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备水第06章 高层与特殊设施给水排水PPT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件

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件
节能技术应用
优化给水系统设计,降低加压能耗;采用高效节能的水泵和电机等设备,提高系 统能效比。
03 排水系统设计要点
污水收集与处理方式选择
污水分类收集
污水处理设备选型
根据污水来源和性质,采用分类收集 方式,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
根据处理工艺要求,选用合适的污水 处理设备,确保其处理效果稳定可靠。
太阳能热水器安装位置选择
安装位置要求
太阳能热水器应安装在日照充足、无遮挡的位置,确保集热器能 够充分接收太阳辐射。
倾斜角度调整
根据当地纬度及太阳高度角,调整集热器的倾斜角度,提高集热 效率。
安全防护措施
安装位置应远离易燃、易爆等危险区域,并采取防雷、防风等安 全防护措施。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工作原理
隐蔽工程验收程序和要求
隐蔽工程验收前,应完成自检 、互检和交接检工作。
隐蔽工程验收应由专业监理工 程师组织,施工单位质量部门
负责人参加。
验收时应检查隐蔽工程的施工 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 标准。
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办理隐蔽 工程验收手续,并填写隐蔽工 程验收记录表。
THANKS FOR WATCHING
求。
05 热水供应系统设计要点
热水需求分析及设备选型
分析建筑热水需求
01
根据建筑类型、使用功能、人员数量等因素,确定热水需求量。
设备选型
02
根据热水需求,选择适合的热水设备,如太阳能热水器、空气
源热泵热水器等。
设备性能要求
03
所选设备应满足高效、节能、环保等要求,同时考虑设备的可
靠性、安全性及使用寿命。
施工前准备工作和现场条件评估
熟悉施工图纸,了解 设计意图和工程特点。

高层建筑给排水课件上课(2024)

高层建筑给排水课件上课(2024)

2024/1/26
20
室内外消火栓布置规范
室内消火栓布置规范
应设在明显易于取用地点,栓口离地面高度为1.1m,其出水方向宜向下或与设置消火 栓的墙面成90°角;冷库的室内消火栓应设在常温穿堂或楼梯间内。
室外消火栓布置规范
宜沿建筑周围均匀布置,且不宜集中布置在建筑一侧;人防工程 、地下工程等建筑应 在出入口附近设置室外消火栓 ,且距出入口的距离不宜小于5m,并不宜大于40m。
节能技术
采用高效锅炉或热交换器,提高热源效率; 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实现按需供热和温度自 动调节;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如太阳能热 水器等。
2024/1/26
26
06
7
施工前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
熟悉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
编制施工方案和计划
了解设计意图、管道走向、管径、标高、 坡度及设备安装位置等信息。
2024/1/26
21
05
热水供应和采暖系统设计
2024/1/26
22
热水供应方式选择及比较
01 02
集中热水供应
通过锅炉或热交换器集中加热,再通过管道输送到各用水点。优点是设 备集中、管理方便,适用于大型建筑或建筑群;缺点是管道长、热损失 大、初期投资高。
局部热水供应
在每个用水点附近设置小型加热器,即时加热供应热水。优点是灵活方 便、热损失小;缺点是设备分散、管理不便。
设计规范
设计时需参照国家相关规范标准,如《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高层民用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确保设计符合法规要求。同时,还需考虑当地气候、 水文等自然条件以及建筑本身的特点和需求。
2024/1/26
6
02
给水系统设计
2024/1/26

培训课件 市政给水排水工程ppt(共65张PPT)

培训课件 市政给水排水工程ppt(共65张PPT)

➢ 清扫口:横管,隔一定间距清通用。 1)连接2个及2个以上大便器或3个及3个以上卫生器 具的铸铁排水横管上宜设置。
2)塑料排水管,连接4个及4个以上大便器的
污水横管上宜设置。
3)水流转角大于45度的排水横管上,应设置。
4)生活污废水横管的直线管段上清扫口的最
大距离:
管径mm
生活废水
50~75
10
水。 1)生活饮用水系统 2)杂用水系统 目前国内通常将饮用水与杂用水系统合为 一,统称生活给水系统。 特点:(1)用水量不均匀
(2)水质应达《生活饮用水卫生标 准》
2. 生产给水系统——供给生产原料和产品洗涤、设备冷
却及产品制造过程用水。
特点:用水量均匀;水质要求差异大。
3. 消防给水系统——供给各类消防设备 特点:用水量大;对水质无特殊要求;压力要求 高。
2、建筑内部的热水供应系统
附图1 建筑内给水系统 第一节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面层内敷设。
变塑频料调 管速(泵硬供聚水氯乙(烯见非管附)图直(5)聚埋丙乙式烯管—) —管道井、管窿、吊顶内,
明装刷樟丹及银粉
管道的敷设安装要求: 3m的跌落差时,可不受角度限制。
地坪架空层内敷设。
特分特点类: :点水1)泵:消及火时卫拴向给水生水箱系充条统水,件使水好箱容,积减美小,观,造价高,施工维护不便。
第一节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内容
1、建筑内部的给水系统
生活给水
生产给水 满足水量、水压两方面的要求
消防给水
2、建筑内部的热水供应系统
满足水量、水压、水温三方面的要求
3、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
生活排水
生产排水
屋面雨排水

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全PPT课件

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全PPT课件

第一章 高层建筑给水工程
a.水泵台数较多,水泵出水高压管线长,设备 和管线费用高;
b.分区水箱占建筑楼层若干面积,给建筑房间 布置带来困难,减少了房间面积,影响经济效益。
(4)适用情况: 现在采用较少。
2021/6/19
17
第17页/共172页
高层建筑给排水
第一章 高层建筑给水工程
2.高位水箱串联供水方式
下层龙头的流出水头过大,如不减压,其出流量 比设计流量大得多,使管道内流速增加,以致产 生流水噪音、振动噪音(塑料管材更明显),并 使顶层龙头产生负压抽吸现象,容易形成回流污 染;
由于压力过大,容易产生水锤及水锤噪音(建筑 高度较高时);
维修管理费用和水泵运转电费增高(重要原因是 能量浪费)。
2021/6/19
2
第2页/共172页
高层建筑给排水
绪论
2.我国高层建筑划分的标准
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 服务网点的住宅);
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
2021/6/19
3
第3页/共172页
高层建筑给排水
绪论
3.我国高层建筑划分的依据
登高消防器材:登高消防车扑救24米左右高度以下 的建筑火灾最为有效;
不利; c.若总水箱发生事故,下区供水均受影响,供
水可靠性差。 (4)适用情况:
现在采用较多。
2021/6/19
26
第26页/共172页
高层建筑给排水
第一章 高层建筑给水工程
二、气压水箱供水方式
分为: 并列供水方式 减压阀供水方式
2021/6/19
27
第27页/共172页
高层建筑给排水
1.并列供水方式

建筑设备第六章

建筑设备第六章

6.2 城市排水工程
此外,在总图设计中尚需注意: ① 埋地管道一般布置在道路两侧,如不能满足水平间距 的要求时,则检修较少的给水排水管道及雨水管道也可布置 在道路下面; ② 管道的埋设深度即指管道内底到地面的深度,无保温 措施的生活污水管道或水温和它接近的工业废水管道,管内 底可埋设在冰冻线以上0.15m,并应保证管顶之最小覆土厚 度;建筑小区内的给水排水管道应平行建筑物轴线敷设; ③有建筑分期的工程,第一期工程最好布置在地势较低 处,即排水管的第一期工程可以从整个工程的下游段开始施 工,以便为二期工程接管创造良好条件。
6.2 城市排水工程
分流制排水系统将各类污水分别排放,有利于污水的处 理和利用,道的水力条件好。
3、排水体制的选择
排水体制的选择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的要 求、当地的自然条件和水体条件、城市污水量和水质情况、 城市原有排水设施情况等综合考虑,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决 定。一般新建城市或地区的排水系统,多采用分流制;城 区排水系统改造,采用截流式合流制较多。同一城市的不 同地区,根据具体条件,可采用不同的排水体制。
6.2 城市排水工程
3、水体保护
为控制水污染,我国已制定了各种水质标准,在规划时 需要参照执行。水质标准分为水域水质标准(根据人类对水 体的使用要求制定)和排水水质标准(根据水体的环境容量和 现代技术经济条件制定)。
4、污水处理方法简介
污水处理技术就是采用各种方法将污水中所含有的污染 物分离出来,或将其转化为无害和稳定的物质,从而使污水 得到净化。现代的污水处理技术按其作用原理可分为物理 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类。
6.2 城市排水工程
物质,但含有大量细菌和寄生虫卵,其中也可能包含致病 菌,具有一定危害。生活污水的成分比较固定,只是浓度有 所不同。表6-1是国内若干城市生活污水的成分组成及变动 范围。

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ppt课件

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ppt课件
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ppt课 件
2024/1/28
1
目录
2024/1/28
• 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概述 • 给水系统设计 • 排水系统设计 • 消防给水系统设计 • 热水供应和采暖系统设计 • 节能技术在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
2
01 高层建筑给排水 工程概述
2024/1/28
3
高层建筑定义及特点
2024/1/28
高层建筑定义
一般指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 和高度超过28米的住宅建筑。
高层建筑特点
楼层多、高度大、功能复杂、人 员密集、用水量大等。
4
给排水系统组成与功能
给水系统
包括引入管、水表节点、给水管道、 配水装置和用水设备等,用于满足高 层建筑生活、生产和消防用水需求。
排水系统
包括污水管道、废水管道、通气管道 、清通设备和室外排水管道等,用于 将高层建筑内的污水和废水及时排出 。
和建筑的美观性。
29
中水回用技术在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
中水回用技术定义
将生活污水、废水等经过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再用于非饮用水的给水系统。
中水回用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用于冲洗厕所、浇灌绿化、清洗道路等,减少自来水的用量。
2024/1/28
中水回用技术的优点
节约水资源,减少污水排放,降低运行成本。
30
其他节能技术在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
变频调速技术
通过改变电机频率来调节水泵转 速,实现给排水系统流量的连续
调节,达到节能目的。
管网叠压供水技术
利用市政给水管网的压力,直接 供水给高层建筑,减少加压设备
的能耗。
雨水收集利用技术
收集建筑屋面的雨水,经过处理 后用于景观用水、绿化用水等,

建筑给排水培训课件

建筑给排水培训课件

1.3.2排水系统
1. 苏维脱单立管排水系统
苏维脱系统是一种采用气水混合和气水别离的配件代替一般零件的单立管排水 系统。 (1)气水混合器 设置在立管与每层横管连接处,横支管接入口有三个方向。 (2)气水别离器 设置在立管底部。
气水混合器
气水别离器 第1章 建筑给水排水
2. 旋流式单立管排水系统 (1)旋流排水接头 ----设在立管与横管连接
利用密闭贮罐内的空气的可压 缩性来调节和压送水,满足建 筑物内各用户要求,其作用相 当于高位水箱。
8F
安全阀
7F
气压水罐
6F
压力
P2
信号器
液位信号器
5F
控制器 4F
3F
P1
补气装置
排气阀
2F
1F
水泵

图1-7 气压给水方式
第1章 建筑给水排水
第1章 建筑给水排水
1.1.2给水升压与贮水设备 1. 水泵
2F 1F
第1章 建筑给水排水
(2)设有水箱的给水方式
配水龙头
屋面 6F 5F 4F 3F
配水龙头
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压 一天内大局部时间能 满足室内供水要求, 屋面 但在用水顶峰时间内, 6F 水压缺乏,难以满足 室内用水要求时采用
5F
设有水箱的给水方式 。
4F
3F
立管
2F 1F 水平干管
引入管
水表井
(2)暗装管道较隐蔽,通常管道敷设在管道井、技术层、管沟、墙槽、吊顶 中或直接埋地(楼板抹灰层中),管道不影响室内美观,但施工复杂,造价高, 维修不便。适用于对卫生美观要求较高的民用建筑及洁净要求高的车间、实验 室等。
第1章 建筑给水排水

高层建筑给排水课件

高层建筑给排水课件

高层建筑给排水课件一、引言本课件介绍高层建筑的给排水系统设计与施工,包括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和雨水利用系统。

高层建筑的给排水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居民生活和建筑的运行。

本课件旨在帮助读者了解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原理和设计要点,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二、给水系统2.1 给水系统的组成给水系统是指将地下水、自来水等供水资源输送到高层建筑内各个用水点的系统。

典型的给水系统由以下组成部分组成:1.水源供应系统:包括地下水井或自来水管道等供水来源。

2.水泵系统:负责将水源抽送到高层建筑内部。

3.水箱系统:用于储水和平衡供需之间的差异,确保供水的稳定性。

4.分水器系统:将供水分配到各个用水点。

2.2 给水系统设计考虑因素在设计给水系统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供水需求:根据高层建筑的用水需求,合理确定供水量。

2.水质要求:根据国家标准和建筑物的使用目的,确定水质要求。

3.水泵选型:根据建筑物的高度、使用需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水泵类型和参数。

4.水箱容量:根据供水的稳定性要求,确定水箱的容量。

5.管道布置:合理布置供水管道,减少管道阻力和压力损失。

2.3 给水系统施工要点在给水系统的施工过程中,需特别注意以下事项:1.选用优质材料:给水系统涉及饮用水,因此选材时应选择优质、符合卫生标准的材料。

2.施工工艺: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

3.压力测试:在系统安装完成后,进行严格的压力测试,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防水措施:对于水箱、管道等部位,需要做好防水措施,防止漏水和水渗透。

5.系统调试:安装完毕后进行系统调试,确保各个部件的正常运行。

三、排水系统3.1 排水系统的组成排水系统是指将高层建筑内的污水和雨水排出建筑外的系统。

典型的排水系统由以下组成部分组成:1.卫生间和厨房排水系统:将卫生间和厨房内的污水排出建筑外。

2.立管系统:将各个楼层的污水汇集到地下管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高层排水系统的要求
1.设计合理、避免弯曲,对建筑内污水迅速排出和防止管道 堵塞十分重要;
2. 通气管布置合理,可见小管内压力波动,防止存水弯水封 破坏和污水喷溅;
3. 排水管道强度比低层要求高。 三、单立管系统 单立管系统:无专用通气立管和通气支管,只在立管的某些
部位装置特殊配件。 双管式排水系统:由污水立管和通气立管组成。 三管式排水系统:由污水立管、废水立管、通气立管组成
第四节 特殊设施给水排水
一、水景设施 1.组成
¾ 水池:形状依水池设置场所及采用的水景形态,并防止水 滴外溅设置;
¾ 管道:包括进水管、排水管、溢流管和循环管等 ¾ 水泵:为循环水之用 ¾ 喷头:根据水景造型不同进行分类,包括直流式、吸气
式、缝隙式、环隙式、旋流式、折射式、碰撞式和组合式 ¾ 控制设备(手动、程控、音控)
第三节 高层建筑消防给水
一、消防用水量
高层建筑的消防用水总量应按室内、外消防用水量之和计算。高 层建筑内设有消火栓、自动喷水、水幕、泡沫等灭火系统时,其室 内消防用水量应按需要同时开启的灭水系统用水量之和计算。
二、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
¾ 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管网应布置成环状; ¾ 进水管不少于2条,并宜从两侧市政管道引入; ¾ 水压应保证不低于0.1MPa(从地面算起) ¾ 消火栓使用距路边不宜大于2m
小,孔眼直径不宜超过3mm。 ¾ 过滤器:一般采用压力式,过滤器数量不少于2台,由于水质浊度
低,可采用接触过滤处理。 ¾ 消毒:投量按水中游离余氯量为0.4~0.8mg/L计算。 ¾ 加热:加热方式可采用快速换热器、汽水混和器及燃气或燃煤的热
水锅炉,也可采用容积式加热器
人工游泳池水质卫生标准
序号 1 2 3
2.给水方式
(1)串联 ¾ 优点:能耗省,水泵均
按各区养成所设计,节 省管材 ¾ 缺点:各技术层均设置 水泵加压装置,以产生 噪音,且管理维修不便
(2)并联
¾ 优点:将加压泵集中 设置,分别向各区供 水,便于集中管理, 水泵产生的噪音小
¾ 缺点:高区扬程大, 压水管线长,需耐高 压管材
பைடு நூலகம்
(3)减压
项目 浊度 PH值 透明度
单位 度
4
耗氧量
mg/L
5
余氯
mg/L
6
尿素
mg/L
7
细菌总数
个/ml
8
总大肠菌群数 个/L
9
有毒物质
标准 <5 6.5~8.5 站在池岸边能看清水深1.5m的池底4、 5道线 <6 游离余氯<0.4~0.6 <2.5 <1000 <18 参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地面 水水质卫生标准执行
进行消防给水系统的设置 4. 冷却水:高层建筑一般设置空调和冷藏设备间,利用冷
却塔冷却,需设置冷却水循环系统
二、高层给水分区及给水方式
1.给水分区
¾ 统一给水的缺点: 底层配水点的静水压力过大,对管材有特殊压力要求, 而且已产生水锤、噪音。
¾ 住宅、旅馆、医院宜为300~350kPa; ¾ 办公楼宜为350~450kPa。
2. 基本形式
(1)直接放流式 ¾ 水经喷射后即排放,不循环使用 ¾ 在用水量小,供水充足的情况下可以采用 (2)循环给水式 ¾ 利用水泵供喷头喷水和使水循环 ¾ 耗水少,运行费用低 ¾ 循环泵可设于泵房,也可采用潜水泵,将泵直接
装于池内
二、游泳池 1.给水方式
¾ 直流给水方式:有天然水可利用,且水质符合《游泳池水质 卫生标准》。
¾ 循环给水方式:设有游泳池水净化系统,对池水进行循环净 化、消毒、加热。
¾ 定期换水给水方式:每隔几日将池水防空,诸如新鲜水,一 般为2~3天一次。
2. 充水时间
初次冲水时间24~48h
3. 补水
由于水面蒸发、排污、循环水处理反洗排水、溢流等会造成游泳池水的损 失,因此需要补水。
4. 水质 5. 水处理 ¾ 毛发聚集器:一般为铸铁或钢制,构造简单,便于清洗,水流阻力
第六章 高层与特殊设施给水排水
第一节 高层建筑给水
一、高层建筑给水系统
1. 生活给水系统: ¾ 生活用水:指饮用、炊事、洗涤等,严格符合饮用水
标准 ¾ 冷饮水:高级宾馆中为照顾客户饮用冷水的习惯而设 ¾ 中水:用于冲厕、洗车、景观用水及浇洒绿地 ¾ 热水供应:包括供洗浴、厨房、洗衣房用水和开水供
应系统 2. 游泳池给水:宜采用水循环处理 3. 消防给水:依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
三、室内消火栓系统 1. 分区
最低处消火栓的静水压力规定不应大 0.8MPa,当建筑高度超过50m,应考虑消防系 统分区。
2. 管道布置
¾ 室内消防管路应独立设置; ¾ 消防给水水平干管和消防竖管应分别成环; ¾ 设置阀门,便于检修竖管上通常在其上、下两端设
置阀门。
3. 水泵接合器
水泵接合器与建筑内部消防给水系统连接,通过 水泵接合器,消防车向建筑内加压供水。
¾ 优点:便于水泵维护维修 ¾ 缺点:由于水泵篆书流量大,运行费用高,电耗大,屋顶水箱所需容积
达,增加了结构负载,供水安全性差
水箱减压方式
减压阀分区减压方式
三、管道布置与铺设
1. 进户管不少于2根,建筑内水平干管和竖管分 别应成环状。
2. 管道宜采用暗装,竖管布置在管道井内,横 管敷设在技术层或吊顶内。
3. 管道应采用防结露和保温措施
第二节 高层建筑排水
一、排水类别与体制 1. 类别 ¾ 粪便污水 ¾ 生活废水:包括洗漱、盥洗、洗浴、洗衣服、清扫等 ¾ 冷却废水:由空调设备、冷冻机排出的废水,基本未 受污染 ¾ 雨雪水排水:水质较好 ¾ 含油排水:厨房、餐厅洗刷排水及洗车房、修车排水
2. 体制:包括分流制和合流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