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_电工技术II练习册答案 (1)

合集下载

2024电工技术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科)

2024电工技术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科)

-3
当开关在2位置稳定时,wχ∞)=-≤-×6=-2V
J 3+6
等效电阻R。=3〃6=2。,r=^C=2×0.5×10-6=10-^5
〃⑺=-2+4e-"'
(图略)
X_X _2
.解:C。Se=cos[αwrg -]=cos∖arctg——]=cos[-45°]=0.707
R2
I=U∕∖Z∖=100√2∕2√2=50Λ
.对称三相发电机的三个绕组在空间位置上相差空间电角度。 .由R、L和C组成的串联谐振电路,其谐振条件是,此时谐激昂频率 A=,谐振时复阻抗Z=,其值最,电路 为o .串联谐振时,电感元件两端电压和电容元件两端电压大小,且等于电源电压的倍, 所以串联谐振又叫做。 .随着外接负载的削减,电压源的输出端电压将,输出电流会o(03-2) .实际电路元件和志向电路元件的区分是。 .中间继电器和沟通接触器的主要区分是。(04-7) .沟通接触器的主要作用有:。 .实际电压源模型是电阻与志向电压源的,实际电流源模型是电阻与志向电流源的0 .一个电路主要由部分构成,按电路功能的不同,电路可 分成和两大类。 .对称三相电路,线电压有效值为220V,线电流有效值为20.8A,三相感性负载有功功率为5500W,
.当电路发生短路的时候,肯定会给电路带来损害。
[
.电路出现过渡过程的依据缘由是由于换路导致电路的参数发生了变更。
[
.电感量的大小与线圈的几何尺寸、线圈中的是否有铁心有关。
[
.RLC串联谐振电路谐振时,电阻上的电压大小等于电源电压。
[
.RLC串联谐振电路谐振时,无功功率为0,电路中无能量交换。
[
.热继电器能防止电路中的过载,沟通接触器能对电路中的过电流有爱护作用,因此在继电限制

中南大学电工学2(试卷及答案)-第1套

中南大学电工学2(试卷及答案)-第1套

得分 评卷人

八、证明图(a)和(b)两电路具有相同的逻辑功能。 (本题 10 分)
得分 评卷人
九、某同学参加三门课程考试,规定如下:
(1)课程 A 及格得 1 分,不及格得 0 分; (2)课程 B 及格得 2 分,不及格得 0 分;
(3)课程 C 及格得 4 分,不及格得 0 分;若总得分大于 5 分(含 5 分),就可结业。
rbe
1k 。试求:⑴计算该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Q;⑵画
出微变等效电路,求电压放大倍数 A u (U o / U i ) ;⑶求解输入电阻 ri 和输
出电阻 ro 。 (15 分)
---○---○---
得分 评卷人
七、在图中,已知 RF = 2R1,ui = - 2V,试求输出电压 uo 。 (本题 8 分)
4. 集成运算放大器具有 同相 和 反相 两个输入端,相应的输入方式有 同相 输入、 反相 输入和 双端 输入三种。 5. 在时间上和数值上均作连续变化的电信号称为 模拟 信号;在时间上和数值上离散的信号叫做 数字 信 号。 6. F ( A B)C AB = AB C 7. 时序逻辑电路的输出不仅取决于 输入 的状态,还与电路 已存 的现态有关。 8. 下图所示是 uA、uB 两输入端的输入波形,输出波形 F 为 与 门的输出波形。
输入和
输入三种。
5. 在时间上和数值上均作连续变化的电信号称为
信号;在时间上和数值上
离散的信号叫做
信号。
6. F ( A B)C AB =
7. 时序逻辑电路的输出不仅取决于
的状态,还与电路
的现态有
关。
8. 下图所示是 uA、uB 两输入端的输入波形,输出波形 F 为

电工二级题库与参考答案

电工二级题库与参考答案

电工二级题库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1、运放是一个从功能的角度命名的电路单元,可以由()的器件实现,也可以用半导体芯片实现。

A、分立电容B、二极管C、器件电容D、器件电阻正确答案:A2、维修电工在操作中,特别要注意()问题。

A、安全事故的防范B、戴好防护用品C、带电的作业D、安全生产行为正确答案:A3、三相变压器联结组采用Y、YN适用场合()。

A、动力和照明负载小的场合B、照明多范围广的地方C、照明与动力混合的场合D、动力和照明负载大的场合正确答案:C4、交流接触器的寿命是约为机械寿命的()倍。

A、25B、2~30C、1~20D、21正确答案:C5、直流电路的正极:( ),负极:蓝色;接地中线:淡蓝色.A、白色B、绿色C、棕色D、黄色正确答案:C6、环形计数器是由()寄存器加上一定的反馈电路构成。

B、状态C、移位D、转换正确答案:C7、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直流功率。

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直流功率属于间接测量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A、BT=UIB、IE=UIC、KE=UID、P=UI正确答案:D8、高压汞荧光灯是一种()的电光源。

A、气体的放电B、电磁的感应C、互相感应D、灯丝的发光正确答案:A9、数字电路中的信号波形通常是()。

A、正弦波B、锯齿波C、矩形波D、微波正确答案:C10、三相异步电动机能耗制动的方法就是在切断三相电源的同时()。

A、绕组中通入直流电B、给定子绕组中通入交流电C、绕组中通入交流电D、给定子绕组中通入直流电正确答案:D11、使用串口通信时,通信双方必须遵循相同的通信协议,常用的串行异步通信协议有RS-232()、RS-485等。

A、RS-422B、RS-443D、RS-412正确答案:A12、电路的作用是实现能量的( )分配与转换;实现信号的传递与处理.A、传送B、控制C、传输D、连接正确答案:C13、MM440系列通用变频器主电路电源接线端子()。

中南大学《电工学》课程作业一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电工学》课程作业一及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1. 在图(a)所示电路中,US1=3V,IS1=2A。

用图(b)所示的理想电压源代替图(a)所示电路,则该等效电压源的参数US为()V。

(A) -3 (B) +3 (C) -2 (D) +2参考答案:(B)2. 一个节点连接有三条支路,三个电流的参考方向皆为流入节点,且I1=3A,I2=-5A,则电流I3=()。

(A) 1A (B) 2A (C) 3A (D) 4A参考答案:(B)3. 5.在图示电路中,若将电压表的量程扩展成50V和200V两挡,则需串入的电阻R1和R2分别为()参考答案:(B)4. 某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0,有载时的电流为I,试问该电源有载时的输出功率表达式为()?(A) EI(B)(C)参考答案:(B)5. 将两个额定值均为100V/100W的电热器串联在100V的电源上,他们消耗的总功率为()W。

(A) 50 (B) 100 (C) 150 (D) 200参考答案:(A)6.图示为刀开关的三种接线图,正确的接法是()。

(A) (a) (B) (b) (C) (c)参考答案:(B)7. 已知电源电压为12V,四只相同的灯泡的工作电压都是6V,要使灯泡都能正常工作,则灯泡应()。

(A) 全部串联(B) 两只并联后与另外两只串联(C) 两两串联后再并联(D) 全部并联参考答案:(C)8.图示电路中,电流I=2A,电压U=10V,则A、B两个网络的功率情况是()(A) 网络A发出功率,网络B发出功率(B) 网络A吸收功率,网络B发出功率(C) 网络A发出功率,网络B吸收功率(D) 网络A吸收功率,网络B吸收功率参考答案:(C)9. 某电路的有功功率P=30W,无功功率Q=-40var,视在功率S和电路性质分别为为()。

(A) 50W,容性(B) 70W,容性(C) 70W,感性(D) 50VA,容性参考答案:(D)10. 一只220V15W的灯泡与一只220V100W的灯泡串联后接到220V电源上,则()W的灯泡更亮。

电工技术参考答案

电工技术参考答案

《电工技术》作业参考答案作业11-1 00=--U I R E V E 23323056.0=+⨯=W EI P E 11655233=⨯==(发出) W R I P R 156.025020=⨯==(吸收) W P U 16505230=⨯=(吸收) U R E P P P +=0(功率平衡)该支路吸收电能 1-2 (1) N N N I U P = A I N 450200== Ω===5.121620020I P R N (2) V U 5245.050=⨯+= (3) A I Short 1045.052== 1-3 (a) V U 44040105=⨯+= A I 1.0505-=-= (b) V U 50)4010(1=+⨯= A I 1=1-4 V U AB 914)16(7=---=1-5 S 断开时 V U A 459186-=⨯-= S 闭合时 V U A 151566=⨯+-= 作业22-1 0321=++I I I 0)()(2222011101=++-++-E I R R I R R E0)()(3333011101=++-++-E I R R I R R E代入数据解方程可得,1I =A 322,31132-==I I A 2-2 0)(3323=+++-R I R I I E s 0331=+-R I R I U S代入数据解方程可得=3I -0.5A =U 3.5V2-3 (略)2-4 =I 0A2-5该电路中只有两个结点,选左边结点为参考结点,结点电压方程如下:V E E E U 344010310440101101101101010321==++++=再根据KVL 可得三个电流 3221034402201=-=I A 3112-=I A 3113-=I A 2-6 将10Ω支路断开,左边回路电流为A 121315=- 右边回路电流为 A 224= V U C 12211130=⨯-+= Ω=+⨯++⨯=111111111eq R A I 111211012=+= 2-7 (a ) Ω=1eq R V U C 111010=+= (b) Ω==+⨯=3812328484eq R A I SC 5444=+= 作业33-1 Ω=⨯==50059.1314L X L ω A I 44.0500220== )90314sin(244.0︒-=t i Ω=⨯==1008.313141016WC X C 3-2 Ω=⨯==1003148.311016C X C ωA X I C2.2220== )90314sin(22.2︒+=t i 3-3 Ω+=+=K j jX Z L 25.15.1 A k V I 152.05.2380=Ω= 6.05.25.1cos ==ϕ W UI P 656.346.0152.0380cos =⨯⨯==ϕVAR UI Q 2.468.0152.0380sin =⨯⨯==ϕ VA UI S 76.57152.0380=⨯== 3-4Ω=⨯==8.311003141016C X C ω 8.318.31j jX R Z C -=-= A Z I 9.428.31220220=⨯== 3-5 3.433.3310150500032321j j j j Z Z Z Z Z =Ω+=-=+⨯+ A j I9008.53.4302201-∠=∠=∙A I j j I Z Z Z I 9039.3150100113232-∠==+=∙∙∙ A I j j I Z Z Z I 9069.115050113223-∠==+=∙∙∙ 3-6 mA A 50= 3-7 ()[])96.0(arccos 3314220402212tg tg tg U P C -⨯=-=ϕϕω=3.79F μ作业44-1 (略) 4-2 (略)4-3 相电压:2203/380==p U 电流和线电流:A I Ip l 2286/22022=+==4-4 (1)各相电流分别为:A I U 2210/220== A I V 1120/220== A I W 33.730/220==中线电流为三个相电流的和: A I N 8.16=(2)0’=UN U 0’=UN I ’’220WN VN U V U == A I V 1120/220== A Ip 33.730/2203==(3)U 相负载的电压和电流均为0,V 相负载的电压为V V U VN 1522050/380’=⨯=V 相负载和W 相负载的电流均为:19AW 相负载的电压为V V U WN 2283050/380’=⨯=(4)U 相负载电压为0,V 和W 相负载电压均为380VV 相负载电流为380/20=19A ,W 相负载电流为:380/30=12.67A,U 负载电流为二者的相量和19/3A 。

中南大学电工学习题册习题答案 全

中南大学电工学习题册习题答案 全

2. 解 2:此题 Rb 应修改为 560KΩ
RL=∞和 RL=3kΩ 情况下,电路 Q 点相同,它
们分别为:
IB
VCC U BE Rb
15 0.7 560
0.026mA
IC I B 80 0.026 2.08mA
U CE VCC IC RC 15 2.08 5 4.6V
RL=∞情况下:
(3)A+C (4)1
4. 解 4:(a)Y ABC BC ABC BC
(b)Y1 AB C( A B) AB C( A B) AB BC AC Y2 A B C ABC ABC ABC ABC
1
专业
学号
姓名
成绩
5.
解 5:设 A、B、C 机床工作为“1”,不工作为“0”;输出 Y 正常为“1”,不正常为“0”
4. 解 4:
(1)U B
RB2 RB1 RB2
U CC
10 30 10
12
3V
IE
U B U BE RE
3 0.7 2.2
1mA
IB
1
IE
1 50
1
0.0196mA
IC I B 50 0.0196 0.98mA U CE U CC RC I C RE I E U CC (RC RE )I C
4. 解 4:
5. 解 5:(1)—(3)为硅管;(4)—(6)为锗管。
6. 解 6:
7V
9V
15V
2V
习题 6—基本放大电路
1. 解 1:(a)将-VCC 改为+VCC。
(b)在+VCC 与基极之间加 Rb。 (c)将 VBB 反接,且在输入端串联一个电阻。 (d)在 VBB 支路加 Rb,在-VCC 与集电极之间加 Rc,耦合电容 C1 的正极应接在左端。

电工技术II练习册答案1

电工技术II练习册答案1

习题1——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1-1 根据图示参考方向,判断各元件是吸收还是发出功率,其功率各为多少?解:元件1吸收10W ;元件2吸收10W ;元件3发出10W ;元件4发出10W ; 1-2 各元件的条件如图所示。

(1)若元件A 吸收功率为10 W ,求I a ; (2)若元件B 产生功率为(-10 W),求U b ; (3)若元件C 吸收功率为(-10 W),求I c ;(4)求元件D 吸收的功率。

解:I a =-1A;U b =-10V; I c =-1A; P =-4mW.1-3某直流电源的额定功率为P N =200W ,额定电压为U N =50V ,内阻R 0=0.5Ω,负载电阻R 可以调节,如图所示,试求:(1) 额定状态下的电流及负载电阻; (2) 空载状态下的电压; (3) 短路状态下的电流。

解:(1) P N =U N ×I N ----> I N =4A; E= U N + R o ×I NI N =E /(R o +R )(2) U =E= U N + R o ×I N (3) I st =E /R 01-4 某有源支路接在U =230V 的电源上,电路如下图所示,支路电阻为R 0=0.5Ω,测得电路中的电流I =10安培。

求:(1)该有源支路的电动势E ;(2)此支路是从电网吸收电能还是向电网输送电能? 解:(1)E= U + R o ×I(2)P =U ×I >0, 输送R 0- E+RR 0 + U I1-5 求图示各电路中电压源流过的电流和它发出的功率。

1-6 (1)求图(a)电路中受控电压源的端电压和它的功率;(2)求图(b)电路中受控电流源的电流和它的功率;解:U1=3×4;I2=5/101-7 求图示各电路中的U ab,设端口a、b均为开路。

解:(a)U ab=-2+4=2V(b)U ab=2+8=10V(c)i=5/10U ab=3i+10i(d)U ab=-3+5×1=2V习题2——等效电路分析方法2-1 求各电路的等效电阻R ab。

中南大学《电工学》课程作业二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电工学》课程作业二及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1.(A)(B)(C)(D) 参考答案:(A)2. 某晶体管管脚①流进2mA的电流,管脚②流出1.95mA的电流,管脚③流出0.05mA的电流,则该晶体管是()。

(A) NPN型(B) PNP型(C) NPN和PNP均有可能参考答案:(B)3. 在由NPN型三极管组成的放大电路中,测得三极管三个电极的电位分别为V1=6V,V2=12V,V3=0V。

则V1、V2、V3分别对应的电极是()。

(A) 基极、集电极、发射极(B) 基极、发射极、集电极(C) 发射极、基极、集电极(D) 集电极、基极、发射极参考答案:(A)4. 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越(),就越能从前级信号源获得较大的电压信号;输出电阻越(),放大电路的负载能力越强。

(A) 小;大(B) 大;小(C) 小;小(D) 大;大参考答案:(B)5. 在基本放大电路中,如果静态工作点过高,容易出现()失真;如果静态工作点过低,容易出现()失真。

(A) 饱和失真;截止失真(B) 截止失真;饱和失真(C) 频率失真;交越失真(D) 交越失真;频率失真参考答案:(A)6. 有两个共射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的数值均为100,若将两者通过电容耦合构成两级放大电路,则总电压放大倍数一定()10000。

(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不一定参考答案:(B)7. 对各种功率放大电路作必要的改进,选择恰当的工作状态和负载电阻,都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和(),并尽可能减小输出波形的失真。

(A) 电压放大倍数;功率放大倍数(B) 电压放大倍数;电流放大倍数(C) 输入电阻;输出电阻(D) 输出功率;效率参考答案:(D)8. 用晶体管构成的共发射极、共基极、共集电极三种放大电路中,电压放大倍数最小的是()。

(A)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B) 共基极放大电路(C)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D) 不一定参考答案:(C)9.在图示电路中,所有二极管均为理想元件,则D1、D2、D3的工作状态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工技术II习题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中南大学2011年上学期目录习题1——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1)习题2——等效电路分析方法 (4)习题3——支路电流法、回路电流法和结点电压法 (8)习题4——电路基本定理 (11)习题5——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16)习题6——正弦电路的谐振 (22)习题7——三相交流电路 (29)习题8——动态电路 (32)习题9——二端口网络 (32)习题1——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1-1 根据图示参考方向,判断各元件是吸收还是发出功率,其功率各为多少?解:元件1吸收10W ;元件2吸收10W ;元件3发出10W ;元件4发出10W ;1-2 各元件的条件如图所示。

(1)若元件A 吸收功率为10 W ,求I a ; (2)若元件B 产生功率为(-10 W),求U b ;(3)若元件C 吸收功率为(-10 W),求I c ;(4)求元件D 吸收的功率。

解:I a =-1A;U b =-10V;I c =-1A;P =-4mW.1-3某直流电源的额定功率为P N =200W ,额定电压为U N =50V ,内阻R 0=0.5Ω,负载电阻R 可以调节,如图所示,试求:(1) 额定状态下的电流及负载电阻;(2) 空载状态下的电压;(3) 短路状态下的电流。

解:(1) P N =U N ×I N----> I N =4A;E= U N + R o ×I N I N =E /(R o +R ) (2) U =E= U N + R o ×I N (3) I st =E /R 0E1-4 某有源支路接在U=230V的电源上,电路如下图所示,支路电阻为R0=0.5Ω,测得电路中的电流I=10安培。

求:(1)该有源支路的电动势E;(2)此支路是从电网吸收电能还是向电网输送电能?解:(1)E= U+ R o×I(2)P=U×I>0, 输送E1-5 求图示各电路中电压源流过的电流和它发出的功率。

1-6 (1)求图(a)电路中受控电压源的端电压和它的功率;(2)求图(b)电路中受控电流源的电流和它的功率;解:U1=3×4;I2=5/101-7 求图示各电路中的U ab,设端口a、b均为开路。

解:(a)U ab=-2+4=2V(b)U ab=2+8=10V(c)i=5/10U ab=3i+10i(d)U ab=-3+5×1=2V习题2——等效电路分析方法2-1 求各电路的等效电阻R ab。

解:(a)R ab=2.5Ω(b)R ab=1.6R(c) R ab=2.67Ω(g) R ab=R/8(h) S打开R ab=1.5Ω,S合上电桥平衡R ab=1.5Ω(i) 2个星型变三角形, R ab=118/93Ω2-2 有一滑线电阻器作分压器使用[见图(a)],其电阻R为500Ω,额定电流为1.8 A。

若已知外加电压u=500 V,R1=100Ω。

求:(1)输出电压u2;(2)用内阻为800Ω的电压表去测量输出电压,如图(b)所示,问电压表的读数为多大?(3)若误将内阻为0.5Ω,量程为2 A的电流表看成是电压表去测量输出电压,如图(c)所示,将发生什么后果?解:(1)u2=400V(2)R cd=800//400, u×R cd/(R1+R cd)=4000/11V(3)R cd=800//0.5, R ab= R1+ R cd, i=u/ R ab=500/100.499A>2A,流表损坏会造成滑线变阻器及电2-3 利用电源等效变换化简各二端网络。

解:电压源+在a端,-在b端(a)4V,1.2Ω(b) -5V,3Ω(c) 8V,4Ω(d) (5//6)×0.5V,(5//6)Ω2-4 应用电源等效变换的方法求电路中的电流i。

解:(a) i=-0.075A(b) i=-0. 5A2-5 求各电路的入端电阻R i。

解:(a)R i=6Ω(b) R i=7.5Ω(c) R i=0(d) R i=2.1Ω习题3——支路电流法、回路电流法和结点电压法3-1 用支路电流法求各电路的电流i1,并求出图(b)电路中电流源的功率。

解:(a)i1=2A, i2=3A, i3=-1A(b)i1=-2A, i2=4A(最右边支路,朝右), i3=-2A(中间支路电流源变电压源,朝下),P发=-20W3-2 用回路电流法求电路中的i x和u。

解:i x=3Au=22/3V3-3 用回路电流法求图示电路中的电流i。

解:i=2A注:潘P55第2-7题3-4 用结点分析法求图示电路中的u和i。

解:(a) u=7V, i=3A(b) u=8V, i=1A3-5 电路如图所示,参考结点点已经选取,用结点电压法求电流i 和受控源的功率。

解: 53351201(20134201)201101(22121n n n n n u i i u u i u u =+-=++--=-+10Ω习题4——电路基本定理4-1 用叠加定理求各电路中的电压u 2。

解:u 2=-1+9=8V4-2 当开关S 在位置“1”时,毫安表读数为40 mA ;当开关S 在位置“2”时,毫安表读数为-60 mA 。

问:开关S 在位置“3”时,毫安表的读数为多少?解:A190)6(2540)6(6044002132121m k u k I k u k k u k s s s =-⨯-=-⨯+=-=⨯+=⨯+4-3 已知I S1=2A ,I S2=2A , E 1=5V ,E 2=5V ,R 1=R 2=R 3=5Ω,求图中所示电路在a 、b 端口的戴维宁等效电路或诺顿等效电路。

解:电压源+在a 端,-在b 端U oc =-5V, R eq =10Ω4-4 用戴维宁定理求下图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

解:U oc =0, R eq =2ΩI =04Ω6Vab4-5 分别用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求图示各电路中的电流i 。

解:(a)开路电压A 13251=+=i V 532411=+⨯-=i i u oc加压求流法计算等效电阻Ω==+=++-=2233481111iuR i i i i i i u eqA 1=i(b) 注:潘P77题3-4A 7103501050501-=⨯-=-=i i scΩ-=29321000i R 加压求流法A 0173.0=i4-6 电路如图示,问:R x 为何值时,R x 可获得最大功率?此最大功率为何值?解:W25.21A 3V 3143max sc =Ω====+P R i u i i i oc习题5——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5-1 已知电流相量A 86,A 86,A 86,A 864321j I jI j I j I -=--=+-=+= 。

试写出其极坐标形式和对应的瞬时值表达式。

设角频率为ω。

解:5-2 已知图(a)、(b)中电压表V 1的读数为30 V ,V 2的读数为60 V ;图(c)中电压表V 1、V 2和V 3的读数分别为15 V 、80 V 和100 V 。

(1)求三个电路端电压的有效值U 各为多少(各表读数表示有效值); (2)若外施电压为直流电压(相当于ω=0),且等于12 V ,再求各表读数。

解:注:邱P218习题8-10 (1) V25)10080(15)(V 30)6030()(V 08.676030)(22222=-+==-==+=U c U b U a(2)(a )表1读数为12V ,表2读数为0。

(b) 表1读数为12V ,表2读数为0。

(c) 表1读数为0,表2读数为0,表3读数为12V 。

A )13.53cos(210 , A 13.531011︒+=︒∠=t i I ω A )87.126cos(210 , A 87.2611022︒+=︒∠=t i I ω . A )13.53cos(210 , A 13.5310; A )87.126cos(210 , A 87.261104433︒-=︒-∠=︒-=︒-∠=t i I t i I ωω5-3 如图所示电路,电流表A 1和A 2的读数分别为I 1=6A ,I 2=8A , (1) 设Z 1=R ,Z 2=-jX C ,此时电流表A 0的读数为多少?(2) 设Z 1=R ,问Z 2为何种参数才能使电流表A 0的读数最大?此时的读数为多少? (3) 设Z 1=jX L ,Z 2为何种参数时,才能使电流表的读数最小?,此时的读数为多大?注:邱多媒体课件 (1)A 1086220=+=I (2)Z 2为电阻,A 14860=+=I (3)Z 2为电容,A 2|86|0=-=I5-4 图示电路中,已知电源u s =1002sintV,电流表的读数为1A ,两个电压表的读数均为100V ,试求:(1)R ,L ,C 的值;(2)电路的功率因数。

解:(1)12222222)()(U U U U U U U U U U L RsL R C L R =+=-+=-+解得:V 6.86,V 50==R L U UF01.0H 506.86====Ω==C L RU I C I UL I U R ωω866.0cos ,30100506.861==Ω︒-∠=-=++=ϕλωωj Cj L j R Zu s5-5 在下图所示正弦交流电路中,已知电流表A 1的读数为40mA ,A 2的读数为80mA ,A 3的读数为50mA ,求电流表A 的读数。

保持A 1的读数不变,电源的频率增加一倍,求此时电流表A 的读数。

解:(1)A 50)5080(40)(2223221=-+=-+=I I I I(2)A 11.72)10040(40)(2223221=-+=-+=I I I I注:与邱例8-5和习题8-11仅参数不同。

5-6 已知X C =-10Ω, R =5Ω, X L =5Ω, 电表指示为有效值。

试求A 0及V 0的读数。

解:设V 01001︒∠=U ,则 V452100100100A 10A 45210A 9010100011︒-∠=+-=+==+=︒-∠=+=︒∠==j U I jX U I I I jX R U I jX U I C L C LL CC5-7 图示电路中,并联负载Z 1、Z 2的电流分别为I 1=10 A ,I 2=20 A ,其功率因数分别为)0(6.0cos ),0(8.0cos 222111>==<==ϕϕλϕϕλ,端电压U =100 V ,ω=1000 rad/s 。

(1)求电流表、功率表的读数和电路的功率因数λ;(2)若电源的额定电流为30A ,那么还能并联多大的电阻?并联该电阻后功率表的读数和电路的功率因数变为多少?(3)如果使原电路的功率因数提高到λ=0.9,需并联多大的电容?解:潘P103例题4-7(1)设V 0100︒∠=U,则 A 17.3226.2132.1118602087.3610︒-∠=-=︒-∠+︒∠=j I846.017.32cos cos =︒=ϕW 1800cos ==ϕUI P(2)2223032.11)18(=++R IW 2778,926.0,22.10==Ω=P R λ(3)F 03.26μ=C5-8 图示网络中,已知u 1(t )=10sin(1000t +30°) V , u 2(t )=5sin(1000t -60°) V ,电容器的阻抗Z C =-j 10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