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蕾莎修女

合集下载

特蕾莎修女的故事

特蕾莎修女的故事

特蕾莎修女的故事:1997年9月5日,一个生命离开了这个世界。

这一天,全世界都哭了,天也哭了,印度最大的城市加尔各答大雨倾盆,在大雨中痛哭的人有回教徒、印度教徒、基督徒、伊斯兰教徒、佛教徒……,而死去的这个人是天主教徒,20世纪最伟大的人,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特蕾莎修女。

1979年,诺贝尔委员会从包括美国总统卡特在内的56位候选人中,选出了这位除了爱一无所有的修女。

德蕾莎修女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她本来不想领这个奖的,但是她还是去了,为了那些饥寒交迫、流落街头和伤残疾病的人们,以及那些被忽略不被关怀的人们。

她穿着一件只值一美元的印度纱丽走上领奖台,不管是和总统会见还是服侍穷人,她都穿着这件衣服,她没有别的衣服。

台下坐着珠光宝气身份显赫的贵人,她视而不见,她的眼中只有穷人。

她是那么瘦小,以至于大家使劲伸长脖子也只能看见一张布满皱纹的脸。

但是当她讲话的时候,台下立即鸦雀无声:“这个荣誉,我个人不配,我是代表世界上所有的穷人、病人和孤独的人来领奖的,因为我相信,你们愿意借着颁奖给我,而承认穷人也有尊严。

”特蕾莎修女一无所有,但她创建的仁爱传教修女会有4亿多美金的资产,全世界最有钱的公司都争相给她捐款。

但是她一生却坚守贫困,她住的地方,只有两样电器,一个是电灯,一个是电话。

她的全部财产是一个耶稣像,几件衣服,一双凉鞋。

她平时不穿鞋,因为很多印度穷人没有鞋穿,如果她的脚上有鞋子,看到穷人也会把鞋子送给他们,这个习惯一直到她逝世。

她在全世界127个国家有600多个分支机构,她用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在全世界发展机构,仅1960年一年,就在印度建起了26所收容中心和儿童之家。

她的办公室只有一个桌子、一把椅子,她接待全世界的来访者总是在她的工作岗位——贫民窟,弃婴院,临终医院,麻风病院,收容院,爱滋病收容所……她的机构就在她所服务的每一个地方,他的成员大部分是志愿者。

那些来采访的全世界的著名记者,必须和她一样蹲下来为穷人病人喂饭送药。

帮助他人脱离困难的名人事例

帮助他人脱离困难的名人事例

帮助他人脱离困难的名人事例一、特蕾莎修女的故事特蕾莎修女是世界著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

她的故事发生在印度的加尔各答,那是一个充满贫穷、疾病和苦难的地方。

特蕾莎修女看到街头有很多贫病交加的人,那些人无家可归,甚至连基本的温饱都无法解决,很多人还身患重病却得不到救治。

这就是整个事情的起因。

她决定要做点什么来改变这种状况。

于是她开始建立“垂死之家”,收留那些即将死去的穷人。

她和她的追随者们亲自去街头寻找那些被遗弃的、患病的、奄奄一息的人。

她们把这些人带回“垂死之家”,给他们提供干净的床铺、食物和医疗护理。

特蕾莎修女自己也会亲自照顾这些病人,她不嫌脏、不嫌累,像照顾自己的亲人一样照顾他们。

她还建立了学校,让那些穷人家的孩子有机会接受教育。

结果就是,她的善举拯救了无数的生命,给那些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了希望和爱。

她的行为让更多的人关注到印度的贫困问题,也有更多的人开始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学到很多。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在遭受苦难,我们不能总是视而不见。

只要我们有一颗善良的心,哪怕我们的力量很渺小,也能给他人带来巨大的改变。

我们不需要做多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去关心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就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二、雷锋的故事雷锋的故事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

那时候国家还在建设发展中,很多地方还比较落后。

雷锋看到周围有很多人需要帮助。

比如村里的孤寡老人,他们没有子女照顾,生活很不方便。

这就是起因。

雷锋开始主动去帮助这些老人。

他会定期去老人家里,帮他们挑水、砍柴、打扫卫生。

他还会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去帮助建筑工地运砖,他做这些事情从来不求回报。

而且他在自己的岗位上也总是兢兢业业,他是一名汽车兵,他把自己的汽车保养得非常好,还经常利用汽车为人民服务。

他的行为影响了无数的人。

他的精神传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大家都以他为榜样,开始积极地帮助他人。

他的故事让更多的人意识到,为人民服务是一种非常高尚的品质。

特蕾莎修女的故事

特蕾莎修女的故事

特蕾莎修女的故事特蕾莎修女,全名特蕾莎·德·卡尔卡塞·博塞,是20世纪一位备受尊敬的天主教修女,也是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她的一生都致力于为穷人和弱势群体提供援助和关爱,她的故事也成为了世人传颂的佳话。

特蕾莎修女出生在马其顿的首都斯科普里,她在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家庭中长大。

在年轻的时候,她就表现出对宗教和慈善事业的浓厚兴趣。

18岁那年,她决定加入洛雷托修女会,成为一名修女。

她在印度加尔各答的教堂任职,并且在那里亲眼目睹了贫困和疾病带来的苦难。

特蕾莎修女的一生都在无私奉献和慈善事业中度过。

她创建了传道会,致力于为那些被社会边缘化的人们提供援助。

传道会的成员们以“为穷人服务就是为耶稣服务”为信条,他们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医院、孤儿院、老人院等慈善机构,为数以万计的人们提供了帮助和关爱。

特蕾莎修女的故事也因其坚定的信仰和奉献精神而感动了世界。

她在任何时候都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他人的关怀。

她曾经说过,“我做的只是一个小小的工作,但如果不做,这个世界将会有所不同。

”她的言行感染了无数人,激励着他们也投身于慈善事业中。

特蕾莎修女的故事告诉我们,爱是无国界的,慈善事业是无私的。

她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爱 thy neighbor”(爱你的邻居)的精神,她的善行也让我们明白,每个人都有责任去关爱他人,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特蕾莎修女在1997年因心脏病发作去世,她的离去让世界失去了一位伟大的慈善家。

然而,她的精神和故事却会一直激励着世人,让我们铭记她的善行,传承她的爱心,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特蕾莎修女的一生是对慈善事业的最好诠释,她的故事也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永远怀着爱心和善意,去关爱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

愿我们都能像特蕾莎修女一样,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世界,让爱和希望永远存在。

德兰修女

德兰修女
不求他人的谅解,但求能谅解他人
不求他人的宽恕,但求能宽恕他人
不求他人的付出,但求能为他人而付出!!
要学习耶稣的爱,最好和最明确的途径是家庭。
神按他的形象创造了我们——人类。
天父创造儿童是为了一个更重要的目的
——爱与被爱。
从最初
从有生命的时刻
从怀孕的时刻
天父的生命就存在
——也就是活着的神的生命。
因此毁灭生命是非常错误的
——也就是毁灭父神的形象。
无论你为
你的孩子
你的丈夫
你的妻子
在家庭里所做的任何事情你都在为主耶稣而做。
父母必定要让孩子听神的事情,好让孩子能够问有关神的事。
有一次,我在街上找到一个大约六七岁的小女孩,然后把她带回施舒柏瓦(Shishu Bhavin),我给她洗了一个澡,并给她衣服及好的食物。当晚,这孩子跑掉了。
我把她寻回,但她一而再,再而三的逃跑了。
她这样逃跑三次后,我派一位修女跟着她,看她往哪里去。修女在一株树下找到她,她和她的母亲、姊妹坐在一起。那里有些食物;她的母亲正用她在街上捡来的食物做饭。
后人赞她为:她把一切都献给了穷人、病人、孤儿、孤独者、无家可归者和垂死临终者;她从12岁起,直到87岁去世,从来不为自己、而只为受苦受难的人活着……
1997年4月,德蕾莎修女跌倒并伤到锁骨。8月时接受了心脏移植手术,但健康并没有日渐好转,1997年3月13日,她退出了博济会,同年9月,87岁时逝世。德蕾莎修女留下了4,000个修会的修女,超过10万以上的义工,还有在123个国家中的610个慈善工作。印度替她举行了国葬\
让我们的帮助无声无息,春风化雨,让我们的给予脉脉流淌,源自内心。能够付出一种不张扬、不炫耀的真正的爱,即使品格,又是修养。

爱心作文素材名人故事摘抄

爱心作文素材名人故事摘抄

爱心作文素材名人故事摘抄《爱心的力量:名人故事中的温暖与关怀》一、特蕾莎修女:用爱服务穷人特蕾莎修女是世界著名的慈善工作者,她一生致力于为印度加尔各答的穷人服务。

她创建了仁爱传教修女会,为无家可归者、病人、孤儿和垂死的人提供食物、住所和医疗照顾。

特蕾莎修女说:“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

”她的爱心和奉献精神感动了无数人,她的事迹也激励着我们去关心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故事细节:特蕾莎修女经常亲自为病人清洗伤口、喂食,甚至为他们擦身换衣。

她从不嫌弃病人的肮脏和恶臭,总是以温柔和关爱对待他们。

有一次,特蕾莎修女看到一个流浪汉躺在路边,身上长满了疮。

她毫不犹豫地走上前去,将他扶起,带他回修道院,为他清洗伤口,给他提供食物和住所。

这个流浪汉深受感动,他说:“我从来没有感受到这样的关爱,特蕾莎修女是我的天使。

”二、曼德拉:用宽容和爱化解仇恨纳尔逊·曼德拉是南非历史上的一位伟大领袖,他为了推翻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进行了长期的斗争。

在他被监禁的 27 年中,他始终没有放弃对自由和平等的追求。

当他最终获得自由并成为南非总统后,他没有选择报复,而是选择了宽容和和解。

他说:“当我走出囚室,迈向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痛苦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其实我仍在狱中。

”曼德拉的爱心和宽容精神,为南非的和平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世界树立了一个榜样。

故事细节:在曼德拉当选总统后,他邀请了曾经看守他的狱警参加他的就职典礼。

当人们对此表示不解时,曼德拉说:“在我走出监狱的那一刻,我就决定要把过去的痛苦和怨恨留在身后。

如果我不能原谅他们,那么我仍然是一个囚犯,我的心灵仍然被囚禁着。

”曼德拉的宽容和爱心,让那些曾经伤害过他的人感到羞愧和敬佩,也让整个世界为之动容。

三、比尔·盖茨:用财富传递爱心比尔·盖茨是世界首富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慈善家之一。

他和他的妻子梅琳达·盖茨共同创立了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致力于全球健康、教育和发展领域的慈善事业。

加尔各答圣女的生平与成就

加尔各答圣女的生平与成就

加尔各答圣女的生平与成就加尔各答圣女,即特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是20世纪著名的慈善家和修女,也是天主教女修道会创办人之一。

她被公认为对全球文明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和影响,尤其是在对贫困和饥饿严重的国家和地区的关注和援助方面。

她的生平和成就深深地感动了无数人,被尊为加尔各答的“母亲”。

一、背景与经历特蕾莎修女出生于马其顿的斯科普里,1910年8月26日。

她的父亲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一家人都是天主教徒,特蕾莎从小就接受了天主教的教育。

1931年,她考入了爱尔兰传教会的女修道会,在印度加尔各答开始了她的传教之旅。

她精神自我奉献,成为了贫穷和病痛人们的忠实守护者,为他们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和基本的生活帮助。

二、事迹与成就特蕾莎修女不断地投身于为人类的福利和幸福奋斗的事业中。

她建立了慈善机构,全球有200多个机构,它们分布在80多个国家或地区,共拥有大约4万名工作人员,为大约3万人提供服务。

特蕾莎修女尤其关心有病的人和孤儿,一直都在帮助他们。

同时,她还为普及爱、克服恐惧和社会偏见而努力。

在58年的传教生涯中,特蕾莎修女为数不计的病人提供了无私的照顾和治疗,为孩子们建造了学校,寻找了孤儿和被遗弃的婴儿,并帮助他们找到了家庭。

她还精心关注患有麻风病和爱滋病的病人,并为他们筹集了大量的资金援助和奖励。

她的慈善和努力已经为很多人带来了希望和温暖。

三、特蕾莎修女的影响特蕾莎修女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物,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爱无所不能。

她的各种事迹和成就在全世界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她获得了很多的荣誉,包括1980年获得的诺贝尔和平奖。

她的影响力不仅限于印度和天主教社区,而且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特蕾莎修女的人生不仅是一个慈善家的人生,还是一个深刻的反思和心灵探索的人生,她的个人信仰和道德规范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人类的信仰和理念。

她的慈悲和宽容也对全球文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人们意识到人道主义和献身精神的重要性。

特蕾莎修女

特蕾莎修女

艺术形象
特蕾莎修女 1969年,英国记者马科尔·蒙格瑞奇拍摄了一部以特蕾莎修女为主的纪录片《Something Beautiful for God》,片中拍出收容所和印度街头惊人的贫穷和无助,以及特蕾莎修女决定终身侍奉的贫穷精神, 让许多人相当感动,也让特蕾莎修女成为了世界名人。
参考资料 1 特蕾莎修女:“圣徒”也曾迷惘 .凤凰网[引用日期2014-01-01] 2 特蕾莎修女 .新华网[引用 日期2014-01-01] 3 福布斯选出30位全球女性典范 .新华网[引用日期2014-01-03] 4 The Final Verdict .Meteor Books[引用日期2014-01-03] 5 特里萨修女的故事 .中国网[引用日期2014-01-01] 6 屈雅 君.《仁爱一生》:珠海出版社,2002年1月版 7 特蕾莎修女:“圣徒”也曾迷惘 .凤凰网[引用日期2014-0101]
12岁加入一个天主教的儿童慈善会,并预感自己未来的职业是要帮助贫寒人士。
15岁时,她和姐姐决定到印度接受传教士训练工作。
18岁时,她进了爱尔兰罗雷托修会,并在都柏林及印度大吉岭开始接受传教士训练工作。三学期后,特蕾莎 修女到了印度的加尔各答,在圣玛莉罗雷托修会中学担任教职,主要是教地理。
1931年,特蕾莎正式成为修女。
人物评价
她把一切都献给了穷人、病人、孤儿、孤独者、无家可归者和垂死临终者;她从12岁起,直到87岁去世, 从来不为自己、而只为受苦受难的人活着。
特蕾莎修女 特蕾莎修女以博爱的精神,默默地关注着贫穷的人,使他们感受到尊重、关怀和爱。特蕾莎修 女,没有高深的哲理,只用诚恳、服务而有行动的爱,来医治人类最严重的病源:自私、贪婪、享受、冷漠、残 暴、剥削等恶行;也为通往社会正义和世界和平,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慈善工作者特蕾莎修女

慈善工作者特蕾莎修女

慈善工作者特蕾莎修女特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原名艾格妮丝·刚察·博加丘(Agnes Gonxha Bojaxhiu,1910—1997),是世界著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主要替印度加尔各答的穷人服务。

因其一生奉献给解除贫困,而于1979年得到诺贝尔和平奖,并被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在2003年10月列入了天主教宣福名单。

目前特蕾莎修女的名称也变为真福特蕾莎修女(Blessed Teresa)。

2009年10月4日,诺贝尔基金会评选“1979年和平奖得主特蕾莎修女”为诺贝尔奖百余年历史上最受尊崇的三位获奖者之一。

12岁时,特蕾莎加入了一个天主教的儿童教会;15岁时,在印度接受传教士的训练工作;18岁时,先是在一位耶稣会修道士的辅助下,加入爱尔兰修道会,这使她有机会跨越欧洲,从马其顿来到都柏林,接受为期一年的训练。

结业后,特蕾莎被派到印度加尔各答圣玛利亚修道院的学校教书。

她在那里讲授地理和历史课长达17年之久,最后成为学校校长。

她以前不叫特蕾莎,而是叫艾格妮丝。

按照教规,成为终身侍奉天主的修女需要经过两次发誓。

1931年,在她21岁的时候,她第一次发誓时,就为自己取了这个教名“特蕾莎”,以此纪念被称为传教圣女的法国加尔默罗会修女圣·特蕾莎。

在圣玛利亚修道院所在地加尔各答,一堵高墙隔绝开了两个世界。

里面的世界充满蜡烛、鸽子、赞美诗、安宁与祥和,外面的世界则是遍布贫穷、饥饿、疾病和痛苦,那些瘦骨嶙峋、皮肤黝黑、衣不蔽体、臭气熏人的乞丐、孤儿、老弱、病人和穷汉缩在角落,那些行将就木的病人身体发臭,身上布满蛆虫。

当这位在女子学校和修院高墙内过着优雅的欧式生活的欧洲女子第一次走到那个凄惨破败、可怕肮脏的世界中,看到那些乞丐、孤儿、老弱、病人和穷汉,她的伟大命运就开始转折了。

她在决定做这件事之前,一直过着好日子,那是一种悠闲、优雅的欧式生活。

在欧洲,以教士和修女为职业的人们从来不愁生计问题,她们有一个庞大而稳固的组织,这个组织有着良好而丰厚的福利制度,在教会这双温暖而安全的羽翼下,她们可以自由成长,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那里,必死无疑。于是她暂时放弃了去巴丹的行动,请人帮
忙把老妇人送到附近的医院。医院开始时对这个没有家属的老
妇人不予理会,但医师在德蕾莎的再三恳求下,便替老妇人医
理,然后对德蕾莎说:“必须暂时住院,等脱离危险期后,再
需找个地方静养。”德蕾莎把病人托给医院后,立即到市公所
保健所,希望能提供一个让贫困病人休养的场所。市公所保健
爱心的博大
特蕾莎修女与戴安娜王妃
❖ 有记者问:“您是否在教导穷人应该忍受苦 难?”
❖ 德蕾莎修女回答道:“我认为,穷人接受自 己的命运、与受难的基督分享痛苦是非常美 好的。我认为,穷人受苦会对这个世界更有 帮助。”

▪ ▪
▪ 特蕾莎修女在埃塞俄比亚看望难民儿童
健康恶化与过世
▪ 1983年,德蕾莎修女到罗马拜访教皇保罗二世时, 心脏病第
德兰修女名言
▪ 即使你是友善的,人们可能还是会说你自私 和动机不良,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友善。
▪ If you are kind,people may accuse you of selfish,ulterior motives; Be kind anyway.
即使你是诚实的和率直的,人们可能还是会欺骗你。 不管怎样,你还是要诚实和率直。
‘尼尔玛.刮德’
小故事


有一天,德蕾莎要到巴丹医院商量工作,在靠近车站的广
场旁发现了一位老妇人,倒在路上,像是死了一般。德蕾莎蹲
下来仔细一看:破布裹着脚,爬满了蚂蚁, 头上好像被老鼠咬
了一个洞,残留着血迹,伤口周围满是苍蝇和蛆虫。她赶紧替
老妇人测量呼吸及脉搏,似乎还有一口气,于是,她为她赶走
苍蝇,驱走蚂蚁,擦去血迹和蛆虫。德蕾莎心想,如果任她躺
所的所长是位热心的人他,答应将寺庙后面信徒朝拜后
的一处地方免费提供给他使用。
让人感动的话
❖ 自从找到这个落脚点后, 不到一天的时间,修女 们就将三十多个最贫困 痛苦的人安顿了下来。 其中有个老人,在搬来 的那天傍晚即断了气, 临死前,他拉着德蕾莎 的手,用孟加拉语低声 地说:“我一生活得像 条狗,而我现在死得像 个人,谢谢了。”
Mother Teresa
“人类的不幸并不存在于贫困、生病或饥饿,真正 的不幸是当人们生病或贫困时没有人伸出援手,即 使死去,临终前也应有个归宿。”这就是德蕾莎向 垂死者传播了主的爱。
她的早期的生活
特蕾莎修女很少提到她的童年生活,但她曾说,在12岁加入一个天 主教的儿童慈善会时,她就感觉自己未来的职业是要帮助贫寒人士, 15岁时,她和姐姐决定到印度接受传教士训练工作,18岁时,她进了 爱尔兰罗雷托修会,并在都柏林及印度大吉岭接受传教士训练工作, 三学期后,特蕾莎修女正式到了印度的加尔各答,在圣玛莉罗雷托修 会中学担任教职,主要是教地理。1931年,特蕾莎正式成为修女, 1937年5月更决定成为终身职的修女,并依法国19世纪最著名的修女 ‘圣女德莉莎’(St. Theresa)的名字和精神,改名为德蕾莎修女。 1940年代初期,德蕾莎修女在圣玛莉罗雷托修会中学担任校长一职, 但当时印度贫富差距非常大,校内一片安宁,但校外却满街都是无助 的麻疯患者、乞丐、流浪孩童。1946年9月10日,德蕾莎修女到印度 大吉岭的修院休息了一年,并强烈的感受到自己要为穷人服务的心, 返回加尔各答后,她向当地的总主教请求离开学校和修会,但一直得 不到许可。
If you are honest and frank,people may cheat you; Be honest and frank anyway.
德兰修女名言
▪ 如果你找到了平静和幸福,他们可能会嫉妒 你。
▪ 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快乐。 ▪ If you find serenity and happiness,they may
普通而温馨的话
▪ ▪ 媒体问她:“我们可能做什么促进世界和平?”。
▪ 她回答:“回家和爱您的家庭。”
。。。 。。。
❖ 后人赞她为:她把一切都献给了穷人、 病人、孤儿、孤独者、无家可归者和垂死 临终者;她从12岁起,直到87岁去世,从 来不为自己、而只为受苦受难的人活 着……
纪念 馆
荣誉

‘静心之家’
特蕾莎修女
特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 of Calcutta),1910年8 月27日—1997年9月5日,又称做德兰修女、特里莎修女、泰 瑞莎修女),是世界著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主要替印度 加尔各答的穷人服务。因其一生奉献给解除贫困,而于1979 年得到诺贝尔和平奖。并被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在2003年10月 列称入也了变天为主真教福宣德福雷名莎单修女Be(aB特tlie蕾fisc莎sa修etid女onTe。re目s前a)德。蕾莎修女的名
德兰修女名言
▪ Mother Teresa said: ▪ 爱直至成伤。Love until it hurts.
▪ 假如你爱至成伤,你会发现,伤没有了,却 有更多的爱。
▪ I have found the paradox that if I love until it hurts, then there is no hurt,but only more love.
▪ 一次发作。1989年心脏病第二次发作时,她接受了 人工心脏的安装,1991年从墨西哥拜访回来之后, 得了肺炎,健康状况日趋恶化。
▪ 1997年4月,德蕾莎修女跌倒并伤到锁骨。8月时接 受了心脏移植手术,但健康并没有日渐好转, 1997 年3月13日,她退出了博济会,同年9月,87岁时逝 世。德蕾莎修女留下了4,000 个修会的修女,超过 10万以上的义工,还有在123个国家中的610个慈善 工作。印度替她举行了国葬。
be jealous; ▪ Be happy anyway.
德兰修女名言
▪ 你今天做的善事,人们往往明天就会忘记。 ▪ 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做善事。 ▪ The good you do today,people will often
forget tomorrow; ▪ Be good anywa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