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抒情散文写作格式
写景抒情散文常见技巧

写景抒情散文常见技巧写景抒情散文是一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作者感受和情绪的文学形式。
它既能够展示美丽的自然风光,也能够抒发作者的内心感受,使读者产生共鸣。
在写作过程中,掌握一些常见的技巧可以使散文更加生动且有吸引力。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写景抒情散文技巧,希望对于写作散文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一、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景色在写景抒情散文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给读者带来真实的感受,让他们能够通过文字感受到美丽的自然景色。
因此,在描绘景色时,使用生动的语言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形容词、动词和名词的选择,可以将读者带入到作者的视角中,感受到作者所感受到的美景。
例如,可以用“碧波荡漾”、“绿树成荫”等词语来形容湖泊或者森林的美丽,用“清风徐徐”、“微风拂面”等词语来描绘海滩或者田园的宁静。
通过这样的描写,读者能够感受到真实的自然景色。
二、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在写景抒情散文中,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可以使景色更加生动,增加文采和感染力。
比喻是将一个事物和另一个事物做类似或相似的比较,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将平凡的景色描述得更加鲜活。
例如,可以用“像一朵盛开的百合花”来形容美丽的山峰,用“像一幅油画”来描绘壮观的日落。
拟人手法则是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行为、感受和形态,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强化景色的感人之处。
例如,可以用“大地欣然接受着雨水的滋润”来描述大雨后的大地,用“树林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地摇晃”来描绘风中摇曳的树木。
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得写景抒情散文充满了诗意和浪漫情怀。
三、表达个人感受和情绪写景抒情散文是带有作者个人情感和感受的文学形式,因此在散文中表达个人感受和情绪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短句或者段落来描写自己对景色的感受,表达自己的情绪和触动。
例如,当面对壮丽的山峰时,可以用“感受到心灵的震撼”;当看到美丽的夕阳时,可以用“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通过这样的个人表达,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感受和情绪,与作者产生共鸣。
四、采用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修辞手法是一种通过词语的选择、排列和组织来增强表达效果的方法。
抒情散文写作技巧

抒情散文写作技巧抒情散文是一种以个人情感和感受为主导的文学体裁。
它讲述的是人们的内心世界,通常包含对自然、生命、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深刻感受和思考。
抒情散文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具有独特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下面,我将讨论一下抒情散文的写作技巧。
一、情感饱满抒情散文的特点之一就是情感饱满。
散文作家需要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通过文学语言来传达给读者。
在写作时,要尽可能地表现自己真实的情感,这样才能让读者感同身受,产生共鸣。
二、感官描述抒情散文需要通过感官描述来表现情感。
可以使用细致的描写来展现自然景观、人物情感、生命气息等。
例如,当我们在描述一个美丽的风景时,可以用“花团锦簇”、“碧波荡漾”等形象生动的词汇来让读者形象感受到这个景象。
三、节奏感抒情散文需要有良好的节奏感。
写作时平稳缓慢时快速生动交错,但是要避免过分复杂和过于拖沓。
优美的节奏可以带动读者的情感,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四、把握度写抒情散文要把握好度。
如果写得过于沉重、过于煽情,会让读者产生反感。
散文作家要学会在情感和语言上把握好度,让读者感觉到底是真情实感,还是工具化的夸张。
五、用词恰当抒情散文中的用词要由简入奢,不能过于繁琐。
在使用辞藻时,散文作家要选用更加具有渗透性的词汇,例如一些具有诗意的辞汇,来让读者体验到文字的情感和感受。
六、体裁多样抒情散文的体裁有很多。
有散文小品、游记、随笔、小说、诗歌等形式。
在写作时,散文作家可以灵活运用这些形式来展现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七、结构重视抒情散文的结构也是很重要的。
它需要清晰的结构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作家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结构,并使用它们来组织自己的文章,以使文章具有更好的可读性和观赏性。
总之,抒情散文的特点是表达个人情感和感受,给人带来心灵的温暖。
在写作时,要注重情感的独特表达,正确使用语言,掌握文学技巧,以创造出优秀的作品。
最后,我想说的是,抒情散文可以理解成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所以在写作时,让情感真情流露,才能让文章表现出真实感、自然感和人文感。
散文的写作风格与表达手法

散文的写作风格与表达手法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旨在通过自由散漫的文字表达作者的情感、观点和思考。
它与其他文学形式的区别在于,散文更注重表达情感和思想,而不是遵循特定的结构或形式。
散文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手法对于传达作者的意图和与读者的情感交流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探讨散文的不同写作风格以及常用的表达手法。
一、散文的写作风格1. 抒情风格抒情风格是一种表达作者情感和内心世界的写作风格。
在抒情散文中,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感人的片段和优美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种风格常常给读者以深刻的共鸣,触动其情感。
例如,著名作家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便是抒情风格的代表作。
通过讲述一个疯子的内心世界,鲁迅传递了对社会不公和人性扭曲的深刻思考,同时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2. 记叙风格记叙风格是散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方式,通过叙述事物的发生顺序、事物的来龙去脉,以及人物的行动和言语,向读者传递信息和情感。
比如,许地山的《午后》以讲述一个人午后散步的场景为主线,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带领读者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宁静。
3. 报告风格报告风格是散文中用来详细描述事件或观察结果的一种写作方式。
它常常以客观、详尽和准确的语言来叙述一系列的事件或者观察结果,旨在传递真实和客观的信息。
为例,莫言的《红高粱》便是一篇采用报告风格的散文。
通过对农村社会的观察和描述,莫言以客观、生动的语言展现了红高粱一家人的生活和命运。
二、散文的表达手法1. 比喻比喻是一种常见的表达手法,通过将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以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比喻可以使作品更形象生动,同时也增加了读者的想象力。
例如,朱自清的《背影》中,他将父爱比作"大树",以此表达了父亲对他的关怀和付出。
2. 对比通过对比两个或多个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和相同之处,可以凸显出作品中的意义和主题。
对比是一种常用的表达手法,可以加深读者对故事或思想的理解。
例如,余华的《活着》中,通过对比主人公的命运起伏和人生的喜怒哀乐,展现出人生的无常和悲欢离合。
抒情类散文写作示例

抒情类散文写作示例作者:张斌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09年第03期散文,是文学里的一株奇葩。
抒情类散文具有散文的特征外,它还具有独特性。
结构核心,要有细节。
抒情类散文少不了写景状物,因为任何感情都来自对个体景致细节的感受,否则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木之本。
写景抒情,咏物言志。
散文是一种充满了主观色彩的文学体裁。
抒情散文就是以抒写人的生活和生命的感受与感悟为主旨,写景抒情,咏物言志,从而与叙事或其他文体区分开来。
寥寥几语,尽述心事。
抒情类散文是以一定的事物为对象,侧重抒发作者的情怀。
常见的抒情类散文是在写景绘物中融注作者的情感,实现情景交融,引领读者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寥寥几句情感语言既给人美的享受,又予人心灵的感悟,思想的启迪。
优秀的抒情类散文是融历史、地理、文学价值于一体的。
洋洋洒洒,阐述心情。
抒情类散文能够让我们通过文体的表现技巧,读到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又能鉴赏作者表达这种感悟的形式。
文笔隽永、洗炼流畅。
抒情类散文体裁的多样性、手法的多变性决定了文笔的丰富性。
意象立意,意境立体。
抒情散文大都有一个特定的情景、画面或事物,散文的题目本身就常常是在强调一个特定的意象。
这些情景、画面、事物大都是作行文线索或中心场景在散文的文本建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散文的立意也是通过这些意象来透示的。
抒情散文非常注重追求意境,通过情、景、和理的,实现虚实相生的立体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
总之优秀的抒情类散文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写作注意点]一是要注意表现手法的运用:抒情类散文在提示中心思想方面有自己的独特方式,这种情感的抒发一定要借助正确的表现手法。
抒情类散文文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对比、欲扬先抑等。
(1)象征的特点是“托物言志”。
它是通过某一特点的具体形象,来表达人或社会现象的本质特征,以激发读者的感情。
运用象征手法,所借之物与所抒之情,象征体与本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或相关性。
常用抒情散文的写作格式

本 文 的作 者 用 了一 些 明显 的 方 位 词 。如 “未入 寺 门”“踏进 寺 门… 走 出寺 门”,将 读 者的视 线 牵住 ,随 着作 者 的笔 调 一 同游 览悬 空寺 。这样 的行 文,使得 文章 线 索清晰 。另 外 ,文章 的描 写有 详 有 略 ,如对 悬 空寺 悬于 绝壁上 的描 写和 对 太 乙殿殿 内神 像 的描 写 ,都 详尽 细 致 ,令人 拍案 叫 绝。作 者 不仅 写 出 了悬 空 寺建 筑的 别样 ,而且 也 写 出 了传 统建 筑 与石窟 艺术 融合成 的别 样文化 :不 管 是 驻 足 翘 望 ,还 是 通 过 阴暗 山 洞 后 的 豁 然 开朗 ,都 处 处彰 显 着独特 的韵 味 。悬 空 寺是 建筑 者盖在 三晋 大地上 的 印章 , 它承 栽着 一个 民族 的悠远历 史 。悬 空寺 的“别样”不仅 记 录着 山西 的久远 历 史 , 也 让 作者 深深 地跌 进 这条 文化 的长 河 。 作者 用清 新淡 雅 的笔 墨 ,将 悬 空寺 的雄 伟 建 筑书写得 淋 漓尽致 。
散文写作模板word版

散文是一种作者写自己经历见闻中的真情实感的灵活、精干的文学体裁。
作者在散文中的形象比较明显,常用第一人称叙述,个性鲜明。
下面是本站为大家整理的散文写作模板,供大家参考。
散文写作模板刀丛诗人:喝酒这点事山东是孔子的老家,这边喝酒的规矩也最讲究。
就是变着法的让客人喝,各种各样的理由,防不胜防的套路,反正就是让你觉得不喝都不行。
一般来说,酒桌上设置主陪、副陪,甚至三陪、四陪,对应的也就有主宾、副宾和三宾、四宾。
“无酒不成席”,别看这个普通的座次礼仪,喝起酒来威力就显现出来了,主陪先提议三杯,一般主陪就是陪客一方年纪最大或者官最大的,酒席刚开始,大家都不好意思驳了主人面子,那得喝!接下来就轮到副陪敬酒,主陪敬酒你都喝了,难道你就不给老二面子了?那也得喝!老大敬酒喝了三杯,老二敬酒最次你也得喝两杯吧?别忘了后面还有三陪、四陪、五陪……最后,主人都敬完了,怎么着?客人你也得主动敬大家几杯吧?山东的酒杯不像南方那么小,最低也得1两,通用的是3两的杯子,你算算要喝多少?不过山东人喝酒耿直,客人喝多少,主人就喝多少,杀人三千、自损八百的情况常有,“要让客人喝好,自家先要喝倒”嘛!前几天,吉林延边的几位客人来我们这里参观。
我们都以为东北人能喝啊,就提前上了战术,轮流上!这几个东北哥们第一次来,感觉挺激动的,喝到最后反客为主,频繁主动敬酒。
谁知一个客人突然一倒,喝休克了。
最后不得不直接给抬回宾馆去了。
其实很多地方都有喝酒的规矩,所谓入乡就要随俗,但是你真随俗那就意味着你得让人抬回去。
因为大部分喝酒的规矩都是为了劝酒设置的。
我大学刚毕业的时候,第一次去河南出差,他们喝酒有个规矩,那就是待客要上鱼。
等鱼端上来,转盘一转,头三尾四。
就是转盘停下来的时候,鱼头对着谁谁先喝三个,鱼尾巴对着谁谁喝四个。
我在想,要是再狠一点应该加一句:“背五肚六”!我们这边的青岛,是个啤酒王国,喝酒自然就和啤酒有关,大碗扣小婉,大碗装啤酒,小碗装白酒,一起喝。
借景抒情散文写作方案

借景抒情散文写作方案导读:本文借景抒情散文写作方案,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寻常景致不寻常,情思幻化妙无方——借景抒情散文写作方案供稿/郭家海[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方案解说借景抒情散文是考场作文中比较少见的一种样式。
为什么会“少见”?主要是教师平时指导得少。
因此,学会写这种抒情散文,在考场上非常容易脱颖而出。
借景抒情散文最大的特点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所写之“景”可以是风景,也可是场景;可以是自然之景,也可是人工之景。
但从考试的角度看,更多是寻常之景致,更多是有人物活动的场景。
借景抒情散文也有多种样式,本文着重讨论“今昔双场景式”借景抒情散文写作方案。
◆借景抒情散文与一般写景散文有什么区别?许多人对借景抒情散文与一般写景散文不加区分。
其实,二者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区别的。
一般写景散文“景多情少”“景半情淡”;借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景疏情浓”。
一般人可能认为“借景抒情”的“景”就是“风景”,其实大错。
一般写景散文主要写风景,它也涉及抒情,但是,写景散文的抒情可能更多的是“因景生情”——因风景太美好/不美好(有个性)而生发喜爱/伤感之类的感情,它的感情更多的是“现生性”(现场、临时产生的)。
“借景抒情”的“景”更多的是“场景”,是与“我”过去的生活、感觉中的生活有密切关联的“场景”。
“场景”是有人生活、活动的现场画面,其中包括人、物(动物、植物以及静物)。
“借景抒情”的“风景”是曾经的“场景”发生地,因失去了当初的人、物而留存为“风景”。
那么,我们如何来写好一篇合乎标准的借景抒情散文呢?我们将构思过程分为四个环节:描摹风景——呈现场景——展开联想——回归风景,(1)描摹风景。
文章一开头就呈现所“借”之风景,以简约之笔描写抒情所要凭借的核心风景。
这里的风景是与“我”生活有关的寻常的风景,不必是名山大川。
(2)呈现场景。
仅有纯粹的风景是不行的,风景之中,必须有人物活动的场景,否则无法生情。
写一篇抒情散文的写作方法与步骤(精)

写一篇抒情散文的写作方法与步骤(精)写一篇抒情散文是一个需要独特感觉和深度思考的过程。
以下是一种通用的抒情散文写作方法与步骤:第一步:寻找灵感灵感是写作抒情散文的基石。
它可能来自你的生活经历、观察、感受,或者是你对某个主题的独特理解。
将你的灵感记录下来,不管是一个简单的词语,还是一个完整的句子,都可以成为你创作的起点。
第二步:制定主题主题是抒情散文的灵魂。
你需要确定你的文章要表达的主题。
这个主题可以是对人性的理解,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过去的回忆,对未来的憧憬,也可以是对某种情感或思想的深度探讨。
第三步:规划结构抒情散文的结构应该像一条流动的溪流,有起有伏,有高潮有低谷。
一般来说,抒情散文会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 引子:用来引入主题,可以是一个场景描述,一个比喻,或者一个故事。
2. 主体:详细阐述主题,可以是对主题的直接描述,也可以是围绕主题的多个侧面或时间的叙述。
3. 高潮:对主题进行深度探讨,通常会用到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以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
4. 结尾:总结全文,可以是对主题的总结,也可以是对主题的升华。
第四步:写作初稿在规划好结构后,就可以开始写作了。
在写作过程中,要尽量表达出你的情感和思想,使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细节来描绘你的主题。
同时,也要注意保持文章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第五步:修订和完善完成初稿后,你需要反复阅读和修改你的文章。
检查是否有重复或冗余的句子和词语,是否有表达不清或逻辑不连贯的地方。
你也可以请朋友或家人阅读并提供反馈。
第六步:发布和分享当你对你的文章满意时,你就可以选择发布或分享它了。
这可以是一个公开的出版物,也可以是一个私人日记,或者是一个在线社区。
通过分享你的文章,你可以得到别人的反馈和建议,从而不断提高你的写作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的概述7物的性格7由物及人。
本式的代表篇目是 《白杨礼赞》 、《茶花赋》 等。其主要特征是用物来象征人, 旨左象征之人;二是卒章显志,篇末点旨。用白杨象征抗日精神,用童子面象征祖国新貌。4.情索式。
形在写物,
所谓情索,就是以情为线索, 来连缀景物。 本式的套路模式为:情的缘起7情的积蓄7由 情至人7情的归结。
4.寻访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为:寻访缘由f寻访经过f寻访结果f寻访感想。
本式是以寻访为由头, 用寻访经过去歌颂主人翁。 这一式又可细分为定点寻访和移步寻访。 如《驿路梨花》就是定点寻访,寻访的扬所就是小茅屋。移步寻访的典型篇目是《猎户》,本来要 寻访A――董昆,由此回忆起B――幼年记忆中的尚二叔,顺路先访百中老人,最后才去见打豹英 雄董昆。由此引发出保卫家乡、保卫丰收果实的感想。
用这一式应注意三点, 一要注意进入景点的缘由要自然, 最好能点到主题上; 二要注意多 角度写主要的景物,至少要有三个角度; 三要注意使用联想,旨在与开头所交代的缘由相照应, 用 抒发情感的方式来深化主题。忽视了这三点,这篇文章就成为一张简单的多镜头照片了。
本式多用于写静景,故称静赏式。可用来写山写水,画雨绘云,草原树林都可如法去写。3.象征式。
在记人套路中,甚至在整个记叙、抒情套路中都属于当家套路。
运用这一式应注意四点:①开始的贬抑应适度,为下文由恨转爱留余地,埋伏笔,不然下
文就无法转了。 因此开始的恨一定是误解, 是偏见一类的东西。 ②要注意以后的每次感情变化的原 因要可信、自然。③要注意结尾的褒扬升华要有方,杨朔是做了个梦,当别人都在做梦时,你就可 以清醒地写篇日记, 沉思着凝望远方等待。 ④要注意加工题材, 原有的材料不可能都是由五个阶段
2.静赏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为:进入景点7依次静赏7赏景联想7离开景点。 这一式的代表篇目是《荷塘月色》。 作者由于心里不宁静而想起荷塘,经过小煤屑路进入 荷塘,这是进入静景的欣赏地点。接下来依次先赏月下荷塘,次观塘上月色,再览塘周树影。这是 从下到上,从中间到四周地赏景。 赏景之后触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又由江南水乡的采莲, 想起《西 洲曲》中的句子, 相比今天游荷塘, 却没有当年采莲的生气。 这是赏景的联想, 以加深写景的含义。
从什么地方联想开去还应再回到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地方去。 其思路图实质上是一种倒叙的形式。
只不过它
2是.因转物情而式引。出回想,不是因事而引起的回想。
本式的套路模式为: 恨的产生7恨的淡化7爱的萌生7爱的发展7爱的深化。 或者反过来:
爱的产生7爱的淡化7恨的萌生7恨的发展7恨的深化。
这一式是学生必修式, 因为用这一式写出的文章就是复杂的记叙。 用这一式去落实大纲中 有关复杂记叙的要求, 是事半功倍的。 而且这一式又是记事、 抒情、记人三种文章的通用式。 例如, 用本式写“我的朋友”、 “我的好老师”,“我的理想”等都是得心应手的。可以说,这一式不仅
运用这一式抒写怀念家乡、母校、亲友之情均可。
另一景中寄
景。另一景
常用记人散文写作格式
记写人物的方法种种,而常用的不过如下五种: 引联式、转情式、议证式、寻访式、纪传式。1.引
联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是:睹物思人7联想回忆7睹物议人,总结全篇。如《一件珍贵的衬衫》
就是这一式的典范篇目。使用这一套路的关键是联想回忆的触发物应找好, 如:一张照片、 一本日
这一式的特点是多线索,在一主线之上,支线横生。以此落实大纲中关于多线索记叙的要求。5.纪传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为:简介概况f重点记叙f今日概况或卒年,卒后有关情况f简要评价。 简介的概况包括: 姓名、生平、籍贯、家境、学业建树等。 重点的记叙是介绍其主要成就, 一个成就一段。如果所记之人尚存, 就写其今日概况,如果所写之人已故, 就写卒年情况与逝后有 关情况,如影响等。最后是对其一生做简要评价。这一式的典范篇目很多,如《柔石小传》、《陈
常用抒情散文写作格式
抒情散文大致可分为借景抒情、因物抒情和以事抒情三类。以事抒情课本中多划为 记叙文范畴,因而只设计了借景抒情的四式和借物抒情的两式。
1.参游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为:参游起因7参游见闻 本式的特点, 作者是文中的穿线人, 由作者的目击联想来描写景物、 抒发感情。典型篇目: 《难老泉》、《雨中登泰山》(兼有两式特点)等等。
构成,初学习时, 一定要对材料进行补充。缺少的部分, 当用虚构来补充。这一式,初、高中学生经过两三次训练就可以熟练掌握。掌握了这一式,学生作 文的思路会有一个飞跃性的进步。
3.议证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为:阐明中心f叙写事实f总结照应。
运用这一式的第一步是用抒情的笔调, 表露你对所写人物的总评价, 点明文旨。 第二步是 从三个不同方面具体叙写人物事迹,落实文旨。 第三部是总结全文的记叙,照应文章开头, 再一次 抒情议论、升华中心。能集中代表本式的名篇是《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一式的设计,意在落实大 纲中关于学会夹叙夹议的写法的要求。
记、一封书信等, 凡是一件记录着被回忆者品格与某些特殊经历的物品, 均可作为引起联想的触发
物。
照应。
因此,
其次是所回忆的故事要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某些品质, 并且要与引起你产生联想的触发物相 切莫写成触发物是触发物,主体部分人物的行为与触发物无干。
第三是结尾“睹物议人”,它的作用之一是总结全篇点出文旨;作用之二是与开头照应。
使用本式,题旨有的在行文中显出,如 《难老泉》,有的在文末点明,如《雨中登泰山》 。 选用哪种形式,主要据个人行文的习惯而定了。
使用本式应注意三点: 一要注意众多的景物应以作者行踪为线串联起来, 移走换景, 景不 离步;二要注意每进一步,地点要交代明确,描写要虚实相间,这样才能清晰而深广;三要注意描 写手法的使用,众多的景物要详略得当,详处着力描写,略处简要概述。
如朱自清的《春》,这一式看似处处写景物,实是处处借景抒情,只是为情感找一个假托 物而已。运用这一式的关键是要善于将景物特征分解成若干个方面,从若干个点上来抒情。
这一式还可称并列式,因为几幅画或几个方面是平列关系。如《井冈翠竹》。
5.怀念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为:睹眼前景7思从前景7抒怀念情。 这一式实质上是借联想来写怀念中的景物, 表达寄寓在这一景物上的情思。 郑振铎的《海 燕》应用这一式时应抓住它的主要特点, 即从一景联想到相关、相似或相同的另 寓着作者的主要情感。这样,就使文章内容的含量增大,不至于无话可说,寥寥几语就把话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