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 我的弟弟“小萝卜头”3教案 人教版
《语文教案-我的弟弟“小萝卜头”》

《语文教案-我的弟弟“小萝卜头”》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我的弟弟“小萝卜头”》。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萝卜头”的由来和故事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家庭亲情的认识和珍视。
(2)培养学生对亲人的关爱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理解“小萝卜头”的由来和故事背景。
(2)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我的弟弟“小萝卜头”》的文本。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
(2)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故事的大意,组内讨论。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的疑问。
5. 小组合作:(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小萝卜头”的理解和感受。
(2)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成员补充。
6.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亲情的重要性,培养对家庭亲情的认识。
(2)学生分享自己的亲情经历,进行情感交流。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我的弟弟“小萝卜头”》。
(2)运用课中学到的生字词,写一篇关于家人的小短文。
2. 拓展作业:(1)学生收集有关亲情的文章或故事,进行阅读和分享。
(2)学生思考并记录下自己对家人的感激之情,进行创作。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评估:(1)观察学生在朗读课文时的表现,判断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语文教案-我的弟弟“小萝卜头”》

《语文教案-我的弟弟“小萝卜头”》第一章:教案概述1.1 教学目标1. 了解课文《我的弟弟“小萝卜头”》的主要内容,理解其中所传递的亲情与成长的主题。
2.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
1.2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通过课文学习,理解作者对弟弟的深厚感情以及成长过程中的感悟。
2. 难点: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体会亲情的力量。
1.3 教学方法1. 采用情景教学法,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
2. 运用互动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欲望。
第二章:课文解析2.1 课文简介《我的弟弟“小萝卜头”》是一篇描述作者与弟弟之间亲情成长的散文。
文章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弟弟的成长过程,展现了作者对弟弟的关爱与呵护。
2.2 课文内容解析2.2.1 第一部分:作者对弟弟的童年回忆,描述了弟弟的可爱与调皮。
2.2.2 第二部分:作者关注弟弟的成长,关注他的学习与生活,弟弟在关爱中逐渐成长。
2.2.3 第三部分:作者感悟到亲情的伟大,意识到作为哥哥的责任与担当。
2.3 讨论与思考2.3.1 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所展现的亲情对你有何启示?2.3.2 学生分享:你与家人之间有哪些温馨的故事?第三章:朗读与表达3.1 朗读训练1. 学生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的情感。
2.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停顿和情感把握。
3.2 表达训练1. 学生以口头表达的形式,分享自己与家人之间的亲情故事。
2. 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来表达情感。
第四章:课堂实践4.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的场景,体验作者与弟弟之间的亲情。
4.2 情景剧创作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编自导自演情景剧,展示亲情成长的历程。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5.2 课后反思2. 教师收集学生的反思,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第六章:扩展阅读与讨论6.1 扩展阅读1. 推荐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文章,如《傅雷家书》、《背影》等,扩展学生对亲情的理解。
三年级语文上册《我的弟弟“小萝卜头”》教学设计-教学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我的弟弟“小萝卜头”》教学设计-教学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萝卜头”的特点及他是怎样学习的,学习“小萝卜头”具有远大的革命理想,为建设新中国而刻苦学习的精神,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指导学生会认本课四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领会“小萝卜头”的特点及在牢房里他是怎样刻苦学习的。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读懂重点句。
真正理解和体会“小萝卜头”在狱中的艰苦生活和极差的学习条件下仍然刻苦学习。
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收集有关“小萝卜头”的其它事迹。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读懂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指导学生会认本课四个生字,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领会“小萝卜头”的特点及在牢房里他是怎样刻苦学习的。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读懂重点句。
真正理解和体会“小萝卜头”在狱中的艰苦生活和极差的学习条件下仍然刻苦学习。
教学过程一、审题质疑,导入激趣1、读题后审课题:从题目看本文是写谁的?2、看到题目后,你还能想些什么吗?(“小萝卜头”长得什么样?有多大年纪?他有什么特点?是怎样的一个人?)同学们想知道这些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阅读提示,明确本课学习任务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要求会认的四个生字及词语。
2、再次读课文,边读边想刚才大家质疑的问题。
四、精读课文,深入感悟1、说一说,课文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2、自读课文,画出描写“小萝卜头”的句子,了解他的特点。
3、熟读深思:(1)大家为什么叫他“小萝卜头”?(2)弟弟在牢房里是怎样刻苦学习的?他为什么这样做?4、小组讨论交流5、集体交流要求:把你们小组同学的意见综合起来,尽量把书中的语言变成你自己的语言。
五、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通过交流收集的资料,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识。
语文教案-我的弟弟“小萝卜头”--教学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我的弟弟“小萝卜头”*-教学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按阅读提示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习“小萝卜头”具有远大革命理想,为建设新中国而刻苦学习的精神,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步骤:(一)导入(有条件的话,课前组织学生观看电影《红岩》)观看电影《红岩》后,给你印象最深的人是谁?从电影中你了解到了“小萝卜头”的哪些情况?(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逐自然段读课文(随时正音),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明确:这篇课文讲的是“小萝卜头”宋振中在国民党监狱中的生活,表现了小萝卜头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认真刻苦学习的精神。
(三)结合自学,引导深入理解课文1.理解第二自然段。
(1)理解句子:长期监狱生活把弟弟折磨得面黄肌瘦。
①结合一自然段理解“监狱生活”。
教师讲述:小萝卜头的爸爸是一位共产党员,由于进行革命活动,宣传抗日,在1941年的时候被国民党反动派抓起来了,在这之后呢?敌人又骗小萝卜头的妈妈去监狱探望亲人。
这个时候,妈妈抱着仅仅八个月的小萝卜头去了;结果母子俩人也被敌人抓起来了。
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②结合具体内容理解“折磨”。
a.“一年到头不见阳光”b.比较句子:③理解“面黄肌瘦”。
(3)朗读二自然段,加深理解。
2.理解四、五自然段。
(1)指读思考:哪两件事说明弟弟爱学习?(2)讨论理解四自然段:①默读思考:这个自然段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明确:弟弟爱学习,也很有礼貌②指读:弟弟怎样有礼貌?理解:每次、总是、轻轻③弟弟怎样爱学习?明确:功课好,用俄语④小结:第一句概括讲弟弟爱学习,有礼貌,后面五句话具体的讲弟弟是怎样爱学习,有礼貌的。
⑤指导朗读。
(3)讨论理解第五自然段①把写小萝卜头学习刻苦的句子画下来,四人一组讨论理解。
②重点理解“不管……总是……”a.“不管”后面列举了哪些情况?b.想象阴暗、潮湿的牢房里学习条件的恶劣。
《我的弟弟小萝卜头》教案

《我的弟弟小萝卜头》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让学生了解和理解小萝卜头的成长背景和心路历程。
1.2 培养学生对亲情、友情、家庭和成长的思考和感悟。
1.3 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解析对《我的弟弟小萝卜头》进行逐段解析,让学生理解小萝卜头的成长环境、性格特点以及在家庭中的地位。
2.2 讨论与思考让学生思考小萝卜头的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及他如何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课文,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和分析。
3.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课文中的某个问题进行讨论,并分享讨论结果。
3.3 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小萝卜头的成长故事。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4.2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3 写作练习通过学生的写作练习,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我的弟弟小萝卜头》5.2 PPT课件5.3 小组讨论指南5.4 写作练习模板第六章:教学准备6.1 课文《我的弟弟小萝卜头》打印稿6.2 PPT课件制作6.3 小组讨论指南准备6.4 写作练习模板准备第七章:教学步骤7.1 课文阅读与解析让学生阅读课文《我的弟弟小萝卜头》,对课文进行逐段解析,理解小萝卜头的成长背景和心路历程。
7.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讨论指南,就课文中的某个问题进行讨论,并分享讨论结果。
7.3 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按照写作模板,写一篇关于小萝卜头的成长故事。
7.4 学生作品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作品,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第九章:教学拓展9.1 推荐阅读为学生推荐与《我的弟弟小萝卜头》类似的成长故事书籍,让学生进行阅读,拓展知识面。
9.2 观看相关影视作品推荐学生观看与课文相关的影视作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语文教案]三年级语文上册《我的弟弟“小萝卜头”》教学设计
![[语文教案]三年级语文上册《我的弟弟“小萝卜头”》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72aaf65c850ad02de8041bf.png)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语文教案]三年级语文上册《我的弟弟“小萝卜头”》
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萝卜头”的特点及他是怎样学习的,学习“小萝卜头”具有远大的革命理想,为建设新中国而刻苦学习的精神,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指导学生会认本课四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领会“小萝卜头”的特点及在牢房里他是怎样刻苦学习的。
他为什幺要这样做。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读懂重点句。
真正理解和体会“小萝卜头”在狱中的艰苦生活和极差的学习条件下仍然刻苦学习。
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收集有关“小萝卜头”的其它事迹。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读懂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指导学生会认本课四个生字,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领会“小萝卜头”的特点及在牢房里他是怎样刻苦学习的。
他为什幺要这样做。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读懂重点句。
真正理解和体会“小萝卜头”在狱中的艰苦生活和极差的学习条件下仍然刻苦学习。
努力学习,报效父母。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我的弟弟小萝卜头》优秀教学案例

2.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课文中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情感共鸣。
3.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和兄弟姐妹之间的趣事,将生活与课文紧密结合,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问题导向
教师将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2.教师详细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修辞手法等,如“弟弟”、“萝卜头”等词汇的含义,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3.逐段分析课文,让学生了解小萝卜头的形象特点,感受作者对弟弟的关爱和疼爱。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觉得小萝卜头很可爱?”“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表达对弟弟的喜爱的?”等。
5.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如诚实、勇敢、善良等,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文《我的弟弟小萝卜头》的学习,教师将采用情境创设的教学策略。通过多媒体展示、角色扮演、生活实例等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亲情、温馨的家庭氛围。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课文中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前,教师对学生们进行了学情分析,了解到他们对家庭、亲情已有一定的认知,但观察事物和表达能力尚需提高。因此,本案例将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互动性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提升自身素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我的弟弟小萝卜头》的内容,掌握生字词,如“弟弟”、“萝卜头”等,并学会正确运用。
(五)作业小结
1.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自己兄弟姐妹的作文,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
《语文教案-我的弟弟“小萝卜头”》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语文教案-我的弟弟“小萝卜头”》课时安排:1课时年级:二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故事,了解“小萝卜头”这个角色的特点和成长过程。
2. 培养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教育学生学会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把握主要角色特点。
2. 学生能够运用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准备教具:1. PPT课件2. 故事绘本《我的弟弟“小萝卜头”》3. 阅读理解练习题教学环境:1. 教室2. 投影仪3. 故事绘本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 利用PPT课件展示故事封面,引起学生兴趣。
2.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为新课做好铺垫。
Step 2:阅读故事1. 带领学生共同朗读故事《我的弟弟“小萝卜头”》。
2. 边读边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细节,理解“小萝卜头”的特点和成长过程。
Step 3:讨论交流1. 故事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小萝卜头”的理解和感受。
2. 邀请部分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Step 4:阅读理解练习1. 发放阅读理解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针对练习题进行讲解,巩固所学内容。
Step 5: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小萝卜头”的成长过程和特点。
2. 教育学生学会关爱他人,乐于助人,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四、课后作业1. 让学生复述故事《我的弟弟“小萝卜头”》的主要内容。
2. 写一篇关于“如何做一个有爱心的人”的作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故事《我的弟弟“小萝卜头”》,让学生了解了一个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角色。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课堂气氛活跃。
通过阅读理解练习,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课后,部分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仍有所欠缺,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关注和引导。
六、教学拓展1.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角色扮演,体会故事中各个角色的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我的弟弟“小萝卜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按阅读提示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习“小萝卜头”具有远大革命理想,为建设新中国而刻苦学习的精神,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步骤:
一、审题质疑,交流资料
1.教师板书《我的弟弟“小萝卜头”》,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我的弟弟是谁?他为什么叫“小萝卜头”?文中写了他什么事?……)
2.请同学们介绍,交流有关本文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明白的字词又可查查字典。
①读准字音:逮 dài 逮捕,不要读成“dǎi”。
难nàn 难友,不要读成“nán”。
强qiǎng勉强,不要读成“qiáng”。
闷 mēn 闷热,不要读成“mèn”
趴 pā趴在,不要读成“bā”。
②理解词义
秘密逮捕:逮捕是捉拿的意思,秘密逮捕是偷偷摸摸地,不公开地抓人。
囚衣:囚指被拘禁的人,囚衣是指被送进监狱里的犯人穿的衣服。
折磨:指在肉体上,精神上受痛苦。
内幕:外界不知道的内部情况,多指坏的,不敢公开的情况。
勉强:本课指不是甘心情愿的。
政治犯:指由于从事某种政治活动被认为犯罪的人。
本文中的“政治犯”加引号,表示否定,指的是革命者。
珍贵:价值大,意义深刻、宝贵,本课是指“小萝卜头”把黄伯伯送给他的铅笔看得很宝贵。
来之不易:课文中指弟弟得到的学习机会是很不容易的。
2.了解每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三、细读课文,明理悟道。
1.默读课文,标画:你从哪个洞,哪个句子中读懂了什么?
2.小组交流。
3.班内汇报交流(谈体会,练初读)。
(1)从“牢房一年到头不见阳光,阴暗潮湿。
弟弟穿的是妈妈改小的囚衣,吃的和大人一个样,也是发霉发臭的牢饭。
长期监狱生活把弟弟折磨得面黄肌瘦。
”这段话中体会出“小萝卜”头居住的条件中分恶劣;吃的不如猪狗食;“小萝卜头”的体质很差,脑袋大,身子小,全身皮包骨头。
这也是他名字得来的原因。
另外反映了敌人对革命者及他们的子女摧残、折磨、迫害的事实。
(2)从“弟弟学习很认真,也很刻苦”体会出①“小萝卜头”懂得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因为国民党反动派的监狱是不准读书,看报的,“小萝卜头”的学习机会是经过爸爸和难友的斗争才得到的,因此,他更加珍惜学习时间,更加刻苦学习。
②“他牢牢记住妈妈的话:将来革命胜利了,还要建设新中国。
”“妈妈”是荃得,在敌人的监狱中始终与敌人斗争,坚信革命定会成功。
“小萝卜头”正是从妈妈的言行中受到教育,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妈妈的话成粉也刻苦学习的动力。
四、抓典型段,随文练笔。
1.读4.5自然段,看看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特点?
(全段内容是围绕第一句话来写的,这就叫作先概括后具体的叙述方法。
)
2.下面看看我们能不能用“概具”的段式练习写一段话。
(1)以下列句子为总起,用文中内容写一段话(主句中任选一句。
)
①弟弟很爱学习。
②弟弟很有礼貌。
③弟弟的学习机会真是来之不易。
(2)以下列句子作为总起,结合自己的情况写一段话(任选或自己出总起句。
)
①我的学习条件多么好!
②在学习上,我做到了“认真”二字。
③……
五、作业
1.完成片断练习。
2.把“小萝卜头”的故事讲给小朋友听。
3.预习29课。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有条件的话,课前组织学生观看电影《红岩》)观看电影《红岩》后,给你印象最深的人是谁?从电影中你了解到了“小萝卜头”的哪些情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逐自然段读课文(随时正音),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这篇课文讲的是“小萝卜头”宋振中在国民党监狱中的生活,表现了小萝卜头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认真刻苦学习的精神。
三、结合自学,引导深入理解课文
1.理解第二自然段。
(1)理解句子:长期监狱生活把弟弟折磨得面黄肌瘦。
①结合一自然段理解“监狱生活”。
教师讲述:小萝卜头的爸爸是一位共产党员,由于进行革命活动,宣传抗日,在1941年的时候被国民党反动派抓起来了,在这之后呢?敌人又骗小萝卜头的妈妈去监狱探望亲人。
这个时候,妈妈抱着仅仅八个月的小萝卜头去了;结果母子俩人也被敌人抓起来了。
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②结合具体内容理解“折磨”。
a.“一年到头不见阳光”
③理解“面黄肌瘦”。
(3)朗读二自然段,加深理解。
2.理解四、五自然段。
(1)指读思考:哪两件事说明弟弟爱学习?
(2)讨论理解四自然段:
①默读思考:这个自然段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明确:弟弟爱学习,也很有礼貌
②指读:弟弟怎样有礼貌?
理解:每次、总是、轻轻
③弟弟怎样爱学习?
明确:功课好,用俄语
④小结:第一句概括讲弟弟爱学习,有礼貌,后面五句话具体的讲弟弟是怎样爱学习,有礼貌的。
⑤指导朗读。
(3)讨论理解第五自然段
①把写小萝卜头学习刻苦的句子画下来,四人一组讨论理解。
②重点理解“不管……总是……”
a.“不管”后面列举了哪些情况?
b.想象阴暗、潮湿的牢房里学习条件的恶劣。
c.体会弟弟是怎样的孩子?
明确:不怕困难,刻苦学习
d.指导朗读。
(4)总结: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知道了弟弟是个刻苦学习的孩子。
弟弟在恶劣的环境中为什么这样做呢?
3.学习六自然段
(1)默读思考:弟弟为什么刻苦学习?
①理解“来之不易”。
a.“经过难友们几次斗争,特务才勉强同意……”
b.得到一张纸,一支笔很不容易。
C.妈妈把草纸省下来。
②理解“牢牢”“将来”“建设”。
(2)总结
①弟弟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所以刻苦学习。
②在妈妈的教育下弟弟树立了革命的信念,这是他刻苦学习的动力。
(3)指导朗读。
四、总结全文
1.学生拿出自己的照片和有关“小萝卜头”的图片。
讲述:我和“小萝卜头”比童年2.师总结全文。
3.有感情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把“小萝卜头”的故事讲给小朋友听。
2.预习第29课。
教案点评: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师注意培养学生联系句子理解词语及联系上下文读懂句子的能力,及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使学生懂得“小萝卜头”为建设祖国而刻苦学习精神,并注意课前培养学生搜集和阅读有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