品系特有的反应; 第二节 实验动物设施
发育环境 基因型(染色体、基因、DNA及其构象) 第一节 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 C:个体反应(个体差异); (5)生物因素:动物饲养密度、微生物、与人和其它动物的关系
实验动物学第十一章影响动物实验结果的因素

为了避免动物种属因素对实验研究的影响,在药效学和毒理学试验中 规定至少需用两种动物,它们的种属差异愈大愈好。
22
二、品种、品系因素 封闭群动物因保持群体的基因杂合状态,即使是同一年龄 、同一性别,动物个体间对同一刺激反应的差异相对较大 ,表现为数据的离散度较大,但它反映了种属对实验刺激 的反应。 因封闭群的群体基因杂合状态与人类比较接近,因而 常用于药理学、毒理学研究。 近交系动物因基因高度纯合,动物个体间对同一刺激反应 的差异相对较小,表现为数据的离散度较小,因而可以用 较少的动物得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来。 因近交系独特的基因型对实验刺激的反应不能代表了 种属的“共性”,因而一般不用于药理学、毒理学研究。
环境温度(℃) 12 14 16 18 20 给药动物数(只) 20 20 20 20 20 死亡动物数(只) 20 20 20 10 10 死亡率(%) 100 100 100 50 50
22 24
26 28 30 32
20 20
20 20 20 20
10 10
7 6 11 16
50 50
35 30 55 80
21
一、种属因素
不同种属哺乳动物的生命现象具有一定的共性,而且种属越近,其生 命现象也越接近。这正是在医学实验中可以将动物作为人的模型进行 动物实验的基础。 不同种属的动物,在解剖、生理生化和代谢特征上,又各有个性,表 现在不同种属动物对同一实验刺激的反应性不同。 吗啡
雌激素
氯贝丁酯 益母草浸膏
14
(二)噪声
噪声来源:空调、通风设备,人员活动 噪声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1)影响神经及心血管系统功能:烦躁不安、紧张、呼吸 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2)影响消化及内分泌系统功能: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肾 上腺素分泌增加。 3)影响繁殖及幼小动物生存:交配减少、妨碍受精卵着 床、繁殖率降低;妊娠动物流产、拒绝哺乳、吃仔等。 要求:60分贝以下
(可修改)实验动物学第四章 实验动物环境控制.ppt

ABSL-3〔Animal facility-Biosafety Level-3,
P3〕
181ch,
26
不同级别感染性动物实验室的要求 ABSL-1 适用: 危险度1 级〔无或极低的个体和群体危险〕 动物饲育室要求: ①饲育笼具应有防逃出装置; ②感染实验区应与其他区域分开,有防昆虫和啮齿
类动物侵入的装置; ③靠近出口处设洗手池; ④地面、墙壁应使用耐水耐消毒药的材料。
181ch,
32
ABSL-4在ABSL-3设施设备的根底上,还要求:
〔1〕独立的建筑物,应设置隔离区和一定的相关区域。
〔2〕墙、屋顶应耐水和封闭,排气管、电线、煤气、 水管等也应封闭。
〔3〕必须通过气锁缓冲室才能进入设施。气锁缓冲室 的干净侧与限制侧之间必须有更衣室和淋浴室隔开。
〔4〕 进入实验室的气体应经高效过滤,排出的气体 应经二层高效过滤器过滤后再排出。
ABSL-3要有双重密封门或气闸室〔缓冲隔离室〕和外界隔 离的实验区。外部空气通过高效过滤器送入室内,排出的 空气亦需经高效过滤器过滤。感染材料的所有操作应在生 物平安柜内或其他封闭设备内进展。所有传染性液体或固 体废弃物应先经过高温高压或化学处理去除污染后再处理。
181ch,
30
ABSL-3设施设备要求:
181ch,
25
感染性动物实验设施
设计理念
防护措施
二段封闭防护:病原体和人隔离开,感染性实验 室和外界环境隔离开。
感染性动物实验室的等级
ABSL-1〔Animal facility-Biosafety Level-1, P1)
ABSL-2〔Animal facility-Biosafety Level-2, P2〕
《实验动物饲养管理》PPT幻灯片

2.屏障系统
实验动物生活在与外界隔离的系统内,所有进入空气都必 须经过初、中、高三级过滤器的净化处理,洁净度为10000级, 系统内应保持空气压差,不低于20~50Pa;出风口有防止空 气倒流装置。凡进入设施的物品均经严格的消毒灭菌处理, 进入的实验动物也需经消毒处理。人员经过专门培训,人员 进入要经淋浴,更换无菌衣帽,进入后必须严格按照一整套 规程进行操作。屏障系统用于饲养SPF动物或清洁级动物。
照度控制在离地1m处为150~300lx(勒克斯)较适宜,既适 应动物需要,又方便工作人员观察和操作。
13
5.噪声
14
对人和动物的心理、生理造成不利影响的声音称为噪声。 影响实验动物的噪声主要来自外环境,如空调设备、层流 柜等发出的噪声。噪声来源还有人的活动,实验动物采食、走 动和鸣吠等。噪声对人和动物的影响比较复杂,这主要与噪声 的性质,动物的种类、体重、习性、年龄、性别等生理和心理 状态有关。实验动物的听觉音域比人宽,如小鼠可听到人类听 不见的超声波,严重时可引起死亡。 噪声影响实验动物的繁育,如造成大鼠、小鼠生育力减退, 妊娠障碍和流产,甚至出现食仔现象。 噪声会引起动物生理异常。如DAB小鼠,噪声刺激5min, 其心跳、呼吸和血压都有明显升高。长时间的噪声可造成动物 中枢神经和听觉器官损害。
8
动物体温调节同时受到湿度、环境温度及气流速度的共同 影响。当体温与环境温度接近时,动物主要通过蒸发方式散 热。高温、高湿下,蒸发散热受到抑制,容易引起代谢紊乱 及机体抵抗力下降,动物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亦因此明显增加。 湿度过高,微生物易于繁殖;饲料、垫料易霉变,空气氨浓 度也与湿度增高有关,引起某些传染病发生,对动物的健康 不利。湿度过低,易致尘土飞扬,引起动物呼吸道疾病,影 响动物健康。当温度为27℃、相对湿度为20%时,大鼠体表 的水分蒸发很快,尾巴失水过多,可导致尾血管收缩而导致 坏尾病,表现为尾根部坏死、溃烂;湿度为40%时此病发生 率为25~30%,湿度大于60%时则不发生此病。
实验动物生活在与外界隔离的系统内,所有进入空气都必 须经过初、中、高三级过滤器的净化处理,洁净度为10000级, 系统内应保持空气压差,不低于20~50Pa;出风口有防止空 气倒流装置。凡进入设施的物品均经严格的消毒灭菌处理, 进入的实验动物也需经消毒处理。人员经过专门培训,人员 进入要经淋浴,更换无菌衣帽,进入后必须严格按照一整套 规程进行操作。屏障系统用于饲养SPF动物或清洁级动物。
照度控制在离地1m处为150~300lx(勒克斯)较适宜,既适 应动物需要,又方便工作人员观察和操作。
13
5.噪声
14
对人和动物的心理、生理造成不利影响的声音称为噪声。 影响实验动物的噪声主要来自外环境,如空调设备、层流 柜等发出的噪声。噪声来源还有人的活动,实验动物采食、走 动和鸣吠等。噪声对人和动物的影响比较复杂,这主要与噪声 的性质,动物的种类、体重、习性、年龄、性别等生理和心理 状态有关。实验动物的听觉音域比人宽,如小鼠可听到人类听 不见的超声波,严重时可引起死亡。 噪声影响实验动物的繁育,如造成大鼠、小鼠生育力减退, 妊娠障碍和流产,甚至出现食仔现象。 噪声会引起动物生理异常。如DAB小鼠,噪声刺激5min, 其心跳、呼吸和血压都有明显升高。长时间的噪声可造成动物 中枢神经和听觉器官损害。
8
动物体温调节同时受到湿度、环境温度及气流速度的共同 影响。当体温与环境温度接近时,动物主要通过蒸发方式散 热。高温、高湿下,蒸发散热受到抑制,容易引起代谢紊乱 及机体抵抗力下降,动物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亦因此明显增加。 湿度过高,微生物易于繁殖;饲料、垫料易霉变,空气氨浓 度也与湿度增高有关,引起某些传染病发生,对动物的健康 不利。湿度过低,易致尘土飞扬,引起动物呼吸道疾病,影 响动物健康。当温度为27℃、相对湿度为20%时,大鼠体表 的水分蒸发很快,尾巴失水过多,可导致尾血管收缩而导致 坏尾病,表现为尾根部坏死、溃烂;湿度为40%时此病发生 率为25~30%,湿度大于60%时则不发生此病。
医学实验动物学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培训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四、居住因素
动物实验主要 设施和设备介绍
(一)我国实验动物设施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和设备发展历史
• 50-60年代:开放环境(系统)。仅以 控制温度为主。
• 70年代:开放环境为主,开始建立屏障 环境。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2000年至今:02年5月实验动物国 标系列(GB14920-14926)正式 颁布执行,上海地区动物生产和动 物使用实行许可证制度。动物实验 环境指标、设施设备、人员上岗资 格、管理制度是主要检测和考察内 容。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开 放 环 境(2)
☆ 一般只对垫料进行高压灭菌。饲料直
接供给颗粒料(啮齿类、兔子等),直接饮 用自来水。
☆开放系统设施简便,对不同种类动物没
有固定的设计模式,投资低廉 。
☆可饲养普通级动物或进行普通级动物实
验。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动
动
动
动
人员行走路线
衣柜 二更入口
鞋柜
一更衣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通向一更
通向风淋
二更衣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清 洁 走 廊
风淋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第四章实验动物的环境控制PPT课件

▪ 空气相对湿度对动物机体热调节有密切关 系。
.
14
(二)空气湿度
▪ 多数动物不耐低湿。 ▪ 低温干燥环境下大鼠易患环尾病,当湿度为40%
时大鼠此症的发生率为25%-30%。 ▪ 在低湿情况下,大、小鼠的哺乳母鼠常发生拒哺
或咬仔现象,仔鼠发育不良,体重增长停滞。 ▪ 高温、高湿时,动物抵抗力下降,发病率和病死
.
36
隔离器可安放于开放环境或屏障环境,其布局 和运作分别按上述系统的要求。隔离器呈长方形 箱状,安放于工作台上。实验动物饲养于隔离器 内;空气由送风机经空气过滤器通向隔离器的空 气入口,隔离器内的脏空气经空气出口排出。隔 离器的一侧装有橡皮手套,供隔离器内部操作使 用,隔离器另一侧有灭菌渡舱,供传入传出物料 及动物使用。有的隔离器还连有药液灭菌渡槽, 供剖腹取胎使用。
率增加,且利于病原微生物的存活和传播。
.
15
表 4-3 一些国家对实验动物设施内相对湿度的规定
动物
实验动物设施内规定的相对湿度(%)
美国 ILAR* OECD** 日 本 中 国
小鼠
40-70
30-70 45-55 40-70
大鼠
40-70
30-70 45-55 40-70
仓鼠
40-70
30-70
▪ 在饲养室内保持一定气流,不仅可使温度、 湿度及化学物质组成保持均匀一致,而且 有利于将污浊气体排出室外。
▪ 实验动物通常采用值系0.13-0.18m/s的气 流。
.
17
(三)气流和风速
▪ 动物室的通风换气,其目的在于供给动物新鲜空 气,满足实验动物生理的需要;除去室内恶臭物 质;排出动物呼吸、照明和机械运转产生的余热, 使饲养环境内温度、湿度和气流等因素达到一定 要求,稀释粉尘和空气中浮游微生物,使空气的 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
.
14
(二)空气湿度
▪ 多数动物不耐低湿。 ▪ 低温干燥环境下大鼠易患环尾病,当湿度为40%
时大鼠此症的发生率为25%-30%。 ▪ 在低湿情况下,大、小鼠的哺乳母鼠常发生拒哺
或咬仔现象,仔鼠发育不良,体重增长停滞。 ▪ 高温、高湿时,动物抵抗力下降,发病率和病死
.
36
隔离器可安放于开放环境或屏障环境,其布局 和运作分别按上述系统的要求。隔离器呈长方形 箱状,安放于工作台上。实验动物饲养于隔离器 内;空气由送风机经空气过滤器通向隔离器的空 气入口,隔离器内的脏空气经空气出口排出。隔 离器的一侧装有橡皮手套,供隔离器内部操作使 用,隔离器另一侧有灭菌渡舱,供传入传出物料 及动物使用。有的隔离器还连有药液灭菌渡槽, 供剖腹取胎使用。
率增加,且利于病原微生物的存活和传播。
.
15
表 4-3 一些国家对实验动物设施内相对湿度的规定
动物
实验动物设施内规定的相对湿度(%)
美国 ILAR* OECD** 日 本 中 国
小鼠
40-70
30-70 45-55 40-70
大鼠
40-70
30-70 45-55 40-70
仓鼠
40-70
30-70
▪ 在饲养室内保持一定气流,不仅可使温度、 湿度及化学物质组成保持均匀一致,而且 有利于将污浊气体排出室外。
▪ 实验动物通常采用值系0.13-0.18m/s的气 流。
.
17
(三)气流和风速
▪ 动物室的通风换气,其目的在于供给动物新鲜空 气,满足实验动物生理的需要;除去室内恶臭物 质;排出动物呼吸、照明和机械运转产生的余热, 使饲养环境内温度、湿度和气流等因素达到一定 要求,稀释粉尘和空气中浮游微生物,使空气的 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
实验动物的环境控制课件

实验动物的环境控制课件
9
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 光照
– 强光会损害实验动物特别是啮齿类动物 的视力,并使其辨色能力下降。
– 光线波长可影响动物的生殖机能,蓝光 比红光更能促进大鼠的性成熟。
– 持续的黑暗可抑制大鼠的生殖,使卵巢
减轻;持续光照可大、小鼠出现永久性
阴道角化,多数卵泡达到排卵前期,而
特殊动物实验设施
一、感染性动物实验设施 – P4:对生命有高度危险的病原体操作实 验室。P3加单独建筑或隔离区域,供气、 排气、真空、消毒等系统,进入前换衣 服,出实验室前淋浴,3级生物安全柜操 作。
实验动物的环境控制课件
30
特殊动物实验设施
二、放射性核素动物实验设施 – 要防止放射性核素对人的影响,防止射 线对一般动物和环境的放射性污染及同 位素的泄漏。 – 放射性物质工作屏障室通风柜
屏障系统 隔离系统
18~29
18~29
18~29
≤3
≤3
40~70
40~70 10~20
40~70 10~20
≤ 0.18
≤ 0.18
20~50
20~50
10000
100
≤ 2.45
≤ 0.45
≤14
≤14
≤14
≤60
≤60
≤60
150~300
150~300 150~300
实验12动/物12的或环1境0控/1制4课件12/12或10/14 12/12或101/16 4
实验动物的环境控制课件
23
实验动物设施
• 普通环境 – 普通环境是饲养普通级动物的设施。 – 有适合实验动物居住的基本要求,并不 严格环境控制和积极的微生物控制。 – 适用于饲育教学用途的普通级实验动物。
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环境因素分类回顾(2)
以屏障环境小鼠为例:
(1)温度:20-26 ℃,日温差≤4℃。 (2)相对湿度:40-70%。 (3)换气次数:≥10次/小时。
压强梯度:级差≥10Pa。 气流速度: ≤0.2m/s。 (4)工作照度: ≥ 200Lx; (5)环境噪声: ≤60dB。 (6)空气洁净度:洁净度7级(英美制10000级)。 (7)氨浓度: ≤14mg/m3 (8)每笼位动物数:5只以下。
3.隔离环境:
空气经过超高效过滤(滤 过率达99.97%),洁净度为 5级 (英美制100级)。恒温 恒湿。正压( ≧ 50帕)。
开 放 环 境(1)
☆该系统类型内动物生活环境与大气直接
相通,受气候影响程度大。
☆一般室内配备独立空调,用以调节温度,
并设有进气风扇和排气风扇,要求室内保持正压 (进气量>排气量)。
按微生物、寄生虫等 环境控制指标分类
1.开放环境 (Open System) 2.屏障环境(Barrier System) 3.隔离环境(Isolation System)
环境控制指标回顾 1.开放环境:
室内正压,保持温度。空 气洁净度不作要求。
2.屏障环境:
空气洁净度 7级(英美制 10000级)。恒温。空气通过 调节形成清洁走廊、动物实 验室、污染走廊和外界的空 气压强梯度差(≥10帕)。
屏障环境(2)
☆ 恒温处理后的空气通过调节形 成清洁走廊、动物实验室、污染 走廊和外界的空气压强梯度差 (≥10帕)。
☆ 操作人员穿戴灭菌衣帽鞋和手 套、口罩,风淋(淋浴)后遵循 单向流程进、出。
屏障环境(3)
☆饲料、垫料、笼器具等动物生产 和实验所需物品必须进行灭菌。 ☆在屏障环境设施内适合进行SPF级 或清洁级动物饲养和实验。 ☆有条件的地方实行电脑监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环境控制指标回顾 1.开放环境:
室内正压,保持温度。空 气洁净度不作要求。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屏障环境:
空气洁净度 7级(英美制 10000级)。恒温。空气通过 调节形成清洁走廊、动物实 验室、污染走廊和外界的空 气压强梯度差(≥10帕)。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屏障环境(2)
☆ 恒温处理后的空气通过调节形 成清洁走廊、动物实验室、污染 走廊和外界的空气压强梯度差( ≥10帕)。
☆ 操作人员穿戴灭菌衣帽鞋和手 套、口罩,风淋(淋浴)后遵循 单向流程进、出。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居住因素 -- 设施 设备、垫料、供食 器、供水器等。
环境因素分类回顾(2)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以屏障环境小鼠为例:
(1)温度:20-26 ℃,日温差≤4℃。 (2)相对湿度:40-70%。 (3)换气次数:≥10次/小时。
压强梯度:级差≥10Pa。 气流速度: ≤0.2m/s。 (4)工作照度: ≥ 200Lx; (5)环境噪声: ≤60dB。 (6)空气洁净度:洁净度7级(英美制10000级)。 (7)氨浓度: ≤14mg/m3 (8)每笼位动物数:5只以下。
《医学实验动物学》
姚一康 yaoyikang@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动物实验设施 分类和主要功能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按微生物、寄生虫等 环境控制指标分类
1.开放环境 (Open System) 2.屏障环境(Barrier System) 3.隔离环境(Isolation System)
☆该系统类型内动物生活环境与大气直接
相通,受气候影响程度大。
☆一般室内配备独立空调,用以调节温度,
并设有进气风扇和排气风扇,要求室内保持正压 (进气量>排气量)。
☆一般没有空气过滤、净化装置,对操作实
验人员、物品、气流等也不作单向流程要求。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屏障环境(3)
☆饲料、垫料、笼器具等动物生产 和实验所需物品必须进行灭菌。 ☆在屏障环境设施内适合进行SPF级 或清洁级动物饲养和实验。 ☆有条件的地方实行电脑监控。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80年代:屏障环境(系统)为主,在动 物生产和实验中开始使用层流架、隔离 器。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90年代:制定并实施实验动物设施环境 控制指标试行标准(GB14925/T);广 泛使用清洁级以上实验动物,普遍采用 屏障设施、隔离器、层流架等设施设备 进行动物实验和生产,开始引进和自行 研制“独立通气笼盒(IVC)。”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四、居住因素
动物实验主要 设施和设备介绍
(一)我国实验动物设施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和设备发展历史
• 50-60年代:开放环境(系统)。仅以 控制温度为主。
• 70年代:开放环境为主,开始建立屏障 环境。
环境因素分类回顾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
• 物理因素 — 温度、湿 • 化学因素 -- 营养
度 、 气 流速 度 、 光照 、 (饲料、饮水)、空
噪声、换气次数和空
气质地、消毒剂、杀
气洁净度。
虫剂等。
• 生物因素 -- 同 种生物、异种 生物。
物
物
物
物
饲
饲
饲
饲
进 气
养
养
养
养
方 向
架
架
架
架
排
气
方
向
开开放放环系境统设设施施示示意意图图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开放环境犬饲养区域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开放环境猴子饲养区域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开 放 环 境(2)
☆ 一般只对垫料进行高压灭菌。饲料直
接供给颗粒料(啮齿类、兔子等),直接饮 用自来水。
☆开放系统设施简便,对不同种类动物没
有固定的设计模式,投资低廉 。
☆可饲养普通级动物或进行普通级动物实
验。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动
动
动
动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2000年至今:02年5月实验动物国 标系列(GB14920-14926)正式 颁布执行,上海地区动物生产和动 物使用实行许可证制度。动物实验 环境指标、设施设备、人员上岗资 格、管理制度是主要检测和考察内 容。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3.隔离环境:
空气经过超高效过滤(滤 过率达99.97%),洁净度为 5级 (英美制100级)。恒温 恒湿。正压( ≧ 50帕)。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开 放 环 境(1)
开放环境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开放环境实验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屏 障 环 境(1)
☆屏障环境设施内动物生活环境 受气候影响较小,设施内外空气 由专门通道送入和排出。
☆屏障环境空气实施过滤净化, 送入内部区域的空气洁净度要求 达到7级(10000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