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完整版新精选小学小升初数学应用题集锦和答案

北师大版完整版新精选小学小升初数学应用题集锦和答案
北师大版完整版新精选小学小升初数学应用题集锦和答案

北师大版完整版新精选小学小升初数学应用题集锦和答案

一、北师大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六年级下册应用题

1.小雨每天上学都带一满壶水,如下图。如果小雨想在学校一天喝水1.5L,这壶水够喝吗?(水壶厚度忽略不计,计算时π取3)

2.一个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水面距容器口6厘米,从里面量这个容器底面半径为5厘米,现把一个底面半径为3厘米的圆锥形金属铸件完全浸没在水中,这时水面距容器口4.8厘米,求这个圆锥形金属铸件的高是多少?

3.下面是关于“冬奥会段材料,请你先仔细阅读,再利用你获得的数学信息解决问题。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为冬季奥运会或冬奥会,第一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924年在法国的夏慕尼举行,冬奥会每隔4年举行一届,其中1936年第4届和1948年第5届相隔了12年,而1992年的第16届与1994年的第17届只相隔2年,第21届冬奥会于2010年2月12-28日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冬奥会上夺得5枚金牌,2枚银牌,4枚铜牌,取得了历史最佳战绩,申雪/赵宏博摘得花样冰双人自由滑冠军,王濛分别摘得女子500米和1000短道速滑金牌;周洋摘得女子1500米短道速滑金牌;中国队以4分06秒的成绩夺得女子短道速滑3000米接力的金牌,并打破了世界记录,单板滑雪U型池比赛是冬奥会一个比赛项目,其场地就如一个横着的半圆柱(如图),其长35米,口宽12米。

(1)第10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________年在法国格勒诺布尔举行。

(2)中国队以4分06秒的成绩夺得女子短道速滑3000米接力金牌,请你把这一成绩的时间改成用分作单位的数:________分。

(3)中国女子短道速滑队在3000米接力中,平均每秒滑行的距离是多少米?(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A市想在体育场建一个类似单板滑雪U型池的比賽场地,需要挖岀多少立方米的泥土?(π取3)

(5)施工人员要想在一个单板滑雪U型池的底部铺上旱冰,需要铺多少平方米的旱冰?(π取3)

4.下图是装某种饮料的易拉罐。请你灵活思考,解决下面的问题。

(1)制作1个这种易拉罐,大约需要多大面积的铝箔?

(2)你认为饮料厂向易拉罐中装多少饮料合适?

(3)饮料厂将12罐饮料装在一个盒子里,请你设计出两种不同的包装盒,并给出设计方案。

5.操作实践,动手动脑。

(1)画出三角形AOB关于直线MN对称的图形。

(2)若B点的位置可以用(x,y)表示,则A点的位置为________。

(3)画出三角形AOB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6.如下图,圆柱形钢柱有多高?(单位:cm,结果保留整数)

7.做一个底面周长是18.84分米、高10分米的圆柱形无盖铁皮水桶,

(1)水桶的占地面积多大?

(2)水桶可以容纳多少升水?

8.求下列立体图形的体积。

9.小乐家客厅是长方形的,用边长0.6m的方砖铺地,需要200块,如果改用边长0.5m 的方砖铺地,需用多少块?(用比例解)

10.按要求作图或填空。

(1)请你自己选定一个比,把图形A缩小后得到图形B,并画出来。

(2)你选定的比是________,缩小后的三角形面积是________。

11.一个工厂运来一批煤,计划每天烧8吨,可以烧45天。实际每天节约用煤10%,这样可以多烧多少天?

12.一个圆柱形粮囤,从里面量得底面半径是2m,高 2.5m。如果每立方米稻谷重500kg,这个粮囤能装多少吨稻谷?

13.工人师傅要给停车位铺地砖,若用边长为4dm的方砖铺地,则需要540块。若改用边长为3dm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用比例知识解答)

14.装订同样大小的练习本,如果每本装38页,可装订300本,如果每本多订2页,可以装订多少本?(用比例解)

15.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6厘米、8厘米和10厘米,沿着它的一条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可得到_______体,体积最小是多少?体积最大是多少?

16.一堆煤成圆锥形,底面直径是6米,高是2米,如果每立方米煤约重1.6吨,这吨煤约有多少吨?

17.已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別为A(2,3),B(2,6),C(5,3)。

(1)请在方格纸上画出这个三角形。

(2)将画出的三角形按2:1放大,在方格纸上画出放大后的图形。

18.下面是一个小区的平面图。请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以下问题(列比例式解答)。

(1)如果小区中设计一条480m长的公路,在图上应该画多长?

(2)一个长方形住宅区在图上长1cm,宽0.5cm,它的实际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19.用铁皮制作一个有盖的圆柱形油桶,底面半径是3dm,高与底面半径的比是2:1。制作这个油桶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

20.修建一个圆柱形的沼气池,底面直径是3m,深2m.在池的内壁与下底面抹上水泥,抹水泥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1.长沙造纸厂的生产情况如下表,根据表回答问题.

时间(天)1234567…

生产量(吨)70140210280350420490…

(2)根据表中的数据,写出一个比例________.

(3)表中相关联的两种量成________关系.

(4)在图中描出表示时间和相应生产量的点,并把它们按顺序连接起来.

(5)估计生产550吨纸片,大约需要________天(填整数).

22.(如图所示)一个棱长6cm的正方体,从正方体的底面向内挖去一个最大的圆锥体,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多少cm3?

23.把一个底面半径是2厘米的圆柱体,沿底面直径垂直于高切成若干等份,再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如图)已知拼成后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来圆柱表面积增加了60平方厘米,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24.下图是甲、乙两辆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图。

(1)甲车的路程与时间________,乙车的路程和时间________。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2)若乙车按目前的平均速度继续行驶,能不能追上甲车?请说明理由。

25.为了抗旱,小平家挖了一个底面半径5m、深2m的圆柱形蓄水池,并且用水泥涂抹水池的内壁与底部,防止漏水。一场暴雨过后,小平沿水池边缘走了一圈,并测得池中水深1.2m。

(1)涂抹水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池中水的体积是多少?

26.用如图的一张长方形的铁皮做成一个圆柱形的油桶,求这个油桶的容积是多少立方分米,做这个油桶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铁皮?(接头处和厚度不计)

27.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操作。

(1)画出圆形向上平移5格后的图形,平移后圆心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2)过B点作直线a的垂线,点B到直线a的距离是______。

(3)以P点为顶点画一个直角三角形,然后将它绕P点顺时针旋转90°。

28.一台压路机的前轮是圆柱形,轮宽2米,半径0.6米.前轮转动一周,轧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9.一辆压路机的前轮是圆柱形,轮宽1.5米,直径是1.2米,前轮转动100周,压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0.一个高为10厘米的圆柱,如果它的高增加2厘米,那么它的面积就增加125.6平方厘米,求这个圆柱的体积?(π取3.14)

31.在比例尺是1:2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间的铁路长6厘米。两列高速列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开出,已知从甲地开出的列车平均每小时行315千米,从乙地开出的列车平均每小时行285千米,几小时后两车能相遇?

32.一架飞机顺风每小时飞行1500km,逆风每小时飞行1200km,燃油够飞9小时,飞机起飞时为顺风,飞机飞出多远就得往回飞?(用比例知识解答)

33.学校要建一个长60m、宽50m的长方形活动场地,请你画出活动场地的平面图。

计算:

画图:

34.我们都知道: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就是圆周率。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用字母π表示。但你未必知道“圆方率”,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

【探索】把一个棱长a厘米的正方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求这个圆柱体与正方体体积和表面积比。(计算涉及圆周率,直接用π表示)

35.水果店里西瓜个数与哈密瓜个数的比为7:5,如果每天卖哈密瓜40个,西瓜50个,若干天后,哈密瓜正好卖完,西瓜还剩36个。水果店里原来有西瓜多少个?

36.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婷婷计划星期天请5名同学到家商量去养老院参加义务劳动的事,家中只有一盒长方体饮料(如下图),假如用来招待同学,给每位同学倒上满满一杯(如下图)后,她自己还有饮料吗?(请写出计算过程,盒子、杯子的厚度均勿略不计)(单位:厘米)

37.一个圆柱形木桶,底面直径4分米,高6分米,这个木桶破损后(如图),最多能装多少升水?

38.下图是爸爸制作一个圆柱形油桶的下料图,阴影部分是制作油桶所用的铁皮,空白部分为边角料,请你根据下图计算这个油桶的容积。(接头处忽略不计,保留整立方分米)

39.三仓镇在建设文明城镇中,举全镇之力整治污水沟。当政府投入140万元时,已整治工程量与所剩工程量之比是7∶3。照这样计算,整个治污水工程需投入多少万元?余下的工程投入如果由全镇3万人分担,每人还应负担多少元?

40.下图中A、B、C表示三个城市的车站位置。根据图中的比例尺,求下列问题。

(1)先测量图上有关长度(精确到整厘米),再分别求出A站到B站、B站到C站的实际距离。

(2)甲、乙两车分别同时从A、C两站开出,甲车从A到B再到C要行5小时;乙车从C 到B再到A要行4小时。照这样的速度,

①两车开出几小时后可以在途中相遇?

②在相遇前当乙车到达B站时,甲车还离B站多少千米?

③如果两车要在B站相遇,则乙车可以从C站迟开出多少小时?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北师大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六年级下册应用题

1.解:(10÷2)2×3×20=1500(立方厘米)=1.5升

答:这壶水够喝。

【解析】【分析】水壶的容积=(底面直径×2)2×π×h,然后进行三位换算,即1升=1000立方厘米,最后与小雨在学校一天喝水的升数进行比较即可。

2.解:3.14×52×(6-4.8)÷÷(3.14×32)

=3.14×25×1.2×3÷(3.14×9)

=3.14×90÷3.14÷9

=10(厘米)

答:这个圆锥形金属铸件的高是10厘米。

【解析】【分析】水面上升部分水的体积就是圆锥的体积,水面上升的高度是(6-4.8)厘米,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计算出水面上升部分水的体积,也就是圆锥的体积。用圆锥的体

积除以,再除以圆锥的底面积即可求出圆锥的高度。

3.(1)1968

(2)4.1

(3)解:4分6秒

=4×60+6

=240+6

=246(秒)

3000÷246≈12.2(米)

答:平均每秒滑行的距离约是12.2米。

(4)解:3×(12÷2)2×35÷2

=3×62×35÷2

=3×36×35÷2

=108×35÷2

=3780÷2

=1890(立方厘米)

答:需要挖岀1890立方米的泥土。

(5)解:3×12×35÷2

=36×35÷2

=1260÷2

=630(平方米)

答:需要铺630平方米的旱冰。

【解析】【解答】解:(1)1948+4×5

=1948+20

=1968(年)

(2)4分6秒

=4+6÷60

=4+0.1

=4.1(分)

【分析】(1)冬奥会每隔4年举行一届,第10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行的时间=1948+4×5;

(2)把秒换算成分,从低级单位到高级单位除以进率60;

(3)先把4分6秒换算成秒,然后速度=路程÷时间;

(4)建一个类似单板滑雪U型池的比賽场地,需要挖岀泥土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一半,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然后再除以2;

(5)在一个单板滑雪U型池的底部铺上旱冰的面积=底面周长×高÷2即可。

4.(1)解:3.14×6×10+3.14×(6÷2)2×2

=3.14×6×10+3.14×9×2

=188.4+56.52

=244.92(平方厘米)

答:制作1个这种易拉罐,大约需要244.92平方厘米的铝箔。

(2)解:3.14×(6÷2)2×10

=3.14×9×10

=282.6(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毫升,

所以饮料厂向易拉罐中装270mL饮料最合适。

(3)解:12=6×2=4×3,

第一种方案:可将12瓶饮料放2排,每层6排;

第二种方案:可将12瓶饮料放3排,每排4瓶。

【解析】【分析】(1)要求需要多大面积的铝箔,则是求易拉罐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π×底面直径】×高)+2个底面积(π×底面半径的平方),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2)要求装多少饮料合适,即不大于圆柱的体积即可,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3)将12进行因式分解可得12=6×2=4×3,即第一种方案:可将12瓶饮料放2排,每层6排;第二种方案:可将12瓶饮料放3排,每排4瓶。

5.(1)解:如图所示:

(2)(x+3,y+2)

(3)解:如图所示:

【解析】【分析】(1)画轴对称图形的方法:①点出关键点,找出所有的关键点,即图形中所有线段的端点;②确定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关键点离对称轴多远,对称点就离对称轴多远;③点出对称点;④连线,按照给出的一半图形将所有对称点连接成线段。(2)用数对表示位置,先表示列,后表示行; A点的位置为(列数+3,行数+2)。(3)旋转作图,把一个图形绕其上面一点逆时针旋转一定的度数,先把这个点连接的边逆时针旋转指定的度数,然后把剩下的边连接起来即。

6.解:10×50×20÷[(20÷2)2×3.14]≈32cm

答:圆柱形钢柱的高是32cm。

【解析】【分析】圆柱的高=圆柱的体积÷圆柱的底面积,其中圆柱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圆柱的底面积=(圆柱的底面直径÷2)2×π,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7.(1)解:这个水桶的底面半径是:18.84÷3.14÷2=3(分米)

3.14×32=28.26(平方分米)

答:水桶的占地面积是28.26平方分米。

(2)解:3.14×32×10

=3.14×90

=282.6(立方分米)

=282.6(升)

答:水桶的容积是282.6升。

【解析】【分析】(1)根据圆周长公式,用底面周长除以3.14再除以2即可求出底面半径。然后根据圆面积公式计算出占地面积即可;

(2)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用底面积乘高即可求出水桶的容积。

8.解:3.14×(202-102)×100

=3.14×(400-100)×100

=3.14×30000

=94200(cm3)

【解析】【分析】用横截面的面积乘长即可求出立体图形的体积,横截面的面积是一个圆环,由此根据公式计算即可。

9.解:设需用x块。

0.5×0.5×x=0.6×0.6×200

0.25x=72

x=288

答:改用边长0.5m的方砖铺地,需用288块。

【解析】【分析】边长0.6m的方砖的面积×块数=边长0.5m的方砖的面积×块数=客厅的面积,客厅面积一定,所以方砖的面积与块数成反比例。

10.(1)

(2)1:2;6cm2

【解析】【分析】根据自己设定的比作图即可;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据此作答即可。11.解:8×45÷[8×(1-10%)]

=360÷[8×0.9]

=360÷7.2

=50(天)

50-45=5(天)

答:这样可以多烧5天。

【解析】【分析】煤总数=计划每天烧的数量×计划天数,实际每天烧的数量=计划每天烧的数量×(1-10%)

实际天数=煤总数÷实际每天烧的数量,多烧天数=实际天数-计划天数。

12.解:22×3.14×2.5×500

=12.56×2.5×500

=31.4×500

=15700(千克)

=15.7(吨)

答:这个粮囤能装15.7吨稻谷。

【解析】【分析】这个粮囤能装稻谷的千克数=这个粮囤的容积×每立方米稻谷重的千克数,其中这个粮囤的容积=πr2h,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13.解:设若用边长为3dm的方砖铺地,需要x块。

32x=540×42

9x÷9=8640÷9

x=960

答:若改用边长为3dm的方砖铺地,需要960块。

【解析】【分析】方砖的面积×需要的块数=停车位的面积(一定),据此解答即可。14.解:设可以装订x本。

(38+2)x=38×300

x=11400÷40

x=285

答:可以装订285本。

【解析】【分析】装订的本数×每本装的页数=总页数,总页数不变,装订的本数与每本装订的页数成反比例,先设出未知数,然后根据总页数不变列出比例解答即可。

15.解:沿着它的一条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可得到圆锥体,

×62×3.14×8=301.44(立方厘米)

×82×3.14×6=401.92(立方厘米)

答:体积最小是301.44立方厘米,体积最大是401.92立方厘米。

【解析】【分析】直角三角形沿着它的一条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可得到圆锥体;圆锥的体积=×πr2h。

16.解:(6÷2)2×3.14×2×=18.84(立法米)

18.84×1.6=20.144(吨)

答:这堆煤约有20.144吨。

【解析】【分析】这堆煤的千克数=这堆煤的体积×每立方米煤大约的重量,其中这堆煤的体积=(底面直径÷2)2×π×h×,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17.(1)

(2)

【解析】【分析】(1)数对中,第一个数表示这个点所在的列,第二个数表示这个点所在的行,据此作图即可;

(2)把一个数按照2:1放大,就是把这个图形的每条边都扩大2倍。

18.(1)解:480m=48000cm

48000×=8(厘米)

答:在图上应该画8厘米。

(2)解:1÷=6000(厘米)=60(米)

0.5÷=3000(厘米)=30(米)

60×30=1800(平方米)

答:它的实际占地面积是1800平方米。

【解析】【分析】1m=100cm

(1)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2)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所以住宅的实际占地面积=长×宽,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19.解:3÷1×2=6(dm)

32×3.14×2+3×2×3.14×6

=56.52+113.04

=169.56(平方分米)

答:制作这个油桶至少需要169.56平方分米的铁皮。

【解析】【分析】圆柱的高=圆柱的底面半径÷底面半径占的份数×高占的份数,那么制作这个油桶至少需要铁皮的表面积=底面积×2+侧面积,其中底面积=πr2,侧面积=2πrh。

20.解:3.14×3×2+3.14×

=9.42×2+3.14×2.25

=18.84+7.065

=25.905(平方米)

答:抹水泥部分的面积是25.905平方米。

【解析】【分析】抹水泥部分的面积=底面积+侧面积,其中底面积=(底面直径÷2)2×π,侧面积=底面直径×π×深度,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21.(1)时间;生产量

(2)1:70=2:140(答案不唯一)

(3)正

(4)

(5)8

【解析】【解答】解:(1)表中相关联的量是时间和生产量;

(2)根据表中的数据,写出一个比例是:1:70=2:140;

(3)表中相关联的两种量成正比例;

(5)估计生产550吨纸片,大约需要8天。

故答案为:(1)时间;生产量;(2)1:70=2:140(答案不唯一);(3)正;(5)8。

【分析】(1)表格中变化的两个量就是相关联的两个量;

(2)根据表格中相对应的数据写出两个比值相等的比并组成比例即可;

(3)两个相关联的量的比值一定,二者成正比例关系;

(4)根据每组对应的数据描出对应的点,然后顺次连接各点成线即可;

(5)根据每天的生产量估计出生产550吨纸片大约需要的天数。

22.解:底面半径:6÷2=3(厘米)

3.14×3×3×6÷3

=28.26×6÷3

=169.56÷3

=56.52(立方厘米)

答:这个圆锥的体积是56.52立方厘米。

【解析】【分析】圆锥体的底面直径是6厘米,高是6厘米,圆锥体积=π×半径的平方×高÷3,据此解答。

23.解:圆柱的高=60÷2÷2=15(厘米)

长方体的长=3.14×2=6.28(厘米)

长方体的宽=2厘米,长方体的宽=圆柱的高=15厘米,

所以长方体的体积=6.28×2×15

=12.56×15

=188.4(立方厘米)

答: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188.4立方厘米。

【解析】【分析】圆柱沿底面直径垂直于高切成若干等份,再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表面积增加的是2个圆柱的底面半径×圆柱的高的长方形,代入数值即可计算出圆柱的高,这个长方形的长为圆柱底面周长的一半即π×半径,长方体的宽为圆柱底面半径,长方体的高为圆柱的高,最后根据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24.(1)A;C

(2)解:420÷6=70(千米/小时)

70<80

所以,按照目前的平均速度,乙车不能追上甲车。

【解析】【解答】(1)240÷3=80(千米/小时)

480÷6=80(千米/小时)

因为甲车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是定值,所以,甲车的路程与时间程正比例。

120÷1=120(千米/小时)

(180-120)÷(4-1)

=60÷3

=20(千米/小时)

(420-180)÷(6-4)

=240÷2

=120(千米/小时)

因为乙车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不是定值,所以,乙车的路程与时间不成比例。

故答案为:(1)A;C。

【分析】(1)两个量的比值是定值,则两个量成正比例,据此判断即可。

(2)乙车的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甲车的速度=路程÷时间,代入数值计算,并比较两车的速度即可判断。

25.(1)解:3.14×52+3.14×(5×2)×2=141.3(平方米)

答:涂抹水泥的面积是141.3平方米。

(2)解:3.14×52×1.2=94.2(立方米)=94200升

答:池中水的体积是94200L。

【解析】【分析】(1)涂抹水泥的面积=圆柱的底面积+侧面积=πr2+πdh=πr2+π(r×2)h,据此代入数值解答即可,π一般取3.14;

(2)池中水的体积=底面积×水深=πr2×水深,1立方米=1000升,据此代入数值解答即可。26.解:设圆的直径为d分米,则:

3.14d+d=2

4.84

4.14d=24.84

d=6

所以r=d÷2=3;h=2d=12

容积:3.14×32×12

=3.14×9×12

=339.12(立方分米)

表面积=3.14×32×2+3.14×6×12

=56.52+226.08

=282.6(平方分米)

答:油桶的容积为339.12立方分米,做这个油桶至少需要282.6平方分米铁皮。

【解析】【分析】设圆的直径是d,大长方形的长是24.84分米,等于小长方形的长加上圆的直径d,小长方形的宽等于两个等圆直径之和,也就是2d,也就是圆柱的高,小长方形是圆柱侧面展开图,所以长应等于圆周长πd=3.14d,根据“大长方形的长等于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和”求出圆的直径,进而求出圆柱的高,由于没说铁皮厚度,所以油桶的容积就是圆柱体积,根据“圆柱的体积=πr2h”和“圆柱的表面积=2πr2+2πrh”进行解答即可。

27.(1)解:

平移后圆心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2,8)。

(2)解:

点B到直线a的距离是=2。

(3)

【解析】【分析】(1)平移圆时,可以先把圆心平移,然后根据半径的长短画出圆即可;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这个点在第几行,数对中的第一个数就是几,在第几列,数对中的第二个数就是几;

(2)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把三角尺的一边与边重合,平移三角尺,使得这个点出现在另一条直角边商,沿着这条边画出的线就是垂线,然后标上直角符号即可;

直角三角形斜边的长度=;

(3)将一个图形绕其上面一点顺时针旋转一定的度数,先把这个点连接的边顺时针旋转相同的度数,然后把剩下的边连接起来即可。

28.解:3.14×0.6×2×2

=3.14×2.4

=7.536(平方米)

答:轧路的面积是7.536平方米。

【解析】【分析】前轮转动一周,轧路的面积就是求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底面周长=2×π×半径。

29.解:3.14×1.2×1.5×100

=314×1.8

=565.2(平方米)

答:压路的面积是565.2平方米。

【解析】【分析】压路的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前轮转动周数,圆柱的侧面积=π×直径×轮宽。

30.解:圆柱的底面半径:

125.6÷2÷3.14÷2

=62.8÷3.14÷2

=20÷2

=10(厘米)

体积:

小学数学口算题大全多道

1、50+12= 16+30= 32+45= 7+61= 24+60= 2、72+4= 40+60= 83-20= 46-11= 26-4= 3、94-74= 63-42= 90-20= 58-8= 68-5= 4、75-23= 56+23= 32+14= 77-23= 31+17= 5、33+20= 42+25= 50+11= 30+15= 31+45= 6、71+4= 40+61= 82-20= 45-11= 25-4= 7、94-73= 63-52= 90-30= 59-8= 67-5= 8、75-33= 56+33= 33+14= 76-23= 32+17= 9、50+13= 17+30= 32+46= 6+61= 25+60= 10、50+2= 15+30= 33+45= 5+61= 29+60= 11、72+6= 40+50= 87-20= 36-11= 26-2= 12、94-24= 63-22= 90-10= 38-8= 28-5= 13、74-23= 53+23= 42+14= 75-23= 31+14= 14、38+20= 42+26= 50+18= 30+19= 31+46= 15、72+4= 40+67= 84-20= 47-11= 28-4= 16、94-63= 63-22= 90-80= 59-4= 67-3= 17、75-23= 56+23= 35+14= 76-53= 32+16=

18、50+12= 14+30= 32+47= 16+61= 27+60= 19、73+5= 23+30= 50+21= 40+37= 70+11= 20、75+3= 78-7= 98-6= 92+5= 71+6= 51+12= 16+31= 30+45= 70+61= 24+61= 70+4= 41+60= 83-21= 46-10= 26-14= 94-70= 63-40= 90-21= 58-18= 68-15= 75-20= 56+20= 30+14= 77-20= 31+10= 33+21= 42+20= 51+11= 31+15= 31+40= 71+14= 41+61= 82-21= 45-10= 25-14= 94-70= 63-50= 92-32= 59-30= 67-15= 75-32= 56+32= 33+12= 76-22= 32+13= 51+13= 17+31= 32+45= 6+60= 25+61= 51+2= 15+31= 30+45= 15+61= 28+61= 71+6= 41+50= 84-20= 34-11= 23-2= 95-24= 64-22= 91-10= 39-8= 29-5= 75-23= 54+23= 43+14= 76-23= 32+14= 39+20= 43+26= 51+18= 31+18= 32+46= 73+4= 41+67= 85-20= 48-11= 29-4= 95-63= 64-22= 91-80= 59-5= 68-3= 76-23= 57+23= 36+14= 77-53= 33+16=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专题(带答案)

一:应用题专题 一、和差倍问题 (一)和差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及两个数的差,求这两个数。 方法①:(和-差)2÷=较小数,和-较小数=较大数 方法②:(和+差)2÷=较大数,和-较大数=较小数 例如:两个数的和是15,差是5,求这两个数。 方法:(155)25 -÷=,(155)210 +÷=. (二)和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及这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 方法:和÷(倍数1+)1=倍数(较小数) 1倍数(较小数)?倍数=几倍数(较大数) 或和1-倍数(较小数)=几倍数(较大数) 例如:两个数的和为50,大数是小数的4倍,求这两个数。 方法:50(41)10 ÷+=10440 ?= (三)差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差及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 方法:差÷(倍数1-)1=倍数(较小数) 1倍数(较小数)?倍数=几倍数(较大数) 或和1-倍数(较小数)=几倍数(较大数)例如:两个数的差为80,大数是小数的5倍,求这两个数。 方法:80(51)20 ÷-=205100 ?= 二、年龄问题 年龄问题的三大规律: 1.两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 2.两人年龄的倍数关系是变化的量; 3.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年龄都是增加相等的量. 解答年龄问题的一般方法是: 几年后年龄=大小年龄差÷倍数差-小年龄, 几年前年龄=小年龄-大小年龄差÷倍数差.三、植树问题 (一)不封闭型(直线)植树问题 1直线两端植树:棵数=段数1 +=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棵数1-); 株距=全长÷(棵数1-);

2直线一端植树:全长=株距?棵数; 棵数=全长÷株距; 株距=全长÷棵数; 3直线两端都不植树:棵数=段数1 -=全长÷株距1-; 株距=全长÷(棵数1+); (二)封闭型(圆、三角形、多边形等)植树问题棵数=总距离÷棵距; 总距离=棵数?棵距; 棵距=总距离÷棵数. 四、方阵问题 在方阵问题中,横的排叫做行,竖的排叫做列,如果行数和列数都相等,则正好排成一个正方形,就是所谓的“方阵”。 方阵的基本特点是: ①方阵不论在哪一层,每边上的人(或 物)数量都相同.每向里一层,每边 上的人数就少2,每层总数就少8. ②每边人(或物)数和每层总数的关系: 每层总数[=每边人(或物)数1]4?; 每边人(或物)数=每层总数41 ÷+. ③实心方阵:总人(或物)数=每边人 (或物)数×每边人(或物)数. 五、还原问题 已知一个数,经过某些运算之后,得到了一个新数,求原来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问题,它的解法常常是以新数为基础,按运算顺序倒推回去,解出原数,这种方法叫做逆推法或还原法,这种问题就是还原问题.还原问题又叫做逆推运算问题.解这类问题利用加减互为逆运算和乘除互为逆运算的道理,根据题意的叙述顺序由后向前逆推计算.在计算过程中采用相反的运算,逐步逆推. 在解题过程中注意两个相反:一是运算次序与原来相反;二是运算方法与原来相反. 六、盈亏问题 按不同的方法分配物品时,经常发生不能均 分的情况.如果有物品剩余就叫盈,如果物品不 够就叫亏,这就是盈亏问题的含义. 一般地,一批物品分给一定数量的人,第一 种分配方法有多余的物品(盈),第二种分配方 法则不足(亏),当两种分配方法相差n个物品 时,那就有: 盈数+亏数=人数n?, 这是关于盈亏问题很重要的一个关系式. 解盈亏问题的窍门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概括: (盈+亏)÷两次分得之差=人数或单位数, (盈-盈)÷两次分得之差=人数或单位数, (亏-亏)÷两次分得之差=人数或单位数. 解盈亏问题的关键是要找到:什么情况下会

2020小升初数学典型应用题大全(含答案)

精选考试类应用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祝同学们小升初考出好成绩!欢迎同学们下载,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2020小升初数学典型应用题大全(含答案) 1 【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 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 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0.6÷5=0.12(元) (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 列成综合算式0.6÷5×16=0.12×16=1.92(元) 答:需要1.92元。 例2 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 天耕地多少公顷? 解(1)1台拖拉机1天耕地多少公顷?90÷3÷3=10(公顷) (2)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10×5×6=300(公顷) 列成综合算式90÷3÷3×5×6=10×30=300(公顷) 答:5台拖拉机6 天耕地300公顷。 例3 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 解(1)1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100÷5÷4=5(吨) (2)7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5×7=35(吨) (3)105吨钢材7辆汽车需要运几次?105÷35=3(次) 列成综合算式105÷(100÷5÷4×7)=3(次) 答:需要运3次。 2 归总问题 【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1份数量×份数=总量 总量÷1份数量=份数 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例1 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2.8米。原来做791套衣服

小学数学总复习计算题专项练习完整版

小学数学总复习计算题 专项练习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六年级计算题的复习与回顾练习 一.用竖式计算 小数的乘法的计算法则是:(1.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2.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得数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3.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进行化简。) (1)×(2)×45 (3) × (4)×25 (5)×36 (6)×16 二.用竖式计算 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是:(先看除数中有几位小数,就把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数位不够的用零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除。) (1)÷(2)÷(3)÷ (4)÷(5)÷(6)÷ 三.简便计算 ⑴?a+b =b+a 88+56+12 178+350+22 56+208+144 ⑵?(a+b)+c=a+(b+c) (+)+ 286+54+46+4 ++

? ⑶?a ×b =b ×a 25×37× 75××4 ×11×4 125×39×16 ⑷?(a ×b)×c =a ×(b ×c) ×37× 43×15×6 41×35×2 ⑸?a ×(b +c) =a ×b +a ×c 136×+×64 ×123+877× 3 4.68425 ?+? 11164.53411112?+? 512924514343?+? 11 3536 ? ⑹?a ×(b -c) =a ×b -a ×c 102×-×2 471×-×71 43×126-86×13 101×99-897 33 3833 3.7544 ?-+? 555 13.75 2.75888?-?- ⑺a -b -c =a -(b +c) -— -- --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大全

工程问题 【数量关系】解答工程问题的关键是把工作总量看作“1”,这样,工作效率就是工作时间的倒数(它表示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进而就可以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列出算式。 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总工作量÷(甲工作效率+乙工作效率) 例1 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需要1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需要15天完成,现在两队合作,需要几天完成? 例2 一件工作,甲独做12小时完成,乙独做10小时完成,丙独做15小时完成。现在甲先做2小时,余下的由乙丙二人合做,还需几小时才能完成? 正反比例问题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反比例应用题是反比例的意义和解比例等知识的综合运用。 【数量关系】判断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是解这类应用题的关键。许多典型应用题都可以转化为正反比例问题去解决,而且比较简捷。 例1 张晗做4道应用题用了28分钟,照这样计算,91分钟可以做几道应用题? 例2 孙亮看《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每天看24页,15天看完,如果每天看36页,几天就可以看完? 按比例分配问题 【数量关系】从条件看,已知总量和几个部分量的比;从问题看,求几个部分量各是多少。 总份数=比的前后项之和 例1 学校把植树560棵的任务按人数分配给五年级三个班,已知一班有47人,二班有48人,三班有45人,三个班各植树多少棵? 例4 某工厂第一、二、三车间人数之比为8∶12∶21,第一车间比第二车间少80人,三个车间共多少人?

【强烈推荐】小学数学毕业班期末总复习—计算题专项练习

小学数学毕业班期末总复习—计算题专项 练习 哈尔滨市松北区乐业小学 陆国发 一、 直接写得数。 3.5+2 4.06+3 2.5×4 0×1.89 6.3÷2.1 3.8-2.9 6.05-4 0÷9.7 3.4×10 56÷100 7.5÷3 1.25×8 1-32 61+65 21+41 3+85 7-91 85+811 0.25×100 24.3÷1000 二、 竖式计算。 0.35×1.4 20.5×3.6 0.7×5.9 2.17×32 4.25×1.2 3.6÷0.15 42.6÷0.6 20.8÷1.6 86.4÷32 9.38÷6.7 6.4×1.03 5.8×0.11 3.1×0.29 56×2.5 8.5×0.12 42.63÷2.1 70.8÷0.03 25.6÷1.6 36.1÷19 2.89÷1.7 三、脱式计算。w W w .x K b 1.c o M 3.6×2.5÷0.12 86.4÷1.8÷1.6 2.7+7.3×1.5 4.6+ 5.4÷1.8 1.7×25×0.4 39.6÷1.25÷8 3.9+5.6+14.4 1.25×4.8 (40+0.4)×0.25 8.7×6.3+6.3×11.3 四、 解方程。 x+97=1 y-512=5 8 57-z=28.2 4y=25.2 3.9x+1.4=9.2 4.5y+y=22 z-0.26z=74 4.8x+3=27 4.6y+2.9×7=20.3 59.8-6.5z=54.6÷2 五、列式计算。

1、3.7与2.8的和的1.4倍是多少?X|k |B | 1 . c| O |m 2、5.2与2.8的和乘以它们的差,积是多少? 3、7.9与1.4的差是1.3的多少倍? 4、一个数的3.5倍是2.1,这个数是多少? .

小学数学总复习计算题专项练习

四则及混合运算计算题 一.用竖式计算 小数的乘法的计算法则是:(1.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2.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得数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3.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进行化简。) (1)2.5×3.6 (2)0.875×45 (3) 0.065×0.45 (4)3.14×25 (5)3.14×36 (6)3.14×16 二.用竖式计算 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是:(先看除数中有几位小数,就把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数位不够的用零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除。) (1)5.98÷0.23 (2)19.76÷5.2 (3) 10.8÷4.5 (4)1.256÷3.14 (5)78.5÷3.14 (6) 6.21÷0.3 三.简便计算 ⑴a+b =b+a 88+56+12 178+350+22 56+208+144 ⑵(a+b)+c=a+(b+c) (2.3+5.6)+4.7 286+54+46+4 5.82+4.56+5.44

⑶a ×b =b ×a 25×37×0.4 75×0.39×4 6.5×11×4 125×39×16 ⑷ (a ×b)×c =a ×(b ×c)0.8 ×37×1.25 43×15×6 41 ×35×2 ⑸ a ×(b +c) =a ×b +a ×c 136×4.06+4.06×64 7.02×123+877×7.02 3 4.68425?+? 1 1 164.53411112?+?512924514343?+?11 3536? ⑹ a ×(b -c) =a ×b -a ×c 102×5.6-5.6×2 471×0.25-0.25×71 43×126-86×13 101×99-8973 3 3833 3.7544?-+?555 13.75 2.75888?-?- ⑺a -b -c =a -(b +c) 4.58-0.45—0.55 23.4-4.56-5.44 6.47-4.57-1.43

小学数学计算题集锦

一、列竖式计算 0.35×8.4= 2.05×0.23= 4.6×9.88= 9.05×0.38= 27.6×0.45 17.04×0.26 8.35× 3.5 5.08×0.25 4.3×28 0.08×125 24×0.5 25×0.125 4.87×100 28×1.5 3.105×18 63.08×25 3.8×5 11.4×19 0.396÷1.2= 0.756÷0.36= 16.9÷0.13 1.55÷3.9 18÷24=43.68÷26= 25.3÷0.88= 0.1575÷3.15=0.612÷1.8=24÷96=8.64÷8 = 二、脱式计算 28-(3.4+1.25×2.4) (31.8+3.2×4)÷5 31.5×4÷(6+3) 0.64×25×7.8+2.2 194-64.8÷1.8×0.9 36.72÷4.25×9.9 (4121+2389)÷7 671×15-974 3.416÷(0.016×35)19.4×6.1×2.3 5.67×0.2-0.62 18.1×0.92+3.93 0.4×0.7×0.25 4.07×0.86+12.5 25×125×40×8 147×8+8×53 0.9+1.08+0.92+0.1 125×(33-1) 37.4-(8.6+7.24-6.6) 5.4÷1.8+240×1.5 61-(1.25+2.5×0.7) 2.73 +0.89 +1.27 4.37 +0.28 +1.63 + 5.72 13.4-(3.4+5.2) 7.3 ÷4 +2.7 × 0.25 3.75 × 0.5 -2.75 ÷ 2 5.26 × 0.125 +2.74 ÷ 8 9.5 ÷(1.9 × 8) 12.8 ÷(0.4 × 1.6)(7.7 +1.54)÷ 0.7 (11.7 +9.9)÷ 0.9 47.8-7.45+2.55 13.7×0.25-3.7÷4 (7.7+1.4)÷0.7 18 ÷(2+9)172.1×4.3+5.7×2.1 23÷(50-12.5) ÷2.5 25.6÷110×47+639 3.5×2.7-52.2/18 42×(25+4)×4 6.8×0.75÷0.5 403÷13×27 3.75÷0.125–2.754 1.5×4.2-0.75÷0.25 40.5 ÷0.81 ×0.18 4.8 ×(15 ÷2.4) 0.25×80-0.45÷0.9 4.85 + 0.35 ÷ 1.4 0.87×3.16+4.64 81.2-11÷7-×3= 2.8×0.5+1.58 3.6×9.85-5.46 8.05×3.4+7.6 2.7×5.4×3.9 6.58×4.5×0.9 64-2.64×0.5 (2.275 +0. 625)×0.28 3.94+34.3×0.2 1.2×(9.6÷2.4)÷4.8 8.9×1.1×4.7 三、简便计算 2.5×7.1×4 16.12×99+16.12 5.2×0.9+0.9 7.28×99+7.28 4.3×50×0.2 26×1 5.7+15.7×24 4.8-4.8×0.5 (1.25-0.125)×8 4.8×100.1 5 6.5×99+56.5 7.09×10.8-0.8×7.09 8.7 ×17.4 - 8.7 ×7.4 12.5×0.4×2.5×8 9.5×101 6.81+6.81×99 0.25×185×40 4.4×0.8-3.4×0.8 2.37×6.3+2.37×3.7 2.5×1.25×0.32 3.8×10.1 7.69×101 3.8×10.1 0. 25×39+0.25 0.125×72 46×0.33+54×0.33 6.81+6.81×99 0.25×185×40 9.5×99 12.5×8.8 15.75+3.59-0.59+14.25 66.86-8.66-1.34 0.25×16.2×4 (1.25-0.125)×8 3.6×102 3.72×3.5+6.28×3.5 36.8-3.9-6.1 15.6×13.1-15.6×2.1-15.6 4.8×7.8+78×0.52 32+4.9-0.9 4.8×100.1 56.5×9.9+56.5 7.09×10.8-0.8×7.09 320÷1.25÷8 18.76×9.9+18.76 3.52÷2.5÷0.4 3.9-4.1+6.1-5.9 4.2×99+4.2 1.25×2.5×32 3.65×10.1 15.2÷0.25÷4 0.89×100.1 146.5-(23+46.5) 3.83× 4.56+3.83× 5.44 4.36×12.5×8 9.7×99+9.7

(完整版)小升初数学必考应用题大全

小升初数学必考应用题 应用题类型: 1 归一问题 【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 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 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0.6÷5=0.12(元) (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 列成综合算式0.6÷5×16=0.12×16=1.92(元) 答:需要1.92元。 例2 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 天耕地多少公顷? 解(1)1台拖拉机1天耕地多少公顷?90÷3÷3=10(公顷) (2)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10×5×6=300(公顷) 列成综合算式90÷3÷3×5×6=10×30=300(公顷) 答:5台拖拉机6 天耕地300公顷。 例3 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 解(1)1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100÷5÷4=5(吨) (2)7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5×7=35(吨) (3)105吨钢材7辆汽车需要运几次?105÷35=3(次) 列成综合算式105÷(100÷5÷4×7)=3(次) 答:需要运3次。 2 归总问题 【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1份数量×份数=总量 总量÷1份数量=份数 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例1 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2.8米。原来做791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解(1)这批布总共有多少米?3.2×791=2531.2(米) (2)现在可以做多少套?2531.2÷2.8=904(套) 列成综合算式3.2×791÷2.8=904(套) 答:现在可以做904套。 例2 小华每天读24页书,12天读完了《红岩》一书。小明每天读36页书,几天可以读完《红岩》? 解(1)《红岩》这本书总共多少页?24×12=288(页) (2)小明几天可以读完《红岩》?288÷36=8(天) 列成综合算式24×12÷36=8(天) 答:小明8天可以读完《红岩》。 例3 食堂运来一批蔬菜,原计划每天吃50千克,30天慢慢消费完这批蔬菜。后来根据大家的意见,每天比原计划多吃10千克,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 解(1)这批蔬菜共有多少千克?50×30=1500(千克) (2)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1500÷(50+10)=25(天) 列成综合算式50×30÷(50+10)=1500÷60=25(天) 答:这批蔬菜可以吃25天。 3 和差问题 【含义】已知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量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和差问题。 【数量关系】大数=(和+差)÷2 小数=(和-差)÷2

【精品】小学数学计算题专题八-小学计算综合(四)(含答案)

小学计算综合(四)一、口算。

二、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0.025 × 999 × 2.8 × 40 ÷ 2.8 7-(2-2.3) 4.85×3 -3.6+6.15×3

0.025 × 999 × 2.8 × 40 ÷ 2.8 三、解方程或比例。

12-4x=2.4 1.2:7.8=0.4:x 【参考答案】: 一、【答案】: 10000 72 9.95 4 1.4 1213 25 78 275 23 274 9.24 20 1 211 36 0.008 7 21 76 36 0.8 301 0.1 5.77 2.9 13 89.91 54, 17,213,19,710,83,0.66,49,100,1 12 23 1013 二、

【解析】: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4/5=0.8原式得 0.25×0.8+0.025=0.2+0.025=0.225 【答案】:0.225 【易错提示】: 没有找到运算的关键点,直接相乘导致的计算错误。 【解析】: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11÷7=711,71×4=74 。所以原式得9.6-711+7 4然 后利用乘法结合律得9.6-(711-7 4 )=9.6-1=8.6。 【答案】:8.6 【易错提示】:直接运算导致的运算失误。 【解析】: 首先可以观察小括号内分数的分母7和5都是35的因数,可以直接进行约分,避免先通分在计算的繁琐,然后利用乘法分配律得到 75×35+54×35+43=25+28+43=53+4 3 =53+0.75=53.75。 【答案】:53.75 【易错提示】: 运算顺序的掌握以及乘法分配律的正确运用。 【解析】: 通过观察可以看出22是11的2倍,34是17的2倍,运用乘法交换律可以得到22×115×(34×17 4 )=10×8=80. 【答案】:80 【易错提示】: 忽视运用乘法交换律直接相乘。 【解析】: 运用加法交换律原式得19+11-(2013+20 7 )=30-1=29 【答案】:29

小学三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题

计算复习题 班别姓名成绩 比赛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 挑战计算极限,争当计算明星!加油! 一、口算。 3×10= 80×40= 18×5= 40×60=30÷10= 13×4= 25×20= 160×4=300÷5= 720÷9= 16×6= 720÷0=180÷20= 0÷90= 10×40= 12×50=85÷5= 57÷3= 0+8= 32×30=70÷5= 25×4= 15×6= 630÷9=450÷5= 12×40= 240÷6= 16×60=84÷42= 600-50= 500×3= 0×930=27×30= 84÷12= 420÷3= 910÷3=91-59= 11×70= 1000÷5= 75÷15=320-180= 30×40= 40+580= 560÷4= 95÷1= 480+90= 510÷7= 200÷4=72÷4=8000÷2= 102+20= 4000÷50= 三、估算。 238÷6≈ 876÷3≈ 417÷6≈ 753÷5≈ 89×30≈ 32×48≈ 43×22≈ 52×68≈ 890÷9≈ 459÷50≈ 417÷60≈ 351÷5≈ 65×11≈ 76×11≈ 27×19≈ 45×19≈ 53×21≈ 84×21≈ 38×21≈ 35×21≈

计算复习题 班别姓名成绩 笔算 54×63= 25×38= 36×19= 774÷8=508÷2= 370÷5= 19×47= 900÷5=23×34= 392÷4= 360×5= 32×68=203÷9= 63×36= 26×38= 770÷5=696÷2= 882÷4= 809÷8= 56×79=

2020四年级数学计算题大全(整理好的可直接打印)

【文库独家】 四年级计算题大全500+道(修正版) 336×25 112×52 335×24 125×65 36×125 116×58 256×81 331×25 125×34 336×25 215×34 205×32 31×206 37×481 91×214 325×68 336×21 245×31 31×206 21×126 302×12 135×24 325×41 12×321 21×114 17×184 31×208 51×214 61×135 24×158 33×264 16×109 33×204 25×118 302×15 302×54 210×21 119×24 325×29 66×125 180÷30 720÷30 360÷30 920÷40 780÷60 432÷24 625÷23 837÷43 850÷17 780÷26 960÷40 544÷17 898÷28 420÷30 780÷20 690÷30 750÷50 840÷60 520÷40 920÷23 840÷24 704÷44 480÷32 672÷21 754÷58 897÷39 624÷26 576÷18 173÷17 117÷36 91÷65 136×15 215×36 325×65 52×315 57×158 36×215 35×126 235×12 321×19 321×16 332×24 33×215 125×6 335×26 165×24 256×31 306×12

167×48 336×25 125×45 780÷20 690÷30 750÷50 840÷60 520÷40 920÷23 840÷24 704÷44 480÷32 672÷21 754÷58 897÷39 624÷26 576÷18 173÷17 9.99×0.0 2840÷35 630÷31 961÷191 980÷28 828÷36 234×46 613×48 320×25 7210+2865 444÷76 4321÷48 350÷34 930÷32 864÷36 694÷17 5981÷26 609÷87 9100÷240 5070÷39 7936÷26 450÷25 289÷44 32000÷700 135×5 108×6 8×312 7×210 138×9 82×403 126×89 203×32 312×25 336÷21 858÷39 918÷27 888÷37 645÷32 437×28 117÷36 91÷65 136×15 215×36 325×65 52×315 57×158 36×215 294÷29 840÷60 520÷40 920÷23 840÷24 704÷44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专项测试卷(含答案)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专项测试卷(含答案)应用题在小升初考试中占很大比重,并且需要明确解题思路,不论哪一步出问题都会丢分。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小升初数学应用题专项测试卷,希望对大家今后的学习有所帮助。 以题中的等量为等量关系建立方程 例题:有两桶油,甲桶油重量是乙桶油的2倍,现在从甲桶中取出25.8千克,从乙桶中取出剩下的两桶油重量相等,两桶油原来各有多少千克? 解设:乙桶油为X千克,那么甲桶油为2X千克 甲桶剩下的油=乙桶剩下的油 2X一25.8=X一5.2 2X一X=25.8一5.2 X=20.6 2X=20.62=41.2 答:甲桶油重4102千克,乙桶油重20.6千克, 练一练: ①甲厂有钢材148吨,乙厂有112吨,如果甲厂每天用18吨,乙厂每天用12吨,多少天后两厂剩下的钢材相等? ②一个两层的书架,上层放的书是下层的3倍,如果把上层的书放90本到下层,则两层的书相等,原来上下层各有书多少本?

③甲车间有54人,乙车间有48人,在式作时,为了使两车间人数相等,甲车间应调多少人去乙车间? ④超市存有大米的袋数是面粉的3倍,大米买掉180袋,面粉买掉50袋后,大米、面粉剩下的袋数相等,大米、面粉原各多少袋? ⑤某校有苦于人住校。若每一间宿舍住6人,则多出34人;若每一间宿舍住7人,则多出4间宿舍。问有多少人住校?有几间宿舍? ⑥甲仓所存的面粉是乙仓的3倍,如果从甲仓运走900千克,从乙仓运出80千克,则两仓所存的面粉相等,两仓原有面粉各多少千克? ⑦有箱桔子,甲箱的重量是乙箱的1.8倍,如果从甲箱中取出1.2千克放篱乙箱,那么两箱的重量相等了,原来甲乙两箱各多少千克? ⑧一个通讯员骑自行车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把信件送到某地,他每小时15千米查以早到24分钟,每小时骑12千米要迟到15分钟,规定时间是多少?他去某地的路程有多远? ⑨一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50千米,一小时后另一列火车也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60千米,结果两列火车同时到达乙3地,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⑩甲级糖每千克16.60元,乙级糖每千克8.80元。商店用80千克甲级糖和若干乙级糖混合后平均每千克售价14.00元,

六年级数学综合计算题

1、0.32×5.7+3.2×0.43 2、37×99+37 3、(8-94÷31)×1.8 4、(4.5÷83+8)×2 1 5、432÷(11.08-9.83)×0.8 6、72×43+41×75+73×4 3 7、1.25×32×0.25 8、18×(32+94-6 5 ) 9、201×25 17 10、19.82-(3.82-1.47) 11、4.7×99+4.7 12、(12.5×3.7+6.3×12.5)×16 13、0.125×8×0.25×40 14、463%×25+25×5.37 15、( 32+152)×45 16、(81+43)×(1-31) 17、92÷[(1-51)×32] 18、329÷[43-(167-4 1)] 19、4.6-1.6×0.5+0.2 20、[1.9-1.9×(1.9-1.9)]÷0.38 21、(5-0.2)×3.9+4.8×(4+2.1) 22、1.23×98+2.46 23、[ 209-(54-43)] ×1715 24、13×(137×26 3 ) 25、6×99%+0.06 26、43÷(43+3 2 ) 27、87×863 28、12.75-(83+43 ) 29、(121+511)×3×4 30、(1415×95-95)÷65 31、32×[83-(167-41)] 32、972-(54+9 21) 33、10.8÷[32×(1-8 5 )] 34、85.3×1.8-85.3×0.8 35、(26×5326)×261 36、(43+61-125 )×240 37、917-2120÷75×43 38、[45-(167+41)×92] 39、307÷[(53+31)×92] 40、307÷[(53+31)×4 1] 41、32×25÷20 42、518×45+52÷54 43、20÷0.8÷1.25 44、1911×253+193×25 8 45、[1-(41+83)]÷41 46、[32+(107-61)]÷5 4 (32+152)×45 (26×5326)×26 1

小学数学总复习计算题专项 练习

六年级计算题的复习与回顾练习 1. 用竖式计算 小数的乘法的计算法则是:(1.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2.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得数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3.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进行化简。) (1)2.5×3.6 (2)0.875×45 (3) 0.065×0.45 (4)3.14×25 (5)3.14×36 (6)3.14×16二.用竖式计算 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是:(先看除数中有几位小数,就把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数位不够的用零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除。) (1)5.98÷0.23 (2)19.76÷5.2 (3) 10.8÷4.5(4)1.256÷3.14 (5)78.5÷3.14 (6) 6.21÷0.3三.简便计算 ⑴ a+b =b+a 88+56+12 178+350+22 56+208+144

⑵ (a+b)+c=a+(b+c) (2.3+5.6)+4.7 286+54+46+4 5.82+4.56+ 5.44 ⑶ a×b=b×a 25×37×0.4 75×0.39×4 6.5×11×4 125×39×16 ⑷ (a×b)×c=a×(b×c) 0.8 ×37×1.25 43×15×6 41×35×2 ⑸ a×(b+c) =a×b+a×c 136×4.06+4.06×64 7.02×123+877×7.02 ⑹ a×(b-c) =a×b-a×c 102×5.6-5.6×2 471×0.25-0.25×71 43×126-86×13 101×99-897

⑺ a-b-c=a-(b+c) 4.58-0.45—0.55 23.4-4.56- 5.44 6.47-4.57 -1.43 【8】 a÷b÷c=a÷(b×c) 4500÷0.4÷75 16800÷8÷1.25 48000÷0.8÷125 5200÷4÷2.5 四.分数的加减法 法则(1)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法则是( ) (2)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 ),然后按照( ) 法则进行计算. (3)分数的分母不同,就是( )不相同,不能直接相加减, 要先( ),化成( )分数再加减. ++ - - + -(-) -(+) + 五.分数乘除法 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 ) 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是:( )

小学五年级数学计算题大全

25-5x =15 79y +y =80 42x +28x =140 80+5x =100 7x -8=6 5x +35=100 53x -90=16 2x +9x =132 18y -8=100 6x -45=9x -81 3x -1=8 5x +35x =100 7x +5、3=7、4 30÷x +25=85 1、4×8-2x =6 7(x -2) =2x +3 18×(x -2) =270 12x =300-4x 5 3 x +2、4x =6 3、5:x =5、4:2 6×3-1、8x =7、2 1、8x -x = 2、4 x 10=8 .05.2 17-5x =2、4+5 1 3 4x =5 2.1 x - 41x =8 3 x - 41=8 3

12、6× 65 -2x =8 53×21-x =5 1 3 2 x +50%=42 4x -13=31 4、5+8x =2 127 2x +4、3×3=2 114 x ×(1- 83)=3 21 1、6:x = 52:10 3 3x -16×3=102 4x +7、1=12、5 0、3x -2=9、1 131-x =89、2 3 1 :0、25=80%:x 43-21x =5 1 43x -21x =5 1 (900-x):(700-x)=3:2 x: 4 3 =12、3 43:5 3 =x:12 x - 72x =4 3 70%x + 5 1 x =3、6 25%+10x = 5 3 5x - 215×3=7 5 3x ÷ 4 1 =12 2×(x -2、6) =8 3475-1999 248+198 2843-598 724-298

(完整版)人教版小升初数学应用题归纳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归纳 3 3 1、果园里桃树的棵数相当于梨树棵数的3,相当于苹果树棵数的-。如果梨树 5 7 比苹果树少180棵,这个果园里有桃树、梨树、苹果树多少棵?(用方程思想解 题) 4 2、小明在商店买了苹果和梨,苹果的个数是梨的 -,小明吃了10个苹果,8个 5 梨,则剩下的苹果个数是剩下的梨的-。求小明买的苹果核梨各有多少个?(用 7 方程思想解题) 3、顺风运输队包运1万只瓷碗,每100只运费1.5元,如果损坏一只碗,不但不给运费,还要赔偿0.2元,完成包运任务后,这个运输队共得运费146.56元求运输中损坏了几只碗?(用方程思想解题)

4、一件玩具,第一天按原价出售,没人来买,第二天降价20%出售,仍没人来买,第三天再降价20 元,仍没人来买,第四天在第三天价格的基础上再降价20%,终于售出,已知售出价格是原价的48%。问原价是多少?(用方程思想解题) 5、王飞到山上图书馆借书,他上山每小时行 3 千米,从原路返回,每小时行 6 千米。求他上、下山的平均速度。(路程速度时间问题) 6、某次数学竞赛共20道题,评分标准是:每做对一题得5分,每做错或不做一题扣 1 分.小华参加了这次竞赛,得了64 分.问:小华做对几道题?(鸡兔同笼问题)

7、两列火车从甲、乙两地同时开始相对开出,4小时后在距离中点48千米处相遇。已知慢车速度是快车的5,快车和慢车的速度各是多少?甲、乙两地相距多 7 少米?(相遇问题)(用方程思想解题) 8、A车和B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开出,经过5小时相遇。然后,它们又各自按照原速度方向继续行驶3小时,这时A车离乙地还有135千米,B车离甲地还有165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相遇问题) 9、A、B两地相距1000米,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在A、B 两地间往返散步。两人第一次相遇时距离AB中点100米,那么两人第二次相遇时距离第一次相遇的地点多少米?(相遇问题)

小学数学小数乘除法计算题综合训练苏教版五年级2017秋最新

185.44÷16 41.84÷7 21.7÷9 67.5÷105 230.4÷0.6 121.24÷36 0.736÷23 43.5×12 35.21÷7 39.6×24 6.21÷0.03 210÷1.4 51.3÷0.27 91.2×3.8 0.756÷0.18 0.66÷0.3 11.97×1.5 69.6÷2.9 38.4÷0.8 15÷0.06 15.6×2.9 3.77×1.8 0.02×96 5.22×0.3 9.99×0.02

4.88÷2.9 0.61×4.3 8.9÷2.4 5.5×55 9.77×0.02 1.384÷5.1 8.78×83 12.6×61 0.059×0.2 4.268×1.7 5.7×5.7 9.46×2.85 17.8× 6.4 1.5÷4.9 12.5×0.88 5.555×5.2 2.22×3.33 7.658×85 36.02÷0.3 56.78×8 (循环小数的用简便方法,除不尽保留2位小数):

32÷42 14.36÷2.7 8.33÷6.2 1.7÷0.03 2.41÷0.7 用竖式计算 0.396÷1.2= 0.756÷0.36= 15.6×1.3= 0.18×1.5= 0.025×1.4= 13.06×36= 0.04×0.12= 3.84×2.6≈ 5.76×3=17.15×22 90.75÷3.3 3.68×0.25 16.9÷0.13 1.55÷3.9 3.7÷0.016 13.76÷0.8=

5.2×0.6 18.4÷1.3 6.4×0.5 4.48×0.4 15.25×5 35.4×4.2 0.042×0.54 0.76÷0.32 0.25×0.046 2.52×3.4 1.08÷25 0.12×0.5×0.16=4.8×0.25=0.125×1.4≈(保留两位小数) 2.5÷0.7= (保留三位小数)10.1÷ 3.3= (商用循环小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