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二政党制度必背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制度》知识点归纳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制度》知识点归纳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制度》知识点归纳
一、政治制度概述
- 政治制度的定义和作用
- 政治制度的分类和特点
二、国家政治制度
- 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 国家政治制度的分类和特点
- 国家政治制度的比较研究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作用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各级代表大会及其职权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问题和展望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和发展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和挑战
五、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 基层群众自治的定义和特点
-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实施和发展
-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作用和问题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实践中的作用和挑战
七、政治制度改革与发展
- 政治制度改革的目标和原则
- 政治制度改革的主要措施和成果
- 政治制度改革的未来展望和建议
以上是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制度》的主要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够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中政治必修2第六课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2第六课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2第六课知识点我国的政党制度是政治必修2第六课的内容,高中学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识点呢?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政治必修2第六课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政治必修2第六课知识点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是中国人民经历长期的实践郑重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作为指导思想3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当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这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主党派,是政治联盟;人民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①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民主党派参政基本点: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②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③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④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⑤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高中政治丨我国的政党制度常考知识点汇总,高二高三必背重点!

高中政治丨我国的政党制度常考知识点汇总,高二高三必背重点!

高中政治丨我国的政党制度常考知识点汇总,高二高三必背重点!考点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各级人大都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党支持人大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责。

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3)坚持党的领导和发挥人大的作用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正确认识和把握党的执政理念1.是什么: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2.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它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3.怎么办: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的关系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2.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3.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

4.区分两组概念(1)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①依法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依法行政的主体是政府。

②中国共产党通过依法执政等方式实现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领导,党不是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具体组织者。

政府要依法行政,通过履行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社会职能和生态建设职能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高中政治必修2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2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2必背知识点总结高中政治必修2有很多必背的知识点,通过整理记忆更容易牢记,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政治必修2必背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政治必修2必背知识点(一)一、执政参政特色鲜明1、我国除中国共产党外,还有八个民主党派:九台四民二工(公)2、我国民主党派的性质:我国的民主党派,作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它们都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

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形成了长期合作的关系,这就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3、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2)我国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这是由国家的性质和党的性质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的领导。

(3)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4)我国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是遵守宪法和法律。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

(1)人民政协的性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2)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团结和民主。

人民政协本身就是大团结、大联合的产物。

(3)政协的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是人民。

体现了人民政协的性质和特点,是人民政协区别于其他组织的重要标志。

履行这三种职能是人民政协的主要工作和基本活动。

二、适合国情优势显著1、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1)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主要内容。

参政议政,调动了他们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推进了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切实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政治必修二大题常考知识点总结_高中政治必修二常考考点

政治必修二大题常考知识点总结_高中政治必修二常考考点

政治必修二大题常考知识点总结_高中政治必修二常考考点政治必修二复习开始了,高中政治必修二有哪些知识点常考答题的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政治必修二大题常考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政治必修二大题常考知识点汇总一1、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重点掌握)(1)我国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不同,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3)人民民主的广泛性、真实性: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2、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热点重点掌握)(1)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2)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

3、民主选举(1)选举的几种方式: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

(2)我国现阶段实行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制度。

采取怎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的具体条件来确定。

我国采取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制度,是从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摹本国情出发,从当前的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出发,是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选择。

(3)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也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

能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归属感、责任感,表明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

4、民主决策的方式(1)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重大事项公示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 第六课小结:《我国的政党制度》考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 第六课小结:《我国的政党制度》考点总结

《我国的政党制度》考点总结【考点背诵默写】1、考点:[A]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1.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考点:[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党的性质与宗旨决定的。

1.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3.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3、考点: [A]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含义1.含义:(1)科学执政,就是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2)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3)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2.基本方式: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

3、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这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

4、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指导思想1、执政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2、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主题、核心内容、精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涵、主题、本质)、科学发展观(内涵、主题)。

P675、考点:[A]我国的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1.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高中政治知识主要原理总结:政党制度

高中政治知识主要原理总结:政党制度

高中政治知识主要原理总结:政党制度1、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原理内容:现代各国一般由政党掌握国家政权。

(1)掌握国家政权是政党实现本阶级利益的根本途径。

(2)政党具备掌握国家政权的条件;政党有自己的政治纲领、组织纪律和领导集团。

知识运用:美国总统选举中,以布什为首的共和党在选举中战胜民主党获得连任。

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原理内容:(1)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

(4)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知识运用:优秀共产党员、少数民族干部牛玉儒一心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受到人民群众的深切怀念。

3、多党合作制度的基本内容原理内容:(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

(2)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4)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

知识运用: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4、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原理内容:(1)性质: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2)职能: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知识运用:2019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是指导人民政协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党制度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党制度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党制度必背知识点总结在高三复习政治课程时,最主要的是对零散知识点的梳理,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政治必修二政党制度必背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党制度必背知识点1、政党的含义和特征:(1)含义:政党是指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并以执掌或参与国家权力为目标的政治组织。

(2)政党的基本特征:第一,政党具有阶级性。

阶级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

判断政党的阶级性质,不能只看其名称和成员出身,而要看它在实践中体现的阶级利益。

第二,政党与政权紧密联系。

政党具有特定的政治纲领,夺取政权、维护政权,或参与、支持某种政权是政党的政治目标。

政党和国家政权的紧密联系是政党区别于一般政治组织、社会团体的根本标志。

第三,政党具有组织和纪律性。

2、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1)关系:在现代,各国一般是由政党领导国家政权的。

在通常情况下,一个国家的性质是同执政党的阶级属性相一致的。

(2)当代世界各国通常由政党掌握国家政权的原因:①掌握国家政权是政党实现本阶级利益的根本途径。

(必须掌握国家政权)②政党具备领导国家政权的条件。

(能够掌握国家政权)政党是一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有自己的政治纲领、组织纪律和领导集团等,这使它能够成为国家政权的领导者。

当然,不是任何政党都能领导国家政权,它必须是执政党。

3、我国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行动指南。

党的指导思想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决定因素。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不是自封的,是由自身条件决定的,是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形成的,是中国人民在历史的进程中经过比较、鉴别做出的正确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党制度必背知识点总结高中政治必修二政党制度必背知识点
1、政党的含义和特征:
(1) 含义:政党是指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并以执掌或参与国家权力为目标的政治组织。

(2) 政党的基本特征:
第一,政党具有阶级性。

阶级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

判断政党的阶级性质,不能只看其名称和成员出身,而要看它在实践中体现的阶级利益。

第二,政党与政权紧密联系。

政党具有特定的政治纲领,夺取政权、维护政权,或参与、支持某种政权是政党的政治目标。

政党和国家政权的紧密联系是政党区别于一般政治组织、社会团体的根本标志。

第三,政党具有组织和纪律性。

2、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
(1) 关系:在现代,各国一般是由政党领导国家政权的。

在通常情况下,一个国家的性质是同执政党的阶级属性相一致的。

(2) 当代世界各国通常由政党掌握国家政权的原因:
①掌握国家政权是政党实现本阶级利益的根本途径。

( 必须掌握国家政权)
②政党具备领导国家政权的条件。

( 能够掌握国家政权) 政党
是一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有自己的政治纲领、组织纪律和领导集团等,这使它能够成为国家政权的领导者。

当然,不是任何政党都能领导国家政权,它必须是执政党。

3、我国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
(1)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行动指南。

党的指导思想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决定因素。

(2)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不是自封的,是由自身条件决定的,是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形成的,是中国人民在历史的进程中经过比较、鉴别做出的正确选择。

(3) 党的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从根本上说,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

①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②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③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
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党对国家的领导方式: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

(1) 着重领会三种领导方式的基本含义:政治领导,即方向的领导,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确立奋斗目标。

思想领导,用科学思想武装人民。

组织领导,发挥党员和各级党组织的作用,干部建设。

(2) 三者是统一的有机整体,政治领导是根本,思想领导是灵魂,组织领导是保证。

[] 补充:三种领导的含义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国情及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特点,制定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确定奋斗目标,并通过法定程序使之上升为国家意志,成为全体人民共同遵守的规范。

同时党领导人民依法治国,以德治国,保证国家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领导,是通过各种途径,通过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教育党员和人民群众,提高其思想觉悟和贯彻执行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的自觉性。

党的组织领导是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从组织上保证党的纲领、路线付诸实施,另一方面,是培养、选拔、考核和监督党的干部,并向国家机关推荐德才兼备的
干部,承担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任务。

[]
5.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 高三教材P77)
(1) 科学执政,就是党要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按照科学的思想、理论和科学的制度、方法来执政,把党的执政活动建立在更加自觉地运用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