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针法及其应用》PPT课件
合集下载
耳针操作ppt课件

埋针 刺血 磁珠 电针 艾灸
按摩
叩打
毫针法 埋针法 压丸法
电针法
刺血法
水针法
光针法 按摩法
1
毫针法
耳穴毫针法,是应用毫针 刺激耳廓穴位达到治疗疾病目 的的一种方法,也是临床上最 多运用的一种耳穴刺激方法。
耳针常用的毫针,其长度多为13毫米(0.5寸)和25毫 米(1寸)两种,针的粗细有26号、28号、30号、32号和34 号等规格,多为不锈钢丝制成。另外,还有一种特制的毫 针,比最小的5分针还要小,专供针刺耳穴之用。
目前,耳穴的刺激 方法有数十种之多,各 种方法都有其一定的特 点和治疗疾病的范围。 临床上,有些病证宜针 或宜灸,有些病证宜点 刺割治或梅花针叩打, 或宜贴压,或宜磁疗, 或宜激光照射,或宜药 物注射,或宜同时用几 种方法综合治疗。这些 方法就一般临床应用而 言,均不复杂,易于操 作,便于掌握。
毫针 压丸 激光
进 针 方 法
耳针施术时,患者 一般采用坐位,如遇 初诊病人精神紧张、 惧痛怕针或病重体弱 的,则以卧位为好。
医者用左手拇、食二指 固定耳廓,中指托着针刺部 位的耳背,这样既可以掌握 针刺的深度,又能减轻针刺 时的疼痛。右手拇、食指持 针,对准穴位或有压痕的敏 感点给予针刺。
捻入法进针
捻入法又称“慢刺法”。 术者用左手固定耳廓,右 手持针对准耳穴,一边前 后搓捻针体,一边用力向 下按压,使针随着捻转刺 入耳穴。在捻针的同时, 可询问患者的症状改善状 况,达到某一适宜深度, 即可停止捻转。有些症状, 尤其是疼痛,常在捻转针 体时就有明显改善,甚至 疼痛消失。
角 度 深 度
耳针刺入角度,取决于耳 穴的位置和是否进行透穴。
直
刺
一般来说,位于耳甲腔、耳早艇、三角窝的耳穴,如心 穴、内生殖器穴,由于暴露充分而无遮挡,多用直刺法。
耳针法及其应用PPT课件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 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 户满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 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2、耳穴
肾上腺:
耳屏下部隆起的 尖端
主治: 低血压、感冒、 风湿性关节炎。
肾上腺
2、耳穴
皮质下: 对耳屏内侧面。 主治: 神经衰弱、假 性近视、高血 压病、腹泻、 痛症。
皮质下
2、耳穴
耳尖:
耳轮顶端,与对耳 轮上脚后缘相对的 耳轮处。取穴时,
耳尖
将耳郭向前对折, 在上部尖端处取 之。
主治: 发热、高血压、 急性结膜炎、麦 粒肿。
2、用物准备齐备: 3、病房环境安静整洁,光线充足;
耳穴埋豆 操作步骤
核对
评估
选穴
清洁
探穴
宣教
按压
贴豆
消毒
耳穴埋豆
注意事项
①操作前认真评估患者饥饱情况,过于饥饿、 疲劳、精神紧张状态下不宜立即进行,操作前 应适当休息; ②对身体虚弱、气血亏虚的患者刺激手法不宜 过强,并尽量选择卧位; ③药豆应选用光滑质硬的种子,不要选有尖角 或不光滑的,避免按压划破皮肤,种子发霉不 能使用;
①胶布过敏反应:表现为贴胶布的部位发红、 发痒。处理:缩短贴压时间,更换穴位,用黏 合纸代替,严重者立即揭除; ②感染:表现:局部红肿痒痛甚至溃烂。处理: 立即揭除胶布和耳豆,消毒;严重者及时就医;
耳穴埋豆
常见不良放应及处理
③磁珠过敏 表现:局部灼热、刺痒甚至头晕、 恶心、乏力等。处理:立即揭除耳豆,严重者 及时就医; ④疼痛:治疗初期耳穴周围可能有微痛,部分 患者甚至影响睡眠,一般适应几天后会缓解, 无需处理;
耳针临床应用(ppt)

二、耳穴的治疗特性
• 3、双相调衡性:刺激耳穴可调整脏腑、 阴阳、气血、经络,达到相对平衡。
• 4、相似性:耳穴与患病征象变化的相似 性。如慢性肥厚性胃炎,胃壁增厚,色发 白,“胃”穴也呈片状白色。
• 5、及时性:一是指患病部位相应耳穴出 现阳性反应是非常及时的,二是耳穴刺激 治疗的效应也是及时的。
• 4.按临床经验取穴:如“外生殖器”穴 可以治疗腰腿痛;胃痛取腕穴;甲状腺 疾患取肘穴。
五、经验效穴举例
• 止痛:神门、交感、肾、肝、脾、牙; • 止晕:神门、耳尖、肝、脾、枕、内耳、
外耳
• 止惊:神门、耳尖、胆、肝、枕、皮质下、 脑干
• 止咳:神门、气管、脑干、口 • 止喘:神门、交感、风溪、肺、气管、
耳针临床应用(ppt)
优选耳针临床应用
这些功能是如何来实现的?
• 1、耳穴如何定位? • 2、如何来选穴? • 3、临床怎样应用?
一、耳穴的定位
1、耳廓的表面名称
2、耳穴的分布规律
耳穴在耳郭的分布犹如一个倒置在子宫 内的胎儿,头朝下,臀部朝上
2、耳穴的分布规律
与头面相应的穴位在耳垂。 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 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体部
和对耳轮上、下脚。 与内脏相对应的穴位集中在耳甲。
耳穴主 要是以 分区来 定取
耳 甲 分 区
标 志 线
二、耳穴的治疗特性
• 1、多能性:一个穴治疗多种病证,如“肺” 能治咳喘、声嘶、胸闷、痤疮、皮肤瘙痒症、 荨麻疹、便秘、戒断综合征、单纯性肥胖等。
• 2、共同性:多穴能同时治疗一种病症,如 “对屏尖”、“肺”、“肾”、“肾上腺”、 “神门”、“气管”均可以治疗哮喘。
肾上腺、内分泌
耳针PPT幻灯片

淋巴
耳廓的淋巴流注于耳廓周围的淋巴结,根 据其流向分前组、后组、下组.
.
8
耳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手三阳、足少阳经脉、经别入耳中,足阳明、 足太阳-耳前、耳上角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注于面 而走空窍,其精阳之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 走于耳而为听
《灵枢·口问》耳者,宗脉之所聚也
《灵枢·脉度》:“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 闻五音矣。”
配穴 胃、肝、心、肾. 上腺。
29
荨麻疹
主穴 肺、心、 内分泌、风溪;
配穴 风热型加耳尖、肾上腺,风寒型加肾,肠胃
湿热型加大肠、胃,气血两虚型加肾、脾,
冲任不调型加内生殖器、肾。
麦粒肿
主穴 肝、眼、屏间前、屏间后;
配穴 神门、皮质下 、 肾、耳尖、胃、肾上腺。
竞技综合征
主穴 心、神门、皮质下、脾、肝;
国外 古希腊--割耳后血管-阳萎不育
古埃及--妇女节育.
2
耳穴治疗特点
1.适应症广、疗效高、收效快 2.简便易学易行,花费低廉实惠 3.安全可靠无副作用
适应范围
遍及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神经、 内分泌等各科,据统计约有200多种病症可用耳穴 进行治疗。
.
3
1、耳轮 6、三角窝 2、耳舟
10、耳甲腔
下脚的末端与耳轮
交界处,即对耳轮
6区前端
主治 内脏疼痛(心/胃/胆/
肾)
精神紧张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
14
神门
部位 三角窝后1/3上部 三角窝4区
主治 炎症疼痛 失眠/高血压 癫痫/戒断综合症
.
15
肾上腺下屏尖
部位 耳屏游离缘下部尖端 2区后缘
主治 急性炎症/休克 过敏/低血压
耳廓的淋巴流注于耳廓周围的淋巴结,根 据其流向分前组、后组、下组.
.
8
耳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手三阳、足少阳经脉、经别入耳中,足阳明、 足太阳-耳前、耳上角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注于面 而走空窍,其精阳之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 走于耳而为听
《灵枢·口问》耳者,宗脉之所聚也
《灵枢·脉度》:“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 闻五音矣。”
配穴 胃、肝、心、肾. 上腺。
29
荨麻疹
主穴 肺、心、 内分泌、风溪;
配穴 风热型加耳尖、肾上腺,风寒型加肾,肠胃
湿热型加大肠、胃,气血两虚型加肾、脾,
冲任不调型加内生殖器、肾。
麦粒肿
主穴 肝、眼、屏间前、屏间后;
配穴 神门、皮质下 、 肾、耳尖、胃、肾上腺。
竞技综合征
主穴 心、神门、皮质下、脾、肝;
国外 古希腊--割耳后血管-阳萎不育
古埃及--妇女节育.
2
耳穴治疗特点
1.适应症广、疗效高、收效快 2.简便易学易行,花费低廉实惠 3.安全可靠无副作用
适应范围
遍及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神经、 内分泌等各科,据统计约有200多种病症可用耳穴 进行治疗。
.
3
1、耳轮 6、三角窝 2、耳舟
10、耳甲腔
下脚的末端与耳轮
交界处,即对耳轮
6区前端
主治 内脏疼痛(心/胃/胆/
肾)
精神紧张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
14
神门
部位 三角窝后1/3上部 三角窝4区
主治 炎症疼痛 失眠/高血压 癫痫/戒断综合症
.
15
肾上腺下屏尖
部位 耳屏游离缘下部尖端 2区后缘
主治 急性炎症/休克 过敏/低血压
《耳针疗法》课件

需要专业培训
耳针疗法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和实践,才能掌握正确的操作 技巧和理论知识。
与其他疗法的比较
与药物治疗比较
耳针疗法与药物治疗相比,具有副作 用少的优点,但治疗效果可能不如药 物治疗迅速和显著。
与针灸比较
耳针疗法与传统的针灸疗法相比,具 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的优点,但针 灸疗法对于一些复杂病症的治疗效果 可能更为显著。
。
03
新生儿黄疸。
04
小儿营养不良。
五官科疾病
眼科疾病 耳科疾病 鼻科疾病
如近视、远视、青光眼等。 如中耳炎、耳鸣等。 如鼻炎、鼻窦炎等。
04
耳针疗法的优势与局限性
优势
操作简便
耳针疗法操作简单,不需要复杂 的设备和工具,方便在家庭和社
区中实施。
副作用少
与药物治疗相比,耳针疗法通常 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安全性较高
05
耳针疗法的科研进展与未来 展望
科研进展
耳针疗法的理论基础研究
近年来,科研人员对耳针疗法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经络理论、脏腑理论等,进一步 揭示了耳针疗法的科学内涵。
临床实践研究
大量临床实践研究表明,耳针疗法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如疼痛性疾病、神经系统 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等。
耳针疗法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疗效,如失眠、焦虑 、抑郁等。
THANKS
临床应用拓展
进一步拓展耳针疗法的临床应用范围 ,探索其在更多疾病治疗中的疗效和 应用价值。在现代 Nhomakorabea学中的应用
疼痛性疾病治疗
耳针疗法在疼痛性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如头痛、颈肩痛 、腰腿痛等。
内分泌系统疾病治疗
耳针疗法在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治疗中也有广泛应用,如糖尿病、甲 状腺功能亢进等。
刺法灸法学耳针头皮针腕踝针ppt课件

2.癫痫 根据患者脑电图异常表现,确定其病变部位 (如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取相应头皮针治疗线。 如额叶癫痫取额中线和额旁1线、2线,顶叶癫痫取顶 中线和顶旁1、2线,枕叶癫痫取枕上正中线和枕上旁 线等。沿头皮透刺至帽状腱膜下层,行大幅度快速捻 转,频率200次/分;各针持续行针1—2分钟,留针 1小时,其间行针2次。
3.处方示例
(1)胃痛:主穴:胃、脾、交感、神门。配穴:胰胆、 肝。
(2)恶心呕吐:主穴:胃、神门、交感、皮质下、耳中。
(3)心律失常:主穴:心、交感、神门。配穴:皮质下、 内分泌。
(4)哮喘:主穴:肺、肾上腺、交感。配穴:神门、内 分泌、气管、肾、大肠。
(5)失眠:主穴:神门、内分泌、心、皮质下。配穴: 胃、脾、肝、肾、胰胆。
(二)调针
如患者有酸、麻、胀、重等感觉时,说明针刺人到筋膜 下层,进针过深,须将针退至皮下,重新沿真皮下刺入。
编辑版ppt
44
(三)留针
一般情况下留针20~30分钟。若病情较重或病 程较长者,可适当延长留针时间1至数小时,但 最长不超过24小时。留针期间不行针。
(四)疗程
一般情况下隔日1次,急性病症可每日针1~2次, 10次为1疗程。
用;
3 进针宜迅速,避开发囊、瘢痕。 4 有脑出血病史者,宜谨慎使用头皮针。
编辑版ppt
33
(三)头皮针处方示例
1.中风偏瘫 是目前临床报道最多的头皮针适应症, 用头皮针治疗常可迅速提高瘫痪肢体肌力,改善肌张
力,不同程度地恢复肢体运动和感觉功能。可以用顶 颞前斜线(瘫肢对侧)为主,配顶中线、顶旁1线、顶旁 2线等,用抽提法和进插法来进行治疗。
编辑版ppt
45
四 腕踝针临床运用
3.处方示例
(1)胃痛:主穴:胃、脾、交感、神门。配穴:胰胆、 肝。
(2)恶心呕吐:主穴:胃、神门、交感、皮质下、耳中。
(3)心律失常:主穴:心、交感、神门。配穴:皮质下、 内分泌。
(4)哮喘:主穴:肺、肾上腺、交感。配穴:神门、内 分泌、气管、肾、大肠。
(5)失眠:主穴:神门、内分泌、心、皮质下。配穴: 胃、脾、肝、肾、胰胆。
(二)调针
如患者有酸、麻、胀、重等感觉时,说明针刺人到筋膜 下层,进针过深,须将针退至皮下,重新沿真皮下刺入。
编辑版ppt
44
(三)留针
一般情况下留针20~30分钟。若病情较重或病 程较长者,可适当延长留针时间1至数小时,但 最长不超过24小时。留针期间不行针。
(四)疗程
一般情况下隔日1次,急性病症可每日针1~2次, 10次为1疗程。
用;
3 进针宜迅速,避开发囊、瘢痕。 4 有脑出血病史者,宜谨慎使用头皮针。
编辑版ppt
33
(三)头皮针处方示例
1.中风偏瘫 是目前临床报道最多的头皮针适应症, 用头皮针治疗常可迅速提高瘫痪肢体肌力,改善肌张
力,不同程度地恢复肢体运动和感觉功能。可以用顶 颞前斜线(瘫肢对侧)为主,配顶中线、顶旁1线、顶旁 2线等,用抽提法和进插法来进行治疗。
编辑版ppt
45
四 腕踝针临床运用
耳针临床应用-杨佃会PPT课件

禁忌症
孕妇、严重心脏病患者、高热患者以及耳部炎症、冻伤等人群不宜使用耳针治疗 。
05
耳针的临床研究与案例分享
耳针的临床研究
1 2 3
耳针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
通过对照实验的方式,对比耳针与常规药物治疗 失眠的效果,发现耳针治疗失眠具有显著疗效, 且无副作用。
耳针治疗慢性疼痛的临床研究
针对慢性疼痛患者,采用耳针治疗并观察其疗效, 发现耳针能有效缓解慢性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 量。
失眠
刺激耳部穴位,调节睡眠 质量,改善失眠症状。
妇儿科病症治疗
痛经
小儿厌食
刺激耳部穴位,缓解痛经症状,减轻 患者痛苦。
刺激耳部穴位,改善小儿厌食症状, 提高食欲。
小儿腹泻
通过刺激耳部穴位,缓解小儿腹泻症 状,改善肠胃功能。
五官科病症治疗
过敏性鼻炎
刺激耳部穴位,缓解过敏性鼻炎 症状,如鼻塞、鼻痒、打喷嚏等。
提高耳针临床应用水平
加强耳针临床应用规范的研究和制定,提高耳针 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确保耳针治疗的安全性和 有效性。同时,加强耳针与其他治疗手段的结合 应用,以提高综合治疗效果。
扩大耳针治疗疾病的范围
目前耳针主要应用于疼痛管理和一些慢性病症的 治疗。未来研究可以尝试探索耳针在治疗其他疾 病方面的疗效,如神经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 。
耳针临床应用-杨佃会ppt 课件
• 引言 • 耳针的基本知识 • 耳针的临床应用 • 耳针的疗效与优势 • 耳针的临床研究与案例分享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主题简介
01
耳针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 过刺激耳朵特定穴位来达到调节 身体功能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02
耳针具有操作简便、疗效显著的 特点,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 广泛应用。
孕妇、严重心脏病患者、高热患者以及耳部炎症、冻伤等人群不宜使用耳针治疗 。
05
耳针的临床研究与案例分享
耳针的临床研究
1 2 3
耳针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
通过对照实验的方式,对比耳针与常规药物治疗 失眠的效果,发现耳针治疗失眠具有显著疗效, 且无副作用。
耳针治疗慢性疼痛的临床研究
针对慢性疼痛患者,采用耳针治疗并观察其疗效, 发现耳针能有效缓解慢性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 量。
失眠
刺激耳部穴位,调节睡眠 质量,改善失眠症状。
妇儿科病症治疗
痛经
小儿厌食
刺激耳部穴位,缓解痛经症状,减轻 患者痛苦。
刺激耳部穴位,改善小儿厌食症状, 提高食欲。
小儿腹泻
通过刺激耳部穴位,缓解小儿腹泻症 状,改善肠胃功能。
五官科病症治疗
过敏性鼻炎
刺激耳部穴位,缓解过敏性鼻炎 症状,如鼻塞、鼻痒、打喷嚏等。
提高耳针临床应用水平
加强耳针临床应用规范的研究和制定,提高耳针 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确保耳针治疗的安全性和 有效性。同时,加强耳针与其他治疗手段的结合 应用,以提高综合治疗效果。
扩大耳针治疗疾病的范围
目前耳针主要应用于疼痛管理和一些慢性病症的 治疗。未来研究可以尝试探索耳针在治疗其他疾 病方面的疗效,如神经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 。
耳针临床应用-杨佃会ppt 课件
• 引言 • 耳针的基本知识 • 耳针的临床应用 • 耳针的疗效与优势 • 耳针的临床研究与案例分享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主题简介
01
耳针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 过刺激耳朵特定穴位来达到调节 身体功能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02
耳针具有操作简便、疗效显著的 特点,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 广泛应用。
耳针疗法分析ppt课件

推拿基础手法
推法——用手指或手掌着力于患者的某一 部位,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适用于头面、四肢、胸腹背部。具有疏风散寒、活血 化瘀、理气止痛、舒筋通络的功能。
拿法
以大拇指与其他四指 中的任意一指或几指相对,提拿起身体的某一部位或穴位,一拿一放地交替进行。适用于颈项、肩背和四肢。其功能为开窍醒神、 祛风散寒、舒筋通络等
坐骨神经痛
扭挫伤落枕
急性扁桃体炎
盆腔炎
风湿性关节炎
面神经炎
眩晕症
心律不齐
高血压
多汗症
肠功能紊乱
月经不调
遗尿
神经衰弱
过敏性鼻炎
甲状腺功能亢进
戒烟减肥
耳郭湿疹
习惯性流产的孕妇
耳针选项穴处方原则
1、根据病变部位选穴2、根据中医理论辨证选穴3、根据现代医学理论选穴4、根据临床经验选穴
耳针的操作方法
望耳:皮肤溃疡、炎症、破损不能使用寻找反应点:找痛点、特定反应点消毒:皮肤消毒针刺或贴耳 手法:补、泻出针/换药籽
打法
作。
以手五指微曲,形成 空心虚掌,稍用力在 病 人的患处作拍打动作常用于颈肩、腰背、 四肢。具有疏理气机、活血通络的功能。
滚法
用手背部的近小指侧部分压按在一定的体表部位上,以腕部作前、后、左、右连续不断滚动的手法。适用于肩背、腰臀、 四肢等肌肉丰富部位。具有舒筋活血、滑利 关节、缓解痉挛、增强肌肉、韧带活动能力、消除肌肉疲劳等作用。
擦法
以掌根大鱼际或小鱼际着力,在病人较长的一段体表上作快速的来回摩擦。多配以推拿介质,如红花油、葱姜水等。该法具有振奋阳气, 温通经络、行气活血、化瘀散结、祛风散寒、理筋止疼、健脾和胃 的功效。
搓法
以两手掌夹住病人的肢体,相对用力作快速的搓揉,在搓动的过程中,作上下的往返移动。该法具有调和气血、舒筋通络的作用。多用于四肢,常作为推拿的结束手法。
推法——用手指或手掌着力于患者的某一 部位,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适用于头面、四肢、胸腹背部。具有疏风散寒、活血 化瘀、理气止痛、舒筋通络的功能。
拿法
以大拇指与其他四指 中的任意一指或几指相对,提拿起身体的某一部位或穴位,一拿一放地交替进行。适用于颈项、肩背和四肢。其功能为开窍醒神、 祛风散寒、舒筋通络等
坐骨神经痛
扭挫伤落枕
急性扁桃体炎
盆腔炎
风湿性关节炎
面神经炎
眩晕症
心律不齐
高血压
多汗症
肠功能紊乱
月经不调
遗尿
神经衰弱
过敏性鼻炎
甲状腺功能亢进
戒烟减肥
耳郭湿疹
习惯性流产的孕妇
耳针选项穴处方原则
1、根据病变部位选穴2、根据中医理论辨证选穴3、根据现代医学理论选穴4、根据临床经验选穴
耳针的操作方法
望耳:皮肤溃疡、炎症、破损不能使用寻找反应点:找痛点、特定反应点消毒:皮肤消毒针刺或贴耳 手法:补、泻出针/换药籽
打法
作。
以手五指微曲,形成 空心虚掌,稍用力在 病 人的患处作拍打动作常用于颈肩、腰背、 四肢。具有疏理气机、活血通络的功能。
滚法
用手背部的近小指侧部分压按在一定的体表部位上,以腕部作前、后、左、右连续不断滚动的手法。适用于肩背、腰臀、 四肢等肌肉丰富部位。具有舒筋活血、滑利 关节、缓解痉挛、增强肌肉、韧带活动能力、消除肌肉疲劳等作用。
擦法
以掌根大鱼际或小鱼际着力,在病人较长的一段体表上作快速的来回摩擦。多配以推拿介质,如红花油、葱姜水等。该法具有振奋阳气, 温通经络、行气活血、化瘀散结、祛风散寒、理筋止疼、健脾和胃 的功效。
搓法
以两手掌夹住病人的肢体,相对用力作快速的搓揉,在搓动的过程中,作上下的往返移动。该法具有调和气血、舒筋通络的作用。多用于四肢,常作为推拿的结束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上腺
13
2、耳穴
皮质下: 对耳屏内侧面。
主治: 神经衰弱、假 性近视、高血 压病、腹泻、 痛症。
医学PPT
皮质下
14
2、耳穴
耳尖:
耳轮顶端,与对耳 轮上脚后缘相对的
耳轮处。取穴时, 将耳郭向前对折, 在上部尖端处取 之。
主治: 发热、高血压、 急性结膜炎、麦 粒肿。
医学PPT
耳尖
15
2、耳穴
医学PPT
7
2、耳穴
耳部的 “阳性反应点”;如压痛、变形、 变色、水泡、结节、丘疹、凹陷、脱屑、 电阻降低等。
防治疾病的刺激点。
医学PPT
8
2、耳穴
耳穴分布
医学PPT
9
2、耳穴
耳穴探查方法 直接观察法 电阻测定法 按压法
医学PPT
10
2、耳穴
交感:
对耳轮下脚的末
交感
端与耳轮内缘交
界处。
主治:胃肠痉挛、
心绞痛、胆绞痛、 输尿管结石、植 物神经功能紊乱。
医学PPT
11
2、耳穴
神门:
在三角窝后 1/3 的上部,即对耳 轮上、下脚分叉 处稍上方
神门
主治:失眠、多梦、 痛症、戒断综 合征等。
医学PPT
12
2、耳穴
肾上腺:
耳屏下部隆起的 尖端
主治: 低血压、感冒、 风湿性关节炎。
医学PPT
耳穴埋豆
注意事项
①操作前认真评估患者饥饱情况,过于饥饿、 疲劳、精神紧张状态下不宜立即进行,操作前 应适当休息;
②对身体虚弱、气血亏虚的患者刺激手法不宜 过强,并尽量选择卧位;
③药豆应选用光滑质硬的种子,不要选有尖角 或不光滑的,避免按压划破皮肤,种子发霉不 能使用;
医学PPT
28
耳穴埋豆
④一般耳穴压豆每次贴压后保持3-7天;夏天 出汗多,贴压时间不宜过长,建议3天更换一 次;
⑤嘱咐患者自我按压已贴的耳穴,至少每天3 次,每次30下(每次按压时间不超过1分钟), 以耳部感觉酸麻胀或发热感为宜;
⑥注意防水,若胶布脱落或出现瘙痒、疼痛及 时就医。
医学PPT
30
医学PPT
31
耳穴埋豆
神经、副神经 交感神经 各类神经分支相互重叠、吻合,交织网状的神
经丛
医学PPT
6
1、耳廓
耳廓与经络脏腑的关系
《灵枢·经脉》:手阳明别络入耳中;足阳明经 上耳前;手太阴入耳中,出耳前。
《灵枢·口问》:“耳者,宗脉之所聚也。” 《素问·脏气法时论》:“肝病“肺气虚则少 气……是以耳聋”。
常见不良放应及处理
①胶布过敏反应:表现为贴胶布的部位发红、 发痒。处理:缩短贴压时间,更换穴位,用黏 合纸代替,严重者立即揭除;
②感染:表现:局部红肿痒痛甚至溃烂。处理: 立即揭除胶布和耳豆,消毒;严重者及时就医;
医学PPT
32
耳穴埋豆
常见不良放应及处理
③磁珠过敏 表现:局部灼热、刺痒甚至头晕、 恶心、乏力等。处理:立即揭除耳豆,严重者 及时就医;
多种炎症:如结膜炎、扁桃体炎、咽喉炎、中耳炎、 风湿性关节炎等;
各种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疾病:荨麻疹、过敏性鼻炎 、 哮喘等;
功能紊乱性疾病:心律不齐、高血压、神经衰弱 ; 其他:戒烟、减肥以及治疗美容性皮肤病 。 预防:感冒、晕车、晕船。
医学PPT
19
二、耳针法应用
禁忌症:
1.严重心脏病者不宜采用,更不宜强刺激。 2.严重器质性疾病及伴严重贫血者不宜采用。 3.外耳有明显炎症或病变,如湿疹、溃疡、
耳针法及其应用
郑莉萍
医学PPT
1
目录
概述
耳针法应用
耳穴压豆
医学PPT
2
概述
1、耳廓
医学PPT
3
医学PPT
4
1、耳廓
耳廓的血管 耳前:颞浅动脉分出的上、中、下三支 耳后:耳后动脉支出的上、中、下三支 耳廓背面下1/3部分:枕动脉 吻合支前后互相穿通
医学PPT
5
1、耳廓
耳廓的神经
躯体神经:耳大神经、枕小神经、枕大神经 脑神经: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
注意事项
④一般耳穴压豆每次贴压后保持3-7天;夏天 出汗多,贴压时间不宜过长,建议3天更换一 次;
⑤嘱咐患者自我按压已贴的耳穴,至少每天3 次,每次30下(每次按压时间不超过1分钟), 以耳部感觉酸麻胀或发热感为宜;
⑥注意防水,若胶布脱落或出现瘙痒、疼痛及 时就医。
医学PPT
29
耳穴埋豆
注意事项
医学PPT
22
三、耳穴埋豆
定义:
通过选用质硬而光滑的小粒种子、磁珠或 药丸等贴压耳穴、刺激耳穴,以疏通经络、 调和气血、调理脏腑,从而达到调节神经平 衡、镇静止痛、脱敏止痒等治疗疾病的目的。
医学PPT
23
耳穴埋豆
操作前准备
患者准备: 1、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对疼痛的敏感度、
饥饱状况,有无禁忌症等; 2、了解患者的意识、心理状态及配合程度; 3、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方法、配合要点及注
④疼痛:治疗初期耳穴周围可能有微痛,部分 患者甚至影响睡眠,一般适应几天后会缓解, 无需处理;
内分泌:
耳甲腔的前下, 在耳屏屏间切迹 内。
主治: 痛经、月经不 调、更年期综 合征。
医学PPT
内分泌
16
2、耳穴
心:耳甲腔正中凹陷 处。
肾
肺:耳甲腔中央周围
处。
脾:耳甲腔的后上方。
胃:耳轮脚消失处。
大肠:耳轮脚上方前
1/3处。
肝:耳甲艇的后下部。
肾:在对耳轮下脚下
方后部,即对耳
轮上、下脚分叉
处下方。
冻疮破溃等不宜采用。 4.妊娠妇女、有习惯性流产史者宜慎用。
医学PPT
20
二、耳针法应用
配穴方法:
按脏腑辨证配穴 按现代医学理论配穴 按相应部位配穴 按临床经验配穴
医学PPT
21
二、耳针法应用
操作方法:
毫针法 电针法 水针法 梅花针法 埋针法 放血法
耳灸法 光针法 耳穴压豆法
意事项,取得患者同意和配合; 4、患者取安全舒适体位,检查耳部皮肤;
医学PPT
24
耳穴埋豆
操作前准备
护士准备: 1、操作者仪表整洁,洗手; 2、用物准备齐备: 3、病房环境安静整洁,光线充足;
医学PPT
25
医学PPT
26
耳穴埋豆 操作步骤
核对
评估 宣教
选穴 按压
清洁 贴豆
探穴 消毒
医学PPT
27
医学PPT
大肠 胃 肺
心
17
3、耳针法
耳针法是通过对耳郭特定区域(即耳穴)的观 察和刺激达到诊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在针灸医 学的各种刺灸方法中,耳针是较为独特的疗法。
耳针法有自己的刺激区,具有诊断、预防、治 疗、保健四位一体的优点。
医学PPT
18
二、耳针法应用
适应症:
多种疼痛:如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 经痛、腰腿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