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量学 测验的项目分析分解
心理测量学第六章-测验题目性能与题目编写(项目分析).PPT

③选择题适合考查较低层次的能力,如识记能 力、较低的理解能力等,而不宜考查较高层 次的能力,如综合能力、创造性和独立思维 能力。
一、区分度的定义
(一)定义 ❖ 测验项目对所测量的心理特性水平差异的区分能力或鉴别。 (二)作用 ❖ 测验是否有效度的“指示器”。 ❖ 若区分度高,则水平高者得分高,水平低者得分低;若区分
⑤行为情景判断题设问方式一般有四种形式: 一是要求受测者选择最优行为项,二是要求 受测者选择最差行为项,三是要求受测者同 时选择最优和最差行为项,四是要求受测者 针对每一行为项的有效性做出评价。应根据 实际选择具体方式。
第二节 测验题目的难度与难度控制
一、难度的定义 二、难度的计算 三、测验难度水平的确定 四、难度的等距变换 五、测验的难度对测验分数分布的影响
的差异等于第2题和第3题间的差异。 (二)解决方式:等距变换,即把难度P转换成标准分数Z。 ❖ Z分数(0,+1σ)约占全体人数的34%,(1σ,2σ)间占全体人数的
13.5%。 ❖ 项目A通过率为84%(难度为0.84),难度值为-1σ。 ❖ 项目B通过率为16%(难度为0.16),难度值为+1σ。 ❖ 项目C通过率为50%(难度为0.50),其难度为0。
②论述题和计算题不仅能够考查考生较低层次的能 力目标,而且能够比较好地考查较高层次的能力 目标。
③论述题和计算题能够反映考生的思维过程,因而能 比较有效地考查考生接受信息、鉴别和选择信息的 能力,分析、推理、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能鉴别 出考生对问题解决的程度。
心理咨询师(二级):心理测量学知识(强化练习)

心理咨询师(二级):心理测量学知识(强化练习)1、多选在分数量表上,相对于某一百分等级的分数点就叫()。
A.百分等级B.四分位数C.百分点D.百分位数正确答案:C, D2、多选正确的测验观包括()。
A.心理(江南博哥)测验是重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之一,是决策的辅助工具B.做心理测验时,态度要正确C.心理测验作为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尚不完善D."一考定终身"说明心理测验最重要正确答案:A, C3、单选样本团体的性质包括年龄、性别、教育水平、智力、动机、兴趣、职业和任何有关的特征。
由于这些特征的影响,使得测验对于不同的团体具有不同的预测能力,故测量学上称这些特征为()。
A.测验变量B.主观影响变量C.客观影响变量D.干涉变量正确答案:D4、多选关于测验分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测验分数的解释不必考虑个人在测验前的经历B.使用常模可以对分数做出确切的解释C.不同测验的原始分数不能直接加以比较D.比较不同测验的分数时要将二者放在统一的量表上正确答案:A, B5、多选可以作为构想效度的测验间比较的有()。
A.内容效度B.相容效度C.区分效度D.因素分析法正确答案:B, C, D6、单选关于测量,正确的是()。
A.测量就是心理测量B.测量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C.测量就是用数字表描述事物的法则D.测量就是用一些题目或数字来描述事物的属性正确答案:B7、单选()是指在不同的时间内用同一测验(或用另一套相等的测验)重复测量同一受测者,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正确答案:A8、多选做测验时,几种常见的反应定势有()。
A.求"快"与求"精确"B.喜好正面叙述C.喜好较长选项D.喜好特殊位置正确答案:A, B, C, D9、多选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随机抽取若干份测验卷,由两位评分者按评分标准分别给分,然后再根据每份测验卷的两个分数计算相关,即得评分者信度B.所有的题目看起来好像测量同一特质,但相关很低或为负相关时,则测验为异质的C.人的多数心理特征,如智力、性格、兴趣等,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间隔一段时间,不会有很大的变化D.系统误差产生恒定效应,不影响信度正确答案:A, B, C, D10、多选相关法是求测验分数与效标资料间的相关,这一相关系数称为效度系数。
心理测量学2013

1、试述量表翻译中的回译(back translation)的具体步骤。
(10分)答、首先回译的意思是将A语言的译文B翻译成A语言。
金惠康认为回译就是翻译者将从一门外语中借来的词翻译成这种外语,反之亦然;回译是由中国和外面世界文化交流引起的,许多单词尤其是科技词汇都是通过直译、音译、补充、解释等翻译方式形成的外来语,对这些词汇的回译力求源语言与目标语言间的统一与一致。
回译可分为两种:术语回归回译和翻译精确性测试回译。
它具体的步骤是,首先需要形成一个翻译小组来负责翻译以及回译,并且小组中存在能够熟练掌握两种语言的人。
2、.试述心理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及测验评价的相关指标。
(15分)一、心理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一)、确定测验目的。
(1)、明确测量对象:也就是说明确测量哪些个人或者群体,通常以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指标来区分测量对象。
(2)、明确测量目标:也就是明确测量什么心理功能,是测能力、人格,还是测学业成绩。
不仅如此,还要进一步把目标具体化。
(3)、明确测量用途:也就是明确编制的测验干什么用,是用于描述受测者的心理特质,还是用于诊断心理是否异常,是用于选拔人才,还是用于验证某个理论假设。
(二)制定编题计划编题计划是编制测验的总体构思。
编制计划要明确的信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全面而具有代表性的测验内容,不致使测题偏离了应测的范围;二是对各个内容点的相对重视程度,通过百分比来表明。
编题计划主要有两个用途:一是编题计划指明了应该编哪方面的测验项目以及编多少个项目,因此测验结束后,可以比照计划核对测验项目是否反应了所要测量的领域。
二是记分时可按计划中百分比确定每类测验项目的分数标准。
(三)编辑测验项目编辑测验项目时需要解决的3个问题:(1)、搜集测验资料①资料要丰富:资料搜集越齐全,编题工作就会越顺利。
②资料要有普遍性:这有两层意思:一是应尽可能的避免特殊知识经验对测验结果的影响;二是编制人格测验时,所搜集的资料应能够全面的反应某一文化背景中的团体的基本人格特征。
心理测量4项目分析

.40
.39
.35
.34
.33
.34
.36
.34
.31
.30
.27
.26
.24
.62
.57
.54
.56
.50
.51
.53
.57
.51
.52
.50
.49
.44
.51
.31
.28
.25
.27
.20
.21
.20
.56
.57
.49
.49
.44
.44
.40
.71
.65
.64
.60
.52
.52
.52
.77
.64
– 在人格测验中,类似的指标是“通俗性”。即 取自相同总体样本中,能在答案方向上回答 该题的人数。
– 两种指标的计算方法是相同的
– 难度的计算 • 二分法记分的项目(1、0记分) – 公式(通过率):P=R/N×100% »P 指项目的难度(通过率) »R 答对或通过该项目的人数 »N 全体被试人数
– 区分度与难度呈现的是一种曲线(倒“U”的关系 )。
• 难度为0.5时,区分度最高 • 难度较高或较低时,区分度中等 • 非常高或非常低的难度时,区分度也很低
– 不同水平被试中区分度与难度的关系
• 较难的题目对高水平被试有较高的区分度 • 中等难度的题目对中水平被试有较高的区分度 • 较容易的题目对低水平被试有较高的区分度
举例:第一题10名被试中8人答对, 其难度为:
P1=8/10×100% =80%
• 样本例数较大时的计算方法 – 根据测验总成绩将被试分为三组 » 高分组(NH):分数最高的27% » 中间组:分数居中的46% » 低分组(NL):分数最低的27% – 计算高分和低分组的通过率 – 计算两组平均通过率作为难度指标 公式:P=(PH+PL)/2 » P 指难度(通过率) » PH 指高分组通过率 » PL 指低分组通过率
心理测量 第七章 测验的项目分析

五、常态化等距难度量表 以通过率作为难度指标, 以通过率作为难度指标 , 实际上是以顺序量 表来表示难度, 表来表示难度 , 它仅仅能指出题目难度的顺序或 相对难度高低。 相对难度高低。 因此美国教育测验服务社建议用转换过的分 数来表示试题难度值。其转换公式为∆=13+4Z, 数来表示试题难度值。其转换公式为 , (∆为难度指标,Z为标准分数,13为转换公式的 为难度指标, 为标准分数 为标准分数, 为转换公式的 为难度指标 平均值, 为转换公式的标准差 由于Z分数通常只 为转换公式的标准差)由于 平均值,4为转换公式的标准差 由于 分数通常只 之间的数值, 取±3之间的数值,因此可知 之间的数值 因此可知:
第三节 项目分析的特殊形式
一、备选答案的反应模式 二、速度测验的项目分析 三、标准参照测验的项目分析 项目—团体的相互作用 四、项目 团体的相互作用 五、有效性与可靠性的矛盾
一、备选答案的反应模式 对于选择题, 除了分析其难度和区分度外, 对于选择题 , 除了分析其难度和区分度外 , 还要分析被试对每个备选答案的反应情况。一般 还要分析被试对每个备选答案的反应情况。 主要做以下分析: 主要做以下分析: 如果正确的备选答案被所有被试选择, (一)如果正确的备选答案被所有被试选择, 则说明该题目太容易或者题目中可能提供了某种 暗示: 暗示: 如果某个错误答案没有一个被试选择, (二)如果某个错误答案没有一个被试选择, 说明该项目不具迷惑性,错得过于明显; 说明该项目不具迷惑性,错得过于明显;
第七章 测验的 项目分析
导学
项目分析是在组成测验之前, 项目分析是在组成测验之前 , 通过预测被试对 组成测验的各个题目(项目)的反应进行的分析。 组成测验的各个题目 ( 项目 ) 的反应进行的分析 。 它是编制和修订测验的重要环节。 它是编制和修订测验的重要环节。 通过本章的学习可解决三个问题: 通过本章的学习可解决三个问题: 掌握什么是测验的难度, 一、掌握什么是测验的难度,如何计算测验的难 度(重点) 重点) 掌握什么是测验的区分度, 二、掌握什么是测验的区分度,如何计算测验的 区分度,难度和区分度的关系怎样(重点) 区分度,难度和区分度的关系怎样(重点) 三、掌握项目分析的其他特殊形式
心理测量—测验的项目分析

(二)区分度与难度的关系
难度和区分度都是针对一定团体而言的。 一般来说,较难的项目对高水平被试区 分度较好,较易的项目对低水平被试的 区分度高。
难度为1或0时,区分度为0,难度为0.50 时,题目的区分度达到最大值。
第三节 项目分析的一些特殊问题
一、选择题中的备选答案的质量分析 对于选择题,除分析题目的难度和
区分度外,还要分析各备选答案的 质量。
例如:
题 号
组别
A
选择项 B CD
PD E
高分组 2 40* 4 4 0
1
.60 .40
低分组 6 20 10 14 0
高分组 4 10 6 20* 10
2 低分组 4
6
4 30 6 .50 -.20
高分组 18* 10 4 6 12
3
.36 0
低分组 18 8 8 4 12
D值为0称为无区分,表示项目与被试 心理特质水平无关。
D值为负值称为消极区分。-1表示项 目与被试心理水平相反。
对区分度值的评价(R.L.Ebel,1965)
0.40以上:非常优良 0.30—0.39:良好 0.20—0.29:尚可,需修改 0.19以下:劣,必须淘汰
2.方差法 计算被试在项目得分的方差。方差越大,表
123 4
11.我认为这是一份相当有意义的工 1 2 3 4 作。 12.我可以由工作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1 2 3 4
13.我有自己的工作目标和理想。
从未 很少 有时 经常 如此 如此 如此 如此
123 4
14.我在工作时精力充沛。
123 4
15.我乐于学习工作上的新知。
123 4
16.我能够冷静的处理情绪上的问题。 1 2 3 4
心理测量-项目分析

Page 9
难度对测验的影响
难度对测验的分布形态及离散程度都有影响。
难度也会影响测验的信度。
项目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项目的鉴别能 力有影响。
Page 10
值得说明的一点是项目的难度和测验的目的有关。由于在筛选测验中 ,在接收组或拒绝组之内不需要作出区别,所以如果项目都集中在临 界分数附近,则能最为有效地使用测验。所以用于筛选目的的测验, 应该采用难度值最接近于所要求的选择率的项目。例如,要挑选分数 较高的20%的个案,最好的项目便是集中在通过率为20%左右的项目 (考虑到猜测可以略高一点)。如果测验的目的是确定个体是否已掌 握技能的基本要素,或是否已获得必要的知识,以便进入学习计划的 下一步,那么项目的通过率最好应该是0.80-0.90。
在370名被试中,选为高分组和低分组的被试各有100人,其中高分 组有70人答对第1题,低分组有40人答对第1题,则第1题的难度为:
Page 6
非二分法记分项目的难度
对于论述题、简答题,每个项目不止有答对和答错两种可能结果,而 是从满分至零分之间有多种可能结果。对这类项目,常常用下面的公 式来计算其难度。
Page 14
区分度的计算
项目鉴别指数法(较适合于二分法记分的测验项目)
当效标成绩是连续变量时,可以从分数分布的两端各选择27%的 被试,分别计算出每道题目上各自的通过率,两者之差就是鉴别力 指数(D)。
DP P H L
Page 15
区分度的计算
相关法
在大规模或标准化的测验中,多采用相关法,即以项目分数与 效标分数或测验总分的相关作为项目区分度的指标。相关越高,项 目区分度越目的难度
(2)极端分组法 当被试人数较多时,则可以先将被试依照测验总分从高到低排列,分 成三组,总分最高的27%被试称为高分组( ),总分最低的27% 被试称为低分组( )。分别计算高分组和低分组的通过率,然后 求项目的难度。
第五章 心理测量学分解

第五章心理测量学知识心理测量作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之一,始于欧洲,20世纪初传入中国,引起我国心理学家与临床工作者的关注。
无论是进行临床诊断、判定疗效,还是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都必须以心理测量为基础。
因此,心理咨询师有必要了解心理测量的理论和技术。
第一节概述第一单元测量与测量量表一、什么是测量简单他说,测量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
从字面上看,该定义包括三个主要的元素:(1)事物;(2)数字;(3)法则。
所谓“事物”,指的是我们要测量的对象,更准确他说,就是引起我们兴趣的事物的属性或特征。
在心理测量中,我们所感兴趣的、所欲测量的当然就是心理能力和人格特点等。
由于这些心理现象不能直接测量,因此我们测量的实际是心理现象的外显行为。
所谓“数字”,是代表某一事物或事物某一属性的量。
这些数值具有自然数的特点,如区分性,即1就是1,2就是2,没有任何数与1或2这个数相同,被1指派的事物都是在所测量的方面相同的;数也有序列性或等级性,如:1<2<3;数也具有等距性,1和2,2和3之间的差的绝对值总是相等的;数还有可加性,某数与它数之和,必得另一个独特的数。
数的这种逻辑性,是我们进行运算的基础。
必须指出,在测量中,我们是根据事物的属性和属性的大小来分派数字的,数字是否具有如上自然数系统的功能,还必须考虑到事物的性质或指派数字的原则。
所谓“法则”,代表的是测量所依据的规则和方法。
例如,用秤量物体的重量,依据的是杠杆的原理;用温度计测物体的温度,依据的是热胀冷缩规律;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是以相等的小单位构成刻度,把尺子的零点对准物体的一端,看物体的另一端所对着的刻度,即得出长度。
而人的心理特征的测量,如智力测验,就是根据智力理论编制,以得分多少衡量智力水平。
法则有好坏之分,使用较好的法则可以得到比较理想的结果,而较差的法则所获得的结果则不令人满意。
许多事物易于测量,因其使用的法则易于建立和遵守;心理现象难以测量,是因为我们很难设计清晰而良好的法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D= ph pl
▪ 其范围在-1.00~+1.00之间。+1.00表示鉴别指数最高,—1.00表 示鉴别指数最低。鉴别指数越高,题目的鉴别性能即区分能力越好。
美国测验学家:伊贝尔(L. Ebel)提出鉴别指数的评价标准:
区分度(D)
0.40以上 0.30-0.39 0.20-0.29 0.19以下
▪ 鉴别指数是项目分析中区分度的一个指标,即确定测验项目区分个
体所测能力高低的程度指标。项目分析的一个最简单的估计方法是
比较两个极端效标组,即将所有被试在某个测验上的分数从高到低
依序排列,划分出人数相等的高分组和低分组(一般取样本中处于
两端27%的个案);分别求出此两组在每一题目上的通过率;再求
出高分组与低分组通过率之差。可用下面公式表示。
可用纠正公式: ▪
kp1
CP=
k 1
(CP=校正后的通过率;其中K为备选答案数;P=实得通过率。)
▪ 例3:某题有5个选项,该题通过的人数为0.75, 试问校正后的通过率是多少?
▪
(P=0.69)
▪ 例4:A项目三选一,P=0.50;B项目五择一, P=0.45;请问哪一道题更难些?
▪
(CPA=0.25 ;CPB=0.31)
理特质;二是题目是否把被试团体作了有效的区分。 ▪ 区分度(D)的取值范围介于-1.00~+1.00之间。 ▪ 当D为正值时,称作积极区分; ▪ 当D为负值时,称作消极区分; ▪ 如果D为0,则称作无区分作用。 ▪ 具有积极区分作用的项目D值越大,区分的效果越好。
▪ (二)区分度的计算方法
▪ 1.鉴别指数法
▪ 1)点二列相关 r pbi 系数(客观题)
▪ 条件:项目是二值(0、1)计分,总分是连续变量,则 计算项目与总分相关。
xp xq
r pbi
pq
st
r x ▪ pbi :点二列相关系数;
:答对该题的被试在总分上的平均得分;
p
s ▪ P:该题难度;q:1-p;
:全体被试的总分标准差
t
x ▪
:答错该题的被试在总分上的平均得分;
12 0.81 0.44
D
0.11 0.40 -0.08 0.37
▪ 2.方差法
▪ 方差表示一组数据离散程度。方差大,数据分散。被试 在题上的得分越分散,则该试题鉴别力越大。
s2
(xi n
x)2
▪ 当n<30时,属统计上的小样本,改用
s2 (xi x)2 n 1
▪ 3.相关法
▪ 即以项目分数与效标分数或测验总分的相关作为项目区 分度的指标。相关越高,项目区分度越高。
▪ 例1:200人参加某项测验,在一填空题上高分组48人通 过,低分组23人通过。试问该题的难度值是多少?
▪
P=0.66
▪ 例2:在一次测试中,高分组与低分组各有27人。其中高 分组答对第一题的有20人,低分组答对第一题的有10人。 试问该题的难度是多少?
▪
P=0.56
▪ (4)校正公式:在选择题中,由于允许猜测。
▪ 1、公式
▪ (1)二值计分
▪
P=R/N
▪
(R为答对该题的人数,N为总人数)
▪ (2)非二值计分
▪
P x
X
( x 为全体被试该题目的平均分,X 为答对该题应得分数)
P值越大,难度越小。
▪ (3)极端分组法:以高低分组(27%)平均通过率表示的难度。
▪
▪
P= ph pl
2
▪
(ph =高分组的通过率; pl =低分组的通过率)
▪ 2、难度水平的确定
▪ 效标参照测验、掌握测验:不考虑难度; ▪ 对于选择题来说,难度一般应大于猜测概率; ▪ 选拔测验:难度=录取率; ▪ 无论速度测验还是难度测验,一般都应防止得满
分,因为满分的意义是不明确的。
大体而言,难度为0.50时最理想,此时项目 具有最大的鉴别力。但在实际操作中,让所有项目 难度都到达0.50困难很大,而且也不必要,一般只 需使项目的平均难度接近0.50,而各个项目的难度 在0.50± 0.20之间变化。
评
价
非常良好!
良好,如能改进则更佳。
尚可,仍需再改进。
劣,必须淘汰或加以修改。
例1:100人参加某项测验,对其中四道题做对的人数 分布如表所求,试问这些试题的区分度分别是多少?
题 做对人数
通过百分比
目 高分组 低分组 高分组 低分组
1 27 2 12 36 4 22
24 1.00 0.89 1 0.44 0.04 8 0.22 0.30
第五节 测验的项目分析
▪ 项目分析:指对测验或量表的项目定量和定 性的分析研究。
▪ 定量分析包括:
▪ (1)题目的难度分析。
▪ (2)题目的区分度分析。
▪
▪ 定性分析பைடு நூலகம்从题目的思想性、内容取样的适
切性以及表达是否清楚等方面加以评鉴。(依
据经验)
考研题
▪ 一、项目的难度
▪ (一)项目难度的计算(以通过率表示)
三、项目区分度与难度的关系
▪ 难度是区分度的必要条件。一般来说,难度越接近0.50,项目的区分 度越大,难度越接近1.00或0时,项目的区分度越小。
q
▪ 2)二列相关(主观题)
▪ 条件:适用于连续的测量变量.但其中一个变量因为某种 原因人为分成两类.
▪
r x p xq pq
b = st
▪ 3)Φ相关(两个二分变量) ▪ 4)积差相关(论述题)
例1:下表有20个学生语文测验总分以及在作文题 和一个选择题上的得分情况,假设作文37分(包括 37分)算通过,试计算作文题的区分度。
学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总分 86 52 94 72 65 22 76 83 80 75 76 73 62 91 47 74 81 88 62 58 作文题 得分 47 37 55 27 22 10 35 42 46 39 40 41 38 52 21 39 42 48 29 27 选择题 得分 1 0 0 1 1 0 0 1 1 1 1 0 1 1 0 1 1 0 0 0
▪ (二)测验的难度
▪ 测验的难度依赖于题目的难度。 ▪ 测验难度影响测验分数的分布形态。
人
人
数
数
如何 调整?
低分
高分
难度低,负偏态。
低分
高分
难度高,正偏态
考研题
▪ 二、区分度(discrimination)
▪ (一)区分度的内涵: ▪ 区分度(又称鉴别力)是指测验项目对被试的心理特征的
区分能力。 ▪ 它有两层意思:一是题目是不是测出了它要测验的那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