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汇林、营造林作业设计报告
碳汇林2014年度造林作业设计.doc

1、作业设计说明书; 2、作业设计各建设类型统计表; 3、项目建设位置示意图; 4、小班现状图; 5、小班造林作业设计图。
二、作业设计依据 .................................................. 7 三、作业设计原则 .................................................. 8 四、碳汇造林工程量 ................................................ 9 五、造林作业设计布局 .............................................. 9 六、造林类型设计及树种选择 ........................................ 9
(一)造林类型设计 ................................................9 (二)树种选择 ...................................................10 七、营林技术设计 ................................................. 10 (一)造林技术 ...................................................10 八、减少碳泄漏的措施 ............................................. 13 九、森林与环境保护措施 ........................................... 14 (一)森林保护措施 ...............................................14 (二)环境保护措施 ...............................................14 十、项目建设工程量及物资需要量 ................................... 14 (一)、建设工程量 ................................................14 (二)、苗木需要量 ................................................15 (三)、肥料需要量 ................................................15 (四)、附属设施 ..................................................15 十一、投资概算 ................................................... 16
新江实验林场碳汇林建设示范造林设计

项 目 实 施 地 点 在 黑 龙 江 省 森 林 与 环 境 科 学 研 究 院 新 江
实 验林场 。 新江 实验林场 地处松 嫩平原 腹地 , 嫩江 中游东 岸 , 讷 河 市 西 南端 5 m。 、 、 三面 与 兴旺 鄂 温 克族 乡相 5k 东 北 西
1 5d > 0℃年积 温 25 81 ; 1 , 1 9 . ℃ 年平 均降 水量 4 0m 3 m。
2 碳汇 造林设计 21 林 班 、 种 及 面 积 . 林
草甸 黑钙 土 , 土层 厚度 2 ~ 0e O 3 m。
24 混 交 类 型 .
241 银 中杨与胡 枝子 株间混 交 。 中杨 与银 中杨株 行 距为 .. 银 2mx 胡 枝子 与胡 枝子 株行 距为 2rx 3m, 3m。 e
面 提 出 了 一 整 套 的 技 术措 施 , 对 其 项 目效 益 进 行 评 价 。 并 关键词 碳汇 林 ; 设示 范 ; 建 造林 设计 ; 江实验 林场 新
中图分 类号
F 2 36
文献 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10 — 7 9 2 1 )2 0 2 一 1 0 7 5 3 (0 1 1 — 2 0 O
1 自然 概 况
效益 , 培肥 地 力 , 一举 多赢 。 222 银 中杨 与 沙 棘 混 交 碳 汇 林 模 式 。 棘 是集 生 态 、 .. 沙 经 济、 社会 效益 于 一身 的植 物 , 仅抗 逆性 强 , 应 的范 围广 , 不 适 是干旱 地 、 荒地 、 沙 盐碱 地造 林 的首选树 种 , 而且沙 棘 的萌蘖 力强 , 防止 土壤冲 刷 , 土壤 改 良 、 土保持 的好 树种 。 可 是 水
林业碳汇可行性研究报告

林业碳汇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重,碳排放管理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
林业碳汇作为一种重要的碳排放管理手段,成为了各国政府和环保组织倡导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森林的种植和保护,能够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在树木中,实现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的目标,从而达到环境保护和气候变暖缓解的双重效果。
因此,对于林业碳汇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推动全球环保事业以及减缓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旨在对林业碳汇的可行性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为各国政府和环保组织在制定政策和推广实践中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了文献综述、调研访谈、数据收集和模型分析等方法。
首先,对于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综述和分析,了解了全球各国在林业碳汇方面的政策和实践情况。
其次,对于全球范围内的一些成功案例进行了实地调研和访谈,了解了不同地区的林业碳汇实践经验和管理模式。
接着,收集了相关的碳排放和固碳数据,并利用模型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最后,对于各国不同类型的林业碳汇项目进行了可行性评估,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和推广措施。
三、碳汇管理模式1. 森林资源管理模式针对不同地区的森林资源特点,可以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
在一些林木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采取集约式的森林种植和经营管理模式,保护和扩大现有的森林面积。
而在一些退化或者荒地地区,可以采取生态修复的方式,通过种植抗旱抗盐树种来进行生态恢复和CO2固定。
2. 林业碳汇项目模式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林业碳汇项目主要包括了森林保护、森林植树和造林、生态修复、林业废弃物的处理等多种项目类型。
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合的碳汇项目类型,进行统筹规划和管理。
3. 技术手段模式在碳汇管理过程中,可以运用先进的遥感技术、GIS技术、大数据分析等多种技术手段进行资源勘察、效益评估和监测管理,提高林业碳汇项目的规划和执行效率。
四、碳汇项目风险在森林碳汇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也会面临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某年造林营林绿化工作报告

某年造林营林绿化工作报告尊敬的领导和各位同仁:某年,我们在造林营林绿化工作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在全市绿化工作的指导下,我们按照《国家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6-2035年)》的要求,积极推进绿化工作,以绿化美化城市,提高生态环境为目标,全力提升公园绿地和城市街区绿化景观的品质,以实际工作效果回报广大市民对环境保护的支持和认可。
一、造林工作在某年的造林工作中,我们共完成了XX万亩的造林任务。
主要造林面积集中在市区及外围乡镇,包括道路、公园、企事业单位绿化等领域。
在林木品种的选择上,我们注重营造生态多样性,适宜的林木种类有松树、柏树、柳树等。
我们在造林前,充分了解市场需求,针对人们的需求安排新品种增加市场收益。
同时,我们还考虑到树种适应能力和生态环境,避免在含煤建筑基础下种植树木,这样可以避免筑路和道桥破坏树木。
二、绿化工程在某年的绿化工程方面,我们共完成了XX公里街道、XX小区及公园的绿化任务。
我们秉承“打造绿色城市,美化城市空间”的理念,注重建立宜居城市环境。
在设计上,我们加强了公共绿地的整体设计,秉承“绿化、环保、艺术、文化”的设计思路,注重人文环境划分和提升。
我们在栽培绿色植物时,尽可能地选取具美视觉效果和人体健康有益的绿植,例如花卉、草坪及周边景观绿化等,增加城市空间格调和品质。
三、营林管理在某年的营林管理工作中,我们采用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提高了绿化地的管理水平。
我们建立了良好的制度和管理措施,加强了保护工作,并且加强维修和更新工程。
同时,我们对道路绿化防护设施,如绿篱、护栏、栅栏等进行维护,保持设施整洁有序。
我们加强了固定异常红树林威胁和动力损坏风险的管理,还加强了设施和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公共绿地系统有序、完好。
通过某年的工作报告,我们看到了造林、营林、绿化工程等方面的巨大成就,这是由全体员工无私奉献和共同努力共同取得的。
工作中我们也逐步发现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不间断地改善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更好地为民众提供绿色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
201X造林营林绿化工作报告

201X造林营林绿化工作报告201X造林营林绿化工作报告工作汇报201X造林营林绿化工作报告(完)工作报告绿化林营林201X造林营林绿化工作报告(一)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优化我镇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我镇严格按照区府办370号《市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森林资源“双增”目标责任制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区林发【XX】16号《市区林业和园林管理局关于下达XX年造林绿化计划任务的通知》及相关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宣传发动,认真制定规划,投入资金近十万余元,到目前为止,全面完成二oxx年度造林营林绿化任务。
现将今年我镇造林营林绿化工作总结如下:一、强化责任接到造林营林绿化工作文件后,召开了各村(社区)主任专题会议,传达了文件精神,成立专项工作领导组,负责全镇造林营林绿化的规划、管理、指导、协调、考核、督查等工作,领导组办公室设在林业工作站,具体负责宣传、指导、验收等日常工作。
各村(社区)务必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落实专人负责,到各社宣传组织实施等相关工作,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并与各村(社区)签定造林目标责任,将以区林业和园林管理局验收结果纳入年终考核,对完成目标任务的村(社区)年终考核加一分,未完成目标任务的村(社区)年终考核扣一分。
二、广泛宣传充分利用宣传车、标语、条幅、会议等各种宣传媒体和宣传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造林营林绿化宣传活动,大力宣传造林营林绿化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进展成效。
通过加大舆论宣传,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造林营林绿化意识,加快推进我镇生态林业建设步伐,促进我镇生态型林业产业健康发展。
并要求各村(社区)结合本村实际,因地制宜,广泛宣传,搞好造林营林绿化工作,三、落实情况今年我镇按时超额完成了上级下达的造林任务2980亩,完成林业造林任务3050亩,其中落实成片及零星造竹150亩,以沉香、新和为主的巨桉短周期工业原料林500亩(商品林主伐造林巨桉、杉木3.07亩),以、为主的柑桔10500株,特色经济林 200亩,以、、为主的珍稀树种200亩。
碳汇林营造林作业设计报告

碳汇林营造林作业设计报告一、引言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碳汇林作为一种有效的碳减排方式备受关注。
同样,营造林也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意义。
本报告旨在针对碳汇林和营造林这两项作业,设计一种可行的方案,以实现碳减排和有效的土地保护。
二、碳汇林作业设计方案1.碳汇林概述碳汇林是指通过种植具有较高净固碳能力的树种,促进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减排和固定,以达到减缓气候变化的目的。
碳汇林通常种植在原有退化的森林地带或农田,并采用多树种混交的方式,以增加树种多样性和林分稳定性。
2.碳汇林作业实施方案(1)根据当地土壤状况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种植的树种。
优先选择具有快速生长和耐干旱性强的树种,如杨树、柳树等。
(2)进行充分的土壤改良工作,增加土壤肥力和保水能力,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3)合理制定栽植方案,采用多树种混交的方式,避免单一树种的成林,以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4)定期进行林分管理工作,包括修剪、修枝、施肥和除草等,以促进树木生长和生态系统恢复。
三、营造林作业设计方案1.营造林概述营造林是指通过人工培育林木,创造出具有经济和生态效益的人工林区。
营造林主要包括造林、抚育和经营三个阶段,其中造林是重点和基础。
2.营造林作业实施方案(1)制定合理的造林计划,包括土地选择、树种选择和栽植密度等。
土地选择应优选退耕还林的农田或不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土地,树种选择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进行合理选择。
(2)进行适时的园地准备工作,包括前期的疏伐、清理和整地等,以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3)根据造林计划进行树木的育苗和栽植工作。
育苗时应注重种苗的选择和培育,栽植时应注意栽植的技术要点,确保苗木的成活率。
(4)抚育期间进行及时的林木护理和管理,包括定期的修剪、病虫害防治等,以提高林木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5)经营期间进行合理的经营管理,包括优质木材的采伐和销售,以提高经济效益。
四、总结碳汇林和营造林是两种不同的林业作业,但都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可行性设计

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可行性设计一、项目背景和概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加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
碳汇项目是一种通过保护和管理林木资源,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和存储,以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项目。
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旨在通过发展碳汇林场和CO2排放减少策略,实现碳减排的同时获取经济效益。
二、项目目标和利益相关者分析1. 项目目标- 通过林业碳汇项目,实现温室气体的减排,对抗全球气候变化。
- 开发具有经济效益的碳汇林场。
- 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并为当地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
2. 利益相关者分析- 政府部门:政府负责制定相关政策,并提供项目资金支持,以推动林业碳汇项目的发展。
- 科研机构:科研机构负责对林业碳汇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评估,并提供科技支持。
- 农民和土地所有者:林业碳汇项目可以为农民和土地所有者提供经济收益,同时改善土地质量和水源保护。
- 投资者:投资者可以通过支持林业碳汇项目获得长期稳定的回报。
- 环境保护组织:环境保护组织关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支持和监督林业碳汇项目的发展。
三、市场分析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碳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各国政府和企业都在寻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途径,因此碳汇项目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1. 国内市场- 中国是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之一,政府高度重视碳减排工作,为碳汇项目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潜力。
- 林业碳汇项目在中国已初步发展,但仍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 政策支持:中国政府发布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碳汇项目发展的政策,为项目的可行性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 国际市场- 国际碳市场发展迅速,许多国家都在实施碳排放交易制度。
- 国际碳市场的需求超过供给,因此国际碳市场的价格相对较高,为投资者提供了较好的回报。
四、技术可行性分析开发林业碳汇项目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以实现碳吸收和存储的最大效果。
1. 碳汇林场建设技术- 种植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树种,提高森林碳吸收能力。
林业碳汇项目建设情况汇报

林业碳汇项目建设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国林业碳汇项目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应对气候变化、改善生
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下将就我国林业碳汇项目建设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国林业碳汇项目建设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林业碳汇
项目的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时,各地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实际的林业碳汇项目模式,推动了项目建设的快速发展。
其次,林业碳汇项目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通过大力推进造林绿化工程,加
强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有效提高了森林碳储量,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
同时,林业碳汇项目也为农民增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再次,林业碳汇项目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是项目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导致一些地区项目进展缓慢;二是一些地方存在林业资源过度开发和滥伐现象,影响了林业碳汇项目的长期效益;三是一些地方在项目建设中存在管理不到位、监督不力等问题,影响了项目的实施效果。
最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林业碳汇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强对项目的监督
管理,推动项目建设取得更大成效。
我们将继续加大对林业碳汇项目的投入,加强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推动林业碳汇项目建设迈上新台阶,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我国林业碳汇项目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
们将进一步加大对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解决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推动林业碳汇项目建设取得更大成效,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造林作业设计设计单位:建设单位:项目名称:博罗县2018年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造林作业设计建设单位:法定代表人:规划设计单位:法定代表人:设计证书编号:项目负责人:作业设计人员:审核人:前言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成为当今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外交领域的热点。
应对气候变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
应对气候变化是一项全新的惠及全球、全人类的伟大事业,需要全社会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
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已被纳入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进程。
通过植树造林、加强森林经营增加碳汇和保护森林减少排放是国际社会公认的未来30-50年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成本较低、经济可行的重要措施。
广东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是指以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对广东现有宜林荒山荒地、疏残林(残次林)、低效纯松林和布局不合理的速生林采用人工造林、套种补植、更新改造、封山育林等营林工程措施,从而增加森林面积、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森林的碳密度、碳储量,提升森林自身防范火灾的能力,减少森林碳排放、碳损失,达到增加碳汇、提升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一项重点生态工程。
根据广东省林业厅《广东省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2012-2015年)》,我县从2018年起至2015年连续四年,需完成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任务913300亩,其中:人工造林201500亩,套种补植220100亩,更新改造90700亩,封山育林401000亩。
其中2018年需完成113075亩,包括人工造林35375亩、套种补植55025亩、更新改造22675亩。
资金来源由省财政专项资金和地方配套组成。
省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建设资金采取面上补助和竞争性分配奖相结合方式进行分配,我县作为17个中标单位之一,省财政按每亩350元标准进行奖补。
目前,省财政厅已分二批全部下达我县2018年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建设资金3958万元。
为了做好我县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博罗县林业局于2018年3~4月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完成了2012-2015年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总体规划,把建设任务分解落实到山头地块,并建立了小班数据库。
为了进一步规范和细化落实建设任务,博罗县林业局委托具林业调查设计资质(丙级)的博罗县森源绿林服务有限公司进行项目造林作业设计。
受建设单位委托,博罗县森源绿林服务有限公司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在县林业局有关人员的协助下,进行造林地实地调查,收集相关资料,编制了《博罗县2018年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造林作业设计》。
本作业设计建设工程量为113075亩,其中:人工造林35375亩,套种补植55025亩,更新改造22675亩,概算总投资4357.85万元,资金来源:省财政专项资金3958万元,地方配套399.85万元。
本作业设计内容包括:1、作业设计说明书;2、作业设计各类统计表;3、位置示意图;4、小班现状图;5、植穴规格及种植平面示意图;6、作业设计图(另行装订)。
目录一、基本情况 (1)(一)自然概况 (1)(二)社会经济概况 (1)(三)林业概况 (2)二、建设目标 (2)三、作业设计依据 (3)四、作业设计原则 (3)五、造林地选择 (4)六、造林类型设计及树种选择 (5)(一)造林类型设计 (5)(二)树种选择 (5)七、作业设计布局 (7)八、营林技术设计 (8)九、森林与环境保护措施 (11)(一)森林保护措施 (11)(二)环境保护措施 (11)十、项目建设工程量及物资需要量 (11)(一)建设工程量 (11)(二)苗木需要量 (11)(三)肥料需要量 (12)(四)附属设施 (12)十一、投资概算 (13)(一)概算指标 (13)(二)概算模型 (15)(三)概算结果 (15)十二、资金来源 (17)十三、工程管理 (17)(一)组织管理 (17)(二)施工管理 (17)(三)资金管理 (18)(四)抚育管理 (18)(五)档案管理 (19)(六)检查与验收 (19)十四、效益分析 (20)(一)生态效益 (20)(二)社会效益 (21)(三)经济效益 (21)附件:建设任务来源、资金来源的有关文件。
附表1:2018年博罗县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造林项目作业设计分类型统计表; 附表2:2018年博罗县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造林作业设计物资需用量统计表; 附表3:2018年博罗县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造林作业设计投资概算统计表; 附表4:2018年博罗县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造林项目作业设计涉及地籍小班统计表。
附图1:2018年博罗县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造林总体规划布局图;附图2:2018年博罗县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造林项目作业设计小班现状图; 附图3: 2018年博罗县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造林项目植穴规格及种植平面图; 附图4: 2018年博罗县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造林项目作业设计图(另行装订)。
一、基本情况(一)自然概况1、地理位置惠州市博罗县地处广东省中东部,东接五华县,东南与陆河县相连,南与惠东县相邻,西南与惠州市惠阳区相接,西与博罗县隔东江相邻,西北与惠州市源城区相接,北与博罗县交界。
东西长88.6公里,南北宽64.0公里,总面积3627平方公里。
地理坐标为东经114°40′~115°30′,北纬23°10′~23°45′。
2、气候条件博罗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季风明显,夏长冬短。
年平均气温21.1℃,年降雨量1891.9毫米,年日照总时数1703.0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76%。
3、地形地貌博罗县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面积304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4%(其中山地占79.9%,丘陵占4.1%),河谷、盆地、水域占16%(其中盆地总面积43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12%。
地势东高西低,南北两面山峦重叠,地势较高;中部较低并向东西两翼倾斜,归属不同流向的东江和韩江两条水系。
全县平均海拔300米,博罗县城海拔为140.8米。
(二)社会经济概况1、社会经济博罗县共18个镇、273个村、1836个自然村和25个社区居委会。
据2011年统计资料,博罗县全县总人口83万人,国民生产总值(GDP)76.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总产值20.18亿元,第二产业总产值29.12亿元,第三产业总产值27亿元。
2011年平均国民生产总值11856元,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3.2亿元。
博罗县属广东省16个重点扶贫县之一。
2、交通概况博罗县县养公路通车里程2650.62公里,其中县养省道13.27公里、县道229.62公里、行政村道900公里、自然村道1482公里;至2008年底止,全面完成行政村道上等级改造900公里;完成自然村道水泥硬底化1100公里。
省道包括S120线、S340线和S242线,总里程298公里,河紫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中。
(三)林业概况根据2010年森林资源档案更新数据,博罗全县林业用地面积423.9万亩,占国土面积的79.8%。
林业用地按地类分:有林地392.7万亩,疏林地3.3万亩,灌木林地1.3万亩,未成林地11.9万亩,无林地12.1万亩,其它林地2.6万亩;全县活立木蓄积1126.3万m3。
森林覆盖率74.72%,林木绿化率75.32%。
二、建设目标通过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项目建设,基本消灭我县生态脆弱区、省道两侧和县城周边可视范围内的宜林荒山,提高现有低效林和纯松林森林质量,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维护区域生态安全。
2018年是我县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的开局年,今年内,完成碳汇造林建设任务128075亩,扣除2011年度珠江防护林工程人工造林15000亩,实际建设任务为113075亩,包括消灭重要区位的宜林荒山35375亩,完成重要区位的低效林改造55025亩、纯松林改造22675亩,基本消灭省道两侧、县城周边可视范围内的宜林荒山。
要求当年造林成活率达到90%以上,通过加强抚育管护,3年后基本成林,发挥应有的碳汇功能。
三、作业设计依据1、关于印发《广东省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2012-2015年)的》的通知(粤林〔2012〕50号)2、关于转下达2018年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建设资金(第一批)的通知(惠林办〔2012〕37号);3、关于下达2018年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建设资金(第二批)的通知(粤财农〔2012〕182号);3、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4、造林作业设计规程(LY/T1607-2003);5、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37.3);6、《广东省造林管理办法(暂行)》;7、《广东省碳汇造林技术规定(试行)》;8、造林项目碳汇计量与监测指南(国家林业局,2011年2月)。
四、作业设计原则(一)碳汇造林项目在最大限度地获得碳汇的同时,应注重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保护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二)碳汇造林坚持增加碳汇、减少碳排放相结合的原则。
(三)碳汇造林地要优先选择相对集中连片、生态区位重要的地块。
(四)碳汇造林项目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原则。
需对造林林地表植被、土地利用等现状调查,对造林及其林分生长过程实施监测和碳汇计量,满足碳汇造林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的技术要求。
(五)碳汇造林项目坚持科技兴林、量质并重的原则。
充分发挥科技在建设中的支撑作用,依靠科技进步解决造林中难点问题;增加森林数量、提高造林质量,促进森林综合效益的快速提高升,增加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
(六)碳汇造林项目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地适树、多树种混交造林的原则。
(七)种植与抚育相结合的原则。
既要保证植苗过程各道工序的施工质量,也要做好幼林抚育及山火预防。
五、造林地选择广东省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的建设对象主要有如下3类:1、宜林荒山荒地。
宜林荒山荒地是指相对集中连片、适宜造林的荒山、荒地及其它无立木林地。
2、疏残林(残次林)。
疏残林(残次林)是指生长量低、林分质量差、没有培育前途的“小老头”林,具体表现为林木矮小稀疏、生长缓慢、郁闭度低(0.1~0.3)、生态功能等级低的疏林及残次林分。
3、低效纯松林。
低效纯松林包括:(1)松材线虫病疫区范围内受到侵害或来重威胁的松树林;(2)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中生长状况较差、生态功能等级为三、四类或生态效益较低的松树林。
造林地选择重点考虑生态区位重要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在建设顺序上,安排县城周边,重要的交通要道及其出口、镇村周边、大江大河两侧顺序考虑,同时考虑先易后难,先选择易于操作的县城、镇村周边及大路两旁造林地。
因此,博罗县2018年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地点以中坝、敬梓生态脆弱区、省道两侧和县城周边可视范围内的宜林荒山、疏残林(残次林)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