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归集与分配

合集下载

成本会计第三章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归集与分配演示文稿

成本会计第三章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归集与分配演示文稿

费用。
• (二)间接计入费用的分配方法
• 1、分配标准

间接计入费用需要选择适当的标准在各受益对象
之间进行分配。

常用的分配标准有:
• (1)消耗类分配标准:是指各受益对象的生产工时、生产 工资、机器工时、原材料消耗量等。
• (2)成果类分配标准:是指各受益对象的的产量、重量、 体积、产值等。
• (3)定额类分配标准:是指各受益对象的定额消耗量、定 额工时、定额费用等。
②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材料费用,则应采用适当的 分配方法分配计入有关产品成本。
分配的一般方法
1. 产品产量或重量比例法
a.分配率@ =耗用某种材料的金额÷各产品的产量或重量之和
b.某产品应负担的该材料的费用 =该产品产量或重量×@
例1:某铸造车间生产甲、乙两种铸件,甲铸件产量 为5 000千克,乙铸件产量为2 000千克,共同耗用 生铁费用为6 300元,试用以产量为标准分配生铁 费用。
解:生铁费用分配率=6 300/(5 000+2 000)=0.90(元/千
克)
甲铸件应分配的生铁费用=5 000×0.90=4 500(元)
乙铸件应分配的生铁费用=2 000×0.90=1 800(元)
4 500=1 800(元)
或=6 300-
上述分配过程可通过“材料费用分配表”来完成
材料费用分配表
有关计算公式:
• 定额消耗(总)量=产量×(单位)消耗定额
• (单位)费用定额= (单位)消耗定额×计划单价
• 定额(总)费用=产量×(单位)费用定额

或者=定额消耗(总)量×计划单价

或者=产量×(单位)消耗定额×计划单价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某公司C产品本月完工产品数量3000个,在产品数量400个,完工程度按平均50%计算;材料在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其他成本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

C产品本月月初在产品和本月耗用直接材料成本共计1360000元,直接人工成本640000元,制造费用960000元。

【答案】C产品各项成本的分配计算如下:由于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因此应按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实际数量比例进行分配,不必计算约当产量。

(1)直接材料成本的分配: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1360000÷(3000+400)×3000=1200000(元);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1360000÷(3000+400)×400=160000(元)。

(2)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均应按约当产量进行分配,在产品400个折合约当产量200个(400×50%)。

直接人工成本的分配: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640000÷(3000+200)×3000=600000(元);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640000÷(3000+200)×200=40000(元)。

(3)制造费用的分配:完工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960000÷(3000+200)×3000=900000(元);在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960000÷(3000+200)×200=60000(元)。

通过以上按约当产量法分配计算的结果,可以汇总C产品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

C产品本月完工产品成本=1200000+600000+900000=2700000(元);C产品本月在产品成本=160000+40000+60000=260000(元)。

根据C产品完工产品总成本编制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如下:借:库存商品——C产品2700000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2700000【例题·单选题】某公司月初及本月的生产费用共计7200元,其中直接材料4200元,直接人工1800元,制造费用1200元。

成本会计项目4-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归集与分配

成本会计项目4-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归集与分配
学习目标
1、了解在产品收发结存的日常核算; 2、掌握在产品盘盈盘亏的核算; 3、掌握完工程度的计算; 4、运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的成本; 5、运用定额成本计价法和定额比例法分配本月生产费用; 6、结转完工产品成本。
案例导入
成本会计
项目四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归集与分配
小李是山东某大学会计专业的学生,2010年利用暑假的时间到山 东浪潮集团实习。9月30日,他到生产车间随同成本核算员一起进行 盘点工作,他发现在盘点中除了对原材料、低值易耗品、产成品等进 行盘点外,还要盘点在产品数量和产成品的完工程度。小李很纳闷, 他想:盘点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是为了计算物料的消耗量,盘点 产品的完成程度,又有什么作用呢?你是否也有这样的疑问?通过本 章的学习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 定额之和+本工序工材料消耗(工时)定额*50%
产品材料消耗(工时)定额
成本会计
项目四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归集与分配
约当产量法—直接材料的分配
【例题】某企业生产的甲产品须经过三道加工工序完 成,原材料分别在各个工序开始时一次投入。甲产品 单位成品原材料消耗定额为250 元,其中,各工序投 料定额分别为150元、75元、25元。 200×年6月末盘 点确定的甲产品数量为350件,其中,各工序分别为 90件、130件、130件。则每道工序的在产品投料程度 及约当产量是多少?
约当产量法—直接材料的分配
【分析】根据不同产品生产工艺的方式不同,材料投入模式 可以划分为三类:
1.生产初一次投料 2.分工序一次投料 3.分工序陆续投料 下面就这三种情况分别测算在产品约当产量。
成本会计
项目四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归集与分配

产品成本的归集与分配业务要点有哪些

产品成本的归集与分配业务要点有哪些

产品成本的归集与分配业务要点有哪些成本归集是指对⽣产过程中所发⽣的各种费⽤,按⼀定的对象,如各种产品、作业、各个车间部门所进⾏的分类、汇总。

产品成本的归集与分配业务要点有哪些?下⾯店铺⼩编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产品成本的归集与分配业务要点企业成本核算的⼀般程序是指将企业在⽣产经营过程中发⽣的各项费⽤,按照成本核算的要求,逐步进⾏归集和分配,最后计算出各种产品的⽣产成本和各项期间费⽤的基本过程。

1.审核和控制各项费⽤⽀出企业要对各项费⽤进⾏审核和控制,需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确定费⽤该不该开⽀。

其中,对于应开⽀的费⽤,企业不应计⼊⽣产经营管理费⽤;⽽对于应计⼊的费⽤,企业还要考虑是计⼊⽣产费⽤还是计⼊经营管理费⽤。

也就是说,企业应在对各项费⽤的合法性进⾏审核和控制的基础上,做好费⽤界限划分的⼯作。

2.正确处理费⽤的跨期摊提⼯作将本⽉开⽀但应留待以后⽉份摊销的⽣产经营管理费⽤,留待以后⽉份摊销;将以前⽉份开⽀的、应由本⽉负提的费⽤,摊⼊本⽉产品成本和经营管理费⽤;将本⽉尚未开⽀但应由本⽉负担的费⽤,预提计⼊本⽉的产品成本和经营管理费⽤。

3.⽣产费⽤在各种产品之间进⾏分配和归集对应计⼊本⽉产品成本的各项⽣产费⽤,在各种产品之间进⾏分配和归集,并按成本项⽬分别反映,计算出按成本项⽬反映的各种产品成本。

这是本⽉⽣产费⽤在各种产品之间的横向分配和归集。

4.⽣产费⽤在完⼯产品与⽉末在产品之间进⾏分配和归集⽉末,对于既有完⼯产品⼜有在产品的企业来说,应将⽉初在产品成本与本⽉⽣产费⽤之和在本⽉完⼯产品与⽉末在产品之间进⾏分配和归集,计算出该种产品的完⼯产品成本和⽉末在产品成本。

这是⽣产费⽤在同种产品的完⼯产品与⽉末在产品之间的纵向分配和归集。

以上就是关于这⽅⾯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不幸遇到⼀些⽐较棘⼿的法律问题,⽽您⼜有委托律师的想法,我们店铺有许多律师可以给你提供服务,并且我们店铺还⽀持线上指定地区筛选律师,并且都有相关律师的详细资料。

成本会计学第三章.ppt

成本会计学第三章.ppt

4 500
材料成本差异 ⑤ 500 2 000
1 500
结论:⑴原材料账户始终以计划成本反映收、发、存; ⑵领用材料平时按计划成本计入,月末调整为实际成本; ⑶月末余额: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库存原材料实际成本;
19
三、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 1、分配标准:
• 各车间、部门之间:量表数 • 车间内部是生产工时、定额消耗量等。
(2)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率=80 000/40 000=2(元/ 小时)
(3)各产品应分配的直接人工费用: A=5000×2=10 000(元) B=8000×2=16 000(元) C=27 000×2=54 000(元)
2.会计分录。
25
• 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10 000

-----B产品 16 000
• 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原材料实际消耗量/各种产品 原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
•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该种产品原 材料定额消耗量×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 某产品应分配的实际原材料费用 = 该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 ×材料单价
6
例题1:假定永光工厂2004年2月份生产A、B、C三种产品耗 用甲、乙两种材料,具体情况如表3-1、表3-2所示:
1)直接计入—构成产品实体的材料费用,按生产领用单 分别直接记入各该产品成本 2)分配计入—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原材料,采用适当的 分配方法,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再记入各种产品 成本中。
3、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 4、作会计分录,登记总账 各费用要素分配的步骤基本相同。
4
5.分配方法
• 定额消耗量法:
13
应借科目
材料费用分配表
车间或部门名称:
200×年×月

成本会计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成本会计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成本会计学》课后部分习题参考答案第3章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归集和分配1.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原材料费用(1)甲、乙两种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A材料:甲产品定额消耗量=100×10=1000(千克)乙产品定额消耗量=200×4=800(千克)合计 1800(千克)B材料:甲产品定额消耗量=100×5= 500(千克)乙产品定额消耗量=200×6=1200(千克)合计 1700(千克)(2)计算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A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1782/1800 = 0.99B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1717/1700 = 1.01(3)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甲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实际数量=1000×0.99=990(千克)乙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实际数量=800×0.99=792(千克)甲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实际数量=500×1.01=505(千克)乙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实际数量=1200×1.01=1212(千克)(4)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计划价格费用甲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计划价格费用=990×2=1980(元)甲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计划价格费用=505×3=1515(元)合计 3495(元)乙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计划价格费用=792×2=1584(元)乙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计划价格费用=1212×3=3636(元)合计 5220(元)(5)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甲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3495×(-2%)=-69.9(元)乙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5220×(-2%)=-104.4(元)(6)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实际原材料费用甲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3495-69.9=3425.1(元)乙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5220-104.4=5115.6(元)(7)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编制原材料费用分配表(8)根据原材料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 1)借:基本生产成本—— 甲产品 3495—— 乙产品 5220贷:原材料 87152)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乙产品贷:材料成本差异2.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1)交互分配供水劳务分配率= 19000/20000 = 0.95 运输劳务分配率=20000/40000 = 0.5供水车间应分配的运输费=0.5×1500=750(元) 运输车间应分配的供水费=0.95×1000=950(元) (2)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供水车间实际费用 =19000+750-950=18800(元) 运输车间实际费用 =20000+950-750=20200(元) (3)对外分配供水劳务分配率=18800/19000=0.989474 运输劳务分配率=20200/38500=0.524675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的供水费 =0.989474×16000=15832(元) 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的运输费 =0.524675×30000=15740(元)合计 31572(元)企业管理部门应分配的供水费 =0.989474×3000=2968(元) 企业管理部门应分配的运输费 =0.524675×8500=4460(元)合计 7428(元)1)交互分配借:辅助生产成本—— 供水 750—— 运输 950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 950——运输 7502)对外分配借: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31572管理费用 7428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 18800——运输 202003.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1)按实际耗用量和计划单位成本计算分配辅助生产费用供水车间动力用电应分配电费=2000×0.6=1200(元)供水车间照明用电应分配电费=1000×0.6=600(元)基本生产车间动力用电应分配电费=25000×0.6=15000(元)基本生产车间照明用电应分配电费= 5000×0.6= 3000(元)企业管理部门照明用电应分配电费=7000×0.6= 4200(元)合计 24000(元)供电车间应分配的供水费=500×5=2500(元)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的供水费=4000×5=20000(元)企业管理部门应分配的供水费=1000×5=5000(元)合计 27500(元)(2)计算辅助生产实际成本供水车间实际成本=25620+(1200+600)=27420(元)供电车间实际成本=22780+2500=25280(元)(3)计算辅助生产成本差异供水车间成本差异=27420-27500=-80(元)供电车间成本差异=25280-24000=1280(元)(4)根据以上计算结果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计划成本分配法)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借:辅助生产成本—— 供水(直接燃料及动力) 1200基本生产成本—— ×产品 (直接燃料及动力) 1500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23000——供水车间 600 ——供电车间 2500管理费用 9200贷:辅助生产——供水车间 27500——供电车间 240002)结转辅助车间制造费用借:辅助生产成本—— 供水车间 19380—— 供电车间 11580贷:制造费用——供水车间 19380——供电车间115803)结转辅助生产成本差异 借:管理费用 1200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供电车间第4章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1.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与在产品费用 1)直接材料费用分配分配率=21000/(500+200) =30完工产品应分配的直接材料费用=500×30=15000(元) 在产品应分配的直接材料费用 =200×30=6000(元) 2)直接燃料和动力费用的分配 分配率=3600/(500+100)=6完工产品应分配的直接燃料和动力费用=500×6=3000(元) 在产品应分配的直接燃料和动力费用 =100×6=600(元) 3)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分配率=8400/(500+100)=14完工产品应分配的直接人工费用=500×14=7000(元) 在产品应分配的直接人工费用 =100×14=1400(元) 4)制造费用的分配分配率=5400/(500+100)=9完工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500×9=4500(元) 在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100×9=900(元)(3)登记甲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成本明细账借:库存商品——甲产品 29500贷: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95002.(1)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与在产品费用1)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定额直接材料费用和定额工时完工产品定额直接材料费用=100×80=8000(元)在产品定额直接材料费用=3000+7000-8000=2000(元)完工产品定额工时=100×40=4000(小时)在产品定额工时=2000+3000-4000=1000(小时)2)分配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率=(3500+7500)/(8000+2000)=1.1完工产品应分配直接材料费用=8000×1.1=8800(元)在产品应分配直接材料费用=2000×1.1=2200(元)3)分配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率=(2500+3500)/(4000+1000)=1.2完工产品应分配直接人工费用=4000×1.2=4800(元)在产品应分配直接人工费用=1000×1.2=1200(元)4)分配制造费用分配率=(1500+2500)/(4000+1000)=0.8完工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4000×0.8=3200(元)在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1000×0.8=800(元)5)登记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成本明细账(2)编制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借:库存商品——丙产品 16800贷:基本生产成本——丙产品16800第6章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1.分批法(1)登记2月份和3月份402批号A产品成本明细账,计算402批号全部A产品的实际成本402 批号A产品成本明细账如下表:产品成本明细账投产日期:2月完工日期:3月产品批号:402 购货单位:××公司(2月提前完工2台)(2402 批号全部A产品的实际总成本=5040+41080=46120 (元)402 批号A产品的平均单位成本=46120/20 =2306(元)2.平行结转分步法(1)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第一生产步骤产成品与广义在产品分配费用:1)直接材料费用分配分配率=38500/(335+30+20) =100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335×100=33500 (元)月末在产品成本=50×100=5000 (元)2)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分配率=14680/(335+30×40%+20)=40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335×40=13400 (元)月末在产品成本=32×40=1280(元)3)制造费用的分配分配率=18350/(335+30×40%+20)=50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335×50=16750 (元)月末在产品成本=32×50=1600(元)第二生产步骤产成品与广义在产品分配费用:1)直接材料费用的分配分配率=14200 /(335+20)=40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335×40=1340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20×40=800(元)2)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分配率=20700/(335+20×50%)=60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335×60=2010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10×60=600(元)3)制造费用的分配分配率=27600/(335+20×50%)=80应计入产品的份额=335×80=2680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10×80=800(元)(2)登记各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见下表:产品成本明细账(3完工产品成本计算表第7 章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1.分类法(1)计算编制耗料系数计算表,见下表(2直接材料分配率=67200÷4200=16直接材料人工分配率=12750÷25500=0.5制造费用分配率=38250÷25500=1.52.定额法(1)月末在产品直接材料定额成本=(1000-100)+9000-8100=1800(元)(2)脱离定额差异分配率=(-200-97)÷(8100+1800)=-3%(3)材料成本差异=(9000-97)×(+1%)=89.03(元)(4)完工产品应负担的脱离定额差异=8100×(-3%)=-243(元)(5)在产品应负担的脱离定额差异=1800×(-3%)=-54(元)(6)完工产品直接材料实际费用=8100-243+89.03+100=8046.03(元)(7)在产品直接材料实际费用=1800-54=1746(元)3.标准成本法(1)计算标准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固定制造费用=7000×2×2=28000 (元)(2)用三差异分析法对固定成本差异进行分析固定制造费用耗费(预算)差异=14700×1.8-15000×2=-3540(元)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1500-14700)×2=+600(元)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14700-7000×2)×2=+1400(元)第 10 章成本报表与成本分析1.利用全部产品生产成本表(按产品种类反映)首先可以总括地分析全部产品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各种产品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以及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的完成情况。

成本会计学(第03章 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成本会计学(第03章 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第三章 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归集和分 配
第四章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和归 集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
Slide 1
第三章 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 的归集和分配
§3.1 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 §3.2 跨期摊提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3.3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3.4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3.5 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 §3.6 期间费用的核算
消耗量或定额费用比例进行分配。
基本生产耗用
“基本生 产成本”
辅助生产耗用 分别计入
“辅助生 产成本”
各车间耗用
“制造费用”
管理部门耗用
“管理费用”
Slide 13
按原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
某产品的原材料 定额消耗量
该种产品 =实际产量
单位产品原材料 ×消 耗 量 定 额
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原材料实际消耗总量 各种产品的原材料定额 消耗量之和
辅助生产车间
未设“制造费 用”明细账
参照基本生产车 间费用分配方法
“辅助生产成 本”
Slide 7
5.期间费用
产品销售的费用 行政管理部门的费用
筹资费用
“销售费用”
“ 本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Slide 8
4.间接计入费用的分配
成果类
产品的重量 体积 产量 产值
常见分配标准
消耗类
生产工时 机器工时 原材料消耗量或原 材料费用
基本生产车间
直接用于产品生 产并专设成本项 目的各项费用

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归集和分配课件

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归集和分配课件

4.代数分配法(例3-6)
每度电成本 = (x)
待分配 费用
+
耗用 水费
供电总量
x=
13 500元 + 9 000y 67 500度
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归集 和分配课件
4.代数分配法(例3-6)
每m3水成本 = (y)
y=
待分配 费用
+
耗用 电费
供水总量
7 500元 + 7 500x 15 000 m3
计划成本分配法的特点是:
首先按计划单位成本分配各辅助生产车间 的费用,然后将各辅助生产车间的实际成本与 计划成本之间的差额转入“管理费用”账户。
分配顺序是:
①先按计划成本进行分配
②后转出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
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归集 和分配课件
(五)计划成本分配法(例3-6)
按计划成本分配电费如下: 0.25元× 7 500度= 1 875元(供电) 0.25元×45000度 = 11250元(基本) 0.25元×15000度= 3 750元(厂部)
分配顺序是:
①先进行交互分配
②后对外分配
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归集 和分配课件
(三)交互分配法(例3-6)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
(供电)
13 500 1 500 4 500 16 500
①②
制造费用
12 375 1 125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
(供水)

7 500 4 500 1 500 4 500

13 500 18 000 4 500
制造费用

13 500
75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 (供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工的津贴,以及物价补贴。 (5).加班工资 (6).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工资费用分配的依据:
工资结算单、工资结算汇总表
表中含应付工资总额、代发款项、代扣款项、实发金额资料
① 领用
④ 报废 冲销
② 领用 摊销
③ 报废 补摊销
3.1.5外购动力的核算
1.管理部门 2.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用 3.基本生产车间照明 4.辅助生产车间生产用 5.辅助生产车间照明
管理费用 基本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 (或辅助生产成本)
分配的标准 :P20 有仪器记录的-------按用途 没有仪器记录的------按 生产工时、 机器工时、定额消耗量比例
练习:
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某种材 料1200公斤,每公斤4元。甲产品的实际产量为 140件,单件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4公斤;乙产品 的实际产量为80件,单件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5.5 公斤。试计算分配甲、乙产品各自应负担的材料 费。
答案

方法一: 甲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140 ×4=560(公斤) 乙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80× 5.5 =440(公斤) 材料消耗量分配率=1200÷(560+440)=1.2 甲产品实际消耗材料数量=560×1.2=672(公斤) 乙产品实际消耗材料数量=440×1.2=528(公斤)
• A产品电费=0.2 ×36000=7 200元
• B产品电费=0.2 ×24000=4 800元
• 行政管理部门:7000×0.4=2800元
•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 7200

—基本生产成本(B) 4800

制造费用
1200

管理费用
2800

贷:应付账款
16000
3.1.6工资及工资性支出的归集和分配
• 【要求】按所耗电度数分配电力费用,A、B产品按生产工 时分配电费,作出分配电力费用的会计分录。
• 基本生产车间电费:33000×0.40=13200(元)
• 其中:照明用电费:3000×0.40=1200(元)
• A、B产品的电费分配率:
• (13200-1200)/(36000+24000) = 0.2元
➢ 工资总额的组成
(1).计时工资:按计时工资标准和工作时间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工资标准 是指每一职工在单位时间内应得的工资额。
(2).计件工资:分个人计件和集体计件。 (3).奖金: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 (4).津贴和补贴:为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它特殊原因支付给
甲产品应负担材料费用=300×1.0×30=9 000(元)
乙产品应负担材料费用=200×1.5×30=9 000(元)
2间接费用的分配
应该选择适当的分配方法进行分配。 所谓适当的分配方法,就是分配所依据的标准与所分配的费用有
比较密切的联系,因此分配结果比较合理。
3.1.1要素费用分配的概述
待分配费用合计额
3.1各种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3.1.1要素费用分配概述
A直接费用直接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明细账和总帐 B对于间接费用,应先记入“制造费用”明细账,月末时,再将归集的
全部制造费用通过一定的分配程序,分配转入“生产成本—基本生 产成本”明细账。
要素费用分配的原则
(1)直接用于产品基本生产且专设了成本项目的各项要素费用
• 动力费用分配率=10 380÷(20 600+14 000)=0.3(元/小时) • 甲产品应分配的动力费用=20 600×0.3=6 180(元) • 乙产品应分配的动力费用=14 000×0.3=4 200(元)
• 【资料】8月份某企业耗电40000度,每度电费的单价0.40 元,应付电力费16000元,未付。该企业基本生产车间耗电 330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3000度,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耗 用7000度,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B两种产品,A产品生 产工时36000小时,B产品生产工时24000小时。
“基本生产成本”总账及所属明细账
a.如果只发生了一种产品的直接计入费用 该产品的明细账和总账
b.如果几种产品共用
分配 相应产品的明细账和总账
【例3-1】 某企业某车间生产领用原材料600 千克,单价30元,生产甲产品300件,乙产品200件。甲产品单位消耗
定额为1.0千克,乙产品消耗定额为1.5千克。原材料费用分配结果 如下:
合计 4800(元)
四、低值易耗品费用的分配 P19
原则:谁领用,记谁的账 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 1. 一次摊销法 2. 五五摊销法
3.1.4低值易耗品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 1. 一次摊销法
低值易耗品 领用低值易耗品
制造费用
2. 五五摊销法
低–在库 低–在用 低–摊销 制造费用
合计 1200(公斤) 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672×4=2688(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528×4=2112(元)
合计 4800(元)
方法二: 甲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140 ×4=560(公斤) 乙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80× 5.5 =440(公斤) 材料费用分配率=(1200×4)÷(560+440)=4.8 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560×4.8 =2688(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440×4.8 =2112(元)
(例3-2)
应付账款 银行存款
37 000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
20 00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
7 000
制造费用
3 500
管理费用
4 500
销售费用
2 000
3.1.5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
某企业生产车间直接用于甲、乙两种产品生产的外购动力(电力)费用为10 380元 。该企业规定以生产工时比例为标准进行分配。其中甲、乙两种产品的生产 工时分别为20 600小时、14 000小时。其动力费用分配计算如下:
费用分配率 = 分配标准总额
某分配对 象应分配 的费用
=
该对象 的分配料费用的分配
((一例)3原-1材料P费17用)的分配
原材料
126 020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
98 62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
14 400
制造费用
3 800
管理费用
4 200
销售费用
5 000
3.1.2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