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处世名言
孔子的十大经典名言

孔子的十大经典名言孔子的十大经典名言1、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5、德不孤,必有邻。
6、礼之用,和为贵。
7、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名言大全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6、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7、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8、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9、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10、能够托六尺之孤,能够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2、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13、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
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14、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5、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16、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17、子谓于产。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1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9、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2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22、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23、放于利而行,多怨。
24、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2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6、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27、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28、(“撰”去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
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孔子名言20个

孔子名言20个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释义: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就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愁。
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释义: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释义:自己不要的东西,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释义:交朋友,一定要言而有信。
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释义:君子和睦相处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啊!日日夜夜不停流去。
7、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释义: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都是需要下功夫的。
8、道不同,不相为谋。
释义:立场不同、观点不同,也就不要相互商议谋划了。
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释义:《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就是:思想纯洁,没有邪恶的东西。
1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释义: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遇事不困惑,五十懂得了自然规律,六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1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释义: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1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释义:君子团结群众但不相互勾结,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
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释义: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14、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释义: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呢?”15、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释义:听到传闻不加考证随意传播,就是抛弃了道德。
16、朝闻道,夕死可矣。
释义:早上明白知晓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
17、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释义:天下之大,走到哪里都有朋友啊!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的名言名句大全

孔子的名言名句大全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解释,学习应该是持续不断的,只有不断地温故知新,才会感到快乐。
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解释,不要做自己不愿意被人做的事情,要善待他人。
3.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解释,君子循规蹈矩,不随波逐流;小人只会攀比,却不懂得做人之道。
4.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解释,知道自己所知,不知道自己所不知,才算是真正的知识。
5.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解释,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你,要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6. “君子不器。
”。
解释,君子不会固守一成不变的模式,而是能够随机应变、灵活变通。
7.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解释,无论是谁,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老师。
8.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解释,通过温故知新,才能成为别人的老师。
9. “志士不忧不惧。
”。
解释,有志向的人不会因为困难而忧虑,也不会因为顺利而骄傲。
10. “吾日三省吾身。
”。
解释,每天都要反省自己的言行,不断完善自己。
11. “不耻下问。
”。
解释,不要因为自己的无知而感到羞耻,要敢于向比自己更懂的人请教。
12. “不学诗,无以言。
”。
解释,学习诗词可以提高自己的言辞表达能力。
13.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解释,明白道理的人不如喜欢道理的人,喜欢道理的人不如享受道理的人。
14.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解释,学习要结合思考,思考要结合学习,二者缺一不可。
15. “巧言令色,鲜矣仁。
”。
解释,花言巧语、虚情假意,很少能代表真心真意。
16.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解释,君子说话要慎重,行动要果断。
17. “知之者不如行之者,行之者不如乐之者。
”。
解释,明白道理的人不如实践道理的人,实践道理的人不如享受道理的人。
18.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解释,不考虑长远问题,就会有短期的烦恼。
19. “不患寡而患不均。
孔子关于社会的名言

孔子关于社会的名言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论语·颜渊》意为:自己不希望的事情,不要施加给别人。
2.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 ——《论语·颜渊》意为: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样。
3. "礼之用,和为贵。
" ——《论语·学而》意为:礼的作用,以和谐为最宝贵。
4.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论语·述而》意为:几个人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
5.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 ——《论语·雍也》意为:智慧的人喜欢水,仁德的人喜欢山。
6.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 ——《论语·泰伯》意为:可以让民众按照某种方式行动,但不一定能让他们理解其中的道理。
7.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论语·子张》意为:君子之间可以和睦相处但保持不同意见,小人之间看似一致却不能和睦。
8.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论语·为政》意为:君子团结人而不搞小团体,小人搞小团体而不团结人。
9. "里仁为美。
" ——《论语·里仁》意为:以仁德为邻是美好的。
10.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 ——《论语·季氏》意为:不担心财富少,而担心分配不公;不担心贫穷,而担心社会不安定。
老子孔子孟子关于为人处世的经典名言

老子孔子孟子关于为人处世的经典名言1. “为人者,心知其愚。
”- 孟子2. “性恶者,其情则犯。
人皆有善心,至于恶心则恃其圣人。
”- 孟子3.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4.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孔子5.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 孔子6.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7.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孔子8.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孔子9.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孔子10.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君子乎?”- 孔子11. “择善而从之,不择恶而遗之。
”- 孔子12.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 孔子13.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 孔子14.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孔子15. “吾日三省吾身。
”- 孔子16. “道德者,人之所以能立于世也。
”- 孟子17. “行义而行言,必信之;行不义而行言,必信之。
”- 孟子18.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 孟子19. “仁者不忧不苦。
”- 孟子20. “人无恒不迁。
”- 孟子21.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 孟子22. “为善者,人皆仰之;为恶者,人皆戮之。
”- 孟子23. “仁者,爱人。
”- 孟子24.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孟子25. “人皆可为善。
”- 孟子26. “用人不知其能,是谓大愚。
”- 孟子27. “心正则无邪。
”- 孟子28. “父母在,不远游。
”- 孔子29.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孔子30.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 孔子。
孔子关于善的名言

孔子关于善的名言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 阐述:孔子认为,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可以做自己老师的人。
这体现了一种谦逊好学的态度。
看到他人的优点就去学习,看到他人的缺点就反省自己是否也有,进而改正。
这种对他人善与不善的看待方式,有助于自身不断地提升品德修养和知识水平。
2.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孔子。
- 阐述:孔子在此处明确区分了君子和小人的行为准则。
君子会帮助他人达成美好的事情,而不会促成他人的恶行。
这反映出君子具有善良、正义的品德,他们积极地在社会中弘扬善,阻止恶的发生,以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风尚。
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
- 阐述:这是孔子倡导的一种恕道。
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不要施加给别人。
从善的角度理解,这是一种换位思考,以同理心对待他人的表现。
如果人人都能遵循这一准则,社会中的恶意与伤害将会大大减少,人与人之间会更加和谐、友善。
4.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
- 阐述:当看到有德行的贤人时,要想着向他看齐;看到不贤的人,就要自我反省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这是孔子激励人们向善的一种方式,通过对贤人的敬仰和学习,以及对不贤行为的警惕,不断完善自己的品德,向着善的方向发展。
5.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孔子。
- 阐述:孔子强调了善恶积累的重要性。
善的积累多了才能成就好的名声,而恶的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自身的毁灭。
这告诫人们要不断地积累善,远离恶行,因为小善积多了就是大善,小恶积多了就会酿成大祸。
6. “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孔子。
- 阐述:居住在有仁德之风的地方才是美好的。
如果不选择这样的地方居住,怎么能说是明智的呢?这表明孔子认为良好的道德环境对人的成长和向善有重要影响,人们应该主动选择充满善与仁德的环境。
7.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
- 阐述:君子说话要谨慎,做事要敏捷。
三十而立处世名言

三十而立处世名言三十而立处世名言有如下:1、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孔子《论语》2、三十而立,不是指你已经建立了什么,而是指你已经成为一个独立、成熟的个体,有了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王蒙3、三十而立,立的是一份对未来的坚定和执着。
——李嘉诚4、三十而立,是一道门槛,跨过去便不再是小孩。
——刘震云5、三十而立,是一种状态,一种积极、淡定、自信的状态。
——杨澜6、三十而立,不只是事业有成,更重要的是内心成熟。
——俞敏洪7、三十而立,不是终点,而是人生另一个阶段的开始。
——马云8、三十而立,是人生的一次重要转折,需要我们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和目标。
——任正非9、三十而立,是人生的一道风景线,需要我们好好珍惜和把握。
——李彦宏10、三十而立,是一种态度,一种对人生的热爱和追求。
——乔布斯11、三十而立,立于人生之巅峰;四十而知,知于世界之无限。
12、三十而立,明了自我之价值;四十而知,泛观世界之辽阔。
13、三十而立,我明白了人生的不确定性和变化无常,也开始更加珍惜当下的每一刻。
14、三十而立,感受岁月之沉淀;四十而知,知晓生活之真谛。
15、所谓三十而立,就是拥有强大的内心,做自己的避风港。
16、三十而立,砥砺前行。
不断成长,超越自己,书写更加辉煌的人生篇章!17、三十而立并不是一种外在的社会坐标,衡量你已经如何成功,而是内在的心灵标准,衡定你的生命是否开始有一种心灵的内省,并且从容不迫,开始对你做的事情有一种自信和坚定。
18、三十而立,三十而已,三十岁前朝着下一个目标努力前进。
19、三十而立,犹如夏花之绚烂;四十而知,犹如秋叶之静美。
20、愿自己能够三十而立,祝自己:一切顺利,越来越好。
孔子关于人生的名言80句

孔子关于人生的名言80句以下是80句孔子关于人生的名言: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6.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7.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8.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亦以為齊焉。
9.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10.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11. 杀身成仁,忍辱负重。
12. 知者不立危墙之下。
1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4. 君子不器。
15. 色难,有若无,无若有。
16. 道听而涂说,德行日益。
17.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8.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9.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0. 温故而知新,可谓得教也。
21. 始作俑者必自俑者。
22. 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也。
23.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24.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5.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6.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27.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8.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9.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30.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1. 天生德於予,佐吾以揖,吾其被发左衽矣。
32.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33. 君子不以言举人,也以践人。
34. 君子质而已矣,半乎致矣。
35.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36. 小人者,不以悦君,可以去也;君子者,以悦君,可以纳也。
37. 孔子曰:君子何患乎无童子之乐乎?38. 人知其智,不知其仁;人义其言,不知其行。
39.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40. 君子远庖厨。
41.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4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3.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4. 君子要知道,不要改道。
4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6.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7. 君子乐得其志,小人忧得其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处世名言本文是关于孔子处世名言,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释义】孔子说:“一个人的质朴要是超过他的文采,就未免有些粗野;文采要是超过他的质朴,又未免有些浮华。
只有文采和质朴结合的匀称均衡,那才称得上大雅君子。
”2.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为政》【释义】孔子说:“君子团结人而不搞勾结拉拢,小人只搞勾结拉拢而不团结人。
”3.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为政》【释义】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誉,不知道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
这就好比大车、小车缺乏了关键部件套不住牲口一样,那怎么能驾车走路呢?”4.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雍也》【释义】孔子说:“人能够问心无愧地活在世上,是因为他正值;不正值的人也能活在世上,那是因为他侥幸地避免了祸害。
”5.子曰:“志于道,据于徳,依于仁,游于艺。
”——《述而》【释义】孔子曰:“志向在道上,根据在徳上,依靠在仁上,而在礼仪、音乐、射箭、驾车、文字、算术这六艺之中研习游乐来陶冶身心。
”6.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里仁》【释义】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必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同他做伙伴。
”7.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释义】孔子说:“智慧的人遇事不迷惑,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8.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雍也》【释义】孔子说:“聪明的人喜欢水,有仁德的人喜欢山。
聪明的人活跃,有仁德的人沉静。
聪明的人生活快乐,有仁德的人容易长寿。
”9.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释义】孔子说:“见到贤人,就想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没有他那样的毛病。
”10.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释义】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11.孔子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卫灵公》【释义】孔子说:“君子庄重而不与人争执高下,合群而不拉帮结派。
”12.子曰“巧言乱德。
小不忍则乱大谋。
”——《卫灵公》大意:孔子说:“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
遇到小事不能忍耐,就会扰乱了大事。
”13.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季氏》【释义】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戒:青少年时期,血气还未养成,要警惕不可迷恋女色;到了壮年时期,血气正在旺盛,要警惕不可争强好胜;等到年纪变老,血气已经衰退,要警惕不可贪得无厌。
”14.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颜渊》【释义】孔子说:“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再用礼仪加以自我约束,就不致于产生叛离之心了。
”15.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卫灵公》【释义】孔子说:“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苛刻要求别人。
慎言敏行篇16.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里仁》【释义】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做事要勤快。
”17.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里仁》【释义】孔子说:“古时候的人言论不肯轻易出口,是因为他们认为单单说得出而自身做不到是可耻的。
”18.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宪问》【释义】孔子说:“君子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
”19.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宪问》【释义】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那么说话和行动都要正直;国家政治黑暗,难么行为要正直,而说话要谨慎随和。
”20.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
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子罕》【释义】孔子说:“听到合乎原则的话,能不接受吗?而接收之后能改正错误才可贵。
听到顺从自己的话,能不高兴吗?而高兴之后能分析鉴别才可贵。
而盲目高兴,不加分析;或表面接受,实际不改,对这种人我实在没有办法啊。
”21.子曰:“其言之不祚,则为之也难。
”——《宪问》【释义】孔子说:“他的话大言不惭,要他做起来就很难了。
”22.子曰:“过而不改,是为过矣。
”——《卫灵公》【释义】孔子说:“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才是真正的错误呢。
”23.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季氏》【释义】孔子说:“君子要有九种考虑:看到的时候要思考是否看明白了,听的时候要考虑是否听清楚了,待人接物的脸色要考虑是否温和,容貌态度要考虑是否恭敬,说话要考虑是否诚恳,办事要考虑是否认真,遇到疑难问题要考虑如何向别人请教,怨怒发作前要考虑将引起的后果,看到名利时要考虑得到它是否合乎道义。
”24.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无不与也。
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述而》【释义】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不用船只而趟水过大河,这种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不同他共事。
同沃共使的一定要是遇事谨慎小心,喜欢动脑子想点子来完成任务的人。
”25.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也。
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季氏》【释义】孔子说:“有益的快乐由三种,有害的快乐有三种。
以得到礼乐的调节为快乐,以赞扬别人的长处为快乐,一多交贤能的朋友为快乐,这是有益的快乐。
以傲慢自大为快乐,以无所事事地游荡为快乐,以过度的宴饮为快乐,这是有害的。
”诚信友爱篇26.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颜渊》【释义】孔子说:“君子喜欢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喜欢促成别人的坏事。
小人却与此相反。
27.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述而》【释义】孔子说:“君子胸怀坦荡,小人经常忧愁。
”28.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卫灵公》【释义】孔子说:“即使大家都讨厌他,自己也不要随便附和,一定要考察一下;即使大家都喜欢他,也一定要考察一下。
”2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学而》【释义】孔子说:“不怕别人部料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30.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宪问》【释义】孔子说:“不事先怀疑别人的欺诈,也不随意猜测别人的不诚实,然而却又能及早地加以察觉,这才是贤人啊!”31.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人焉廋哉?人焉廋哉?”——《为政》【释义】孔子说:“观察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考察他所走过的道路,了解他的心情、爱好,那么这个人的真实面目怎么隐藏得住呢?怎么能隐藏得住呢?”32.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卫灵公》【释义】孔子说:“君子不因为一个人有几句正确言论就推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言论。
”33.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子罕》【释义】孔子说:“可以同在一起学习的人,未必能一起通向真理;可以一起通向真理的人,未必能共同坚守真理;可以一起坚守真理的人,未必都能做到通权达变。
”34.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卫灵公》【释义】孔子说:“可以同他谈话,却不同他谈话,这会错过人才;不可以同他谈话,却同他谈话,这是错说了话。
聪明人既不会错过人才,也不会错说话。
”35.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卫灵公》【释义】孔子说:“主张不同,不互相谋划事情。
”36.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卫灵公》【释义】孔子说:“有志之士、仁德之人,不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肯勇于牺牲自己来维护仁德。
”37.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卫灵公》【释义】孔子说:“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就可以化解怨恨了。
”38.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志仁者。
”——《卫灵公》【释义】孔子说:“工匠要搞好他的工作,一定要事先修好他的工具。
我们住在这个国家,就要为那些卿大夫中的贤人服务,与那些士人中的仁人交友。
”39.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季氏》【释义】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三种。
同正直的人交朋友,同诚实的人交朋友,同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这是有益的。
同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当面恭维背后诽谤的人交朋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便有害了。
”40.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焉。
”——《颜渊》【释义】孔子说:“诚恳地劝告他,好好地引导他,要使他仍然不听,也就算了,免得自找羞辱。
”仁德道义篇41.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里仁》【释义】孔子说:“只有仁人才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去关爱人,也才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去憎恨人。
”4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释义】孔子说:“花言巧语,又伪装出和善的面孔,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啊!”43.子曰:“君子道者有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宪问》【释义】孔子说:“君子达到的三个方面,我都没有做到:仁德的人遇事不忧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子贡说:“这三点正是老师的自我评论啊。
”44.子曰:“君子义以为质,厉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卫灵公》【释义】孔子说:“君子把义作为做人的根本,用礼仪来实行它,用谦虚的话来表达它,用诚实的态度来完成它。
这才是君子啊!”45.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及所哺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颜渊》【释义】孔子说:“出门做事就像接待贵宾一样认真,役使老百姓就像承担重大祭祀一样慎重。
凡是自己不愿做的事,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无论在邦国里做事,在家族里做事,都不要让人怨恨自己。
”46.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子路》【释义】孔子说:“刚强、果断、朴实、言语谨慎,这些品格接近于仁。
”47.子曰:“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释义】孔子说:“居住在有仁德风气的地方是美好的。
挑选住处,不选有仁风的地方,怎么能说是聪明呢?”48.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卫灵公》【释义】孔子说:“面对着合乎仁德的事,可以不必对老师讲谦让。
”49.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宪问》【释义】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一定有精彩的言论,而有精彩言论的人不一定有道德。
仁人一定勇敢,而勇敢的人不一定是仁人。
”50.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