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三节 第四节

合集下载

第二章--社会保障理论基础和原则

第二章--社会保障理论基础和原则

福利病讨论
所谓福利病,简单地说,就是社会保障水平超越了社会发展阶段, 过高的福利水平使人们滋长懒惰习气,进而影响经济效率。
自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走上改革之路以来,“要避免得福利病”的声音 就不绝于耳。中国学术界的观点颇有争议。
北京大学陈平教授称建 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是“短视国策”,尤其 强调突出福利国家的 “福利病”而反对建立 全民福利制度。
第二节 社会保障中的平等、效率与公平
一、社会保障中的平等与公平 1、平等 制度层面:促进收入均等化 2、待遇规定上,平等表现为不同行业、生。地位、收入、性别等对象享有同 等的保险待遇 3、其他层面上,例如保险费率相等、最低生活保障人人相同等
二、社会保障中的效率 指社会保障制度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人类资源有效利用而言的效率
在抨击所谓福利病时,必须区分对象。 就像对一个天天山珍海味的人,确实需 要劝告其要注意节制饮食以免营养过剩 导致富贵病或者肥胖症,但对于一个刚 摆脱贫困的人或者还未免除生存恐惧的 人而言,需要提醒的恰恰应当是加强营 养以强健其身体,并需要为增强其营养 而提供帮助。对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也是 如此,在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 福利病至少在30年内均是一个伪靶子, 但它确实会误导人们甚至影响政治决策。
第二章 社会保障理论基础和原则
第一节 平等、效率与公平 第二节 社会保障中的平等、效率与公平 第三节 社会保障原则 第四节 社会保障思想流派
第一节 平等、效率与公平
一、定义
1、平等:“是什么”、“怎么样”。
差别是客观存在的
2、公平:应该是什么样的
是一种主观价值,一种概念,具有相对性
平等的不一定是公平的,公平的也不一定是平等的。
三、社会保障中平等、效率、公平三者之间的关系 1、社会保障制度设计往往要在平等与效率之间作利弊权衡; 2、平等与效率处于同一个连续统一体的两端,权衡是做公平选择,取舍点就 是决策者所认为的公平支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第三节第四节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第三节第四节ppt
第二章 声现象
第三节 声的利用
声传递信息 回声定位 蝙蝠在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超
声波碰到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
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
离。
蝙蝠采用的方法叫做回声定位
声传递能量
超声波碎石机 向人体内的结石 发射超声波,结 石会被击成细小 的粉末,从而可 以顺畅地排出体外。
为了保护听力, 声音不能超过
90dB;
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一些声
如何控制噪声?
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三个阶段:
声源 ______ 空气等介 鼓膜 ______
振动
质的传播 振动
防止噪 声产生
(消声)
阻断噪
声的传播
(吸声)
防止噪声 进入耳朵
危害:从心理上、生理上和物理上都 能产生一系列的效应。
巩固练习
1.假如在你家附近正在施工,干扰你的学习和休息,
下列措施无效的是( ) C
A.赶快将门窗关闭 B.用棉花塞住耳朵
C. 将门窗打开 D. 将棉毯挂在窗上
2.为了使噪声减弱,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D A将噪声大的机器换成噪声小的机器
B.在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
(隔声)
减弱噪声的方法
(1)在声源处减弱:
改变、减少或停止声源振动。
禁止鸣笛标志
汽车消声器
枪管消声器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隔音屏、 植树造林 ……
路边的隔音屏
(3)在人耳处减弱:
护耳器、耳塞、耳罩、头盔……
防噪声耳罩、耳塞

货币银行学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

货币银行学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

第二章第二节 高利贷 对高利贷的态度
1. 西方历史上的主 流:道德上视之为罪恶; 政策上的取缔。
2. 中国历史上的主 流:谴责贷者;救助借 者;但却没有从根本上 反对借贷。
威尼斯商人剧照
第二章第二节 高利贷 我国的民间借贷
1.当前的民间借贷是否是高利贷?
2.当现代的信用体系尚不足以满足经济生活中的 借贷需求时,民间借贷的存在不可避免;蔑视、谴 责,否定不了它的存在;简单禁止必将是禁而不止。
金融学
(1)1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高利贷 信用活动的基础 信用的形式 信用工具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
第一节 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第二章第一节 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什么是信用
1.在中国的传统文字中,如果是讲道德规 范、行为规范,是一个“信”字;
债券;抵押债券;股票;
货币市场工具:国库券
❖ 国库券又称T债券,是零息债券,最长期限为一年。 ❖ 往往列出买进收益率和卖出收益率,进行比较。 ❖ 国库券日交易量远远超过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日交
易量,可以高出10倍以上。 ❖ 国库券的利率由竞争性投标来决定,且可以同时接
受不同利率报价的投标。
货币市场工具:联邦基金
❖ 公司依靠其融资可以降低融资代价。 ❖ 从最初的无担保发展到现在的由信用卡和短期
贸易应收款作抵押。如有特种媒介机构,发行 的资产担保商业票据。 ❖ 现已经成为仅次于国库券的第二大货币市场工 具。但二级市场很小。往往贴现出售。
货币市场工具:银行承兑汇票
❖ 主要用于国际贸易,是对商业银行开出的,以出口 商为受益人的,基于进口商在到期日前在该银行存 入的资金的汇票。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阴道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子宫
Normal cervix
子宫韧带
子宫韧带
子宫韧带
输卵管
• • • •
间质部interstitial 峡部isthmic 壶腹部ampulla 伞部infundibulum
卵巢
• 生发上皮 germinal epithelium • 白膜 tunica albuginea • 皮质 cortex • 髓质 medulla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外生殖器 内生殖器 血管、淋巴及神经 骨盆 骨盆底 邻近器官
第一节 外生殖器 (external genitalia)
• • • • • 阴阜 mons pubis 大阴唇 labium majus 小阴唇 labium minus 阴蒂 clitoris 阴道前庭 vestibule
静脉 盆腔静脉均与同名动脉伴行,并在相应器官及其周围形成静脉丛, 且相互吻合,故盆腔静脉感染容易蔓延。
静脉
淋巴
• 淋巴
• • • • • • • 1.外生殖器淋巴 分深浅两部分。 (1).腹股沟前淋巴结 (2).腹股沟深淋巴结 2.盆腔淋巴 分3组。 (1).髂淋巴组由髂内、髂外及髂总淋巴结组成。 (2).骶前淋巴结组位于骶骨前面。 (3).腰淋巴组位于腹主动脉旁。
小阴唇 是位于大阴唇内侧的一对薄皱襞。 表面湿润、色褐,无毛,富含神经末梢,故非常敏感。 两侧小阴唇在前端相互融合,并分为前后两叶包绕阴蒂,前叶形成阴蒂包皮,后叶形 成阴蒂系带。 小阴唇后端与大阴唇后端相会合,在正中线形成阴唇系带。 阴蒂 位于两小阴唇顶端的联合处,为海绵体组织,具有勃起性。 它分为三部分,前端为阴蒂头,显露于外阴,富含神经末梢,极敏感; 中为阴蒂体;后为两个阴蒂脚,附着于两侧耻骨支。 阴道前庭 为两侧小阴唇之间的菱形区。 其前为阴蒂,后为阴唇系带。 在此区域内有前庭球,前庭大腺,尿道口及阴道口。 前庭球位于前庭两侧,又称球海绵体,由有勃起性的静脉从构成。其前部与阴蒂相接, 后部与前庭大腺相邻,表面被覆球海绵体肌。 前庭大腺位于大阴唇后部,被覆球海绵体肌,如黄豆大,左右各异。腺管长1~2cm, 向内侧开口于前庭后方小阴唇与处女膜之间的沟内。性兴奋时分泌粘液起润滑作用。 常见因腺管口闭塞形成囊肿或脓肿。 前方有尿道外口,后方有阴道口, 阴道口与阴唇系带之间有一浅窝,称舟状窝。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课件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课件
1.长江发源于( 青藏 )高原的( 唐古拉 )山脉, 注入(东海 ),全长( 6300 )千米。 2.长江依次流经(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个地形区。 3.长江的干流自湖北的(宜昌)以上为上游,江西 的( 湖口)以下为下游。 4.长江三峡自西向东依次是( 瞿塘)峡、( 巫)峡和 ( 西陵 )峡。 5.长江干流依次流经( 青海 )、( 西藏 )、云 南、( 四川 )、( 重庆 )、湖北、( 湖南 ) 、 ( 江西 ) 、( 安徽 )、江苏和(上海)市,共 11个省级行政区。
1.发源地、流经省区和地形区、注 入海洋 2.上、中、下游的分界;主要河港 3.主要支流和湖泊 4.水能的分布及主要水电站
中国第二长河——黄河
1.发源地、流经省区和地形 区、注入海洋
2.上、中、下游的分界
3.主要支流;主要水电站
列表比较长江、黄河:
第四节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源地 注入海洋 长度
主要支流
第四节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下面所指的是图中的哪条河流:
1.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金水道”、年运输量水量最大的河流。 2.开凿最早、最长的运河。 3.你知道世界上哪些著名的河流?
第四节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单项选择题:
1.兼跨长江上中游的省区是( C )
A.四川 、B.湖南 C.湖北 D.江西
2.长江上游支流自西向东排列的顺序是( B)
地上河
长江上游的最大城市——重庆
长江中游的最大城市——武汉
长江下游的最大城市——上海
长江干流剖面图
(m)
7000
唐古拉山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km) 6000
3500km

第二章谐振接地原理

第二章谐振接地原理

(2-1)
d:阻尼率;v:失谐度
U 0 为中性点位移电压, U 0 U , kV; 式中: U I I R 为残流中的有功分量 , R ,A ; IC 为电网的接地电容电流, I 3C U , A; U , A ; I I L 为消弧线圈的补偿电流, L d为补偿电网的阻尼率 , d I R / IC ,也可 用百分值(%)表示; v为补偿电网或消弧线圈的失谐 度,v I I ,也可用百分值(%) 表示 , I 而 v=1-K, K 为补偿电网或消弧线圈的 合谐度。
G
1 1 1 3 1 R r rL r0 rL
0 L为消弧线圈的调谐电感; C 3C为电网 A、 B、C三相的对地电容之和。
因残流的数值较小,故用Iδ表示,其值为:
U0 U0 I jC0U I R j IC I L R j L IC d jv
R
C0ຫໍສະໝຸດ LC
L
C
式 (2-1) 表明 , 由于消弧线圈的 电感电流补偿了接地电容电流 , 使故障 点的接地电流变为数值显著减小的残余 电流 , 所以残流过零时电弧就容易熄灭。 这是消孤线圈熄弧原理的第一要点。
残余电流 I 与中性点位移电压 U 0 之间的相角 差 ,可用式(2-2) 表示如下: (2-2) 1 v tg
对于不同电压等级和不同类型的补偿电 网,当消弧线圈的调谐状态固定后 , 根据式 (2-1)、式(2-2)便可准确地确定残余电流 的大小、方向,其阻性、感性和容性自然也 就容易确定了。随着失谐度或合谐度分别向 零或1趋近,则接地电弧的熄灭越加容易。 从上面的讨论可知 , 不论任何原因引起 补偿电网的任何一点接地时 , 利用电流谐 振原理适当地调整消弧线圈的电感 , 便可 以使故障点的接地电弧瞬间自行熄灭 , 而 接地电弧过零熄灭后是否重燃 , 将主要由 故障相恢复电压的特性确定。

最新整理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第四节自然灾害知识点总结

最新整理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第四节自然灾害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1.以外流河为主2.水文特征:河流的水量、水位、流量、流速、汛期与枯水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的特征。

3.京杭运河识图一:5.长江的开发与治理:A水能:有“水能宝库”之称,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因为流经第一、二阶梯且多高山峡谷,落差大,水能丰富。

水电站有:三峡水电站、葛洲坝水电站等。

B航运:内河航运第一,有“黄金水道”之称,宜宾一下四季通航。

沿江四大港口:上海(全国最大港口)、南京、武汉(中游)、重庆(上游)。

C治理:首要任务是防洪(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洪水)。

长江频发洪灾原因:1.流域内支流多,暴雨时同时涨水;2.围湖造田,湖泊面积缩小,调蓄作用减弱;3.上游植被遭坏,水土流失严重;下游河道弯曲,不利水流下行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它的综合效益: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旅游、水产养殖等识图二:黄河概括黄河的开发与治理:A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水电站:龙羊峡(青)、刘家峡(甘)、青铜峡(宁)、三门峡、小浪底(河南省、中游)。

B 灌溉农业:“塞上江南”(b河套平原和a宁夏平原)、渭河平原、湟水谷地。

C治理:关键是治沙,根本: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黄河最大危害是下游的(河南山东)“地上河”)D长江黄河都发源于青海省,都流经的省区是青海省和四川省,都流经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

E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是—巴颜喀拉山脉、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自然灾害1.常见的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

2.自然灾害种类的分布地区及原因3、避灾:(1)发生泥石流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2)地震发生时,应及时有序撤离到安全空旷地带,不能及时撤离可暂时躲在小开间的墙角。

(同学们,整理总结很辛苦,请认真背诵并好好珍惜哦~)。

第二章:液体流体力学

第二章:液体流体力学

Fx 2 dFx 2 plr cos d 2 plr pAx
2 2


第一节:流体静力学基础
67-9
第二节 液体动力学基础
本节主要讨论液体的流动状态、运动规律及能量转换
等问题,具体地说主要有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和动
量方程三个基本方程。这些都是液体动力学的基础及液 压传动中分析问题和设计计算的理论依据。 一、基本概念: 二、连续性方程:
第三节:液体流动时的压力损失
39-32
第三节:液体流动时的压力损失
39-33
二、沿程压力损失
液体在等径直管中流动时因粘性摩擦而产生的压力损
失,称为沿程压力损失。液体的流动状态不同,所产生
的沿程压力损失也有所不同。
第三节:液体流动时的压力损失
39-34
二、沿程压力损失
1、层流时的沿程压力损失
在管道内液体的层流压力损失分析: 1)取微圆柱体 2)液体压力与液体摩擦力受力平衡 3) 求得速度表达式 4)求得流量表达式
层流:液体质点互不干扰,液 体的流动呈线性或层状,且平 行于管道轴线。 紊流:液体质点的运动杂乱无 章,在沿管道流动时,除平行 于管道轴线的运动外,还存在 着剧烈的横向运动,液体质点 在流动中互相干扰。
第三节:液体流动时的压力损失
39-29
雷诺实验表明: 影响液体在圆形管道中的流动状态因素 管内的平均流速v; 管道的直径d; 液体的运动粘度ν 。 液体流动状态是由上述三个参数所确定雷诺 数Re,即:
理。
F p A
第一节:流体静力学基础
67-6
例:如图所示的两个相互连通的液压缸,已知大缸 内径D=100mm,小缸内径d=20mm,大活塞上放置的 物体所产生的重力为 F2 50000 N,试求在小活塞上 应施加多大的力 F1 才能使大活塞顶起重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康普顿效应及其解释第四节 光的波粒二象性[学习目标] 1.了解康普顿效应及其意义.2.知道光的波粒二象性并会分析有关现象.3.了解什么是概率波,知道光也是一种概率波.一、康普顿效应1.用X 射线照射物体时,一部分散射出来的X 射线的波长会变长,这个现象称为康普顿效应.2.按照经典电磁理论,散射前后光的频率不变,因而散射光的波长与入射光的波长相等,不应该出现波长变长的散射光.3.光子不仅具有能量,其表达式为ε=hν,还具有动量,其表达式为p =h λ. 4.一个光子与静止的电子(电子的速度相对光速而言可以忽略不计)发生弹性碰撞,光子把部分能量转移给了电子,能量由hν减小为hν′,因此频率减小,波长变长,同时光子还使电子获得一定的能量和动量.5.X 射线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碰撞时要遵守能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即学即用] 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1)光子的动量与波长成反比.( √ )(2)光子发生散射后,其动量大小发生变化,但光子的频率不发生变化.( × )(3)有些光子发生散射后,其波长变大.( √ )(4)康普顿效应证明了爱因斯坦光子假说的正确性.光子不仅具有能量,还具有动量.( √ )二、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本质[导学探究] 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的过程中先后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比如: 光的单缝衍射实验(图1A)光的双缝干涉实验(图B)光电效应实验(图C)康普顿效应实验等等.(1)在以上实验中哪些体现了光的波动性?哪些体现了光的粒子性?(2)光的波动性和光的粒子性是否矛盾?图1答案 (1)单缝衍射、双缝干涉体现了光的波动性.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体现了光的粒子性.(2)不矛盾.大量光子在传播过程中显示出波动性,比如干涉和衍射.当光与物质发生作用时,显示出粒子性,如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知识梳理]1.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本质(1)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图2(2)实验要求:降低光源S 的强度,直到入射光减弱到没有两个光子同时存在的程度.(3)实验结果:①短时间,感光片上呈现杂乱分布的亮点.②较长时间,感光片上呈现模糊的亮纹.③长时间,感光片上形成清晰的干涉图样.(4)实验结论: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光具有波粒二象性.2.概率波(1)对干涉实验中明暗条纹的解释 每个光子按照一定的概率落在感光片的某一点,概率大的地方落下的光子多,形成亮纹;概率小的地方落下的光子少,形成暗纹.(2)光波是一种概率波,干涉条纹是光子在感光片上各点概率分布的反映.[即学即用]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光是一种波,也是一种粒子,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 )(2)光子数量越大,其粒子性越明显.( × )(3)光子通过狭缝后落在亮条纹处的概率较小.( × )(4)光是一种概率波.( √ )一、对康普顿效应的理解1.光电效应揭示出光的粒子性,每个光子携带的能量为ε=hν,爱因斯坦进一步提出光子的动量应为p =h λ,式中λ为光波的波长. 2.康普顿效应不仅有力地验证了光子理论,而且证实了微观领域的现象也严格遵循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康普顿效应揭示出光具有粒子性的一面.例1康普顿效应证实了光子不仅具有能量,也有动量.如图3给出了光子与静止电子碰撞后电子的运动方向,则碰撞后光子可能沿方向________运动,并且波长________(填“不变”“变短”或“变长”).图3答案1变长解析由于光子不仅具有能量,它还具有动量,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能量和动量的相关规律进行分析和解答.因光子与电子的碰撞过程动量守恒,所以碰撞之后光子和电子的总动量的方向与碰撞前光子动量的方向一致,可见碰撞后光子运动的方向可能沿1方向,不可能沿2或3方向;通过碰撞,光子将一部分能量转移给电子,光子的能量减少,由ε=hν知,频率变小,再根据c=λν知,波长变长.针对训练频率为ν的光子,具有的能量为hν,将这个光子打在处于静止状态的电子上,光子将偏离原来的运动方向,这种现象称为光的散射.散射后的光子()A.虽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但频率保持不变B.光子将从电子处获得能量,因而频率将增大C.散射后的光子运动方向将与电子运动方向在一条直线上,但方向相反D.由于电子受到碰撞,散射后的光子频率低于入射光的频率答案D解析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不仅适用于宏观世界也适用于微观世界.由于碰撞后光子偏离原来的运动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可得散射后光子运动方向与电子运动方向一定不在同一直线上,选项C错.碰撞过程中光子把一部分能量转移给了电子,光子能量减小,由光子能量公式ε=hν可知,光子频率减小,故选项A、B错,D对.二、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认识1.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显示出波动性;个别光子产生的效果显示出粒子性.2.光子和电子、质子等实物粒子一样,具有能量和动量.和其他物质相互作用时,粒子性起主导作用;在光的传播过程中,光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可能性的大小(概率)由波动性起主导作用,因此称光波为概率波.3.频率低、波长长的光,波动性特征显著,而频率高、波长短的光,粒子性特征显著.4.光子的能量与其对应的频率成正比,而频率是描述波动性特征的物理量,因此ε=hν揭示了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之间的密切联系.例2(多选)对光的认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个别光子的行为表现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出波动性B.高频光是粒子,低频光是波C.光表现出波动性时,就不具有粒子性了;光表现出粒子性时,就不再具有波动性了D.光的波粒二象性应理解为:在某种场合下光的波动性表现得明显,在另外某种场合下,光的粒子性表现得明显答案AD解析个别光子的行为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为波动性;光与物质相互作用,表现为粒子性,光的传播表现为波动性,光的波动性与粒子性都是光的本质属性,频率高的光粒子性强,频率低的光波动性强,光的粒子性表现明显时仍具有波动性,因为大量粒子的个别行为呈现出波动规律,故正确选项为A、D.三、对光是概率波的理解1.单个粒子运动的偶然性:我们可以知道粒子落在某点的概率,但不能预言粒子落在什么位置,即粒子到达什么位置是随机的,是预先不能确定的.2.大量粒子运动的统计规律:光在传播过程中,光子在空间出现的概率可以通过波动规律确定,所以光波是一种概率波.例3(多选)在单缝衍射实验中,中央亮纹的光强占从单缝射入的整个光强的95%以上,假设现在只让一个光子通过单缝,那么该光子()A.一定落在中央亮纹处B.一定落在亮纹处C.可能落在暗纹处D.落在中央亮纹处的可能性最大答案CD解析根据光波是概率波的概念,对于一个光子通过单缝落在何处,是不可确定的,但概率最大的是落在中央亮纹处.当然也可能落在其他亮纹处,还可能落在暗纹处,不过,落在暗纹处的概率很小,故C、D选项正确.1.(康普顿效应的理解)科学研究证明,光子有能量也有动量,当光子与电子碰撞时,光子的一些能量转移给了电子.假设光子与电子碰撞前的波长为λ,碰撞后的波长为λ′,则碰撞过程中()A.能量守恒,动量守恒,且λ=λ′B.能量不守恒,动量不守恒,且λ=λ′C.能量守恒,动量守恒,且λ<λ′D.能量守恒,动量守恒,且λ>λ′答案C解析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适用于宏观世界也适用于微观世界.光子与电子,当光子与电子碰撞时,光子碰撞时遵循这两个守恒定律.光子与电子碰撞前光子的能量ε=hν=h cλ,由ε>ε′,可知λ<λ′,选项C正确.的一些能量转移给了电子,光子的能量ε′=hν′=h cλ′2.(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下列有关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B.光子与电子是同样的一种粒子C.光的波长越长,其波动性越显著;光的波长越短,其粒子性越显著D.大量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粒子性答案C解析一切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光的有些行为(如干涉、衍射)表现出波动性,有些行为(如光电效应)表现出粒子性,A错误.虽然光子与电子都是微观粒子,但电子是实物粒子,有静止质量,光子不是实物粒子,没有静止质量,电子是以实物形式存在的物质,光子是以场形式存在的物质,所以B错误.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论和实验表明,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出波动性,个别光子的行为表现出粒子性.光的波长越长,波动性越显著;光的波长越短,粒子性越显著,故选项C正确,D错误.3.(光的本性的认识)关于光的本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关于光的本性,牛顿提出“微粒说”,惠更斯提出“波动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它们都说明了光的本性B.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是指:既可以把光看成宏观概念上的波,也可以看成微观概念上的粒子C.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D.光的波粒二象性是将牛顿的粒子说和惠更斯的波动说真正有机地统一起来答案C4.(对概率波的理解)在做双缝干涉实验时,在观察屏的某处是亮纹,则对某一光子到达观察屏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到达亮纹位置B.一定到达暗纹位置C.该光子可能到达观察屏的任意位置D.以上说法均不可能答案 C解析 光波是一种概率波,大量光子将到达亮纹位置,但也有极少数光子到达暗纹位置,因此对某一光子到达屏上的位置不确定,故A 、B 、D 均错误,C 正确.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8为多选题)1.下列各组现象能说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是( )A.光的色散和光的干涉B.光的干涉和光的衍射C.泊松亮斑和光电效应D.光的反射和光电效应答案 C解析 光的干涉、衍射、泊松亮斑是光的波动性的证据,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光的反射和色散不能说明光具有波动性或粒子性,故选项C 正确.2.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中的一项是奖励美国科学家贾科尼和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发现了宇宙X 射线源.X 射线是一种高频电磁波,若X 射线在真空中的波长为λ,以h 表示普朗克常量,c 表示真空中的光速,以ε和p 分别表示X 射线每个光子的能量和动量,则( )A.ε=hλc,p =0 B.ε=hλc ,p =hλc 2 C.ε=hc λ,p =0 D.ε=hc λ,p =h λ 答案 D解析 根据ε=hν,且λ=h p ,c =λν可得X 射线每个光子的能量为ε=hc λ,每个光子的动量为p =h λ. 3.在做双缝干涉实验时,发现100个光子中有96个通过双缝后打到了观察屏上的b 处,则b 处是( )A.亮纹B.暗纹C.既有可能是亮纹也有可能是暗纹D.以上各种情况均有可能答案 A解析 由光子按波的概率分布的特点去判断,由于大部分光子都落在b 点,故b 处一定是亮纹,选项A正确.4.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波粒二象性指光有时表现为波动性,有时表现为粒子性B.光波频率越高,粒子性越明显C.能量越大的光子其波动性越显著D.光的波粒二象性应理解为,在某种场合下光的粒子性表现明显,在另外某种场合下光的波动性表现明显答案C解析光的波粒二象性指光有时候表现出的粒子性较明显,有时候表现出的波动性较明显,或者说在某种场合下光的粒子性表现明显,在另外某种场合下光的波动性表现明显;个别光子易表现出粒子性,大量光子易表现出波动性,A、D正确;光的频率越高,光子能量越大,粒子性相对波动性越明显,B正确,C错误.5.近年来,数码相机几近家喻户晓,用来衡量数码相机性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像素,1像素可理解为光子打在光屏上的一个亮点,现知2019万像素的数码相机拍出的照片比2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拍出的等大的照片清晰得多,其原因可以理解为()A.光是一种粒子,它和物质的作用是一份一份的B.光的波动性是大量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C.大量光子表现出光具有粒子性D.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大量光子表现出光的波动性答案D6.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都包含有电子与光子的相互作用过程,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效应中电子与光子组成的系统都遵循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B.两种效应都相当于电子与光子的弹性碰撞过程C.两种效应都属于吸收光子的过程D.光电效应是吸收光子的过程,而康普顿效应相当于光子和电子弹性碰撞的过程答案D解析光电效应本质是原子吸收光子放出电子,其过程能量守恒,但动量不守恒,康普顿效应相当于光子与电子弹性碰撞的过程,并且遵守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两种效应都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故D正确.7.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下列关于光的本性的陈述符合科学规律或历史事实的是()A.牛顿的“微粒说”与爱因斯坦的“光子说”本质上是一样的B.光的双缝干涉实验显示了光具有波动性C.麦克斯韦预言了光是一种电磁波D.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答案BCD解析牛顿的“微粒说”认为光是一种物质微粒,爱因斯坦的“光子说”认为光是一份一份不连续的能量,A错误;干涉、衍射是波的特性,光能发生干涉说明光具有波动性,B正确;麦克斯韦根据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以及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速近似相等认为光是一种电磁波,后来赫兹用实验证实了光的电磁说,C正确;光具有波动性与粒子性,称为光的波粒二象性,D正确.8.为了验证光的波粒二象性,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将光屏换成感光片,并设法减弱光的强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光子一个一个地通过双缝干涉实验装置的单缝,如果时间足够长,感光片上将出现双缝干涉图样B.使光子一个一个地通过双缝干涉实验装置的单缝,如果时间很短,感光片上将出现不太清晰的双缝干涉图样C.大量光子的运动显示光的波动性D.个别光子的运动显示光的粒子性,光只有粒子性没有波动性答案AC解析光的波动性是统计规律的结果,对个别光子我们无法判断它落到哪个位置;对于大量光子遵循统计规律,即大量光子的运动或曝光时间足够长,显示出光的波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