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系列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合集下载

007系列电影中的邦德女郎(二)

007系列电影中的邦德女郎(二)

007系列电影中的邦德女郎(二)第2集1963年的“From Russia With Love”《来自俄罗斯的爱》,片中两位女郎分别是美丽的俄国情报员Tatiana Romanov和在第一集中出现过的Sylvia Trench。

Sylvia Trench在这一集中依然跟邦德一起出场,两人在湖边的浪漫约会照旧被邦德的任务打断。

邦德跟她告别后就飞往伊斯坦布尔,在露了这一小脸后Sylvia也从007的身边消失了。

!不多的出现在两部邦德电影的 Eunice Gayson也挥手向我们到别了!而Tatiana是一名下士,驻伊斯坦布尔的苏联使馆人员,学过芭蕾舞,由于她“即能干,又合作,对国家忠心耿耿”,被前情报机关行动组首脑、幽灵党(SPECTRE)成员No.3利用,要她向007提供解码器并用美色勾引他,成为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中的牺牲品。

而这位毫无对敌经验的临时特工对自己的危险处境浑然不知,在酒店和007同床时被拍下色情照片。

但她假戏真作的爱上了邦德并心甘情愿地随他远走英格兰。

后来在南斯拉夫被追杀,最后在威尼斯当No.3夺取了解码器并要杀007时,Tatiana击毙了No.3。

不过她判逃到英国后的遭遇则没人关注了!扮演塔尼娅的Daniela Bianchi来自意大利,是1960年的意大利小姐及当年的环球小姐亚军。

她跟格蕾斯.凯利有些神似,算是最漂亮的邦女郎之一。

她与肖恩·康纳利的搭配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一些老电影中的经典组合,特别是希区柯克作品中的俊男美女组合,像《美人计》、《后窗》、《西北偏北》等,因此虽然这一角色与后来的许多邦女郎相比参与性不强,但与邦德在一起的和谐程度却是相当高的。

这集中还有两个女人要提一下,路易丝.麦克斯威尔继续扮演Money Penny,并一直持续到第14集,这个角色一直和007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对007的要求温情的保持在一个甜蜜的吻,一支玫瑰,一张从外国邮寄来的明信片!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女性角色——No.3,真名叫Rosa Klebb,原是苏联情报机关行动组首脑,后加入幽灵党。

“007”系列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007”系列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007”系列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解读“007”系列电影自上世纪60年代公映以来,已经成为备受影迷欢迎的系列电影。

而其中的“邦德女郎”更是备受大家瞩目,本文打算利用女性主义电影理论来解读这一系列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标签:007 电影女性解读0 引言“007”身边的女性在60年代只是作为摆设出现在银幕上,给主人公提供为她们排忧解难的机会。

随时间的流逝,她们的作用也一一发生了变化。

但有一点是没有变化的,就是“007”系列电影中的“邦德女郎”一定是性感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妇女在“007”系列电影中的形象已得到很大改善。

但不容回避的是,某些传统影响仍然根深蒂固,甚至还有许多日久弥新的发展,性感女性形象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她在电影中为何如此的“经久不衰”,这就是本文试图利用女性主义电影理论来解答的问题。

1 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简介七十年代以来,受女性主义理论启发而产生的影片分析,借助“凝视”等观看理论、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以及符号学等,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理论逐渐形成。

女性主义电影批评主要是从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电影作品的内部构成、观众的反应以及文化控制上的性别差异等方面来分析电影作品。

女权主义电影理论围绕“女性在电影中是什么”这样一个中心问题,得出了四点思考性的结论:女性是被“典型化”了的;女性是“符号”;女性是“缺乏”;女性是“社会建构”的。

2 “007”系列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女性主义电影批评认为在男权主义话语下传统电影中塑造的女性只有两种类型:天使型和妖女型。

形象批评模式分析一部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包括不同的角色、典范、刻板印象的建构证据,即“女性形象是什么样”。

通过对好莱坞“007”系列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发现,“007”系列电影塑造的女性确实只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妖女型,以玛丽·璧克馥塑造的形象为代表;一种是天使型,以塞塔·巴拉塑造的形象为代表。

妖女型的女性原形是夏娃。

她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她自身容易受到撒旦的蛊惑,容易走上邪恶之路;二是她对男性富有影响力,能够使得无辜的男人走入歧途。

【最新2019】007《金手指》女演员:别再叫我们邦女郎-word范文 (1页)

【最新2019】007《金手指》女演员:别再叫我们邦女郎-word范文 (1页)

【最新2019】007《金手指》女演员:别再叫我们邦女郎-word范文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007《金手指》女演员:别再叫我们邦女郎& nbsp ;& nbsp ;Posing alongside Daniel Craig , they are the women who provide the glamour , action and intrigue in the new James Bond film Spectre .站在丹尼尔& middot ;克雷格身边一起合影的这些女人就是为詹姆斯& middot ;邦德系列最新电影《幽灵党》增添魅力、曲折的情节和阴谋诡计的存在。

But if you ' re thinking of referring to Monica Bellucci , 51, Lea Seydoux , 30, and Naomie Harris , 39, as Bond girls , then think again .但如果你打算用邦女郎来指代51岁的莫妮卡& middot ;贝鲁奇( Monica Bellucci )、30岁的蕾雅& middot ;赛杜( Lea Seydoux )和39岁的娜奥米& middot ;哈里斯( Naomie Harris ),那你不妨重新考虑一下。

Honor Blackman & ndash ; who memorably played Pussy Galore to Sean Connery ' s 007 in 1964' s Goldfinger & ndash ; revealed that she thinks the phrase is derogatory to women and added : ' Stop calling us Bond girls , we are women and actresses !'霍纳尔& middot ;布莱克曼( Honor Blackman )在1964年肖恩& middot ;康纳利( Sean Connery )版007电影《金手指》中饰演的角色普斯& middot ;格洛( Pussy Galore )相当令人难忘,她日前表示,她认为邦女郎这个称呼是对女性的贬低,并说& ldquo ;不要再叫我们邦女郎了,我们是女人、女演员!Miss Blackman was 39 when she appeared as Pussy Galore , making her the oldest Bond girl until the casting of Miss Bellucci in Spectre , which will be released on Monday . Current 007 Craig is 47.。

当代法国电影女性形象分析

当代法国电影女性形象分析

当代法国电影女性形象分析
当代法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多种多样,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强势独立的职业女性。

这类角色通常是高学历、成功的职业女性,具有强烈的进取心和自主意识,常常在职场中展现出一定的竞争力,如《背靠背,脸对脸》中的
艾玛·德·卡鲁阿和《电话》中的艾玛妮·斯托劳斯。

2. 自由奔放的艳遇女性。

这类角色通常是中年女性,已经婚姻落寞或感情不顺,因此在寻找自我生活的过程中,展现出开放的性格和挑战传统社会观念的倾向,如《失落的初恋》中的伊莲娜·卡诺。

3. 脆弱受害的受虐女性。

这类角色通常是经历过家庭暴力、性侵等怨恨经历的女性,在剧情中扮演受害者的角色,如《背叛的秘密》中的帕梅拉·安德森和《三个广岛》中的薇诺娜·瑞德。

4. 单纯可爱的少女形象。

这类角色通常是青春期的女孩,具有天真、热情和好奇的个性,如《艳舞女郎》中的卡米尔·科蒂亚和《布拉芙人的故事》中的爱丽丝·伊泽卡。

总的来说,当代法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多元化,既有自主独立的职场女性,也有传统观念下的受害者,还有像普通女性一样渴望爱情和幸福生活的少女形象,这些角
色丰富了当代法国电影的题材和情感表达。

女郎

女郎

邦女郎,指曾在各集007系列电影中扮演与詹姆斯·邦德有着情感纠葛的女性角色。

从第一位“邦女郎”现身银屏的那刻起,“邦女郎”就成为了性感美丽的代名词,也奠定了“邦女郎”在007电影中的重要地位,因为全世界的影迷都知道,只要詹姆斯·邦德出现,就必有美女相随。

简介早期邦德女郎多由模特或不知名女演员出演,其在影片中的作用也类似于花瓶。

但是在冷战结束之后,邦德女郎在影片中的地位逐渐提高,一些成名女演员也纷纷应邀出演邦德女郎。

不过,好莱坞巨星皮尔斯·布鲁斯南开始主演詹姆斯·邦德后,“007女郎”们的命运出现了转机。

他出演的《纵横天下》、《明日帝国》、《择日再死》等,不再选择无名女演员担纲“007女郎”,而是换成了大红大紫的女星,比如杨紫琼、苏菲·玛索等。

即便如此,“007女郎”们依旧只是“花瓶”:既不能消灭野心家,也无法拯救世界。

她们只能以4种形象示人:第一种,落入凡间的“天使”,通常头脑单纯、善良天真;第二种,不慎被坏人利用的“纯洁女郎”;第三种,可以同邦德并肩作战的“好伙伴”;第四种,与邦德上过床,却要施计将其置于死地的“坏女人”(如苏菲·玛索扮演的伊莱克翠·金)。

<正>“邦女郎”这个词足够引发我们无穷的想象力。

她一定是一个灿烂华丽、让人惊艳的性感女郎。

总是在关键时刻穿得很少,并且少得很有创意。

不管她是花瓶,还是不可缺少的武器,每每为我们带来的惊艳,让我们不愿去追究她存在的理由。

自从安德里斯穿着比基尼从海上走来,自从伊顿呈现那涂着金粉的裸体,自从布莱克曼那充满暗示意味的自我介绍,邦女郎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词,而是涵盖了那么多的我们对于完美的理想了。

40年了,邦德依旧——正义、英俊、风流、善战、冒险、智慧。

而邦女郎延续了她们的惊艳。

与此同时,她们增加了更多的独立精神,性格的刻画与从前相比也更加复杂深入了。

“谋女郎”是指中国著名导演张艺谋捧红的电影女明星,这个称呼也成为娱乐圈流行语之一。

007系列电影研究

007系列电影研究

007系列电影研究——邦女郎目录内容摘要 (3)关键词 (3)一、细数历任邦女郎 (4)1.乌苏拉.安德丝(Ursula Andress) (4)2. 丹妮拉.碧安琪(Daniela Bianchi) (4)3. 雪莉.伊顿(Shirley Eaton) (4)4. 克劳迪娜.奥格尔(Claudine Auger) (4)5.若林映子(Akiko Wakabayashi) (4)6、黛安娜.里格(Diana Rigg) (5)7、吉尔.圣约翰(Jill St. John) (5)8.简.西摩尔(Jane Seymour) (5)9、布里特.艾克拉诺(Britt Ekland) (5)10、芭芭拉.贝芝(Barbara Bach) (5)11、洛伊丝.奇利斯(Lois Chiles) (6)12、卡洛尔.布盖(Carole Bouquet) (6)13、莫德.亚当斯(Maud Adams) (6)14、坦娅.罗伯茨(Tanya Roberts) (6)15、玛瑞.亚达波(Maryam d'Abo) (6)16、凯莉.洛维(Carey Lowell) (7)17、伊沙贝拉.斯科鲁普科(Izabella Scorupco) (7)18、杨紫琼(Michelle Yeoh) (7)19、苏菲.玛索(Sophie Marceau) (7)20、哈莉.贝瑞(Halle Berry) (7)21、爱娃.格林(Eva Green) (7)22、欧嘉.柯瑞兰寇(Olga Kurylenko) (8)23、贝纳尼丝.玛尔洛(Berenice Marlohe) (8)二、邦女郎分析 (9)三、007系列电影中十大经典的邦女郎 (10)1.乌拉斯.安德斯 (10)2.伊娃.格林 (10)3.莫德.亚当斯 (10)4.戴安娜.瑞格 (10)5.伊莎贝拉.斯科露波 (11)6.哈利.贝瑞 (11)7.苏菲.玛索 (11)8.杨紫琼 (12)9.元秋 (12)10.M夫人 (12)参考文献 (13)内容摘要他充满魅力而且机智勇敢,他杀起人来铁面无情……他就是007,詹姆斯·邦德(James Bond)。

细数24部007电影中的邦女郎,都是倾国倾城的美人

细数24部007电影中的邦女郎,都是倾国倾城的美人

细数24部007电影中的邦女郎,都是倾国倾城的美人近日,007系列又有两个新消息,第一则消息是第25部007电影或许仍由发誓“宁愿割腕也不再演邦德的”丹尼尔·克雷格出演詹姆斯·邦德,这将会是丹尼尔·克雷格第5次饰演詹姆斯·克雷格,第二则消息则是克里斯托弗·诺兰有望执导007电影,或许007电影重振辉煌就指望诺兰了。

我们常常关注到谁谁谁又将出演詹姆斯·邦德,却很少关注到谁谁谁将出演邦女郎,但邦女郎的存在对于邦德风流倜傥形象的塑造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没有这些美人相助,邦德就使不出美男计,就无法拯救世界了。

今天就为各位盘点24部007电影中的邦女郎,看看都有哪些倾国倾城的美人。

▍01 诺博士Dr.No - 乌苏拉·安德斯Ursula Andress作为第一部邦德电影的邦女郎,乌苏拉·安德斯或许没有想过她几乎奠定了邦女郎的形象,尤其是她穿着白色比基尼泳衣,在蔚蓝的加勒比海海水中芙蓉出水的画面,从此以后邦女郎便成为了“性感尤物”的代名词。

▍02 来自俄罗斯的爱From Russia with Love - 黛妮拉·比安奇Daniela Bianchi1960年的意大利冠军和当年的环球小姐亚军,相比较于第一位邦女郎更漂亮,007系列开始注重邦女郎除了要有魔鬼身材,还要有天使容颜了。

▍03 金手指Goldfinger - 雪莉·伊顿Shirley Eaton这位邦女郎最出名的就在于她全裸且涂满金漆的死亡场景,被评委了十佳电影死亡镜头(待查?),且是第一个被邦德爱死的邦女郎。

▍04 霹雳弹Thunderball - 克劳迪娜·奥格尔Claudine Auger这是一个跟邦德没有感情戏的邦女郎。

▍05 雷霆谷You Only Live Twice - 若林映子Akiko Wakabayash & 滨美枝Mie Hama007系列第一次出现了亚裔邦女郎,而且还是两位日本姑娘,一位是若林映子,一位是滨美枝。

女特工在以男性为主体的美国特工电影中的形象分析

女特工在以男性为主体的美国特工电影中的形象分析

女特工在以男性为主体的美国特工电影中的形象分析作者:支婧茹来源:《新西部·中旬刊》2012年第05期【摘要】本文以美国特工电影《碟中谍》为例,分析了女特工在美国特工电影中的形象塑造。

认为她们百变性感,以美色诱惑完成任务;同时女性情感和内心的柔弱引发出特工电影中温情的一面;并且相对于男性表现出适当的示弱或牺牲。

证明了电影中塑造的女特工形象同样有其精彩之处。

【关键词】女特工;美国电影;碟中谍;形象塑造美国的特工电影年份长远又为中国观众所熟知的无非是007系列,碟中谍系列,霹雳娇娃系列等,但无论是更换时代背景(《黑皮书》二战期间),还是更换时空背景对现实进行了超科幻的改变(《X战警》),亦或是改变以男性为主体的特工世界(《霹雳娇娃》、《赤裸特工》——女性,《特工神童》——孩子),甚至改变人们对特工形象的冰冷、独立的刻板印象,有了“特工夫妻档”——《史密斯夫妇》在紧张刺激的情节中又增添了特工平凡的家庭生活,而《憨豆特工》则完全幽默化了特工的职业生活。

所以,不管特工电影的主体结构和叙事元素,特工电影以其独有的职业神秘感、正义感以及充满新鲜刺激的情节受到各国观众的追捧。

特工形象在人们心中一直以男性形象为主体,硬朗强势、身手不凡,荧幕中的女性形象似乎更乐于展现女性高贵典雅、性感温柔的一面。

但随着时代发展,女性在社会中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从简单的家庭角色中逐渐丰富,不止是妻子、母亲,还可以成为政客、商人等社会各领域的女强人。

由此,荧幕上一些男性的专属形象也可以由女性所扮演,女特工、女杀手除了具有男性强硬、冷酷、身手好等的职业特质外,女性所特有的狂放特质、百变性感及坚强外表下内心的情感流露也成为女性特工电影的不二法宝。

一、《碟中谍》内容梗概《碟中谍》I-IV系列,围绕男主人公伊森•亨特(Ethan•Hunt)一系列任务所讲述,不可能任务情报局 (IMF:impossible mission force)是一个CIA(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底下非官方的组织,伊森•亨特是IMF其中一个队伍的队员,从第一部中伊森•亨特在执行任务中幸存被污蔑为叛徒,伊森踏上洗刷罪名之路;第二部中IMF小组的任务是寻找回一盒丢失的病毒,为了铲除敌人,伊森被迫将心爱的人送到敌人的身边,信心和毅力支撑着他们去完成这个几乎除牺牲外不可完成的任务;到第三部中超级特工伊森•亨特准备淡出IMF原有的工作,隐姓埋名,并开始筹备婚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07”系列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发表时间:2008-12-17T14:15:44.793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供稿作者:刘亚敏
[导读] 摘要:“007”系列电影自上世纪60年代公映以来,已经成为备受影迷欢迎的系列电影。

而其中的“邦德女郎”更是备受大家瞩目,本文打算利用女性主义电影理论来解读这一系列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关键词:007 电影女性解读
摘要:“007”系列电影自上世纪60年代公映以来,已经成为备受影迷欢迎的系列电影。

而其中的“邦德女郎”更是备受大家瞩目,本文打算利用女性主义电影理论来解读这一系列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关键词:007 电影女性解读
0 引言
“007”身边的女性在60年代只是作为摆设出现在银幕上,给主人公提供为她们排忧解难的机会。

随时间的流逝,她们的作用也一一发生了变化。

但有一点是没有变化的,就是“007”系列电影中的“邦德女郎”一定是性感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妇女在“007”系列电影中的形象已得到很大改善。

但不容回避的是,某些传统影响仍然根深蒂固,甚至还有许多日久弥新的发展,性感女性形象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她在电影中为何如此的“经久不衰”,这就是本文试图利用女性主义电影理论来解答的问题。

1 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简介
七十年代以来,受女性主义理论启发而产生的影片分析,借助“凝视”等观看理论、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以及符号学等,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理论逐渐形成。

女性主义电影批评主要是从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电影作品的内部构成、观众的反应以及文化控制上的性别差异等方面来分析电影作品。

女权主义电影理论围绕“女性在电影中是什么”这样一个中心问题,得出了四点思考性的结论:女性是被“典型化”了的;女性是“符号”;女性是“缺乏”;女性是“社会建构”的。

2 “007”系列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电影批评认为在男权主义话语下传统电影中塑造的女性只有两种类型:天使型和妖女型。

形象批评模式分析一部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包括不同的角色、典范、刻板印象的建构证据,即“女性形象是什么样”。

通过对好莱坞“007”系列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发现,“007”系列电影塑造的女性确实只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妖女型,以玛丽·璧克馥塑造的形象为代表;一种是天使型,以塞塔·巴拉塑造的形象为代表。

妖女型的女性原形是夏娃。

她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她自身容易受到撒旦的蛊惑,容易走上邪恶之路;二是她对男性富有影响力,能够使得无辜的男人走入歧途。

这一个女性形象表达了男性把对人性某些破坏性力量的恐惧和将这些力量归罪于女性的思路。

这一种恐惧心理和归罪思路源远流长,形成了男性文本中的“妖女形象”。

她们破坏男性社会中固有的秩序,令人望而生畏,最后往往都不得善终。

以厌憎、恐惧的态度设置这类女性形象,表现的是男权文化对女性生命力、女性自主精神的压抑。

圣母玛丽亚则是与夏娃相反相承的另一类天使女性形象。

她贞洁温驯、恬静安宁、富有母性,对男权世界非但不构成挑战,而是一种庇护。

圣母是贞女与母亲这两类男性最渴求的女性形象的整合。

她的美貌与男性世界认可的贞洁美德、母性美德相结合,是一种没有危险性的美。

男性以赞美的态度塑造出这类女性形象,实际上是剔除了女性身上任何与男性价值世界不和谐的东西,是根据男性自己的需求而不是根据女性自我的生命逻辑来塑造女性榜样的。

男性文本中的“天使形象”便是男性对女性的贞洁、美貌、母性情怀的渴望的产物。

然而无论是天使还是妖女的形象设置,都意味着一种通过对于女性的剥夺而达到的对于男性自身的拯救,表现了一种“阉割的忧虑”。

3 性感的“邦女郎”解读
事实上,“007”系列电影屏幕上性感女性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国文化的影响。

正如人类学家雪莱·奥特娜所言,文化来自于社会事实,而社会事实又来自于文化。

文化与社会发展相互作用,而电影则成了反映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一个载体。

对女性的看法在美国文化中,女性就代表了性本身,同时她也是性的煽动者。

作为美国文化重要渊源的基督教创造了夏娃,作为女性的前辈,成功地引诱男人去做他们禁止做的事。

她们的策略也大致就是使用女性固有的魅力。

既然文化中已有过先例。

电影也就理直气壮地跟着使用性感女性的形象来吸引观众,这基本上是由男性对女性的观点所决定的。

在西方文化中,象征男子气概的符号是星占学中的♂。

它象征着马尔斯,即希腊文化中的战神。

碰巧西方文化中男性气概的精髓是勇士精神:勇敢、独立、坚强、战则必胜。

这是男人的首要任务。

这一勇士精神要求男子摒弃那些不利于对作战的品格,如追求享乐、儿女情长等。

因为“性”代表了肉欲和享乐,它自然而然地被当成是勇士精神的敌人而不允许在男子身上存有。

如果“性”不存在男性身上.那它就得在女性身上存有。

因而男性的这种勇士精神把“性”划给了女性。

从而女性也就等同于“性”了。

这种把女性等同于“性”的观点与男子如何看待性伴侣有关。

同时,在20世纪初期,弗洛伊德的理论被引入美国。

它重塑了人们对性的观念。

它大声地告诉人们:性不仅是生活的一个自然部分,它还使人精力充沛、富有想象力。

而且,年轻人尤其是女性拥有本能的性冲动的说法也很快得到了社会的普遍承认。

她们开始以新的形象出现:超短裙、短发、抽烟喝酒、毫无顾忌地谈论性。

电影屏幕所塑造的性感女性的形象反过来又为观众提供了更加具有挑逗性的行为模式。

还有一个决定了电影屏幕上性感女性形象的因素是男性的视角。

因为在男权社会里,女人永远是男人的附属物,供人欣赏的“花瓶”。

电影为人们提供了各种乐趣,其中包括为人们提供窥看上的愉悦,即把她人当成是引起性刺激的对象,通过窥看得到愉悦。

根据著名电影理论家劳拉·莫尔维的观点,在一个以男女性别不平等为特征的社会里,这种窥看上的娱悦明显的区分开男性和女性:男性是旁观者、鉴赏者、评论者,他是主动时而女性则处于被观看的地位.被男人欣赏和评论。

男性和女性在看与被看的关系中暗含普主动与被动,强势与弱势的关系:女性的魅力只有通过男性来赋予。

男性把对女性的各种幻想投射到女性身上,女性被当作是性对象,被男人观看以迎合男人的欲望。

男性是父权社会的主宰者,是主体而女性则是客体。

大众传媒业也是从男性的视角来看待女性形象的。

因而女性越性感,男性就越愉悦。

这种社会差异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性感女性形象的长盛不衰。

总之,“007”詹姆士·邦德之所以魅力永存,离不开漂亮迷人的邦德女郎。

一方面,美国文化把女性等同为性,另一方面社会变革使得人们对性的观念愈来愈开放宽容。

电影作为反映美国文化和社会的工具,自然会反映出其中的男女关系和地位。

本文从特定的角度对电影屏幕上的性感女性形象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电影在跟随时代进步的同时,仍保留粉刻画女性的传统思维方式。

要改变这种方式.或许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参考文献:
[1]陈晓云,陈育新.作为文化的影像:中国当代电影文化阐释,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

[2]程青松.国外后现代电影,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年。

[3]戴锦华.雾中风景一中国电影(1978-199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4]戴锦华.电影批评手册,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年。

[5]郝建.影视类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6]金丹元.“后现代语境”与影视审美文化》.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