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东北三省三校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和解析)(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

合集下载

【全国省级联考】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2018届高三高考模拟(二)语文试题(解析版)

【全国省级联考】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2018届高三高考模拟(二)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年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考模拟考试(二)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说武侠小说中的“江湖世界”为虚拟的世界,在于它过分夸大了“江湖世界”与“官府世界”各自的独立性,仿佛两者平行并立,互不干涉。

明清以来,中国的秘密社会名目繁多,晚清以来的武侠小说不少涉及近代中国的秘密社会。

而随着文人笔下秘密社会的日益理想化,武侠小说中的江湖世界俨然成为完全可与官府世界平分秋色的第二社会。

现实生活中“江湖”虽亦远离朝廷,却仍在官府管辖下,侠客也难得“道遥自在”。

像武侠小说中描写的那样,双方互不干涉内政,在“官府世界”遵守国家王法,在“江湖世界”则听从江湖规则,只能是小说家的良好愿望。

有趣的是,描写侠客“仗义疏财”“替天行道”的《水游传》促进了中国秘密社会的形成,而白莲教、天地会之类民间教门、会党的形成又反过来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武侠小说。

这种影响分虚、实两种,实者为小说家提供了无数侠客故事,虛者促使小说家在原有社会结构外,另建发挥特殊职能的“第二社会”。

而后者意义无疑更为重大,它使得武侠小说中的“江湖世界”既不完全蹈空,有近代中国秘密社会的影子,也不完全坐实,仍保留甚至着意渲染其作为法外世界的理想主义色彩。

江湖世界与朝廷治下的现实人生相比,俨然是两个世界、两套规矩。

可因为武侠小说的主角是侠客而不是清官,小说家实际上是用侠客纵横的“江湖世界”取代官府统治的现实世界。

江湖世界当然也有秩序和规则,但那是道德化了的“法律”,唯一的宗旨是扶危济困,惩恶扬善。

江湖上各家各派各有其清规戒律,不过,“崇尚义气”这一点几无例外。

江湖义气与朝廷王法一样,同为各自世界的最高规则。

倘是混迹江湖,那么完全可以将江湖义气置于朝廷王法之上。

将江湖义气作为道德化的“准法律”,是武侠小说家设计的理想社会图式。

不过,讲义气和主持正义并不是一回事,武侠小说家常常有意无意模糊两者的界限。

讲义气者只问亲琉,不论曲直,实际并不怎么值得赞赏。

东北师大附中2020届(2018级)高三年级第二次摸底考试(语文)学科试题及答案

东北师大附中2020届(2018级)高三年级第二次摸底考试(语文)学科试题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3小题。

在现代社会来临之前,民歌一直就是时尚。

“歌谣所生,宜自生民始也。

”作为口头语言艺术的民歌,其起源即昭示着人类的起源。

人类自脱离动物界的那一刻起,也就开始了超越性的审美活动,这种审美很自然地体现在他们的言谈歌咏之中。

作为中国文学起源佐证的两言《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就是越人之歌;而作为中国文学源头的元典《诗经》,其“国风”部分也是民歌歌词的总汇。

从先秦的歌谣,到汉魏乐府,再到唐宋间的曲子词、竹枝词等体式的流变,民歌生长在百姓的唇吻和心灵之上,始终是社会风尚的主要组成部分。

明代沈德符记录了万历年间江南小调的流行状况:“不问南北,不问男女,不问老幼良贱,人人每之,亦人人喜听之,以致刊布成帙,举世传诵,沁人心腑。

”马克思说:“民歌是唯一的历史传说和编年史。

”我们也可以说,民歌又何尝不是一部时尚史呢?问题是,今天当很多人在叫嚣“娱乐至死”、张扬多元价值的时候,当多数民歌所描述的农耕甚至游牧、渔猎生活情境离绝大多数人已很遥远的时候,我们还需要和民歌生活在一起吗?解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怎样理解现代性与传统之间的关系。

现代性并非一种全然固定的僵死结构,它应该是开放的,既对空间开放,也对时间开放;它应该是一种建构性的场域,在这个场域中间我们可以把现代性变得更加符合人的需要,人的诗意生存的需要。

这样来理解,传统就不再是一个被降服、被审判、被耻笑、被切割、被虚假玩弄的概念,而应该是唤起我们敬畏感的、我们借此和世界真诚连接的一种方式。

我们通过传统洞开人类生命的本质存在,回归人类应然的统一存在。

民歌正是自传统社会以来,人们和世界真诚连接的一种生命的打开方式。

在欣赏民歌的时候,我们感到在传统人文世界中找到了人应该为人的那种存在的方式,我们觉得人应该那样和这个世界进行美好的连接,应该那样诗意地栖居。

这种人的本真的状态,并不以样貌的陈旧而过时。

【高考模拟】2018年东北三省四城市联考暨沈阳市高三质量监测(二)语文试题(附答案精品)

【高考模拟】2018年东北三省四城市联考暨沈阳市高三质量监测(二)语文试题(附答案精品)

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还!2018-2019年高考备考2018年东北三省四城市联考暨沈阳市高三质量监测(二)语文第Ⅰ卷阅读题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人工智能算法的传统通常有两个:一是符号认知主义,主张智能行为依赖于符号操作,通过基于符号表征的计算可实现推理、决策,甚至情感活动,如早期的专家系统;二是联结主义,认为通过大量底层简单的“激活单元”相互交织可在高层自发涌现出复杂的智能行为,这一传统以神经网络为代表。

阿尔法围棋的研究主要得益于这一种传统,基于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实现算法的突破。

以复杂性视角观之,目前的智能算法有一个突出特质——涌现性,即智能是一种由算法底层的简单規则生成的复杂行为,智能并不由预定的算法前提所决定。

游戏棋局的最终输赢是一种涌现,不是依靠单次行为的累加,而是算法演化系列的整体取胜。

阿尔法围棋有一些令顶尖职业棋手难以理解的“昏招”,可这些“昏招”最终成了取胜的“神之一手”,这表明“招数系列”比“某一招”更有意义。

在伦理上,涌现性特质揭示出智能算法具有不同于传统的行为特征:智能算法行为不是边界清晰的单个行为而是集体行为的演化,其行为效果既不由“某一”行为所决定,亦不由其前提完全决定。

智能算法的另一个特质是算法的自主性。

阿尔法围棋一代曾依据人类历史上的优秀棋谱,对弈了3000万盘棋,二代强化了自我增强学习。

如果智能算法的自主性意味着机器是某类主动的、自我进化的“生命”,那么我们是否能说人工智能就是一个具有自我意识、能够自我决定的“主体”?以算法的观念来看,理性传统所认可的“主体”是一个能够协调个体自身复杂行为的中心控制单元,它担负该个体所有信息的整合和全部行为的控制。

目前得到广泛应用的弱人工智能,则形成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的主体观念。

弱人工智能的自主性是智能行为的自组织性,机器算法会在没有人类程序员的干预下自发学习,自动处理问题。

2015年,有人在使用“自动驾驶”模式时遭遇车祸,历经十个多月的调查,最终归責为驾驶员过于信任人工智能,手没握住方向盘,人工智能得以免责。

2018年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模拟(二)语文试题答案

2018年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模拟(二)语文试题答案

模拟精编大考卷 ( 二)
他获奖产生的 影 响 . 谈 看 法 时 , 要 注 意 结 合 文 本, 对小说矛盾冲突的解释不正确, 应是在农 7. C E㊀A. 村城市化的过程 中 老 赵 这 老 一 代 农 民 的 传 统 理 念 不要割裂开来分析 .
是为了说 明 那 位 副 校 长 不 懂 建 筑 的 美 学 理 念 ,
乡村建设 , 为江浙 部 分 乡 村 提 供 旧 房 改 造 的 设 计 . 行走 在 这 样 一 个 大 潮 边 缘 ㊁ 不断探究 ⑤ 冷静旁观 : 自己的发 展 路 径 和 社 会 快 速 发 展 的 契 合 点 的 人 , 他不是融 到 里 边 去 , 他 是 在 旁 边㊁ 在 边 缘, 找到切 入点的这么一个建筑师 . 解析 : 通读 全 文 , 梳 理 传 主 的 人 物 事 迹, 再对传主 形象特 点 进 行 概 括 . 作 答 时 , 可采用先总后分的 格式 . 这篇传记中 的 王 澍 坚 守 理 念 ㊁ 拒 绝 名 利㊁ 敢 于批判 , 这些人格魅力都是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 王澍的边缘性 体 现 在 : 6. ① 地 域 上 的 边 缘; ②身份认 识的边缘 ; ③ 设计理念的边缘 . 关系 : ①地 域 上 的 边 缘 决 定 了 他 的 代 表 作 都 集 中 在江浙一带 , 少了 北 上 广 的 热 闹 , 有一点与主流分 离的清高 . ② 身份 认 识 的 边 缘 决 定 了 他 把 自 己 定 位于 业余 , 他没 有 设 计 费 高 低 的 顾 虑, 从而让他 拥有了无 人 可 以 干 涉 设 计 的 决 定 权 , 让他获得了 更大的自 由 度 . ③ 设 计 理 念 的 边 缘 , 让他一直行 走在一个大潮边 缘 , 能 做 冷 静 的 旁 观, 从而找到恰 好的切入点 , 让他 的 作 品 超 越 争 论 , 并演化成扎根 于历史背景 ㊁ 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 . 解析 : 先通过整合 文 本 , 概括王澍的 边缘性 是体 现在哪几 个 方 面 , 再结合这几个方面逐一分析对 出来的 .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汉字书法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信号系统,传导着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审美人格。

它以特有的形态,将中国人或规范或潇洒的人格价值,中国人或守格或破格的文化精神暗传出来。

在线条的飞扬和变化的布局中,你会时不时感觉到中国人平衡与欹侧、协调与矛盾、统一与变化、齐整与错落等等独特的哲理气息和思辨方式。

汉字由象形的图画经由简化、抽象、变形,逐步演变为符号,每个汉字最初都是描摹事物的一个单幅画(如鱼、龙),或由两幅、多幅图画拼接起来的一幅组画(如有偏旁的好、安)。

音指与象指在汉字中合一,笔划与结构中均有图像、意象和情象内容。

后来随着字的日渐功能化、实用化、符号化,书与画在实用功能层面开始分离。

自从书法进入了愈来愈重视以真草隶篆、特别是行草来表达书写者感情的阶段,艺术的功能重又上升,书与画在艺术审美层面重又结合。

弹性幅度极大的毛笔,可浓可淡可枯可润的水墨,以及能够以吸水度和印迹感天然造成原生效果的宣纸,使中国书法因毛笔、水墨、宣纸的书写,能以在快慢、提按、推拉、扭折、顿挫、转甩、浓淡、湿枯、晕涩、虚实中相映相辉、相生相克,能以比其他纸笔无比丰富的艺术语汇,给书法作品的构思和表现提供无限张力,给精神创造和艺术创造提供了其他文字书写无可比拟的阔大空间。

汉字的点、划、撇、捺、钩、方框(圆)和三角的多形态笔法,以及毛笔笔划的多方向性写法,这些在别的文字中罕有的特色,为各类线条和几何图形大量进入书法铺就了通道,使得现代逐步发展起来的徒手线艺术、点画造型艺术、符号化艺术、空间造型艺术的许多观念,很早就进入了汉字书写,同步提升了中国书法具象和抽象的双向表达能力。

汉字书写由具象的图画在漫长的岁月中逐级简化、变异、提升为书法艺术抽象的符号,却又草蛇灰线,留下了各种象形图画的印痕。

中国书法在发生学领域的这一由形而神、由画面而符号的过程,其实全息着、也发酵着中国文化特有的思维。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题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互联网+的时代,站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美丽新世界的入口,人人都害怕被时代悄无声息地抛弃或遗忘,于是我们看到微信群里风起云涌,朋友圈里一切皆可晒,说说空间微博分秒必争高效刷屏,各种自拍照片小视屏充斥网络,点赞评论互动乐此不疲……不少人纷纷用视觉的冲击祈求他人的驻足回眸。

“存在感”这个词一夜而火。

对于上述社会现象,有人说存在感是人的本能需求,人人都需要被重视和认可,并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无可非议;有人说“为了获得认可,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存在感”;还有人说,真正的存在感不是刷出来的,是来自于强大而自信的内心,如果内心丰盈充实,自然就不会过度寻求别人的关注。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请结合出来内容及含义作文。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存在感谁是中国最可怜的人?孔子。

鲁迅在《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一文中将“可怜”二字送给了孔子。

孔夫子的角色一度地被揉捏、涂抹以至变形、神化,伴随而来的还有他无所不在的“存在感”。

乃至到今日,这种“存在感”仍居高不下,甚至愈演愈烈。

从一座座新建的孔庙,到课本中越来越多的儒家经典,再到在国外炒的红火的孔子学院,无处不彰显其“存在感”。

可我想,这种浮于表面的存在感,终究还是走不到人们心里去的吧。

存在感,单从整个词来看,可能就显得有些空洞了。

但若用拆字法来理解,或许还是重“感”不重“在”的。

当一种精神、一种思想、一个人,不再被泛泛而谈而是被潜藏内心,那么他就有了存在感。

王开玲曾经说过一句话,“容颜易摹,心灵却难以作弊”,大概就是这种意思了。

到现在我仍记得《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一句话:我心愿自己是个无面目的人,来此问清自己的面目。

很多人都会习惯性地模糊了存在的概念,那就更不用谈相对空泛的存在感了。

一个不知道自己为何而存在的人,是绝没有可能拥有存在感的。

当然,我今天并不是来谈论我们为何存在的,但却只有明了自己为何而存在,才能有机会拥有存在感。

哈三中2018二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哈三中2018二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文学作品的外在形态历来多种多样,划分方式也难以归一。

在这里,根据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现实的不同反应方式,我们把文学作品分为现实型、理想型和象征型三种类型。

在中国,《诗经》可以说是现实型文学的源头。

《诗经》以赋、比、兴为基本艺术表现方法。

比兴中含有一定的象征因素。

但就总的倾向看,《诗经》具有突出的写实精神。

其后,《史记》、杜甫的诗作、白居易的诗作、明清小说等等,体现出现实型文学的基本特征。

班固认为《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是“实录”之作;白居易主张“以似为工,以真为师”,“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曹雪芹也强调“实录其事”。

这些观点说明了现实型文学的基本创作原则。

从理想型文学来看,《楚辞》最早体现了其基本倾向。

《楚辞》既有现实的抒写,也有寓意象征,但更主要的是奇异的幻想,表现出一种超现实的理想精神。

其后,李白诗作狂放奇幻,超然于生活之上,纵横于仙境之中。

《西游记》、《聊斋志异》、《牡丹亭》等都体现出幻想奇异、超越现实的特征。

再看看象征型文学,《庄子》中的寓言与神话,以幻想形象暗示难以捉摸的人生哲理、哲学精神,带有突出的象征意味。

在以后的体现禅趣的山水诗作中,通过水光山色、阴晴变幻写出自然、人生意境,追求“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暗示耐人寻味的哲理禅意。

王维的一些诗作即如此。

柳宗元《西昆酬唱集》的托物言志的咏物诗也不同程度地体现了象征型文学的某些特征。

西方最早的文学古希腊神话、史诗和戏剧,也初步具有了三种文学类型的基本特征。

神话主要是幻想的产物,但当时的人们就是这样认识客观世界的。

荷马史诗在神话传说基础上把人神化,又使神具有人的性格,表现了人们借助想象征服自然、支配自然的愿望与要求,既具有浓厚的理想精神,又生动真实地反映了“荷马时代”的社会现实;古希腊戏剧中也有大量的作品是从农村酒神祭礼和民间滑稽戏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2018年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2018年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2018年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高考语文二模试卷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文学作品的外在形态历来多种多样,划分方式也难以归一。

在这里,根据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现实的不同反应方式,我们把文学作品分为现实型、理想型和象征型三种类型。

在中国,《诗经》可以说是现实型文学的源头。

《诗经》以赋、比、兴为基本艺术表现方法。

比兴中含有一定的象征因素。

但就总的倾向来看,《诗经》具有突出的写实精神。

其后,《史记》、杜甫的诗作、白居易的诗作、明清小说等等,体现出现实型文学的基本特征。

班固认为《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是“实录”之作;白居易主张“以似为工,以真为师”“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曹雪芹也强调“实录其事”。

这些观点说明了现实型文学的基本创作原则。

从理想型文学来看,《楚辞》最早体现了其基本倾向。

《楚辞》既有现实的抒写,也有寓意象征,但更主要的是奇异的幻想,表现出一种超现实的理想精神。

其后,李白诗作狂放奇幻,超然于生活之上,纵横于仙境之中。

《西游记》《聊斋志异》《牡丹亭》等都体现出幻想奇异、超越现实的特征。

再看看象征型文学,《庄子》中的寓言与神话,以幻想形象暗示难以捉摸的人生哲理、哲学精神,带有突出的象征意味。

在以后的体现禅趣的山水诗作中,通过水光山色、阴晴变幻写出自然、人生意境,追求“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暗示耐人寻味的哲理禅意。

王维的一些诗作即如此。

柳宗元《西昆酬唱集》的托物言志的咏物诗也不同程度地体现了象征型文学的某些特征。

西方最早的文学古希腊神话、史诗和戏剧,也初步具有了三种文学类型的基本特征。

神话主要是幻想的产物,但当时的人们就是这样认识客观世界的。

荷马史诗在神话传说基础上把人神化,又使神具有人的性格,表现了人们借助想象征服自然、支配自然的愿望与要求,既具有浓厚的理想精神,又生动真实地反映了“荷马时代”的社会现实;古希腊戏剧中也有大量的作品是从农村酒神祭礼和民间滑稽戏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