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

合集下载

2019版语文第七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 微专题一 含答案

2019版语文第七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 微专题一 含答案

微专题一散文化小说的读法与答法[专题微语]散文化小说是介于散文与小说之间的一种文体,作为中国现当代小说发展的新样式,一直受到文学研究者的重视。

苏教版必修二教材选入了散文化小说的代表人物师陀的小说《说书人》。

它也受到江苏高考命题专家的重视,他们曾把师陀的《邮差先生》、沈从文的《会明》、阿城的《溜索》这类散文化小说选入高考试卷中,即便2017年高考卷选的是一篇外国小说,也是一篇散文味相当浓的小说。

那么,这类文体应该如何阅读,又应该如何解答这种文本的试题呢?本专题试图解决上面的问题。

一、认识散文化小说散文化小说,是指以小说体裁和散文体裁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散文化的一种小说,是介于散文和小说之间的一种文体,即用散文的形式创作的一种小说。

散文化小说不以具体的描写情节见长,甚至很少有情节,也没有更多的细节描写,这是这类小说接近散文的主要地方。

但作为小说,必须多多少少要有情节的安排,有些作品看似是散文,但人物是虚构的,事件也多以虚构为主,情节虽比一般小说真实,但也是虚构的,符合小说虚拟的特征。

这类小说往往能表现作者的一种强烈的感受,打破了小说的某些桎梏,能自由地发挥作者的思想。

其文体特征有以下几点:(1)淡化情节在散文化小说的展开中,少有冲突,缺少悬念.作者使小说呈现如日常生活的自然形态,主张“不装假,事实都恢复原状",展示生活的“本色”.让叙述者的情感,自然地融贯、浸润在色调平淡的描述中。

这些小说不以扣人心弦的情节取胜,甚至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但情节又与结构不可分割。

这类小说找不到“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式的结构模式,自然也编织不出引人入胜的故事.(2)虚化人物传统小说强调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而散文化小说却反其道而行之,故意淡化人物的脸谱化,呈现人物本真的原貌,其小说中的人物常常无主次之分。

(3)营造意境在散文化小说中,意境主要表现在气氛之中。

所谓“气氛",既包括作者的情感、情绪的自然流露,也包括自然风光、民情风俗、生存状态的客观再现。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文学类小说阅读备考指南与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文学类小说阅读备考指南与答题技巧

考情特点备考方向1.近年高考全国卷一改小说一统天下的局面,2021两套全国卷是小说、散文各一篇。

2020年全国卷Ⅲ考查了散文《记忆里的光》,2020年新高考Ⅰ卷考查了散文《建水记》。

考查文体的变化体现新课标重视多方面培养审美鉴赏能力的教育思想和新高考全面综合考查学科素养的命题理念。

2.文本选材突出人性美与时代性主题。

2021全国甲卷《当痛苦大于力量的时候》突显个人命运和时代命运的结合;2021全国乙卷《秦琼卖马》则突显人性之美;2020年全国卷Ⅱ《书匠(节选)》是弘扬工匠精神的主题;2020年新高考Ⅰ卷《建水记》是传承历史文化的主题;2019年全国卷Ⅱ《小步舞》是映射工业化进程中精神家园丧失的主题。

选材的主题,契合时代精神,体现新课标和新高考重视“立德树人”的理念。

3.设题既注重常规性又兼顾灵活性。

2021全国乙卷的小说两道简答题,一道考查情节的设计意图,一道考查人物心理,都是常规题型,难度也适中。

2021全国甲卷的散文两道简答题,一道考查信息的筛选,一道考查中心句的作用,都是常规题型,但“普希金的临终遗言是理解本文的钥匙”的说法简明而生动,体现了命题的灵活性。

灵活性另一方面是不拘常规,因文设题,个性化命题。

如2020年全国卷Ⅰ《越野滑雪》第9题根据文本特点考查海明威创作的“冰山理论”。

1.文学类文本阅读备考,要以小说、散文为主,兼顾戏剧、诗歌。

这既是为了应对国家命题中心“反套路”的命题理念,也是为了培养考生真正的“审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

2.因文学类文本考查点侧重文体特征,故本专题分小说、散文来备考。

3.读懂是解答问题的关键,因此,应以读懂文本为切入点,以必备文体知识为突破口,以教材为关联点,以高考真题为能力训练点来进行层进式备考。

如何读懂小说一、掌握文体特征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人物、情节和环境三要素,构成了小说的基本面貌。

1.人物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课件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课件

小说
决心、勇气和智慧
新高考Ⅱ 2020
新高考Ⅱ
《放猖》《莫须有先生教国语》(废名):用儿童 的纯真来看待人与事 《大师》(节选)(双雪涛):下棋之道与做人之道
散文+ 小说 小说
特点: ①选文凸显文学性,注重思想内涵和精神价值。新高考文学性文本 阅读的选文以中国现当代名家作品为主,文质兼美,融深邃的思想 内涵和丰富的表现手法于一体。选文立足思想引领,立德树人,以 弘扬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以文 化人,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注重品德修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 的人生观,传承爱国精神。 ②形式多样。选文既有短篇作品,也有长篇节选;既有单一文本, 也有复合文本。
(1)按照情节的基本结构来梳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按照小说线索来梳理:线索——串联故事情节的东西 (3)抓住场面来梳理:场面——人物活动的场所
方法突破
分析概括小说情节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审题干,明方向。即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判断题目是考查梳理情 节,还是考查以分析情节为基础,概括人物的心理、态度等的变化,从而 确定答题的方向。 第二步,依内容,理层次。即根据小说文本的具体内容,或抓线索,或抓 场面,或抓中心事件,划分段落,理清层次结构。 第三步,巧概括,规范答。通过梳理文章层次,抓住每层的关键词句,提 炼组合,规范概括。
方法突破
把握两个角度,分析情节作用 (1)内容上: ①对环境:突出或交代人物物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画 了人物……的心理,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③对主题:揭示或表达或寄托或暗示了……的主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 丰富主题等。 ④对读者感受: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 读者思考。
(3)扩大阅读视野,培养细读文本的能力。针对高 考文学性文本的选文特点,我们应扩大阅读视野,加强课 内外阅读积累,尤其是要加强对现当代文学的主要流派、 代表作家及各自创作特点的了解,并选择其中一些代表性 的作品进行阅读;同时还可以适当地阅读一些文学评论, 学习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培养细读文本、深度解读文本 的能力。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课件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课件

评价观点:运用批 判性思维评价小说 中的人物、事件和 主题,形成自己的 观点和见解,提高 文学鉴赏能力和批 判思维能力。
批判性思维在小说写作中的应用
批判性思维在小说创作中 的重要性
批判性思维在小说情节设 计中的应用
批判性思维在小说人物塑 造中的应用
批判性思维在小说主题探 讨中的应用
批判性思维在跨文化比较中的应用
文学类文本阅读 (小说阅读)课件
PPT,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PPT
添加目录标题
小说阅读基础 知识
小说阅读技巧
小说阅读实践
小说阅读与写 作
小说阅读与文 化背景
小说阅读与批 判性思维
添加章节标题
小说阅读基础知识
小说的定义和特点
● 定义:小说是一种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形象为核心的文学体裁,通过叙述故事情节、刻画人物 形象、描绘社会生活等手段,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
语言运用: 运用生动、 形象、简 洁的语言 表达,增 强作品的 表现力
主题表达: 明确主题, 通过情节和 人物塑造表 达出相应的 价值观和思 想内涵
写作技巧: 掌握基本的 写作技巧, 如叙述视角、 叙述风格等, 提高作品的 质量和水平
小说阅读与文化背景
小说与文化背景的关系
添加 标题
小说是文化背景的反映:小说是社会文化 背景的产物,通过小说可以了解当时社会 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等。
小说阅读与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在小说阅读中的应用
理解文本:通过 批判性思维,理 解小说的主题、 情节、人物和语 言,深入挖掘作 品的意义和价值。
分析细节:运用批 判性思维分析小说 的细节,包括人物 言行、环境描写、 情节转折等,揭示 作品中的隐含意义 和深层含义。

专题03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教师卷) -五年(2020-2024)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通用)

专题03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教师卷) -五年(2020-2024)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通用)

专题03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年份卷别试题简析题材考点2024新高考Ⅱ卷革命小说概括筛选信息、鉴赏艺术特色、理解分析重要语句2023全国乙卷乡土小说鉴赏艺术特色、鉴赏文学形象、分析人物描写手法2022新高考Ⅰ卷历史小说鉴赏文学形象、概括作品主题、分析作品结构全国甲卷革命小说鉴赏艺术特色、鉴赏文学形象、分析文体特征与表现手法浙江卷革命小说分析人物描写手法、鉴赏文学形象、鉴赏情节作用、鉴赏艺术效果2021新高考Ⅰ卷革命小说理解分析文本、鉴赏写作手法、鉴赏文学形象全国乙卷当代小说鉴赏艺术特色、鉴赏情节作用、梳理人物心理变化浙江卷乡土小说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鉴赏艺术特色、鉴赏文学形象、分析标题的含义和作用2020新课标Ⅰ卷外国小说鉴赏艺术特色、分析人物心理、鉴赏情节作用新课标Ⅲ卷现代小说鉴赏艺术特色、分析人物心理情感变化、筛选概括信息新高考Ⅱ卷现代小说鉴赏艺术特色、鉴赏重要物象、理解重要语句含义江苏卷乡土小说鉴赏艺术特色、鉴赏文学形象、探究作者情感态度浙江卷外国小说理解重要语句含义、鉴赏文学形象、鉴赏情节作用命题趋势在理解文本内容、鉴赏文本艺术特色的基础上,考查点进一步细化,着眼于对个别语句、某种艺术手法的具体考查,要求考生对文本进行精读,充分把握文本情节,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一、(2024·新高考Ⅱ卷·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千里江山图(节选)孙甘露叶桃离开上海去了南京。

那时候陈千里还不明白,为什么她那么不喜欢父亲叶启年做的事情,自己却又加入进去。

后来他才知道,叶桃去的地方是国民党党务调查科,在叶启年的安排下,她成了机要室干事。

当时他反复问过自己:难道在上海,兆丰花园、夕阳、早春的湖水、水面上一对天鹅,这些都是他在做梦?难道他们手握着手、心怦怦跳时说的话,都只是分别前一时的冲动?他一直都很清楚,在他们两个人当中,叶桃总是先离去的那一个。

新闸路楼上的厢房,他坐在窗下,她坐在梳妆台前,他们在说话,他看见两个她,一个在面前,一个在镜子里。

2023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含答案)

2023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含答案)

专题34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坟场救人茹志鹃新四军北撤后的第二年,十月尾的一个阴天。

在镇东五里多远的地方,大路边有一大片乱坟场。

这就是有名的“穷鬼滩”,后来这里又成了清剿队的刑场;不过那时被杀害的人也都是穷人,所以大家还是叫它“穷鬼滩”。

这里的坟堆大都只有二三尺高,四周稀稀散散地站着几株秃树。

来上坟的人很少,野草长得遍地都是,齐齐地有半人高。

草已枯黄,给风吹得瑟瑟沙沙地响。

离大路较远,有一座坟,坟上还按了个定胜糕似的坟帽,土色是新的。

坟前插着一炷香,放着一碗饭,那饭早已凉了。

新烧的一堆纸灰,给风一吹,夹杂着枯叶,一起旋转着直升起来。

天色阴沉,黯淡。

关大妈坐在儿子的坟前,也没唉声叹气,也没号哭,只是发愣。

她老觉得桂平还穿了那件白粗布单褂,敞开了怀,五花大绑地给人押着站在自己面前,响亮地说着:“娘,我们不能世世代代都做人家案板上的肉,……别想我,可要记住这个仇……”乌云一团接着一团,满天灰沉沉地见不到一块蓝天,只有一只老鹰在低空盘旋着。

关大妈眼睁睁地瞪着远处,耳朵里嗡嗡地响着儿子说的那句话:“娘,我们不能世世代代都做人家案板上的肉啊……”自从大军北撤以后,儿子一直好像背着自己在做些什么事。

常常深更半夜的在外跑。

去年年底,一天晚上,一个黑黑瘦瘦的小伙子,提了一个硬小包来找他,那小伙子住了半宿,就悄悄地走了。

哪知天刚放亮,清剿队下乡来清乡了,她急忙起来,脚还没跨出房门,就看见桂平高高地爬在屋梁上,正在把那硬包里的纸片,往屋顶上二梁木里塞。

关大妈一想起这事,又把儿子临死前的那句话,跟他临死时那不慌不忙的样子一对,心里好像明白了许多。

叭!一声清脆的枪声,像打在耳朵跟前似的,吓得关大妈急忙站起。

可四周静悄悄的,不见个人影,风仍在摆弄那一片野草。

掉头望望通到镇上去的那条大路,连个过路人也没有,只是在远处扬起了尘土。

关大妈放下心,正要坐下来,忽又听到“砰砰”两下,接着就看到靠近大路那边的草,乱纷纷地朝两边倒。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课件

新高考I卷:冯至《江上》
【小说】历史、诗化小说
新高考Ⅱ卷:李广田《到橘子林去》 【小说 】
新高考I卷:陈村《给儿子》
【小说】书信、知青小说【
新高考Ⅱ卷:沈从文《社戏》(节选) 小说 】
提示:近三年新课标卷命题素材均以小说为主,侧重国内名家的文本,还未 出现外国小说,其中有些作者是统编版教材中的选文作者。
14
(2) 隐性关联:阅读材料与试题材料有关联
2021——2023全国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材一览表
卷别 2023新高考I卷 2023新高考II卷
篇目 《给儿子》 《社 戏 (节选)》
作者 陈村 沈从文
2023全国甲卷 2023全国乙卷 2022新高考I卷
《机械的诗旅途随笔之一》 《长出一地的好荞麦》 《江上》
作品简要分析。
全国甲卷: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 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 2020 ,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 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
考查对小说情节安 排及其作用的分析 能力。
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
考查筛选并概括文
全国乙卷:老董的匠人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中信息的能力。
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
小说的整体阅读
读懂一本小说,就是多活一次人生。 小说通过虚构的故事,让我们经历一段我们不曾经历 的人生。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最杰出的小说是文明赠予我们的礼 物。它们让你完全沉浸在床头的台灯能够照射到的小小空 间之中,摒除了喧哗的世界。本来你对自己几乎一无所知, 它们却让你了解自己的孤独,了解自己的悲哀,了解自己 在永恒时光中小小的位置。
小说阅读有问题 想说爱你不容易
1.不曾经历的人生让我们产生隔阂 2.专注于故事情节让我们忽略鉴赏 3.艰深的主题意蕴让我们难以把握

09 小说中物象的作用-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学类文本阅读(全国通用)

09 小说中物象的作用-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学类文本阅读(全国通用)

第二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09 概括分析小说物象的作用一物象含义和作用小说中的物象,是倾注了作者的思想和主观情感的生动鲜明的形象,它是作者抒怀言志的凭借与依据。

所以分析物象含义时需要既考虑到物象的表层含义,即物象本身的含义、语境义,同时还要考虑到深层含义,即分析物象背后的主旨义和情感义。

物象作用类题目,在高考试题中也屡有出现,考生主要从人物的塑造、情节的安排、环境的描写、主题的象征或衬托方面去思考。

二分析物象的三种思考路径(1)由外到内由物象的外在特征到其内在精神气质。

(2)由实及虚由物象的自身意思到附着其上的虚指意思,如象征义、比喻义、情感义。

(3)多方挖掘有时,小说中的物象对于小说中不同的人物有着不同的含义,所以应依据不同人物挖掘其丰富含义。

三、小说中的物象分析方法小说中的物象是小说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人物形象一同构成了小说的艺术世界。

虽说物象在小说中处于从属地位,但其意蕴和作用绝不可小觑。

小说中的物象种类很多,就其内容而言,有事物、景物、动物,个别的还有体现大环境的村镇等地域;就其地位而言,有主体物象(贯串全文的)和次要物象(只出现在文中某处的)。

(1)把握小说中物象的基本作用①对人物的作用:交代人物背景,烘托人物情感,衬托人物性格,暗示人物命运。

②对情节的作用:预示情节走势,推动情节发展;显示线索,做铺垫,构成对比;(开头)引起下文,(结尾)总结上文,前后呼应。

③对环境的作用:营造氛围,创造美感,创造意境,衬托环境,暗示社会环境。

④对主题的作用:暗示主题,揭示主题,深化主题,触发情思,寄托情感,象征意义。

(2)精准答题注意事项:①根据物象种类与特征判断其作用。

像“太阳”“雪”“竹”“梅”等物象属自然环境中的一部分,本身就具有环境描写的作用,应特别注意它在渲染气氛、铺设背景中的作用。

像与人物密切相关的物象,如人使用的器物、伴随于身的动物等,要特别注意它在表现人物方面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别怨徒儿放心不下。”徒儿说着,别过脸拿眼睛向小道一边 的断崖斜斜,“师父从这儿跳下去,就算说了真话。” 断崖万丈,但见崖边烟缭雾绕。 师父心中打个寒噤,随即哈哈大笑。 师父说:“只是担心爱徒的刀法未必学到了家。” 徒儿想,他的刀法已经炉火纯青,这一点他自己心里绝对有把 握;师父笑,说明这刀法果然有解。 “求师父指点。”徒儿又跪下了。 师傅把撑着的伞收拢,一边说:“何必如此多礼,起来吧。” 待徒儿起来,师父将那伞伸到他面前说:“你未必一刀能断得 了它。” 这自然是一把极普通的伞,哪里需要许多功力。一刀下去,纸 伞顿时骨散筋飞,老师父手里握着的只是一把竹匕。然而说时迟那 时快,就在徒儿用力躬身的一瞬,师父的竹匕也就从他的后脑直穿 咽喉,把他钉在青石板上。 山雨凄迷,山风如诉。 师父老泪纵横,一声长啸,扑下山崖. (选自《小小说十年宝典》)
1.“风雨凄迷,山色空濛”,写景简洁,试分析 这一句写景的作用。(4分) 2.说说“只是担心爱徒的刀法未必学到了家。” 这句话的含义。(4分) 3.谈谈“伞”在文中的含义,并分析以“伞”为 题的作用。(6分) 4.这篇小小说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请联系现实 谈谈你的看法。(7分)
1.“风雨凄迷,山色空濛”,写景简洁,试 分析这一句写景的作用。(4分)
鉴赏方法
四、挖掘作品主题
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 ①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 ②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 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 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 主题的目的。
③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阅读下面这篇小小说,完成后面的题目。(21分) 伞 汤学春
答案:⑴环境描写(或社会环境描写)⑵交代故事发 生的背景,为两个主要人物的出场提供一个平台。
鉴赏方法
四、挖掘作品主题
可能出现的题型:
①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 品的主题)。 ②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 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 ③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 的理解或看法。
小说: 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 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形象,多角度、多层 次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考点; 小说阅读的取材多以微型小说为主,考查侧重点在于 1、概括故事情节 2、分析环境描写及作用 3、鉴赏人物形象 4、把握小说的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
三分析三把握
分析作品结构,把握情节特点 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性格特点 分析环境描写,把握原因特点
鉴赏方法 常见题型:
三、注意环境描写
①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 ②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 ③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像续写一段环境描写。
鉴赏方法
三、注意环境描写
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思考: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②暗示社会环境或暗示主题。 ③提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 ④渲染气氛。 ⑤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
师父愕然。一会儿心里明白了,师傅好容易冷静 下来,说:“天罡刀法乃我平生绝技,于今你已经得 到了,可以无敌于天下了,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徒儿拜磕在地,说:“师傅曾教我,金、木、水、 火、土五行相克相生,徒儿想这天罡刀法总有解法, 望师父教我。” 师父说:“刀法乃精、气、神所致,实在五行之 外。” “谢师父。”徒儿起来,拱手。然后背转身去,却 是不走。横在小道上,如一截树桩。 “师父,天罡刀法就算无敌于天下,若是师父另传 他人,徒儿与他也只是个平手。” 师父长叹,说:“为师已是风烛残年,你是我最后 一个徒弟,这话可不是今天说的呵!”
刷鞋人的绝招(节选) 郊区开往市区的无人售票公交车上,车门开了,一大群赶 着上班的人和挑着担子背着包袱的外地小商贩蜂拥着挤上车来, 投币声和刷卡声嘀嘀达达响成一片。喇叭里,电子女人字正腔 圆但全无感情色彩的念叨着:本车为无人售票车,请自觉刷卡 或投币…… 该上的上完了,关车门。司机冲着刷鞋匠喊:请自觉投币! 刷鞋人有些不自在了,他扬起头对司机说:“我投了的。” “投了怎么没听见响呢?” “是纸币!” “哼,纸币,你们这些乡下人……” 司机冷笑着摇摇头,开始发动车子,准备出发。 那个看起来一巴掌打不出三个屁的小个子乡下男人突然跳 起来说:乡下人怎么了?乡下人就该被怀疑?乡下人给钱坐车 还要看你的白眼? 司机觉得吵下去没意思,就转身准备继续开车,嘴里却有 些不甘地说,你投没投,只有天知道了!
徒儿功成,拜别师父下山。 师父送至山门。 风雨凄迷,山色空蒙。 山风拂动师傅银髯,撩起师父衣带。师傅走了,就 如山间一片飘零的黄叶。 这是师父最后一个徒儿,师父再也不会收徒了。师 父潜心武功绝技“天罡刀法”的修炼,终生不娶,因而 没有子嗣,以后就只有师父一个人孤守寒山了。这也是 师父一生中最疼爱的一个徒儿,聪明好学,伶俐精明, 平日饮食起居待师父如同亲父。师父于是把毕生心血全 都传给了他。此时此刻,师父望着徒儿踽踽而行的背影, 心想以后他立足江湖,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因而孤寒凄 苦的同时,心中也就有了位光彩照人、鲜活生动的战士形象。
耿黑头的外表特征大咧咧、脏兮兮,这是一种
不修边幅的形象。
耿黑头武艺高强,是位百发百中的神枪手。
耿黑头失手后,却能不动声色、不露痕迹地随
机应变,体现了灵活机敏的性格特征。
鉴赏方法
三、注意环境描写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时是为了表现故事 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社会条件,用于烘托人物 活动的时代意义,有时是为了渲染气氛,从侧 面表现人物的性格,它是整个作品中不可分割 的构成部分,对于增强故事的真实性是至关重 要的。
2.说说“只是担心爱徒的刀法未必学到了 家。”这句话的含义。(4分)
答案1:这句话起着为下文师父要杀徒弟做好 铺垫的作用。 答案2:担心徒弟的刀法没有真正学到家,只 要真正学透的话就可以天下无敌了。 答案3:刀法的解法是有的,但师父这个时候 这样说是想分散徒弟的注意力,让自己成功的逃 过这一劫。
• 问重要语句的含义:
2、说说“只是担心爱徒的刀法未必学到了 家。”这句话的含义。(4分) 参考答案: 表层意思:师父认为徒弟只学到了刀光剑影的皮 毛,还未能领悟“刀法乃精、气、神所致”的武 术 真谛。 深层意思:师父担心徒儿只学会了用刀之法,没 能学到为人之道。学艺要先学做人。这种重艺轻 德的行为,不仅不能修得真功夫,甚至会危害武 林。这种想法为师父后文替武林除害做了准备, 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解题方向: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②暗示社会环境或暗示主题; 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 ④渲染气氛; ⑤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打基础。
参考答案:
渲染了师徒离别时的伤感气氛,为作品奠定下了 悲剧的基调(开头),也为师傅雨中送伞埋下了伏笔. (自然引出下文)
请同学们说说以下答案丢分的原因。
• 先看表层意思,再看深层意思,还可参看该 句在文中的地位及所起的作用
只是担心爱徒的刀法未必学到了家。
一会儿心里明白了,师傅好容易冷静下来,说:“天罡刀 法乃我平生绝技,于今你已经得到了,可以无敌于天下了,你 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徒儿拜磕在地,说:“师傅曾教我,金、木、水、火、土 五行相克相生,徒儿想这天罡刀法总有解法,望师父教我。” 师父说:“刀法乃精、气、神所致,实在五行之外。” “谢师父。”徒儿起来,拱手。然后背转身去,却是不走。 横在小道上,如一截树桩。 “师父,天罡刀法就算无敌于天下,若是师父另传他人, 徒儿与他也只是个平手。” 师父长叹,说:“为师已是风烛残年,你是我最后一个徒 弟,这话可不是今天说的呵!” “别怨徒儿放心不下。”徒儿说着,别过脸拿眼睛向小道 一边的断崖斜斜,“师父从这儿跳下去,就算说了真话。” 断崖万丈,但见崖边烟缭雾绕。 师父心中打个寒噤,随即哈哈大笑。 师父说:“只是担心爱徒的刀法未必学到了家。” 徒儿想,他的刀法已经炉火纯青,这一点他自己心里绝对 有把握;师父笑,说明这刀法果然有解。 ……
鉴赏方法
一、把握故事情节
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也是整体 感知文章的起点。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大致包括 以下三种题型:
①概括故事情节; 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③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 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鉴赏方法 如何解答:
二、揣摩人物形象
说罢,戴上手套,吹起口哨,准备开车。他的表情激怒了刷鞋 人,刷鞋人蹭地钻到驾驶台前,一把抢下车钥匙,大叫着,天知道, 今天就要让天知道,把钱箱打开,验钱! 司机从工具箱中取出一把铁扳手说:“钥匙拿来!要不,老子 把你当抢劫犯给收拾了。” 刷鞋人两眼血红瞪着他说:“你今天就是打死我,也要把这事 搞清楚!” 后来,公司经理果然找出一张左上角有一小块黑胶布的钱,刷 鞋匠梗着脖子一下子软了,他得意地冲司机一扬头说:“听着, 是……投……了的!”声音中竟带有几分哽咽。 这时,又一站到了,又一大群人涌了上来,司机想说几句什么, 喉头动了几下,但终于什么也没说出来。 问题:小说开头一段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人物形象
耿黑头的外貌黑得出格,他的头发、眉毛、胡子“黑得不 得了”,脸蛋、脖子黑得像锅底。同时,他整天都是一幅脏兮 兮,黑乎乎的样子。 耿黑头在武艺上有着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高强本领,“他枪打 得准,百发百中”,“百步之内可以打灭香火,千尺以上可以击中 飞鸟”,以至当时的敌伪军在互相诅咒时,都以遇到耿黑头作为 一种报应。 然而恰恰正是这样一个武艺高强的神枪手,在一次执行任 务中却失手了,他在40米外枪击一个伪军小队长时,子弹没有 打中目标。这个时候的耿黑头却十分机敏,他对那个吓瘫在地 的伪军小队长说,死要让你死个明白,他诉说了伪军小队长的 罪状后,才一枪把他的脑袋开了瓢。接着,他又对跟随伪军小 队长的小兵说:"回去告诉他们,你黑头爷爷的子弹不光长眼睛, 还能勾魂!你没见不用往他身上打,从他头顶上这么一过,他 就三魂出窍了!"
①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 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