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港口代际划分影响因素_刘阳阳
分析几个港口的数据,收集并整理评估港口的影响因素

分析几个港口的数据,收集并整理评估港口的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包括:1、首先是港口自身条件:港口的吞吐能力、泊位水深、泊位数量、岸边装卸机械效率、库场面积、堆存货物周期以及前后放的集散货物的搬运能力等2、港口腹地:就是港口的陆向腹地和海向腹地他们的经济发展程度,是否有足够的货运量来支撑港口!3、航线密集程度:必须有足够的船公司航线来吸引腹地的货物!我国港口变迁的几个阶段:港口的发展与城市发展密切关联。
“建港兴城,城以港兴,港为城用,港以城兴,港城相长,衰荣共济”,正是港城关系的总结。
纵观世界港口与港口城市,从空间关系到产业结构发展存在着阶段性互动特征,其演变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港城初始联系阶段:此时港城联系源于港口的基本功能——运输中转功能,进而诱发产生港口产业,形成初级商港型经济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港口的区位优势起着决定性作用,城市对港口有很强的依赖性。
2.港城相互关联阶段:港口的发展,带动了与港口中转运输相关的海运代理、金融、保险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增强了对城市的影响。
港口产业发展形成巨大的产业带动力,逐步成为港口城市产业的主体:大进大出的临港工业和依港而建的进出口加工业。
同时,城市工业和商业的迅速发展,铁路、公路等集疏运方式的完善,也促进了港口规模的膨胀。
以港口关联产业发展为纽带,港口与城市在空间形态上相互融合,港口与城市开始走向一体化,进入发展的第二阶段——港口工业型经济发展阶段。
这时以港口工业的形成为标志,港口城市完成了从简单地服务于港口到积极地利用港口的转变,港口城市与港口互动实现共同发展。
3.港城集聚扩散效应阶段:随着港口功能的多样化发展,即从装卸到集装卸、工业、客运、旅游、综合物流等于一身的综合性港口,产业发展构成的良好城市基础设施条件产生空间集聚引力,吸引与港口无直接关系的产业在港口城市的集聚,港口产业链不断延长,不断吸引关联产业在港口城市集聚,形成强大的临港产业群,并辐射扩散到周边区域,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港口城市产业辐射能力已经超出了城市的范围。
港口规划中的社 会经济因素分析

港口规划中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港口作为连接国内外贸易和物流的重要枢纽,其规划对于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港口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因素是确保规划科学合理、适应发展需求的关键。
本文将对港口规划中的社会经济因素进行详细分析。
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港口规划的首要社会经济因素。
一个地区的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趋势直接决定了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和运输需求。
经济发达地区通常拥有更多的制造业、贸易业和服务业,产生大量的原材料进口和产品出口需求,从而需要规模更大、设施更先进的港口。
例如,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港口规模和业务量都在全国名列前茅。
相反,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其产业发展相对单一,对港口的需求可能主要集中在少数几种货物上,港口规划规模也相对较小。
在规划港口时,必须对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深入研究,预测未来的经济增长趋势,以确定港口的建设规模和功能定位。
二、产业结构与布局不同的产业结构对港口的需求也有所不同。
以重工业为主的地区,如钢铁、石化等产业,需要大量进口原材料(如铁矿石、原油等),并出口成品(如钢材、化工产品等),对港口的散货运输能力要求较高。
而以轻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地区,货物运输则更侧重于集装箱运输。
此外,产业的布局也会影响港口的规划。
如果产业集中在沿海地区,港口可以就近提供运输服务,减少运输成本。
但如果产业分布较为分散,港口则需要建立更完善的集疏运体系,确保货物能够高效地进出港口。
三、贸易发展状况国际贸易的发展对港口规划有着重要影响。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进出口贸易规模、贸易伙伴和贸易商品结构都决定了港口的业务类型和运输量。
例如,与能源资源丰富的国家贸易往来频繁,可能需要港口具备较强的能源运输能力;而与电子产品制造发达的国家贸易密切,对集装箱运输和物流配送的要求就会更高。
同时,贸易政策的变化也会对港口规划产生影响。
关税调整、贸易壁垒的设置或取消等政策变动,都可能导致贸易流向和贸易量的改变,进而影响港口的运营和规划。
从港口的代际功能看港口功能的发展

从港口的代际功能看港口功能的发展
林国平;杜从原;曹宝根
【期刊名称】《港口科技》
【年(卷),期】2006(000)010
【摘要】从港口的代际划分及其功能,介绍了各代港口的主要内涵特征.结合系统的观点,为配合现代物流的发展,提出未来港口的功能定位应予关注的几点做法.
【总页数】2页(P12-13)
【作者】林国平;杜从原;曹宝根
【作者单位】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
【相关文献】
1.强化天津港口功能促进滨海新区发展——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天津港口条例》[J], 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一处
2.从港口功能发展看第四代港口的发展模式 [J], 张瑾;王越
3.国内外港口功能整合经验及对福建港口发展的启示 [J], 杨京钟
4.发挥秦皇岛港口功能促进城市与港口的共同发展 [J], 姜苹;于颖
5.国际港口功能演变与宁波港口功能转型发展的路径 [J], 王任祥;傅海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影响港口集团间竞合关系的因素分析

影响港口集团间竞合关系的因素分析
刘洋
【期刊名称】《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3(014)002
【摘要】港口集团竞合关系是影响港口集团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环节.构建良好的港口集团竞合关系对港口城市乃至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波特钻石模型,分析竞争导向型要素和合作导向型要素,构建指标体系,明确影响港口集团间竞合关系的主要因素,以协调港口集团间竞合关系.
【总页数】5页(P32-35,45)
【作者】刘洋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天津30038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53
【相关文献】
1.页岩各向异性参数间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谢剑勇;魏建新;狄帮让;栾鑫元
2.服务业FDI与出口间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论的影响因素分析r——基于荟萃分析法的应用 [J], 李琳
3.战略联盟企业间差异性、关系特点对企业竞合战略影响研究 [J], 杨伟
4.广告公司三大传统部门间关系的影响因素分析 [J], 陆笑;何艳
5.环渤海区域港口群竞合关系及影响因素分析 [J], 陈晓永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港口体系演化的影响因素及驱动机制分析

港口体系演化的影响因素及驱动机制分析
吴旗韬;张虹鸥;叶玉瑶;陈凤桂;陈伟莲
【期刊名称】《人文地理》
【年(卷),期】2011(26)3
【摘要】区域港口体系的结构和层次是不断变化的,根据各港口功能和作用的大小不同的变化,港口体系演化变现为集中化发展和分散化发展两种趋势。
影响港口体
系演化的因素很多,具体可归纳为技术进步因素、区位因素、航运市场因素、政策
和政治因素四类。
在集装箱革命之前,区位因素是影响港口体系结构的主要因素,而集装箱化之后,新技术的应用、航运市场在港口体系层次变化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政策和政治因素是港口体系发展的背景因素,其影响力一直较大。
最后通过构建港
口体系动力模型,详细阐述了各个因素对港口体系演化的影响过程和驱动机制,分析了不同因素对于港口体系集中化和分散化发展的促进和阻碍作用。
【总页数】5页(P106-110)
【关键词】港口体系;演化模型;影响因素;驱动机制
【作者】吴旗韬;张虹鸥;叶玉瑶;陈凤桂;陈伟莲
【作者单位】广州地理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612.1
【相关文献】
1.体系运转驱动机制的影响因素分析 [J], 杨剑慧;王永凯;杨泽勇;
2.体系运转驱动机制的影响因素分析 [J], 吴功柱;苏琦;
3.体系运转驱动机制的影响因素分析 [J], 杨剑慧;王永凯;杨泽勇
4.体系运转驱动机制的影响因素分析 [J], 吴功柱;苏琦
5.辽宁省港口体系时空演化分析及驱动机制研究 [J], 董晓菲;韩增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港口代际的本质特征及其演化规律

【 国糟湾建设 l 】
C iaHab u n ier g hn r o r gn ei E n
Ap . 2 1 r,0 0 T t 6 No 2 oa 1 6, . l
第2 期 总第 1 6 6 期
港 口代 际的本质特征及其演化规律
王诺 ,赵 冰 ,杨春 霞
Ese t l Ch r c e itc n ou i n La o o t Ge e a i n s n i a a t rsis a d Ev l t w f P r n r t a o o
W ANG o, ZHAO n Nu Bi g, YANG u x a Ch n- i
p r d v lp n , a d p r f n t n i i e e ts g so r d cii e eo me t De p u d rt n ig o e c n oa o f o e eo me t n o ci n df r n t e f o u t t d v lp n . e n e sa d n f o n t t n o t t u o a p vy h t i d f rn o t e ea o sa d p r Sft r e eo me t r n a r a r cia i nf a c o l n n i ee t r g n rt n n o ’ u u ed v lp n e d h s e t a t l g i c n e i p r p a ig,c n t c o d p i t t g p c s i n t n o s u t na r i n o ea in T e e s n il c a a trsis a d e ou in lw o r g n rt n ae a ay e n ti a e , a d t e f n t n p r t . h se t h r ce t o a i c n v lt a f p t e ea i n z d i h s p p r o o o r l n u ci h o e p n in f m o z na n et a s e t esu id whc a ea rf r n efrma i gp r e e o me t ln x a s o h r o tl d v r c l p c s td e , ih C b ee c k n o d v lp n a . o r i a i a r a n e o t p Ke r s o r g n r t n; e s n il h a t r t ;e ou i nlw y wo d :p t e e ai o se t a c e si a cr i c v lt o a
港口发展规划的供需平衡分析

港口发展规划的供需平衡分析近年来,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港口作为贸易的重要节点,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港口的发展规划是确保供需平衡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对港口发展规划的供需平衡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一、港口发展的背景和意义港口作为贸易的枢纽,承担着货物运输、货物集散、贸易流通等重要职能。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港口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港口的发展规划不仅关乎国家经济的繁荣,也关系到地区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港口发展规划的供需平衡是指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供给的关系,合理规划和布局港口的发展。
供需平衡能够保证港口的运营效率和贸易流通的顺畅,同时也能够避免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二、供需平衡分析的方法和指标供需平衡分析是通过对港口的运营数据、市场需求、资源供给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以确定港口的发展规划。
在进行供需平衡分析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主要指标:1. 货物吞吐量:货物吞吐量是衡量港口运营能力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可以预测未来的货物流量,并根据市场需求确定港口的规模和设施。
2. 港口设施:港口设施包括码头、仓库、堆场等。
根据货物吞吐量和市场需求,需要合理规划和布局港口设施,以满足货物的集散和贸易流通的需求。
3. 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是港口发展的重要支撑。
通过分析港口周边的交通状况和运输网络,可以确定港口的交通连接能力,并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
4. 环境保护:港口的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供需平衡分析需要考虑港口对环境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以确保可持续发展。
三、供需平衡分析的影响因素供需平衡分析的结果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市场需求、资源供给、政策环境等。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影响因素:1.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港口的货物流量和市场需求。
经济发展越快,港口的供需关系越紧张,需要更大规模的港口来满足市场需求。
2. 贸易政策:贸易政策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港口的货物流量和贸易流通。
港口物流发展影响因素

秦皇岛交通便捷,通讯发达。秦皇岛港是全国港口中拥 有铁路最多的港口,200多公里的自备铁路系统直接与 京山、沈山、京秦、大秦四条铁路干线相联接,可实现 铁路与港口的直通直达,具有其他港口无法比拟的优势。 秦沈高速铁路、京哈、京秦、大秦四条铁路干线和京秦 高速公路、沿海高速公路、102、205国道贯穿全境。 从北京、沈阳到秦皇岛只需两个多小时。货物到港后, 可利用港内机车和线路,顺利进入港内货场、仓库进行 装卸作业,消除了其他港口港外场站重复装卸和运输的 环节,大大缩短了运输周期,降低了物流费用,减少了 货损货差,实现货物运输的无缝衔接。
Hale Waihona Puke 河北港口集团坚持“以港为基、适度多元”的发展理念,正在积 极推进企业上市,加快建设秦皇岛、唐山、沧州三大港口基地, 拓展珠三角珠海高栏港和长三角江苏靖江煤炭物流项目两大战略 区,最终形成以三大港区为载体、物流项目为辐射节点、集疏通 道为纽带的港口物流网络;以港口主业为依托,大力发展港口建 设、工程技术、地产开发、后勤服务四个产业板块,完善企业内 部产业体系。经过5到10年的努力,把集团打造成为公司制度完 善、竞争优势强劲、经济效益领先的港口资源开发商、码头运营 商、资本运营商和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最终成为国内最大、世 界一流的现代港口企业集团。 河北港口集团重视国际港口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先后与日本 苫小牧港、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比利时根特港、美国波士顿港、 怀纳米港、法国敦刻尔克港、意大利热那亚港、希腊彼雷艾夫斯 港建立了友好关系。
——秦皇岛港是世界最大的散货运输港和煤炭输出 港,由秦港股份公司直接经营。秦皇岛港分为东西 两大港区,西港区以杂货、集装箱运输为主,现有 杂货泊位17个,年设计通过能力1480万吨;集装 箱专用泊位3个,年设计通过能力65万标箱。东港 区以煤炭、石油化工品运输为主,现有煤炭专用泊 位21个,年设计通过能力1.93亿吨,年输出煤炭 占全国沿海港口煤炭下水总量的近50%,2010年 完成煤炭吞吐量2.24亿吨。石油化工品专用泊位4 个,年设计通过能力1540万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管理水平
万 TEU,位列世界前 10。 青岛港在大型化、专业化方面已经完全具备第 3
随着管理水平的提高,港口越来越强调精细作业 代港口特征,甚至满足第 4 代港口硬件设施要求。在
· 13 ·
港口
第 31 卷 第 12 期 2009 年 12 月
经营网络方面,青岛港已经形成区域性战略联盟,联手 量均突破 2 000 万 t 的现代化大港。青岛港的信息化
不断提高,竞争力也不断增强。港口经营网络覆盖面 用港口自然资源和保护港口自然环境,为后人留下充
是指港口投资的码头区域范围。随着港口代际的演 足的资源和发展空间。在港城建设和港口运作过程
变,港口经营网络覆盖面扩大至全世界范围。经营网 中,倡导优先使用先进的环保技术与生态技术,通过集
络规模主要是指经营港口的节点数。随着节点数的增 约化经营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是指港
威海和日照两港,形成战略合作关系。面对来自天津 建设已上升到战略层面,在国内引航领域首创集引航
港、大连港以及釜山港等港口的激烈竞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岛港要想 —拖船管理、船舶动态监控、海上 GIS 平台和决策于
成为国际性大港,必须拓展网络辐射面。
一体的导航监控体系,技术水平和应用成效在国内同
3.2 经济腹地
行业中领先,达到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青岛港在科 技方面累计投入资金逾 10 亿元,完成科技进步和技术
表 1 青岛港代际划分评价
1 级指标 1.港城关联度
2 级指标 1.港城地域关联度 2.港城经济关联度
港口发展水平
2.市场竞争
3.竞争特点 4.竞争手段
平不断提高。目前,青岛大型物流企业基本上实现与 区域性电子口岸的联网。远洋大亚、青岛港集团等企 业投入巨资建设物流信息系统,并借助信息技术完成 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物流效率得到显著提高,企业竞争 力明显提升。青岛保税物流园区具有国际中转、国际 配送、国际采购和国际转口贸易等 4 大功能。青岛港 正在加大物流链建设,逐步进行生产、销售与运输等资 源的整合和配置。从供应链发展角度看,青岛港物流 资源尚未得到有效整合,信息资源不能完全共享,差异
自身物流系统,实现货物“门到门”服务。市场竞争手 信息传递速度;企业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可使生产调
段也转为在提高效率的基础上注重差异化服务,为客 度和业务通信快捷、方便和准确。
户带来更高的效益。 2.3 活动范围
2.7 可持续发展 港口可持续发展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指港口在
随着港口的发展,其活动范围不断扩大,辐射能力 追求自身经济效益和满足社会需求的基础上,集约利
业机会和收入。这种 3 代港口的分类基于 3 大衡量指 业、广阔腹地、国际区域总部以及港口绿色化和科技化
标:港口发展政策、战略及发展趋向;港口活动范围及其 等。
延伸;港口活动以及组织关系一体化程度。这种分类并
没有将其他重要因素考虑在内,如港口规模、地理位置 2 影响港口代际划分的因素
或港口公有化(私有化)程度等。
【关键词】 港口;代际划分;影响因素;第 4 代港口
1 港口衡量标准的演变
PAIXAO A C 和 MARLOW P B[1]根据港口的演变 过程与环境的多变性,提出第 4 代港口的一个重要执
20 世 纪 90 年 代 初,联 合 国 贸 易 发 展 会 议 行标准——敏捷性,建议港口通过新的物流方式加强
项成果是将港口分为 3 代,创制“第 3 代港口”这一概念, 第 4 代港口是柔性化港口的观点。
认为第 3 代港口除装卸货物外,还提供其他增值服务,
孙光圻和刘洋 [4] 在分析现代港口发展趋势的基础
如仓储、包装与物流分配等,为港口业界提供更多的就 上,提出第 4 代港口的衡量标准:大型化码头、临港产
加,港口的辐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在经营网络中 口在提倡环保意识的同时,逐步转变产业特征,实现可
港口不是作为孤立的点或者中心而存在的,而是作为 持续发展,努力向知识密集型港口方向发展。
供应链中的重要组成环节。港口之间的竞争也演变为
港口所参与的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港口供应链的整合 是指港口从静态的节点型转变为动态的网络型,强调 物资和信息从港口快速流过,为客户带来高附加值服
3 实证分析——青岛港
3.1 港口设施和经营网络
务,同时也提升其自身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地位。[5]
青岛港由老港区、黄岛油港区和前湾新港区等 3
2.4 港口功能
大港区组成,拥有码头 15 座、泊位 82 个(其中营运码 头 13 座、营运泊位 67 个),51 个万吨级以上泊位中有
明确港口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以及应当具备 5 万 t 级和 10 万 t 级泊位各 6 个、30 万 t 级泊位 2 个。
发展等。
收稿日期:2009-09-18 基金项目:交通部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第 4 代港口及其经营管理模式研究(2007329810060)。 作者简介:刘阳阳(1984—),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现代物流管理。
· 12 ·
第 31 卷 第 12 期 2009 年 12 月
港口
2.1 港城关联度
上述研究从 4 代港口不同的特征对港口进行定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发展,国内外学者开始 分析,指出港口代际划分的一些标准。从中可以看出,
为港口新概念提供战略框架,提出“第 4 代港口”的概 港口许多方面的条件都影响港口发展,而港口的代际
念,认为成为第 4 代港口应具备 6 大主要条件:大型深 演变对港口发展战略有重要作用。在上述研究的基础
肃、青海等省区。青岛港的发展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
针对青岛港发展现状,本文对影响青岛港代际划
港口与经济的发展相互依存,港城不断融合。青岛港 分的因素进行简单对比评价。将每一项指标的评价划
与天津港腹地交叉,竞争较为激烈,腹地经济发展水平 分为 4 个层次:4 颗星代表发展很好,已达到第 4 代港
不及长三角地区。
港口
第 31 卷 第 12 期 2009 年 12 月
港口代际划分影响因素
刘阳阳,张婕姝,真 虹
(上海海事大学 交通运输学院,上海 200135)
【摘 要】 在第 4 代港口理论研究基础上,从港口代际划分衡量标准的角度出发,提出港口 代际划分的影响因素,即港城关联度、市场竞争程度、活动范围、港口功能、管理水平、经营网络规 模和可持续发展等,并结合青岛港进行实证分析,认为青岛港目前正处于第 3 代港口的完善阶段。
括港城地域关联度和港城经济关联度,前者主要衡量 优化和管理水平提升的目的。
港口与经济腹地的依存程度,后者主要衡量港口对城
市以及腹地经济的贡献度。
2.6 现代化水平
2.2 市场竞争程度
港口现代化是反映港口基础设施条件的综合指 标,包括作业技术水平、信息化水平、码头的专业化和
随着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发展,港口成为多式 大型化以及港口规模等。随着船舶大型化发展,泊位
口标准;3 颗星代表发展良好,现代化建设完善;2 颗星
3.3 物流服务 青岛物流业发展迅猛,现有各类物流企业逾 2 100
代表发展状况一般,港口处于扩大建设和资本密集时 期;1 颗星代表发展缓慢,只具备第 1 代港口功能(见表 1)。
家,其中:民营企业占 63%,外商独资企业和中外合资 企业占 13%。物流企业中企业资产总额逾 2 000 万元 的占 12%,年营业收入高于 1 000 万元的占 23%,年纳 税额逾 100 万元的占 9%,有 14 家企业年纳税额逾 1 000 万元。21%的物流企业业务辐射全球范围,36% 的企业业务辐射全国。物流企业的规范化和专业化水
3.活动范围 4.港口功能 5.管理水平
6.现代化
5.经营网络覆盖面 6.经营网络规模 7.供应链整合水平 8.功能定位 9.发展策略 10. 敏捷性 11. 柔性 12.技术水平 13.信息化 14.专业化
化服务较少,尚未形成完整的以港口为核心的物流服 务供应链。
3.4 软环境
7.可持续发展
15.规模化 16.大型化 17.环保意识 18.产业特征
的功能,有助于其更充分地发挥作用。从港口代际演 青岛港拥有全国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原油码头、铁矿石
变过程中功能的转变可以看出,其功能定位已转向生 码头和国际一流的煤炭码头、散粮接卸码头。在港口
产、销售与运输的资源整合和配置,港口发展战略也转 建设发展中,青岛港紧跟航运市场船舶大型化和专业
向港际联盟。
化发展趋势。2008 年,青岛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 1 002
水码头;涵盖整个城市的临港产业,即港城一体化;国 上,本文对影响港口代际划分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认
际区域性总部经济;广阔纵深的陆向腹地;发达的交通 为这些因素主要包括:港城关联度、市场竞争程度、活
物流网络;与国际经贸管理完全接轨的自由贸易政策 动范围、港口功能、管理水平、经营网络规模和可持续
体系等。
青岛港拥有大陆港口规模最大的 EDI 中心和国内
港口唯一的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唯一的博士后科研流动 4 青岛港发展策略
站,是沿海港口中唯一一个煤、油、矿、箱 4 大货种吞吐
目前青岛港正处于第 3 代港口的完善阶段,优势
· 14 ·
第 31 卷 第 12 期 2009 年 12 月
港口
较为明显,港城区域关联度和港口现代化水平已经接 近第 4 代港口要求,港口技术创新更是青岛港发展的 突出点。当然,青岛港与第 4 代港口在功能上相比还 存在一定差距:辐射范围狭窄,管理水平不高,敏捷度 和柔性化程度较低,复合型人才匮乏,航运高端服务业 发展水平较低,完整的产业聚集区尚未形成,供应链整 合度较低。根据第 4 代港口的发展趋势,青岛港发展 策略应偏重以下方面。
沿黄河流域。环渤海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 经济效益等预期性指标以及安全、节能和环保等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