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合集下载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椎间盘突出的手术护理体会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椎间盘突出的手术护理体会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椎间盘突出的手术护理体会摘要】目的通过5例颈前入路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配合,总结经验,以便更好的配合医生完成手术;方法通过对5例病例的手术配合进行回顾总结;结果本组5例手术全部顺利成功的完成,无手术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手术护士掌握手术的特点,熟悉手术的物品需求及手术步骤是手术配合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颈椎前路人工椎间盘椎间盘突出手术护理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的普及,颈椎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有明显增多趋势,以往针对类似脊椎病患者,都是采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

虽然这种手术已经非常成熟,但是接受手术的那一节椎间盘因为被融合,获得的是一种非生理状态的稳定,失去了相应的运动节段,其原本应负荷的重力及扭力,也会转移至其上下节,从而增加了上下节椎间盘日后产生退化性病变的几率,一些患者甚至需要再次接受相邻节段的融合术。

颈椎前路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具有较好的疗效,其较传统的植骨内固定具有如下优点:可保持病椎间隙有较好的活动度,更符合颈椎的生理解剖,并可减少相临椎间盘的退行变,近远期效果好等[1]。

我院对5例颈椎椎间盘突出患者行颈前路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5例。

其中男性2例,女性3例。

年龄38—56岁。

均采用静脉复合麻醉,经鼻插管3例,经口插管2例。

1.2 手术特点:该手术由于术野小,紧临脊髓、神经根、大血管及其他重要器官,而且术中需要充分切除椎间盘,保证人工椎间盘的正确植入,手术难度大,精细操作程度高。

因此除要求手术医生操作精细熟练外,还要求护士的配合熟练,熟悉掌握手术步骤,做到心中有数。

并且随时做好术中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配合准备。

2 护理措施2.1 术前准备2.1.1 心理护理颈椎椎间盘突出症是一个病程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工作质量的一种疾病,患者对手术的治疗的期望值高,但对这种新型前沿手术的了解又知之甚少。

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初步探讨

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初步探讨
可在植入椎间盘后取出。 然后 x线透视椎间盘位置并摄 片。 透视 C N HIA MODE N D T R OC OR 中国现代医生 1 5 4
C T等影像学资料来确定假体 的大小。 患者的体位非常重要 , 通常 选择生理位置或稍前凸的体位。在研磨终板之前 , 必须先通过 x 线透视观察椎体的矢状位置 。同时也需要前后位观察需植入椎
者恢复快 , 没有颈椎活动受限的缺 陷。颈椎人工椎 间盘置换术是治疗颈椎病的新的、 有效的方法。
[ 关键词1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 颈椎间盘突出症; 脊髓型颈椎病
【 中图分类号】R 8 . 61 5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7 — 7 12 1 )8 15 0 6 3 9 0 ( 00 0 — 4 — 3
整体活动范 围明显受限 。人工椎 问盘的设计 目的是保持手术节 段 的运动性 、 避免融合 的局 限性 、 患者恢复 正常活动 , 使 同时也 可避免移植 自体骨所带来的并发症日 。另外还可 以避免术后假关 节形成 、颈前路钢板植入相关并 发症 以及 颈椎融合后 的副作用
等。 本文探讨 B a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缓解颈椎病客观神经症 y rn 状 和体征 , 提高患者 的生 活质 量 , 保持颈椎稳定 和节段活动 , 并
月, 平均 1 0个月。 中脊髓 型颈椎病 7例 , 其 其他 6例。 8例 , 男 女 5例 ; 年龄 3 5 5~ 3岁 , 平均 3 . 95岁。单节段置换 1 2例( 12 , 图 、) 双节段 1 。 例
1 手 术 方 法 . 2

图 2 该 患 者术 后 1 月 复查 X ry片 显 示 。 入 B y n假 体 位 置 良 个 —a 植 ra
好。 颈椎活动度存在
附带 的铅 锤线 用于测量椎 间盘相 对于垂直重力线的角度 。当将 椎问盘清 除、 间隙暴露后 , 椎 用一带 有刻度 的装置适 当撑开 , 以

Bryan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的中期临床效果及对邻近椎间盘退变的影响

Bryan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的中期临床效果及对邻近椎间盘退变的影响
C 4例 ; 双节段置换 4例 :4c/ 6 c/ 5C 1例, 5c/ 7 c/ 6c 3 例 ; 中男 2 例 , 1 例 ; 其 1 女 3 年龄为 2 5 岁 , 9~ 8 平均年 龄 4 。患者 均表现为脊髓 或神 经根受 压 的症状 和 4岁 体征, 如上 肢麻木疼 痛、 肌力 下降 , 细活动 障碍、 精 H f an征 阳性 、 干束带感 、 时踩棉 花感 等 ; om n f 躯 行走 其 中脊髓 型颈椎病 1 , 3例 神经根型颈椎病 1 , 6例 混合 型 5例。以上病例均符合以下条件: ①年龄为 1 6 8~ 5 岁。②典型的脊髓或神经根受压的症状和体征。③ c T 之间存在 1— ~ 3个节段病变 , 且被 C MR 等 T、 I 影像学 检查证 实 。④ 造 成症 状 的原 因以椎 间 盘 突 出
为 尽 可能避 免术 后 不 良并 发 症 的发 生 , 工 颈椎 椎 人 间 盘 置 换 术 ( rf i cria i rp a n , at c l ev l s e cmet i a i c d c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2 手术 方法 及术 后处 理 .
全麻下患 者仰 卧位 固定 , 持 颈椎 中立 位 ( 伸 保 过 过屈位均影 响术后假 体 的位 置及 功能 ) 。取 右侧 颈 中 部横切 口, 胸锁乳 突肌前缘经 颈血 管鞘 与食管 气管 在 鞘之 间分 离组织 至颈前筋膜 , 颈椎 前 部 。C形臂 显露 x线 机透视确认 目标椎 间盘 , 尖刀 和刮匙 切 除病变 用 椎 间盘 , 般 至 两 侧 钩椎 关 节 及椎 体 后 缘 后 暂停 减 一 压 。用球 形磨钻磨 去相邻终 板前缘 的骨 赘 , 表面平 使 整 。用椎 间撑 开棒 逐级 撑 开 椎 间隙 至 85mm, . 用横 向中点定 位仪确定椎 体前缘 横 向中点并 标记 , 将矢状 位楔形定 位器 的弧面 中心对 准横 向 中点 插入椎 间隙 , 确认其 停止柄 与 下位 椎 体前 缘 紧密 接 触 。将 双 通 道 打磨 导 向器安 放合 适 , 固定 在椎 体 上 , 钻 测 深 并 用磨 尺测 定椎体深 度 , 取 相应 长 度 的柱 状 磨钻 削 磨 上 、 选 下椎 体终板 , 用 相应 直径 的盘状 磨 钻 削磨 上 、 椎 再 下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的研究进展_董竹林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的研究进展_董竹林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的研究进展董竹林(天津市泰达医院,天津300457)关键词: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椎间盘移位;脊柱融合术中图分类号:R681.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66X(2011)52-0116-02随着对颈椎椎体间稳定性和力学研究的深入,非融合性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ACDR)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颈部关节的活动能力,并可以有效防止邻近椎体的退变,手术简单易行,术后无须过分限制活动。

现结合最新的文献资料对该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目前临床应用的主要假体及临床疗效1.1不锈钢假体Prestige(Ⅰ、Ⅱ、ST、LP)Prestige假体最初由两片不锈钢板及中间的球窝状结构组成,两块钢板由螺钉固定在上下邻近椎体内,此为第一代不锈钢假体Prestige Ⅰ。

Cummins等[1]报道了应用PrestigeⅠ的22例患者随访结果,发现有螺钉移出即脱离并发症,且所有患者存在吞咽困难症状,考虑假体植入位置及规格不恰当所致。

基于以上缺点,PrestigeⅡ假体被设计出来,并能很好的符合颈椎生理活动的需要,其特点是增加了螺钉锁定,使螺钉的固定性更好,同时增加了旋转活动的范围,使关节活动与邻近节段关节的活动更好地协调。

Wigfield等[2]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的对照研究,比较Prestige椎间盘置换术与节段融合术后邻近关节活动度的变化,发现术后12个月融合组邻近节段的活动范围较椎间盘置换组显著增加,Prestige置换术患者邻近节段的活动几乎不受影响。

1.2金属—聚乙烯假体(PCM)PCM假体由高强度金属及高分子聚乙烯制成,在解剖相容性上有了显著改进,假体上下面能很好的结合颈椎间盘上下穹隆的凸面,在其表面涂喷了羟基磷灰石,使表面布满密集微孔以作为骨质长入的网格结构,同时限定了按颈椎伸屈的活动范围,能够实现椎间盘的微动性与稳定性。

为了解决前路减压术的后纵韧带完整性问题,设计了两种不同型号。

Bryan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Bryan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Bryan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观察王峰;孔庆华;秦祥德【摘要】目的:观察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43例经3个月以上保守治疗临床症状无明显缓解的颈椎病患者行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术后充分引流、尽早下床活动;随访患者,采用Odom标准判定临床疗效,并行日本骨科协会( JOA)评分、颈椎活动范围( ROM)检测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 NDI)量表评分。

结果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明显改善、假体前后位移均<2 mm。

临床疗效为优29例、良9例、一般5例,优良率为88.37%;手术前后JOA评分分别为(8.26±1.32)、(15.71±1.89)分,P<0.05;前后屈伸活动范围为(8.5±1.8)°,左、右侧屈活动范围分别为(3.5±1.2)°和(3.3±1.5)°,颈椎生理曲度明显改善或恢复正常,发生异位骨化1例、假体融合2例;手术前后NDI评分分别为(43.7±3.8)、(20.1±2.9)分,P<0.05。

结论 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优良率高,且可改善患者ROM及颈椎生理曲度、降低相邻节段退变发生率。

【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14(000)031【总页数】3页(P49-51)【关键词】颈椎疾病;Bryan人工椎间盘;椎间盘置换术【作者】王峰;孔庆华;秦祥德【作者单位】新汶矿业集团中心医院,山东新泰271219;新汶矿业集团中心医院,山东新泰271219;新汶矿业集团中心医院,山东新泰27121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3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为目前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主要手术方式,但患者术后易出现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及临近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等并发症,有可能引起症状复发及需再次手术。

近年来,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技术在国内外逐步应用于临床,且临床效果良好[1,2]。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在颈椎间盘病治疗中的应用解读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在颈椎间盘病治疗中的应用解读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在颈椎间盘病治疗中的应用孙宇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100083自从Robinson 和Smith 在1955 年首先报道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以来,该项技术已经成为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和颈椎外伤的重要方法。

但是20 世纪70 年代以来,很多学者的研究发现,前路融合后相邻节段容易产生退变和不稳定,甚至可以造成原有的症状复发或加重,是影响颈椎前路减压治疗颈椎病远期疗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Baba 观察了106 例前路术后的患者,平均随访8.5 年,有17 例由于相邻节段退变引起症状复发或加重而再次手术。

Hilibrand 随访374 例患者,最长达21 年,发现前路术后伴有症状的相邻节段退变在10 年之内的年发生率为 2 .9% ,经过统计学计算有25.6% 的患者在10 年内将出现与相邻节段退变有关的症状。

Teramoto 对一组45 例前路融合的患者随访 4 年以上,发现其中有51.1% 出现相邻节段退变,其中11.1% 出现神经症状的加重。

北医三院对一组前路融合术66 例患者平均10.5 年的随访结果提示,相邻节段不稳定的发生率为72.73% 。

因此,现行的前路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虽然在解除神经系统压迫症状方面具有持久、稳定的疗效,但是在维持颈椎功能方面却存在着明显的问题。

患者术后需要颈部制动6-8 周,以保证植骨融合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融合后虽然手术节段获得了长期的稳定,但是这是非生理状态的稳定,颈椎由此失去了相应的运动节段,造成颈椎总活动度减少,相邻节段出现退变加快等问题。

一些患者甚至需要再接受相邻节段的融合术。

因此人们一直在观察前路融合术后相邻节段发生退变的规律并努力寻找解决的办法。

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术是20世纪后期出现的新技术,其设计理念是在前路椎间盘切除后通过在椎间隙植入一个可以活动的装置,代替原来的椎间盘并行使其功能,实现保留运动节段、减少出现相邻节段继发性退变的目的。

一、人工颈椎椎间盘的应当具备的基本特性理想的假体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 )保持椎间关节的运动,维持颈椎的生物力学性能。

Bryan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术后中长期临床疗效及相关问题分析

Bryan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术后中长期临床疗效及相关问题分析

Bryan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术后中长期临床疗效及相关问题分析蒋涛;任先军;王卫东;初同伟;李长青【摘要】目的探讨Bryan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术(artificial cervical disc replacement,ACDR)治疗颈椎椎间盘突出症的中长期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分析13例颈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Bryan ACDR治疗,单节段11例,双节段2例,共置换了15个节段.术后定期随访,依照Odom评级和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定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改善情况,通过影像学资料观察假体位移、假体周围骨吸收、异位骨化、假体活动度及颈椎生理曲度变化.结果经过5年以上的随访,患者神经症状有明显缓解,Odom评级临床优良率达到92.3%,JOA评分由术前的11.6分增加到的15.6分.术后X线片示假体稳定,没有出现假体前后位移>2mm.术后1例出现自发性融合;1例在置换节段上位椎体前下缘有明显骨吸收,接近2.5mm,并伴椎体后缘的异位骨化.末次随访时置换假体活动度平均为9.2°,邻近节段活动度与术前相当.结论通过5~7年的中长期随访,Bryan ACDR术治疗颈椎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少,安全可靠.%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mid-long term clinical efficacy and complications of Bryan artificial cervical arthro-plasty replacement (ACDR) for treatment of cervical disc herniation. Methods Thirteen cases of cervical disc herniation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 total of 15 sets of Bryan cervical disc prosthesis were implanted into 13 cases, including single level disc replacement in 11 cases and bi-level in 2 cases. During follow-up,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neurological function were evaluated by Odom's criteria and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score; the mobility,resorption, heteropic ossification, physiological lordosis and range of motion of the implanted and adjacent segment were observed on dynamic radiograph. Results After more than 5 years of follow-up, all cases show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neurological symptoms, the clinical satisfactory rate of Odom's criteria was 92.3% ,and JOA score was increased from 11.6 to 15.6. According to the radiograph, stabilization was achieved for all artificial disc prothesis, and no migration greater than 2 mm was observed. One case had a spontaneous fusion, and another had a resorption greater than 2.5 mm at the inferior edge of anterior surface of upper vertebral body and also had heterotopic ossifiction. The average range of motion at implanted segments was improved from 4.6° to 9.2°. Conclusion Bryan ACDR prosthesis can achieve satisfactory clinical efficacy for cervical disc herniation in mid-long term follow-up, with few complications. ACDR is a reliabl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cervical disc herniation.【期刊名称】《脊柱外科杂志》【年(卷),期】2011(009)005【总页数】5页(P268-272)【关键词】颈椎;椎间盘移位;人工关节;关节成形术,置换【作者】蒋涛;任先军;王卫东;初同伟;李长青【作者单位】400037重庆,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骨科;400037重庆,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骨科;400037重庆,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骨科;400037重庆,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骨科;400037重庆,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骨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31Bryan 人工颈椎椎间盘假体以重建颈椎运动单位生理活动功能、维持颈椎生物力学特性为设计理念,在治疗颈椎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的临床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疗效评价及并发症分析

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疗效评价及并发症分析
3 6个 月 , 平均 2 4个 月。神 经功 能 明 显 改善 , 以神 经根 性 症 状 为 主 的上 肢 放 射 痛 全 部 缓 解 。 未发 现 假 体 前 后 位 移 大 于 2m m 的患者, 术 后 置 换假 体 前 后 屈 伸 活 动 范 围( 8 . 5 + 1 . 8 o , 左 右 侧 屈 活 动 范 围分 别 为 ( 3 . 5  ̄ 1 . 2 ) 。 和( 3 . 3  ̄ 1 . 5 o , 颈 椎 生
L a n z h o u 7 3 0 0 5 0, G a n s u, C h i n a
A B S T R AC T O b j e c t i v e : T o o b s e r v e t h e c u r a t i v e e f f e c t s a n d c o mp l i c a t i o n s o f B ya r n c e r v i c a l d i s c r e p l a c e me n t f o r c e vi r c a l
随访 。 通过 颈椎 动 态 X 线 片 , 观 察 植 入假 体位 移 和 活动 度 、 颈椎 生理 曲度 、 异 位 骨 化及 假 体 融合 情 况 。依 照 O d o m ' s标
准和 J O A 评 分评 估神 经功 能 , 采用 N D I ( 颈 椎 残 障功 能量 表 ) 评 定 术后 临床 症 状 和 日常功 能 状 态。 结 果 : 术后随访 1 6 -
d i s c h e r n i a t i o n . Me t h o d s : F r o m J a n n a r y 2 0 0 5 t o De c e mb e r 2 0 0 8, 3 9 p a t i e n t s wi t h c e r v i c a l d i s c h e r n i a t i o n we r e t r e a t e d wi t 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aea dO o c e n drdo g a ( ryo edn , x n ig l n gt e d gpsin )f l -p rd n dm S a )a io c X- f n ig et d , e adr h bn i oios o o u sl a l l i a b e n t f i n t lw
效还需长期观察 。
B a y r n人 工颈椎 间
盘假体置换 术治疗颈椎间盘突 出症能 明显缓 解患者症状 , 持颈椎 近期正常 活动范 围和生理 曲度 , 维 但远 期疗 关键词 : 颈椎间盘突出症 ; 关节 成形 术 , 置换 , 颈椎间盘假体
中 图分 类 号 : 8 .3; 8 .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0 8— 2 7 2 0 )2— 14— 4 R 6 15 R6 7 3 A 10 0 8 (0 8 0 00 0
第 1 月平 均 1. 个 4 1分( 9—1 ) 第 1 月平均 1 . 6分 , 2个 5 7分( 0~1 1 7分 ) 。置换节段 术前 和术后第 1 1 月活 、 2个 动范围分别 平均 是 : 前 77 ( . 。一9 1 ) 术 后 1个 月 5 5 ( . 。~7 8 ) 术 后 1 术 . 。 58 .。, .。 39 .。 , 2个 月 55 ( . 。~ . 。 40 78 ) . 。 。末 次随访 未发现异位骨化 、 体松动 、 假 脱落 、 下沉 和颈 椎生理 曲度 的改变 。结论
刘 国辉 , 张
摘要 : 目的
鹏, 述华, 杨 杜靖 远 , 郑启 新 , 德 皓 , 傅 邵增务 , 陈 东 , 建福 , 飞 朱 肖
探讨 Byn人工颈椎间盘假体置换治疗 颈椎 间盘 突出症 的临床疗 效 , ra 总结其 手术操 作要点 并分 2 1例颈椎 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 B a 人工颈椎间盘进行颈椎 间盘置换 , y rn 术后常规予 以 所 有患者术后症状明显缓 解。术前 和术后第 1 1 、2个月行 J A评 分 ; O 摄
Abtat Obet e T u y h l ia rslo ri i e iint a dwt ra e i l i rs e s c . jci os d ec ncl eut f ev a ds hr a o et i B n cr c s pot - r v t t i c c l c nt r e h y v ad c h
析有关并发症 。方法
非 甾体类药物预 防异 位骨 化。结果
术前 和术后 正侧 、 屈伸 、 右侧屈位 X线片 , 左 观察假 体稳 定性 及置换颈椎节段的活动度 。随访 1 2 2~ 8个月 , 术
后 治疗 效果 O o dm评级 : 1 , 优 6例 良4例 , 1例 , 良率 9. % ; A评分 : 可 优 52 J O 术前平均 79分( . 6—1 2分) 术后 ,
ss r p a me t n o s m ma iet e ma ua e ai es il ndc i e lce n ,a d t u rz h n l op r tv klsa omp iai s lc t on .M e h s TheBra s r sh - t od y n dic p o te s s we e i l td i a e fc ri a ic h r i to . No se o d la t-n a e r mp a e n21c s so e c d s e ai n n v l n n-tr i a n ii f mm ao u swe e a m i see o l t r dr g r d nit rd t y
Ong i g c i c t o n l alsudy o h y n ic i t a g me fc r iald s e ni to ni ft e Br a d s n he m na e nto e v c ic h r a i n HU
G —u , H N eg,A h —u DUJn —l n, H NG Q—i , U D —a ,H O z n — U o n h iz A G P n Y NGS uh a, i y, Z E i n F eh o S A e gW , g l a x
alp t n st v i ee tp c o s iai n l a i t o a o d h tr o i s i c t .Re u t Ne r l gc l e c t s al vae l a e . C ii a ( OA e o f o sl s u oo i a f i wa l it d i a s s l c J dt e nl c n l
C E D n Z U Ja - XA e ( etfO toadc,U i o i l og d a C l H N 0g, H in u, IO F i D p r p e i f o h s n nH s t ,T nf Mei l o o pa i c — l eo uzo g U i rt c ne n eh osyo i c dTcn l ,W h n H bi 0 2 , hn e i fS e a g 4 a
维普资讯

14 ‘ 0
临床骨科杂志
Jun lfCicl r oad s 0 8A r1 ( ) o ra l i t pe i 2 0 p :1 2 o naO h c

临床 研 究 ・
Byn人 工 颈 椎 间盘 置 换 治 疗 颈椎 间盘 突 出症 r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