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度中性灰点调整
摄影手册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绵阳师范学院

第一章测试1.照相机最早的雏形源于画家的一种什么工具?A:彩色颜料B:暗箱C:画板D:木炭条答案:B2.摄影的基本原理来自于哪种光学原理。
A:光的色散B:小孔成像C:光的衍射D:光的反射答案:B3.摄影分离派的代表人物A:雅各布·里斯B:斯蒂格利茨C:托马斯·韦奇伍德D:达盖尔答案:B4.摄影诞生的条件A:能够保存影像的感光材料B:著名摄影师的出现C:充足的阳光D:能够形成影像的暗箱答案:AD5.摄影术的名字、发明人、国籍正确的是A:1)法国—尼埃普斯—阳光摄影术B: 3)美国—阿切尔—火棉胶摄影法C:英国—塔尔博特—卡罗氏摄影法D:法国—达盖尔—银版摄影法答案:ACD6.“摄影术诞生日”是A:1839年8月19日B:1841年2月8日C:1838年8月19日D:1825年8月19日答案:A7.下列属于保罗·斯特兰德的作品有A:《华尔街》B:《盲妇》C:《白栏杆》D:《驿站》答案:ABC8.f64小组的代表人物有A:爱德华·韦斯顿B:安塞尔·亚当斯C:雅各布·里斯D:菲利普·霍尔斯曼答案:AB9.对美国各地童工的恶劣生存状态进行纪实拍摄。
并最终促使了国议会通过法案,废止了童工制度的摄影家是A:多萝西娅·兰格B:刘易斯·海因C:斯蒂格利茨D:保罗·斯特兰德答案:B10.彼得.亨利.爱默生在《自然主义摄影术》一书中提出焦点视觉理论A:错B:对答案:B第二章测试1.数码照相机的感光元件越大越好A:错B:对答案:A2.小孔成像原理是由中国古代哪位学者提出来的A:老子B:墨子C:孔子D:管仲答案:B3.镜头镀膜的作用是什么A:增加反射B:阻止镜面发射C:阻止光线折射D:增加镜头亮度答案:B4.变焦距镜头可变焦范围越广越好A:错B:对答案:A5.变焦距镜头按照变焦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哪几类A:折反式镜头B:单环推拉式C:双环旋转式D:双环推拉式答案:BC6.焦距越大,视场角就越小A:错B:对答案:B7.在取景器拍摄过程中有哪些自动对焦模式可供选择?A:AF-FB:AF-AC:AF-CD:AF-S答案:BCD8.在MUP模式拍照时,我们需要按两次快门A:对B:错答案:A9.折返镜头的缺点有哪些A:价格昂贵B:重量沉C:光圈不可变D:成像质量弱答案:CD10.感光度设置越高,成像质量越好A:对B:错答案:B第三章测试1.摄影术只要多拍照就一定能够成功A:对B:错答案:B2.曝光量的计算单位是什么A:流明·秒B:流明C:勒克斯D:勒克斯·秒(lx·s)答案:D3.影响曝光的因素不包括哪一项A:光圈B:色温C:快门D:ISO答案:B4.拍照过程中,取景器取景不如实时取景好A:错B:对答案:A5.程序曝光还可以对哪些参数进行调整A:光圈B:曝光补偿C:快门速度D:ISO答案:BD6.平时拍摄时,感光度越小越好A:错B:对答案:A7.摄影曝光中,根据互易率的关系,快门与光圈可以选择任意一个组合进行拍摄A:对B:错答案:B8.光圈优先就是手动调节光圈,相机的测光系统根据手动给出的光圈值自动匹配快门速度。
调色5.3:利用中性灰与目标图层的差值、通过阈值图层寻找中性灰

调色5.3:利用中性灰与目标图层的差值、通过阈值图层寻找中性灰设计原来如此2019-02-02 21:00:00被很多人忽略的PS技巧,PS差值如何使用?原理讲解上期的“批量白平衡”校正你学会了吗?1、我们借助了一个工具来做调整,叫做bridge;2、调整的过程非常简单,选中一个中性灰即可进行批量调整;3、但由于很多人不太会准确寻找画面中的中性灰,所以我介绍了一种方法来准确寻找中性灰;4、这个方法就是在当前图层上新建一个50%中性灰图层,利用差值的图层混合模式去寻找;5、这样的好处就在于即便在拍照的时候没有携带灰卡,也可以轻松找到中性灰,从而进行色彩校正;6、省去了一遍遍试错的时间,对于有些复杂的图片多少还是有一些帮助的;如果你不是很明白,可以看一下上期内容:批量白平衡调节方法,快速找到画面里面的中性灰上期我们讲了利用差值寻找中性灰的步骤,今天来讲原理。
在拍照没有带灰卡的时候,可以使用这个方法,但这里需要补充一下:严格来说白平衡其实也没有对与错这个概念,这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对照片的要求而已,你要让一张照片偏红其实也没有错,只是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
但要清楚先校色,再调色这个概念。
正式开始。
今天我们讲解的是利用“差值”找出画面里的中性灰。
问:差值在哪里?答:在图层混合模式里面。
问:它的原理是什么呢?这样吧,我们对着步骤来讲解,比如你需要找出这张图的中性灰。
第一步:新建一个空白图层,填充50%的灰色。
第二步:把“中性灰”的图层混合模式改为“差值”。
接下来是重点,我们来分析:1、当新建图层,模式更改为差值的时候,软件会将背景和中性灰两个图层进行色值计算;2、既然你已经知道了RGB的每个数值最大是255,最小是0;3、所以差值模式会在两个图层中计算,用数值大的颜色减去数值小的颜色;4、得到的结果就会显示在最终图片里面,所以就会看到上图的结果;可能你没有听明白,因为太绕口,举例:这张图片是白色,白色的色值是R 255,G 255,B 255。
18%灰及灰板的使用方法

18%灰及灰板的使用方法用灰面测光,确定曝光。
然后拍白面作为自定义白平衡的标准。
最近有影友问及什么是18%灰及灰板的用法,现简要回复如下:我们知道,世上万物的色彩是靠物质对光线的反射来呈现的,人类在对光线的亮度测试研究中发现,无色的白雪反光率为98%左右,碳黑是2%左右,测得它们之间中点的反光率约为12.5%,故被称为“中灰”。
而“标准灰板”即是反光率12.5%左右的中间灰;通过实验人们得知,物质18%的反光率与白种或黄种人的外露皮肤的脸与手背十分相近,故摄影师有用手背或面部为测光标准的惯例和实践。
一、什么是18%灰板?灰板的一面被染成灰颜色。
这种灰色是一种精确的色调,能够反射照射到物体上光线的18%,因此我们称这种色调为“18%灰色”。
“18%灰色”是不是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呢?我们已经知道,测光表(包括单反相机的机内测光)都将能够产生18%灰色设置为曝光标准,所以当我们将测光表(内置式或手持式)指向18%灰板时,测光表将会给出一个推荐曝光数据,该曝光数据应该能够产生一张与18%灰板色调完全相同的照片。
人们都知道,如果一个物体是绝对的黑色,那它的反射率是0,如是绝对的白,那么它的反射率就是100%。
实际上所有的物体都在这两个极端之间。
如果某一灰色影调反射的是18%的光,它就是18%的灰。
如果把大自然中的所有物体的亮、暗、中间色调混合起来,产生的就是18%的灰。
因此照相机中测光系统的设计就是以这种18%的灰的亮度为再现目的的。
不管你把测光系统对准任何色调的物体进行测光,它总是“认为”被摄对象是中灰色调,并提供再现中灰色调的曝光数据。
也就是说,你把照相机对着白雪测光,得到的曝光数据是把白雪还原为灰色,对着黑色的物体测光,得到的曝光数据也是把该物体还原成灰色。
这时就需要进行曝光补偿了。
如果测光的对象恰好是18%反射率的中灰色调,包括测光范围内各种景物的综合亮度呈18%的中灰色调时,按测光读数推荐的曝光组合就能产生准确的曝光,也就是能最大限度的表现景物各种亮度层次。
亚当斯区域曝光法-网友举例讲解

对亚当斯区域曝光理论有兴趣或感觉纳闷的同学进来。
老败给你讲讲,保证和你在别处看到的不一样亚当斯区域曝光理论,如雷贯耳已经n年了。
不知出于啥原因,或许是年轻人对权威的逆反吧,十几年来从未提起兴趣去了解一下。
直到已不再年轻的前几天,Tommy又提起了这个,才决定去了解一下。
Google一搜才发现,这么大名鼎鼎的理论,能找到的中文讲解竟都是些互相抄来抄去、人云亦云的狗屁。
貌似没人能用中文讲清楚,更没人能说出来它在数码时代的今天能有什么指导意义。
中文资料没帮助,看英文的吧。
怎么搜索资料呢?关键词:区域曝光理论, 直译r egional exposure theory,google里还真有个把中国人这样说。
可显然,这中国人发明的,英语里没这一说。
没辙,搜Ansel Adams 吧。
这才知道这个被中国人赋予了这么一个高深名称的理论在英文里叫The Zone System。
其原始的发明人叫Fred Archer(注意不要和Frederick S cott Archer,1813-1857,另一位对摄影术的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人)。
Fred Archer 对The Zone System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发明了这个0到10区(级)的灰阶(见下面)。
0区是近死黑,几乎全部光线都被吸收。
10区是近死白,几乎全部光线被反射。
其余的区在中间,每区都比前一区光线反射多一倍(翻番),1区与9区相差256倍。
中间的那个第5区光线反射率是18%,叫作中央灰,简称中灰。
Fred Archer另外的贡献是建立了光圈(F)档位系统,并且把光圈档位用这0-10区灰阶形象地表现出来。
这一系统已经成为工业标准沿用至今,被我们每个爱好摄影的人所熟悉。
说到这里,The Zone System的基本概念部分已经讲完。
没啥新鲜玩意嘛!都是摄影理论的入门知识。
亚当斯呢?这关亚当斯什么事呢?没有亚当斯,这套系统就是一个工业标准,普通摄影者并无绝对必要了解这一知识。
宾得K30进阶篇:《测光,AE锁定曝光,对焦模式等的实践应用》

宾得K30进阶篇:《测光,AE锁定曝光,对焦模式等的实践应用》当我们熟悉了K30的初级使用以及了解了“快门”“光圈”“ISO”的作用,我们或许还会为“为什么我拍出来的照片还不如卡片机”而苦恼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想过是不是因为机器我还没有彻底熟悉?机器的每一种设置我都知晓是什么意思?我们有没有想过怎么设置机身我才能拍出来比较出彩的照片?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话,那么你可以接着跟我往下看。
1:先跟我来设置机身。
①档位扭到AV档(光圈优先),为什么?因为在AV档下光圈参数你可以自由设定,快门速度和ISO感光度会自动根据机身的测光来设定合适的曝光值,每一支镜头都有最佳光圈(在此光圈下最锐,能发挥出镜头的最佳素质),你完全可以在最佳光圈下进行创作拍摄,当然有些情况下并不适合最佳光圈,比如DA18-55的最佳光圈为F8,在室内暗光情况下你若用最佳光圈,那么要么是因为手抖(小光圈会带来长时间曝光),要么是因为被摄主体的活动,最终你得到的会是一张糊掉的片子。
这时候我们就要牺牲画面素质,而只要求能保留可看的画面,我们要使用最大光圈+高感光度来实现了。
②ISO阴天设置为100-1600,晴天设置为100-800或640(MEUN-C1-3-扩展感光度开启),因为K30的实际可用感光度在1600以内(当然6400也可用,但是你会得到噪点惨不忍睹的画面)。
③曝光补偿设置为+2格(EV+0.7),实现方法为MENU-C1-曝光设定步长选择1,C1-感光度步长选择2。
然后按机顶+/—键,向右滚动后拨轮+2格即可实现。
解释:因为宾得机器的正常曝光情况下总会画面有点偏暗,EV+0.7或者0.3即可解决,当然在极强光下,我们甚至要-0.7或者更多才能得到准确的曝光以不至于过曝造成画面惨白一片。
这个曝光补偿,各位可以根据实际条件来设置,当然增加曝光补偿会造成快门时间的增加,这点需要注意下安全快门。
④机身的其他设置:机身对焦拨扭拨到AF.S单次对焦(C为连续对焦,也就是追焦,适合配合高速连拍来拍摄高速运动的画面。
了解中性灰及18%标准灰板在摄影中的重要作用(可自制灰板)

了解中性灰及18%标准灰板在摄影中的重要作用(可自制灰板)了解中性灰及18%标准灰板在摄影中的重要作用(可自制灰板)作者:黄仕彪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08年04月15日点击数: 3308用专业的眼光来评价一名摄影师是否够专业,是看他有没有使用“标准灰板”来测光或定义相机的暴光参数。
提到了“标准灰板”我们就想起了中性灰,因为它们在彩色或黑白影象记录与还原中充当着极为重要的平衡色彩及灰阶平衡的作用。
欲知中性灰标板的作用,我们则先以测光表为例来讲,由于测光表分为照度测光表和亮度测光表两种,所以这个问题得先从光说起。
我们知道,世上万物的色彩是靠物质对光线的反射来呈现的,人类在对光线的亮度测试研究中发现,无色的白雪反光率为98%左右,碳黑是2%左右,测得它们之间中点的反光率约为12.5%,故被称为“中灰”。
而“标准灰板”即是反光率12.5%左右的中间灰;通过实验人们得知,物质18%的反光率与白种或黄种人的外露皮肤的脸与手背十分相近,故摄影师有用手背或面部为测光标准的惯例和实践。
现在我们把问题回到测光表测得并确定的参数上来看,照度测光表对物体测光得到的曝光参数作为相机正确暴光的依据,我们看到相机上的感光表现不但被摄物中18%的灰得到了真实的还原,而且其它不同亮度的景物同样也获得较真实的还原。
这里照度测光表是以被摄物的角度来测量光源照度的,而亮度测光表的读数和曝光则意味着无论被测物是炭黑或是白雪,其最终的结果都将还原成反光率为18%的中性灰。
其中亮度测光表是以相机的角度来测量被摄物亮度的形式;而照度测光表则与被摄物的反光率无关,其两者均不会因为拍摄记录的是白雪还是碳黑,而得到的测光参数都是一样。
不同的是,亮度表在测量照度的同时,还兼顾测量了被摄物的反光率,在同样的照明条件下,测碳黑和雪白的读数悬殊极大,所以我们在原理上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后才能更好地运用。
另,凡是与影象记录和还原有关的测光表或设备测光探头的乳白色测光头都是用来模糊平均化影象颜色的,最终得到的入光率仍是18%的中性灰。
如何曝光才能正确体现18%灰

如何曝光才能正确体现18%灰一、正确曝光应该是最佳曝光在数码时代,获得正确曝光的方式往往要依赖相机的测光系统,它们现在已经非常完备,能够胜任几乎所有复杂的拍摄场景。
从技术上讲,最原始的测光系统会将画面亮度还原为18% 灰,但由于拍摄场景千变万化,摄影师所希望表达的情感也千差万别,因此,技术上的正确曝光往往不是一张照片的最佳曝光。
作为摄影师,应该寻求作为照片最佳表现效果的曝光,而不是技术上的正确曝光。
在数码时代,要获得最佳曝光的方法除了摄影师对照片的构思以外,还需要能合理运用相机上的其他辅助功能,比如机身后部可以预览拍摄效果的LCD 显示屏、相机所显示的关于照片正确曝光信息的直方图,以及各种丰富的测光模式、曝光补偿甚至包围曝光。
二、曝光的正确顺序摄影师在拍摄完成一张照片的过程中,测光以及正确曝光的工作和构图一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能让新手更好地理解这一过程,下面将讲解一下数码单反相机拍摄时的曝光操作顺序。
第一,选择测光模式:测光模式大体分为点测光、中央重点测光和评价测光等,摄影师要根据被摄体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测光模式。
第二,选择感光度:摄影师要根据环境光线的强弱,结合拍摄焦距和安全快门等因素,来设定适用的感光度。
第三,设定白平衡:根据光线条件确认白平衡,通常可选择自动白平衡模式。
第四,确定曝光模式:从光圈优先、快门优先、程序自动曝光和手动曝光等几种曝光模式中选择,其中最为常用的是光圈优先模式。
第五,取景构图:根据拍摄意图完成取景构图。
第六,考虑是否使用曝光补偿:如果摄影师需要对曝光进行微调,在这一步可以使用曝光补偿功能;第七,按下快门完成拍摄。
三、测光模式:评价测光评价测光是最常用的测光方式,不同厂商赋予它不同的技术名称,尼康称为矩阵测光,佳能称为评价测光。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测量反光镜不同区域的明亮度得到光量范围,根据各厂商海量的照片曝光值分析数据来确定更准确的曝光值。
评价测光并不是简单地将画面还原成18% 灰的平均测光,而是一种能够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测光方式,它的算法综合考量画面大部分区域的各种因素。
PS利用18度中性灰点调整照片偏色方法(4)

PS利用18度中性灰点调整照片偏色方法(4)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二是调整偏色的思路;三是ps操作步骤。
一、需要掌握的几个知识点。
学软件,做后期处理,要想达到一种艺术境界,必须要掌握与软件相联系或者有关的知识。
这里介绍几个概念,对寻找18度灰,调整照片的偏色的理解很有帮助。
1】像素:是组成数码图像的一种最小单位,形状:有长方形、正方形,ps里的像素是正方形的。
一个像素只有一种颜色,像素有大有小,无法来确定它的具体尺寸。
一张照片像素越多,色彩越丰富,清晰度越高。
2】白场、黑场:ps里有三种吸管白、灰、黑。
用来吸取数码图像的颜色。
这里说的白场、黑场不是指的数码图像本身白色和黑色的像素,而是照片所反映的现实景象中的白色和黑色的地方。
3】阈值:说白了就是临界点!例如过了这个临界点是白色,不过这个临界点就是黑色。
这个临界点可以自己定义。
在PS中的阈值,实际上是基于图片亮度的一个黑白分界值,默认值是50%中性灰,既(RGB都是128,亮度高于128(<50%的灰)的既会变白,低于128(>50%的灰)的既会变黑。
4】色阶:就是色谱的阶梯变化。
在ps里的RGB从黑到白,也就是由0到255有256级色阶数值。
5】差值:也以这样理解,在离散数据之间补充一些数据。
在ps 里的图像中,像素与像素之间添加的像素。
)6】18度灰:相机给你推荐的曝光组合下,拍出来后,你测光的那一点处的灰度值(红绿蓝三色值的算术平均值)一定是128(256为纯白,0为纯黑)。
这样的灰度,就是反射率18%的灰,也叫中灰。
18%怎么算出来的,俺也不知道,估计科学家也解释不了,这样理解就是了。
二、调整偏色的思路。
大家都有感受,任何一台照相机拍出来的照片都存在不同的偏色,任何一台显示屏显示的色彩都不相同,甚至一个品牌型号的显示器出来的色彩也有差异。
为此,调整偏色不能用肉眼去判断是否准确,唯一的一种办法就是用数字来确定,这是硬道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实际景象中的黑场和白场后,通过差值计算就可得到RGB为
128的阈值,然后,再缩小这个阈值的范围,得到的即是18度灰
的那个像素,通过这个像素再进行计算,很简单的纠正了整幅彩
色图像的色彩。
18度中性灰点调整照片偏色法
• 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二是 调整偏色的思路;三是photoshop操作步骤。
• 一、需要掌握的几个知识点。学软件,做后期处理,要想 达到一种艺术境界,必须要掌握与软件相联系或者有关的 知识。
•
1】像素:是组成数码图像的一种最小单位,形状:
有长方形、正方形,ps里的像素是正方形的。一个像素只
•
这样的灰度,就是反射率18%的灰,也叫中灰。
• 二、调整偏色的思路。
•
大家都有感受,任何一台照相机拍出来的照片都存在不同的
偏色,任何一台显示屏显示的色彩都不相同,甚至一个品牌型号
的显示器出来的色彩也有差异。
•
为此,调整偏色不能用肉眼去判断是否准确,唯一的一种办
法就是用数字来确定,这是硬道理。
•
ps中,用18度灰来调整数码图像的偏色是非常准确,也是
•
4】色阶:就是色谱的阶梯变化。在ps里的RGB从黑
到白,也就是由0到255有256级色阶数值。
•
5】差值:也以这样理解,在离散数据之间补充一些
数据。在ps里的图像中,像素与像素之间增加的像素。
•
6】18度灰:相机给你推荐的曝光组合下,拍出来后,
你测光的那一点处的灰度值(红绿蓝三色值的算术平均值)
一定是128度灰呢?我们就用前面讲的几个知识点来
寻找18度灰的那个像素点,通过18度灰
•
的像素来平衡整个图像的色彩,使整幅数码图像色彩得到纠
正。
•
因为18度灰是数码图像中RGB的数值都为128时灰色的反射
率。所以,首先要确定数码图像的RGB的数值都等于128,在一
幅彩色图像中如果找到了这幅图像的
有一种颜色,像素有大有小,无法来确定它的具体尺寸。
•
一张照片像素越多,色彩越丰富,清晰度越高。
•
2】白场、黑场:ps里有三种吸管白、灰、黑。用来
吸取数码图像的颜色。这里说的白场、黑场不是指的数码
图像本身白色和黑色的像素,而是照片所反映的现实景象
中的白色和黑色的地方。
•
• 3】阈值:就是临界点!例如过了这个临界点是白色,不 过这个临界点就是黑色。这个临界点可以自己定义。在 PS中的阈值,实际上是基于图片亮度的一个黑白分界值, 默认值是50%中性灰,既(RGB都是128,亮度高于 128(<50%的灰)的既会变白,低于128(>50%的灰)的既 会变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