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介绍ppt课件

合集下载

《他汀类药物》ppt课件共34页文档

《他汀类药物》ppt课件共34页文档

•他汀类与华法林的相互作用
华法林主要由 CYP2C9、CYP3A4 和 CYP1A2 代谢,可能与他 汀类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因此他汀类药物与华法林联用时,应适 时监测患者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相应调整药物。相对来 说,氟伐他汀与华法林相互作用最大,应避免联用。
•他汀类与钙拮抗剂的相互作用
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药地尔硫卓和维拉帕米是 CYP3A4 抑制剂,但目前研究认为两者合用较为 安全。但建议服用氨氯地平的患者,一天服用辛 伐他汀的量不得超过 20 mg。
4. 他汀类的安全性
他汀相关肌肉 症状(SAMS)
表 2 他汀相关毒性表型
横纹肌溶解
CK 比正常值上限高 10 倍,且没有其它原因导致的肌肉损伤。 更为权威的诊断标准为类似的CK升高以及肾功能损伤。然而, 他汀治疗期间,并不是所有的情况下CK显著升高都提示横纹 肌溶解,如一些没有接受他汀治疗的 CK 水平长期升高患者或 特发性高CK 血症患者。因此,他汀治疗前是否需要测定基线 CK 水平存在争议。
《他汀类安全性评价专家共识2014年》
《他汀类安全性评价专家共识2014年》
他汀与新发糖尿病
他汀类对心血管疾病的总体益处与新发糖尿病风险之比是9:1, 他汀类药物对心血管疾病的保护作用远大于新增糖尿病风险。 如有患者在他汀类药物治疗过程中确诊糖尿病,强调减肥和降 糖药。
《他汀类安全性评价专家共识2014年》
运动也能够显著增加CK水平。而他汀治疗能够放大运动引起 的CK升高。因此,他汀治疗患者表现有CK升高时,应当考 虑是否是运动引起的。
《他汀类安全性评价专家共识2014年》
临床处理
《他汀类安全性评价专家共识2014年》
他汀与肝脏安全性
《他汀类安全性评价专家共识2014年》

《阿托伐他汀钙》课件

《阿托伐他汀钙》课件

阿托伐他汀钙能够抑制平滑肌细胞的 增殖和迁移,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的形成和进展。
保护内皮细胞功能
阿托伐他汀钙能够抑制内皮细胞的损 伤,维持内皮细胞的功能和完整性, 从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
抗氧化应激作用
增强抗氧化酶活性
阿托伐他汀钙能够增强抗氧化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 等的活性,清除自由基和过氧化物,减轻氧化应激反应。
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阿托伐他汀钙还能促进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合成和分泌,有助于清除血管内多余的胆固 醇。
调节脂肪酸合成和代谢
阿托伐他汀钙可以抑制脂肪酸合成酶的活性,降低脂肪酸合成和代谢,从而改善血脂谱。
抗炎作用
抑制炎症因子表达
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
阿托伐他汀钙能够抑制炎症因子如肿 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等的表 达,减轻炎症反应。
肾病保护
阿托伐他汀钙在肾病患者中应用,能够延缓慢性 肾病的进展,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
临床研究进展
01 02
CARDINAL研究
近期公布的CARESS-INternational研究(CARDINAL)结果显示,对 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强化使用阿托伐他汀能够显著降低主要心 血管事件风险。
与烟酸类药物的相互作用
烟酸类药物
如烟酸、阿昔莫司等,常用于降 低血脂。
相互作用影响
阿托伐他汀钙与烟酸类药物合用 ,可能会增加肝酶水平及肌病风
险。
建议
在合用时应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肌 酶水平,并注意观察有无肌肉不
适症状。
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其他药物
如免疫抑制剂、抗真菌药、抗凝药等。
相互作用影响
阿托伐他汀钙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可能会产生药 物间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增加不良反应。

他汀类药物-PPT课件

他汀类药物-PPT课件

如何能解决肝脏对他汀摄取的饱和效应?
肝脏对他汀摄取的饱和效应,增加 量,但疗效增加受限!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Ference BA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19 Oct 9. pii: S0735-1097(12)04773-0. doi: 10.1016/j.jacc.2019.09.017. [article in press]
FAME:氟伐他汀缓释片安全性与安慰剂相当
Bruckert E et al. Am J Geriatr Cardiol. 2019;12(4):225-31.
FAME研究结论
• 这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是当前最大型 的已公布的他汀在老年人群中的研究之一
• 研究证明,氟伐他汀缓释片在老年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 者中有效且安全
中国人群研究: 不同剂量氟伐他汀早期治疗急性冠脉 综合症的研究
曾群英等. 不同剂量氟伐他汀早期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岭南 心血管病杂志》. 2019;11(2): 98-103
Ballantyne CM et al. Clin Ther. 2019;23(2):177-92.
Head to Head 研究显示
荟萃分析: 坚持长期治疗才是他汀获益的必要条件
治疗组 n=76,359 安慰剂组 n=71,962
Law MR et al. BMJ. 2019;326:1423.
长期应用,药物安全性很重要
氟伐他汀缓释片具有从机制到循证验证的安全性
No Image
2406研究
Efficacy and Tolerability of Fluvastatin XL 80 mg Alone, Ezetimibe Alone, and the Combination of Fluvastatin XL 80 mg With Ezetimibe in Patients With a History of Muscle-Related Side Effects With

降血脂 他汀类药物 PPT课件

降血脂 他汀类药物  PPT课件
阿托伐他汀 瑞舒伐他汀 辛伐他汀 普伐他汀 氟伐他汀 匹伐他汀
他汀中的“他汀”§. 阿托伐他汀(立普妥)
2004年,阿托伐他汀已成为世界第一个突破百亿美元药物 ,2006年达到了顶盛时期。2007年,美国FDA批准阿托伐他汀新增加了用于非 致命性心梗、中风、心脏手术、心衰和心脏病的胸部疼痛的5个适应症,巩固了 其在心血管药物市场中的地位,自从阿托伐他汀上市,至今销售额已远远超过 1300多亿美元。
• •
洛伐他汀
HO O O H3C O H H H CH3 H O O
辛伐他汀
HO O
O
普伐他汀
O
HO COONa OH
H
H3C
H3C
H3C
O H
H CH3
H 3C
O
H 3C H H
H CH3
H3C
H3C
HO
CH3 CH3 N
CH3
CH3 O O*Na++ OH OH
CH3OCH2
F F OH OH O O*Na+ N CH3 CH3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25 20 15 10 5 0 -5 -10 -15 03年 04年 05年 06年 07年 08年 09年 同比(%) 10年 11上半年 销售额(亿美元)
ECUST
0
§. 瑞舒伐他汀
瑞舒伐他汀是日本盐野义开发的药物,1991年在日本申请了专利,商品名 Crestor(可定)。英国阿斯利康获得了瑞舒伐他汀在全球的经销权,2002年11月获 准上市。目前,瑞舒伐他汀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最强的药物,被称为 “超级他汀”。 2010年,全球瑞舒伐他汀市场超过60亿美元,同比上一年增长了28.36%,2011 年上半年,阿斯利康的Crestor为32亿美元,同比上一年增长了17%。2013年60.44

《他汀类药物》ppt课件33页PPT

《他汀类药物》ppt课件33页PPT

•他汀类与环孢素的相互作用
环孢素使所有他汀类药物血浆浓度升高,在联用时选择氟伐他汀 和小剂量辛伐他汀相对较安全。
普伐他汀和氟伐他汀内源性肌肉毒性小。因此,对于在使用普伐 他汀或氟伐他汀以外的他汀类药物时发生他汀类药物相关性肌病 (除了横纹肌溶解)的患者,停药后一旦症状得到消退,可改用 普伐他汀或氟伐他汀中继续治疗 。
2. 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幅度特点 根据循证医学的证据,LDL-C 是调脂治疗的首要目标,多项随机 双盲一级和二级预防临床试验表明,他汀类药物能够有效降低 LDL-C 水平,随着 LDL-C 水平幅度降得越低,药物疗效越好, 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越低。
对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 LDL-C 的目标值<2.6 mmol/L(100 mg/dl)。 对于极高危患者(确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治疗目标 LDL-C<1.8 mmol/L(70 mg/dl)。
4. 他汀类的安全性
他汀相关肌肉 症状(SAMS)
表 2 他汀相关毒性表型
横纹肌溶解
CK 比正常值上限高 10 倍,且没有其它原因导致的肌肉损伤。 更为权威的诊断标准为类似的CK升高以及肾功能损伤。然而, 他汀治疗期间,并不是所有的情况下CK显著升高都提示横纹 肌溶解,如一些没有接受他汀治疗的 CK 水平长期升高患者或 特发性高CK 血症患者。因此,他汀治疗前是否需要测定基线 CK 水平存在争议。
另外,若联用,贝特类药物应在早晨给予,他汀类药物应在晚上 给予,以减少峰剂量时的相互作用。2 种药物均应从小剂量开始, 逐渐加量,并定期复查肝功能及血清肌酸激酶(K)。
•他汀类与地高辛的相互作用
地高辛是 P-糖蛋白抑制剂,可能使他汀类血药浓度升高。且他 汀类药物也可能影响地高辛的代谢。两药联用时应监测地高辛血 浆浓度。

《他汀类药物》课件

《他汀类药物》课件
《他汀类药物》PPT 课件
• 他汀类药物简介 • 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 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
项 • 他汀类药物的合理使用和注意事
项 • 他汀类药物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展

目录
01
他汀类药物简介
他汀类药物的定义
01
他汀类药物是一类降血脂药物, 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关 键酶来降低胆固醇水平。
临床试验
大量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以评估不同他汀类药物在各种临床情况下的疗效和安全性。这些试验的结果将有助 于指导临床实践,提高治疗水平。
药物经济学评价
成本-效益分析
对不同他汀类药物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以评估其在不同治疗目标下的经济学价值。这将有助于医疗 机构在制定药品采购和报销政策时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
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他汀类药物也有助于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这是一种对心血管有益的脂蛋白。
降低甘油三酯
他汀类药物在降低甘油三酯方面也有一定效果,甘油三酯水平升高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危 险因素之一。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冠心病预防
他汀类药物被广泛用于冠心病的预防,通过降低血脂和抗炎作用 ,有助于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02

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脑卒中预防
03
他汀类药物在脑卒中预防方面也有一定效果,可通过降低血脂
和抗炎作用减少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03
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注
意事项
肝脏损伤
总结词
他汀类药物可能导致肝脏损伤,表现为肝功能异常和药物性肝炎。
详细描述
在使用他汀类药物期间,应定期监测肝功能,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肝脏损伤。 如果出现肝功能异常或药物性肝炎的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黄疸等,应及 时就医。

药物化学-他汀PPT课件

药物化学-他汀PPT课件

合成路线:
O H 3C H 3C O O H3C O Pyridine Cl CH3 O CH2Cl2 H3C O O O OH Toluene CH 3 NH 2
+
O
H3C
H3C
H3C O N H
CH 3 O
CHO COOH H2 N HOAc, Hexanes N H
H3C O
CH 3 O H
F Br H 3C N S
CHO OH CH3
Et3N, EtOH H3 C O N H CH3 H3 C O O H2 N O CH3 O O O CH3 CH3 CH3 H3 C O CH3 O O O CH3 CH3 CH3
(CH3)3CCOOH, THF, Toluene, Heptane
A


脂溶性他汀类药物易进入肝脏,同时易透过周 围组织细胞膜。他汀类药主要作用部位在肝脏, 多数他汀类药被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代谢。 在肝毒性方面主要表现在用药患者的丙氨酸氨 基转移酶。 他汀类药物会减少胆固醇的合成使细胞膜不稳 定,导致细胞功能异常。抑制HMG-CoA 还原 酶会降低血浆辅酶Q10 的量,可能导致肌病 的发生。

本品吸收速度中等,食物可使本品的吸收速度减缓, 但吸收量不变。口服生物利用度约为20%。本品可与 血浆蛋白呈可逆性结合,结合率为88%。稳态平均分 布容积为134L。本品消除半衰期长,tl/2为19h。本品 仅部分(约10%)在肝脏代谢,主要为N-去甲基化和内 酯化。去甲基化代谢产物活性只有原形药物的一半, 内酯化代谢产物活性与原形相当。本品90%经胆汁排 泄,10%经尿排泄,大部分以原形排泄。静脉给药则 72%经肝胆系统清除,28%经肾脏清除。

Atorvastatin在体内被代谢成为邻羟基化和对 羟基化代谢产物,以及各种β-氧化产物。其对 循环HMG-CoA还原酶抑制活性大约70%源于 活性代谢产物。 消除:阿托伐他汀及其代谢 产物通过肝脏和/或肝外途径代谢后主要经胆 汁排除。其平均血浆清除半衰期为14小时,因 活性代谢产物的作用,其对HMG-CoA还原酶 抑制活性的半衰期达20-30小时。

《他汀类药物介绍》课件

《他汀类药物介绍》课件
相互作用影响
他汀类药物与华法林等抗凝药合用可能导致出血 和肝功能异常的风险增加。
注意事项
当需要合用时,应密切监测肝功能和凝血功能, 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降低甘油三酯
他汀类药物对甘油三酯也有一定的降低作用,甘油三酯水平升高也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危 险因素。
抗炎作用
抑制炎症反应
他汀类药物能够抑制炎症反应, 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程度, 从而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抑制白细胞黏附
他汀类药物能够抑制白细胞黏附 到内皮细胞上,减少炎症细胞的 浸润,有助于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的进展。
下确定。同时,患者需注意饮食控制和适当运动,以保持血脂水平的稳定。
02 他汀类药物的药理作用
降血脂作用
降低总胆固醇
他汀类药物能够显著降低血液中的总胆固醇水平,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这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他汀类药物还能轻度升高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HDL-C被认为 是一种保护性的脂蛋白,有助于清除血管内的脂肪沉积。
《他汀类药物介绍》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他汀类药物概述 • 他汀类药物的药理作用 • 他汀类药物的种类与特点 • 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与注意事项 • 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01 他汀类药物概述
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他汀类药物是一类降血脂药物,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酶来降低血脂水平。
详细描述
0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的 相互作用
与贝特类药物的相互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汀类药物介绍
他汀类(statins)药物是肝脏合成胆固醇的限速 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 制剂,不仅能有效地降低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 脂蛋白—胆固醇(LDL-C),还能轻度降低甘油三 酯(TG)和轻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为当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调脂药物。
影响CYP2C9的药物有华法林、双氯芬酸和氟康唑等。
除CYP酶系统之外,还有一类膜转运蛋白——P-糖蛋白 也是影响他汀类药物代谢和生物利用度的重要因素。例如辛 伐他汀和地高辛合用时会提高发生横纹肌溶解的危险性,因 为地高辛就是P-糖蛋白的底物。
3.毒副作用、疗效及安全性的比较
(1)毒副作用
他汀类药物的毒副作用大体相似,主要为抑制肝 功能,0.4%~1.9%患者肝转氨酶可升高至正常3倍 以上,其次是使CK升高,但肌病发生率不高。
在非调脂方面,以普伐他汀较为突出,在 改善血小板功能,抑制某些凝血因素,抑制 炎症和促进胶原组织生成比其他他汀类明显。
(3)安全性比较
普伐他汀经过WOSCOPS、CARE和 LIPID三个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普伐他 汀组的肝功能损害及肌病发生率与对照组之 间无明显的差异。辛伐他汀、洛伐他汀经过 较大系列的临床试验验证,也是很安全的。 氟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的安全性还有待于长 期的大系列临床试验进行验证。
(2)药物相互作用
他汀类药物代谢主要由CYP酶系统催化, 因此可能影响到CYP酶活性的药物,包括酶 的共同底物、诱导剂和抑制剂,均会和他汀 类药物在代谢过程中发生相互作用。
上表列出的CYP3A4底物或抑制剂,均可能会上调他汀 类药物的浓度,增加他汀类药物导致肌病或横纹肌溶解的危 险性。
CYP3A4酶诱导剂包括苯妥因钠、苯巴比妥和利福平等, 这类药物可增加他汀类药物在肝脏的代谢而使血药浓度下调。
四、他汀类药物在特定心血管疾病高 危人群中的应用安全性
1.高血压患者
他汀类药物和钙离子拮抗剂合用的安全性:地尔 硫卓、维拉帕米和洛伐他汀、辛伐他汀联用会引起 横纹肌溶解。氨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合用有良好的 安全性。这促成FDA2004年2月通过辉瑞公司复方 制剂Caduet(笨磺酸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
普伐他汀和环孢素因为P-糖蛋白的转运竞 争机制而发生相互作用。
氟伐他汀由于代谢途径的特殊性而较为安 全。
4.艾滋病患者
他汀类药物和蛋白酶抑制剂(PI)合用的 安全性:目前的治疗指南认为洛伐他汀和辛 伐他汀不宜与PI同时使用,阿托伐他汀可以 与利托那韦和沙奎那韦联用,但需对CK水平 等指标严格监控。氟伐他汀不经CYP3A4酶 系统代谢,因此和某些PI联用不良反应风险 相对较小。
他汀类药物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CEI及 利尿剂等其他降压药合用的安全性:经过不同规模 的临床研究,尚未有严重药物相互作用的报道。
2.糖尿病患者
氟伐他汀和格列笨脲、格列美脲及甲磺丁脲合用均会发 生相互作用,因为他们三者的代谢均与CYP2C9密切相关。
噻唑烷二酮(TZD)类胰岛素增敏剂大多为CYP3A4的 活性诱导剂,和他汀类药物合用会降低他汀类药物的疗效。
3.肝毒性 所有他汀类药物都产生肝毒性,其发生率
1%,且呈剂量依赖性。 4.其他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脱发,皮肤瘙痒,白内障,男 性性欲丧失、勃起障碍等。
三、他汀类药物的比较与评价
1.药代动力学、剂量和用法 (1)药代动力学 所有的他汀类药物口服均能迅速吸收, 4h内血药浓度可达峰值,但吸收程度大不 相同,30%~80%。
当前用于临床的他汀类药物有洛伐他汀、普伐他汀、 辛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和罗苏伐 1.他汀类药物的调脂作用 (1)作用机制:他汀类药物化学结构中的开放酸部
分与HMG-CoA极为相似,因而对胆固醇生物合成 的限速酶——HMG-CoA还原酶有特异的竞争性抑 制作用,从而抑制体内胆固醇的合成,起到调脂的 作用。
抗凝药物氯比格雷和阿托伐他汀合用会影响阿托伐他汀 的疗效。抗凝药物华发林和2001年以前上市的所有他汀类药 物(包括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及阿托 伐他汀)合用时,都有横纹肌溶解的病例报道。
3.器官移植患者
洛伐他汀、辛伐他汀及阿托伐他汀都因为 能和环孢素竞争CYP3A4酶系统,而会引起 横纹肌溶解。
从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对他汀类药物不良反 应的分析,可以看出,西立伐他汀肌病的发生率 (6%~9.4%)最高,其次是辛伐他汀(1.1%~ 3.3%),氟伐他汀较低(<0.4%)。
(2)疗效比较
在调脂方面,以阿托伐他汀较为突出,其 不仅能明显降低TC及LDL-C,降低TG及升高 HDL-C作用也优于其他他汀类。
二、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1.一般不良反应 消化系统表现:恶心、腹泻、腹痛、消化不良、ALT或
AST升高。 神经系统表现:失眠、头痛、视觉障碍、眩晕、外周神
经病变等。 2.肌肉毒性
临床表现:肌痛、肌无力、严重者引起横纹肌溶解。 他汀类药物单独应用时的耐受性良好,在已有报道的严 重肌肉不良反应中,有相当比例与他汀类药物和其它药物的 联合应用相关。一般来说,他汀类药物单药治疗引起肌病的 发生率很低,大约是千分之一,而且与剂量相关。 临床报道,补充辅酶Q10可以改善肌病症状。
(2)调脂疗效: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 ATP公布的数据显示,他汀类药物能使TC下降 30%~40%,LDL-C下降35%~45%,TG下降 5%~10%,HDL-C升高5%~10%。
2.他汀类药物的非调脂作用 (1)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2)抗凝固作用 (3)改善内皮细胞功能作用 (4)抗炎症作用 (5)抗骨质疏松作用 (6)抗肿瘤作用 (7)预防痴呆
(2)剂量和用法
现有他汀类药物只能口服,每日服1~2 次,如服用1次,最好在晚间睡前服用,因为 体内胆固醇的合成高峰在夜间。
2.代谢方式及药物相互作用
(1)代谢方式
多数他汀类药物通过肝脏细胞色素P450同功酶(CYP)进行代谢。洛伐他汀、 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是通过CYP3A4系统 进行代谢,氟伐他汀主要通过CYP2C9系统 进行代谢,普伐他汀不经过CYP进行代谢, 而是在肝细胞浆内经硫酸酯化代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