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

合集下载

他汀类药物应注意什么

他汀类药物应注意什么

他汀类药物应注意什么他汀类药物是一类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药物。

常见的他汀类药物包括辛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和洛伐他汀等。

在使用他汀类药物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需要准确的使用他汀类药物。

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按照用药说明书或医嘱的剂量和时间进行规范用药。

一般情况下,他汀类药物需要每天服用并坚持长期用药,以达到持续降低胆固醇水平的效果。

同时需要注意,不要随意减少或停止药物的使用,以免影响疗效。

其次,需要注意他汀类药物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他汀类药物禁忌于妊娠、哺乳期和对该药物有过敏史的患者。

在使用他汀类药物时,需要注意是否有肝脏疾病或食道胃反流病等胃肠道问题,这些疾病可能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

此外,一些他汀类药物可能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例如与某些抗生素、降血糖药、抗真菌药等联用时可能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风险。

因此,在用药前需要告知医生所使用的其他药物,以便医生合理调整用药方案。

此外,还需要注意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他汀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肝功能异常、肌肉痛、乏力等。

肝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肝酶升高,一般在用药后数周内发生,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黄疸等症状。

肌肉痛是他汀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常表现为肌肉酸痛、乏力甚至肌肉损伤。

在用药期间如出现肌肉疼痛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此外,也有报道他汀类药物与肝肌病、肾功能异常、神经系统问题等相关。

如果发生任何不适或不良反应,应及时与医生联系。

此外,还需要注意他汀类药物的取药途径。

他汀类药物属于处方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一般情况下,需要到医院或合法药店凭处方购买,不要随意在网上或其他非法途径购买,以免购买到伪劣或过期药物,产生安全隐患。

最后,需要定期进行相关的检测和复查。

使用他汀类药物需要定期监测血脂水平、肝功能以及肌酸激酶等指标。

一般情况下,初始用药后1-3个月需要进行首次监测,之后根据情况每6-12个月进行一次复查。

如出现不良反应或病情不稳定,需要更加频繁地进行相关的检测。

6种他汀类药物的区别

6种他汀类药物的区别

6种他汀类药物的区别⊙富顺县晨光医院 李小燕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血脂异常患者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由血脂异常引发的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

因此,怎样调节血脂,降低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他汀为抗动脉粥样硬化药,它通过降“坏胆固醇”实现了稳定斑块,延缓斑块进展,甚至逆转斑块的作用。

另外,他汀能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抑制纤维蛋白产生,可用于冠心病的一二级预防、降血压、保护肾脏等。

目前常用的他汀类药物有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洛伐他汀等,但它们各有何特点和优势呢?调脂效果有强弱不同的他汀类药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疗效不一样,在临床应用中,我们一般将其分为低、中、高3种强度。

我国人群平均胆固醇水平较低,大多数患者使用中等强度甚至低强度的他汀类药物治疗即可使LDL-C达标。

因此,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他汀类药物,防止调脂强度过大,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这6种他汀类药物调脂强度可分为: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

尽管他汀类药物的调脂疗效显著,但其降低LDL-C 的效果与剂量不具有线性量效关系,而是存在“6原则”,即剂量增加1倍,L D L-C的降幅仅增加6%,而剂量加倍又会导致不良反应增加。

因此,患者服用药物一定要谨遵医嘱,血脂不达标时不能自行加大剂量。

逆转斑块有更优在缓解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方面,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不仅可以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稳定粥样斑块,而且对粥样斑块有一定逆转作用。

有研究表明,6个月的常规剂量他汀治疗(瑞舒伐他汀10mg/d,阿托伐他汀20mg/d),能明显逆转轻度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且瑞舒伐他汀组粥样斑块体积的变化率明显高于阿托伐他汀。

肝毒性有差异他汀所致的肝损害是该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欧美人群的发生率为1%~4%,亚洲人群的发生率≥10%,有明显的种族差异。

他汀类药物用药注意事项精选全文

他汀类药物用药注意事项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他汀类药物用药注意事项他汀类药物主要用于降血脂和预防冠心病,不仅效果较好,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他汀类药物属于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因此可以有效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

现阶段,我国临床主要应用的他汀类药物包括辛伐他汀(lovastatin)、普伐他汀(pravastatin)、氟伐他汀(simvastatin)、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和瑞舒伐他汀(rosuvastatin)等。

为了降低用药不良反应,最大限度发挥药效,在服用他汀类药物时,患者应当对药物种类、服药时间、饮食等引起注意,同时需要密切关注服药后的机体反应。

他汀类药物种类他汀类药物种类相对比较丰富,对于不同的种类需要采取合适的口服剂量。

另外,同一种类的他汀类药物可能来自不同的厂家,因此其规格存在差异,如果更换服用不同厂家的他汀类药物,应当注意其实际规格以及使用剂量。

他汀类药物主要功能他汀类药物不仅可以用于调脂,在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抗炎以及改善内皮功能等方面也具有卓越功能,可以为骨质形成提供促进作用,对糖尿病肾病进行防治的同时,还可以抗肿瘤。

医学证明,应用他汀类药物,还可以有效控制冠心病等事件的发生,同时降低冠心病引起的死亡事件数量。

他汀类药物主要副作用他汀类药物的耐受性以及安全性都较高,一般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口干、便秘或者消化不良等,基本上不会对治疗产生明显影响,大部分的不良反应在停药之后也会自行消失。

他汀类药物最为严重的副作用,主要包括肝脏损害和肌病,因此用药时应当对这两方面引起重视。

他汀类药物之所以会对肝脏产生损害,主要是因为药物的主要作用场所为肝脏,当引起肝脏损害时会导致丙氨酸转氨酶以及天冬氨酸转氨酶的升高,导致患者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胆汁郁积或者肝炎等病症,不过引起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几率在百万分之一以内。

一般情况下,大部分不良反应都发生在他汀类药物服用后的3周到6个月之内,当患者停用或者换服其他种类的他汀类药物后,肝功能基本上可以自行恢复。

他汀类副作用

他汀类副作用

他汀类副作用他汀类药物是用于治疗高胆固醇和高脂血症的常用药物。

虽然他汀类药物在降低胆固醇和防止心血管疾病方面效果明显,但也存在一些副作用。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

首先,他汀类药物可能导致消化系统副作用。

这些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腹胀和胃肠不适等。

这些副作用在开始使用药物时较为常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往往会逐渐消失。

其次,他汀类药物还可能对肝脏产生副作用。

他汀类药物对肝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肝酶的升高和肝功能异常上。

肝酶的升高在大多数患者中是可逆的,即停药后,肝酶会回到正常水平。

但极少数患者可能发展为肝功能不全,因此,在使用他汀类药物时需要定期检测肝功能,并及时监测和调整剂量。

此外,他汀类药物还可能引起肌肉痛和肌肉炎症。

这种副作用较为常见,大多数患者会出现轻度的肌肉痛和酸痛感。

但少数患者可能发展为肌肉炎症和肌肉损伤,甚至出现肌肉坏死的情况。

因此,如果使用他汀类药物时出现明显的肌肉痛或肌肉无力,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最后,他汀类药物还可能对神经系统产生副作用。

这些副作用包括头痛、头晕、失眠和注意力不集中等。

虽然这些副作用较为轻微,但仍需引起重视。

总之,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包括消化系统副作用、肝脏副作用、肌肉痛和肌肉炎症以及神经系统副作用等。

尽管存在这些副作用,但他汀类药物在降低胆固醇和防止心血管疾病方面的疗效是显著的。

因此,在使用他汀类药物时,患者应密切关注自身的反应,尽早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副作用。

同时,注意合理使用药物,遵医嘱使用,并定期进行体检和检测,以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他汀类药物。

比较降脂药他汀类和贝特类的选择

比较降脂药他汀类和贝特类的选择

比较降脂药他汀类和贝特类的选择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不健康饮食结构的普及,高胆固醇和高血脂的问题也逐渐增加。

为了有效地降低胆固醇水平和控制血脂,降脂药物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治疗选择。

在降脂药物中,他汀类和贝特类是两种被广泛使用的药物。

本文将比较他汀类和贝特类的优点和适应症,以帮助读者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降脂药物。

一、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是一类用于降低胆固醇的药物,通过抑制胆固醇的合成,在体内减少胆固醇的产生,从而达到降低胆固醇的效果。

常见的他汀类药物包括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等。

优点:1. 显著的降脂效果:他汀类药物是目前降脂效果最明显的药物之一,能够显著地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

2. 安全性较高: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在正常使用剂量下,不会对肝功能、肌肉和肾脏产生明显不良影响。

3. 与其他药物联用效果好:他汀类药物与其他降脂药物如贝特类、胆酸树脂和福泽肽等联合使用,可以获得更好的降脂效果。

适应症:他汀类药物适用于以下人群:1. 高胆固醇和高血脂患者:他汀类药物对于患有高胆固醇和高血脂的患者效果显著,尤其是那些伴有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

2. 二型糖尿病患者:他汀类药物不仅可以降低胆固醇水平,还可以改善胰岛细胞的功能,对于二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降脂药物选择。

二、贝特类药物贝特类药物是一类可选择性地阻断小肠内乳脂肪的药物,通过降低脂肪的吸收,达到降低血脂的效果。

常见的贝特类药物包括贝特卡心平、欣然达等。

优点:1. 适应范围广:贝特类药物适用于不同程度的高血脂患者,无论是轻度高血脂还是重度高血脂患者,都可以通过调整剂量来达到控制血脂的目的。

2. 改善血脂谱:贝特类药物在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同时,还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改善血脂谱。

适应症:贝特类药物适用于以下人群:1. 高胆固醇和高血脂患者:贝特类药物适用于那些不适合使用他汀类药物或对他汀类药物不耐受的患者,以及那些需要同时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的患者。

《他汀类药物》课件

《他汀类药物》课件
《他汀类药物》PPT 课件
• 他汀类药物简介 • 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 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
项 • 他汀类药物的合理使用和注意事
项 • 他汀类药物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展

目录
01
他汀类药物简介
他汀类药物的定义
01
他汀类药物是一类降血脂药物, 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关 键酶来降低胆固醇水平。
临床试验
大量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以评估不同他汀类药物在各种临床情况下的疗效和安全性。这些试验的结果将有助 于指导临床实践,提高治疗水平。
药物经济学评价
成本-效益分析
对不同他汀类药物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以评估其在不同治疗目标下的经济学价值。这将有助于医疗 机构在制定药品采购和报销政策时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
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他汀类药物也有助于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这是一种对心血管有益的脂蛋白。
降低甘油三酯
他汀类药物在降低甘油三酯方面也有一定效果,甘油三酯水平升高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危 险因素之一。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冠心病预防
他汀类药物被广泛用于冠心病的预防,通过降低血脂和抗炎作用 ,有助于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02

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脑卒中预防
03
他汀类药物在脑卒中预防方面也有一定效果,可通过降低血脂
和抗炎作用减少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03
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注
意事项
肝脏损伤
总结词
他汀类药物可能导致肝脏损伤,表现为肝功能异常和药物性肝炎。
详细描述
在使用他汀类药物期间,应定期监测肝功能,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肝脏损伤。 如果出现肝功能异常或药物性肝炎的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黄疸等,应及 时就医。

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药物

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他汀类药物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PF)的生成减少血小板的聚集
他汀类药物还可以抑制血小板表面的糖蛋白受体(GPⅡb/Ⅲ)的表达进一步降低血小 板的聚集
他汀类药物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他汀类药物的临床 应用
病的风险。
联合用药的研 究进展表明他 汀类药物与其 他药物的联合 使用可以更好 地降低心血管 疾病的风险。
他汀类药物与 其他药物的联 合使用可以更 好地降低心血 管疾病的风险 如阿司匹林、
降压药等。
联合用药的研 究进展表明他 汀类药物与其 他药物的联合 使用可以更好 地降低心血管 疾病的风险。
个体化用药的研究进展
新药研发进展
研发方向:新 型他汀类药物 如新型降脂药 物、抗炎药物

研发进展:已 有部分新型他 汀类药物进入 临床试验阶段
研发挑战:需 要解决药物安 全性、有效性
等问题
研发前景:新 型他汀类药物 有望成为未来 心血管疾病治 疗的重要药物
联合用药的研究进展
他汀类药物与 其他药物的联 合使用如阿司 匹林、降压药 等可以更好地 降低心血管疾
他汀类药物是 一类降低胆固
醇的药物
他汀类药物可 以降低低密度 脂蛋白胆固醇 (LDL-C)水

他汀类药物可 以降低心血管
疾病的风险
他汀类药物可 以预防心脏病
和中风
他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
抑制胆固醇合成: 他汀类药物可以 抑制HMG-Co 还原酶的活性从 而减少胆固醇的
合成。
降低低密度脂蛋 白胆固醇
(LDL-C)水平: 他汀类药物可以
抗炎作用:他汀类药物具有抗炎作 用可以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他汀类药物介绍

他汀类药物介绍

他汀类药物介绍他汀类药物,是用于预防和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心血管疾病的药物。

自1987年以来,他汀类药物已成为最常用的降脂药物之一。

他汀类药物的发现和发展是历史性的,因为它们不仅有效,而且安全,并已被广泛用于全球药物治疗。

那么,他汀类药物是什么?如何起作用?何时应该使用?在本文中,我们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介绍。

一、他汀类药物是什么?他汀类药物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心血管疾病的药物。

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人体内LDL胆固醇的水平,从而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

他汀类药物是从某些真菌中提取的,由于其良好的效果和安全性,已被广泛用于全球治疗。

根据药物分子结构的不同,他汀类药物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安全性高的阿托伐他汀、全面使用的洛伐他汀和便宜的辛伐他汀等。

二、他汀类药物是如何起作用的?他汀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降低人体内LDL 胆固醇水平,并预防心血管疾病。

LDL胆固醇是一种“坏”胆固醇,它将形成动脉硬化斑块,阻塞血液流动并引发心血管疾病。

在人体内,肝脏是必要的LDL胆固醇合成和负责清除体内过量胆固醇的器官。

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一种被称为羟甲基谷酰A还原酶的酶,从而减少人体内的胆固醇合成。

这使得人体内的LD LDL 胆固醇水平降低,从而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除了降低LDL 胆固醇水平外,他汀类药物还具有其他重要的作用,如提高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改善微血管结构并减少血小板聚集。

这些强大的作用综合起来,使得他汀类药物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首选药物之一。

三、何时应该使用他汀类药物?1. 高胆固醇血症他汀类药物是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一线药物。

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危险的疾病,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如果你的胆固醇水平超过正常水平,那么你的医生可能会建议你使用他汀类药物来控制胆固醇水平。

2. 心血管疾病如果你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那么你的医生可能会建议你使用他汀类药物来预防未来的心血管事件。

他汀类药物可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并延长生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76-0.83) (0.98-1.63)
(1.06-1.42) (2.30-7.44)
(0.85-0.99) (0.98-1.83)
事件风险(OR)(95%CI)
CMAJ 2008;178(5):576-84
他汀相关肝酶异常预后良好
减量/停药, 肝酶多能恢复正常 即使不调整剂量, 70%可自行下降 (一过性肝酶异常)
他汀相关 肝酶异常
肝酶增高,继续使用他汀, 至今尚无引起肝衰竭的报道
使用大剂量他汀, 无证据表明与明显肝损伤 及肝衰竭有关
他汀类药物注意事项
• 定期检查肝功能是必要的,尤其是在使用的前3 个月,如果病人的肝脏酶血检查值高出正常上线 的3倍以上,应该综合分析病人的情况,排除其 他可能引起肝功能变化的可能,如果确实是他汀 引起的,有必要考虑是否停药; • 如果出现肌痛,除了体格检查外,应该做血浆肌 酸酶的检测,但是横纹肌溶解的副作用罕见。 • 另外,它还可能引起消化道的不适,绝大多数病 人可以忍受而能够继续用药。
VLDL 转化成LDL的量减少
TC, LDL-C和TG减少
他汀类药物六大功能
• 1,稳定斑块预防其破裂,主要是通过对降低血 脂的含量,打破血脂与斑块内脂质的平衡,使斑 块内脂肪由斑块内逐渐向血浆转移而减少,从而 由软斑块向硬斑块转化,这样就减少了发生事件 的集会,这也是我们将他汀作为稳定软斑块,防 止事件的主要依据。 • 2,他汀对心血管疾病也大有裨益,比如他汀可 以改善血管舒张功能,加强有动脉粥粥样硬化的 血管对扩血管物质的反映,增加血流供给量。
他汀类药物六大功能
• 3,他汀可以通过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 减少血小板活性、抑制血小板活动物质的 释放;也通过自身充当抗凝物而改善血液 的高凝状态,尤其是对高纤维蛋白原、高 胆固醇血症所导致的血液粘稠度增高、血 栓危险性大的病人可能更有意义:通过降 低血液粘稠度而预防血栓的形成,从另一 角度预防了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炎症/氧化
斑块形成
不稳定斑块破裂 和血栓形成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 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 2014 》
临床描述 危险分层
启动他汀 的LDL-C值
他汀 治疗方案
LDL-C 目标值
缺血性卒中/TIA,属于以下 极 任一种情况: 高 •有动脉-动脉栓塞证据 •有脑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证据 危 (I)
高 高危 危
>2.6mmol/L (100mg/dl)
标准
<2.6mmol/L (100mg/dl) 或 降低幅度 30-40%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4;43(2):1-7.
对他汀认识的不断深化: 从降胆固醇药物到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 减少主要冠脉事件和卒中


降低总死亡率
Topol EJ ,2004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述评: 在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疾病的处理方面,他汀类药减少主要血管事件如死亡、 心肌梗死和卒中的疗效已超越所有其他类的药物。 ——Topol EJ. N Engl J Med , 2004: April 8;350:1562-1564
• 胆固醇合成高峰在夜间。 • 多数他汀半衰期 2-4小时,只有晚上服用有效血药浓度才能覆 盖夜间胆固醇合成的高峰。 • 阿托伐他汀半衰期长,母体药物及其代谢产物都有抗HMG-Co A还原酶抑制效应,作用时间长达(20--30小时)。每24小时 服药一次,经5个半衰期后血药浓度达到稳态,任何时间服用, 血药浓度维持不变
缺血性卒中/TIA,伴以下任 一危险因素:
•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 •糖尿病 •冠心病 •代谢综合征 •持续吸烟
立即启动
<2.1mmol/L (80mg/dl) 或 强化 降低幅度 >40%
动脉粥样 硬化人群
>2.1mmol/L (80mg/dl)
极 高 危 (II)
其它缺血性卒中/TIA (除外心源性卒中)
他汀类药物注意事项
• 应用他汀类药之前及随诊期间,应仔细向 患者询 问:服药后是否有肌肉疼痛、触痛 及肌张力的改变?并注意监测患者 的CK及 其同功酶(CKMM),如发现CK高于正常 值10倍,要及时停用任何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药物注意事项
• 关于他汀类药物剂量。应强调以饮食控制 及应用他汀类药物 防治高胆固醇,当胆固 醇达到正常值后,医师可为患者找出合适 的剂 量。不宜轻易提高他汀类药物剂量。
• 阿托伐他汀的药效不受食物的影响
他汀类药物安全性
他汀用于心脑血管患者总体安全性良好
2008强化他汀治疗荟萃分析:入选2007年7月前发表的7项随机对照研究,这些研究均 使用不同种类或不同治疗强度的他汀,共入选29,395名患者。比较不同强度他汀治疗的 疗效和安全性 (0.90-2.06) (0.29-3.24) (1.55-2.67) (0.11-32.13)
小结:
临床
他汀已广泛应用于抗动脉 粥样硬化的治疗中
循证证据充分,疗效确切
疗效
安全性
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总体 安全性良好
他汀:
乙酰CoA
HMG-CoA(羟甲-CoA还原酶
HMG-CoA
乙酰乙酰CoA
MVA
STATINS
鲨烯
胆固醇
他汀类药物作用机制
HMG-CoA (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
减少肝脏胆固醇的合成
LDL受体上调
VLDL的产生减少
LDL的代谢和清除增加
他汀类药物在缺血性脑 血管病中临床应用
一,他汀的作用机制
• 他汀可泛指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 还原酶抑制剂,竞争性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 速酶(HMG-CoA)还原酶,阻断细胞内羟甲戊酸 代谢途径,使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减少,从而反馈 性刺激细胞膜表面(主要为肝细胞)低密度脂蛋 白受体数量和活性增加、使血清胆固醇清除增加、 水平降低。 • 他汀还可抑制肝脏合成载脂蛋白B-100,从而减 少富含甘油三酯、脂蛋白的合成和分泌。
他汀类药物六大功能
• 4,他汀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体 内的氧化。 • 5,他汀可以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 6,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预后的功能, 只要血浆胆固醇降低1%,心脑血管死亡率 将下降2%。
他汀:全面干预动脉粥样硬化全过程
降低LDL-C
稳定/逆转 斑块
降低事件
内皮功能失调
达峰时间(h) 4 2
0.5~1
1~1.5
1~2
3~5
他汀类药物消除半衰期(t1/2)
他汀
阿托伐他汀 氟伐他汀 洛伐他汀 普伐他汀 辛伐他汀 瑞舒伐他汀
t1/2(小时)
14(20~30) 0.5~2.3 3 1.3~2.8 4
19 (13 ~20 )
大部分他汀类药物晚上服用, 立普妥,瑞舒伐他汀在一天的任何时间服用均可
他汀的分类
•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包括: 氟伐他汀(来适可) 普伐他汀(普拉固、美百乐镇) 辛伐他汀 (舒降之 辛可 新达苏) 阿托伐他汀(立普 妥 阿乐) 现在最新的是瑞舒伐他汀(可定) 相同剂量的上述药物降LDL作用逐渐增强
他汀类药物达峰时间
他汀
辛伐他汀 洛伐他汀 氟伐他汀 普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瑞舒伐他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