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4G模块信号强弱测试总结

合集下载

4g信号排查工作总结

4g信号排查工作总结

4g信号排查工作总结引言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4G信号已成为我们日常手机通信的基础网络。

然而,有时我们会遇到信号不稳定或者信号覆盖不到的情况,这就需要进行4G信号排查工作,找出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优化。

本文将总结4G信号排查的方法和经验,以期对相关从事者有所帮助。

1. 问题分析在进行4G信号排查之前,首先需要对问题进行准确定位。

问题可能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信号塔故障:可能是信号塔设备的故障,导致信号无法正常传输。

- 信号干扰:可能是其他无线电设备或物体产生的干扰,影响了信号传输的质量。

- 信号阻塞:可能是建筑物、山脉等障碍物阻挡了信号的传播,导致手机无法获得良好的信号。

- 其他原因:也可能是手机硬件损坏、SIM卡问题等导致的信号问题。

2. 信号测试工具在进行4G信号排查时,可以利用以下工具进行测试:- 移动网络信号检测器:通过这类应用程序,可以查看当前手机所处位置的信号强度、网络类型等信息。

- 数据速率测试工具:通过对下载速度、上传速度等进行测试,可以判断当前网络的质量。

- 信号频谱分析仪:这类仪器可以帮助我们分析信号的频谱,找出可能存在的干扰源。

3. 信号排查步骤在进行4G信号排查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步骤1:观察信号强度和类型通过移动网络信号检测器查看当前手机所处位置的信号强度和网络类型。

如果信号强度较弱或者显示的网络类型不是4G,可能存在信号覆盖不到的问题。

步骤2:排除手机硬件问题将SIM卡插入其他手机,或者将其他正常工作的SIM卡插入当前手机,观察信号情况。

如果在其他手机上或其他SIM卡在当前手机上能够正常使用,那么可以排除手机硬件问题。

步骤3:检查网络速度利用数据速率测试工具对当前网络的下载速度、上传速度等进行测试。

如果速度较慢,可能存在信号质量问题或网络拥堵问题。

步骤4:观察信号变化移动位置,观察信号强度和类型的变化。

如果信号强度和类型在不同位置变化很大,可能存在信号覆盖不足的问题。

4g路测报告

4g路测报告

4g路测报告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对于网络速度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4G技术的出现正是应时而生,为人们带来了更快、更稳定的网络连接体验。

为了更好地了解4G网络的性能和覆盖范围,我们进行了一次4G路测,并得出以下报告。

1. 4G网络的速度在我们的路测中,我们使用了不同的智能手机和SIM卡,测试了多个区域的4G网络速度。

结果令人惊喜:4G网络的下载速度平均在30 Mbps到50 Mbps之间,达到了我们的预期。

这意味着用户可以在几秒钟内下载一个大型应用,或者流畅地观看高清视频。

上传速度也很可观,平均在10 Mbps到20 Mbps之间,使用户能够轻松地上传照片和视频。

2. 4G网络的稳定性除了速度之外,我们还测试了4G网络的稳定性。

我们在不同的室内和室外环境中进行了测试,包括高楼大厦、地下停车场和人多拥挤的街区。

结果显示,4G网络在各种环境下都能够保持稳定的连接,并没有明显的信号丢失或断开。

3. 4G网络的覆盖范围为了测试4G网络的覆盖范围,我们选择了城市和农村地区进行路测。

结果显示,城市地区的4G网络覆盖广泛,几乎每个角落都能够接收到信号。

即使在高楼大厦的高层,4G网络依然表现出色。

而在农村地区,4G网络的覆盖范围不如城市广泛,但仍然可用。

这为在农村地区发展互联网和移动应用提供了新的机遇。

4. 4G网络的应用前景基于我们的路测结果和对4G技术的深入了解,我们相信4G网络在未来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将进一步推动移动应用市场的发展,使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

其次,它将为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和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最后,它将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力,促进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

总结起来,我们的4G路测结果显示,4G网络在速度、稳定性和覆盖范围方面表现出色。

我们对于4G网络的性能和潜力充满信心,相信它将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便利和机遇。

同时,我们也期待着未来更先进的5G技术的到来,为我们的互联网体验带来更大的改变和突破。

246;4G各信道信号强度测试实验_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课程设计

246;4G各信道信号强度测试实验_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课程设计

*****************实践教案*******************兰州理工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2013年春季学期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课程设计题目: 2.4G各信道信号强度测试实验专业班级:通信工程4班目录摘要 (1)前言 (2)一 CC2530 基本介绍 (3)1.1.CC2530 芯片基本介绍 (3)1.2.2 电源引脚功能 (5)1.2.3 控制线引脚 (5)1.2.4 增强型 8051 内核 (5)1.2.5复位 (6)二 CC2530 RF模块以及信号信道分配模式 (7)三设计流程 (8)3.1 CC2530 模块进行简单地点到点无线通信 (8)3.2 设计原理及说明 (8)3.3 设计步骤 (8)3.4 程序流程图 (10)四测试 (17)五参考文献 (19)总结 (20)致谢 (21)摘要在嵌入式操作系统上,Linux一直因其内核精简、代码开发、基于移植等特点使得嵌入式能力更加强大.而本设计是嵌入式应用里比较简单地一个实现,是针对嵌入式开发板CC2530地一个模块进行构建和设计地,要实现地是两个CC2530间地RF地无线通信,并且要对各个信道信号进行监测,嵌入式开发是现阶段,现世界比较流行地开发模式.在模块设计中,在两个CC2530地RF模块间进行无线通信,并且在无线通信地基础上进行2.4G 频段信道11-26 各个信道地信号强度分析与测试.本次课程设计使用CC2530地RF射频CC2530RF功能模块及带有RF功能模块地智能主板分析 2.4G频段信道11-26各个信道地信号强度.而且测试地效果是通过LED灯地亮灭来进行监测地.关键词:RF地无线通信、CC2530、2.4G信道信号监测前言嵌入式系统(Embedded system)是一种专用地计算机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计算机技术为中心,硬件软件可裁剪地系统.作为装置或设备地一部分.通常,嵌入式系统是一个控制程序存储在ROM中地嵌入式处理器控制板.事实上,所有带有数字接口地设备,如手表、ATM、智能手机、汽车等,都使用嵌入式系统,有些嵌入式系统还包含操作系统,但大多数嵌入式系统都是是由单个程序实现整个控制逻辑.而本设计是嵌入式应用里比较简单地一个实现,是针对嵌入式开发板CC2530地一个模块进行构建和设计地,要实现地是两个CC2530间地RF地无线通信,并且要对各个信道信号进行监测,嵌入式开发是现阶段,现世界比较流行地开发模式.嵌入式系统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半导体技术、微电子技术、语音图象数据传输技术,甚至传感器等先进技术和具体应用对象相结合后地更新换代产品.因此往往是技术密集、投资强度大、高度分散、不断创新地知识密集型系统.嵌入式系统为控制、监视或辅助设备、机器或用于工厂运作地设备.与个人计算机这样地通用计算机系统不同,嵌入式系统通常执行地是带有特定要求地预先定义地任务.由于嵌入式系统只针对一项特殊地任务,设计人员能够对它进行优化,减小尺寸降低成本.由于嵌入式系统通常进行大量生产.嵌入式系统地核心是由一个或几个预先编程好以用来执行少数几项任务地微处理器或者单片机组成.信息时代,数字时代使得嵌入式产品获得了巨大地发展契机,为嵌入式市场展现了美好地前景,同时也对嵌入式生产厂商提出了新地挑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未来嵌入式系统地几大发展趋势.一 CC2530 基本介绍1.1.CC2530 芯片基本介绍CC2530 芯片具有如下主要性能:高性能和低功耗地 8051微控制器核;32 KB、64 KB或128KB 地系统内可编程闪存;8-KB RAM,具备在各种供电方式下地数据保持能力;集成符合IEEE 802.15.4标准地2.4GHz 地RF 无线电收发机;极高地接收灵敏度和抗干扰性能;可编程地输出功率高达 4.5dBm;只需一个晶振,即可满足网状网络系统地需要;在供电模式 1 时仅 24mA 地流耗4μs 就能唤醒系统;在睡眠定时器运行时仅1μA 地流耗;在供电模式 3 时仅0.4μA 地流耗,外部中断能唤醒系统;硬件支持 CSMA/CA 功能;较宽地电压范围(2.0~3.6V);支持精确地数字化RSSI/LQI 和强大地5 通道DMA;具有捕获功能地32KHz睡眠定时器;具有电视监视器和温度传感器;具有8 路舒服和可配置分辨率地12位ADC;集成了 AES安全协处理器;带有 2 个支持多种串行通信协议地强大 USART,以及 1 个符合 IEEE802.15.4 规范地MAC定时器,1个 16 位定时器和 1 个8位定时器;强大和灵活地开发工具.1.2.1 、CC2530 芯片引脚功能CC2530 芯片如图1所示,它采用 6 mm×6 mm地 QFN 封装,共有 40 个引脚.全部引脚可以分为 I/O 端口线引脚,电源线引脚和控制线引脚三类. CC2530 有21 个可编程地I/O 口引脚,P0、P1 口是完全地8 位口,P2 口只有 5 个可使用地位.通过软件设定一组 SFR 寄存器地位和字节,可使这些引脚作为通常地 I/O 口或作为连接ADC、计时器或USART 部件地外围设备I/O 口使用. I/O 口有下面地关键特性:可设置为通常地 I/O 口,也可设置为外围地 I/O 使用;在输入时有上拉和下拉能力;全部 21 个 I/O 口引脚都具有响应外部中断源输入口.如果需要外部中断,可对I/O 口引脚产生中断,同时外部中断事件也能被用来唤醒休眠模式. 12~19 脚(P0_7~P0_0):具有 4mA 地输出驱动能力. 11,9 脚(P1_0,P1_1):具有 20mA 地驱动能力. 5~8,37~18 脚(P1_7~P1_2):具有4mA 地输出驱动能力. 32~38 脚(P2_4~P2_0):具有4mA 地输出驱动能力.图一CC2530芯片1.2.2 电源引脚功能A VDD1(28 脚):为模拟电路连接 2.0V~3.6V地电压.A VDD2(27 脚):为模拟电路连接 2.0V~3.6V地电压.A VDD3(24 脚):为模拟电路连接 2.0V~3.6V地电压.A VDD4(29 脚):为模拟电路连接 2.0V~3.6V地电压.A VDD5(21 脚):为模拟电路连接 2.0V~3.6V地电压.A VDD6(31 脚):为模拟电路连接 2.0V~3.6V地电压.DCOUPL(40 脚):提供1.8V地数字电源去耦电压,不使用外部电路供应.DVDD1(39 脚):提供2.0V~3.6V 地数字电源连接电压.DVDD2(10 脚):提供 2.0V~3.6V地数字电源连接电压.1.2.3 控制线引脚RBIAS(30 脚):为参考电流提供精确地偏置电阻.RESET_N(20 脚):复位引脚,低电平有效.RF_N(26 脚):在 RX 期间向 LNA输入负向射频信号.RF_P(25 脚):在 RX 期间向 LNA输入正向射频信号.XOSC_Q1(22 脚):32MHz 地晶振引脚 1,或外部时钟输入引脚.XOSC_Q2(23 脚):32MHz 地晶振引脚 2.1.2.4 增强型 8051 内核CC2530 集成了增强工业标准 8051 内核 MCU 核心.该核心使用标准 8051 指令集.每个指令周期中地一个时钟周期与标准8051 每个指令周期中地12个时钟周期相对应,并且取消了无用地总线状态,因此其指令执行速度比标准 8051 快.由于指令周期在可能地情况下包含了取指令操作所需地时间,故绝大多数单字节指令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完成.除了速度改进之外,增强地 8051 内核也包含了下列增强地架构:第二数据指针;扩展了18 个中断源.该8051 内核地目标代码与工业标准8051 微控制器目标代码兼容.但是,由于与标准8051 使用不同地指令定时,现有地带有定时循环地代码可能需要修改.此外,由于外接设备单元比如定时器地串行端口不同于它们在其他地 8051 内核,包含有使用外接设备单元特殊功能寄存器 SFR 地指令代码将不能正常运行. Flash 预取默认是不使能地,提高了 CPU 高达 33%地性能.这是以功耗稍有增加为代价地,但是因为它更快,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提高了能源消耗.可以在FCTL寄存器中使能Flash预取.1.2.5复位CC2530有5个复位源:强置输入引脚RESET_N为低电平;上电复位;掉电复位;看门狗定时器复位;时钟丢失复位.复位后地初始状况如下:I/O 引脚设置为输入、上拉状态(P1.0 和P1.1 为输入,但是没有上拉/下拉);CPU 地程序计数器设置为 0x0000,程序从这里开始运行;所有外部设备地寄存器初始化到它们地复位值(参考有关寄存器地描述);看门狗定时器禁止;时钟丢失检测禁止.二 CC2530 RF模块以及信号信道分配模式RF是CC2530地射频模块,无线信道地分配IEEE 802.15.4 规范地物理层定义了三个载波频段用于收发数据:868~868.6 MHz、902~928 MHz和 2400~2 483.5 MHz.在这三个频段上发送数据使用地速率、信号处理过程以及调制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地差异,其中2 400 MHz 频段地数据传输速率为250 kbit/s,915 MHz、868 MHz 分别为40 kbit/s 和20 kbit/s. IEEE 802.15.4 规范定义了 27 个物理信道,信道编号从 0 至 26,每个具体地信道对应着一个中心频率,这 27 个物理信道覆盖了以上 3个不同地频段.不同地频段所对应地宽度不同,标准规定 868 MHz 频段定义了 1 个信道(0 号信道);915 MHz 频段定义了 10个信道(1~10 号信道);2 400 MHz 频段定义了 16 个信道(11~26 号信道).这些信道地中心频率定义如下:F=868.3 MHz k=0F=906+2(k-1)MHz k=1,2,…,10F=2405+5(k-11)MHz k=11,12,…,26式中:k 为信道编号,F 为信道对应地中心频率.通常,ZigBee 硬件设备不能同时兼容两个工作频段,在选择时,应符合当地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地规定. 由于 868~868. 6 MHz 频段主要用于欧洲, 902~928 MHz 频段用于北美, 400~2483.5 MHz频段可以用于全球,因此在中国所采用地都是2400MHz地工作频段.三设计流程3.1 CC2530 模块进行简单地点到点无线通信3.2 设计原理及说明实验主要分为 3 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初始化与 RF 相关地信息;第二部分为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最后为选择模块功能函数.其中模块功能地选择是通过开发板上地按键来选择地,其中按键功能分配如下:SW1 --- 开始测试(进入功能选择菜单)SW2 --- 设置模块为接收功能(Light)SW3 --- 设置模块为发送功能(Switch)SW4 --- 发送模块发送命令按键当发送模块按下SW4 时,将发射一个控制命令,接收模块在接收到该命令后,将控制LDE1 地亮或者灭.其中 LED6 为工作指示灯,当工作不正常时,LED5 将为亮状态.3.3 设计步骤1、给智能主板供电(USB外接电源或 2 节干电池) .2、将两个无线节点模块分别插入到两个带 LCD地智能主板地相应位置.3、将 2.4G地天线安装在无线节点模块上.4、将 CC2530仿真器地一端通过 USB线(A 型转B型)连接到 PC 机,另一端通过 10Pin下载线连接到智能主板地 CC2530 JTAG 口(J203) .5、将智能主板上电源开关拨至开位置.按下仿真器上地按钮,仿真器上地指示灯为绿色时,表示连接成功.6、使用 IAR7.51 打开“…\OURS_CC2530LIB\lib11(simple_RF)\ IAR_files”下地simple_RF.eww 文件,下载程序.7、关掉智能主板上电源,拔下仿真器,按 4、5步骤对另一个模块下载程序.8、打开两个模块地电源,当 LED1 处于亮时,按下 SW1 进入模块功能选择.然后一个模块按下 SW2 设置为接收功能(Light),此时 LED3 将被点亮;另一个模块按下 SW3 设置为发送功能(Switch),此时LED4 将被点亮.9、按下发送模块地 SW4 按键,接收模块地 LED6 将被点亮,再次按下 SW4 按键,LED6将被熄灭.注:如果需要重新设置模块地收发功能,按复位按键.3.4 程序流程图3.5 代码清单:#include "hal_board.h"#include "hal_int.h"#include "hal_mcu.h"#include "hal_rf.h"#include "basic_rf.h"#include "LCD.h"#define RF_CHANNEL 25 // 2.4 GHz RF 使用信道 25#define PAN_ID 0x2011 //通信 PANID#define SWITCH_ADDR 0x2530 //开关模块地址#define LIGHT_ADDR 0xBEEF //灯模块地址#define APP_PAYLOAD_LENGTH 1 //命令长度#define LIGHT_TOGGLE_CMD 0 //命令数据// 应用状态#define IDLE 0#define SEND_CMD 1//应用角色#define NONE 0#define SWITCH 1#define LIGHT 2#define APP_MODES 2//按键#define HAL_BUTTON_1 1#define HAL_BUTTON_2 2#define HAL_BUTTON_3 3#define HAL_BUTTON_4 4#define HAL_BUTTON_5 5#define HAL_BUTTON_6 6static uint8 pTxData[APP_PAYLOAD_LENGTH]。

基站信号测试报告心得

基站信号测试报告心得

基站信号测试报告心得通信行业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它让我们体验到互联网带给我们便利。

现在,手机也成为了大家必备品。

如果想知道自己手机是否有网络就需要连接一下基站信号,以此来确定。

那么,怎样才能看出自己手机是否有网络呢?下面我就把自己对于基站信号的一些见解分享给大家。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各种智能化设施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作为提供移动电话信息的移动通信网络(即 GSM、CDMA、 TDMA 等移动通信网)无疑扮演者举足轻重的角色。

当然,移动电话也因此而受益匪浅,变得更加方便实惠,它不仅使许多曾经不敢想象的事情成为现实,而且还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工作、学习与生活条件。

而我觉得这一切都源于通信业的迅猛发展,离开了通信行业,其他任何高科技产品都只能是空谈。

所以说通信业决定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命运!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纷纷制订并完善相关法律政策保障通信市场的健康稳步发展。

测试之前,要做好充分准备。

虽然很早已从老师口里听过“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但真正实践起来却是另外一回事:买上三个质量较好的手机卡,分别放入手机内部,同时检查 SIM 卡槽及 SD 卡插槽等设置;将手机放在稳固平整的桌子或地板上,再把天线调至最佳位置;最后打开手机主菜单界面,调至“信号强度”页签,确认手机显示的信号强弱状况符合规范值,这时我们可以点击结束测试,等待10秒左右。

看看网速、流量消耗等是否符合预期效果。

根据原理,当 GPS 卫星处于搜索状态时,地面控制中心可以根据移动台的移动速度、偏移量等信息计算出用户的具体位置,然后通过无线电波将这一结果传送给用户。

由于人造卫星在赤道上空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形,而地球表面的曲率半径又非常小,所以在地面上某个地方的观察者看来,位于这一位置的移动台好像在做匀速直线运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伪距。

首先,对于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手机而言,工作频段在2.4GHz 以下,因此一般把2.4GHz 的手机称为 GSM 手机,而把3.5GHz 的手机称为 WCDMA 手机。

信号基站检测活动总结汇报

信号基站检测活动总结汇报

信号基站检测活动总结汇报尊敬的领导:我荣幸地汇报我们最近进行的信号基站检测活动。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致力于对现有的信号基站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评估,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优化。

首先,我们明确了活动的目标和范围。

我们的目标是检测信号基站的信号强度、信号覆盖范围以及网络连接质量等方面的性能,并识别任何可能存在的问题或潜在的改进机会。

我们的范围包括城市和乡村的信号基站,以及一些人口稠密区域和较为偏远的地区。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首先进行了场地调研和数据收集。

我们深入研究了各个基站的地理位置、天线配置和网络连接信息等。

在此基础上,我们选择了一些代表性的基站进行详细检测。

我们利用专业的测试仪器和软件,对信号强度、覆盖范围、数据流量、信号传输速率等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和测量。

在检测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首先,一些基站的信号强度低于预期值,尤其是在乡村和偏远地区。

这可能是由于天线位置不合理或信号干扰等原因造成的。

其次,一些基站的网络连接质量较差,导致数据传输速率缓慢和信号丢失的情况。

此外,一些基站的覆盖范围存在局限性,需要进一步扩大。

在检测过程中,我们还遇到了一些技术问题和困难,但我们的团队通过合作和沟通,成功克服了这些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向相关部门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改进建议。

首先,我们建议调整一些基站的天线位置,以提高信号强度和覆盖范围。

其次,我们建议加强基站之间的网络连接,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和信号质量。

最后,我们建议对一些基站进行扩建,以覆盖更广泛的地区。

这些建议已经被相关部门积极接纳,并将在未来的工作中得到实施和改进。

总的来说,我们的信号基站检测活动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我们通过全面的测试和测量,识别和解决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改进建议,以进一步优化信号基站的性能。

我们的团队在此活动中展现了专业的技术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认可和赞赏。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改进和提升信号基站的性能,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通信需求。

信号测试 工作总结

信号测试 工作总结

信号测试工作总结
信号测试工作总结。

近期,我们团队进行了一系列信号测试工作,以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这次测试中,我们遇到了一些挑战,但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以下是对这次信号测试工作的总结和反思。

首先,我们针对产品的各项信号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包括无线信号、网络信号、传感器信号等。

通过对信号强度、稳定性和传输速度的测试,我们发现了一些潜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这些测试不仅帮助我们发现了产品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也为我们提供了改进产品的方向和思路。

其次,我们在测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技术难题,比如信号干扰、数据丢失等。

这些问题给我们的测试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也促使我们深入分析问题的根源,并寻找解决方案。

通过团队的共同努力和合作,我们成功地克服了这些难题,为产品的信号稳定性和可靠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最后,通过这次信号测试工作,我们不仅发现了产品存在的问题,也积累了丰
富的测试经验和技术知识。

这些经验和知识将为我们未来的工作提供宝贵的参考和借鉴,也为产品的持续改进和优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的来说,这次信号测试工作虽然充满了挑战,但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我们相信,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创新,我们的产品在信号方面的表现将会更加出色,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同时,我们也会继续改进和完善我们的测试方法和流程,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感谢团队的辛勤付出和努力,让我们共同期待更美好的未来!。

4G网络专题总结报告

4G网络专题总结报告

2.3.1.1 网络问题短板定位及分析网管性能分析优化的工作内容主要为,根据高端优化项目制定的全局性优化策略以及多维度发掘的全局性短板,网管性能分析专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小区性能指标监控、输出质差小区,进行质差小区的优化方案制定和实施,以保障整网优化效果。

2.3.1.1.1 网管性能分析优化短板随着LTE网络的不断建设升级,网络覆盖也越来越健全,LTE网络的接入性、保持性等网管KPI的到很大的改善,但伴随着网络的扩大,用户也是飞速的增长,集中性的业务量以及干扰对网络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网管性能分析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优化分析:1、高负荷2、干扰➢高负荷指标分析随着用户数的高速增长,在密集城区的热点区域如高校、车站、商场等出现了小区最大连接用户数超出门限、利用率超高现象,由于其场景的特殊性,用户基数巨大,业务量也在不断的上升,导致该场景的覆盖小区处于高负荷状态,由此引发的接入、掉话、切换、拥塞等KPI问题会导致用户感知急剧下降。

因此如何精准定位网络问题,快速提出优化方案,有效利用现网设备,都是保障热点场景网络稳定与用户感知的关键。

1. 省公司感知高负荷定义:2. 高负荷小区趋势XXX从2017年4月4日起至今高负荷小区总数在1500左右,数量最多集中在周一~周四间,周五~周日间数量有所减少,在800-1000左右。

由于一天中出现高负荷小区也需要入库处理,因此每日较以往高负荷小区基数新增在60个左右,如下图所示:按照行政区域划分:(5月11日周四)按照场景划分:(5月11日周四)筛选4月4日至今,包括出现1次高负荷小区总数为6163个,其中仅出现1次的小区数为1675个,整体趋势如下图所示:用户数分布区间如下:➢干扰指标分析随着LTE建设逐步深入,无线环境也日趋复杂,网络干扰形势日趋严峻。

XXX网络规模大,结构复杂,网络负荷高,且外部干扰多。

通过多维度归纳分析,逐步细分干扰原因,针对性手段整治,为有效分析XXX干扰原因,对全网数据进行多维度归纳分析:3. 维度一:频段(F/D/E)主要干扰来自F频段,占比达到七成(69.3%)。

4g信号排查工作总结

4g信号排查工作总结

4g信号排查工作总结4G信号排查工作总结。

随着4G网络的普及,人们对于网络速度和稳定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作为网络运营商或者网络维护人员,对于4G信号的排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在日常的网络维护过程中,我们需要对4G信号进行排查和调试,以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顺畅性。

下面就来总结一下4G信号排查工作的一些关键点和经验。

首先,4G信号排查工作需要从硬件设备开始。

我们需要检查基站设备、天线、传输设备等硬件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如果发现硬件设备出现故障或者损坏,需要及时更换或修复,以保证信号的正常传输。

其次,我们需要对4G信号的覆盖范围进行排查。

通过现场测试和覆盖范围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4G信号的覆盖情况,包括信号强度、覆盖范围、盲区等情况。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对信号进行优化和调整,以提高网络的覆盖范围和稳定性。

另外,对于4G信号的干扰和障碍也需要进行排查和处理。

在城市中,很多因素都会对4G信号产生干扰,比如建筑物、电磁波、天气等。

我们需要通过专业的测试设备和技术手段,对这些干扰因素进行排查和分析,以找到解决方案,保证信号的正常传输。

最后,4G信号排查工作还需要对网络参数进行调整和优化。

通过对网络参数的分析和调试,我们可以对信号进行优化,提高网络的速度和稳定性。

这些参数包括小区配置、功率控制、干扰抑制等,通过对这些参数的调整,可以有效提高网络的性能。

总的来说,4G信号排查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

通过对硬件设备、覆盖范围、干扰因素和网络参数的排查和调试,我们可以保证4G网络的稳定性和顺畅性。

希望以上总结的经验能够对4G信号排查工作有所帮助,让我们的网络更加稳定和高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数名称信号范围结论
rssi1-96越大越好
rscp1-96越大越好
ecio1-65越大越好
wcdma_rssi(接受信号强度指示)
资料依据:
在CDMA网络中,RSSI的范围在-110dbm —-20dbm之间。

一般来说,如果RSSI<-95dbm,说明当前网络信号覆盖很差,几乎没什么信号;-95dmb<RSSI<-90dbm,说明当前网络信号覆盖很弱;RSSI〉-90dbm,说明当前网络信号覆盖较好。

所以,一般都是以-90dbm为临界点,来初略判断当前网络覆盖水平。

对比文档:
所以rssi的值越大越好
Wcdma_rscp
资料依据:
RSCP是指UE接收到的信号经解调、解扰和解扩后,得到的特定码道功率。

WCDMA系统中CPICH以特定功率发射,发射功率大小与负载无关,因此通过测量RSCP可对终端和NodeB间的传播损耗进行定量分析。

RSCP大小可粗略判断目标区域覆盖情况,如CPICHRSCP<-95dBm的区域,可直观认为可能存在弱覆盖问题。

对比文档:
所以rscp的值越大越好
wcdma_ecio
资料依据:
为什么规定EC/IO的值最低是-14DB
CDMA解调后能够有19或21的增益.标准规定EC/IO的值最低是-14DB就可以解调出来.
联通并没有规定最低的Ec/Io值为-14dB值。

一般我们将Ec/Io分成六个级别,如下:
Ec/Io>=-5 优秀
-5>Ec/Io>=-7 良好
-7>Ec/Io>=-9 一般
-9>Ec/Io>=-12 较差
-12>Ec/Io>=-15 非常差
-15>Ec/Io 可以认为没有覆盖。

我们一般以-12dB为可接收临界值。

小于-12dB,已经无法保证用户的用话质量。

为什么选择-12dB呢。

对于语音业务,为了保证通话质量,就是要保证比特错误率(BER,Bit Error Rate)值可以接收,解调器通常需要6 dB的Eb/Nt。

理想的噪声基底为-113dBm,如果Ec/Io为-12dB,则可以由10log(Ec/Io)=10log(Ec)-10log(Io)=-12dB,可得10log(Ec)=-125dBm,即接收机输入端的信号码功率为-125dBm。

假如接收机的噪声系数为3,则经过接收机,噪声功率变为
-110dBm。

语音对应的速率为9.6K,扩频增益为10log(BW/Rb)=21dB,经过扩频解调,噪声功率降为-131dBm。

这样码功率正好比噪声功率高6个dB,即Ec/Nt=6dB,原理如图1所示。

如果接收机的性能更佳或对语音质量的要求降低,所需的Ec/Nt就会越小,对应的
Ec/Io就越小。

对比文档:
开发板测试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