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巫山县柑橘类农业经济作物可持续发展研究
重庆巫山:科技栽培“摇钱树” 果农走上致富路

重庆巫山:科技栽培“摇钱树” 果农走上致富路
佚名
【期刊名称】《科技与生活》
【年(卷),期】2011(000)021
【摘要】在抢摘蜜桔、柚子等水果上市之时,在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柑园村,这里科技栽培的2300亩小水果,到处呈现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全村8个社700余户村民男女老少都挑箩、提筐在自家果园里忙着采摘新鲜的柚子和蜜桔,箩挑、车装,运到该村长江边宝子滩船舶停靠点交售,比历年最好的价钱卖给巫山县供销社农产品流通经济人协会的经济人,运出三峡销往各大城市,以香甜的好口感惠益广大消费者。
【总页数】1页(P23-2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7.41
【相关文献】
1.敦煌果农种植红提葡萄走上致富路 [J],
2.果之王——为果农输送致富"摇钱树"r——访重庆果之王园艺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贵虎 [J],
3.科技扶贫让农民走上致富路科技特派员俞旭平扶贫行动纪实 [J], 叶祥发
4.重庆秀山:农村电商让更多农民走上了致富路 [J], 夏一仁;张晓峰
5.靠科技和勤劳走上致富路——记一六八团南区三连“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李爱云 [J], 谷新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柑橘产业发展调研报告论文

柑橘产业发展调研报告论文柑橘产业发展调研报告摘要:柑橘是我国重要的果树之一,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经济价值。
本调研报告对柑橘产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研究。
调研发现,柑橘产业在我国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生产方式落后、品种单一、市场需求不稳定等。
为了促进柑橘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发展策略和建议,包括推广高效生产技术、多样化品种、拓展市场渠道等。
同时,还应加强政府支持和农民培训,以提高柑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关键词:柑橘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发展趋势、策略一、引言柑橘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果树之一,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经济价值。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柑橘的市场需求也不断增加。
然而,柑橘产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生产方式落后、品种单一、市场需求不稳定等。
为了促进柑橘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本调研报告对柑橘产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策略和建议。
二、发展现状1. 生产规模与品种柑橘产业在我国的种植规模逐年增加,但仍然存在一定落后的生产方式,如缺乏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和机械化种植设备。
同时,柑橘产业的品种单一,主要是橙子和柚子,缺乏多样性。
2. 市场需求柑橘的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并且受到气候因素和价格波动等影响较大。
由于供求关系的不平衡,柑橘价格波动较大,给农民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三、问题分析1. 生产方式落后柑橘产业的种植方式主要依赖人工操作,缺乏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和机械化种植设备,效率较低。
2. 品种单一柑橘产业主要以橙子和柚子为主,品种单一,缺乏多样性,不满足市场需求的差异化。
3. 市场需求不稳定柑橘的市场需求受到气候因素和价格波动等影响较大,导致供求关系不平衡,价格波动频繁,给农民带来一定的风险。
四、发展趋势1. 生产方式升级随着科技的进步,柑橘产业应加强科技创新,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柑橘的生产效率。
2. 多样化品种柑橘产业应推广多样化的品种,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差异化。
基于巫山县特色效益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巫山县特色效益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作者:唐君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5年第08期摘要:特色效益农业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必由之路。
本文依据巫山县发展农业特色效益的优势,分析目前特色效益农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探析,最好提出发展农业特色效益产业的措施与建议,以目前特色效益农业的发展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特色效益农业;农业发展;农业服务体系巫山县属四川盆地东部边缘山地、大巴山和鄂西山地接壤地带,县境大巴山脉屏于西北,巫山山脉绵延东南,七曜山脉东端自西穿插其中,长江自西向东横切中部,形成南北高中间低的地势。
全县地貌类型以中山、低山为主,分别占幅员面积的57.57 %和38.41%,构成全县地貌类型的主体。
境内属典型的山区。
巫山县是一个农业基础县,由于受自然环境的约束,县域农业基本还处在原始耕种状态,效益相对低下,要实现农业增效农户增收,唯有走生态特色之路。
但目前存在以下问题:粗放型农业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在效益农业发展各要素中,大部分农民经营规模过小,经营管理粗,农业科技整体水平不高,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农业增产不增收。
信息滞后影响农业经济市场化步伐。
群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十分有限,信息服务也很落后,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在收集、辩析和处理有关市场规模、技术变化,相对价格等信息并作出决策时,就很困难,很不适应,经常表现为市场主宰他们,而不是他们主宰市场,这时广大农业生产者仅有的生产热情和积极性已远远不够,传统的勤快和懒惰似乎已不是富裕和贫穷的主要原因了。
他们或贫或富,更多的是取决于市场。
一、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一)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较差,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培育滞后等也是我县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存在问题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整体上看,我县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依然十分脆弱,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的规模和数量都严重不足,对创建特色效益农业的品牌和名牌重视不够,缺乏让我县特色效益农业“走出去”的理念。
乡村振兴战略下巫山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状与对策

乡村振兴战略下巫山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状与对策作者:谭镜来源:《新西部》2020年第08期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到2022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的目标,还需要进行很多摸索。
重庆市巫山县结合县情实际,以打造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格局为主体,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但是,巫山县作为渝东北门户,中西部偏远山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毋庸置疑还存在一些短板,为此,巫山县还需培育多样化经营主体,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并加强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的支持力度,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迈向新的高度。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而乡村要振兴,离不开产业兴旺这个重点。
如何实现产业兴旺,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是党中央在发展“三农”工作中作出的重要决策。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根据目前的发展现状判断“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向加速阶段迈进的关键时期”,问题和挑战不少。
直面问题、分析原因、寻求对策,构建系统科学规范的发展模式和路径是实现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践要求,是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也是寻求适应中西部落后地区产业融合发展的“金翅膀”。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历程及价值意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质,还是属于产业融合。
20世纪90年代,随着农村工业的不断发展,乡镇企业开始崭露头角,但是工业的快速发展缺乏农业支撑,两者的联系有些割裂,一部分学者借鉴日本发展“第六产业”和“第六次产业化”实践,提出加快农业同第二、第三产业渗透融合势在必行。
由此,农业产业化的实践在山东得到发展。
农业产业化的提出,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源头和重要形式,为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较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可以说是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更进了一步,是农业产业化升级的更高形态。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渗透,交叉重组,统一为有机整体,延伸產业链,拓展产业功能,从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农业经济模式。
巫山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巫山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巫山是中国重庆市下辖的一个辖县级市,位于长江上游的巫山县。
巫山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分析巫山的发展现状并展望未来趋势。
巫山得天独厚的美丽自然环境是其发展的重要资本。
巫山地处长江三峡的上游,山川秀美,河流纵横。
巫峡、龙宫、观音洞等自然景区为巫山添加了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此外,巫山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铝土矿等,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年来,巫山在旅游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投资使得巫山的旅游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交通便利性大大提高。
巫山的旅游业不仅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还吸引了国外游客的关注。
其中,巫山龙宫景区尤其受到游客的喜爱,它以独特的地下河穿越景观和壮观的地下瀑布而闻名。
此外,巫山的传统文化和本地美食也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然而,巫山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巫山的交通条件尚待改善,目前只有陆路通行,欠缺航道和铁路的便捷连接。
这限制了巫山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加大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
其次,巫山虽然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但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也面临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巫山需要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取得平衡,制定科学可行的政策和措施,推动矿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望未来,巫山的发展前景仍然较为乐观。
首先,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将为巫山带来更多的机会。
不断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强化旅游服务质量,促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将使巫山的旅游产业在竞争中更具竞争力。
其次,巫山有着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可以开发更多的旅游产品,提供更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
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巫山在国内外游客中的知名度,将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
此外,巫山还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农产品加工业也是巫山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巫山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适宜农作物的种植,如茶叶、柑橘、蔬菜等。
加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农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将为巫山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重庆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2018-2023)

重庆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2018-2023)2023年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二卷)材料一群山环绕,万亩橘林。
在一处农家屋前,人来人往,主人小黄微笑着迎上来,端着剥好的橘子说:“来尝尝,自家产的,好吃!”小黄在橘乡田园综合体承包的橘园今年大丰收。
依托全县36万亩柑橘产业,Z县打造的橘乡田园综合体正大步向前发展。
Z县有种植柑橘的传统、产业基础较好,但柑橘却卖不出去。
Z县人不服气,主动求变,探索乡村振兴致富路。
“我们先后开了二十多场会,邀请专家学者、企业家以及我们县在外工作的人一起来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
”Z县方县长说,“最后县委县政府决定兴办橘乡田园综合体,走特色农业之路。
县政府划拨专项资金,还向省里申请了乡村振兴示范点基金。
”小黄家在双桂村,以前也种柑橘,但因品种不佳、管理不善,盈利不多,他就把橘园交给父母打理,自己出去打工了。
常年在外务工,家里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是小黄最放心不下的牵挂。
既能照顾家又能实现就业增收,是他多年以来的心愿。
听说县里要在老家兴办田园综合体,小黄赶紧把家里的土地流转入股。
“现在我们这里大变样了,政府修建了四车道的水泥路,直通高速公路,还开通了5G网络。
土地流转到田园综合体后,利用率明显提高,我们每年都能拿到土地分红。
”小黄说,“政府还帮流转了土地的村民解决就业问题,开展种植技术培训。
我们可以在田园综合体中当长期固定工人,每月领工资,也可以自己承包橘园。
”小黄从田园综合体承包的12亩橘园今年产了一万斤果子。
以前产量小,还得操心销售。
现在产量大了,小黄却一点都不担心:“工厂会来收购。
”他说的工厂,是田园综合体内的柑橘加工厂。
走进工厂车间,圆滚滚的新鲜柑橘,在智能化生产线上排列整齐。
生产线的尽头,柑橘已变成橙汁。
橙汁,只是柑橘加工产业链上的一个点。
生产线上,柑橘变成20余种产品:果肉制成橙汁、果酒、橘蓉等,皮渣则提炼出抗癌药物原料——橘皮甙,连废渣都制成了有机肥和橘饲料。
巫山农村振兴报告

巫山农村振兴报告一、引言巫山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域,也是美丽的旅游胜地。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农村人口的流失,巫山农村面临着振兴的重大挑战。
本报告旨在分析巫山农村目前的振兴现状,并提出对策和建议,以促进巫山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
二、巫山农村振兴的现状分析1. 人口流失问题巫山农村的人口流失问题严重,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就业机会有限:农村缺乏多样化的经济产业,导致年轻人无法找到稳定的工作,只能前往城市谋求发展。
•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农村基础设施、教育和医疗资源有限,不足以满足年轻人的需求。
•缺乏创业支持:农村缺乏创业支持机构和政策,年轻人在农村创业的机会有限。
2. 农业结构问题巫山农村的农业结构存在以下问题:•传统农业主导:农村经济主要依赖传统农业,缺乏多元化的农业产业。
•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业生产手段相对落后,农民缺乏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
•农产品销售渠道狭窄:农产品销售主要依赖中间商和批发市场,农民的收入受到限制。
3. 基础设施问题巫山农村的基础设施存在以下问题:•交通不便:农村公路建设相对滞后,交通不便利。
•水电供应不稳定:农村缺乏稳定的供水和电力供应,影响正常生产生活。
•教育医疗设施不完善:农村缺乏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设施,限制了农民的人才培养和健康保障。
三、巫山农村振兴的对策与建议1. 促进人口留在农村为了解决人口流失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发展农村产业:加大农村产业发展力度,吸引年轻人到农村就业创业。
•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的生活品质。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好的福利待遇。
2. 调整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结构是巫山农村振兴的关键,具体建议如下:•发展特色农业:巫山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可以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农业等特色农业产业。
•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加强农民的技术培训,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巫山县大昌镇种植业发展与柑橘实蝇防治现状

巫山县大昌镇种植业发展与柑橘实蝇防治现状作者:吴运海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6年第21期摘要介绍巫山县大昌镇柑橘种植产业的发展背景,总结大昌镇柑橘实蝇防治现状,以为当地柑橘实蝇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柑橘产业现状;柑橘实蝇;防治现状;重庆巫山;大昌镇中图分类号 S43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1-0111-01柑橘种植作为巫山县大昌镇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大昌镇整体经济发展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
在柑橘种植产业发展中,柑橘实蝇对柑橘种植危害作用较大,因此柑橘实蝇防治效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柑橘的生产质量。
在柑橘种植过程中,应该重视柑橘实蝇的防治工作,正确分析柑橘实蝇的特点以及来源,采取一系列针对性措施,从而提升柑橘的生产效果,促进大昌镇柑橘种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大昌镇柑橘种植产业的发展背景大昌镇地处长江以北,大宁河腹心地带,位于重庆市巫山县县城西北70 km处,镇内公路畅通,交通比较方便,全镇幅员面积188.2 km2,辖4个居委会、27个村、155个社、13 048户,农业人口43 208人、耕地面积3 600 hm2。
大部分土壤酸性,pH值5.4~6.4,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常年伏旱期45 d左右,日照时数1 638 h,年平均气温21 ℃,年降雨量1 000~1 200 mm,无霜期320 d,有效积温4 600 ℃。
海拔175~800 m,所有地区均适合种植柑橘。
柑橘是芸香科植物,早在明朝洪武八年湖广填四川前就有芸香科香柑。
大昌属于全国500强重点大镇之一,大昌香柑在全国各地小有名气。
大昌镇现在已经发展良种柑橘1 333.33 hm2,按实产5~25 kg/株,平均产量15 kg/株计算,可以年产柑橘1.5万t,按现价5元/kg计算,年收入7 500万元,纯收入1 000万元以上。
2 大昌镇柑橘种植产业分析2.1 柑橘选种与栽培当前,大昌镇的柑橘良种有奉节72-1、血橙、纽荷尔、w默科特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巫山县柑橘类农业经济作物可持续发展研究
2014年,巫山县获得中华名果脆李之乡称号,巫山脆李以色鲜、个大、汁多、皮薄、肉脆、味甜深受消费者喜爱,脆李产业在当地初具规模。
巫山县位于重庆市东部,处三峡库区腹心,被重庆规划为渝东北生态发展区,素有渝东北门户之称。
地跨长江巫峡两岸,东邻湖北巴东,南连湖北建始,西抵奉节,北依巫溪。
近年来,巫山县坚持生态立县战略,大力发展民生林业,其中以巫山脆李为主的特色林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目前脆李种植面积达8.8万亩,投产3.5万亩,年产5万吨,到2017年发展到20万亩,年产20万吨,全部进入丰产期后将年产脆李30万吨,实现产值60亿元。
巫山脆李已成为巫山县域特色效益农业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1 巫山县柑橘类经济作物发展的可持续性水平较高
本文通过建立巫山县柑橘类农业经济作物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将柑橘类农业经济作物可持续发展分为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生态系统三个准则层,对其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价;选取巫山县2011年-2015年柑橘类农业经济作物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数据,横向考察了柑橘类农业经济作物可持续性发展的基本趋势。
总体看来,巫山县柑橘类农业经济作物发展的可持续性水平较高。
第一、巫山县柑橘类农业经济作物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水平总评价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每年的增长都保持在6%以上。
第二、社会系统层面的发展水平持续上升,但起伏较大。
在2011-2015年巫山县柑橘类农业经济作物可持续发展评价值中,社会系统一直呈现上升态势。
相对2011年的数字,以后逐年的增长依次为11.22%、3.30%、5.32%、8.28%,以2009年的增长率最高。
增长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每年人口增长率并不稳定。
社会系统的发展起伏大增加了巫山县柑橘类农业经济作物可持续发展的不确定性,需采取措施保持人口数量的稳定增长。
第三、经济系统发展水平稳步上升,且维持在高位水平。
与社会系统相比,经济系统增长较为稳定,保持了每年8%以上的增长率,在2011年达到最高的13.64%。
这主要是由于经济系统各个指标都在逐年增长,同时在经济系统中权重较高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农业总产值增长幅度较大,使得经济系统评价值增幅较大。
经济的增长对巫山县柑橘类农业经济作物的可持续发展作用明显,巫山县应继续保持较大的经济增长幅度,致力于进一步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农业总产值。
第四、柑橘类农业经济作物生态系统发展水平总体下降。
由于生态系统中起负向作用的农用化肥施用量、废水排放量、废气排放量、固体废物排放量都在逐年增长,加上起正向作用的森林覆盖率增长幅度十分有限,因此直接带来了生态系统的整体下降。
除在2010年由于森林覆盖率增长超过两个百分点而带来生态系统评分值为正数外,其他年份均为负数,说明生态系统评分值均在下降。
生态系统水平的下降制约了巫山县柑橘类农业经济作物的可持续发展,巫山县需注意控制农用化肥施用量,降低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排放量,保持森林覆盖率正向增长。
2 巫山县柑橘类经济作物可持续发展优势明显
根据巫山县的实际情况以及笔者的研究分析,本文认为巫山县柑橘类农业经济作物可持续发展优势明显。
第一、区位优势明显。
由于巫山县地处长江流域气候适宜,保障了农作物的良好生长。
同时,丰富的水域资源为全方位的水资源养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巫山县交通设施便利,距离重庆较近。
第二、农业基础好。
相对于重庆市其他地区而言,巫山县的农业一直走在全市的前列。
其淡水养殖食品既受国内同胞青睐,又远销国外。
重庆市内的很多农业产业化的试点和新农村建设的试点都在巫山县进行,因此巫山县的农户对柑橘类农业经济作物有比较直观的认识,推进柑橘类农业经济作物的可持续发展效果更为明显。
第三、农业组织化程度较高。
巫山县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组织,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和主导产业基地建设。
据统计目前巫山县有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875个,数量居重庆市各县县前列。
其中龙头企业88个、各类专合组织71个、专业市场40个、专业大户339个。
3 巫山县柑橘类经济作物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机遇
目前,柑橘类农业经济作物产业在我国发展空间巨大,巫山县柑橘类农业经济作物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大机遇。
第一、食品安全问题受到普通百姓的关注和重视。
在食品安全问题借助于网络能够迅速传递给每一个普通消费者的时代,巫山县如果能够凭借其优越的自然环境,生产健康、优质的农产品进行广泛宣传,一定能够赢得市场和消费者的青睐。
第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绿色食品的需求增加。
现代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的质量,绿色食品因为其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优质、有营养的特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市场对绿色食品的需求十分旺盛。
第三、柑橘类农业经济作物企业发展前景广阔。
柑橘类农业经济作物和绿色农产品作为现代农业的一个新的方向,前景广阔,但国内能够整合整个农业产业链的巨型企业还没有形成,未来将有更多优质企业进入这个领域。
4 巫山县柑橘类经济作物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具有推广价值
巫山县在推行柑橘类农业经济作物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发展模式,这些模式经过大量的实践,被农户广泛认同。
它既能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又能节约资源、减少生态环境污染,还能为农户带来实在的利益,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模式因其较强的操作性,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第一、家庭庭院经营模式是以家庭为单位,以庭院为范围,以市场为导向的集约化模式,因其模式操作简单,对政府、企业要求不高,所需资源来源丰富,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等优势可在我国多地广泛推广。
第二、农牧渔循环模式是家庭庭院经营模式的升级版,追加强调产业化,需将生产的粮食和农作物秸秆进行深加工成饲料,同时对沼气池的沼液和沼渣进行商业化使用,较为适合已形成一定农业市场、有农业加工产业及沼气运用产业的地区进行推广,形成有效的产业循环。
第三、循环农业模式是在柑橘类生产基地试点进行的,此模式以绿生大型沼气工程,包括绿色养殖场和绿色供气站为中心。
循环农业模式的推广对地区农业规模、农业活跃度、资源条件、基础建设、政府工作等均有较高的要求,需有条件的进行推广。
第四、农林混作模式农作物和林业的有机结合,既能为农作物防风固水、为土壤提供养分,又能减少病虫灾害、农药使用,具有巨大推广价值。
农林混作模式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可以根据推广地区的特点合理采用林经济作物、林中药材、林旱稻等混作模式。
第五、休闲绿色生态农业模式顺应了现代社会的发展,满足了都县疲劳的人群休闲娱乐的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值得大力推广。
推广地区可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产业优势开辟开发出一系列独特的旅游项目、旅游专线,形成有特色的休闲娱乐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