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课件:韩第11课
合集下载
精品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伐战争课件新人教版精品ppt课件

孙中山认识到过去自己进行的不懈的过程 中,所依靠的对象只是会党、新军、各派军 阀,始终没有自己的军队,这是革命失败的 原因之一,所以他希望通过黄埔军校创造革 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知识拓展
廖仲恺:黄埔军校党代表,杰 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 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成为 孙中山开展革命活动的得力助 手。积极推动国民党改组工作, 不久以大本营秘书长身份协助 筹办黄埔军校事宜。5月就任 黄埔军校党代表,积极为黄埔 军校筹集经费,呕心沥血,推 行军事教育和政治教育并重的 教育方针。1925年任广州国民 政府委员兼军事委员会委员、 国民革命军党代表,同年8月 20日被刺身亡。
•两只老虎!两只老虎! •跑得快,跑得快! •一只没有眼睛, •一只没有尾巴, •真奇怪,真奇怪!
贪 革命者来 升
生
官
畏
发
死
财
勿
请
入
往
斯
他
门
处
第一阶段学习目标:
1、 (分组讨论)动脑筋:孙中山为什么要 建立黄埔军校? (提示:孙中山说“开 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建 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2、黄埔军校建立的时间、地点、人物、建 立的意义。(采用小记者新闻报道法)
性质是什么?
❖ 结果:由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推 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 性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活动与探究:
制作有关北伐战争的手抄报。要求:版面新颖 美观,内容丰富多彩,但要贴近历史事实。
者。”下列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B )
①南昌起义 ②黄埔军校 ③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4.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洪流中的最强音。下列宣 传标语最能体现这一时代“最强音”的是( C)
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11课-北伐战争 课件 (共18张PPT)

作用:培养军事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奠定基础。
动脑筋
❖孙中山为什么要创立黄埔军校?
“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 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 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 蒋介石(1887-1975年), 原名瑞元,又名中正, 字介石。早年就读保定 军官学校。1908年到日 本振武军校学习。1911 年回国。1913年加入中 华革命党。1917年奉孙 中山命主持东南各省的 党务和军事。1922年到 永丰舰随侍孙中山。 1924年国民党改组后, 任黄埔军官学校校长。
二、北伐战争
北伐时间:1926年 北伐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中国。 北伐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进军路线:(1)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南京
(2)福建——浙江——上海 主要战役: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 英雄部队:第四军叶挺独立团 战果: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了
第11课
北伐战争
黄
贪
革命者来 升
生
官
埔
畏 死
发 财
军
勿 入
请 往
校
斯
他
门
处
一、黄埔军校的建立 1. 背景:国共首次合作
1924年 广州 国民党一大
2.目的:创建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3.建立
1924年 广州黄埔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国民党——校长:蒋介石
合作: 共产党——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苏联
蒋介石像
❖ 周恩来(18981976年)字翔宇, 笔名恩来。生于江 苏淮安。1913年在 天津南开中学就读。 1917年毕业后东渡 日本留学。1919年 五四运动时回到天
津,参加五四运动。 1921年参加共产党。 1924年11月任黄埔 军校政治部主任。
动脑筋
❖孙中山为什么要创立黄埔军校?
“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 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 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 蒋介石(1887-1975年), 原名瑞元,又名中正, 字介石。早年就读保定 军官学校。1908年到日 本振武军校学习。1911 年回国。1913年加入中 华革命党。1917年奉孙 中山命主持东南各省的 党务和军事。1922年到 永丰舰随侍孙中山。 1924年国民党改组后, 任黄埔军官学校校长。
二、北伐战争
北伐时间:1926年 北伐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中国。 北伐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进军路线:(1)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南京
(2)福建——浙江——上海 主要战役: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 英雄部队:第四军叶挺独立团 战果: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了
第11课
北伐战争
黄
贪
革命者来 升
生
官
埔
畏 死
发 财
军
勿 入
请 往
校
斯
他
门
处
一、黄埔军校的建立 1. 背景:国共首次合作
1924年 广州 国民党一大
2.目的:创建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3.建立
1924年 广州黄埔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国民党——校长:蒋介石
合作: 共产党——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苏联
蒋介石像
❖ 周恩来(18981976年)字翔宇, 笔名恩来。生于江 苏淮安。1913年在 天津南开中学就读。 1917年毕业后东渡 日本留学。1919年 五四运动时回到天
津,参加五四运动。 1921年参加共产党。 1924年11月任黄埔 军校政治部主任。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伐战争精品课件ppt

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
• ①北伐方针正确 • ②两党齐心协力 • ③将士浴血奋战 • ④工农大力支援 • ⑤军阀内部矛盾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4月 13日中午,宝山路上群众请愿大 游行遭到血腥镇压。
在街头被捕的革命群众
街头被杀害的革命群众
上海街头被杀害的革命群众
上海街头的电线杆上,挂着被杀害者的头颅。
• (三)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大体上是代表资 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政党。……有几个不 容忽视的优点:第一,这个党在中国社会上还是 有威信的。第二,这个党已经在中国南方建立了 一块革命根据地,并且拥有一支数万人的军队。 第三,孙中山几经挫折后,深感国民党内许多人 已经腐败,中国革命必须改弦易辙。他开始同共 产党人建立联系,真诚地欢迎共产党员同他合作, 欢迎苏联援助中国国民革命。 • (四)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召开的中国 共产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国共合作的方针 和办法做出了正式的决定。
A、张作霖 B、孙传芳 C、袁世凯 D、吴佩孚
1927年汪精卫制造“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提出“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血 腥口号表明,汪精卫完全抛弃了孙中山的三大 政策,公开反共,成为反革命的中心人物。表 明国共合作完全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 失败了。
1927年4月18日 南京“国民政府”举行成立典礼
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对 象不包括是( )
黄埔军校的建立
黄埔军校开学典礼
黄 埔 军 校
黄埔军校1924年 5月创建于广州 黄埔长洲岛。 1924年5月至 1927年7月,招 收了六期学生共 2万多人。黄埔 军校为国共两党 培养了一批著名 将领和军事人才。
开这个军官学校, 孙中山为什么要创 从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 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 立黄埔军校? 运动到护法运动相继失败的原 创造革命军,来挽救 因,就是没有一只自己的坚强 中国的危亡! 军队。 ——孙中山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人民军队建立课件

红米饭那个南瓜汤啰 嘿啰嘿 红米饭那个南瓜汤啰 嘿啰嘿
挖野菜那个也当粮啰 嘿啰嘿
挖野菜那个也当粮啰 嘿啰嘿
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啰 嘿啰嘿 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啰 嘿啰嘿 餐餐味道香 味道香 嘿啰嘿 干稻草那个软又黄啰 嘿啰嘿 金丝被那个盖身上啰 嘿啰嘿 餐餐味道香 味道香 嘿啰嘿 穿草鞋那个背土枪啰 嘿啰嘿 反围剿那个斗志旺啰 嘿啰嘿
邓小平 1904.8.22~1997.2.19 四川广安
1929年12月11日, 邓小平同志领导发动 广西百色起义;次年 2月,他又领导龙州 起义,先后建立了红 七军和红八军,并创 建了左右江革命根 据地。
4、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 革命根据地创建有何意义?
答: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 冈山革命根据地; 革命根据地创建的意义:革命根据 地的创建,为中国革命从实践上开 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 全国政权的正确的革命道路。
井 冈 山 主 峰 五 指 峰
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地势险要,进可 攻,退可守;革命群众基础好,敌人统治力量薄弱;远离 中心城市,四周都是产粮区,很利于军事割据。1928年上 半年,终于建立了以宁冈为中心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 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答:(1)时间:1927年8月7日 (2)地点:汉口 (3)内容: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 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1927年8月7日,中共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称 为“八七”会议。会议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 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并决定在这一年秋收时发动 武装起义。这次会议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
起的转折点。
八 七
会 议 一
览 表
背景 中共革命失败后需指明新的出路 目的 挽救处于危急中的中国革命 时间 1927年8月7日 地点 汉口 成果 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挖野菜那个也当粮啰 嘿啰嘿
挖野菜那个也当粮啰 嘿啰嘿
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啰 嘿啰嘿 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啰 嘿啰嘿 餐餐味道香 味道香 嘿啰嘿 干稻草那个软又黄啰 嘿啰嘿 金丝被那个盖身上啰 嘿啰嘿 餐餐味道香 味道香 嘿啰嘿 穿草鞋那个背土枪啰 嘿啰嘿 反围剿那个斗志旺啰 嘿啰嘿
邓小平 1904.8.22~1997.2.19 四川广安
1929年12月11日, 邓小平同志领导发动 广西百色起义;次年 2月,他又领导龙州 起义,先后建立了红 七军和红八军,并创 建了左右江革命根 据地。
4、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 革命根据地创建有何意义?
答: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 冈山革命根据地; 革命根据地创建的意义:革命根据 地的创建,为中国革命从实践上开 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 全国政权的正确的革命道路。
井 冈 山 主 峰 五 指 峰
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地势险要,进可 攻,退可守;革命群众基础好,敌人统治力量薄弱;远离 中心城市,四周都是产粮区,很利于军事割据。1928年上 半年,终于建立了以宁冈为中心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 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答:(1)时间:1927年8月7日 (2)地点:汉口 (3)内容: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 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1927年8月7日,中共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称 为“八七”会议。会议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 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并决定在这一年秋收时发动 武装起义。这次会议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
起的转折点。
八 七
会 议 一
览 表
背景 中共革命失败后需指明新的出路 目的 挽救处于危急中的中国革命 时间 1927年8月7日 地点 汉口 成果 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11课__北伐战争课件

4.(2009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小明同学是惠州人, 他自豪地说:我家乡有一位名人,是率领“铁军”独 立团屡建战功的北伐名将。请指出他是谁 A A.叶挺 B.贺龙 C.廖仲恺 D.彭德怀 5.领导国民革命运动(北伐战争)的是 D A.中国共产党 B.中国国民党 C.革命统一战线 D.广东国民政府 6.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是 B A.冯国璋、段祺瑞、张作霖 B.张作霖、孙传芳、吴佩孚 C.袁世凯、黎元洪、段祺瑞 D.曹锟、阎锡山、冯玉祥
7.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名为共和国,实际上 仍旧由军阀掌握政权”。观察右下图,你认为 占据图中所示区域的军阀是( ) B A.孙传芳 B.吴佩孚 C.张作霖 D.蒋介石 8.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说:“中国共产党 人……从来就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 持者、合作者、继承者。”下列史实能说明这 一观点的有 ( B) ①武昌起义 ②黄埔军校创办 ③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④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开这个军官学 校,独一无二的 希望就是创造革 命军,来挽救中 国的危亡。”
——孙中山在黄埔 军校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培养不怕牺牲,一心做救国救民事业, 有理想的革命军人。
国民党中出身黄埔的光上将就有近40人;而共产 党光十大元帅就有一半5人(林彪、陈毅、徐向前、 聂荣臻、叶剑英)出自黄埔军校。而最让人注目的 是黄埔系中“黄金二期”——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 生, 600名学员中就产生了325名将军。将军成长 率高达50%以上,这在世界军校史上也是绝无仅 有的。
北京
控制地区 湖南、湖北、河南和直隶的一部 江苏、江西、安徽、浙江、福建 黑龙江、吉林、辽宁、热河、山 东、察哈尔和直隶
河南
安 江苏
北 伐 战 争 前 形 势 图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1课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课件(共21张PPT)

宋教仁遇刺
袁世凯本想以重金收买宋教仁,但
宋教仁不为所动。袁世凯便密令国 务总理赵秉钧策划刺杀宋教仁。 1913年3月20日晚,宋教仁在上海 火车站遭歹徒枪击,身中3弹,送医
院后不治而亡,年仅31岁。这就是
民国初年震惊全国的“宋案”。
宋教仁
2.二次革命 1.原因: 袁世凯为建立独裁统治,刺杀国民党领导人宋 教仁。 2.时间:1913年
北洋军阀混战
农户 耕地 荒地 陆军 军费
1914——1918 1914——1918 1914——1918 1914——1919 1916——1918
减少1500多万户 减少2600多万亩 增加4900多万亩 增加92万多人 增加5000多万元
根据上述表格想一想,北洋军阀的割据局面对中 国社会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生产力遭到破坏,经济下滑;苛捐杂税增多,百 姓负担加重;军阀割据混战,社会动荡不安,民不 聊生。
“北洋政府”
1895年,袁世凯开始为清政府编练新式陆军。 后来,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军事集团。这个 军事集团通常被称为北洋军阀。1912年4月,袁世 凯逼南京临时政府迁往北京,标志着北称为北洋政府,
从1912年开始到1928年结束。
一.二次革命
1.“宋教仁案” 1912年8月,宋教仁将 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1912年,以宋教仁为首的 国民党在第一届国会选举 中占据了明显的优势,使 袁世凯大为惊恐。1913年 春,袁世凯为阻止国民党 组织责任内阁,派人在上 海火车站暗杀宋教仁。
3.过程:孙中山和黄兴号召反袁,发起“二次革命”;
江西李烈钧在江西举兵;安徽、上海、广东、 福建、湖南等地加入讨袁行列。 4.结果: 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 凯镇压下去。孙中山、黄兴被迫流亡日本。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11课

8、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与国民党进行合 作,推动国民革命,参加北伐战争。关于国民 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北伐战争的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统一全国 B.北伐战争的对象是张作霖、孙传芳、吴佩 孚 C.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场是广东、广西 D.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国民党右派突 然叛变革命
9、(2008年淮安市中考历史试题)2008年5 月,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中国国民党大陆 访问团访问大陆,在谈到两岸关系时说:“我 们应正视历史,面对现实,展望将来,……求 同存异,创造双赢。”打开历史的闸门,国共 两党在第一次合作期间领导了 B 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二、北伐胜利进军
二、 北伐的胜利进军 1 北伐的目的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2、北伐的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3、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①主要战场: 湖南、湖北。
②主要战役:汀泗桥、贺胜桥、武昌 ③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4、国民政府迁到武汉: 5、国民革命的失败: 蒋介石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4月12日) 汪精卫的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27年7月15日)
• 派系 势力范围 代表人物 扶植势力 • 直系军阀 黄河、长江中下流域及直隶 冯国 璋、曹锟、吴佩孚、孙传芳 美国、英国 • 皖系军阀 安徽、浙江、山东、福建、陕西 段祺瑞,徐树铮靳云鹏﹑段芝贵﹑傅良佐 ﹑倪嗣冲 日本 • 奉系军阀 奉天、黑龙江、吉林 张作霖、张 学良 日本 • 晋系军阀 山西 阎锡山,傅作义 日本 • 滇系军阀 云南 唐继尧 桂系军阀 广西 陆荣 廷 • 西北军阀 陕西 冯玉祥 孙岳 中华民国
革命者来 贪 生 畏 死 勿 入 斯 门 升 官 发 财 请 往 他 处
北洋军阀
• 北洋军阀,民国军阀势力之一,由袁世凯 掌权后的「北洋新军」主要将领组成,袁 死后,无人具有足够能力统领整个北洋军 队及政权,各领导人以省割据导致分裂, 以军队为主要力量在各省建立势力范围。 在北洋军阀时期北京政府又有北洋军阀政 府(简称北洋政府国璋、段祺瑞、张作霖 B.张作霖、孙传芳、吴佩孚 C.袁世凯、黎元洪、段祺瑞 D.曹锟、阎锡山、冯玉祥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优秀课件

对外: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大部分内容
1915年,蔡锷等在云南发动。袁世凯取消帝制,绝 望死去。 以直系、皖系、奉系为主,为争夺地盘,连年混战, 民不聊生。
随堂训练
1.袁世凯为实现自己的“皇帝梦”作出了哪些“努力”( ①解散国民党 ②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③规定总统可以连任 ④接受“二十一条”大部分内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统治:对内实行军事独裁统治,对外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 主义。 (3)影响: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课堂小结
北 洋 政 府 的 黑 暗 统 治
二次革命
导火线:宋教仁遇刺身亡 结果:被袁世凯镇压,孙、黄流亡日本
袁世凯复辟 帝制 护国战争 军阀割据
对内:废《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3、学习革命者不屈不挠的英勇奋斗精神。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一、二次革命
1、宋教仁遇刺 宋教仁改组国民党,并在国 会选举中占有明显优势,引起袁 世凯的恐慌。1913年春,准备北
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
刺身亡。 宋教仁遇刺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2、“二次革命”的发动
“宋案”发生后,袁世凯遭到国内舆论的谴
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梁启超、蔡锷离京,前往南方筹 划讨伐袁世凯事宜。 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 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北洋军队人心涣散,节节败退,不少省份宣布独立,脱离袁 世凯政府。 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 护国战争结束。
结果
问题探究
这场革命为什么称为“二次革命”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志)了国共合作
2、黄埔军校
建立时间:1924年5月 地点: 广州黄埔
领导人:校长:
蒋介石(国民党)
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共产党)
意义: 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
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 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 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贪
革命者来
升
生
官
畏
发
死
财
勿
请
入
往
斯
他
门
处
黄 埔 军 校
第11课
北伐战争
学习目标: 齐读导学38页
自学指导一(5分钟)
阅读课本P50“黄埔军校的建立” 这一目录,找出下列问题:
1、国民党一大召开的时间、地点、 意义?(导学1)
2、黄埔军校的建立的时间、地点、 领导人、意义?(导学2)
1、国民党一大:1924年、广州、国民党一大实现
湖江
南 西 福建
孙
广西 广东
传
吴佩孚 兵力20万
芳
兵力20万
主 要
汉口 汉阳
╳武昌
黑
战
贺胜桥
╳
吉
役
汀泗桥
辽
╳
北京 直
北 伐 战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隶
山东
河
江
郑南县 安安 南苏京
叶挺 上海
争 进 军
两湖战场 江西战场 闽浙战场
武湖昌北
徽徽 浙浙江江
示
长湖沙南
南江昌 西 福福建
意
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建 桂桂林林 广广州州
时间: 1926年 目的: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中国。 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主要战场: 湖南、湖北 主要战役: 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
战果: 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北
张 作 霖
兵力35万
黑
伐
战
吉 辽
争
北京 直
前
隶
山东
形
河南
湖北
安 江苏 徽
上海
势 图
浙江
——孙中山先生
自学指导二:(6分钟)
阅读课本P51—P52“北伐胜利进军”和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包括小字部 分):
1、找出北伐战争的时间、目的、主要对 象、主战场、主要战役、以及战果? (导学3)
2、思考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是什么? 3、找出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时间、地点、
性质?(导学3、4)
北伐战争
【幸遇•书屋】
你来,或者不来 我都在这里,等你、盼你 等你婉转而至 盼你邂逅而遇
你想,或者不想 我都在这里,忆你、惜你 忆你来时莞尔 惜你别时依依
你忘,或者不忘 我都在这里,念你、羡你 念你袅娜身姿 羡你悠然书气
人生若只如初见 任你方便时来 随你心性而去 却为何,有人 为一眼而愁肠百转 为一见而不远千里
国民党一大召开 国共第一次合作
黄埔军校建立
北伐战争
吴佩孚
孙传芳 北伐胜利进军 蒋介石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张作霖
三个政权并存
北京北洋 军阀政府
武汉 国民政府
南京 国民政府
---------------------------------- 赠予 ----------------------------------
图
国民政府
在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 统治之下,北伐军能节节 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
参考答案:
1、国共合作,齐心协力,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广大北伐军英勇作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 4、作战方针的正确
国民革命的失败:
蒋介石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4月12日) 汪精卫的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27年7月15日)
晨起凭栏眺 但见云卷云舒 风月乍起 春寒已淡忘 如今秋凉甚好 几度眼迷离
感谢喧嚣 把你高高卷起 砸向这一处静逸 惊翻了我的万卷 和其中的一字一句 幸遇只因这一次
被你拥抱过,览了 被你默诵过,懂了 被你翻开又合起 被你动了奶酪和心思
不舍你的过往 和过往的你 记挂你的现今 和现今的你 遐想你的将来 和将来的你 难了难了 相思可以这一世
---------------------------------- 谢谢喜欢 ----------------------------------
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完全破裂 第一次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时间:1927年4月 地点: 南京 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
益(对外、对内)
思考:北伐战争取得巨大胜利,基本打垮 了北洋军阀,但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 呢?
北伐虽然打垮了旧军阀,但以蒋介 石为代表的新军阀又出现了。新军阀是帝 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者。 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 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 变。
2、黄埔军校
建立时间:1924年5月 地点: 广州黄埔
领导人:校长:
蒋介石(国民党)
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共产党)
意义: 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
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 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 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贪
革命者来
升
生
官
畏
发
死
财
勿
请
入
往
斯
他
门
处
黄 埔 军 校
第11课
北伐战争
学习目标: 齐读导学38页
自学指导一(5分钟)
阅读课本P50“黄埔军校的建立” 这一目录,找出下列问题:
1、国民党一大召开的时间、地点、 意义?(导学1)
2、黄埔军校的建立的时间、地点、 领导人、意义?(导学2)
1、国民党一大:1924年、广州、国民党一大实现
湖江
南 西 福建
孙
广西 广东
传
吴佩孚 兵力20万
芳
兵力20万
主 要
汉口 汉阳
╳武昌
黑
战
贺胜桥
╳
吉
役
汀泗桥
辽
╳
北京 直
北 伐 战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隶
山东
河
江
郑南县 安安 南苏京
叶挺 上海
争 进 军
两湖战场 江西战场 闽浙战场
武湖昌北
徽徽 浙浙江江
示
长湖沙南
南江昌 西 福福建
意
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建 桂桂林林 广广州州
时间: 1926年 目的: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中国。 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主要战场: 湖南、湖北 主要战役: 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
战果: 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北
张 作 霖
兵力35万
黑
伐
战
吉 辽
争
北京 直
前
隶
山东
形
河南
湖北
安 江苏 徽
上海
势 图
浙江
——孙中山先生
自学指导二:(6分钟)
阅读课本P51—P52“北伐胜利进军”和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包括小字部 分):
1、找出北伐战争的时间、目的、主要对 象、主战场、主要战役、以及战果? (导学3)
2、思考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是什么? 3、找出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时间、地点、
性质?(导学3、4)
北伐战争
【幸遇•书屋】
你来,或者不来 我都在这里,等你、盼你 等你婉转而至 盼你邂逅而遇
你想,或者不想 我都在这里,忆你、惜你 忆你来时莞尔 惜你别时依依
你忘,或者不忘 我都在这里,念你、羡你 念你袅娜身姿 羡你悠然书气
人生若只如初见 任你方便时来 随你心性而去 却为何,有人 为一眼而愁肠百转 为一见而不远千里
国民党一大召开 国共第一次合作
黄埔军校建立
北伐战争
吴佩孚
孙传芳 北伐胜利进军 蒋介石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张作霖
三个政权并存
北京北洋 军阀政府
武汉 国民政府
南京 国民政府
---------------------------------- 赠予 ----------------------------------
图
国民政府
在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 统治之下,北伐军能节节 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
参考答案:
1、国共合作,齐心协力,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广大北伐军英勇作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 4、作战方针的正确
国民革命的失败:
蒋介石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4月12日) 汪精卫的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27年7月15日)
晨起凭栏眺 但见云卷云舒 风月乍起 春寒已淡忘 如今秋凉甚好 几度眼迷离
感谢喧嚣 把你高高卷起 砸向这一处静逸 惊翻了我的万卷 和其中的一字一句 幸遇只因这一次
被你拥抱过,览了 被你默诵过,懂了 被你翻开又合起 被你动了奶酪和心思
不舍你的过往 和过往的你 记挂你的现今 和现今的你 遐想你的将来 和将来的你 难了难了 相思可以这一世
---------------------------------- 谢谢喜欢 ----------------------------------
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完全破裂 第一次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时间:1927年4月 地点: 南京 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
益(对外、对内)
思考:北伐战争取得巨大胜利,基本打垮 了北洋军阀,但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 呢?
北伐虽然打垮了旧军阀,但以蒋介 石为代表的新军阀又出现了。新军阀是帝 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者。 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 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 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