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杂草识别与防除
农田杂草识别与防除ppt课件

在生育期利用作物与杂草根系分布深浅差异,采取 表土施药,杀死表层浅根杂草而无害于深 根作物。如 果树根系入土很深,所以果园除草可以选用长效除草剂 阿特拉津、西玛津等。
158
位差和时差选择性又称人为选择性,是根据除草 剂的特性,利用作物与杂草的生育特性的差异,通过 适当的施药技术而实现的。这种选择性的安全幅度小, 且要求一定的条件。
1.位差选择性 利用除草剂药层与作物根系(或种子)在土壤中所 处位置的不同产生的选择性。这是土壤处理施药的重 要依据之一。
159
一般可通过三种方法获得位差选择性:
9
(2)大粒一年生阔叶杂草 双子叶,种子繁殖, 种子直径超过2毫米,发芽深度达5厘米,如果种子 在药层下发芽,则应用土表处理的除草剂难以防治, 如苍耳、鸭跖草、苘麻等。
(3)小粒一年生阔叶杂草 双子叶,种子繁殖, 种子直径小于2毫米,一般在0-2厘米土层发芽, 如藜、苋、荠、野西瓜苗等,用土壤处理除草剂可有 效的防治。
除草剂的选择性是相对的,与用药量、使用时期、 使用方法及环境条件等密切相关,若 使用不合理就会 失去选择性而使作物受害。为此,选择性是在一定条 件下的性能。
148
2. 这类除草剂不具有选择性或选择性很小,草苗 不分,如果直接与作物接触将会伤及作物 。如百草 枯、草甘磷、五氯酚钠等。但这类除草剂通过适当 的施药技术,利用“时差”“位 差”原理,即人为 的选择性,也能安全有效地用于农田除草。
10
(4)多年生禾本科杂草 种子及营养器官繁殖, 由于以地下营养器官繁殖为主,故用土壤处理除草剂 难以防治,耕翻后能再生,宜用传导性苗后茎叶处理 除草剂进行防治。此类杂草有狗牙根、假高梁、香附 子等。
水稻田杂草正确识别以及化学防除技术

日照飘拂草
萤蔺
莎草科;一年生草 本;水田常见杂草。
秆丛生,圆柱形。 秆 基 部 有 2-3 个 叶 鞘 , 无叶片。苞片1枚。小 穗 2-7 个 聚 成 头 状 , 卵 形或长圆状卵形,棕 色或淡棕色,多花; 鳞片宽卵形或卵形。 小坚果宽倒卵形或倒 卵形,黑色或黑褐色, 有光泽。
荆三棱
铁荸荠、三棱子、沙囊果
生于水田、低湿旱田及地边。
在中国多分布于华东、华中、华南、西 南及陕西等地。
千金子
第1片真叶长椭圆形,具7条直出平行脉;叶舌白色 膜质环状,顶端齿裂;叶鞘长1.5mm,边缘膜质,也具 7条脉,叶片、叶鞘均被极细短毛。随后出现的真叶带 状披针形,其他与前者相似。
千金子
是一种分蘖力极强的农田恶性杂草。
李氏禾
双穗雀稗
莎草科杂草
主要形态特征是茎为三棱形,实心、无节,个别为 圆柱形,空心。如香附子、碎米莎草、水蜈蚣等。
莎草科
莎草属
荸荠属
水莎草属 飘拂草属
藨草属
碎米莎草 异型莎草 牛毛毡
野荸荠
水莎草 日照飘拂草 萤蔺
荆三棱 扁秆藨草
牛毛毡
异型莎草
碎米莎草
[别名] 三楞草、三 轮草、四方 草,细三棱 、米莎草, 三棱草;水 三棱、小三 棱草、三方 草、野席草 。
水稻田杂草的正确识别以 及化学防除技术
水稻田杂草的识别和化学防除技术
一、危害稻田的杂草 二、水稻主要栽培方式 三、水稻除草剂的分类 四、水田除草剂除草原理 五、直播稻栽培风险 六、除草剂药害的原因
一、危害稻田的杂草
主要有稗草、千金子、鸭舌草、节节菜、异型莎草、牛 毛毡、眼子菜、野慈菇、日照飘拂草等 。
千屈菜科---节节菜属---节节菜---水苋菜属---水苋菜 苋科---莲子草属---空心莲子草---青葙属---青葙 菊科---醴肠属---醴肠 柳叶菜科---丁香蓼属---丁香蓼 眼子菜科---眼子菜属---眼子菜 鸭跖草科---水竹叶属---水竹叶 雨久花科---雨久花属---鸭舌草 泽泻科---慈姑属---矮慈姑---野慈姑
农田杂草识别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四川农业与农机/2023年4期|>>>李万福张洪¤陈天虹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绵阳摘要: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生产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
杂草是农田作物生产的阻碍之一,而杂草识别技术是实现杂草分布监测、农药精准喷施、杂草精准防除的前提。
本文就几种常见杂草识别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在常见农田作物中的应用进行了概述,并讨论了杂草识别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以期为我国智能杂草防除系统的建立提供参考。
关键词:杂草识别技术;农田作物;杂草防除*基金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油菜草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岗位(SCCXTD-2023-03)。
作者简介:李万福(1998年-),在读研究生。
研究方向:农艺与种业。
E-mail :liwanfu347069843@ 。
¤通讯作者:张洪(1983年-),博士,讲师。
研究方向:植物保护。
E-mail :**********************.cn 。
我国的杂草危害十分严重,能造成约10%的作物产量损失。
常见农田杂草防除主要依靠化学药剂防除,然而不科学大面积施用除草剂会造成土壤和作物中农药残留、环境污染、加速杂草群落更替等问题[1]。
因此,寻求生态、高效的除草方法受到广大研究者的关注。
通过杂草识别技术搭配智能除草机器人或精准变量喷洒装置等,能够做到杂草的精准识别和防除,而精准作业的前提便是杂草识别技术。
因此,分析杂草识别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可为我国农田杂草绿色防治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对实现农业杂草精准防治、农药减量增效、耕地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2]。
1杂草识别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外对于农田杂草识别技术已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效。
传统的识别技术主要包括机器视觉识别法、光谱分析法和光谱成像法。
当前的研究热点是基于深度学习的识别方法,因其方便、高效而被广泛应用于杂草识别中[3]。
农田杂草识别与防除原色图谱--PPT课件

03
粮油作物田杂草防除技术
第一节 麦田杂草防除技术
一、杂草种类、分布及发生特点:
1 麦田杂草的发生期,正值低温、少雨时 期,所以,杂草的出苗时间参差不齐。
2 每年因杂草为害损失产量约50亿千克, 占麦类总产量的15%左右。
3 山东省属北方冬麦种植区,主要杂草有 野燕麦、猪殃殃、田旋花、小藜等。
二、综合防治技术
防除玉米田杂草应采用以农 业防治为基础、化学除草为 主要手段的综合治理措施。 1. 合理轮作 2. 水旱轮作 3. 与阔叶作物轮作 4. 加强栽培管理 5. 化学药剂防除
第四节 豆类田杂草防除技术
一、豆田杂草发生与分布
在我国,大豆栽培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东北的春大 豆区和黄淮海流域苏、鲁、豫、皖夏大豆区面积、 产量最大,约占全国大豆面积和总产的80%,长江 流域和华南多作大豆区占15%~20%。大豆田分布 广、为害重的杂草主要有禾本科的稗草、马唐、狗 尾草、大狗尾草、牛筋草等,菊科的鳢肠、苍耳等, 及蓼科、藜科、莎草科等的部分杂草。
飘拂草
【除要点】加强田间管理,精 细整地,及时中耕除草。药剂 可用丙草胺、扑草净等。
扁杆藨草
【防除要点】实行水旱轮作, 秋翻深耕,加强田间管理,适 时中耕除草,可用禾草特、吡 嘧磺隆等。
萤蔺
【防除要点】实行水旱轮作,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 早期彻底清除田边、渠边杂草。 药剂可用2甲4氯、禾草特等。
二、综合防治技术
(一)化学防治技术 (二)稻田杂草的人工防治技术 (三)稻田杂草的农业防治技术 (四)稻田杂草的其他防治技术
一.作物品种、发育阶段、栽培方式与药剂品种统一。 二.杂草的种类、群落的动态与药剂的种类和特性相一致。 三.环境条件、作物生长与施药种类、施药方法、施药剂量相吻合。 四.多用混剂、增强选择性,提高防效,扩大杀草谱。 五.正确用药,保护环境。 六.密切注视抗药性杂草种群的形成和发展。
菜田杂草及其防除技术

苗后土壤处理,就是在作物生育期处理土壤,比如稻田在植 苗后使用的杀草丹、除草醚等。这种除草剂常采用颗粒剂施药。
土表处理:就是作物播种前或播后苗前处理土壤的方法。比 如,在花生播后出苗前将除草制剂喷洒于土表,使土表形成一 层药膜,当杂草生长穿过药膜时因接触而中毒死亡。
5. 生物除草: 利用昆虫、禽畜、病原微生物和竞
争力强的植物及其代谢产物防除杂草。如在稻田中 养鱼、鸭防除杂草,20世纪60年代中国利用真菌作 为生物除草剂防除大豆菟丝子,澳大利亚利用昆虫 斑螟控制仙人掌的蔓延等。生物除草不产生环境污 染、成效稳定持久,但对环境条件要求严格,研究 难度较大,见效慢。
这类除草剂的特点是被茎、叶或根吸收后通过传 导而被杀,药剂作用较缓慢,一般需要15~30d,但 除草效果好,能起根治作用等。
内吸传导性除草剂有三种类型:
①能同时被根、茎、叶吸收的除草剂,如2, 4-D,这类药剂可作叶面处理,也可作土壤处 理。
②主要被叶片吸收,然后随光合作用产物 运输到根、茎及其他叶片。这类药剂主要作 茎、叶处理,如草甘膦、茅草枯、甲砷钠等。
③主要通过土壤被根系吸收,然后随茎内 蒸腾流上升,移动到叶片,产生毒杀作用。 这类药剂主要作土壤处理,如阿特拉பைடு நூலகம்、敌 草隆等。
4 除草剂使用方法
除草剂剂型有水剂、颗粒剂、粉剂、乳油等, 水剂、乳油主要用于叶面喷雾处理,颗粒剂主 要用于土壤处理,粉剂应用较少。
(1)茎叶处理法
是将除草剂直接喷洒在正在生长着的杂草叶面上。它又可 分为播前茎叶处理和生长期茎叶处理两类。
2023年粮食作物田杂草科学防控技术方案

2023年粮食作物田杂草科学防控技术方案近年来,由于轻简化栽培技术快速推广、收割机械跨区远距离作业、除草剂不合理使用等原因,我国粮食作物田杂草群落不断演替变化,种群结构日趋复杂,恶性杂草发生密度逐年增加,抗药性水平持续上升,严重威胁我国粮食作物生产安全。
为有效防控水稻、玉米、马铃薯田杂草危害,提高单产,确保粮食作物稳产增产,特制定本方案。
一、防控目标、原则根据《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到2025年化学农药减量化行动方案》要求,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粮食作物稳产增产和除草剂减量控害为目标,按照“综合防控、治早治小、减量增效”的原则,突出恶性杂草、重点区域、关键环节,坚持分类指导、分区施策、达标防治,转变防控方式,采取以农业措施为基础,化学措施为重要手段,辅以物理、生态等防治措施的综合治理策略,强化科学安全用药指导,实现粮食作物田杂草绿色可持续防治的目标。
要求杂草防治处置率达到90%以上,防治效果90%以上,杂草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下。
粮食作物田杂草防控应该坚持以下三个基本原则:坚持综合防控。
充分发挥轮作休耕、深耕除草、覆盖除草、调控水层等农业、物理及生态措施的作用,降低杂草发生基数,科学推广“封杀结合”的化学除草技术。
坚持治早治小。
出苗期和幼苗期是杂草防控的关键阶段。
根据粮食作物栽培模式、土壤墒情以及除草剂特性,优先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在杂草幼苗期趁早实施茎叶喷雾处理,提高杂草防治效果。
坚持减量增效。
大力推广除草剂减量使用技术,选用高效安全除草剂品种和增效助剂,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除草剂产品,坚持对靶选药、适时适量施药,严防违规用药,避免乱用药。
二、技术措施(一)稻田杂草防控方案根据水稻种植方式、杂草种类与分布特点,开展分类指导。
重点防控稗属、千金子等禾本科杂草,水苋菜属、鸭舌草、野慈姑、雨久花等阔叶杂草,异型莎草、萤蔺等莎草科杂草。
一是非化学控草技术。
精选种子。
通过对稻种过筛、风扬、水选等措施,汰除杂草种子,防止杂草种子远距离传播与危害。
杂草识别方法和其防治

2.莎草科杂草
莎草科杂草也属于单子叶植物,与禾本科杂 草的主要区别是:茎秆常呈三棱柱形,少圆柱形, 茎实心、无节;叶基生或秆生,三列着生,或叶 片退化仅存叶鞘,叶鞘闭合。莎草科杂草多生于 湿地或水田中,如异型莎草,香附子等。
3.阔叶杂草
阔叶杂草主要是双子叶杂草和少数叶片较宽 的单子叶杂草(如鸭趾草、鸭舌草、眼子菜)。 阔叶杂草大多数为直根系,子叶2片。网状叶脉, 叶片较阔而平滑,近于水平展开,幼芽或生长锥 或多或少呈裸露状。这些形态特征,有利于除草 剂在叶片附着。
(五)主要杂草种类介绍
Veronica persica Poir
阿拉伯婆婆纳
Duchesnea
indica(Andrews)Foche 蛇莓
禺毛茛
鸭趾草
鸡 儿 肠
第二节 杂草的危害与利用
一 杂草的危害 (1)与作物争水、肥、光能、CO2等。
杂草 谷物减产 (株/m2) (kg/)
100-200 50-100
早春温度5-10℃,即可发芽,当 年夏季开花结果。如藜、小藜 (Chenopodium serotinum)扁 蓄(Polygonum aviculare)、 酸模叶蓼( Polygonum lapatlifolium)等
小藜
(2)晚春杂草
晚春温度10~15℃开始发芽, 最适宜的发芽温度在20℃以上, 是农田春播作物中的最主要杂 草。如稗、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狗尾草 (Setaria viridis),反枝苋 (Amaranthus retroflexus)等。 雨季高温高湿是这类杂草发芽 生长的高峰,如不及清除最易 造成草荒。
(三)按生物学习性分类
1. 一年生杂草 一般在春、夏季发芽出苗,到夏、秋季开花、结 果之后死亡,整个生命周期在当年内完成。这类 杂草靠种子繁殖,幼苗不能越冬。它们是农田的 主要杂草类群,种类和数量都较多,主要危害棉 花、玉米、豆类、薯类、水稻等秋熟作物,是防 除的主要对象。又可分为:
常见杂草识别

常见杂草分科
禾本科 菊科 十字花科 苋科 茄科 玄参科 鸭跖草科 锦葵科 马齿苋科 桑科 毛茛科 酢浆草科 堇菜科 泽泻科 商路科 木贼科 浮萍科
藜科
旋花科 石竹科 唇形科 蓼科
茜草科
大戟科 蔷薇科 萝藦科 豆科
牻牛儿苗科
葡萄科 伞形科 紫草科 车前科
葫芦科
千屈菜科 雨久花科 蒺藜科 莎草科
禾本科
耕地杂草:如农田杂草 非耕地杂草:如路梗杂草 水生杂草:如沟渠杂草 草地杂草:如草场里杂草 林地杂草:如树林里杂草 环境杂草:如景观杂草
杂草系统
我国列入名录的农田 杂草有704 种,分属87科, 366 属(唐洪元580种, 77科,其中一年生杂草 278种,越年生杂草59种, 多年生杂草243种)。对 农业生产造成危害恶性 杂草16种,优势杂草31 种,地域性杂草28种
按界、门、纲、目、 科、属、种进行分 类 分为禾本科、菊科、 茄科、十字花科、 莎草科等,我国农 田杂草分为共计87 科
除以上三种分类方式外,其他分类方式如下: 1、按照生态类型分类: 水生杂草:如鸭舌草、野慈姑、泽泻等 湿生杂草:如千金子,异型莎草、碎米莎草等 中生杂草:如狗牙根、马齿苋、牛筋草等 旱生杂草:如蒺藜、猪毛蒿、苍耳、香附子等 2、按照生存环境分类:
杂草危害
1、影响作物产量与品质
争夺肥、水、光照等,影响作物根系发育,干扰作物正常生 长:不除草情况下,小麦减产30%以上,玉米减产可高达80%; 混入毒麦的小麦,成粉后人畜不能食用
2、传播病虫害
许多杂草可作为病虫害的中间寄主或者为其提供避难场所: 野燕麦是小麦赤霉病的野生寄主;荠菜,紫花地丁等是棉蚜的越 冬寄主;藜是桃蚜中间寄主与媒介;马唐,小旋花等杂草是温室 白粉虱的中间寄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十字花科 常有根生叶。花两性,总状花序, 萼片4枚,花瓣4枚,雄蕊6枚,4长2短,称为四 强雄蕊;雌蕊由2心皮结合而成,子房上位,角果。 (6)旋花科 缠绕草本,有的有乳液。腋生聚伞 花序,花大形,花冠漏斗状,子房上位,蒴果。
(7)唇形科 茎四棱。单叶对生。轮状聚伞花序, 不整齐两性花,小坚果。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根据除草剂在植物体内输导性分类: 1.输导型除草剂 这类除草剂被植物吸收后能 在体内传导,扩展到没有施药的部位甚至全株。由 于吸收部 位和输导系统的不同,有单向传导的(上 导或下导),也有双向传导的(上下均可),如2,4 D只要一片叶子接触到药剂就能很快引起整株的反应。 2.触杀型除草剂 这类除草剂被植物吸收后 不在植物体内移动或移动很小,药剂主要在接触的 部位起作用 ,如五氯酚钠、除草醚等。使用时要直 接喷洒在杂草上,并力求均匀周到才能奏效。这类 除 草剂用于防除多年生宿根性杂草常难彻底。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杂草图片识别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根据化学结构分类 按化学结构系统分类的好处是:同类化合物 主要结构和性能相似,便于相互比 较,也便于 掌握其作用和使用方法,是目前最基本、最常用 的分类方法。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除草剂选择性原理
作物和杂草同为高等植物,并共生于同一环境 中。因此,除草剂和其它农药要求 不同,它必须具 备特殊的选择性,才能达到安全、有效的目的。这 是使用者最为关心的问题 和研制者极力追求的目标, 同时也是难度很大的一项工作。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除草剂的选择性有些是本身所固有的,也有些 是本身没有的,但通过人为控制使用技术 亦可实现。 选择性原理主要分以下几方面。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形态选择性:
由植物形态上的差异所产生的选择性称为形态选择 性。形态差异主要表现根系分布的深浅,生长点是否裸 露,叶表结构,叶面积大小,叶片展开角度及株形等。 这些形态上的千差万别,直接关系到药液的承接和吸收, 从而影响植物的耐药性。如单子叶植物叶片狭小,表面 蜡质层和角质层均较厚,叶片和茎秆直立,承接药液少, 同时生长点被重重叶鞘所包裹。触杀型除草剂不易伤害 分生组织,故表现耐药,而双子叶植物形态正相反。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3、杂草形态在防治上的应用 生产上应用除草剂时,一般根据除草剂品种的作用特 性,按照形态特征,将杂草划分为: (1)多年生阔叶杂草 双子叶,种子与营养器官 繁殖,如田旋花、苣荬菜、蓟等,耕翻后能够再生,由 于借助于根茎与根芽进行繁殖,所以应用大多数土壤处 理除草剂难以防治,通常采用传导性茎叶处理剂能够杀 死地下繁殖器官。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农田杂草防除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前言
化学除草的基础知识
影响除草剂药效的因素 除草剂产生药害的原因及预防
如何提高除草剂的药效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前言
化学除草是农田草害综合防治中的重要手段之 一,为降低农田杂草危害和保障作物安全生长发挥 了重要作用。 由于田间杂草具有种群数量大,适应性广,生 命力强的特点,给化除工作带来了复杂性,因此必 须正确使用除草剂才能使除草剂的药效得到充分发 挥,才能获得较好的化除效果和经济效益。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4)多年生禾本科杂草 种子及营养器官繁殖, 由于以地下营养器官繁殖为主,故用土壤处理除草剂 难以防治,耕翻后能再生,宜用传导性苗后茎叶处理 除草剂进行防治。此类杂草有狗牙根、假高梁、香附 子等。
(5)大粒一年生禾本科杂草 种子直径超过2毫 米,发芽深度达5厘米以上,用土表处理除草剂难以 防治,如野黍、双穗雀稗等。 (6)小粒一年生禾本科杂草 种子直径小于2毫 米,发芽深度1-2厘米,土表处理除草剂能有效防 治,如稗、马唐、金狗尾草
另外,近年发展起来的多种苗后除草剂(如拿扑净、 稳杀得等),许多禾本科杂草表现敏感,而多数双子叶 杂草表现耐药 。
(1)苋科 营养体含红色素。叶对生或互生, 无托叶。花小,不显著
(2)藜科 茎节膨胀。单叶互生,叶炳基部的托 叶常膨大成膜质托叶鞘。花小,花簇由鞘发出,瘦果。 (3)蓼科 小坚果。 叶互生,无托叶。花不显著,密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4)菊科 外部为舌状
头状花序,花两类,内部为管状花,
如何安全、合理、科学的使用化学除草剂,使 之更好的发挥除草效果,保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 展,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化学除草的基础知识
农田杂草的识别
除草剂的分类
除草剂选择性原理
除草剂的使用方法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农田杂草识别
杂草的形态 杂草的鉴定与识别是杂草防治的基础,而要鉴定 和识别杂草,就必须了解和掌握杂草的形态特征,以 便于进行分类。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根据使用方法分类: 1.土壤处理剂 以土壤处理方法施药的除 草剂称土壤处理剂。这类除草剂施于土壤后通 过杂草的根、芽 鞘或下胚轴等部位吸收而起作 用,如除草醚、西玛津等。
2.茎叶处理剂 以茎叶处理方法(通常为 喷雾等)施药的除草剂称茎叶处理剂。如敌稗、 苯达松等。需要 说明的是,有些除草剂的使 用方法不是惟一的,如2,4D既可作茎叶处 理剂,又可作土壤 处理剂。
除草剂的选择性是相对的,与用药量、使用时期、 使用方法及环境条件等密切相关,若 使用不合理就会 失去选择性而使作物受害。为此,选择性是在一定条 件下的性能。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灭生性除草剂 这类除草剂不具有选择性或选择性很小,草苗 不分,如果直接与作物接触将会伤及作物 。如百草 枯、草甘磷、五氯酚钠等。但这类除草剂通过适当 的施药技术,利用“时差”“位 差”原理,即人为 的选择性,也能安全有效地用于农田除草。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大粒一年生阔叶杂草 双子叶,种子繁殖, 种子直径超过2毫米,发芽深度达5厘米,如果种子 在药层下发芽,则应用土表处理的除草剂难以防治, 如苍耳、鸭跖草、苘麻等。 (3)小粒一年生阔叶杂草 双子叶,种子繁殖, 种子直径小于2毫米,一般在0-2厘米土层发芽, 如藜、苋、荠、野西瓜苗等,用土壤处理除草剂可有 效的防治。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1、单子叶胚有1个子叶(种子叶),通常叶片窄 而长,平行叶脉,无叶柄。 (1)禾本科叶鞘开张,有叶舌。茎圆或扁平。 节间中空,有节。 (2)莎草科叶鞘包卷,无叶舌。茎三棱,通常 实心,无节。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双子叶胚有2片子叶,草本或木本,叶脉网状, 叶片宽,有叶柄。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
2007年7月9日10时4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