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成玉《忧伤的质量》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20年中考语文文学类阅读《活着的痕迹》练习及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文学类阅读《活着的痕迹》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0-14题。

(20分)活着的痕迹朱成玉①活着要有痕迹,哪怕很单薄的背影,也能碾成墨,在时光的册页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①老房子就要被拆掉了,我特意开车过来,看它最后一眼。

我曾经在这里生活了十多年,感情颇深。

院子里的每一棵果树,后山上的每一块石头,都在我的记忆里散发着芳香和光亮。

①樱桃树依然茂盛,我还清晰记得瘸腿的狗每日趴在樱桃树下纳凉,听到生人的脚步依旧会生猛地窜起来,假模假祥地吼几声。

当然,一根鸡骨头就会令它化敌为友,尾巴立马从垂挂的冰凌状态变成风车一样摇摆不停。

所有的铁栅栏和门窗都被贪心的人偷了去,就连火炕都被扒开,因为里面有几根铁条。

果树还在,只是结的果子又小又硬,无人问津地挂在枝头,任凭岁月摆弄。

①邻居们都已散落到城市的各个角落,终不得见。

吵闹声似乎还在,左边邻居小董,一天三顿酒,酒后歌声隆起,震得墙皮差点儿脱落;右边邻居汪婶儿是个大嗓门,心肠热得烧得开一壶水,不管谁家有个大事小情,总有她的身影飘来荡去。

她的小儿子四五岁的时候就像个小说家,说话有独一无二的“创意”一我吃了一根雪糕,我又吃了一根雪糕,我吃了一顿雪.....①和这些可爱的邻居们在一起,你的心是轻盈的,洁净的。

①看到荒芜落寞的老房子,我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那么多岁月留在这里,我的贫穷而又美好安静的时光,像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缓缓流过我的生命。

我漫长的生命,因为这.条小溪的洗礼,一直都是健康无虞的,我的心魂也在这洗礼中,始终洁净似云,温润如玉。

每个人都可以顺着一些痕迹找到一把回到童年的钥匙:从小追到大的哆啦A梦、日记本、相册、宠物..同学周华诚,出版了一本小书,叫《小世界》,他用相机把女儿周一朵的童年定格,里面荡漾着满满的亲情。

①心中有爱,活而有痕。

刘亮程在他的散文《今生今世的证据》里写道:“草,你要一年年地长下去啊。

土墙,你站稳了,千万不能倒啊。

房子,你能撑到哪年就强撑到哪一年,万一你塌了,可千万把破墙圈儿留下,把墙角的烟道和锅头留下,把破瓦片留下。

忧伤的质量 朱成玉阅读附答案

忧伤的质量 朱成玉阅读附答案
而那些沉沦和下坠,都是没有质量的忧伤。
有的忧伤是蒙蒙细雨,淋着每一个人,但我们都知道,这雨终究会停,终究会有一架彩虹,横空出世.把你和新生活连接起来。这就是有质量的忧伤。
有质量的忧伤,不光带给你美感,更重要的是不能带你坠落到深渊,而应该像一杯茶,虽然弥散着伤感的味道,但绝不沉沦,只是那么静静地与时光对峙,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抚慰?
(2)阿多尼斯和树的灵魂相通,彼此激励
(3)他的忧伤是有节制的,有质量的
作用(1)承上启下,与上文川端康成和下文众多自杀的诗人的忧伤形成对比(2)说明阿多尼斯的忧伤有质量,突出主题
【解析】
4.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这是一道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概括,有语句的品味,有结构作用的分析。考生应先明确考查的角度,然后有针对性的分析。B项,“作者对他是非常欣赏的”错误。第九段说“川端康成执着于‘美’的追求,自然抒写之哀美、女性抒写之悲美、死亡抒写之幻美,构筑了一个近乎苛刻的唯美文学世界”,由此可知,选项中“川端康成执着于美的追求,用哀美、悲美和幻美构筑了一个近乎苛刻的唯美文学世界”这一内容是正确的;第八段说“……但因为他最后自尽身亡,所以,我说他的忧伤是没有质量的”,第十段说“如果我的灵魂能与川端康成相遇,我只想问他那临终的眼里看到了什么,世界的哪一部分在绽放,哪一部分在慢慢熄灭”,从这些内容可知,作者对川端康成存在质疑,并非是“非常欣赏”,他认为川端康成的忧伤“没有质量”,会让人“沉沦和下坠”。A项,考查段落的作用,C项,考查文章的语言,D项,考查材料的安排以及文章的主旨,这三项的分析正确。
忧伤是诗歌的核,那份忧伤是让人浅尝辄止的,而非陷入和沉沦。可是写诗的人,有多少人把自己埋在自己的罂粟花田里。特拉克儿、马雅可夫斯基、叶赛宁、茨雏塔耶娃、海子、顾城、戈麦……

初一语文下学期阅读理解质量检测试题解析1

初一语文下学期阅读理解质量检测试题解析1

初一语文下学期阅读理解质量检测试题解析1一、七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1.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轮廓袁哲生①父亲一直是我最好的朋友。

②每当母亲用一些类似“牙青没有从最尾端挤出”“冰箱门没关紧”“看电视超过半个小时”等小事向我兴师问罪,并且总是将矛头转向我的成绩上时,我便知道,夜里,父亲又会来到我的房间。

③父亲个性中有一种非常腼腆的特质。

他总是等我和母亲都睡着以后,才蹑手蹑脚地轻轻扭开门把,走进我的房间,在小书桌的台灯底下压一张纸条。

偶尔,在情况较糟的时候,父亲会在纸条上用歪斜支离的字述写下“忍一时,凤平浪静”与我共勉;这句话成了我们彼此之间的默契,那表示父亲知道在我和他一样敏感而容易受伤的心灵中,又遭受了一次无情的考验。

在父亲要来的那个晚上,临睡前,我总是记得检查一下房门是否上锁了,从来没有失误过。

④曾经有过几回,父亲来的时候我并未睡着,我听到父亲用力握住门把,再缓缓转开的声音,便立刻翻过身去面向墙壁球着眼睛。

尽管父亲极力不愿发出声响,我还是听到一双塑胶拖鞋在黑暗中静静地走向书桌,然后是纸张摩擦桌面的客本声,父亲沉重的呼吸……有时,父亲会拉开椅子,把台灯扭开一一点点亮,然后坐在我的书桌前沉默不动,过了好一会儿,才靠上椅子,离去前,父亲会替我把桌上的书本和作业簿摆放整齐,然后才扭熄台灯。

在那一刻,我的眼前又恢复成一片黑暗。

⑤我从不知道父亲坐在我的椅子上时,心里在想些什么;我也从来不敢抬起头来,用一声叫唤,或者两道清醒的日光来打破沉默。

也许我没有勇气,怕自己会在父亲面前哭起来;更让我恐惧的是,若不幸看见父亲的眼角也含着泪光,默默地坐在我的书桌前,我该如何面对那种时刻?⑧高三那年,是我生命中的第一个难关。

当时,在我不觉生命有何可喜的脑海里,的确曾经生起过轻生的念头。

我不知道父亲是否经历过高考的压力,不过,在那没完没了的一年里,的确只有父亲曾经察觉到我失去生活勇气的念头,⑦接近高考的某个夜晚,我正在教室里做考前冲制,日光打管把救室照得明亮而冷清、同学们都埋首书桌、互不交谈。

朱成玉《钓不到鱼,就去够苹果》阅读练习及答案

朱成玉《钓不到鱼,就去够苹果》阅读练习及答案

29、有人说文章的标题《钓不到鱼,就去够苹果》很好。

请你分析这个标题好在哪里?(2分)
30.读了本文,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三)阅读(20分)
24.(2分)书写正确、规范、工整即可。

意对即可
25(3分)“我”因受高考落榜的打击而萎靡不振,父亲利用一次钓鱼中与我的谈话,使我走出阴霾,有了复读的愿望和勇气。

(起因、经过、结果各1分)
26.(3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命运中的“苦难”比作“盐”,把能使我们坚强比作补钙,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父亲的话给了我很大的触动,表达了我对父亲的理解与感激之情。

27.(4分)语言、神态、动作描写,表现了父亲因为“我”走出困境而满意欣慰的心情。

(描写方法写对2个即可得分)
28.(4分)父亲是一个爱护子女,善于教育子女的人(结合原文2分略,人物形象2分)。

29.(2分)文章的标题生动形象,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让读者急于了解所发生的故事;扼要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富有哲理,暗示了文章的主题。

(一点1分,两点2分,意思对即可)
30.(2分)示例:生活不是风平浪静的,我们不能悲观消极,而应该用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这样,才能迎来美好生活。

七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模拟质量检测试卷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模拟质量检测试卷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模拟质量检测试卷答案一、七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润雨郑若瑟①室外讨厌的绵绵阴雨,增添我几分烦躁,时已接近黄昏,该是妻下班、儿放学来医院探望的时候,这是一天仅有的聚会,可得到片刻的幸福感。

老天不作美,恐怕盼了整天的希望又落空了。

不过,娇妻爱儿就是冒雨而来,我也会嗔怪:雨淋伤风感冒,不值得。

②整天看到的是不顺眼的各式病人,碰到的是带口罩冷漠的医生护士。

房中的来苏水味太刺鼻,谁说入芝兰之室久之不闻其香,但房里的药味却越来越浓重,令人欲呕,特别是心绪烦时。

很想到房外去吸点新空气,可是,躺在床上身不由己。

③同房是个被电触的儿童,做了多次手术,切去了坏死肉,植皮补伤口。

除了吃和睡就是痛楚的哭声,护理他的父亲整天陪流泪,恨不得把爱儿的痛楚移在他身上,就是再加十倍,他也乐意接受。

他买了不少玩具,讲了不少神话离奇故事,企图减少爱儿的哭声。

虽然帮不了什么忙,他仍然不遗余力地做。

④今天要做大型手术,得输血。

因为多天来医药费用太多,他再也付不起买血的钱,要求医生把自己的血输给儿子,医生见他虛弱,怕引起虚脱,他跪下求医生,只要医好儿子,自己就是死了也不悔。

窗外雨势渐猛,簌簌地溅落下来,打在隐约在灰暗中的建筑上,打在形色匆匆的雨伞上。

⑤天下父母心皆同,这是天性。

自己又何尝不是。

对儿子的爱心唯天可表,剖开来是十足真挚、毫无半点虚假。

就是现在有病住院,也渴望能睹儿子一面,仅仅片刻相晤,也是感到心满意足,超值安慰。

⑥“父亲无微不至呵护儿女,随处可见。

儿子回报年老父母的孝行,相对起来,有一半就叫人赞不绝口。

”我摇摇头感叹,心中浮上内疚。

⑦自从自己能够独立经营,自讨生活,且稍有发展后,对没有给他传下财富的老父亲看得有点碍眼,有时见解不同甚至会发脾气,父亲唯唯,不敢吭声。

⑧难道天下做儿子的都是应该合情合理地从父母身上得到爱,而不必回报孝敬吗?自己的儿子将来也是这样待我么?我陷入深思。

东北三省三校(哈尔滨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东北三省三校(哈尔滨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哈尔滨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18年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先后开通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中国艺术及其精神随之传至世界各地,并为世界艺术发展贡献着智慧。

《中国艺术如何影响世界》一书,主要将中国绘画艺术置于西方绘画艺术的坐标系中,从“东学西渐"的角度重点审视和探讨了国艺术对世界艺术的影响和贡献。

本书认为西方一部分有重要影响的画家,之所以在创作中能取得辉煌的成就,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了中国绘画的深刻影响。

传统西方绘画用面表现物象,而中国绘画用线表现物象,空中的云、河中的水本来无线,但画家都用线条来表现。

至近现代,西方画家的作品凡有新意者,大多是改面为线而创作的,这是画家们借鉴中国绘画艺术得来的益处。

中国绘画艺术对世界艺术的影响,说到底是对中国之外的绘画创作者及其作品的影响。

本书中,作者以毕加索的画作为例展开论述。

毕加索早期的绘画以写实为主,但后来,他的画作以线条作为绘画的语言,笔法写意,绘画风格由具象转为抽象,实现了从画“形”到画“意”的转变。

这和他长期临摹中国画和倾心于中国绘画所倡导的价值追求颇有关系,毕加索曾赞许道“谈到艺术,第一是你们中国人的艺术”。

而用线条造型,正是中国绘画艺术影响到和区别于其他风格绘画艺术的显著标志。

本书认为,西方绘画注重科学原理,中国绘画则更讲究哲学精神。

因此,西方绘画重在写形,强调视觉享受或冲击力;一而中国绘画重在写心、畅神,强调人格的修炼、性情的抒发、思想的表达。

也就是说,在中国绘画理论视域中,绘画不过分强调描绘对象的真实与否,即不仅要画见到的“实”的东西,同时还要画见不到的和那些想象的“虚”的东西。

西方画家们仅在近一百年前,才领会其奥妙,而中国的画家们,一千多年前就已经在创作中自觉践行了这种理论。

笔者认为,深入挖掘中国艺术对世界艺术的影响和贡献迫在眉睫。

部编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专题 爱(1) (含答案)

部编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专题 爱(1)  (含答案)

第五专题爱命题剖析也许岁月将往事褪色,或许空间将彼此隔离,但爱却不会因岁月苍老,因空间消散。

漫漫人生路,爱,是亲情的呵护,是友情的牵挂,是师生的鼓励……是爱,让我们安心行走在人生的路上;是爱,让我们一路前行不孤单。

回首那有爱的岁月,充满的是温馨与幸福。

写作此类主题作文的主要目的在于呼唤考生的爱心,让他们懂得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懂得表达情感,学会去爱;懂得感受爱的温馨和幸福,学会感恩。

命题核心词:成长经历记忆感激呵护写作探究[2017·广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阳光让美丽之花绽放,关爱让幸福之花绽放,拼搏让理想之花绽放,奋斗让青春之花绽放,奉献让……请以《________________悄然绽放》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②文体不限(有明显的文体特征),诗歌除外;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用规范字书写;④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⑤不少于600字。

创新立意法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题目是一个主谓短语,谓语部分已经呈现了出来,需补充的是主语部分,补充的内容可以是一个词语,也可以是一个短语。

题目前的提示语,给出了横线上补充的词语的参考示例,可以直接选用提示语中的“阳光让美丽之花”“关爱让幸福之花”“拼搏让理想之花”“奋斗让青春之花”,也可以另选对象,如“信任让理解之花”“自信让成功之花”“善良让爱心之花”,还可以补充“青春”“文明之花”“好家风”“美”“勇敢”“个性”“生活的诗意”等。

给横线上补充内容的过程,就是确定最佳立意、明确写作内容的过程。

因没有文体限制,可写记叙文、小小说、散文、戏剧等,也可以写成书信、日记、访谈等。

但我们不鼓励一味地文体创新,毕竟那是“末”,“本”在于对生活的体验、对人生的感悟。

立意一:关爱让幸福之花悄然绽放。

在爸妈的疼爱中,“我”的童年是金色的;在老师的关爱中,“我”的童年是美好的;在同学的关心中,“我”的童年是快乐的……立意二:拼搏让理想之花悄然绽放。

高中生优秀阅读题及答案精选1

高中生优秀阅读题及答案精选1

高中生优秀阅读题及答案精选11. 朱成玉《屋顶》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屋顶朱成玉我来自人间,我是一团善良的骨肉,我手持艾蒿,我爬上屋顶。

我把浩然之气做成一支簪子,插在家的发髻上。

屋顶,是我最好的安放月光的地方。

思念的月光,总是很滑,顺着你的脊背,一不留神就溜进心里去。

我循环反复地播放一首思乡曲,今夜,我的屋顶,定是月光皑皑。

我没有其他浪漫的法子,只能带着心爱的人,爬上屋顶。

我的美好都是假设的,把月光载剪,为她做一件婚纱;把星星打捞,为她串一条项链,这些虚设的美好,竟然也会让她流出泪水。

她说,她爱这屋顶。

父亲打来电话说,屋顶上的瓦碎了一块,他正准备爬上屋顶,把那块碎瓦换掉,不然下雨天屋子该漏雨了。

我担心他的安危,毕竟七十多岁的人了,我让他挺过这两天,过几天我请假回去弄。

他说他听了天气预报,这两天有雨,漏雨的屋子可要不得,弄不好就哗啦啦地把好日子都给漏掉了。

父亲有听天气预报的习惯,喜欢对每天的天气了如指掌,我不明白他为何要如此执着,他说一个人,难道不应该关心天气吗?天气就是老天的脾气啊,咱得随时留意着,不然他哪天发了牌气,你们都还蒙在鼓里呢!对自然的敬畏,让父亲的骨头里,又多了一样钙质。

父亲担心着一块碎瓦,我担心着父亲的身子,他再也无法直起的腰身,爬上屋顶,会是一种怎样的艰难!可是,我在想象这个画面的时候,除了担心,还有一种骄傲的情怀,我仿佛看到一面旗帜的冉冉升起,是的,我可以把父亲比喻成旗帜,他并不伟大,他只是让我降生,让我长高,让我善待世界,这便足够。

父亲执拗地在我回家之前,把那块碎瓦换掉了。

还好,他安然无恙。

我命中的旗安然无恙,屋顶安然无恙。

顾城说:人的责任是照顾一块屋顶,在活的时候让它有烟。

屋顶有烟,我就知道尘世安稳,就能想到亲人们安详的睡姿,能听见一会拢起一会散开的鼾声,能想到多年前养过的一只狗,怀抱一只充满脚气的棉拖,摊卧如泥。

看吧,这就是我们的尘俗,那里有我们想要的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忧伤的质量
朱成玉
看《歌手》,李健在评价迪玛希的时候,说了一句“他的忧伤很有质量”,他说迪玛希的眼睛里有光,有不同于他年龄的故事,那里面有深深的忧伤。

本来是一句调侃,我却听出了不一样的东西。

忧伤也可以有质量吗?
我想是的。

多少美妙的诗和歌都弥漫着忧伤的味道,让人痴迷不已。

把忧伤变成诗,把忧伤变成歌,这都是有质量的忧伤。

而那些沉沦和下坠,都是没有质量的忧伤。

有的忧伤是蒙蒙细雨,淋着每一个人,但我们都知道,这雨终究会停,终究会有一架彩虹,横空出世.把你和新生活连接起来。

这就是有质量的忧伤。

有质量的忧伤,不光带给你美感,更重要的是不能带你坠落到深渊,而应该像一杯茶,虽然弥散着伤感的味道,但绝不沉沦,只是那么静静地与时光对峙,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抚慰?
人们善饮忧伤,不是为了最后解脱的醉,而是那忧伤里,浮着沁人心脾的茶香,那不是沉沦,而是拯救。

我想到川端康成的忧伤,那是不可一世的忧伤,令人心碎到骨子里的忧伤,但因为他最后自尽身亡,所以,我说他的忧伤是没有质量的。

川端康成执着于“美”的追求,自然抒写之哀美、女性抒写之悲美、死亡抒写之幻美,构筑了一个近乎苛刻的唯美文学世界。

而最终的殉美而亡,便是对此的最佳诠释。

如果我的灵魂能与川端康成相遇,我只想问他那临终的眼里看到了什么,世界的哪一部分在绽放,哪一部分在慢慢熄灭。

我想,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在那即将关紧眼帘的刹那,永恒的美还在缓缓流淌……
但也仅此而已。

我不会与他太过寒暄,我回转过身,捻了二两质量上好的忧伤,我要带着,去岁月里浅斟低吟。

我把忧伤看成一种气质。

它可以是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可以是对生命的一种敬畏,可以是永无止境的对美的追寻。

阿多尼斯在一首诗中写过:
“但愿我有雪杉的根系,我的脸在忧伤的树皮后面栖息。


他看出了一棵树的忧伤,那么,他必然也是忧伤的。

只是,这忧伤是绿色的,是有营养的,他和树的灵魂彼此给予着深深的激励。

所以,他才可以把忧伤豢养在他“孤独的花园”里,有节制地生长着。

忧伤是诗歌的核,那份忧伤是让人浅尝辄止的,而非陷入和沉沦。

可是写诗的人,有多少人把自己埋在自己的罂粟花田里。

特拉克儿、马雅可夫斯基、叶赛宁、茨维塔耶娃、海子、顾城、戈麦……
在诗人的史册上,列着一长串的自杀清单,这是以生命为代价哺养的忧伤,是没有质量的忧伤,是堕落的忧伤。

写了多好的诗又有何益?战胜不了自己的绝望,便不配给别人带来希望。

一个朋友年纪轻轻就已经是特级教师了,可是有一天,忽然辞了职去一个乡村支教,所有人都不解。

她说,因为有一天,她看到了那个乡村的照片,照片上的天空,蓝得让人沉迷;还有那蓝天下孩子的眼睛,那些忧伤的有些绝望的眼神,让她动客。

她说她感知了那些忧伤,她要走进那些忧伤里,她要把那些忧伤里绝望的灰都变成渴望的光。

她只不过是遵从了自己的心而已。

她的拯救,让那一片忧伤变得有了质量。

她在给我的信中,特意关照了我忧伤的特质——
“你看起来那样忧伤,在绚烂的阳光里这多么不合时宜……你可以忧伤,但不能一滑到底……”
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开篇用李健对迪玛希调侃式的评价,引出所要探究的人生命题,并以“忧伤也可以有质量吗”引发读者的思考。

B. 川端康成执着于美的追求,用哀美、悲美和幻美构筑了一个近乎苛刻的唯美文学世界,作者对他是非常欣赏的。

C. 本文运用了比喻、比拟、排比等修辞,使得语言形象生动,富有画面感。

同时,综合使用整句和散句,使得文章兼具整齐和错落之美。

D. 文中引用了特级教师支教的事例,说明了有些“没有质量的忧伤”也可以被改变,并启迪人们,不要沉沦于个人的忧伤。

5. 结合全文,概括“有质量的忧伤”的特点。

(5分)
6. 请分析画线句“但愿我有雪杉的根系,我的脸在忧伤的树皮后面栖息”的含义及作用。

(6分)
4. B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这是一道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概括,有语句的品味,有结构作用的分析。

考生应先明确考查的角度,然后有针对性的分析。

B项,“作者对他是非常欣赏的”错误。

第九段说“川端康成执着于‘美’的追求,自然抒写之哀美、女性抒写之悲美、死亡抒写之幻美,构筑了一个近乎苛刻的唯美文学世界”,由此可知,选项中“川端康成执着于美的追求,用哀美、悲美和幻美构筑了一个近乎苛刻的唯美文学世界”这一内容是正确的;第八段说“……但因为他最后自尽身亡,所以,我说他的忧伤是没有质量的”,第十段说“如果我的灵魂能与川端康成相遇,我只想问他那临终的眼里看到了什么,世界的哪一部分在绽放,哪一部分在慢慢熄灭”,从这些内容可知,作者对川端康成
存在质疑,并非是“非常欣赏”,他认为川端康成的忧伤“没有质量”,会让人“沉沦和下坠”。

A项,考查段落的作用,C项,考查文章的语言,D项,考查材料的安排以及文章的主旨,这三项的分析正确。

5. ①予人美感但不让人沉沦绝望的忧伤
②富于气质的忧伤:或悲天悯人,或敬畏生命,或不断寻美
③有疗救作用的忧伤:富于营养,给人(自己,他人)希望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结合全文,概括‘有质量的忧伤’的特点”,这是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和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

首先要到文中圈出与“有质量的忧伤”相关的内容,然后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

第四段“而那些沉沦和下坠,都是没有质量的忧伤”,第六段“有质量的忧伤,不光带给你美感,更重要的是不能带你坠落到深渊”,可见有质量的忧伤给人美感,但不会让人沉沦下坠绝望;第十三段“我把忧伤看成一种气质。

它可以是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可以是对生命的一种敬畏,可以是永无止境的对美的追寻”,可见有质量的忧伤是富于气质的,可能是悲天悯人,可能是敬畏生命,也可能是对美永无止境地追寻;如“这忧伤是绿色的,是有营养的,他和树的灵魂彼此给予着深深的激励。

所以,他才可以把忧伤豢养在他“孤独的花园”里,有节制地生长着……她的拯救,让那一片忧伤变得有了质量……她要走进那些忧伤里,她要把那些忧伤里绝望的灰都变成渴望的光”,可见有质量的忧伤具有疗救的作用,它富于营养,给自己、给他人以希望。

考生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6. 含义(1)生命的基础是深厚的,可以给生命以滋养
(2)阿多尼斯和树的灵魂相通,彼此激励
(3)他的忧伤是有节制的,有质量的
作用(1)承上启下,与上文川端康成和下文众多自杀的诗人的忧伤形成对比(2)说明阿多尼斯的忧伤有质量,突出主题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分析画线句‘但愿我有雪杉的根系,我的脸在忧伤的树皮后面栖息’的含义及作用”,本题既考查句子的含义,也考查句子的作用。

理解句子含义,可以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结合文章的语境和句子的特色去品味。

“但愿我有雪杉的根系,我的脸在忧伤的树皮后面栖息”,“根系”是指生命的基础,“雪杉”指生命,生命的基础深厚,可以给生命以滋养;“我的脸”指的是人的思想和灵魂,“在树皮后栖息”是说阿多尼斯的思想与树的灵魂是相通的。

把握了关键词的意思之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如后文说到“他看出了一棵树的忧伤,那么,他必然也是忧伤的。

只是,这忧伤是绿色的,是有营养的,他和树的灵魂彼此给予着深深的激励。

所以,他才可以把忧伤豢养在他‘孤独的花园’里,有节制地生长着”,这就说明他的忧伤是有节制的,是有质量的忧伤。

第二个问题,句子的作用题,这是阿多尼斯的话,他的话中体现出的是有质量的忧伤,这与上文川端康成以及下文众多因忧伤而自杀的诗人形成鲜明的对比,从结构上来看,这句话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位置定位,句段在文中、段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也不同,这是首先要考虑
的。

然后把握句段的基本内容,这是答题的前提和基础,接着就要抓住句段与上下文的联系,这是答题的关键,最后还要把握常见的答题模式。

内容上,写了什么(强调了什么),抒发了什么感情,进一步写出了什么(题旨或作者意图)。

结构上,要根据位置思考,比如本题设题的句子在文章的中间,故可以从承上启下的角度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