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爱因斯坦与小女孩1鄂教版

合集下载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爱因斯坦与小女孩》课后练习题.doc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爱因斯坦与小女孩》课后练习题.doc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爱因斯坦与小女孩》课后练习题想要熟练的掌握四年级语文知识点必须在课下做题进行巩固,通过做练习题能够加深我们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还能够培养我们的做题习惯,为此下面为大家带来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爱因斯坦与小女孩》课后练习题,希望对大家学习四年级语文有所帮助。

【语段一】回到家,她将碰到老人的事情告诉了父亲。

父亲听后兴奋地说:孩子,你今天撞着了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他是爱因斯坦!女孩直纳闷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1. 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 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加标点。

3. 写一个跟心理活动有关的句子,用进纳闷这个词。

4. 认真读懂文中的重点词句,理解句子的内在意思。

⑴父亲听后情绪兴奋,说话中用了最伟大的人,!表示说话时的激动语气,这使你读懂了,体会到。

⑵父亲一听女儿告诉的话,就口气那么肯定,撞着了、他是爱因斯坦!这儿又可以使你感到。

如果把父亲说的话中加上可能、也许,把!换成。

,把兴奋改为思索了一会儿,你读到这样的文字,就会这样理解:⑶父亲是这样判断现象并下结论的:整个城市只有爱因斯坦才,因为,所以女儿撞到的人一定是爱因斯坦。

⑷小女孩是这样思考问题的:如果一个人是最伟大的人,那么这个人一定。

如果一个人连衣服也穿不整齐,那么这个人。

因为爱因斯坦连衣服也穿不整齐,那么他。

5 根据下面的问话,仿照文中父亲说话十分肯定的语气,写上几句回答的话。

王建理:杜明,听说我们班的卫生工作搞得不好,挨学校批评了? 杜明:【语段二】第三天下午,爱因斯坦在路边等待放学回家的小女孩。

小姑娘看见他的时候简直吓了一跳,他整个变了一个人,按小姑娘说的那样穿戴得整整齐齐。

爱因斯坦先生,你比昨天年轻了20岁。

是吗? 太好了!我打算请你到我那里做客。

小姑娘跟着爱因斯坦走进了他的工作室。

工作室很大,到处摆着书架和书,屋子中间摆着一张办公桌,桌上的东西乱得一塌糊涂。

你得学会自己照顾自己。

女孩这样说。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2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鄂教版 (共15张PPT)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2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鄂教版 (共15张PPT)
从此,女孩每天放学回家,都到爱因斯坦的工作室坐坐。
平易近人、不耻下问等)
(人物特点:知错就改、虚心、热情、忘我工作、
年轻时的爱因斯坦推着儿子的小车在街头边走边思考问题,差点 被马车撞了;
有一次在桥头等一位学生时,爱因斯坦掏出纸进行计算,雨水淋 湿了他的衣服也没有觉察;
躺在病床上,朋友问他最需要什么?他双眼闪亮,低声说:“我 现在只希望有几个小时时间把一些实验数据整理好”;
第二天,女孩又遇上了那位老人。他仍是衣衫不整,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头沉思。 嗨,先生,你好!”女孩主动打招呼。 老人抬起头,先是一愣,然后微笑着说:“你好!小姑娘,昨天我撞着了你……” “我父亲说你就是最伟大的爱因斯坦.” “噢,他只讲对了一半,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 “我说也是嘛,瞧你,穿衣服还不会呢,怎么谈得上伟大!”
“爱因斯坦先生,你比昨天年轻了20岁。” “是吗?太好了!我打算请你到我那里做客。”
女孩跟着爱因斯坦走进了他的工作室。工作室很大,到处摆着办公桌,桌上的东
西乱得一塌糊涂。(乱或糟到不可收拾)
“你得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女孩这样说。这话通常是她母亲训导她的。
“呵,小教授,请你再教教我。”
于是,女孩手把手地教爱因斯坦:“咖啡杯搁在这儿,烟灰缸放在那儿,文具该 这样摆……”
听了这话,爱因斯坦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装束,两手一摊,肩膀一耸,冲女孩做了 个鬼脸:“你说得对,我是不会对付衣服、鞋子这类玩意儿,但愿你肯教我。”
“这还不简单!”女孩将平时妈妈教给她的穿戴要领一口气全说了出来。 “能记得住吗?”她问。 “也许能。”爱因斯坦模仿女孩的语气,将穿戴要领一字不差地背了出来。 女孩高兴地称赞:“太棒了!” 她喜欢上了这个怪老头。
“爱因斯坦先生,你比昨天年轻了20岁。” “是吗?太好了!我打算请你到我那里做客。”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 -6.17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 -6.17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课堂实录师:亲爱的同学们,知道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是什么吗?生:17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师:那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好奇的想法呢?你可知道爱因斯坦是什么人?同学们,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年-1955年),举世闻名的德裔美国科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他创立的相对论宇宙学大大地推动了现代天文学的发展,对世界科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99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爱因斯坦被公认为整个人类历史上的科学巨人。

师:同学们,说说吧,听了这段介绍,再面对课题你有什么好奇的想法呢?生:我想知道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怎么遇上了?生: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他们真会成为朋友吗?生:他俩在一起有意思吗?生:最后结果又怎么样呢?师:表扬发言的同学真会提问。

是呀,一个是鼎鼎有名的大科学家,当今世界最伟大的人——爱因斯坦;一个是年仅八岁的小姑娘,这样两个反差极大的人怎么能够成为好朋友呢?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的这些疑惑都会得到解答!你们有信心吗?生:有!师:我们不急。

先请大家打开课本默读全文,要努力扫清读书时的障碍,自个儿主动识字记词。

还可以提笔试着在文中圈点勾画相关文字,甚至作批注,留下我们读书的痕迹。

说不定这些就是解答我们刚才问题的答案呢!(师巡视、指点)(约五六分钟后)师:同学们,古人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真是好啊,老师看到很多同学边读书边下笔这个习惯真高兴。

师:(出示PPT)来吧,同学们,有些生字新词朋友正等着我们呢!你认得它们么?(指名读,纠偏解难后小组读。

)师:嗬,难不倒大家哩,那么把这些生字新词朋友们送回家,送到课文中去,你们还认得吗?有谁愿意与我们分角色朗读课文呢?老师读旁白语!(环视集体)师:谁扮演小女孩?(见一男生也举手,走近,笑问):哈哈,难道×××同学你要扮演女孩子吗?(众生笑)(从举手同学中挑了四位,分别扮演小女孩、爱因斯坦、女孩父亲、女孩母亲。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6.17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 |鄂教版 (1)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6.17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 |鄂教版 (1)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简析《爱因斯坦与小女孩》讲述的是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与一个小女孩偶然相遇并相处的生活片段。

表现了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忽略生活小节的平凡而伟大的品格,以及他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全文共8个小节,以“相撞、相遇、相邀、相处”为顺序展开故事,一个是伟大的科学家,一个是平凡的小女孩,但并没有因为彼此身份的悬殊而使得他们形同陌路。

细读此文,既可以从平实的字里行间感受到大科学家的普通之处,又可以真切体味到爱因斯坦为了潜心研究科学事业而不拘小节的伟大一面.学生分析基于对教学对象的分析,我认为,爱因斯坦其科学成就之巨,学生知之甚少,对理解伟人潜心科学研究而不拘小节的平凡而伟大的品格,存在一定的障碍。

因此,文本中表现人物情感和品质的对话,一定要引导学生扣住提示语和对话的内容,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演示、体验,从而感受并领悟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品质。

设计理念1、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与老师、同学交流的过程。

2、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阅读.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用“一面……一面……”造句。

3.理解人物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的作用。

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伟大而又平凡的品格和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教学重点理解人物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感悟爱因斯坦对科学事业的热爱、谦虚好学的品质,以及小女孩的率真、可爱。

教学准备爱因斯坦挂图、投影片、鼓励学生上网或到图书管搜集爱因斯坦的资料、故事。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我们知道了爱因斯坦是世界上很有名气的科学家。

那么,这么有名气的科学家和一个12岁的小姑娘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一起再来学习这个故事板书课题: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学生对爱因斯坦的了解,引出一个伟大的人和一个平凡的小女孩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二、精读感悟1、回忆上节课的内容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从文中了解到了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几次相遇?(3次)你是从哪些句子里看出来的?交流后相机出示句子:(1)1940年的一天下午,一个12岁的小姑娘边走边玩,一下撞上了迎面而来的一位老人。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教学设计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教学设计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教学设计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学生字,理解新词,能用“一面……一面”,“只好……”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谦逊和平易近人的思想品格。

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引入新课1.了解爱因斯坦,设问:爱因斯坦是谁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有关爱因斯坦的课文。

(板书课题:爱因斯坦与小女孩)3.设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爱因斯坦作为当时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与小女孩之间会发生一个什么故事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读后交流:读了课文,你都知道些什么3.理清线索: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有过几次相遇?让学生找出有关语句说说,几次相遇有何不同?(越来越亲近,由偶然相遇的路人成为忘年交的朋友。

)教师相机板书:相撞→相遇→相邀→相处三、研读课文,感悟人品学习第一段1.听本段课文录音,学生圈画描写爱因斯坦的语句。

2.小组合作学习。

要求:a.读出爱因斯坦的语句。

B.这些语句中,体会出爱因斯坦的什么品质?为什么c.课文中哪些写法值得你学习3.各组学生代表汇报学习情况。

投影仪相机出示有关语句,练读悟写。

4.这一段还写了谁?(小女孩及其父亲)引导学生读出有关语句。

教师引导:你觉得这些语句应怎样读。

(让学生读中感悟出小女孩天真好奇和讷闷不解;小女孩父亲对爱因斯坦的由衷赞叹,进而培养学生语感。

)学习第二段1.听本段课文录音。

2.设问:第二天小女孩遇到的爱因斯坦是什么样子投影仪出示:仍是衣衫不整,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头沉思。

①“仍”字说明了什么?(说明过去就是这样)②第一段哪些句子也写出“衣衫不整”?学生回顾读,通过前后两句比较指导学生注意有详有略的写法。

③第一段中有一段文字的意思和“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头沉思”差不多,哪一句a.通过前后两句比较指导学生在注意避免重复的写法。

小学语文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优质课公开课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

小学语文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优质课公开课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

阿尔伯特· 爱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 美国、瑞士双重国籍 犹太族 德国乌尔姆市 1879年3月14日 1955年4月18日 物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他是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是一位举世闻名的物 理学家,他的一生中发现了许多科学理论,尤其是他的“相 对论”比牛顿物理学还要先进!1921年他获得过诺贝尔物理 学奖,被确认为整个人类历史上的科学巨人。 1999年12月26 日,他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9
小学语文鄂教版四年级上册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 优质课公开课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
合作学习一:
爱因斯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方法提示: 1、在爸爸眼中爱因斯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找出 课文中的句子。 2、爱因斯坦认为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找出课 文中的句子。
3
小女孩父亲眼中的爱因斯坦
父亲听后兴奋地大声说:“孩 子,你今天撞着了当今世界上最 伟大的人,他是爱因斯坦。”
15
第三天相邀时: 第三天下午,爱因斯坦在路边等候放学回家的女孩。女孩看 见他的时候大吃一惊,他整个变了一个人,按女孩说的那样穿 戴得整整齐齐。 “爱因斯坦先生,你比昨天年轻了20岁。” “是吗?太好了!我打算请你到我那里做客。” 女孩跟着爱因斯坦走进了他的工作室。工作室很大,到处摆 着办公桌,桌上的东西乱得一塌糊涂。 “你得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女孩这样说。这话通常是她母 亲训导她的。 “呵,小教授,请你再教教我。” 于是,小姑娘手把手地教起了爱因斯坦:“咖啡杯搁在这儿, 烟灰缸放在那儿,文具该这样摆放……” 爱因斯坦歪着脑袋看了看女孩的布局:“嗯,对,很有科学 性。” 从此,女孩每天放学回家,都到爱因斯坦的工作室去坐坐。 16
11
第一天相撞时: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第六单元重点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第六单元重点

第十七课《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中心思想:本文叙述了小女孩主动帮助爱因斯坦改变穿戴、收拾东西和布置房间,爱因斯坦虚心接受小女孩的批评和指导,两人成了好朋友的故事。

本文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如果互相关心和互相帮助,即使年龄、地位、学识的差异很大,也可以成为朋友。

第十八课《山和海的书信》重点段落:(文章的重点段落要求必须会背诵,会默写!)晴空万里时,你穿着蓝色的礼服,上面织着朵朵的白云,这时的你,看起来真温柔;大风吹来时,你好像挥舞着大旗,激起千层浪,这时的你,看起来真神气;太阳西下时,夕阳为你洒下闪光的金粉,这时的你,看起来真美丽;月亮升起时,星空为你穿上银色的舞衣,这时的你,看起来真神秘。

飞过我头顶的燕子,常常对我诉说你的宽广。

流过我脚下的小河,也常对我细诉你神秘的传说。

晴空万里时,你看起来青春翠绿,像个意气风发的青年;风雨交加时,你巍然屹立,像不屈不挠的勇士;山雾飘起时,一朵朵白云在身边千变万化,你就像神奇的魔法师;夜幕降临时,你穿上黑色的外衣,好像是英勇的武士。

飞过我身边的燕子,常常夸奖你的勇敢;来我家做客的小河,也常常赞赏你的大方。

中心思想:本文以书信的形式,写出了山和海互相景仰的事实,告诉我们应该多看到别人的优点,这样才能成为好朋友。

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①董大:董庭兰②黄云:乌云③曛:昏暗。

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

④莫愁:要愁,要担心。

⑤知己:朋友。

⑥谁人:哪个人。

⑦君:你。

诗意:千里黄云蔽天日色昏昏,北风吹着归雁大雪纷纷。

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谁会不认识你?语文乐园(六)同窗:指在同一个学校里就读的人桃李: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

巾帼:指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借指妇女。

须眉:指胡须和眉毛,为男子的代称梨园:对戏曲班子或戏剧界的别称杏坛:传说中孔子聚徒讲学的地方,代表学校或教育界意气相投:意气:志趣性格;投:合得来。

指志趣和性格相同的人,彼此投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6.17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 |鄂教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6.17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 |鄂教版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主要脉络。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够结合“字理”、运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字词的意思。

3、初步感受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不拘生活小节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重点:朗读课文,初步感受人物形象;学会生字新词。

难点:能够结合“字理”、运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字词的意思。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课前我们通过预习单预习了课文,并且在小组内交流了第一板块,下面老师来检查各小组的学习情况,敢不敢接受挑战?二、小组展示,检查预习学习活动一:小组闯关,我们最棒第一关:读准词语1.出示词语2.小组闯关,每小组二号闯关3.小组汇报——“一撮”,为什么选“zuŏ”(渗透:多音字要用字义来辨别读音)4.读好第一组的多音字第二关:读好短语1.出示词语,小组展示读(四人合作)2.小组汇报理解“蓄”的方法(选择义项,说出选择的理由)渗透: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理解词语,是一个好办法!3.指导理解(字源)、书写“裹”:一点一横长,“果”字在中央,“衣”底舒展开,写得稳当当。

第三关:读好句子1.我把预习单上的这些特殊词语(嘿、呵、噢、嘛)请进了句子里,还能读好他们吗?2.小组展示读一、二句引导体会词语表达的精妙(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3.指导读三四句人物对话:(根据年龄、身份等)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第四关:读好课文选择你认为最难读的段落,考考其他小组。

评价三、理清线索,整体感知学习活动二:抓时间,理脉络1.小组内交流预习单,补充完善2.全班交流。

(时间顺序—写作思路;事情的发展过程)3.概括: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4.教师小结: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理清事情经过,就可以很快读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是读书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

四、品读外貌,初步感受人物形象1、小女孩初遇爱因斯坦,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出示第2节中长相、衣着的句子2、学习活动三:(1)读一读,看看这两段话分别是写什么的;(2)你从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爱因斯坦?3、交流:长相(从下到上)、衣着(从上到下)——衣衫不整4、比较阅读,把握顺序出示:将两处描写在第二节中交换位置小组讨论:这两处描写能调换位置吗?读读第二节,说出理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人留着短而硬的小胡子, 眼睛深深陷在眼窝里,一头蓬乱 的灰白头发。
女孩望着老人,只见他的 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 一张大被单里,脚上穿着一双拖 鞋。
他仍是衣衫不整,仍是 一面踱步,一面埋头沉思。
是否成为朋友, 跟___
__________________无关,
重要的是____________Albert Einstein,1879年 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 举世闻名犹太裔美国科学家, 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 人,相对论、“质能关系” 的提出者,“决定论量子力 学诠释”的捍卫者(振动的 粒子)——不掷骰子的上帝。 1999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 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 “世纪伟人”
蓬乱 裹在
纳闷
踱步 模仿
装束
冷不丁
短而

迎面而来 衣衫不整 一 塌糊涂
两手一摊 肩膀一
mó(模仿)(模型) 模
mú(模样)(一模一样)
jià
jiā
呵,小教o授,请你再教o教我。
教书
教学
想一想
想一想爱因 斯坦 与小女孩是怎 样成为好朋友的。
事情的发展顺序 相撞 (1—5) 相遇(6—17) 相邀(18—25) 相处(26—28)
__________,就能成为朋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