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研究法

合集下载

结构确证研究的主要方法

结构确证研究的主要方法

结构确证研究的主要方法
结构确证研究是药物研发的基础,对于合成、半合成药物,天然物中提取的单体,以及药物组分中的主要组分,均应确证其化学结构(包括构型)。

结构确证研究主要采用波谱分析方法,包括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核磁共振(NMR)、质谱(MS),结合经典的理化分析和元素
分析。

对于手性药物的构型确证,可以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旋光光谱(ORD)、圆二色谱(CD),以及化学方法。

基本原则是,提供充分的试验数据和图谱,正确进行解析,能够确凿证明药物分子的结构。

此外,常用的分析测试方法还有比旋度([α]D)、X-射线单晶衍射(简称单晶X-衍射XRSD)或/和X-射线粉末衍射(简称粉末X-衍射XRP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TG)等。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详细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人士。

孔隙结构的研究方法

孔隙结构的研究方法
• 铸体薄片:将注入浸染剂的岩石进一步加工成岩石薄片。
碳酸盐岩的铸体薄片镜下孔隙特征(陶艳忠)
(a)残余颗粒云岩,残余鲕粒铸模孔a、生屑铸模孔b、蓝色铸 体,单偏光,四川盆地,三叠系,下三叠统,飞仙关组, WL1 井, 4352. 5m; (b) 粉晶藻灰岩,溶蚀孔,蓝色铸体,单江偏光 ,四川盆地,三叠系,飞仙关组,北碚剖面
a)岩石结构构造、主要粒径范围、颗粒 分选磨圆、岩石胶结类型等岩石基础信息
b)粒间填隙物类型及含量
c)孔隙类型、相对含量、孔隙发育程度
d) 岩石定名
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法
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法
• 扫描电镜法的机理与电视摄像存在一定近似度,在于通过电子枪发射出 电子束,在加速作用下实现偏转,电子束对样品表层展开扫描,样品与电 子间形成作用,激发出一系列信号,此信号经处理后于荧光屏上成像。
接收样品——样品制备——配置液态浸染剂—— 真空灌注——加压灌注——加温固——分样— —磨铸体薄片、铸体样品酸蚀
铸体技术
• 铸体骨架:若将注入了浸染剂的岩石用酸 处理,溶蚀掉组成岩石的碎屑矿物、岩块 和胶结物,即成为岩石孔隙的空间结构。
• 铸体薄片:将注入浸染剂的岩石进一步加 工成岩石薄片。
一、薄片法--铸体薄片法
(焦淑静,2012)
三、毛管压力曲线法--压汞法
三、毛管压力曲线法--压汞法
基本原理: 对于岩石而言,汞是非润湿相流体,若将汞注入被抽空的岩样孔隙系统内,
则必须克服岩石孔隙喉道所产生的的毛细管阻力。因此,当某一注汞压力与岩样 孔隙吼道的毛细管阻力达到平衡时,便可测得该注汞压力及其该压力条件下进入 岩样内的汞体积。
四、数字岩心法--CT技术
四、数字岩心法--CT技术

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

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

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什么是结构主义?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起源于20世纪中期的法国,受到文化人类学家克洛德·莱维-斯特劳斯(Claude Lévi-Strauss)和语言学家弗迪南德·德·索维尔(Ferdinand de Saussure)的启发。

结构主义的核心思想是世界的组织和意义取决于结构和系统,而非个别元素的特性。

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着重于分析系统和结构的关系,寻找其中的模式和规律。

以下是结构主义的几个重要的研究方法:1.分析二元对立关系:结构主义将世界看作是由一对对立的概念所构成的。

通过分析这些二元对立关系,研究者可以揭示出背后的结构和模式。

例如,莱维-斯特劳斯通过研究原始部落的社会结构,发现了一对对立的模式,比如近亲婚姻和外婚。

他认为这些对立关系反映了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结构。

2.研究符号和符号系统:结构主义认为符号是理解社会和文化现象的关键。

符号是一种代表特定意义的象征,可以是语言、文字、符号等。

通过研究符号系统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研究者可以揭示出潜在的符号结构和规律。

例如,索维尔通过研究语言结构,提出了语言符号的两个基本要素:符号的语音形式和符号的概念形式。

3.借助结构分析方法:结构分析方法是结构主义研究中的关键工具。

它可以用来分析和解释复杂系统和结构中的模式和关系。

它借鉴了数学和逻辑等方法,将系统分解为不同的元素,并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结构分析方法,研究者可以识别出系统的潜在规律和结构。

这种方法在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结构主义的影响和应用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对许多学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结构主义的几个重要应用领域:1.人类学:结构主义对人类学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莱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研究方法,重新定义了人类学的研究范式。

结构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

结构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

结构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的兴趣不断增加,结构生物学已经成为了前沿的研究领域。

结构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物分子结构的学科,旨在了解分子在三维空间中的结构构成和运动规律。

本文将介绍结构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以及在科技领域的重要意义和前景。

一、结构生物学的研究方法1. X射线晶体学X射线晶体学是结构生物学中最主要的一种技术方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X射线对生物分子进行照射,通过测量其衍射图案来确定生物分子的三维结构。

X射线晶体学适用于大多数生物大分子的研究,例如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等。

它可用于解析蛋白质的结构,理解其在生命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2. 核磁共振技术核磁共振技术是一种在结构生物学中用于研究原子的位置和分子运动的强大方法。

通过测量生物分子内原子之间的距离和角度,可以详细描绘出生物分子的三维结构。

与X射线晶体学相比,核磁共振技术的解析能力更强,且无需生物分子结晶,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结构生物学研究。

3. 电子显微镜技术电子显微镜技术是一种通过高分辨电子显微镜图像来确定生物分子结构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分子复合物,如生物膜蛋白复合物和细胞核复合物。

由于永久性结晶难以实现,因此该技术在结构生物学领域中仅限于已经形成聚集体的生物分子。

二、结构生物学的应用1. 免疫学结构生物学提供对免疫响应和疫苗开发的深入了解。

通过对抗原(病原体)和抗体结构的解析,研究人员可以设计更为有效的制剂,以提高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

2. 药物开发结构生物学研究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越来越多。

利用该学科的技术方法,药品研究者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药物与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更好地解析了它们的药效。

这有助于更加精确地设计新药,提高药品开发的成功率。

3. 矿物学结构生物学在矿物学中的应用领域正在不断扩大。

通过结晶学,研究人员可以获得有关晶体结构中原子形成和定位的详细信息。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使我们了解更多关于矿物和地球表面的性质的信息。

框架结构设计研究方法

框架结构设计研究方法
• 经济性分析:分析材料的价格、施工工艺、维护费用等经济指标
框架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框架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 结构安全性原则:确保结构在各种荷载作用下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与稳定性
• 结构功能性原则:满足建筑功能需求,保证结构的空间利用率与使用性能
• 结构经济性原则:在满足结构安全性与功能性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工程成本
• 结构验收:检查结构尺寸、标高、轴线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 材料验收:检查材料质量证明书、检验报告等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 设备验收:检查设备性能、安装质量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框架结构施工完成的评定标准
• 结构性能评定:根据结构试验与计算结果,评定结构的性能指标
• 工程质量评定:根据工程质量检验与验收结果,评定工程的质量等级
• 钢结构框架结构:以钢材为主要材料,具有较好的抗拉性能
• 混合结构框架:采用多种材料组合,如钢筋混凝土与钢的组合框架
框架结构的特点
• 框架结构具有较高的空间利用率,能够满足建筑空间需求
• 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较好,能够满足地震区的抗震设防要求
• 框架结构的施工工艺相对简单,有利于缩短工程周期
框架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领域

框架结构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
• 住宅建筑中的多层框架结构、高层框架结构等
• 住宅建筑中的公寓、别墅等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在公共建筑中的应用
• 公共建筑中的办公楼、商场、酒店等框架结构
• 公共建筑中的体育馆、展览馆等大跨度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在工业建筑中的应用
• 工业建筑中的厂房、仓库等框架结构
• 工业建筑中的烟囱、栈桥等特殊框架结构
• 动态分析方法:如自振频率法、振型法、模态叠加法等

结构主义研究方法

结构主义研究方法

结构主义研究方法结构主义研究方法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主要强调人类思维中的结构和符号对于文化和社会秩序的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一、基本概念结构主义研究方法是一种关注符号和语言结构的研究方法。

它将人类思维看作是一种结构,由不同的符号和符号之间的关系构成。

这种研究方法主要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由法国人莱维·斯特劳斯提出。

二、理论框架在结构主义研究方法中,一个采取了结构主义框架的研究者会考虑符号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仅仅关注符号的含义。

这种方法通常通过建立一组符号系统,比如语言系统、婚姻制度等,来深入研究不同符号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这些符号之间的关系通常被描述为二元对立,即某个符号的意义是通过与对立符号的对比来体现的。

三、研究方法结构主义研究方法通常采用对文本、文化现象和社会制度等作系统级别地分析。

例如,结构主义研究方法可以用于研究社会制度中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的符号和结构。

研究人员会通过分析文本语言、符号以及符号之间的关系来得出相应结论。

研究人员需要避免仅仅停留在某个符号表面的含义上,而是应该关注符号与其周围符号构成的整体。

四、优点和应用结构主义研究方法有以下优点:第一,它可以分析文本、语言、文化现象和社会制度,使我们对它们的意义有更深入的理解;第二,它强调符号和其周围的符号结构,因此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和现象的整体意义;第三,它提醒我们注意符号之间的一些微妙关系,这些象征含义有时可能被误解。

结构主义研究方法的应用非常广泛,在人类学、文化研究、语言学等领域都有一定的应用。

在人类学领域中,它被用于研究文化现象和符号系统,如村庄内习俗、神话和金融机构等。

在文化研究领域中,它被广泛运用于研究文化符号和文化现象,如流行文化和艺术。

而在语言学领域中,它被用于研究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等。

结构主义研究方法是社会科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方法。

它不仅适用于人类学、文化研究和语言学等领域,而且在其他社会科学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材料结构与性质的研究方法

材料结构与性质的研究方法

材料结构与性质的研究方法材料是物质的基本构成单位。

不同种类的材料有着不同的结构和性质,而这些结构和性质是由材料的原子、分子和晶体结构等因素共同决定的。

了解材料的结构和性质对于材料科学领域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材料结构与性质研究的方法,以期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X射线衍射技术X射线衍射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材料结构研究的技术,主要用于分析材料的晶体结构。

该技术是利用X射线穿过晶体后的衍射、干涉和散射现象来分析晶体结构的。

通过对X射线衍射图案的分析,可以得出材料的晶体结构及晶体的晶格常数、晶体取向等信息。

二、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是通过使用高能电子束扫描样品表面,并通过对产生的图像进行处理来得出材料的表面形貌和组成结构。

这种方法具有高分辨率和高深度信息的特点,可以用于研究纳米材料、金属材料和半导体材料的表面形貌及晶体结构等信息。

三、光谱学技术光谱学技术是使用不同波长的电磁辐射与材料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信号来研究材料的性质和结构。

光谱学技术广泛应用于材料的表征和分析领域,如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等。

四、热分析技术热分析技术是通过热力学测定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热学性能来研究材料的结构和性质。

常见的热分析技术有热差示扫描量热法、热重分析法、差热分析法等。

这些技术可以成功地判定材料的晶体结构、固相反应的温度、热膨胀系数等参数。

五、原位研究技术原位研究技术是一种实时观察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结构和性质变化的技术。

该技术有助于从原始材料中提取更详细的材料结构和性质信息。

这种技术常常用于研究材料在高温、高压和强磁场等条件下的表现。

总的来说,材料结构与性质研究是材料科学领域的核心部分。

以上介绍的技术是材料结构与性质研究的主要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用于研究不同类型的材料,以及识别和改进材料属性的关键因素。

通过结合这些技术,可以获得更深入的材料结构和性质信息,并用于材料的设计和优化。

结构生物学研究方法

结构生物学研究方法

结构生物学研究方法
哇塞,结构生物学研究方法,这可真是超级有趣又超级重要的领域啊!
首先来说说结构生物学研究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吧。

这当中呢,第一步就是要准备好样品,就像厨师准备食材一样,样品的质量可是至关重要的呀!然后进行数据的收集,这就好比是给研究对象拍好多好多的照片。

在这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实验条件的控制,稍有不慎,可能就前功尽弃啦!还有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那可得仔细再仔细,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哦。

接着谈谈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吧。

哎呀呀,这可不能马虎呀!就像走钢丝一样,必须得稳稳当当的。

实验设备要好好维护,保证不出差错。

实验人员也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可不能有丝毫的侥幸心理呀!不然出了问题那可不得了。

再讲讲应用场景和优势。

结构生物学研究方法在药物研发中那可是大显身手啊!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药物与靶点的相互作用,就像是给我们配上了一副超级眼镜,能看清那些微小的细节。

在生物学研究中也是不可或缺的,能让我们深入探究生命的奥秘。

它的优势就在于能够提供直观、准确的信息,这可不是一般方法能比的呀!
来看看实际案例吧。

比如说在新冠病毒的研究中,结构生物学研究方法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通过对病毒结构的解析,我们对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为疫苗和药物的研发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这效果简直太棒啦!
我觉得呀,结构生物学研究方法真的是太厉害啦!它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生命奥秘的大门,让我们看到那些隐藏在微观世界里的精彩。

我们一定要好好利用它,为人类的健康和科学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不饱和配体和低氧化态中心原子之间形成配合物时可 能出现电子由中心原子轨道跃迁到配体的这类电荷迁移 谱带。对于所谓反馈型配合物就经常出现这种情况, 如:
[Co(NH3)5N3]2+

Co2+ + 5NH3 + N3
即光照下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大约处在30000 cm−1.(紫 外区)
有几种情况: (1) 发生电荷跃迁的化合物可以是阴离子或配体上的电子移向金 属离子(M←C) ① Mn7+ 是d0组态不出现d-d跃迁,MnO4−的紫色是由于O2−→Mn7+ 产生的荷移谱带吸收峰, 在可见光区的18500 cm−1处。 ② VO43−(36900 cm−1)→CrO42−(26800 cm−1)→MnO4−(18500 cm−1) 从左到右, Z 变大, r 变小, Mn+ 越易获得电子,荷移谱带向低 波数移动(淡黄→ 黄→紫色)。 (2) 主要定域在金属上的π成键分子轨道的电子也可以向主要定域 在配体上的π*反键分子轨道跃迁,即M→C跃迁。这是另一类 电荷跃迁,如CO, NO, CN−, Py 等配体所形成的配合物。 (3) 荷 移 谱 还 常 发 生 在 混 合 价 的 化 合 物 中 , 如 普 鲁 士 兰 K{Fe[Fe(CN6)]}深兰色,是因为[Fe(CN)6]4−中Fe2+的d电子移向 外界 Fe3+ 的缘故。 (NH4)2SbBr6 暗棕色,实际上是 [SbBr6]3− 和 [SbBr6]−中的Sb3+与Sb5+间电荷跃迁的结果。 (4) 荷迁移也可以发生在一个化合物中的不同原子之间,如: FeTiO3因存在电子由Fe2+向Ti4+跃迁而呈黑色。

Co(NH3)62+ + I
(b) 中心原子的氧化能力越高,配体的 还原能力越强,则所需的激发能越小, 波长就越长。 这解 释 了 在混 合 配 合物 [Co(NH3)5x]2+ 中(x = F−, Cl−, Br−, I−)其波长增加次序 为F− <Cl− <Br− <I−的事实。
(c) 这种光谱的消光系数远比d-d跃迁来得大。
物质从微观状态都是有一定的分子能级E。 当物质和各种的 电磁波(或微粒)相互作用而符合下列关系时,就会从初态能 级Ei跃迁到终态能级Ef。 ΔE = Ef – Ei = hν h为plank常数
结构研究方法的一般特点就是利用各种能量的电磁波作为能 源投照在被研究物质样品上。利用特定的检测从而测量这种 相互作用过程某一物理量的变化。并将所测的结果记录下来, 因而这四大都是有如下部件: 能源→样品→检测器→记录器 记录器所记录下来的图谱,横坐标为表示定性的的物理量 ( 例如波长),纵坐标为表示定量的物理量(例如强度). 下图表示了一些结构分析中常用的各种电磁波的一些特征, 并且由此可以大致划分光谱区域并对实际方法进行分类分类。
(3) 配体内的电子跃迁带 在有机配体中经常出现配体分子内电子跃迁,由于 某些有机配体这种谱的强度比较大 , 所以这类配合物的 光谱和自由配体的光谱很相似。在有机化合物中,分子 轨道能级的能量次序一般为:成键 σ <成键 π<非键 n< 反键π*<反键σ*。n→π*跃迁通常比π→π*能量要小些。 总体来看,若 M←L 间主要是离子键,则中心体对配体 的影响与配体质子化作用类似,吸收曲线的波长、强度 和形状,配位前后一般变化不大。若 M←L 间以共价作 用为主,则配体配位前后的吸收光谱会有较大改变,而 且随共价程度不同而改变。 配合物稳定性越大,则吸收带紫或蓝移越大。
范围 r-射线
本质 核
光源 宇宙射线或 人工辐射
检测器
闪烁计数器
一 . 电子光谱在配合物中的应用
电子光谱经常应用于配合物的组成、反应平衡和动力学 研究。本节将重点讨论如何从该法获得配合物成键性质的问 题。
(一)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电子光谱 电子吸收光谱是由于配合物分子中的价电子吸收光源能 量hν 后, 从低能级E1的分子轨道跃迁到高能级的E2的分子轨 道而引起的:
一般来说,电荷迁移光谱出现在紫外区,因此过渡金 属离子的颜色大都是由于 d−d 跃迁而不是电荷迁移而 引起的。但有时,电荷迁移跃迁的能级差较小,因而 它也可能出现在可见光谱区而掩盖了d-d跃迁。例如, [Fe(CN)6]3− 配合物的红颜色就是电荷迁移光谱引起的。
电荷跃迁:一种配合物吸收可见光除了可能发生的 d−d 跃迁外,还可能发生电子从一个原子转移到另一 个原子而产生的荷移吸收带。这类电子跃迁称为电荷 跃迁。这种跃迁通常是允许的跃迁 , 对光有很强的吸 收。吸收谱带的ε数量级可在104左右,发生这种跃迁 的物质常呈深色。
为d-d的能级差不大, 因而它们常常处在可见光谱区。 b. 当水配合物中的水被碱性较高的配体的取代时, d-d轨道间的能级差变大,d−d 跃迁移向短波 ( 紫移 ) 。另外, 当加入新的配体而改变配合物的对称性时,谱带的强度也 往往会变化。 例如, 兰色[CoCl4]2−(Td) 比[Co(H2O)6]2+(Oh)具有更 大的消光系数。
光谱区域及其实验方法的分类
波长(A) 10-2 10-1 x-射线 10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微波 射频 分子转动 电磁波发射器 电磁接受器 红外 热敏器 紫外 可见 分子振动 燃烧火焰 外层电子 高压放电 眼 睛 内层电子 电子发射管 照 片 光电池
o
ΔE = E2 – E1 = hν = hc/λ
பைடு நூலகம்
1、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光谱 对于研究较多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出现的吸收带 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三类: (1)d−d 跃迁谱带 电子从中心原子的 d 轨道跃迁到较高能级的 d 轨道, 例如dt →de (八面体场),后面还要讲到。这类跃迁是 禁阻的。
2g g
a. 配体的微扰效应引起这种d−d跃迁强度较弱。因
(a) 在中心原子和配体间可能发生电子迁移,即电子从 主要是配体的分子轨道跃迁到主要是中心原子的分子轨 道。在可氧化的配体和高氧化态的中心原子之间可能出 现这种情况。例如:当配体是阴离子时,经常出现这类 跃迁,在形式上可写成: hν 3+ − 2+
i) Fe + NCS Fe + NCS
ii) Co(NH3)63+ + I−
配合物
CuSO4
[Cu(H2O)6-xClx]2-x [Cu(H2O)6]2+ [Cu(NH3)6]2+
[Cu(en)3]2+
光化序
SO42-
<Cl-
<H2O
<NH3
<en
Δ值
红外区
近红外区
<12600
<15100
<16400 cm-1
吸收峰


>794
662
610 nm
颜色

绿
浅蓝
深蓝
蓝紫
(2)电荷迁移谱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