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化学作业答案第2章

合集下载

普通化学习题与解答第二章

普通化学习题与解答第二章

普通化学习题与解答第二章第二章普通化学习题与解答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粘度最小的物质?A. 黄铜B. 液态氧C. 水银D. 橄榄油2. 一种固体物质在室温下不导电,也不溶于水以及醇类溶剂,属于下列哪一类物质?A. 镁B. 铜C. 木炭D. 锌3. 下列哪种金属在室温下是液态的?A. 铁B. 银C. 铝D. 汞4. 完全燃烧1g甲烷所需的氧气体积为V1,完全燃烧1g乙烷所需的氧气体积为V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V1 = V2B. V1 < V2C. V1 > V2D. 无法确定5. 下列哪种化合物是无机化合物?A. 葡萄糖B. 甲烷C. 乙醇D. 二氧化碳二、填空题1. 化学元素周期表上有多少个元素?2. 氧元素的原子序数是多少?3. 氮元素的化学符号是什么?4. 分子式C6H12O6代表着哪种有机化合物?5. 有机化合物在室温下一般是__(固体/液体/气体)。

三、解答题1. 简述中性溶液的特征以及如何制备中性溶液。

中性溶液的特征是指其酸性和碱性的浓度相等,pH值为7。

要制备中性溶液,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法:方法一:将酸性溶液与碱性溶液缓慢地滴加到一个容器中,直到酸碱浓度相等,pH值为7时停止滴加。

方法二:使用酸碱指示剂,如酚酞,将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逐滴混合,颜色由红变成无色,表示达到中性。

2. 请解释为什么在实验室中要用称量瓶来称量固体物质。

在实验室中用称量瓶来称量固体物质主要是为了保证称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称量瓶具有较小的容量,可以减少气体的容积,不会因固体粉末的散落而产生较大的误差。

此外,称量瓶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可以防止固体物质与外界环境的接触,避免水分、氧气等物质对固体的影响,保持固体的质量稳定。

3. 简述无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的区别,并给出两个具体的例子。

无机化合物是指由无机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化学性质相对稳定,大多数无机化合物是金属离子与非金属离子之间的化合物,常见的无机化合物有氯化钠(NaCl)、硫酸铜(CuSO4)等。

普通化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

普通化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2:答案为C,因为C选项中的物质是离子晶体,离子键的键能较大,熔点较高。
习题3:答案为D,因为D选项中的物质是原子晶体,原子间共价键的键能很大,熔点极高。
习题4:答案为A,因为A选项中的物质是分子晶体,分子间作用力较小,沸点较低。
第4章答案
习题4-3:答案
习题4-1:答案
习题4-2:答案
习题4-4:答案
解析过程:对每个选项进行详细解释
解析答案:答案详见PPT
题目类型:选择题
第4章解析
题目类型:选择题
解析答案:答案详见PPT
解析内容:对第4章课后习题进行详细解析,包括解题思路、方法、技巧等
注意事项:提醒学生注意易错点、难点和重点
汇报人:XX
感谢观看
02
习题解析
第1章解析
题目类型: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
习题答案:提供第1章课后习题的答案及解析
注意事项:解题时需要注意的细节和易错点
解析内容:涉及的知识点、解题思路、答案解析等
第2章解析
习题2.1:答案详解
习题2.2:答案详解
习题2.3:答案详解
习题2.4:答案详解
第3章解析Βιβλιοθήκη 注意事项:提醒学生注意易错点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普通化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
目录
01
习题答案
02
习题解析
01
习题答案
第1章答案
习题1.1答案:略
习题1.2答案:略
习题1.3答案:略
习题1.4答案:略
第2章答案
习题1:答案为B,因为B选项中的物质是分子晶体,分子间作用力较小,熔点较低。

《普通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普通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普通化学第一章 习题答案1. 答案(1-)(2-)(3+)(4-)2. 答案(1c )(2d )(3a )(4d )(5abd )(6ad )(7d )(8d )3. 答案(1)燃烧前后系统的温度(2)水的质量和比热(3)弹式量热计热容4..答案:根据已知条件列式 K C g K g J g molg mol J b )35.29659.298](120918.4[5.0122100032261111-+⨯⋅⋅-=⨯⋅⋅⨯----- C b =849J.mol -15.答案:获得的肌肉活动的能量=kJ mol kJ mol g g8.17%3028201808.311=⨯⋅⨯⋅--6. 答案:设计一个循环 3× )(2)(32s Fe s O Fe →×3→)(243s O Fe )(3s FeO ×2(-58.6)+2(38.1)+6p q =3(-27.6) 17.166)1.38(2)6.58()6.27(3-⋅-=----=mol kJ q p7.答案:由已知可知 ΔH=39.2 kJ.mol -1 ΔH=ΔU+Δ(PV )=ΔU+P ΔVw ‘=-P ΔV= -1×R ×T = -8.314×351J = -2.9kJ ΔU=ΔH-P ΔV=39.2-2.9=36.3kJ8.下列以应(或过程)的q p 与q v 有区别吗? 简单说明。

(1)2.00mol NH 4HS 的分解NH 4HS(s) NH 3(g)+H 2S(g) (2)生成1.00mol 的HCl H 2(g)+Cl 2(g) 2HCl(g) (3)5.00 mol CO 2(s)(干冰)的升华CO 2(s)CO 2(g) (4)沉淀出2.00mol AgCl(s) AgNO 3(aq)+NaCl(aq) AgCl(s)+NaNO 3(aq)9.答案:ΔU-ΔH= -Δ(PV )=-Δn g RT (Δn g 为反应发生变化时气体物质的量的变化) (1)ΔU-ΔH=-2×(2-0)×8.314×298.15/1000= - 9.9kJ(2)ΔU-ΔH=-2×(2-2)×R ×T= 0(3)ΔU-ΔH=-5×(1-0)×8.314×(273.15-78)/1000= -8.11kJ (4)ΔU-ΔH=-2×(0-0)×R ×T= 010.(1)4NH 3(g)+3O 2(g) = 2N 2(g) +6H 2O(l) 答案 -1530.5kJ.mol -1(2)C 2H 2(g) + H 2(g) = C 2H 4(g) 答案 -174.47kJ.mol -1 (3)NH 3(g) +稀盐酸 答案 -86.32kJ.mol -1 写出离子反应式。

普通化学习题与解答第二章

普通化学习题与解答第二章
题目:已知反应:2H2(g) + O2(g) = 2H2O(g) ΔH1,反应:H2(g) + 1/2O2(g) = H2O(l) ΔH2,则 ΔH1和 ΔH2的关系为
题目:在等温、等压条件下自发反应总是向着 ΔH - TΔS < 0 的方向进行,因此,在等温、等压条件下,自发反 应总是向着 ΔH - TΔS < 0 的方向进行。
● 解答:K = [C][D] / ([A][B]^2) ● 题目:在一定温度下,向一个容积不变的容器中通入1mol N2和3mol H2及固体催化剂,使之反应:N2(g) + 3H2(g) ⇌ 2NH3(g);ΔH = -92.4kJ/mol,平衡时容器内气体压强为起始时的80%。此时,若向容器
中充入1mol N2、3mol H2和1mol NH3,则平衡移动的方向为____。 解答:向容器中充入$1molN_{2}$、$3molH_{2}$和$1molNH_{3}$,等效为开始充入$2molN_{2}$、$6molH_{2}$,与原起始量之比 相同,为等效平衡,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相等,则平衡不移动,故答案为:不移动。
● A.NH3的体积分数一定小于反应前混合气体的2v逆(NH3) ● C.平衡时体系中N2、H2、NH3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1:3:2 ● D.平衡时体系中N2、H2、NH3的物质的量之和一定等于起始时体系的总物质的量
● 题目: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A + 2B → C + D 解答:K = [C][D] / ([A][B]^2)
添加标题
注意事项:在书写平衡常数表达式时,需要注意各组分的化学计量数,它反映了反应中各物质的计 量关系。在本题中,化学计量数分别是1、2、3、4。
题目: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A + 2B → 3C + 4D 解答: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 = [C]^3[D]^4/[A][B]^2 解释:根据平衡常数的定义,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 注意事项:在书写平衡常数表达式时,需要注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幂之积的次序和指数

大学普通化学课后答案第二章

大学普通化学课后答案第二章

θ θ r H m (298K) B f H m,B (298K) B θ { f H m,CaCO3 (s) (393.511 (62.8)}kJ mol1 )
1537 5kJ mol-1 .
故:
θ f Hm,CaCO3 (s) 1206789kJ mol-1 .
-92.3
f H m ( 298K ) / kJ mol
θ
-1
θ θ r H m,1(298.15K) B f H m,B (298.15K) B θ { f H m,HCl(aq) (92.3)}kJ mol1
73.3kJ mol-1
故:
θ f Hm,HCl(aq) 165.6kJ mol-1
故:
θ f Gm,HCl(g) 95.27kJ. mol1
习题14
解:
θ f H m (298 K) / kJ mol 1 θ Sm (298 K) / J mol 1 K 1
H2O(l) H2 (g) 1 O2 (g) 2
-285.838 0 0
69.940
故该过程吸热
习题5 解: (1)
CaO(s) CO2 (g) CaCO3 (s)
θ f H m (298 K) / kJ mol 1 -635.6 -393.511
θ θ r H m (298K) B f H m,B (298K) B θ { f H m,CaCO3 (s) (635.6) (393.511 kJ mol1 )}
说明同一物质在不同反应中,在误差范围内,其标准摩尔生成焓相同
习题9
解: (1)
SiO2 (s) 2H2 (g) Si(s) 2H2O(l)

普通化学第二章补充习题及答案分解

普通化学第二章补充习题及答案分解
YOUR LOGO
20XX.XX.XX
普通化学第二章补充习题及答 案分解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目 录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习 题 部 分 03 答 案 部 分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习题部分
选择题
题目: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O2 B. H2O C. NaOH D. H2CO3 答 案:B A. O2 B. H2O C. NaOH D. H2CO3
题目:普通化学第二章补充习题及答案分解中,填空题的答案 均可以在书中找到。 答案:正确 答案:正确
判断题
题目:普通化学第二章补充习 题及答案分解中包含判断题。
题目:判断题的答案只有对和 错两种选择。
题目:判断题主要考察学生对 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题目:判断题有助于学生加深 对知识点的理解。
计算题
答案:B
题目: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 O2 B. H2O C. NaOH D. H2CO3 答 案:A A. O2 B. H2O C. NaOH D. H2CO3
答案:A
题目: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O2和H2O的混合物 B. 液态氧和液态 氮的混合物 C. 石灰石和食盐的混合物 D. 稀盐酸和稀硫酸的混合物 答案:B
涉及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有关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计算
03
答案部分
选择题答案
答案:C
答案:D
答案:B
答案:A

普通化学习题与解答(第二章)

普通化学习题与解答(第二章)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大气污染1、是非题(对的在括号内填“+”号,错的填“-”号)(1)r S ∆ 为正值的反应均是自发反应。

(-) (2)某一给定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平衡条件不变,分离除去某生成物,待达到新的平衡,则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压或浓度分别保持原有定值。

(-)(3)对反应系统122()()()(),(298.15)131.3r m C s H O g CO g H g H K kJ mol θ-+=+∆= 。

由于化学方程式两边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绝对值)的总和相等,所以增加总压力对平衡无影响。

(-) (4)上述(3)中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则正反应速率v (正)增加,逆反应速率v (逆)减小,结果平衡向右移动。

(-)(5)反应的级数取决于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绝对值)。

(-) (6)催化剂能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改变反应的rmG θ∆。

(+)(7)在常温常压下,空气中的N 2 和O 2 能长期存在而不化合生成NO 。

且热力学计算表明22()()2()N g O g NO g +=的(298.15)0r m G K θ∆ ,则N 2 和O 2混合气必定也是动力学稳定系统。

(+)(8)已知4CCl 不会与2H O 反应,但422()2()()4()CCl l H O l CO g HCl aq +=+的1(298.15)379.93r m G K kJ mol θ-∆=- ,则必定是热力学不稳定而动力学稳定的系统。

(+)2、选择题(将所有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入空格内)(1)真实气体行为接近理想气体性质的外部条件是 (b )(a )低温高压 (b )高温低压 (c )低温低压 (d )高温高压 (2)某温度时,反应22()()2()H g Br g HBr g +=的标准平衡常数2410K θ-=⨯,则反应2211()()()22HBr g H g Br g =+的标准平衡常数K θ等于 (b )(a )21410-⨯ (b (c )2410-⨯ (3)升高温度可以增加反应速率,最主要是因为 (b )(a )增加了分子总数(b )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c )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d )促使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4)已知汽车尾气无害化反应221()()()()2NO g CO g N g CO g +=+的(298.15)0r m H K θ∆≤,要有利于取得有毒气体NO 和CO 的最大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 c) (a )低温低压 (b )高温高压 (c )低温高压 (d )高温低压(5)温度升高而一定增大的量是 (bc )(a ) r m G θ∆ (b )吸热反应的平衡常数K θ(c )液体的饱和蒸气压 (d )反应的速率常数k(6)一个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各物质的浓度或分压不随时间而变化(b )r m G θ∆=0(c )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相等(d )如果寻找到该反应的高效催化剂,可提高其平衡转化率3、填空题(1)对于反应: 1223()3()2();(298)92.2r m N g H g NH g H K kJ mol θ-+=∆=-若升高温度(约升高100 K),则下列各项将如何变化(填写:不变,基本不变,增大或减小。

普通化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第二章答案

普通化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第二章答案

第2章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与大气污染1. 答案 〔1-〕〔2-〕〔3-〕〔4-〕〔5-〕〔6+〕〔7+〕〔8+〕2. 答案1b 2b 3b 4c 5bcd 6a3. 〔1〕答案:基本不变,基本不变,增大减小, 增大 增大 〔2〕〔3〕答案:氟里昂,NO X 、HCl ;CO 2;NO X 和SO 24. 答案:〔d 〕>〔c 〕>〔e 〕>〔a 〕>〔b 〕原因是气体熵>液体>固体 分子量大的熵大5. 〔1〕溶解少量食盐于水中。

答案:正 〔2〕活性炭外表吸附氧气。

答案:负 (1) 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答案:正6. 答案:由定义可知Fe 2O 3的1.2.742)15.298(--=∆mol kJ K G m f θ1.7.77)15.298(--=∆mol kJ K G m r θ=3),15.298(43O Fe K G m f θ∆-4),15.298(32O Fe K G m f θ∆),15.298(43O Fe K G m f θ∆=31[(-77.7)+4(-742.2)]=-1015.5kJ.mol -1 7.答案:查表 水的1.129.237)15.298(--=∆mol kJ K G m f θ过程的1.429.0)129.237()7.236()15.298(-=---=∆mol kJ K G mr θ>0 所以在298.15K 的标准态时不能自发进行.8. (查表时注意状态,计算时注意乘系数)11..)15.298(--∆K mol J K S m r θ1.)15.298(-∆molkJ K G m r θ〔1〕)(4)()(4)(32432g H s O Fe l O H s Fe +=+ 307.7 -66.9 〔2〕)()()(2)(22g H aq Zn aq H s Zn +=+++ -23.0 -147.06 〔3〕)(2)()()(22aq OH aq Ca l O H s CaO -++=+ -184.3 -26.9 〔4〕)(21)()(2l Br s Ag s AgBr += -51.4 96.99.答案: (1) SnO 2 =Sn +O 2 (2) SnO 2 +C =Sn + CO 2(3) SnO 2 +2H 2 =Sn +2H 2O 〔g 〕11..)15.298(--K mol J K S m θ 52.3 51.55 205.138 52.3 5.74 51.55 213.74 52.3 2×130.684 51.55 2×188.8251.)15.298(-∆molkJ K H m f θ-580.7 0 0 -580.7 0 0 -393.509 -580.7 00 2×(-241.818)11..)15.298(--∆K mol J K S m r θ (1)204.388 (2)207.25(3)115.5321.)15.298(-∆mol kJ K H m r θ (1) 580.7 (2)187.191(3)97.064 Tc>)15.298()15.298(K S K H m r m r θθ∆∆ (1)2841K 903K(3)840K(温度最低,合适)10.答案: C 12H 22O 11(s)+12O 2(g)=12CO 2(g) +11H 2O(l))K 15.298(S m r θ∆11..)15.298(--K mol J K S m θ 360.2 205.138 213.74 69.91 =11×69.91+12(213.74-205.138)-360.2=512.0341.)15.298(-∆molkJ K H m f θ-2225.5 0 -393.509 -285.83=∆)15.298(K H m r θ-5640.738=+∆)3715.273(K G m r θ-5640.738-310.15×(512.034÷1000)=-5799.54kJ.mol -1()15.298(K G mr θ∆=-5796.127 kJ.mol -1 温度对反应的标准吉布斯函数变有影响,但由于该反应的熵变相对于焓变小(绝对值),故变化不大) 做的非体积功= 5799.54kJ.mol -1×30%×3.8/342=19.33 kJ 11.答案: 查表11..)15.298(--K mol J K S m θ197.674 130.684 186.264 188.825)K 15.298(S m r θ∆=-214.6371.)15.298(-∆mol kJ K H m f θ-110.525 0 -74.81-241.818=∆)15.298(K H mr θ-206.103 ≈∆)523(K G m r θ)15.298(K H m r θ∆-523K ×)K 15.298(S m r θ∆=〔-206.103〕-523K ×〔-206.103÷1000〕= -93.85 kJ.mol -158.21523314.81000)85.93(523)523()523(ln =⨯⨯--=⨯∆-=K R K G K K m r θθ937.9303.2/58.2158,211035.21010⨯====e K θ12. 答案:设平衡时有2Xmol 的SO 2转化 2SO 2〔g 〕+O 2〔g 〕=2SO 3〔g 〕起始 n/mol 8 4 0n 〔始〕=12mol平衡时n/mol 8-2x 4-x 2xn 〔平衡〕=〔12-x 〕mol根据PV=nRT T V 一定时(平衡)(始)(平衡)始)P P n n =(2203001212=-x 2x=6.4molS O2的转化率=6.4/8=80%=⨯=))(())(())((22223θθθθpO p p SO p p SO p K eqeq eq )1002208.88.0()1002208.86.1()1002208.84.6(22⨯⨯⨯⨯(注意在计算时可不用先计算分压,列综合算式更方便计算)13.答案:该反应是可逆反应,需要H 2的量包括反应需要的量1mol 和为维持平衡需要xmol 〔最少量〕)()()()())(())((222222H n S H n H p S H p p H p p S H p K eqeq eq eq eq eq ===θθθ=x 0.1=0.36 x=2.78mol需要H 2的量=1+2.78=3.78mol(注: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在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中系统的总压和标准压力在计算时可以在分式中消去,否则在计算时必须知道平衡时总压才能根据平衡常数计算.) 14.在不同温度时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值如下: T/K θ1Kθ2K9731.472.38 0.6181073 1.81 2.00 0.9051173 2.15 1.67 1.2871273 2.481.49 1.664答:反应3的标准平衡常数 θθθ213K K K = 〔如上〕(因为随温度的升高平衡常数增大,故是吸热反应)15.答案:利用公式211212))(15,298(ln T RT T T K H K K m r ⨯-∆=θθθ求θ2K代入数据50015.298314.8)15.298500(100031.92109.4ln 162⨯⨯-⨯-=⨯θK =-15.03 θ2K =1603.15109.4⨯⨯-e =1.4×101016.答案:查数据计算)g (O H )g (CO )g (H )g (CO 222+=+11..)15.298(--K mol J K S m θ213.74 130.684 197.674 188.825)K 15.298(S m r θ∆=42.075J.mol -1.K -11.)15.298(-∆mol kJ K H m f θ-393.509 0 -110.525 -241.818=∆)15.298(K H m r θ41.166kJ.mol -1≈∆)873(K G m r θ)15.298(K H m r θ∆-873)15.298(K S m r θ∆⨯=41.166kJ.mol -1-873K ×0.042075kJ.mol -1.K -1=4.434 kJ.mol -1=∆-=RT K G K K m r )873()873(ln θθ873314.81000434.4⨯⨯-=-0.6154.061.0==-e K θ=Q )/)()(/)(()/)()(/)((222θθθθp H p p CO p p O H p p CO p =1271277676⨯⨯=0.358(Q<K 0 所以反应正向进行)=∆m r G Q RT K G m r ln )873(+∆θθK QRT ln ==8.314×873ln(0.358/0.54)=-2982.9J.mol -1=-2.98kJ.mol -1因为m r G ∆<0 所以此条件下反应正向进行17.答案:吕·查德里原理判断是正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22.5 kJmol-1
2.4rHm=2fHm(CO2,g)+3fHm(H2O,l)+(-1)fHm(CH3OCH3,l)+(- 3)fHm(O2,g)
fHm(CH3OCH3,l) =2fHm(CO2,g) +3fHm(H2O,l)-rHm= -183 kJmol-1
2.5
C(s)+O2(g)rHm(1) CO2(g)
由题意知,rHm(1)<0,rHm(3)<0
故:以水煤气作燃料时放热较多
2.7均为熵增过程。
2.8标准状态下:
rHm
rSm
<0
<0
低温自发
<0
>0
任意温度均自发
>0
>0
高温自发
>0
<0
任意温度均不可能自发
2.9
(2)(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增加的过程,rSm>0)
2.10
不可以。因为物质的Sm,不是指由参考状态的元素生成该物质(B=+1)反应的标准摩尔熵。
rSm(298K)=4Sm(Fe,s)+3Sm(CO2,g)+(-2)Sm( Fe2O3,s)+
(-3)Sm(C,s)=557.98Jmol-1K-1
反应在标准状态下自发进行:
rGm(T)rHm(298K)-TrSm(298K)
T>[rHm(298K)/rSm(298K)] ,即T>839K
故以木炭为燃料时,因最高温度低于839K,反应不可能自发。
2.11
H: -40 kJ -40 kJ
G: -38kJ -38 kJ
S: -6.7JK-1-6.7 JK-1
2.12
Sn(白锡)=Sn(灰锡)
rHm(298K)=fHm(灰锡)+(-1)fHm(白锡)=-2.1kJmol-1<0
rSm(298K)=Sm(灰锡)-Sm(白锡)=-7.41Jmol-1K-1<0
《普通化学》(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化学热力学基础
2.1 (1)错误;(2)正确;(3)错误;(4)错误;
(5)正确;(6)正确;(7)错误;(8)错误
2.2(1/4)[反应式(1)-反应式(2)]得:
(1/2)N2(g)+(11) -rHm(2)}
2CuO(s)+C(s)=2Cu(s)+CO2(g)
rHm(298K)=-79.51 kJmol-1>0
rSm(298K)=189 Jmol-1K-1>0
反应在标准状态,任意温度均自发
2.14 (略)
2.15 2AsH3(g)=2As(s)+3H2(g)
rHm(298K)=-132.8kJmol-1<0
反应在标准状态,低温自发。在转变温度,rGm(T)=0
rGm(T)rHm(298K)-TrSm(298K)
T[rHm(298K)/rSm(298K)]283K
2.13
2Fe2O3(S)+3C(S)=4Fe(S)+3CO2(g)
rHm(298K)=3fHm(CO2,g)+(-2)fHm( Fe2O3,s)=467.87kJmol-1
rHm(2)rHm(3)
CO(g)+(1/2)O2(g)
由题意知,rHm(1)<0,rHm(2)<0,rHm(3)<0
rHm(1)=rHm(2)+rHm(3)
rHm(1)-rHm(3)=rHm(2)<0
即:以碳直接作燃料时放热较多
2.6 C(s)+H2O(g)=CO(g)+H2(g)
rHm=fHm(CO,g)+ (-1)fHm(H2O,g)=
(1/4){-143kJmol-1-(-286kJmol-1+3(-317kJmol-1)-(-1010kJmol-1)) =
50.5 kJmol-1
2反应式(4)-反应式(5)得:
N2H4(l)+ )O2(g)= N2(g)+2H2O(l)
rHm=2rHm(4)-rHm(5)=2(-286 kJmol-1)- 50.5kJmol-1=
-110.5 kJmol-1-(-)241.8 kJmol-1=131.3 kJmol-1
C(s)+O2(g)+H2O(g)rHm(1) CO2(g) +H2O(g)
rHm(2)rHm(3)
CO(g)+H2(g)+O2(g)
rHm(1)=rHm(2)+rHm(3)
rHm(1) -rHm(3) =rHm(2)>0
rSm(298K)=15.71Jmol-1K-1<0
标准状态,任意温度下AsH3的分解反应均自发。
加热的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
=(1/4)[-1107kJmol-1-(-1150 kJmol-1)]
=90 kJmol-1
2.3(1/4)[反应式(3)-反应式(4)+3反应式(2)-反应式(1)]得:
N2(g)+2H2(g)=N2H4(l)(5)
fHm(N2H4,,g)=(1/4){rHm(3) -rHm(4)+ 3rHm(2) -rHm(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