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金排石汤
得了肾结石,就喝三金排石汤!名老中医研制,安全有效!

得了肾结石,就喝三金排石汤!名老中医研制,安全有效!“肾结石”病,中医谓之“淋症”,“淋症”在临床上分为六种类型,分别是:热淋、石淋、血淋、气淋、膏淋、劳淋。
因篇幅所限,笔者仅就“肾结石”病,即(石淋)的临床诊断、症状以及治疗,预防等在这里谈谈个人看法。
中医对“石淋”的成因认为是:“湿热久蕴、熬尿成石”,临床症状为:排尿涩痛,或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少腹拘急,往往突发,一侧腰腹绞痛难忍,甚则牵及外阴,尿中带血,尿中有时夹有细砂石。
中医临床诊断:舌红、苔薄黄、脉弦或带数西医临床检验报告单提示:尿镜检红细胞++++ 尿镜检白细胞++++ B超腹部平片提示结石阴影等业师自拟三金排石汤:金钱草30-50克、郁金20-30克、生鸡内金20-30克;皂角刺20-30克;六一散30克,水煎取汁1000毫升,分三次口服,每次服药2小时后多饮茶水,行跳跃运动。
三金排石汤中金钱草能消热利尿通淋,郁金、生鸡内金有活血溶石作用,能显著解除输尿管平滑肌的痉挛,扩张平滑肌的作用,郁金随症状增加剂量,更表现这一作用。
龟角刺能将有形之物,消坚涤石,六一散利尿祛湿。
中医提醒:三金排石汤适用于临床诊断的肾结石,即包括整个泌尿系统为中医“石淋”类患者,胆结石不在此列(消化类),请在药师或医生指导下服用。
根据检验报告单,患者可对三金排石汤中的中药进行“加减法”,以便尽快恢复健康。
•尿镜检红细胞++++加白茅根30克,生地20克。
如肉眼见血尿,加白茅根30-50克;小蓟30克;三七粉3-10克另服;尿灼痛加木通15克;扁蓄30克;车前仁15-30克;•尿镜检白细胞++++加扁蓄30克;黄柏10-15克;肾积水加台乌20克;泽泻20克;王不留行5-30克;疼痛剧烈者加玄胡20-30克;台乌20克;白芍30-50克;气虚者加黄芪30克;党参20克;肾阴虚者加桑椹子30克;制首乌30克;肾阳虚者加菟丝子20-30克;巴戟天、仙灵脾各20-30克。
排石猛方--三金排石汤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三味搞定全身的结石

排石猛方--三金排石汤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三味搞定全身的结石关于结石,小叔已经介绍了很多方子了,既有正儿八经的方子猪苓汤加减,也有偏方如穿破石,醋加鸡内金。
对于这些排石的方子,有的人用了效果很好,本来想去手术的,服用方子后不用去手术了,太高兴了。
但有的人用了这些方子却没有效果,很是烦恼。
好吧,小叔今天再分享一个排石妙方,相信这个方子一定能够搞定你身上的结石。
记得有一位粉丝半年前发来微信报喜,说太感谢了小叔了,为她省去了很大的麻烦。
她说自己的母亲查出有结石,医院建议手术,但母亲对手术有很深的恐惧,一直拖着不愿意去手术。
好在这个结石不大,只是偶尔会腰痛。
有一次腰痛发作,见母亲很痛苦,于心不忍就咨询小叔有没有中药可以化结石。
小叔就推荐了三味药,这三味药如金子一般珍贵,每一味都是化石高手,三位化石高手强强联合,各显神通,这位粉丝只煎煮了一剂,母亲服用完毕就说腰痛大减,似乎感觉石头从尿道排出来了。
于是粉丝趁热打铁,让母亲服用七天,七天后去检查,结石果真没了,惊讶了所有医生,神奇!这三味如金子一般的药是什么呢?真是很有趣,也很有缘分,它们每一个都带一个金字,它们分别是:金钱草50克海金沙30克鸡内金20克这三味如金子一般的药组成的排石妙方叫做三金排石汤!先说金钱草,金钱草性子比较平和,不寒也不热,它很珍贵,它比铜钱珍贵,比银子珍贵,像金子一样珍贵,为什么珍贵?因为它可以排石,夸张一点的说,金钱草可以把金子一样硬的石头排出来,所以叫金钱草。
金钱草排石的作用主要有两点,第一就是金钱草是咸味的,咸味的药有什么作用呢?咸味的药有软坚散结的作用。
就是说咸味药可以把坚硬的结块变软,变小。
金钱草就好比一把手术刀,可以碎石。
金钱草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通淋利尿的作用也很强大,可以引周身之水来冲刷泌尿系统,把结石排出去。
金钱草是排石圣草,据说金钱草化石有一个美妙的传说。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对夫妇,丈夫得病死了,医生从丈夫身体上取下一块石头,妻子就把石头系起来,挂在脖子上,以此来纪念丈夫。
三金排石汤的临床应用

B超 提示 : 胆囊 内泥沙 样结石 。处方 : 金钱草 6g 海金砂 0, 3 g 鸡内金 3g 茵 陈 6 g 栀子 1 g 柴 胡 1g 厚朴 1 g 枳 实 0, 0. 0. 5. 0, 2. 1g 青皮 1g 白芍 1g 甘草 1g 0, 0. 5, 0。 上方 前后共 进 2 8剂 , 床症 状 消失 , B超 复壹 , 临 做 胆囊 正 常. 砂样结石消失 。 3 体会
从 下 焦 出 , 而 引 出 , 尿 石 之 大 法— — 清 利法 。众 多 医之 以排 故 治
石扬 , 而忽视了 肾之根奉 。笔者认 为, 石并不 只是膀胱湿热所 结
致, 临床虚证亦额多见 , 诸病源候论》 : 如《 说 “ 诸淋 由肾虚而膀胱
热故也 。脾 肾用虚 , ” 特剥 是 肾阳虚者 , 水液代谢 受阻, 清泌浊 分
3 g。 0
属: 肝胆气郁 , 遵克土 。治宜 : 木 疏肝 理气 , 抑东扶 土, 通便 。处 方: 金钱草 1g 海金砂 1g 鸡 内金 1g 柴 胡 1g 茵 陈 3 g 郁 5, 0, 5, 0, 0. 金 1 g 当归 1 g 自芍 1g 大黄 1 g 后下 )川朴 1 g枳 实 1 g 5, 0, 5, 0( . 0, 0, 佛手 1g 陈皮 1g 0, 0 。水煎 服 , 1日 1 , 5剂。 剂 共 二诊 : 疼痛减轻 , 大便通 畅, 舌苔变 薄。效不更 方 , 守方 服 8 剂后 , 胁痛 已止 , 诸症消失, 追踪 1 年未见复 发。
维普资讯
3 ・ 2
中压 药 研究 2 0 0 2年 2月 第 L 卷 第 1期 8
R S ̄ R H OFTR DI ONA C NE E M ̄ 3CI EF C A TI L HI S I NE
自拟三金排石汤治疗胆石症36例

自拟三金排石汤治疗胆石症36例胆石症属于中医的胁痛、胆胀、黄疸等范畴,有资料显示该病发病率逐渐升高,我国成年人大概为10%,中年妇女甚至高达15%。
有统计显示,与男子相比,患胆石症的女性要比男性多好几倍。
妇女更容易患胆石症,是由于妇女体内的性激素对胆汁的化学成分和胆囊的收缩功能起一定作用,可促进结石的形成。
长期口服避孕药者,患胆结石的比正常人高2倍。
从成因来看,胆石分为胆固醇为主的混合结石、胆色素为主的结石及纯胆固醇结石。
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胆固醇结石的发生与代谢因素关系密切,又称代谢性结石,与类脂质代谢障碍如胆汁酸、磷脂含量下降,胆固醇等含量增多有关,与生育、肥胖、饮食、高甘油三脂血症、肝硬化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溶血状态、寄生虫等不无关系。
其症状主要是上腹部、右胁部疼痛或不适,发热和(或)黄疸反复发作。
目前B超是该病诊断最有效、无创、又廉价的检查方法。
当然还有MRI、CT、ERCP等检查手段。
本病有手术指证的可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物。
尤其对于肝内胆管结石的患者,患者经常有疼痛、胀满等不适感,但又无手术指证,一般西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本人自拟三金排石汤治疗胆石症36例,疗效较佳,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6例病人中,年龄最大72岁,最小38岁,其中男性10例,女性26例,肝内胆管结石6例,胆囊结石20例,混合型10例。
肝内胆管结石中最大的为13mm*6mm,最小的为7mm*3mm,胆囊结石中单发的12例,多发的18例,泥沙样的6例。
肝功能异常的占30%。
治疗时间2-6个月。
2 基本方剂组成金钱草60g 鸡内金8g(研末吞服)海金沙20g(包煎)生大黄10g 穿山甲8克三棱10g 莪术10g 延胡索10g 白芍30g 虎杖30g 川楝子8g 枳壳10g 山楂12g。
3 疗效评价标志及结果定期复查B超,一般为2-4周一次,实测结石的变化情况;听取患者主诉,了解临床症状转变情况;查看相应检验结果,如肝功能。
三金排石汤

三金排石汤简介病例介绍中年男性胆结石多年,口服中药排石汤再复查:胆结石没了,肝囊肿,肾囊肿也消失了!资料来源三金排石汤是一种中药,药物组成金钱草60g 鸡内金30g 海金沙20g 石苇15g 篇蓄l5g 车前子15g 瞿麦12g 滑石12g 木通l0g。
中文名三金排石汤主要成分金钱草60g 鸡内金30g适应症泌尿系结石用法用量每日1剂,煎成500ml,分2次温服加减变化疼痛加延胡索12g简介药物组成金钱草60g 鸡内金30g 海金沙20g 石苇15g 篇蓄l5g 车前子15g 瞿麦12g 滑石12g 木通l0g制剂用法每日1剂,煎成500ml,分2次温服。
连服6天为1疗程。
另配合多饮水(茶水更好),多活动。
加减变化:疼痛加延胡索12g;血尿加白茅根15g;内热加黄柏、知母各l0g。
适应病证泌尿系结石。
病例介绍病案举隅刘某,女,38岁。
右侧后腰部绞痛,并向大腿根部放射,急性痛苦面容,呻吟、冷汗,查右下腹压痛(牛+),右侧肾区压痛<++),叩击痛(++),舌苔薄黄,脉弦紧。
急查B超:右肾窦内可见1.3cmX 3.9cm的无回声区,右输尿管上段扩张,内可见直径0.6cm 的强回声团,后方伴声影。
尿常规:蛋白微量,白细胞3~5/np,红细胞20~30/np,诊断为石淋。
治以排石通淋、清热利湿,即三金排石汤基本方加延胡索12g、白茅根15g。
服药3剂,随小便排出一枚黄豆大小的结石。
患者症状、体征消失,X线平片、B超显示结石阴影消失。
资料来源赵新乡.陕西中医,1998,19(2):50评按泌尿系结石被祖国医学称为“石淋”,认为是由“热在下焦”引起。
“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
”湿热久蕴于下焦,尿液受其煎熬,日积月累,尿中杂质结为砂石就形成“石淋”。
因而清热利湿、排石通淋即为中医治疗泌尿系结石最为常用之法。
本方乃宗此法而定,方中以金钱草、鸡内金、海金沙排石通淋为主药,石苇、瞿麦、篇蓄、木通、滑石、车前子清热利湿通淋为辅佐药。
【朱炳林:三金草葵排石汤-泌尿系结石】

【朱炳林:三金草葵排石汤-泌尿系结石】见石休排石明代王应震说:“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无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喘生毋耗气,遗精勿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医宗必读》),笔者不避狗尾续貂之嫌,拟加一句“见石休排石”。
这来自实践的甘苦之言。
治疗泌尿系结石,按理应当通淋排石,早年,笔者亦着力于此,曾自拟一方三金草葵排石汤:金钱草60克,鸡内金12克,海金沙、车前草、冬葵子各15克,木通10克,以利水通淋,排石化石;牛膝、王不留行各10克,行血化瘀,且木通有宣通血脉之功,冬葵子有滑利通窍之能,牛膝本为下部引经药,能导热下行,得王不留行“走而不停”,催石下行,近20年来以此方治疗泌尿系结石85例,取得了较好的排石效果。
如此说来,见石排石,不亦宜乎?为何又称“见石休排石”呢?1977年3月14日,患者徐某曾因右肾区绞痛而两次住院,疼痛呈持续性,不向四周放射,并有尿血、尿频、尿痛等症状,经用杜冷丁、阿托品之类解痉止痛药对症治疗,及三金草葵排石汤后,疼痛解除而出院。
出院后仍日服该汤1剂。
服至20天,小便排出结石1颗,大小如黄豆。
1985年10月2日复发来诊,又予上方5剂,药后腰腹疼痛不已,且伴腰酸腿软,头晕耳鸣,舌燥,舌质红,苔薄黄。
脉细,一派肾阴不足、虚火内郁之证,当即置结石于不顾,改投六味地黄汤加芦根30克。
3剂后症状好转,6剂后竟又排出绿豆大结石1颗,后以知柏地黄丸调理。
在服此丸期间又先后排出绿豆大小结石两颗。
又治郭某,女,30岁。
西医确诊为左肾结石,向我索方。
予排石汤30剂,毫无动静而中辍。
1985年5月10日来诊,已妊娠4月,3天来左侧肾区间断性隐痛,阵发性加剧,疼痛无放射性。
小便短赤,伴有胸闷不饥、腹胀、嗳气、困倦思卧,舌苔黄腻,脉弦滑。
是时曾想予排石汤,鉴于患者有孕在身,用之掣肘,再想患者见症皆为湿热内蕴、清浊相混之证,便投清热燥湿、理气化浊之品。
药用:黄连、枳壳各3克,栀子9克,石菖蒲6克,厚朴、藿香各5克,芦根15克,茯苓12克。
自拟三金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70例

自拟三金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70例笔者自1989年1月至今运用自拟三金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7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70例为门诊病例,均符合泌尿系统结石诊断。
有肾区或腹部疼痛或突然肾绞痛发作史;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史;小便淋漓涩痛,排尿时突然中断,尿出砂石者;X线泌尿系统平片显示结石阴影或B超显示结石光团伴声影。
70例中男48例,女22例;年龄18~72岁,病程1天~10年,其中肾结石24例,输尿管结石46例;结石最大横径2 cm,无严重感染,无明显尿路狭窄梗阻,肾功能正常。
2 治疗方法三金排石汤方药组成:金钱草65 g,海金沙35 g,鸡内金20 g,冬葵子20 g,三棱15 g,栀子15 g,车前仁10 g,王不留行20 g,桑寄生25 g,川牛膝15 g,台乌5 g,石苇30 g。
若疼痛剧烈加生白芍30 g,元胡25 g;血尿明显者加大小蓟各30 g,白茅根30 g,蒲黄10 g;伴脓尿加银花藤30 g,土茯苓30 g。
水煎服,日1剂,早中晚分服,15天为1疗程,1疗程未愈继续下一疗程,中间不停药,服用2~5个疗程。
对于痛风等疾病引起的尿酸盐结石,配合口服碳酸氢钠片1克,每天4次,以碱化尿液,有利结石溶解。
嘱控制蛋白、限盐、低脂、低糖饮食、少食菠菜、花生、辣椒等含草酸盐量多的饮食,勿饮茶、咖啡;并进行适当跑步、跳跃等运动;位于下盏的小结石,配合头低脚高的体位排石。
排尿时尽可能待膀胱充盈后再排至痰盂中,以观察有无结石排出。
3 治疗效果疗效标准: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治愈:砂石排出,症状消失,X线摄片或B超检查结石阴影消失;好转:症状改善,X线摄片或B超检查结石部分排出或结石缩小或部位下移;未愈:症状及X线摄片或B超检查结石无变化。
治疗结果:治愈52例,占74.3%;好转13例,占18.6%;无效5例,占7.1%。
总有效率92.9%。
自拟三金排石汤治疗输尿管结石280例疗效分析

自拟三金排石汤治疗输尿管结石280例疗效分析目的观察自拟三金排石汤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56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280例予自拟三金排石汤治疗,对照组280例予五淋化石丹口服,4周后观察疗效。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为8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自拟三金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肯定。
标签:输尿管结石;自拟三金排石汤;中药排石泌尿系结石是一种常见多发病,与地域及生活习惯等因素关系密切;韶关地处华南,为石灰岩地貌,结石发病率高。
患者多因结石坠入输尿管致肾绞痛发病就诊,故输尿管结石病例较多。
虽然体外震波碎石及输尿管镜已经广泛运用于临床,但是中药排石以其疗效肯定、无创、价廉等因素仍为众多结石病患者所接受。
笔者科室发挥中医优势,总结既往三金排石汤、八正散、石韦散等优秀成方,自拟三金排石汤验方于临床运用,观察2008年1月~2012年12月28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疗效确切。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共560例,分成两组。
治疗组280例,其中男189例,女91例,年龄16~65岁,平均(42.5±4.7)岁,病程1d~5.5个月,平均(3.0±0.5)个月;对照组280例,其中男178例,女102例,年龄16~65岁,平均(42.7±3.8)岁,病程1 d~6个月,平均(3.0±0.7)月。
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参照《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1]中输尿管结石的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1)年龄16~65岁,男性年龄<60岁,排除前列腺增生病史。
(2)经X线腹平片、静脉肾盂造影或B超检查证实为输尿管结石。
(3)发作时有腰、腹部疼痛及会阴放射痛,或伴有血尿等临床症状。
(4)结石横径<0.6 cm,结石长度<1.2 c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金排石汤
取大黄、柴胡、黄芩各9克,枳壳、乌梅、鸡内金各10克,茵陈20克,金钱草50克,郁金15克。
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每日一剂,分3次在饭后服用,连续用药10天为一疗程(用药一个疗程后应停药5天),一般用药3个疗程即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郁金、柴胡、枳壳具有疏肝、理气、止痛的功效;金钱草、茵陈具有清肝利胆的功效;大黄具有清热、攻下、排石的功效;黄芩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乌梅具有生津止渴的功效;鸡内金具有消食积、健脾胃的功效。
诸药共奏清肝利胆、排石解毒、生津止渴之功,适合有口渴喜饮、咽干舌燥、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等症状的胆结石患者使用。
利胆排石汤
取柴胡、黄芩、五灵脂、三棱、大黄、黄连、赤芍、白芍、元明粉(冲服)各10克,木香、枳实各15克,金钱草50克,海金沙20克。
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每日服一剂,分3次在饭后服用。
连续用药15天为一疗程(用药一个疗程后应停药3~5天),一般用药两个疗程即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柴胡具有疏肝理气的功效;木香、郁金具有行气止痛的功效;三棱、赤芍、白芍、五灵脂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枳实具有消痞散结的功效;大黄、黄连、黄芩、元明粉具有泻热通腑的功效;金钱草、海金沙具有利胆排石的功效。
诸药共奏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利胆排石之功,适合病程较长、有瘀血内停症状的胆结石患者使用。
金钱开郁汤
取金钱草30克,柴胡、白芍、枳壳、海螵蛸、浙贝母各10克,郁金6克,甘草3克。
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每日一剂,分3次在饭后服用,连续用药一个月为一疗程。
此方具有疏肝利胆、化石排石、和胃抑酸的功效,适合有泛酸、嗳气症状的色素性胆结石、胆固醇胆结石和混合性胆结石患者使用。
胆结石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处方(一)
【辨证】肝胆湿热郁结,横逆中土。
【治法】利胆排石,益脾止痛。
【方名】胆道排石汤。
【组成】柴胡9克,太子参15克,白芍15克,金钱草30克,郁金草12克,蒲黄6克,五灵脂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邓铁涛方。
中医处方(二)
【辨证】湿热内蕴,积久成石。
【治法】疏肝理气,利胆排石。
【方名】利胆排石汤。
【组成】制大黄9克,枳实9克,虎杖15克,郁金15克,金钱草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姜春华方。
中医处方(三)
【辨证】肝郁气滞。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方名】舒肝利胆汤。
【组成】柴胡10克,枳实10克,青皮10克,陈皮10克,虎杖根30克,银花30克,生大黄12克,金钱草30克,茵陈30克,郁金12克,川楝子12克,元胡10克,白芍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谢新建方
中医处方(四)
【辨证】肝气郁结,木郁化火。
【治法】疏肝理气,清热化滞,利胆排石。
【方名】清胆化石汤。
【组成】柴胡6克,鹅不食草15克,延胡6克,金钱草15克,金铃子10克,黄芩9克,郁金6克,通草3克,蒲公英12克,北茵陈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翁恭方。
中医处方(五)
【辨证】肝胆湿热蕴结。
【治法】疏肝利胆,清热除湿,理气和营,止痛散结。
【方名】疏肝利胆汤。
【组成】柴胡10克,黄芩8克,海金砂15克,金钱草15克,鸡内金10克,川郁金8克,炒金铃子10克,白芍10克,炒枳实10克,赤茯苓15克,车前子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李培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