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和鹿的故事课文原文

合集下载

狼三则其文言文翻译

狼三则其文言文翻译

狼三则。

其一,狼欲得鹿,逐之。

鹿走,得其角。

狼不得鹿,反为鹿角所害。

其二,狼欲得羊,逐之。

羊走,得其角。

狼不得羊,反为羊角所害。

其三,狼欲得牛,逐之。

牛走,得其角。

狼不得牛,反为牛角所害。

【译文】狼有三则故事。

第一则,狼想要捕捉鹿,便追赶它。

鹿奔跑时,抓住了鹿的角。

狼未能捕捉到鹿,反而被鹿的角所伤害。

第二则,狼想要捕捉羊,便追赶它。

羊奔跑时,抓住了羊的角。

狼未能捕捉到羊,反而被羊的角所伤害。

第三则,狼想要捕捉牛,便追赶它。

牛奔跑时,抓住了牛的角。

狼未能捕捉到牛,反而被牛的角所伤害。

【原文】狼之所以为狼,以其有狼之心也。

狼之心,贪欲无厌,狡猾多变。

故狼之逐鹿、羊、牛,皆因其贪欲无厌也。

然而,狼之心虽贪,却亦有所忌惮。

忌惮者,鹿、羊、牛之角也。

鹿、羊、牛之角,虽不足以制狼之死命,然足以令狼痛苦不堪。

故狼虽贪,不敢轻举妄动,恐为鹿、羊、牛之角所害。

【译文】狼之所以成为狼,是因为它拥有狼的本性。

狼的本性,贪婪无止境,狡猾多变。

所以狼追逐鹿、羊、牛,都是因为它贪婪无止境。

然而,狼虽然贪婪,却也有所忌惮。

忌惮的是鹿、羊、牛的角。

鹿、羊、牛的角,虽然不足以致命于狼,却足以让狼痛苦不堪。

因此,狼虽然贪婪,却不敢轻举妄动,害怕被鹿、羊、牛的角所伤害。

【原文】人亦然。

人之心,亦贪欲无厌,狡猾多变。

故人亦常为贪欲所驱使,追逐名利,不知疲倦。

然而,人之心亦有所忌惮。

忌惮者,道德、法律、良心也。

道德、法律、良心,虽不足以制人之死命,然足以令人之心灵痛苦不堪。

故人虽贪,不敢轻举妄动,恐为道德、法律、良心所害。

【译文】人也是如此。

人的本性,也是贪婪无止境,狡猾多变。

所以人们也常常被贪婪所驱使,追逐名利,不知疲倦。

然而,人的本性也有所忌惮。

忌惮的是道德、法律、良心。

道德、法律、良心,虽然不足以致命于人,却足以让人心灵痛苦不堪。

因此,人虽然贪婪,却不敢轻举妄动,害怕被道德、法律、良心所伤害。

是以,狼三则,亦为人之鉴。

人当以狼为鉴,警惕自己的贪婪之心,克制自己的欲望,坚守道德、法律、良心,方能成就一番事业,成就一番人生。

课文鹿和狼的故事

课文鹿和狼的故事

7罗斯福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下令捕杀的恶狼,居然也是森林的保护者!狼吃鹿看起来残忍,却维护着鹿群的种群稳定。

这是因为,狼吃掉一些鹿后,就可以将森林中鹿的总数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森林也就不会被鹿群糟蹋得面目全非。

同时,狼吃掉的多数是病鹿,又有效地控制了疾病对鹿群的威胁。

而罗斯福下定决心要保护的鹿,一旦数量超过森林可以承载的限度,就会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给森林带来巨大的生态灾难。

也就是说,过多的鹿会成为毁灭森林的罪魁祸首。

8这与人们对狼和鹿的认识似乎是相悖的。

童话中,狼几乎永远担着欺负弱小的恶名。

如,中国“大灰狼”的故事和西方“小红帽”的故事。

而鹿则几乎总是美丽、善良的化身。

狼是凶残的,所以要消灭;鹿是善良的,所以要保护。

罗斯福保护鹿群的政策,就是根据这种习惯看法和童话原则制定的。

9 凯巴伯森林中发生的这一系列故事说明,生态的“舞台”上,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

森林中既需要鹿,也需要狼。

仅仅根据人类自身的片面认识,去判定动物的善恶益害,有时会犯严重的错误。

狼和鹿的故事

狼和鹿的故事

狼和鹿的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林子里有一只大灰狼和一只梅花鹿。

由于他们不在一个地方,一个东头一个西头,所以它们谁也不招惹谁,就这样和平地生活在一起。

在一次食物匮乏的冬季,这只又饥又渴的狼在林子里到处寻找食物,它坐在一棵树下叹息:“唉,我堂堂大灰狼也会因找不到食物受饿呀!”忽然,它眼睛一转,兴奋地大叫一声:“我想起来了!我可以到小鹿家,假装是她的朋友小松鼠做客!要是他开了门,我就扑上去,把他给吃了,这样我就不会在这挨饿受冻了!”大灰狼赶紧向梅花鹿家跑去。

这些话刚好被在树上的小松鼠听见,小松鼠赶紧向梅花鹿家跑去。

小松鼠十万火急的跑到梅花鹿家,向梅花鹿告诉大灰狼说的话。

梅花鹿听了,吓得不知所措,问小松鼠这可怎么办?小松鼠回答,不如我们将计就计,来个瓮中捉鳖......
不一会大灰狼就来了,说:“我是小松鼠,我到你家来做客了”屋里的小松鼠听着心里发笑。

小鹿说:“是小松鼠呀,我来给你开门。

”门一开,大灰狼就往前一扑,扑到了一个大坑里。

小鹿说:“大灰狼,我们井水不犯河水,你为什么要吃我?”大灰狼说:“我三天三夜没吃饭了,快饿死了。

”梅花鹿听了,动了怜悯之心,给了大灰狼一些水果,放它走了。

从此以后,大灰狼再也不找梅花鹿麻烦。

作者:李轩佑。

狼和鹿的故事

狼和鹿的故事

狼和鹿的故事篇一:狼和鹿的故事课文原文20世纪初,亚利桑那州北部的烤肉串森林仍然郁郁葱葱,生机盎然。

森林里大约有4000只鹿出没。

凶猛残忍的狼是鹿的大敌。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很想让凯巴伯森林里的鹿得到有效的保护,繁殖得更多一些。

他宣布凯巴伯森林为全国狩猎保护区,并决定由政府雇请猎人到那里去消灭狼。

枪声在森林中回荡。

在猎人冰冷的口吻下,狼一个接一个地尖叫着死了。

经过25年的捕猎,数千只狼被杀。

森林中捕食鹿的其他野生动物(如豹子)也被杀死。

这种受到特殊保护的鹿已成为烤肉串森林中的“宠物”。

在这个“自由王国”,它们自由生长繁殖,自由吃树,过着没有危险和充足食物的幸福生活。

很快,森林中的鹿增多了,总数超过了十万只。

十万多只鹿在森林中东啃西啃,灌木丛吃光了就啃食小树,小树吃光后又啃食大树的树皮??一切能被鹿吃的植物都难逃厄运。

森林中的绿色植被在一天天减少,大地露出的枯黄在一天天扩大。

灾难终于降临到鹿身上。

首先,饥饿导致大量鹿死亡,然后疾病流行,无数鹿消失。

两年后,鹿的总数从10万头急剧下降到4万头。

到1942年,整个烤肉串森林中只剩下不到8000只患病的鹿。

罗斯福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下令捕杀的恶狼,居然也是森林的保护者!狼吃鹿看起来残忍,却维护着鹿群的种群稳定。

这是因为,狼吃掉一些鹿后,就可以将森林中鹿的总数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森林也就不会被鹿群糟蹋得面目全非。

同时,狼吃掉的多数是病鹿,又有效地控制了疾病对鹿群的威胁。

而罗斯福下定决心要保护的鹿,一旦数量超过森林可以承载的限度,就会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给森林带来巨大的生态灾难。

也就是说,过多的鹿会成为毁灭森林的罪魁祸首。

这似乎与人们对狼和鹿的理解相矛盾。

在童话故事中,狼几乎总是恶名昭彰地欺负弱者。

例如,中国的“大灰狼”故事和西方的“小红帽”故事。

鹿几乎总是美丽和善良的化身。

狼很凶猛,所以必须消灭它;鹿是善良的,所以我们应该保护它们。

罗斯福保护鹿群的政策是基于这种传统观点和童话原则。

狼和鹿寓言故事

狼和鹿寓言故事

狼和鹿寓言故事狼和鹿寓言故事(通用20篇)狼和鹿寓言故事篇1故事发生在九十多年前,那时候美国郁郁葱葱的凯巴伯森林中,生活着四千来只活泼可爱的鹿。

这一方水土又同时养育了差不多数量的贪婪的狼,这对鹿的生存自然是一个极大的威胁。

罗斯福总统下令调集精兵强将,组建灭狼大军,决心将凶残的狼全部捕杀,使凯巴伯森林成为太平祥和的鹿的王国。

狼群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后,立即派遣外交大臣找灭狼大军统帅交涉:“尊敬的统帅,请转告总统阁下,你们的举措将会自食其果:在这片大森林里,如果鹿群消失了,狼群自然无法生存;反过来,如果狼群被消灭了,鹿群同样将面临灭顶之灾啊!我们互相依存、互相促进。

切莫人为地破坏生态平衡,否则必将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统帅大怒道:“这是强盗逻辑!在这片森林里,如果鹿群消失了,狼群自然无法生存;相反地,如果狼群被消灭了,鹿群只会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怎么会有灭顶之灾呢!”狼大使还想说什么,灭狼统帅早已不耐烦了,立即下令将狼大使斩首示众。

不多久,在灭狼大军的围歼下,狼群全军覆没了。

从前,在狼群的迫杀过程中,能够躲过灾难而继续繁衍后代的必然是鹿群中最强壮的个体;那些掉队的病鹿为狼群源源不断地提供美餐。

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使鹿群始终保持强健的体魄、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如今,狼群消失了,大森林里风和日丽,草木茂盛,鹿群不再担忧狼群的追杀,不再东躲西藏、东奔西逃,所有的鹿——当然也包括老弱病残者,全都无忧无虑地开始繁殖下一代。

这样,虽然鹿群的数量急剧增长,但鹿群的健康素质却急骤下降了。

终于有一天,瘟疫开始流行。

体质已经严重下降的鹿群很快受到传染,没过多久,凯巴伯森林里再也找不到鹿群活动的踪迹了。

罗斯福总统做梦也不曾想到会有这样的悲惨结局,他从鹿群的衰亡中得到了两个教训:一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二是不可人为地破坏生物链。

生物链环环紧扣,互为因果,它正是大自然的杰作啊!狼和鹿寓言故事篇2一天,一只兔子在山洞前写论文。

一只狼过来,问兔子:‘你在写什么?” 答:“论文” 狼问:“你的论文的主题是什么?” 答:“<论兔子如何吃掉狼>”。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14_ 鹿和狼的故事(5)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14_ 鹿和狼的故事(5)
鹿和狼的故事
•鹿死谁手 指鹿为马 •群雄逐鹿 心头撞鹿 •逐鹿中原 鹿伏鹤行
•狼狈为奸 狼吞虎咽 狼心狗肺 •狼烟四起 狼子野心 如狼似虎
在童话中 我认识到
凶狠 残暴?
•狼是………………的动物?
善良 可爱?
•鹿是………………的动物?
小组讨论
填空练习
罗斯福 消灭狼
被毁 大量死亡
苟延残喘
世界上的事物之间有“复杂的联 系”,不深入调查便不能下结论。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即好的一面 和坏的一面,不能一概而论。
人类绝不能违背自然,但要利用自 然好的一面服务人类。
列举事例
(第1----6自然段)
分析原因 得出结论
(第7---9自然段)
表达量 得 到 控 制
少 吃 植 被
得到保护
“引狼入室”
美国政府为了挽救“护鹿灭狼”带来的恶果,于 上世纪70年代制定了“引狼入室”计划。而当时 该计划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未能实施。随着人们 对环境意识的提高,“引狼入室”计划终于在 1995年得到实施。当年美国从加拿大运来首批野 狼放生到落基山中,从此,凯巴伯森林有焕发出 勃勃生机。

六年级语文:鹿和狼的故事课文

六年级语文:鹿和狼的故事课文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鹿和狼的故事课文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六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20世纪初,美国亚里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还是松杉葱郁,生机勃勃。

有四千只左右的鹿在林间出没,凶恶残忍的狼是鹿的大敌。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很想让凯巴伯森林里的鹿得到有效的保护,繁殖得更多一些。

他宣布凯巴伯森林为全国狩猎保护区,并决定由政府雇请猎人到那里去消灭狼。

枪声在森林中回荡。

在猎人冰冷的枪口下,狼接连发出惨叫,一命呜呼。

经过25年的猎捕,有六千多只狼先后毙命。

森林中其他以鹿为捕食对象的野兽(如豹子)也被猎杀了很多。

得到特别保护的鹿成了凯巴伯森林中的“宠儿”,在这个“自由王国”中,它们自由自在地生长繁育,自由自在地啃食树木,过着没有危险、食物充足的幸福生活。

很快,森林中的鹿增多了,总数超过了十万只。

十万多只鹿在森林中东啃西啃,灌木丛吃光了就啃食小树,小树吃光后又啃食大树的树皮……一切能被鹿吃的植物都难逃厄运。

森林中的绿色植被在一天天减少,大地露出的枯黄在一天天扩大。

灾难终于降临到鹿群头上。

先是饥饿造成鹿的大量死亡,接着又是疾病流行,无数只鹿消失了踪影。

两年之后,鹿群的总量由十万只锐减到四万只。

到1942年,整个凯巴伯森林中只剩下不到八千只病鹿在苟延残喘。

罗斯福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下令捕杀的恶狼,居然也是森林的保护者!尽管狼吃鹿,它却维护着鹿群的种群稳定。

这是因为,狼吃掉一些鹿后,就可以将森林中鹿的总数控制在一个合理的程度,森林也就不会被鹿群糟蹋得面目全非。

小学生鹿和狼的故事

小学生鹿和狼的故事

小学生鹿和狼的故事今天我学习了一篇文章叫做《狼和鹿的故事》,课文讲述的是20世纪初美国亚利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有4000只左右的鹿和狼群在林间出没,狼是鹿的天敌。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鹿和狼的故事,供大家参考。

鹿和狼的故事1在很久很久以前,林子里有一只大灰狼和一只梅花鹿。

由于他们不在一个地方,一个东头一个西头,所以它们谁也不招惹谁,就这样和平地生活在一起。

在一次食物匮乏的冬季,这只又饥又渴的狼在林子里到处寻找食物,它坐在一棵树下叹息:“唉,我堂堂大灰狼也会因找不到食物受饿呀!”忽然,它眼睛一转,兴奋地大叫一声:“我想起来了!我可以到小鹿家,假装是她的朋友小松鼠做客!要是他开了门,我就扑上去,把他给吃了,这样我就不会在这挨饿受冻了!”大灰狼赶紧向梅花鹿家跑去。

这些话刚好被在树上的小松鼠听见,小松鼠赶紧向梅花鹿家跑去。

小松鼠十万火急的跑到梅花鹿家,向梅花鹿告诉大灰狼说的话。

梅花鹿听了,吓得不知所措,问小松鼠这可怎么办?小松鼠回答,不如我们将计就计,来个瓮中捉鳖……不一会大灰狼就来了,说:“我是小松鼠,我到你家来做客了”屋里的小松鼠听着心里发笑。

小鹿说:“是小松鼠呀,我来给你开门。

”门一开,大灰狼就往前一扑,扑到了一个大坑里。

小鹿说:“大灰狼,我们井水不犯河水,你为什么要吃我?”大灰狼说:“我三天三夜没吃饭了,快饿死了。

”梅花鹿听了,动了怜悯之心,给了大灰狼一些水果,放它走了。

从此以后,大灰狼再也不找梅花鹿麻烦。

鹿和狼的故事2大自然是一位千姿百态的魔术师,它变出了贪念重生的人类,变出了可爱至极的动物,更是变出了千变万化的植物,在几百年前,他们朝夕相处,今天他们互相残杀,惨不忍睹,造成这已无可挽回的是贪得无厌的人类……20世纪美国的一方土地上,生机勃勃,有残忍的狼,还有温顺的鹿。

总统想让鹿多一些。

经过25年的追捕,狼的总数日益下降,鹿虽没有了天敌的追捕,但并没有因此增多,反而锐减。

总统怎么也没有想到,狼竟是森林的保护者……大自然是我们朝夕相处的好朋友,同时也是动物的守护者,据统计20世纪有110个种和亚种的哺乳动物以及139种和亚种的鸟类在地球上消失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初,美国亚里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还是松杉葱郁,生机勃勃。

有四千只左右的鹿在林间出没,凶恶残忍的狼是鹿的大敌。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很想让凯巴伯森林里的鹿得到有效的保护,繁殖得更多一些。

他宣布凯巴伯森林为全国狩猎保护区,并决定由政府雇请猎人到那里去消灭狼。

枪声在森林中回荡。

在猎人冰冷的枪口下,狼接连发出惨叫,一命呜呼。

经过25年的猎捕,有数千只狼先后毙命。

森林中其他以鹿为捕食对象的野兽(如豹子)也被猎杀了很多。

得到特别保护的鹿成了凯巴伯森林中的“宠儿”,在这个“自由王国”里,它们自由自在地生长繁育,自由自在地啃食树木,过着没有危险、食物充足的幸福生活。

很快,森林中的鹿增多了,总数超过了十万只。

十万多只鹿在森林中东啃西啃,灌木丛吃光了就啃食小树,小树吃光后又啃食大树的树皮……一切能被鹿吃的植物都难逃厄运。

森林中的绿色植被在一天天减少,大地露出的枯黄在一天天扩大。

灾难终于降临到鹿群头上。

先是饥饿造成鹿的大量死亡,接着又是疾病流行,无数只鹿消失了踪影。

两年之后,鹿群的总量由十万只锐减到四万只。

到1942年,整个凯巴伯森林中只剩下不到八千只病鹿在苟延残喘。

罗斯福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下令捕杀的恶狼,居然也是森林的保护者!狼吃鹿看起来残忍,却维护着鹿群的种群稳定。

这是因为,狼吃掉一些鹿后,就可以将森林中鹿的总数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森林也就不会被鹿群糟蹋得面目全非。

同时,狼吃掉的多数是病鹿,又有效地控制了疾病对鹿群的威胁。

而罗斯福下定决心要保护的鹿,一旦数量超过森林可以承载的限度,就会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给森林带来巨大的生态灾难。

也就是说,过多的鹿会成为毁灭森林的罪魁祸首。

这与人们对狼和鹿的认识似乎是相悖的。

童话中,狼几乎永远担着欺负弱小的恶名。

如,中国“大灰狼”的故事和西方“小红帽”的故事。

而鹿则几乎总是美丽、善良的化身。

狼是凶残的,所以要消灭;鹿是善良的,所以要保护。

罗斯福保护鹿群的政策,就是根据这种习惯看法和童话原则制定的。

凯巴伯森林中发生的这一系列故事说明,生态的“舞台”上,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

森林中既需要鹿,也需要狼。

仅仅根据人类自身的片面认识,去判定动物的善恶益害,有时会犯严重的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