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活动:妈妈摘得葡萄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妈妈摘的葡萄》教案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妈妈摘的葡萄》教案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妈妈摘的葡萄》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家的故事》中的《妈妈摘的葡萄》。

内容详细讲述了小兔子帮助妈妈摘葡萄的过程,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幼儿学会感恩和助人为乐。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小兔子帮助妈妈摘葡萄的喜悦。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复述故事情节。

3. 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学会关爱家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感恩,体会到帮助家人的快乐。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挂图、葡萄道具、小兔子玩偶。

2.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教室里的葡萄架,引导幼儿谈论葡萄的生长过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故事挂图,讲述《妈妈摘的葡萄》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小兔子帮助妈妈摘葡萄的过程。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小兔子为什么要帮助妈妈摘葡萄?”让幼儿思考并回答,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画纸、水彩笔等学具,让幼儿画出自己帮助家人做事的场景,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5.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关爱家人,引导幼儿学会感恩。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妈妈摘的葡萄》2. 关键词:感恩、助人为乐、关爱家人3. 故事情节简要概括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帮助家人做事的场景,并用文字描述。

2. 答案示例:画面展示一个小女孩在帮妈妈洗碗,文字描述为:“我帮妈妈洗碗,妈妈笑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幼儿学会感恩和关爱家人。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表达自己的关爱,如给父母一个拥抱、帮忙做家务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感恩,体会到帮助家人的快乐。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妈妈摘的葡萄》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妈妈摘的葡萄》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妈妈摘的葡萄》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故事》,详细内容为《妈妈摘的葡萄》。

通过讲述小松鼠和妈妈一起摘葡萄的过程,教育孩子珍惜亲情,学会感恩。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能够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3. 教育幼儿珍惜亲情,学会感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故事中蕴含的亲情和感恩的意义。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葡萄道具、小松鼠玩偶。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葡萄道具,让幼儿观察并描述葡萄的外观、颜色和味道。

通过引导幼儿分享自己与家人一起品尝葡萄的经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故事《妈妈摘的葡萄》,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小松鼠和妈妈之间的亲情。

通过提问、讨论,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小松鼠,家长扮演妈妈,共同完成摘葡萄的过程。

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摘葡萄的情景,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4. 互动环节(5分钟)让幼儿用彩笔和画纸画出自己最喜欢的葡萄,并与同伴分享。

通过这个环节,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妈妈摘的葡萄》2. 板书内容:故事梗概小松鼠和妈妈的亲情感恩的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与家人一起摘葡萄的场景,并用文字描述。

2. 答案示例:画面中,小松鼠和家人手拉手,笑容满面地摘葡萄。

文字描述: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葡萄园摘葡萄,我们摘了很多很多,好开心啊!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故事,让幼儿理解了亲情和感恩的意义。

在实践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家人一起参与讲述与葡萄相关的故事。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妈妈摘的葡萄》绘本故事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妈妈摘的葡萄》绘本故事

《妈妈摘的葡萄》绘本故事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妈妈摘的葡萄》绘本故事,引导幼儿感受母爱的伟大和温暖。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教育幼儿学会感恩,尊敬父母,珍惜家庭温馨时光。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绘本故事的主题,学会感恩和尊敬父母。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通过观察画面,理解故事情节,发挥想象力,进行语言表达。

三、教学准备1.《妈妈摘的葡萄》绘本故事书。

2.纸和笔,供幼儿绘画使用。

3.音乐CD《世上只有妈妈好》。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妈妈摘的葡萄》绘本,引导幼儿观察封面,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个故事可能会讲些什么呢?”2.阅读故事(1)教师带领幼儿共同阅读《妈妈摘的葡萄》绘本,引导幼儿关注画面和文字,理解故事情节。

(2)教师提问:“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妈妈为什么要把葡萄给小兔子?小兔子是怎么做的?”3.讨论环节(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你们觉得妈妈为什么会摘葡萄给小兔子?妈妈对小兔子的爱体现在哪里?”(2)教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引导幼儿学会感恩和尊敬父母。

4.绘画环节(1)教师发放纸和笔,引导幼儿画出自己心中最美的妈妈。

(2)教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讲述作品背后的故事。

5.语言表达环节(1)教师邀请幼儿上台,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妈妈摘的葡萄》的故事。

(2)教师评价幼儿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2)教师播放音乐CD《世上只有妈妈好》,让幼儿感受母爱的伟大。

7.结束语(2)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后,向妈妈表达自己的爱和感激之情。

五、作业1.请幼儿回家后,向妈妈讲述《妈妈摘的葡萄》的故事。

2.请家长协助,引导幼儿学会感恩和尊敬父母,记录幼儿的表现,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1.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2.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

3.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2024年幼儿园大班优秀语言教案详案《妈妈摘的葡萄》

2024年幼儿园大班优秀语言教案详案《妈妈摘的葡萄》

2024年幼儿园大班优秀语言教案详案《妈妈摘的葡萄》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故事《妈妈摘的葡萄》,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母爱的伟大。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

3.引导幼儿学会关爱家人,懂得感恩。

二、教学重点1.故事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2.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故事中的情感体验与传递。

2.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四、教学准备1.故事课件《妈妈摘的葡萄》。

2.葡萄实物或图片。

3.纸杯、剪刀、双面胶等制作道具。

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葡萄,引导幼儿观察葡萄的颜色、形状等特征。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喜欢的水果,并简单介绍。

2.故事讲述教师讲述故事《妈妈摘的葡萄》,注意语气、表情的生动表现。

讲述过程中,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情感。

3.故事讨论教师提问:故事中谁摘了葡萄?为什么妈妈要摘葡萄给小兔子?引导幼儿结合故事内容,谈谈自己对母爱的理解和感悟。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与家人之间的感人故事。

4.语言表达教师出示葡萄图片,引导幼儿用完整、通顺的句子描述葡萄的特征。

邀请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故事表演。

5.制作葡萄教师分发制作道具,指导幼儿动手制作葡萄。

在制作过程中,引导幼儿相互交流、合作,体验团队合作的乐趣。

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葡萄,并进行评价。

六、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通过故事《妈妈摘的葡萄》的讲述,让幼儿深刻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

在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制作葡萄,幼儿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但在活动中,仍有个别幼儿表现出不专注、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关注和引导。

附:故事《妈妈摘的葡萄》有一天,小兔子在家里玩耍,突然闻到一股葡萄的香味。

它跑到厨房,发现妈妈正在摘葡萄。

小兔子问妈妈:“妈妈,你为什么要摘葡萄呢?”妈妈微笑着说:“因为妈妈爱你,想让你尝尝葡萄的美味。

”摘完葡萄后,妈妈把葡萄分给小兔子和小兔子的小伙伴们。

大班语言妈妈摘的葡萄教案

大班语言妈妈摘的葡萄教案

大班语言妈妈摘的葡萄教案大班语言妈妈摘的葡萄教案1活动目标:1、能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妈妈的爱。

2、能大声诵读诗歌,并根据经验仿编诗歌。

3、识读汉字“妈妈”“太阳”“月亮”“星星”“春天”。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5、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活动准备:1、相关课件、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2、自制“宝盒”一个。

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

1、师生问好。

2、师:今天汤老师能认识你们心情特别好,想送你们一份礼物,想不想要?嗯,送什么呢,送一首好听的歌吧。

歌名老师暂时保密,有会唱的小朋友可以和老师一起唱,师幼一起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3、师提问:(1)这首歌里唱的是谁?有谁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呢?(2)你们觉得妈妈好不好?从哪些事情可以看出妈妈好呢?(引导说出妈妈平时在家都做些什么事情。

)幼儿讨论后回答。

二、学习诗歌。

听你们自己的妈妈都很勤劳能干,又那么爱你们。

有个小朋友也很爱自己的妈妈,还给妈妈编了首好听的诗歌呢!名字叫《妈妈》,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1、教师配乐朗读一遍诗歌。

(出示《妈妈》图文并茂的课件)2、师:诗歌的名字是什么?诗歌里说妈妈是家里的什么呀?为什么说妈妈是家里太阳?月亮?星星?春天?3、师:你们听的可真仔细,说的这么好。

老师想请你们和老师一起说下这首诗歌,可以吗?(师、幼齐读诗歌)4、师:有你们和老师一起读,诗歌变得好听多了,你们自己来一遍行吗?(幼儿读诗歌)再次出示《妈妈》图文并茂课件。

三、游戏巩固复习诗歌。

师:你们这么优秀,老师想和你们做个游戏,(出示宝盒)这是一个宝盒,它的咒语是“宝盒,宝盒,变,变,变”,说三次咒语它就会变出很多东西。

现在,我们也来试试,看它今天能给我们变出什么!1、当幼儿抽出变出的字卡时,复习诗歌句子。

例:抽出太阳字卡,教师问谁能把诗歌里有太阳的句子找出来。

2、教师抽字卡,幼儿念诗歌。

四、纺编诗歌。

教师:宝盒想考考我们,可没有难道我们,它还有最后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小朋友为什么要给妈妈编诗歌吗?(爱妈妈)你们爱妈妈吗?(爱),那请你们也来给妈妈编一首好听的诗歌好不好?1、小朋友说妈妈是家里的太阳,月亮,……,你们觉得妈妈还是家里的什么?(幼儿讨论回答)2、幼儿纺编诗歌。

2024年幼儿园大班精彩教案《妈妈摘得葡萄》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精彩教案《妈妈摘得葡萄》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精彩教案《妈妈摘得葡萄》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材《秋天来了》,主要围绕第六章《丰收的季节》中的第二节《妈妈摘得葡萄》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葡萄的种类、生长环境、采摘过程以及分享葡萄的美好体验。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葡萄的种类、生长环境和采摘过程,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2. 通过观察、品尝、分享葡萄,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意识。

3. 培养幼儿懂得感恩、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葡萄的种类、生长环境和采摘过程。

难点:培养幼儿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意识,以及懂得感恩、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葡萄挂图、实物葡萄、葡萄生长过程的PPT、分享篮子、音乐播放设备。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歌曲《丰收歌》引导幼儿进入丰收的季节,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葡萄。

2. 讲解(10分钟):展示葡萄挂图,讲解葡萄的种类、生长环境和采摘过程。

3. 实践(5分钟):分发实物葡萄,让幼儿观察、品尝,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4. 互动(10分钟):分组讨论,每组挑选一种葡萄进行观察,讨论其特点,然后向全班汇报。

5. 创作(10分钟):以小组为单位,用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学具制作葡萄手工作品。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妈妈摘得葡萄》2. 板书内容:a. 葡萄的种类b. 葡萄的生长环境c. 葡萄的采摘过程d. 观察力、表达力、合作意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爸爸妈妈一起分享今天学到的葡萄知识,并尝试用画笔画出自己喜欢的葡萄。

2. 答案:无标准答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用自己的方式表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观察、分享、讨论等形式,让幼儿对葡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达到了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幼儿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表达力。

2. 拓展延伸:结合本节课内容,组织一次亲子活动,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参观葡萄园,体验采摘葡萄的乐趣,增强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幼儿园大班语言《妈妈摘的葡萄》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妈妈摘的葡萄》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妈妈摘的葡萄》教案幼儿园大班语言《妈妈摘的葡萄》教案1内容简介大山里,有狐狸的家,小狐狸在家里饿得呜呜大哭。

狐狸妈妈翻山越岭为饥饿的小狐狸摘来葡萄,路上却遇上猎人,为救小狐狸,她冒死引开猎人。

小狐狸尽管从此再也没见到妈妈,可妈妈放在树下的葡萄却生根发芽一年一年地长了起来,结了串串果实。

小狐狸吃着甜甜的葡萄,感受着妈妈伟大的爱。

主题分析这是一篇感人的童话故事,虽然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却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天底下最伟大的爱—母爱。

整篇以“爱”为主题线索,故事中并无提及一个“爱”字,而母亲对孩子伟大、无私的爱却从头至尾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让人不禁潸然泪下。

情节分析在小狐狸呜呜的哭声中,故事开始了。

左等右等,妈妈还没回来,饿坏了的小狐狸呜鸣大哭,小可怜的样子,不禁勾起了读者的同情心。

妈妈终于找到了葡萄,准备回家。

想着小狐狸马上就能吃到可口的葡萄,让人禁不住为她们高兴。

就在此时,惊险的一幕出现了:猎人来啦!在妈妈的大声叫喊之中,故事也推向了高潮,读者为小狐狸的命运紧紧捏着一把汗。

故事的结尾凄凉又温馨:孤独的小狐狸,终于感受到妈妈浓浓的爱!角色分析故事一开始,小狐狸紧闭双眼呜呜大哭的场景着实让人揪心,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视线。

而随后一页上母子相视而笑的温馨场面又感人万分,这也是整篇故事中母子唯一在一起的情景。

山洞虽小又暗,小狐狸依偎在妈妈身旁幸福的表情却清晰可见。

小狐狸在等待妈妈时露出洞口的那张小脸、微张的小嘴、惊恐的眼神,之后的嚎啕大哭显示出她的弱小与孤独无依,这也是妈妈拔腿飞奔的动力所在。

狐狸妈妈不管是去或回,身姿都是绷紧的,她心中的担心与归心似箭一览无余。

当发现猎人后,狐狸妈妈张大的嘴,让那份焦灼与极度担心充斥读者的耳旁;雪地上小狐狸孤单又落寞的神情,让人心生无限怜悯。

最后一页,当小狐狸终于明白了妈妈的爱意后,湖中涟漪映射出妈妈欣慰的笑容,恍若隔世,母子重又相见,那份浓浓的爱也达到了高潮。

图画分析1.画面构图、色彩故事场景很简单,所有的背景都以水墨画大面积渲染,似有若无。

2024年幼儿园大班绘本《妈妈摘的葡萄》精彩教案

2024年幼儿园大班绘本《妈妈摘的葡萄》精彩教案

2024年幼儿园大班绘本《妈妈摘的葡萄》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大班绘本《妈妈摘的葡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2章《妈妈的手》,详细内容为通过绘本故事让幼儿感受母爱的伟大,学会珍惜亲情,同时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情感目标:让幼儿感受母爱的伟大,学会珍惜和感恩亲情。

2. 认知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提高幼儿对绘本故事的理解能力。

3. 技能目标: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母爱的伟大,学会珍惜和感恩亲情。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提高幼儿对绘本故事的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妈妈摘的葡萄》、挂图、教学课件、手工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等)。

2. 学具:绘本《妈妈摘的葡萄》、手工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母爱的故事,引导幼儿进入课堂,激发幼儿对母爱的感知。

2. 绘本讲解(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共同阅读绘本《妈妈摘的葡萄》,引导幼儿关注妈妈关爱孩子的细节,让幼儿感受母爱的伟大。

3. 例题讲解与互动(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观察绘本中的图画,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例如:“妈妈为什么要摘葡萄给小兔子?”“小兔子收到妈妈的礼物后心情怎样?”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对母爱的理解,并鼓励幼儿用手工制作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5. 手工制作(10分钟)教师指导幼儿使用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一张感谢妈妈的贺卡。

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妈妈摘的葡萄》2. 板书内容:母爱伟大,珍惜亲情观察力、想象力、表达能力感恩妈妈,手工制作贺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张感谢妈妈的贺卡,并在贺卡上写下对妈妈的爱和祝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语言活动:妈妈摘得葡萄教案设计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2.通过观察讨论,体验妈妈与其宝贝的情感。

3.理解故事中葡萄的来历,说说妈妈对自己做过的事,能想办法表达对妈妈的爱。

活动重点:
通过观察讨论,体验妈妈与其宝贝的情感。

活动难点:
理解故事中葡萄的来历,说说妈妈对自己做过的事,能想办法表达对妈妈的爱。

活动准备:
1.PPT《妈妈摘的葡萄》,配套音乐及相关动物叫声。

2.葡萄架挂图、人手一支记号笔和一张紫色纸圆片。

3.幼儿知道老鹰会吃幼小动物,理解"翻山越岭"和"不辞辛劳"的意思。

活动过程:
一、兴趣导入。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非常好看的图画书,想看吗?
教师展示绘本封面,提问:
1.你猜猜故事叫什么名字呢?(妈妈摘的葡萄)
2.你是怎么知道的呢?(上面写着字)
3.你觉得故事里会讲件什
么事情呢?(幼儿自由回答)故事里到底讲了件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欣赏理解故事,体验狐狸母子情深。

(一)出示小狐狸哭得画面。

1.狐狸怎么哭了?(找不到妈妈了,肚子饿了……)
2.谁会来帮助他?(妈妈)
(二)出示狐狸妈妈对小狐狸说话的画面。

妈妈会对小狐狸说什么?
小结:你平时遇到困难的时候,妈妈总会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帮助你。

(三)出示狐狸站在葡萄架下的画面,故事讲至狐狸妈妈摘到了葡萄。

狐狸妈妈在找什么?它是怎么找到葡萄的?
小结:狐狸妈妈是翻山越岭,跑了三座山为宝宝寻找食物,终于摘到了葡萄。

(四)出示妈妈摘到了葡萄往回跑得画面。

1.狐狸妈妈摘到了葡萄是怎么往回跑的?
2.它为什么要这样跑回家?(让幼儿自由讲述,妈妈是担心宝宝安全才拼命赶路。


(五)出示老鹰的画面,播放老鹰的声音。

1.听到老鹰的声音,妈妈会担心什么?(担心宝宝的安全。


2.狐狸妈妈会怎么做呢?(步子迈得更大,跑得更快。


(六)出示小狐狸在洞口哭、狐狸妈妈在树下休息的画面。

1.妈妈听到宝宝的声音,说明宝宝还安全,它放慢了脚步。

刚才走得急,现在为什么要停下来?
2.狐狸妈妈走了很多路,故事里怎么说的?走了很多的路有什么感觉?想干什么?
小结:狐狸妈妈摘到葡萄后急急忙忙地返回,妈妈回来时又翻过了三座山,嘴里还叼着葡萄,太累了,在确定宝宝没有危险后,才停下来休息。

刚休息了一下,发生了什么事呢?
(七)播放狗声及猎人和狗的图片。

(幼儿自由回答)
1.这个时候,谁最危险?(狐狸宝宝)
2.狐狸妈妈会怎么做呢?
(八)播放"宝宝快跑"图片喊了之后,狐狸妈妈会有什么后果?为什么狐狸妈妈知道会有不好的后果还要喊?
(九)播放幻灯片至小狐狸在风雨中。

1.小狐狸没有了妈妈会怎样?
2.它会到哪找食物?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

(十)播放小狐狸在葡萄架下哭的图片。

这葡萄是哪来的?小狐狸吃到葡萄为什么哭了?妈妈为了它怎样啊?
小结:妈妈为了让小狐狸吃到葡萄翻山越岭,不辞辛劳摘到葡萄,当小狐狸面临生命危险的时候,为了救孩子,自己却牺牲了。

三、升华主题,进行爱的教育。

1.你平时遇到困难,妈妈是怎么帮助你的?
2.妈妈对宝宝这么关心,你怎么关心妈妈呢?你会对妈妈说什么?
3.小狐狸会对妈妈说什么呢?山坡上的是谁?
(小狐狸太想妈妈了,眼前好像看到了妈妈,而且妈妈笑眯眯的样子好像在表扬它的坚强。


活动延伸:
你喜欢这个故事吗?我们一起把这个故事画下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