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夫军细柳》同步练习附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统编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5《周亚夫军细柳》(第二课时)同步训练(含解析)

初中语文统编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5《周亚夫军细柳》(第二课时)同步训练(含解析)

初中语文统编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5《周亚夫军细柳》(第二课时)同步训练(含解析)周亚夫军细柳第二课时基础积累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⑴彀弓⑵弩⑶曩者霸上⑷天子之诏⑸介⑸胄之士⑴彀()⑵弩()⑶曩()⑷诏()⑸胄()2.完成下面的填空题。

司马迁,__________时期,伟大的__________家__________家。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通史,包括五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__________篇。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⑴居无何____________⑵军中闻将军令_________⑶将军约____________⑷天子为动_________⑸使人称谢____________ ⑹曩者霸上_________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____________________⑵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____________________⑶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____________________⑷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____________________⑸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____________________⑹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

____________________5.周亚夫的治军严谨表现在哪些地方?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6.文帝在细柳营处处受阻,却不以为怒,反而直赞“此真将军矣",从中可以看出文帝是一个怎样的人?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7.周亚夫是一个怎样的人?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阅读理解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8~10题。

【甲】周亚夫军细柳(见课文全文)【乙】良将李牧司马迁李牧者,赵之良将也。

《周亚夫军细柳》同步配套练习含答案

《周亚夫军细柳》同步配套练习含答案

《周亚夫军细柳》同步配套练习含答案《周亚夫军细柳》一、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0分)1.填空。

(1)《史记》作者,字,西汉家、家、家。

(2)《史记》原名《》或《》,东汉末年才改称今名。

它是我国第一部。

《史记》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共篇,五十二万多字。

鲁迅赞其为“,”。

2.给加画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彀弓弩( )( )不闻天子之诏( ) 持兵yī() 介zhòu( )之士曩者(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3.下列句中加画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已而之细柳军称善者久之B. 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使人称谢C. 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天子为动D. 吾欲入劳军军细柳4.下面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第一段先点明背景:匈奴大举入侵,边关吃紧,这样就将守边将领周亚夫置于矛盾冲突之中,更有利于表现人物性格.B. 周亚夫是文中的主人公,可全文并没有过多描写他,而是通过对比和衬托来突出他的性格特点的.C. 皇帝赞周亚夫为“真将军”的含义是:周亚夫军纪严明,令行禁止,治军有方,是值得信赖的守边大将军.D. 皇帝“改容式车,使人称谢”是迫于周亚夫的军威.三、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5.阅读下面一则小材料,思考问题。

曹操戎马一生,用兵灵活,擅长选将用将,治军严整,赏罚分明。

有一次,他的坐骑受惊跑进了麦田,他当场割下头发代替脑袋以严肃军纪。

(1)请用一个成语概括出上面故事的主要内容。

(2)除了上面的这个故事,你还知道古代哪些治军严格的故事?请以简洁的语言写出一个。

四、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60.0分)6.【甲】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节选自司马迁《周亚夫军细柳》)【乙】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

……后特征为洛阳令。

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

《周亚夫军细柳》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亚夫军细柳》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亚夫军细柳》阅读练习及答案《周亚夫军细柳》阅读练习及答案1(二)阅读《周亚夫军细柳》,完成13—18题。

(12分)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候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教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辖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最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军:驻扎B.将军亚夫持兵揖日持:率领C.居无何,上至居:经过D.上自劳军劳:慰问1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A.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B.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C.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D.天子先/驱至,不得/入15.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2分)()A.将以下骑送迎出郭相扶将B.天子且至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C.已而之细柳军杜少府之任蜀州D.其将固可袭而虏也汝心之固,固不可彻1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文中把文帝在细柳营和霸上、棘门军遇到的不同情况加以对比,刻画了周亚夫的形象。

请写出其中两处对比,并作分析。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文中最后一段说“群臣皆惊”,一个“惊”字,含义丰富,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周亚夫军细柳》练习题(含答案)

周亚夫军细柳》练习题(含答案)

周亚夫军细柳》练习题(含答案)
抱朴子曰:“人皆有知,而莫能自知也。

故有圣人之道,
自古及今,不可易也。

吾闻之,圣人不以言取人,而以言明人。

夫以言取人者,自取其言也;以言明人者,自明其德也。

故明者不以其明,而人明之;善者不以其善,而人善之。

故圣人之道,不在言而在行也。


1、文中提到了圣人的道,它的特点是什么?(2分)
2、文中提到了圣人不以言取人,而以言明人,这句话是
什么意思?(2分)
3、为什么明者和善者不会自夸自擂?(2分)
4、文中说圣人之道不在言而在行,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2分)
孙亮让黄门去中藏取蜜渍的梅,但蜜中发现有老鼠屎。

孙亮询问藏吏,藏吏承认黄门曾私自要求他提供蜜。

孙亮让破开老鼠屎,发现矢里很干,证明老鼠屎是黄门刚刚放入蜜中的。

黄门最终认罪。

1、实不敢与:实际上不敢给。

左右莫不惊悚:左右的人
都感到害怕和惊恐。

2、A:此易知耳的意思是很容易就能知道;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的意思是我曾经听说过风俗和文化的变化。

3、向藏吏请求提供蜜,但实际上不敢给。

4、孙亮破开老鼠屎后发现矢里很干,而如果老鼠屎先在蜜中,那么矢里应该是湿的。

这证明老鼠屎是黄门刚刚放入蜜中的。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周亚夫军细柳》2023年同步练习卷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周亚夫军细柳》2023年同步练习卷

一、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45.0分)1.解释下列词在句中的意思。

(1)诏①不闻天子之诏.______②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______(2)入①匈奴大入.边______②直驰入.______(3)持①彀弓弩,持.满______②于是上乃使持.节诏将军______。

2.阅读下文回答以下各题。

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1) 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______A.上自劳.军劳.其筯骨B.军士吏被.甲将军身被.坚执锐C.军中不得驱驰....遂许先帝以驱驰D.其将固.可袭而虏也我非子,固.不知子矣(2) 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___A.已而之.细柳军吾妻之.美我者B.天子且.至且.焉置土石C.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屠乃.奔倚其下D.请以.军礼见公亦以.此自矜(3) 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______A.文章第一段先点明背景:匈奴大举入侵,边关吃紧,这样就将守边将领周亚夫置于矛盾冲突之中,更有利于表现人物性格。

B.文帝到霸上和棘门两处军营时均可长驱直入,而到细柳营却是两次不得入,直至天子下诏书“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可见周亚夫治军严明、令出如山。

第25课《周亚夫军细柳》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

第25课《周亚夫军细柳》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

第25课周亚夫军细柳一、基础训练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匈.奴大入边()祝兹.侯徐厉()军棘.门()彀.弓弩()不闻天子之诏.()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曩.者霸上、棘门军()其将固可袭而虏.也()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军.霸上()(2)已而..之细柳军()(3)军士吏被.甲()(4)彀.弓弩()(5)天子且.至()(6)居无何..()(7)改容式.车()(8)曩.者霸上、棘门军()(9)其将固.可袭而虏也()3.司马迁,字_________,_________(朝代)历史学家。

他所撰写的《_________》,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_________、十_________、八_________、三十_________、七十_________。

4.下列每组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天子之.诏本.在冀州之南B.成礼而.去可得而.犯邪C.以.备胡请以.军礼见D.亚夫为.将军天子为.动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这篇课文重在刻画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直接描写他的地方也很多。

B.文中写霸上、棘门军与细柳军的对比,意在突出细柳军的军纪严明。

C.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历史学家。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6.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古义和今义相同的一项是()A.请.以军礼见B.天子先驱..至C.壁.门士吏D.若儿戏..耳7.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译:(皇帝的车队)长驱直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

]B.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译:皇帝先驾车到了军营,没能进入。

)C.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译:皇帝被感动了,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

)D.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译:至于周亚夫,岂能被侵犯!)二、阅读训练阅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周亚夫军细柳》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文字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周亚夫军细柳》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文字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周亚夫军细柳》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祝兹.侯()棘.门()彀.弓弩()介胄.()嗟.乎()曩.者()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匈奴大入边.(边境)B.以备.胡(防备)C.军中闻.将军令(传闻)D.将军约.(规定)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军士吏被甲B.改容式车C.其将固可袭而虏也D.可得而犯邪二、课文阅读周亚夫军细柳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通过文帝劳军的场面塑造了周亚夫治军严明、刚正不阿、恪尽职守、不卑不亢、不畏强权的形象。

B.作者写霸上军、棘门军属于正面描写,主要是为了衬托出周亚夫真将军的形象。

C.文章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将细柳军与霸上军、棘门军进行对比,突出了周亚夫治军有方。

D.作者并没有过多地正面描写周亚夫的言行,而是通过描写文帝劳军的场面,把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借助对比、衬托的手法,鲜明地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军.霸上(2)军士吏被.甲(3)亚夫乃传言开壁.门(4)其将固.可袭而虏也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5课周亚夫军细柳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5课周亚夫军细柳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5课周亚夫军细柳练习题(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 列加点字的注音和书写全对的一项是()A. 诏将军(zhào)军士吏被甲(pī)都尉(dōu)B. 棘门(jí)可得而犯邪(yé)驱驰(qū)C. 按辔(pèi)曩者(nánɡ)介胄(zhòu)D. 彀弓驽(nǔ)持兵揖(yī)嗟乎(jiē)2.下列各句中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上自/劳军 B.至霸上/及/棘门军C.将军亚夫/持兵/揖曰 D.其将固/可袭而虏也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匈奴大入边(大规模)B. 军霸上(驻军、驻扎)C.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使者,使臣)D. 已而之细柳军(到,往)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已而之细柳军称善者久之B. 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使人称谢C. 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天子为动D. 吾欲入劳军军细柳5.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没有差别的一组是()A.使人称谢非常感谢B.明日,徐公来明日这班车才能到达C.天子先驱至李大钊是红色革命的先驱者D.上自劳军他是个军人6. 对下列语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匈奴大入边——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

B.将军亚夫持兵揖曰——将军周亚夫手扶士兵作揖说。

C.天子先驱至,不得入——文帝的先行引导人员到了营门前,不能进入。

D.介胄之士不拜——盔甲在身的将士不行跪拜大礼。

7.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记载了周亚夫为河内守时驻守细柳营的一段事迹。

B.本文重在刻画周亚夫,故花了大量的笔墨描写周亚夫。

C.文帝对治军有方、忠于职守的周亚夫赞赏有加。

D.本文人物刻画鲜明生动,主要是因为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

8.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历史学家。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共一百三十篇,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亚夫军细柳》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共8题;共38分)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和书写全对的一项是()A. 诏将军(zhào)军士吏被甲(pī)都尉(dōu)B. 棘门(jí)可得而犯邪(yé)驱驰(qū)C. 按辔(pèi)曩者(nánɡ)介胄(zhòu)D. 彀弓驽(nǔ)持兵揖(yī)嗟乎(jiē)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已而之细柳军称善者久之B. 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使人称谢C. 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天子为动D. 吾欲入劳军军细柳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匈奴大入边(大规模)B. 军霸上(驻军、驻扎)C.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使者,使臣)D. 已而之细柳军(到,往)4.下列句子的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 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B.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C.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D.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5.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 那拉提草原已经开发得比较完整,有表演和各种娱乐项目,如果想玩得比较轻松,来这里就非常适合!(删去“表演和”)B. 斯坦福大学研究员分析并收集了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超过70万人的智能手机数据。

(将“分析”和“收集”对调)C. 在安徽黄山发现这种珍稀昆虫反映出当地的生态环境十分优异。

(“在安徽黄山发现这种珍稀昆虫”改为“这种珍稀昆虫在安徽黄山被发现”)D. 引发温室效应的直接原因,正是人类过多地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并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尾气所造成的。

(将“引发”改为“造成”)6.文学常识填空。

《周亚夫军细柳》选自《史记》,《史记》原名《________》或《________》。

它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

包括十二本纪、________、________、三十世家、________,共________篇,五十二万多字。

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西汉夏阳人,伟大的________和________。

7.翻译下列句子(1)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

(2)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3)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8.仿照画线句子,再续写两句,使之构成排比。

苦难是一笔财富。

对于天才它是一块基石;________;________;如果我们积极地面对苦难,人生会到达一个新的境界。

二、文言文阅读(共2题;共26分)9.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

”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

①上自劳军________ ②天子先驱至________③天子且至________ ④持兵揖________(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不是官名(官职)的一项是()A.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B.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C.祝兹侯徐厉为将军D.天子先驱至(3)文中哪些语句能表现细柳军将士常备不懈、严阵以待?(4)文中的周亚夫、文帝分别有怎样的性格特点?10.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刘善明,平原人。

元嘉末,青州饥荒,人相食。

善明家有积粟,躬食饘①粥,开仓以救乡里,多获全济。

少而静处读书,刺史杜骥闻名候之,辞不相见。

宋孝武见其对策强直,甚异之。

五年,青州没虏,善明母陷北,虏移置桑乾。

善明布衣蔬食,哀戚如持丧②。

帝每见,为之叹息,时人称之。

转宁朔将军、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善明以母在虏中,不愿西行,涕泣固请,见许。

元徽初,遣北使,朝议令善明举人,善明举州乡北平田惠绍使虏,赎得母还。

建元二年卒,诏曰:“善明勤绩昭著,不幸殒丧,痛悼于怀。

谥烈伯。

”善明家无遗储,唯有书八千卷。

(选自《二十四史·南齐书》,有删节)【注】①饘:zhān稠粥。

②持丧:守丧。

③见:被。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实词。

①多获全济________ ②甚异之________③见许________ ④朝议令善明举人________(2)下列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宋孝武见其对策强直其真不知马也(《马说》)B.为之叹息是吾剑之所从坠(《刻舟求剑》)C.善明以母在虏中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D.痛悼于怀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治水必躬亲》)(3)翻译下列句子。

善明布衣蔬食,哀戚如持丧。

(4)请用四字短语简要概括刘善明的特征。

答案解析部分一、积累运用1.【解析】【分析】A项,“都”应读“dū”。

B项划线字的注音和书写全对。

C项,“曩”应读“nǎng”。

D项,“驽”应为“弩”。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字音字形和正确书写。

答题时应注意,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

本题容易出现形似字误读误写,“被”通“披”,读pī,“邪”通“耶”yé。

2.【解析】【分析】A项,动词,到/助词,无意义。

B项,派。

C项,做、当/被。

D项,名词,军队/动词,驻军。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理解的能力。

本题这几个文言词都是一词多义,一定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

3.【解析】【分析】C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有误。

“使”解释为“派遣”。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于是皇帝就派使臣拿着符节下诏令给周将军。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

答题时应注意,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军”是名词作动词,“使使”是派遣使者,前一个是动词,后一个是名词。

4.【解析】【分析】A项,这句话的意思是: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诏令根据句意可知,此句断句正确。

B项,这句话的意思是: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

根据句意可知,这句话的节奏应该这样划分: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C项,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是盔甲在身的将士,不能跪拜,请允许我以军礼参见。

根据句意可知,这句话的节奏应该这样划分: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D项,这句话的意思是:那里的将军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的。

根据句意可知,这句话的节奏应该这样划分: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给文言文句子划分节奏的能力。

方法:①通读句子,领会基本意思,在此基础上,将能断开的先断开,一步一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②抓住“曰”“云”“言”等表示对话的词语进行断句;③根据虚词进行断句;④根据固定句式进行断句;⑤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进行断句。

5.【解析】【分析】D项应删去“的直接原因”或者“所造成的”。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和修改。

答题时应注意,改病句可以用缩句法:把长句缩为短句,去掉修饰部分,保留句子的主干的方法。

逐一检查排除法:是从前往后逐一对句子的每一部分(词组或短语)进行检查,并在检查中逐步排除那些没有语病的成分,对怀疑有问题的部分进一步分析,最后确定出有问题的部分。

A句“表演和各种娱乐”是从属关系,并列后不合逻辑;B句语序不当;C就句式杂糅;D句是搭配不当。

6.【解析】【分析】《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等)。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

故答案为:太史公书;太史公记;纪传体通史;十表;八书;七十列传;一百三十;司马迁;子长;历史学家;文学家【点评】文学常识考查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本题考查内容是《史记》及其作者司马迁的相关知识点。

7.【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语句的翻译,我们首先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⑴重点是“军”意思是驻军。

⑵重点是“军”意思是军营,“闻”意思是听从。

⑶重点词语是“大”,意思是大规模,“入”意思是入侵。

故答案为:⑴朝廷任命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

⑵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诏令。

⑶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

【点评】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

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重点注意“军”、“闻”、“大”、“入”的翻译。

8.【解析】【分析】开放性语言运用,没有统一答案。

仿写要求句式相同或相似,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正确即可。

力求做到形神兼备,语意流畅。

注意例句运用的是比喻修手法。

故答案为:对于强者它是一个支杆;对于智者它是一道明光。

【点评】本题考查句子仿写。

答题时应注意,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彻例句的特征,掌握遣词造句的必要方法。

所仿写的句子一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

注意运用比喻要恰当,前后构成排比的关系。

二、文言文阅读9.【解析】【分析】⑴本题考查对重点实词的理解,我们结合语句理解词语的意思。

⑵“先驱”的意思是先导人员,所以选D。

⑶我们首先理解文章的意思,然后找出周亚夫军纪严明、常备不懈、严阵以待的语句,“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意思是军中官兵都穿戴盔甲,刀出鞘,张开弓弩并拉满,可以看出周亚夫军纪严明、常备不懈、严阵以待。

⑷周亚夫:通过细柳军军纪严明、令行禁止,侧面烘托出周亚夫治军的严肃、严谨,以及作为一位将军的威严和风范。

同时正面写到了他面对文帝时的言行,突出了他刚正不阿,恪尽职守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