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六大病句类型表解
高考语文六大病句类型

高考语文六大病句类型:搭配不当主要有动宾不搭配、修饰语与中心词不搭配、一面和两面不搭配、介宾搭配不当等情况。
①她的歌声清亮、甜美、质朴、亲切、焕发着泥土的芳香,把人们带到了那美丽富饶的河西走廊。
③说实话,当时对自己的稿子能否被刊用,没抱太大的希望,因为那时经常在该报发表文章的都是一些大家。
④天安门广场等七个红色旅游景点是否收门票的问题,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已在记者招待会上予以否认。
⑤中央财政将逐年扩大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地方财政也将设立助学专项资金。
⑥来这里聚会的无论老少,都被他清晰的思路、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及坚定的信心深深地感染了。
⑦六年间,我国航天技术完成了从单舱到三舱,从无人到有人,从一人一天到两人五天的进步。
⑧漫步桃园,那一排排、一行行、一树树的桃林让人流连忘返;中餐后还可去自费采摘,那柔软多汁的大桃更让你大快朵颐。
⑩各级财政部门要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特别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管理上,要做到心中有数,全盘考虑,周密安排。
⑾工厂实行了生产责任制以后,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每月废品由原先一千只下降到一百只,废品率下降了九倍。
⑿人们认为,团队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不只是个体贡献的简单相加,而是能使队员行动一致、互相配合的团队协作技能。
⒀地铁紧张施工时,隧道突然发生塌方,工段长俞秀华奋不顾身,用身体掩护工友的安全,自己却负了重伤。
⒁采取各种办法,大力提高和培养工人的现代技术水平,是加快制造业发展的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
⒂一个天使般的微笑若能化解一多年的苦闷,就应该是无价的,也应该是解决困境的有效方法之一。
⒃21世纪的中国有没有希望,关键在于既要坚定地继承和发掘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要广泛地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
⒄获取信息的能力,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决定和衡量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⒅如果把天津建卫600年比作一部恢弘的史诗,那么三岔河口就是这部史诗的主旋律和最激昂的篇章。
(完整版)高考六大病句类型表解

1、一开春,小麦就长得很好,获得了可喜的收获)(要在“获得”前加“夏季”以限制时间)
2、这次学习收获很大,时间并不长)源自应地“时间”前加关联词“尽管”)3、怎么就和自己同患难、共生死的朋友分道扬镳了呢?(“和自己“之前缺少介词,应加“跟” “同”等)
成
分赘余
词语堆砌
现在渔民自己选岀了组长,负责掌握渔民的生活及生产的管理)(“掌握”应
的努力”和“一部译作……见面”凑在一块,用哪一句都可以)
2、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把“我们向政府提意见”和“向政
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凑在一起,应删去“我们”)
一句话的结构已经完整,却把它的最后一部分用作另一句的开头;或明明是两句话,偏用一句话来说
中途易辙
中国人民自从接收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大大改了样子(“中
多重否定容易导致语病
成分残缺或赘余
成
分残缺
缺主语
1、对于手中有闲钱的人,可以进行合理的投资)(删除“对于”,使句子主语岀现。)
2、由于他这样的好成绩,得到了老师的赞扬)(“得到”没有主语)
3、通过大家的讨论,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1、介词“在、当、从、对于、为了”打头的句子,常造成主语残缺)
2、注意没有主语的句子不一定就是病句,无主句、独词句并非病句)
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
当
1、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状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2、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采集50万朵的花粉。(定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3、我们对你照顾得太不周全了。(中心语与补语搭配不当)
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1、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2、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
高考病句考查六大类型判断窍门

高考病句考查六大类型判断窍门病句类型一、搭配不当。
可分为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主宾语搭配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以及多重否定不当6种情况。
这种题首先要解决主、谓、宾之间的搭配问题,将题目中的多个句子先分别进行压缩,去掉枝叶,即定、状、补语和插入语,剩下的就是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谓、宾语了,这样便能很容易地发现它们之间能否搭配。
如2011卷中的一句:“信息数字化对个人生活发生了十分直接的影响,如果名字里用了一个计算机字库里没有的字,那么报名、取钱、贷款、登机……都难以办成。
”首句压缩之后为“信息数字化发生了影响”“发生”和“影响”动宾搭配不当,必须将谓语“发生”改为“产生”。
单个的句子主谓宾的搭配问题比较容易解决,但要注意,如果有主、谓、宾语不止一个,就还得看它们能否分别搭配。
如2010卷:“一旦确定了某个特定节日的纪念物,商家、企业就可以设计、生产、经营相关的物品,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就有了重点宣传的目标。
”“商家、企业可以设计、生产、经营物品”主语有“商家、企业”,谓语有“设计、生产、经营”仔细区分,可知企业才能“设计、生产”,而商家只能“经营”,故要将主语“商家、企业”应改为“企业、商家”,才能分别搭配到位。
)定语、状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一般也是句子中会有两套主要成分,要看它们与主语、宾语之前的定语和谓语之前的状语能否搭配,如2006卷:“对调整工资、发放奖金、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等问题,文章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法。
”(状语“从理论上和政策上”和谓语中心语不能分别搭配。
“理论上”是说明,有指导意义;“政策上”是规定,有可操作性,要改为“政策上和理论上”。
一面对两面和多重否定不当的情况比较容易解决,只要句中出现“是否”“能不能”之类的词语,就要看是否为一面对两面。
而多重否定句只要采用“负负得正”的方法压缩否定词,即能迅速查出语病来。
六大类病句类型及举例

六大类病句类型及举例病句是指在语法、逻辑、表达上出现问题的句子。
它们通常会给读者造成困惑,影响文本的流畅阅读体验。
本文将介绍六大类常见的病句类型,并给出相应的例子。
一、主谓不一致病句主谓不一致指主语与谓语在人称、数或时态上出现不一致的情况。
这种病句给读者传达错误或不清晰的信息。
以下是一些主谓不一致的例子:1. The cat were sleeping on the mat. (错误)The cat was sleeping on the mat. (改正)2. They is going to the park. (错误)They are going to the park. (改正)二、主语动词不一致病句主语动词不一致是指主语与动词在数或时态上不一致。
这种病句可能导致读者困惑,理解上存在歧义。
以下是一些主语动词不一致的例子:1. The news were sensational. (错误)The news was sensational. (改正)2. The team is playing well together. (错误)The team are playing well together. (改正)三、缺少谓语或主语病句缺少谓语或主语会导致句子不完整,缺乏准确的表达,让读者感到困惑。
以下是一些缺少谓语或主语的例子:1. Are going to the movies. (错误)We are going to the movies. (改正)2. Work hard for success. (错误)You need to work hard for success. (改正)四、句子残缺病句句子残缺是指句子表达不完整,缺乏必要的成分。
这种病句容易给读者造成困惑,阻碍他们理解句子的意思。
以下是一些句子残缺的例子:1. Although tired. (错误)Although I was tired. (改正)2. In the park. (错误)We had a picnic in the park. (改正)五、词性误用病句词性误用指在句子中使用了错误的词性,影响了句子的语法结构和准确表达。
高中语文六种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

高中语文六种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高中语文六种常见病句及修改方法2015一、常见病句六种类型1、语序不当(1)我国棉花的生产,现在已经自给有余。
(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应改为“生产的棉花”)(2)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的交谈。
(多层状语语序不当,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中心语,应改为“热情的同他交谈”)(3)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词语的前后顺序排列不当,“深刻说明”应照应“理论”,“详细的规定”应照应“政策”。
)2、搭配不当(1)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主谓搭配不当,“月光”不会发出声响。
)(2)她拍摄完这部影片,就宣布正式退出演员生涯。
(动宾搭配不当,“生涯”不能“退出”)(3)这是一次竞争激烈的考试,非用十分的努力才能战胜其他竞争者。
(关联词搭配不当,“非”与“才能”不能配合使用。
)3、成分残破或赘余(1)XXX在斗争中创造了杂文,成了文学艺术中的奇葩。
(缺主语,将“创造了”改为“创造的”)(2)他就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
(缺谓语,在“参与”前加上“承担”)(3)只要有勤奋、肯吃苦,什么样的难题都难不倒你。
(缺宾语,在“肯吃苦”后加上“的决心”)(4)其余这是过虑的想法。
(多余,“虑”就是想,可删去“的想法”)4、结构混乱(1)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首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
(应当是“首要成分是……”或“是由……配制而成”,两种格式或选用一个)(2)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
(把“要出版……的努力”和“一本译作……见面的”两句话揉在一块儿说了,只能选一句说)5、表意不明(1)局长、副局长和其他局带领列席了这次表彰会。
(其他局带领是本局带领还是别局的带领,不明确)(2)XXX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
高考语文六大病句类型例句(附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六大病句类型例句(含答案解析)(一)搭配不当主要有动宾不搭配、修饰语与中心词不搭配、一面和两面不搭配、介宾搭配不当等情况。
①她的歌声清亮、甜美、质朴、亲切、焕发着泥土的芳香,把人们带到了那美丽富饶的河西走廊。
②在翻阅中国话剧100周年纪念活动资料时,他萌生了创作一台寻找中国话剧源头的剧本的意念。
③说实话,当时对自己的稿子能否被刊用,没抱太大的希望,因为那时经常在该报发表文章的都是一些大家。
④天安门广场等七个红色旅游景点是否收门票的问题,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已在记者招待会上予以否认。
⑤中央财政将逐年扩大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地方财政也将设立助学专项资金。
⑥来这里聚会的无论老少,都被他清晰的思路、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及坚定的信心深深地感染了。
⑦六年间,我国航天技术完成了从单舱到三舱,从无人到有人,从“一人一天”到“两人五天”的进步。
⑧漫步桃园,那一排排、一行行、一树树的桃林让人流连忘返;中餐后还可去自费采摘,那柔软多汁的大桃更让你大快朵颐。
⑨看完那部电视剧后,除了荧屏上活跃着的那些人物给我留下的印象之外,我仿佛还感到一个没有出场的人物,那就是作者自己。
⑩各级财政部门要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特别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管理上,要做到心中有数,全盘考虑,周密安排。
⑾工厂实行了生产责任制以后,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每月废品由原先一千只下降到一百只,废品率下降了九倍。
⑿人们认为,团队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不只是个体贡献的简单相加,而是能使队员行动一致、互相配合的团队协作技能。
⒀地铁紧张施工时,隧道突然发生塌方,工段长俞秀华奋不顾身,用身体掩护工友的安全,自己却负了重伤。
⒁采取各种办法,大力提高和培养工人的现代技术水平,是加快制造业发展的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
⒂一个天使般的微笑若能化解一个人多年的苦闷,就应该是无价的,也应该是解决困境的有效方法之一。
⒃21世纪的中国有没有希望,关键在于既要坚定地继承和发掘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要广泛地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
高中语文常见6大病句类型及解题技巧

高中语文常见6大病句类型及解题技巧常见病句类型一、语序不当1.多重定语语序不当多重定语的正确顺序一般可这样依次安排:①表领属的或时间处所的词或短语;②表指称或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
如:国家队的(领属)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词)篮球(名词)教练。
例:辨析下面句子是否有语病,并加以修改。
中国首个正在开发的深海空间站将让工作人员在近1000米以下深海中工作生活两个月。
该项目将加强中国在此前未能抵达的海床上勘探开采矿藏的实力,可能在2020年前完成。
答案:语序不当,将“首个”调到“深海空间站”前面。
2.多重状语语序不当如果一个句子有多个状语,它们的正确次序一般是:①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
它常在句首,用逗号和主语隔开;②表时间或处所的词语或短语;③表范围程度的词或短语;④表情态的词或短语。
另外,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语前。
如:许多教师今天早上(时间)在会议室里(处所)都(范围)热情地(情态)同他(对象)交谈。
3.定语和状语次序错位①定语误放在状语的位置,如“一筐一筐地抬着鲜鱼”改为“抬着一筐一筐的鲜鱼”;②状语误放在定语的位置,如“大家交换了广泛的意见”改为“大家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4.并列词语或并列短语语序不当并列成分中的各项,要注意其轻重、缓急、先后、大小的关系,否则容易出现错误。
如“学生、领导和老师都参加了开学典礼”,应改为“领导、老师和学生都参加了开学典礼”;“全厂职工认真讨论、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应改为“全厂职工认真听取、讨论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
5.虚词位置不当①关联词的位置不当。
复句中,两个分句同一个主语时,关联词在主语后边;两个分句主语不同时,关联词在主语前边。
如“小李因为睡眠不好,所以父母很为他担心”,前后主语不同,“因为”应放在“小李”之前;②副词的位置不当。
如“美国把世界不放在眼里”,应改为“美国不把世界放在眼里”。
高考常见六大病句类型

藕断丝连
特点:把结构完整的一句话的最后一部分用做另 一句的开头硬凑起来。(既做上句宾语,又做下句主 语)
2023/12/31
例3、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 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解析:“民间力量” 在前部分作宾语整个句子已经完整,但加上 “在舆论……的作用”部分,又使它做了后部分的主语,整个句子的 结构乱了。
2、局长、副局长和其他局领导出席了这次表彰会。
(指代不明。“其他局领导”是本局领导,还是别局的 领导,不明确。)
3、建筑工地的挖掘机、装卸机和十几辆翻斗车正在工 作人员的指挥下挖土。
(不合事理。翻斗车不用于挖土。)
4、凡是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成长 的。
(语气过于绝对)
病句:“其实我只 是一只小苍蝇,验 明我的真身以后, 你说我还难吗?”
(余
指句子中语义重 复的现象。
成分赘余包括:主
干赘余、修饰成分 赘余、关联词赘余 等。
• 例:昨天是转会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中国足协又接 到25名球员递交的转会申请。
(“最后一天”和“截止日期”重复,删掉其一。)
• 例:他们按照民主程序,选出了自己信任的村长,负
成分残缺
指句子缺少一个 或多个成分。
缺主语、缺谓语、 缺宾语、缺关联词。
成分残缺
●从这一件平凡的小事中,却说明了一个大问题。
(主语残缺,介宾短语不能作主语)
●这些角色不同类型,距离相当大,如果没有善于塑造人物 性格的技巧,那是演不好的。
(谓语残缺,“这些角色不同类型”缺谓语)
●即使你讲得再好,我们不听。
确
结构混乱的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句类型表类型子类别例句说明语序不当修饰语语序不当定语位置1、初春的(时间)花园里(处所)几朵(数量)盛开(动词)的红色(形容词)玫瑰花被雨打湿了。
2、国家队里的一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女教练。
多重定语次序:领属性的词(表谁的)或时间、处所的—数量性的词(表多少)—动词或动词短语(表怎样的)—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表性质名词(属性)—中心词(名词)。
简记:谁的—多少—怎样的—中心词(名词)。
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
状语位置他为寻找薄弱环节星期天在家里重新认真地把试卷检查了一遍。
多重状语次序:表目的或原因的短语—时间词—处所词—副词—情态动词或形容词—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中心语。
简记:何时—何地—何范围—中心词(动词)虚词位置不当关联词语位置不当1、同一主语:不仅李阳同学学习好,而且乐于帮助其他同学。
(“学习好,乐于帮助其他同学”都是用来说李阳的,为了上下句的连贯性,应将“李阳”置于关联词“不仅”的前面。
)2、不同主语: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前比质量,后比成本,“不是”应放在“质量”前。
)主语一致放在关联词语前,否则分别放在关联词语后。
副词位置不当1、我们如果把学习不搞好,就很难考上好大学。
2、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消防工作,就容易酿成火灾。
(“不”移到“趁”字前)“把”字句、“被”字句的否定副词应在“把”、“被”字之前逻辑事理顺序不当分句语序不当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
(应改为: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
)句间有先后、轻重缓急大小因果等关系,句序应依据一定的标准排列词序不当我们认真研究听取了大家的意见。
( “研究听取”,颠倒了承接的先后关系。
应改为“听取研究”)词语顺序要按承接先后、轻重主次等语意来排列。
搭配不当主谓搭配不当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
(不能自给的是“棉花”而不是“生产”。
)主宾搭配不当秋天的北京是个美丽的季节。
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战士们连续打败敌人的五次进攻。
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1、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
(状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2、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采集50万朵的花粉。
(定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3、我们对你照顾得太不周全了。
(中心语与补语搭配不当)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1、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2、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
注意“能否、是否、成败、优劣、好坏、高低”等词。
多对一、一对多搭配不当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提高和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员。
(“人员”能与“造就”搭配,但不能与“提高”搭配。
)注意前后并列短语间的搭配。
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来。
(“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等于说“谁都想象不出”,推测原意就是“谁也想象得出”。
)多重否定容易导致语病成分残缺或赘余成分残缺缺主语1、对于手中有闲钱的人,可以进行合理的投资。
(删除“对于”,使句子主语出现。
)2、由于他这样的好成绩,得到了老师的赞扬。
(“得到”没有主语)3、通过大家的讨论,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1、介词“在、当、从、对于、为了”打头的句子,常造成主语残缺。
2、注意没有主语的句子不一定就是病句,无主句、独词句并非病句。
缺谓语我们要在这次质量大检查运动中建立和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工作。
(“工作”是哪个动词的宾语呢?要在建立和加强前补上谓语“完成”)状语过长,常导致谓语残缺缺宾语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分成。
(动词谓语“进入”没有宾语,在“分成”后面加上“的阶段”)宾语部分过长,后面往往忽视与前面成分的响应,导致宾语残缺。
缺少必要的修饰限制成分1、一开春,小麦就长得很好,获得了可喜的收获。
(要在“获得”前加“夏季”以限制时间)2、这次学习收获很大,时间并不长。
(应地“时间”前加关联词“尽管”)3、怎么就和自己同患难、共生死的朋友分道扬镳了呢?(“和自己“之前缺少介词,应加“跟”“同”等)成分赘余词语堆砌现在渔民自己选出了组长,负责掌握渔民的生活及生产的管理。
(“掌握”应删去)语意重复1、手机几乎成为大家不可缺少的必需品。
(“不可缺少”和“必需品”重复)2、我们必须好好学习,否则,拿不出真本事,就会活得没有尊严。
(“否则”与后面的“拿不出真本事”同义重复)3、我们的报刊、杂志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做出表率。
(并列短语“报刊、杂志和一切出版物”意义有包容)4、新的制度终于付诸于实施了。
(“诸”在这里本就有之于的意思,再加介词“于”就重复了。
5、这是我的拙见。
(“我的”和“拙”语意重重)出现文言词语、书面语,可能重复结构混乱句式杂糅(举棋不定)1、这慷慨悲歌的壮举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
(在“……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和“……壮举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里选一个)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
(反问句式与判断句式糅在一起。
或用“那怎么会有好成绩呢?”或用“成绩可想而知”)2、良好的国际收支状况,国家外汇储备充足,对抵御这次金融风暴的冲击,发挥了重要作用。
(前一句是偏正结构,后一句是主谓结构,两者不同,可改为“充足的国家外汇储备”)1、同一个意思,却用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2、同一句中时而用这种结构,时而用那种结构,结果两种结构都用了。
藕断丝连1、出版一部译作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把“出版……的努力”和“一部译作……见面”凑在一块,用哪一句都可以)2、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
(把“我们向政府提意见”和“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凑在一起,应删去“我们”)一句话的结构已经完整,却把它的最后一部分用作另一句的开头;或明明是两句话,偏用一句话来说中途易辙中国人民自从接收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大大改了样子(“中国人民……思想之后”就怎么样?作者不接去说,却用“中国革命”另起一句。
应改为“自从中国人民……之后”)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来一句反客为主(暗换主语)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是应当加以揭露,而且能够把它揭露的。
(表面上看,上半句的主语是“……阴谋活动”,而下半句的主语显然不能用该主语,只能用隐而未现的主语“我们”,这样主语就被暗换了,所以就只有在“应当”前加上主语“我们”,以与下半句的主语相统一)表意不明有歧义(多种理解)1、指代不明造成歧义: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这种主张”指接受还是指反对不明确)2、组合层次不同造成歧义:我们三个人一组。
(可理解为“我们每三个人组成一组”或“我们三个人组成一组”)3、语义不明造成歧义:开刀的是他父亲(可理解为他父亲是医生,也可理解为医生为他父亲开刀)4、结构关系明造成歧义:进口彩电很好。
(可理解为动宾关系,也可理解为偏正关系)5、词的含义多解造成歧义:我要炒肉丝。
(“炒”可理解为动词或形容词)中央已向东北调拨物资。
(“向”可理解为“从”,也可理解为“给”,表意大不相同)6、词语省略、遗漏造成歧义:买车、船、饭票在服务台。
(可理解为车票、船票和饭票;也可理解为买车、买船和买饭票)7、轻重音不同造成歧义。
他一节课就写了三封信。
(“就”轻读,是说他写信写得快;“就”重读,则说他工作效率低,只写了三封信)8、数量词修饰不明造成歧义:他请几个学校的领导参加座谈会。
(可理解为学校的几个领导,也可理解为几所学校的领导)9、“和(或)”连接不明产生歧义:他背着经理和总经理把这笔钱分别存到了两家银行。
(可理解为他和总经理一起,也可理解为他背着经理和总经理一个人)时间或数量不确切1、开学前3个月到2个星期内进行。
2、一辆车也不过十几万元左右3、从60岁到90岁的妇女可以坐车参加流行。
不合逻辑自相矛盾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死跟幸免矛盾)这增强了中国人民与侵略者斗争的无比力量。
(无比了还怎么增强?)范围不清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与各项人才。
(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该说“各学科的专家与其他人才”。
)强加因果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一套。
主客倒置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应该是“我和报纸的接触”。
)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
(我们比较一先一后两件事,一般总是以后者为主体,应是“今年的学习成绩和去年,,”。
)并列不当1.包含关系置于并列: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与各项人才。
(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该说"各学科的专家与其他人才"。
)2.不同类别置于并列:在这次民族联欢节中,举行了各种民族体育比赛,主要有赛马、摔跤、抢花炮、赛歌等,丰富多彩的比赛受到来宾的热烈欢迎。
(“体育比赛”与后面所列举的比赛种属不搭配,“赛歌”不属于“体育比赛”,不应并列。
)否定不当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来。
("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等于说"谁都想象不出",推测原意就是"谁也想象得出"。
)答题技巧:看到“否定词”,负负得正。
但注意:如句中有否定意义的词,如:“防止”等,也作“-1”处理;“无时无刻”是没有一分钟的意思,也用“-1”表示。
反问句亦算负不合事理1.学习有态度与方法之分。
(这句话形式上跟“人有男人和女人之分”是一样的,但“男人和女人”加起来等于“人”,而“态度”和“方法”加起来不等于“学习”,所以这句话就是“不合逻辑”。
)2.他们一面拼命的往上爬,一面又不免跌落深渊。
(句中的两件事显然不能同时做,应改为“他们虽然拼命的向上爬,但是终于不免跌落深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