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的试题及答案 (5)
酶测试题及答案

酶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酶的化学本质是什么?A. 蛋白质B. 核酸C. 脂质D. 糖类答案:A2. 酶的催化作用主要依赖于其结构的哪个部分?A. 活性中心B. 底物结合位点C. 辅酶D. 辅基答案:A3. 下列哪项不是酶的主要特性?A. 高效性B. 专一性C. 稳定性D. 可逆性答案:C二、填空题4. 酶的催化效率比非酶催化的化学反应高约________倍。
答案:10^7 至 10^135. 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通常酶的最适温度在________℃左右。
答案:37三、简答题6. 请简述酶的专一性原理。
答案:酶的专一性原理是指酶只能催化特定的底物进行特定的化学反应。
这种专一性主要取决于酶的活性中心与底物分子的几何形状和化学性质的匹配程度。
7. 酶的活性如何受到pH值的影响?答案:酶的活性受pH值的影响,因为pH值可以改变酶分子的电荷状态,从而影响酶的三维结构和活性中心的功能。
每种酶都有其最适pH值,在此pH值下酶的催化效率最高。
四、计算题8. 如果一个酶促反应的速率常数k为0.5秒^-1,底物浓度[S]为1.0 mM,求在初始时刻的初始速率v0。
答案:根据米氏方程,v0 = (k * [S]) / (Km + [S]),其中Km为米氏常数。
假设Km远大于[S],则v0 ≈ k * [S] = 0.5 * 1.0 mM = 0.5 mM/s。
五、实验题9. 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酶的专一性。
答案:实验设计包括:(1)选择两种不同的酶和它们的特定底物;(2)准备一系列含有不同底物的试管,每种底物对应一种酶;(3)在相同条件下孵育这些试管;(4)通过测定反应产物的生成量来评估酶的专一性。
预期结果是每种酶只催化其特定底物的反应。
六、论述题10. 论述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答案:酶在生物体内起着催化生化反应的作用,加速反应速率,使生命过程中的代谢反应能够在常温常压下高效进行。
酶的专一性保证了生物体内复杂的代谢途径有序进行,避免了不必要的副反应。
生物化学试题库及其答案——酶

生物化学试题库及其答案——酶一、填空题1.酶是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
2.T.Cech从自我剪切的RNA中发现了具有催化活性的,称之为这是对酶概念的重要进展。
3.结合酶是由与两部分构成,其中任何一部分都催化活性,只有才有催化活性。
4.有一种化合物为A-B,某一酶对化合物的A,B基团及其连接的键都有严格的要求,称之,若对A基团与键有要求称之,若对A,B之间的键合方式有要求则称之。
5.酶发生催化作用过程可表示为E+S→ES→E+P,当底物浓度足够大时,酶都转变为如今酶促反应速成度为。
6.竞争性抑制剂使酶促反应的km 而Vmax 。
7.磺胺类药物能抑制细菌生长,由于它是结构类似物,能性地抑制酶活性。
8.当底物浓度远远大于Km,酶促反应速度与酶浓度。
9.PH对酶活力的影响,要紧是由于它与。
10.温度对酶作用的影响是双重的:①②。
11.同工酶是一类酶,乳酸脱氢酶是由种亚基构成的四聚体,有种同工酶。
12.与酶高催化效率有关的因素有、、、与活性中心的。
13.关于某些调节酶来说,、V对[S]作图是S形曲线是由于底物结合到酶分子上产生的一种效应而引起的。
14.测定酶活力时要求在特定的与条件下,而且酶浓度务必底物浓度。
15.解释别构酶变构机理,要紧有与两种。
16.能催化多种底物进行化学反应的酶有个Km值,该酶最适底物的Km值。
17.与化学催化剂相比,酶具有、、与等催化特性。
18.在某一酶溶液中加入G-SH能提出高此酶活力,那么能够推测基可能是酶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
19.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
20.从酶蛋白结构看,仅具有三级结构的酶为,具有四级结构的酶,而在系列反应中催化一系列反应的一组酶为二、选择题1.有四种辅因子(1)NAD,(2)FAD,(3)磷酸吡哆素,(4)生物素,属于转移基团的辅酶因子为:A、(1)(3)B、(2)(4)C、(3)(4)D、(1)(4)2.哪一种维生素具有可逆的氧化还原特性:A、硫胺素B、核黄素C、生物素D、泛酸3.含B族维生素的辅酶在酶促反应中的作用是:A、传递电子、质子与化学基团B、稳固酶蛋白的构象C、提高酶的催化性质D、决定酶的专一性4.有机磷农药作为酶的抑制剂是作用于酶活性中心的:A、巯基B、羟基C、羧基D、咪唑基5.从组织中提取酶时,最理想的结果是:A、蛋白产量最高B、转换系数最高C、酶活力单位数值很大D、比活力最高6.同工酶鉴定最常用的电泳方法是:A、纸电泳B、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C、醋酸纤维薄膜电泳D、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7.酶催化底物时将产生哪种效应A、提高产物能量水平B、降低反应的活化能C、提高反应所需活化能D、降低反应物的能量水平8.下列不属于酶催化高效率的因素为:A、对环境变化敏感B、共价催化C、靠近及定向D、微环境影响9.米氏常数:A、随酶浓度的增加而增加B、随酶浓度的增加而减小C、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大D、是酶的特征常数10.下列哪种辅酶结构中不含腺苷酸残基:A、FADB、NADP+C、辅酶QD、辅酶A 11.下列那一项符合“诱导契合”学说:A、酶与底物的关系如锁钥关系B、酶活性中心有可变性,在底物的影响下其空间构象发生一定的改变,才能与底物进行反应。
(完整版)酶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三章酶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关于酶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所有的酶都含有辅基或辅酶B.只能在体内起催化作用C.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加速反应的进行E.都具有立体异构专一性(特异性)2.酶原所以没有活性是因为:A.酶蛋白肽链合成不完全B.活性中心未形成或未暴露C.酶原是普通的蛋白质D.缺乏辅酶或辅基E.是已经变性的蛋白质3.磺胺类药物的类似物是:A.四氢叶酸B.二氢叶酸C.对氨基苯甲酸D.叶酸E.嘧啶4.关于酶活性中心的叙述,哪项不正确?A.酶与底物接触只限于酶分子上与酶活性密切有关的较小区域B.必需基团可位于活性中心之内,也可位于活性中心之外C.一般来说,总是多肽链的一级结构上相邻的几个氨基酸的残基相对集中,形成酶的活性中心D.酶原激活实际上就是完整的活性中心形成的过程E.当底物分子与酶分子相接触时,可引起酶活性中心的构象改变5.辅酶NADP+分子中含有哪种B族维生素?A.磷酸吡哆醛B.核黄素C.叶酸D.尼克酰胺E.硫胺素6.下列关于酶蛋白和辅助因子的叙述,哪一点不正确?A.酶蛋白或辅助因子单独存在时均无催化作用B.一种酶蛋白只与一种辅助因子结合成一种全酶C.一种辅助因子只能与一种酶蛋白结合成一种全酶D.酶蛋白决定结合酶蛋白反应的专一性E.辅助因子直接参加反应7.如果有一酶促反应其〔8〕=1/2Km,则v值应等于多少Vmax?A.0.25 B.0.33 C.0.50 D.0.67 E.0.758.有机磷杀虫剂对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属于:A.可逆性抑制作用B.竞争性抑制作用C.非竞争性抑制作用D.反竞争性抑制作用E.不可逆性抑制作用9.关于pH对酶活性的影响,以下哪项不对?A.影响必需基团解离状态B.也能影响底物的解离状态C.酶在一定的pH范围内发挥最高活性D.破坏酶蛋白的一级结构E.pH改变能影响酶的Km值10.丙二酸对于琥珀酸脱氢酶的影响属于:A.反馈抑制B.底物抑制C.竞争性抑制D.非竞争性抑制E.变构调节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是正确的,错选或未选全的均不给分)1.关于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抑制剂结构一般与底物结构相似B.Vm不变C.增加底物浓度可减弱抑制剂的影响D.使Km值增大2.关于酶的非竞争性抑制作用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增加底物浓度能减少抑制剂的影响B.Vm降低C.抑制剂结构与底物无相似之处D.Km值不变3.酶与一般催化剂的不同点,在于酶具有:A.酶可改变反应平衡常数B.极高催化效率C.对反应环境的高度不稳定D.高度专一性4.FAD分子组成是:A.含有维生素B2B.是一种二核苷酸C.含有GMP组分D.含有ADP组分5.下列哪些物质在生物体内可引起对有关相应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A.磺胺类药物B.哇巴音C.5-FU D.丙二酸6.常见的酶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有:A.半胱氨酸和胱氨酸的巯基B.组氨酸的咪唑基C.谷氨酸,天冬氨酸的侧链羧基D.丝氨酸的羟基7.酶的专一性可分为:A.作用物基团专一性B.相对专一性C.立体异构专一性D.绝对专一性8.磺胺类药物能抗菌抑菌是因为:A.抑制了细菌的二氢叶酸还原酶B.“竞争对象”是谷氨酸C.属于非竞争性抑制作用D.属于竞争性抑制作用9.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有:A.温度,pH值B.作用物浓度C.激动剂D.酶本身的浓度10.酶的活性中心是指:A.是由必需基团组成的具有一定空间构象的区域B.是指结合底物,并将其转变成产物的区域C.是变构剂直接作用的区域D.是重金属盐沉淀酶的结合区域三、填空题1.结合蛋白酶类必需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相结合后才具有活性,前者的作用是_________,后者的作用是__________。
酶试题

酶[单项选择题]1、酶促反应中决定酶专一性的部分是()A.底物B.辅酶或辅基C.金属离子D.酶蛋白E.催化集团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结合酶=酶蛋白(决定酶专一性)+辅助因子(金属离子或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单项选择题]2、酶的催化高效性是因为酶()A.能升高反应的活化能B.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C.能启动热力学不能发生的反应D.可改变反应的平衡点E.对作用物(底物)的选择性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酶的催化效率高,可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而改变化学反应的速度,但并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酶在反应前后本身不发生变化,所以在细胞中相对含量很低的酶在短时间内能催化大量的底物发生变化,体现酶催化的高效性。
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单项选择题]3、酶的必需基团是指()A.酶的辅酶部分B.与酶催化功能有关的基团C.一些金属离子D.酶蛋白的肽键E.酶蛋白的表面电荷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与酶活性有关的基团称为酶的必需基团,可位于活性中心内和活性中心外。
活性中心内的必需基团有催化基团和结合基团。
催化基团使底物分子不稳定,形成过渡态,并最终将其转化为产物。
结合基团与底物分子相结合,将其固定于酶的活性中心。
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团为维持酶活性中心的空间构象所必需,B正确,其他选项皆错,故选B。
[单项选择题]4、下列辅酶含有维生素PP的是()A.FADB.NADP+C.COQD.FMNE.FH4参考答案:B[单项选择题]5、关于酶活性中心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原有能发挥催化作用的活性中心B.由一级结构上相互邻近的氨基酸组成C.必需基团存在的唯一部位D.均由亲水氨基酸组成E.含结合基团和催化基团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构成酶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分为结合基团和催化基团,E正确。
酶原在被激活前没有能发挥催化作用的活性中心,A不正确。
构成酶活性中心的氨基酸的一级结构并不紧密相邻,可能相距很远,它们在空间结构上彼此靠近,B不正确。
活性中心的基团都是必需基团,但是必需基团还包括那些在活性中心以外的,维持酶空间构象必需的基团,C不正确。
生物化学酶试题及答案.docx

【测试题】■一■ '、名词解释 1.酶13.最适PH2 . .固定化酶 14 .不可逆性抑制3 . .同工酶15 .可逆性抑制 4 . .酶的特异性 16 .激活剂 5 . .酶的活性中心 17 .抑制剂 6 . .酶原及酶原激活 18 .核酶 7 . .抗体酶 19 .变构酶 8 . .活化能 20.酶的共价修饰 9 . .诱导契合假说 21 .酶的VmaX 10 .初速度 22.结合酶 11. Km 值23.酶活力12 .最适温度24.比活力一 、、填空题25.酶是由产生的对特异底物起高效催化作用的 26.酶加速反应的机制是通过降低反应的 ,而不改变反应的。
27 .结合酶,其蛋白质部分称,非蛋白质部分称,二者结合其复合物称。
2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酶活性中心与底物相结合那些基团称 ,而起催化作用的那些基团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Km 值近似 ES 的解离常数K S 时,Km 值可用来表示酶对底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酶的特异性包括_特异性, 特异性和 特异性。
31 .米曼二氏根据中间产物学说推导出V 与[S ]的数学方程式简称为,式中的 .. 为米氏常数,它的值等于酶促反应速度达到 _____ 一半时的 ____ 。
32•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S ]对酶促反应V 作图呈线,双倒数作图呈线,而变构酶的动力学曲线呈 型。
33 •可逆性抑制是指抑制剂与酶进行 ______ 结合影响酶的反应速度, ______ 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中心结 合, ____ 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团结合。
(完整版)酶工程习题及答案

酶工程试题(A)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计30分)1. 酶工程:又叫酶技术,是酶制剂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的技术。
2.自杀性底物:底物经过酶的催化后其潜在的反应基团暴露,再作用于酶而成为酶的不可逆抑制剂,这种底物叫自杀性底物。
3.别构酶;调节物与酶分子的调节中心结合后,引起酶分子的构象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催化中心对底物的亲和力,这种影响被称为别构效应,具有别构效应的酶叫别构酶4.诱导酶:有些酶在通常的情况下不合成或很少合成,当加入诱导物后就会大量合成,这样的酶叫诱导酶5.Mol催化活性: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酶分子中每个活性中心转换的分子数目6.离子交换层析:利用离子交换剂作为载体这些载体在一定条件下带有一定的电荷,当带相反电荷的分子通过时,由于静电引力就会被载体吸附,这种分离方法叫离子交换层析。
7.固定化酶: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将酶束缚于水不溶的载体上,或将酶束缚于一定的空间内,限制酶分子的自由流动,但能使酶发挥催化作用的酶8.修饰酶:在体外用一定的化学方法将酶和一些试剂进行共价连接后而形成的酶9.非水酶学:通常酶发挥催化作用都是在水相中进行的,研究酶在有机相中的催化机理的学科即为非水酶学10模拟酶:利用有机化学合成的方法合成的比酶结构简单的具有催化作用的非蛋白质分子叫模拟酶。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0分)1.决定酶催化活性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酶分子结构,二是反应条件。
2.求Km最常用的方法是双倒数作图法。
3.多底物酶促反应的动力学机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序列机制,另一类是乒乓机制。
4.可逆抑制作用可分为竞争性,反竞争性,非竞争性,混合性;5.对生产酶的菌种来说,我们必须要考虑的条件有,一是看它是不是致病菌,二是能够利用廉价原料,发酵周期短,产酶量高,三是菌种不易退化,四是最好选用能产生胞外酶的菌种,有利于酶的分离纯化,回收率高。
6.酶活力的测定方法可用终止反应法和连续反应法。
7.酶制剂有四种类型即液体酶制剂,固体酶制剂,纯酶制剂和固定化酶制剂。
(完整版)生物化学酶试题及答案

46.关于酶性质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酶的催化效率高是因为分子中含有辅酶或辅基B.酶使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向加速反应的方向进行C.酶能提高反应所需的活化能D.酶加快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速度E.酶能改变反应的平衡点47.关于酶活性中心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有金属离子B.所有的抑制剂都作用于酶的活性中心C.所有的必需基团都位于酶的活性中心D.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辅酶E.所有的酶都有活性中心48.酶加速化学反应的根本原因是:A.升高反应温度B.增加反应物碰撞频率C.降低催化反应的活化能D.增加底物浓度E.降低产物的自由能49.关于辅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催化反应中传递电子、原子或化学基团 B.与酶蛋白紧密结合C.金属离子是体内最重要的辅酶D.在催化反应中不于酶活性中心结合E.体内辅酶种类很多,其数量与酶相当50.酶与底物作用形成中间产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与底物主要是以共价键结合B.酶与底物的结合呈零级反应C.酶诱导底物构象改变不利于结合D.底物诱导酶构象改变有利于结合E.底物结合于酶的变构部位51.全酶是指:A.酶与底物复合物B.酶与抑制剂复合物C.酶与辅助因子复合物D.酶的无活性前体E.酶与变构剂的复合物52.关于结合酶的论述正确的是:A.酶蛋白与辅酶共价结合B.酶蛋白具有催化活性C.酶蛋白决定酶的专一性D.辅酶与酶蛋白结合紧密E.辅酶能稳定酶分子构象53.金属离子作为辅助因子的作用错误的是:A.作为酶活性中心的催化基团参加反应B.与稳定酶的分子构象无关C.可提高酶的催化活性D.降低反应中的静电排斥E.可与酶、底物形成复合物54.酶辅基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酶蛋白结合较紧密B.决定酶催化作用的专一性C.能用透析或过滤方法使其与酶蛋白分开D.以非共价键与酶蛋白结合E.由酶分子的氨基酸组成55.关于酶的必需基团的论述错误的是:A.必需基团构象改变酶活性改变B.酶原不含必需基团,因而无活性C.必需基团可位于不同的肽段D.必需基团有催化功能E.必需基团有结合底物的功能56.关于酶原激活的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变构调节B.通过共价修饰C.酶蛋白与辅助因子结合D.酶原激活的实质是活性中心形成和暴露的过程E.酶原激活的过程是酶完全被水解的过程57.活化能的概念是指:A.底物和产物之间能量的差值B.参与反应的分子所需的总能量C.分子由一般状态转变成活化态所需能量D.温度升高时产生的能量E.以上都不是58.关于酶特异性的论述正确的是:A.酶催化反应的机制各不相同B.酶对所催化的底物有特异的选择性C.酶在分类中各属于不同的类别D.酶在细胞中的定位不同E.酶与辅助因子的特异结合59.关于酶促反应机制的论述错误的是:A.邻近效应与定向排列B.多元催化C.酸碱催化D.表面效应E.以上都不是60.关于酶促反应特点的论述错误的是:A.酶在体内催化的反应都是不可逆的B.酶在催化反应前后质和量不变C.酶的催化能缩短化学反应达平衡所需的时间D.酶对所催化的反应有选择性E.酶能催化热力学上允许的化学反应61.初速度是指:A.在速度与底物浓度作图曲线中呈直线部分的反应速度B.酶促反应进行5分钟内的反应速度C.当[S]=Km时的反应速度D.在反应刚刚开始底物的转换率小于5%时的反应速度E.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无关的反应速度62.酶促反应动力学所研究的是:A.酶的基因来源B.酶的电泳行为C.酶的诱导契合D.酶分子的空间结构E.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63.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A.底物浓度B.酶的浓度C.反应的温度D.反应环境的pHE.酶原的浓度64.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底物浓度:A.反应速度成比例增加B.反应速度成比例下降C.反应初速度成比例改变D.反应速度先慢后快E.反应速度不变65.米氏酶的动力学曲线图为:A.直线B.矩形双曲线C.S型曲线D.抛物线E.以上都不是66.当底物浓度达到饱和后,如再增加底物浓度:A.酶的活性中心全部被占据,反应速度不在增加B.反应速度随底物的增加而加快C.形成酶—底物复合物增多D.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酶失去活性E.增加抑制剂反应速度反而加快67.Km值是指:A.反应速度等于最大速度50%的底物浓度B.反应速度等于最大速度50%的酶的浓度C.反应速度等于最大速度时的底物浓度D.反应速度等于最大速度时酶的浓度E.反应速度等于最大速度时的温度68.关于Km的意义正确的是:A.Km为酶的比活性B.1/Km越小,酶与底物亲和力越大C.Km的单位是mmol/minD.Km值是酶的特征性常数之一E.Km值与酶的浓度有关69.关于Vmax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利用纯酶才能测定B.如果酶总浓度已知可从Vmax计算酶的转换数C.是酶的特征性常数D.酶的Vmax随底物浓度的改变而改变E.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各种抑制剂都可使Vmax降低70.关于Km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通过Km的测定可鉴定酶的最适底物B.是引起最大反应速度的底物浓度C.是反映酶催化能力的一个指标D.与环境的pH无关E.是酶和底物的反应平衡常数71.当[E]不变,[S]很低时,酶促反应速度与[S]:A.成正比B.无关C.成反比D.成反应E.不成正比72.当酶促反应速度等于Vmax的80%时,Km与[S]关系是:A.Km=0.1[S]B.Km=0.25[S]C.Km=0.22[S]D.Km=0.40[S]E.Km=0.50[S]73.关于酶的最适温度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是酶的特征性常数B.是指反应速度等于50%Vmax时的温度C.是酶促反应速度最快时的温度D.是一个固定值与其它因素无关E.与反应时间无关74.关于酶的最适pH,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是酶的特征性常数B.不受底物浓度、缓冲液种类与浓度的影响C.与温度无关D.酶促反应速度最快时的pH是最适pHE.最适pH是酶的等电点75.竞争性抑制剂的特点是:A.抑制剂以共价键与酶结合B.抑制剂的结构与底物不相似C.当抑制剂的浓度增加时,酶变性失活D.当底物浓度增加时,抑制作用不减弱E.抑制剂和酶活性中心外的部位结合76.Km值大小与:A.酶的浓度有关B.酶作用温度有关C.酶的性质有关D.酶作用环境pH有关E.酶作用时间有关77.下列对可逆性抑制剂的论述正确的是:A.抑制剂与酶结合后用透析或过滤方法不能解除抑制B.抑制剂与酶以非共价键结合C.抑制剂与酶以共价键结合D.可逆性抑制剂使酶变性失活E.可逆性抑制指竞争性抑制78.下列关于竞争性抑制剂的论述哪项是错误的?A.抑制剂与酶活性中心结合B.抑制剂与酶的结合是可逆的C.抑制剂结构与底物相似D.抑制剂与酶非共价键结合E.抑制程度只与抑制剂浓度有关79.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属于:A.非竞争性抑制B.反竞争性抑制C.不可逆性抑制D.竞争性抑制E.非特异性抑制80.酶受竞争性抑制时动力学参数表现为:A.Km↑,Vmax不变B.Km↓,Vmax↓C.Km不变,Vmax↓D.Km ↓,Vmax不变E.Km ↓,Vmax↑81.化学毒气路易士气中毒时,下列哪种酶受抑制:A.碳酸苷酶B.琥珀酸脱氢酶C.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D.含巯基酶E.胆碱脂酶82.关于非竞争性抑制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B.不影响VmaxC.抑制剂与酶结合后不影响与底物结合D.抑制剂与酶结合后不能与底物结合E.也可称为变构抑制剂83.酶受非竞争性抑制时,动力学参数必须为:A.Km↑,Vmax不变B.Km↓,Vmax↓C.Km不变Vmax↓D.Km↓,Vmax不变E.Km↓,Vmax↑84.反竞争性抑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抑制剂只与酶—底物复合物结合B.抑制剂与酶结合后又可与ES结合C.抑制剂作用只降低Vmax不改变KmD.抑制剂作用使Vmax↑Km↓E.抑制剂作用使Vmax↓Km↑85、酶受反竞争性抑制时动力学参数表现为:A.Km↑,Vmax不变B.Km↓,Vmax↓C.Km不变,Vmax↓D.Km↓,Vmax不变E.Km↓,Vmax↑86.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的描述正确的是:A.最适温度是酶的特征性常数,与反应时间无关B.最适温度不是酶的特征性常数,延长反应时间最适温度可降低C.温度升高时反应速度则加快D.低温可使大多数酶蛋白变性失活E.所有酶均有相同的最适温度87.有机磷农药与酶活性中心结合的基团是:A.组氨酸上的咪唑基B.赖氨酸上的ε-氨基C.丝氨酸上的羟基D.半胱氨酸上的巯基E.谷氨酸上的γ-羧基88.当酶促反应速度等于70%Vmax时,[S]为:A.1KmB.2KmC.3KmD.4KmE.5Km 89.下列哪种离子可增强唾淀粉酶的活性A.K+B.N a+C.C u++D.Cl-E.M g++90.琥珀酸脱氢酶催化琥珀酸脱氢反应时Km=1/4[S],反应速度应是Vmax的:A.20%B.40%C.60%D.80%E.90% 91.经过透析后的唾淀粉酶活性降低的原因是:A.酶蛋白变性失活B.失去辅酶C.失去氯离子D.失去铜离子E.失去镁离子92.酶活性的定义是指:A.酶与底物的结合能力B.酶的催化能力C.酶原的激活D.酶的自我催化能力E.酶蛋白与辅助因子结合能力93.国际生化学会(IUB)酶学委员会1976年规定,酶的一个国际单位(IU)是指:A.在特定条件下,每分钟催化生成1μmol产物所需酶量B.在特定条件下,每秒种催化生成1mmol产物所需酶量C.在特定条件下,每分钟催化生成1mol产物所需酶量D.在特定条件下,每秒种催化生成1mol产物所需酶量E.在37℃条件下,每分钟生成1g产物所需酶量94.关于酶原激活的概念正确的是:A.所有酶在初合成时均为酶原B.酶原激活时无构象变化C.激活过程是酶完全被水解过程D.酶原因缺乏必需基团而无活性E.激活过程是酶活性中心形成和暴露过程95.在消化道的酶中,下列哪一种不以酶原为前体?A.胰蛋白酶原B.肠激酶C.胰凝乳蛋白酶D.弹性蛋白酶E.羧基肽酶96.关于变构酶的论述错误的是:A.变构酶为多亚基组成B.如底物与一亚基结合后,使其它亚基迅速与底物结合称正协同效应C.正协同效应的底物浓度曲线呈矩形双曲线D.底物与一亚基结合后,使其它亚基结合底物能力减少称负协同效应E.变构效应剂与一亚基结合后,使酶其它亚基迅速与底物结合为异促协同效应97.关于变构调节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变构效应剂结合于酶的变构部位B.变构效应剂与酶以非共价键结合C.变构酶活性中心可结合底物D.变构酶动力学曲线呈S型E.变构调节是属于一种慢调节98.关于变构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变构抑制剂可使S型曲线左移 B.变构抑制即为负协同效应C.变构效应与酶的四级结构有关D.变构激活即为正协同E.所有的多亚基酶都受变构调节99.变构酶的动力学曲线:A.直线B.抛物线C.S型曲线D.矩形双曲线E.不规则曲线100.关于酶的共价修饰的描述正确的是:A.只有磷酸化和去磷酸化B.该调节不需其它酶参加C.所有受共价修饰的酶则不在进行变构调节D.调节过程虽消耗ATP但经济有效E.调节过程中无逐级放大效应101.同工酶是指:A.催化的化学反应相同B.催化不同的反应而理化性质相同C.酶的结构相同而存在部位不同D.由同一基因编码翻译后的加工修饰不同E.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理化性质也相同102.含LDH1丰富的组织是:A.骨骼肌B.心肌C.脑组织D.肾组织E.肝组织103.关于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H亚基和M亚基以不同比例组成B.H亚基和M亚基单独存在时均有活性C.H亚基和M亚基的一级结构相同,但空间结构不同D.5种同工酶的理化性质相同E.5种同工酶的电泳迁移率相同104.国际酶学委员会主要根据把酶分为六大类。
酶的试题及答案(5)

酶的试题及答案(5)第5章酶试题及答案(5)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酶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体内所有具有催化活性的物质都是酶B.所有的酶都含有辅基或辅酶C.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都具有立体异构特异性E.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并加速反应的进行2.关于酶的叙述哪一个是正确的?A.所有的酶都是别构酶E.酶催化的高效率是因为分子中含有辅酶或辅基C.酶的活性中心中都含有催化基团D.所有的酶都含有两个以上的多肽链E.所有的酶都能使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向加速反应的方向进行3.酶具有下列哪种能量效应A.增加反应活化能B.降低反应活化能C.增加产物的能量水平D.降低反应物的能量水平E.降低反应的自由能变化4.酶蛋白变性后其活性丧失,这是因为A.亚基解聚B.酶蛋白被完全降解为氨基酸C.酶蛋白的一级结构受破坏D.酶蛋白的空间结构受到破坏E.酶蛋白不再溶于水5.有关酶的辅酶叙述正确的是A.是与酶蛋白结合紧密的金属离子B.分子结构中不含维生素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C.在催化反应中不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D.在反应中参与传递氢原子、电子或其他基团E.是与酶蛋白紧密结合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6.酶和一般化学催化剂相比具有下列特点,例外的是A.具有更强的催化效能B.具有更强的专一性C.催化的反应无副反应D.可在高温下进行E.其活性可以受调控的7. 酶能使反应速度加快,主要在于A.大大降低反应的活化能B. 增加反应的活化能C. 减少了活化分子D. 增加了碰撞频率E. 减少反应中产物与底物分子自由能的差值8. 在酶促反应中,决定反应特异性的是A. 无机离子B. 溶液pHC.酶蛋白D. 辅酶E. 辅助因子9.酶的特异性是指A.酶与辅酶特异的结合B.酶对其所催化的底物有特异的选择性C.酶在细胞中的定位是特异性的D.酶催化反应的机制各不相同E.在酶的分类中各属不同的类别10.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的是A.酶分子的空间构象B.酶的电泳行为C.酶的活性中心D.酶的基因来源E.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11. 在心肌组织中,哪一种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含量最高A. LDH1B. LDH2C. LDH3D. LDH4E. LDH512. 对各种关键酶的调节中,最常见的共价修饰方式是A. 甲基化B. 糖基化C. 去甲基化D. 乙酰化E.磷酸化13. 酶与一般催化剂的区别是A. 只能加速热力学上可以进行的反应B. 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C. 缩短达到化学平衡的时间D. 具有高度特异性E. 能降低活化能14.关于活化能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 初态底物分子转变为活化分子所需的能量B. 是底物和产物能量水平的差值C. 酶降低反应活化能的程度与一般催化剂相同D. 活化能越大,反应越容易进行E. 是底物分子从初态转变到过渡态时所需要的能量15.酶与一般催化剂具有下列共性,例外的是A.同时加快正、逆反应速度 B. 不能改变反应平衡点C.降低反应活化能D. 反应前后自身没有质与量的改变E.由特定构象的活性中心发挥作用16.金属离子作为辅助因子具有下列作用,例外的是A.稳定酶蛋白活性构象B.中和阳离子C.参与构成酶的活性中心D.连接酶和底物的桥梁E.中和阴离子17.下列为pH对酶促反应速度影响的论述,错误的是A.人体内极大多数酶的最适pH为7.4左右B.胃蛋白酶的最适pH约为1.8 C.胰蛋白酶的最适pH接近8.0 D.酶的最适pH不受酶纯度与底物种类等的影响E.缓冲溶液可以缓冲酶作用的环境pH的变化18. 有关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论述,正确的是A. 它们的电泳行为相同B.M亚基和H亚基在乳酸脱氢酶同工酶中分布一样C. 它们在人体各组织器官的分布无显著差别D. 它们对同一底物有不同的Km值E. 乳酸脱氢酶含有M亚基和H亚基两种,故有两种同工酶19. 在形成酶-底物复合物时A. 只有酶的构象发生变化B. 只有底物的构象发生变化C. 只有辅酶的构象发生变化D. 酶和底物的构象都发生变化E. 底物的构象首先发生变化20.有关酶蛋白或辅助因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蛋白或辅助因子单独存在时均有催化作用B.一种酶蛋白可与多种辅助因子结合成全酶C.一种酶蛋白只能与一种辅助因子结合成特异性的全酶D.酶蛋白参与传递氢原子或电子的作用E.辅助因子决定反应特异性21.下列为常见的与酶活性有关的必需基团,错误的是A.组氨酸残基的咪唑基B.丝氨酸残基的羟基C.半胱氨酸残基的巯基D.谷氨酸残基的-羧基E.各种氨基酸残基的化学基团22.结合酶形式被称为A.单纯酶B.全酶C.寡聚酶D.多酶体系E.串联酶23. 对于酶蛋白与辅助因子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酶蛋白与辅助因子单独存在时均无催化活性B.一种酶蛋白只能与一种辅助因子结合形成全酶C.一种辅助因子只能与一种酶蛋白结合成全酶D.酶蛋白决定酶促反应的特异性E.辅助因子参与酶促反应24. 对于结合酶来说,决定反应特异性的是A. 金属离子B. 全酶C. 酶蛋白D. 辅酶E. 辅基25. 下列有关辅酶与辅基的论述,错误的是A.辅酶与辅基都是酶的辅助因子B.辅酶以非共价键与酶蛋白疏松结合C.辅基常以共价键与酶蛋白牢固结合D.不论辅酶或辅基都可以用透析或超滤的方法除去E.辅酶和辅基的主要差别在于它们与酶蛋白结合的紧密程度不同26.下列关于酶的活性中心的论述,错误的是A. 酶分子中的各种化学基团不一定都与酶活性有关B. 活性中心以外的必需基团与维持酶的特定空间构象有关C.活性中心的结合基团与底物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D.活性中心的催化基团可以催化底物发生反应转变为产物E. 与酶活性有关的必需基团在一级结构上彼此靠近,形成活性中心27. 酶原没有活性是因为:A.缺乏辅酶或辅基B.活性中心未形成或未暴露C.酶原是普通的蛋白质D.是已经变性的蛋白质E.酶蛋白亚基不全28. 关于酶的辅基的正确叙述是A. 是一种结合蛋白质B. 与酶蛋白的结合比较疏松C. 由活性中心的若干氨基酸残基组成D. 决定酶的专一性,不参与基团传递E. 一般不能用透析或超滤的方法与酶蛋白分开29. 全酶是指A. 酶-底物复合物B. 酶-抑制剂复合物C.酶蛋白-辅助因子复合物D. 酶-别构剂复合物E. 酶的无活性前体30. 符合辅酶的叙述是A. 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B. 不能用透析法与酶蛋白分开C. 不参与活性部位的组成D. 决定酶的特异性E.参与氢原子、电子或化学基团的传递31. 辅酶NADP+分子中含有下列哪种B族维生素?A.吡哆醛B.核黄素C.叶酸D.烟酰胺E.硫胺素32.辅基FAD分子中含有下列哪种B族维生素?A.吡哆醛B.核黄素C.叶酸D.烟酰胺E.硫胺素33.辅酶TPP分子中含有哪种B族维生素?A.吡哆醛B.核黄素C.叶酸D.烟酰胺E.硫胺素34. 下列哪一种维生素,参与构成转氨酶的辅酶?A.VitB1B. VitB2C.VitB12D. VitB6E. VitPP35.含有维生素B1的辅酶是A. NAD +B. FADC. TPPD. CoAE. FMN36. 关于酶的激活剂正确的是A.激活剂即辅酶B. 有非必需激活剂和非竞争性激活剂两类C. 能改变酶一级结构的物质D. 使酶活性增加的物质E. 有机化合物不能作为激活剂37. 关于胆碱酯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是催化乙酰胆碱水解的酶 B.属典型的巯基酶C.可受有机磷化合物抑制 D.该酶失活,可造成乙酰胆碱在体内过多堆积而中毒E.有机磷导致的该酶失活可用解磷定解救38. 关于糖原磷酸化酶叙述错误的是A.有两种存在形式B.两种形式的互变受不同酶的催化C.磷酸化酶b无活性D.磷酸化酶a无活性E.受磷酸化修饰调节39. 根据抑制剂与酶结合的紧密程度不同,抑制作用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A. 竞争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B. 混合性抑制和反竞争性抑制C. 可逆性抑制和不可逆性抑制D. 竞争性抑制和反竞争性抑制E. 可逆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40. 反竞争性抑制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A. 抑制剂既与酶相结合又与酶-底物复合物相结合B. 抑制剂使酶促反应的Km值升高,Vmax降低C. 抑制剂使酶促反应的Km值降低,Vmax增高D. 抑制剂只与酶-底物复合物相结合E. 抑制剂使酶促反应的Km值不变,Vmax降低41. 酶原激活一般是使酶原蛋白中哪种化学键断裂A.盐键 B. 范德华力C. 二硫键D. 氢键E. 肽键42. 有关酶活性测定与酶活性单位的描述,错误的是A.测定酶活性大小可用单位时间内底物的减少量来表示B.测定酶活性大小可用单位时间内产物的生成量来表示C.“单位”越大,表示酶的活性越大或酶的含量越高D.一定条件下,每分钟转化1μm ol底物所需的酶量为一个酶活性国际单位(IU)E.每分钟使1mol底物转化为产物所需的酶量为1催量(Kat)43. 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不包括A. 底物浓度B. 酶的浓度C. 反应环境的pHD. 反应温度E. 酶原的浓度44. 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 低温可使大多数酶发生变性而使酶活性降低B. 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加快,与一般催化剂完全相同C. 最适温度是酶的特性常数,与反应进行的时间无关D.最适温度不是酶的特性常数,延长反应时间,其最适温度降低E. 最适温度对于所有的酶均相同45. 有关酶与温度的关系,错误的论述是A. 最适温度不是酶的特性常数B. 酶的最适温度与反应时间有关C. 低温可降低酶的活性但不使酶破坏,温度回升时酶又恢复活性D. 从生物组织中提取酶时应在低温下操作E. 酶蛋白易变性,所以反应都应该在低温中进行46. 关于pH对酶促反应速度影响的论述,错误的是A. pH影响酶、底物或辅助因子的解离度,从而影响酶促反应速度B. 最适pH是酶的特性常数C. 最适pH不是酶的特性常数D. pH过高或过低可使酶发生变性E. 最适pH是酶促反应速度最大时的环境pH47.下列哪种离子能激活唾液淀粉酶的活性A. Zn2+B. Mg2+C. K+D. CN-E. Cl-48.关于酶活性中心的叙述,错误的是A.酶与底物接触只限于酶分子上与酶活性密切有关的较小区域B.必需基团可位于活性中心区域之内,也可位于活性中心之外C.当底物分子与酶分子相接触时,可引起酶活性中心的构象改变D.酶原激活实际上就是活性中心的形成过程E.一般来说,形成酶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总是在多肽链的一级结构上相对集中的相邻的几个氨基酸的残基上49.关于酶的活性中心的错误说法是A.酶的必需基团就是酶的活性中心B. 活性中心可跨越在两条多肽链上C. 活性中心就是酶的催化基团和结合基团集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空间构象的区域D. 活性中心可处在一条多肽链上E. 酶的活性中心与酶的空间结构有密切关系50. 关于关键酶叙述错误的是:A.也称调节酶B.催化单向反应、且速度较慢C.调节该酶活性,可以影响代谢速度甚至改变代谢方向D.往往催化的是单向反应,且速度最快E.可以通过调节酶结构或酶含量变化来影响关键酶活性51. 酶的活性中心是指A. 整个酶分子的中心部位B. 酶蛋白与辅酶结合的部位C. 酶发挥催化作用的部位D. 酶分子表面具有解离基团的部位E.酶的必需基团在空间结构上集中形成的一个区域,能与特定的底物结合并使之转化成产物的部位52.磺胺类药物的类似物是A.对氨基苯甲酸B.二氢叶酸C.四氢叶酸D.叶酸E.嘧啶53.有机磷杀虫剂对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属于A.可逆性抑制作用B.竞争性抑制作用C.非竞争性抑制作用D.反竞争性抑制作用E.不可逆性抑制作用54.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作用属于A.非特异性抑制作用B.竞争性抑制作用C.非竞争性抑制作用D.反竞争性抑制作用E.不可逆性抑制作用55. 竞争性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影响是A. Km↑,Vmax不变B. Km↓,Vmax↓C. Km不变,Vmax↓D. Km↓,Vmax↑E. Km↓,Vmax不变56. 有关竞争性抑制剂的论述,错误的是A. 在结构上与底物相似B. 与酶的活性中心相结合C. 与酶的结合是可逆的D. 抑制程度只与抑制剂的浓度有关E. 与酶非共价结合57.下列哪些抑制作用属竞争性抑制作用A.砷化合物对巯基酶的抑制作用B.敌敌畏对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C.磺胺类药物对细菌体内二氢叶酸合成酶的抑制作用D.氰化物对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抑制作用E.重金属盐对某些酶的抑制作用58. 有机磷农药中毒时,下列哪一种酶受到抑制?A. 己糖激酶B. 碳酸酐酶C. 胆碱酯酶D. 乳酸脱氢酶E. 含酐基的酶59.有关非竞争性抑制作用的论述,正确的是A. 不改变酶促反应的最大程度B. 改变Km值C. 酶与底物、抑制剂可同时结合,但不影响其释放出产物D. 抑制剂与酶结合后,不影响酶与底物的结合E.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60. 非竞争性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是A. Km↑,Vmax不变B. Km↓,Vmax↓C. Km不变,Vmax↓D. Km↓,Vmax↑E. Km↓,Vmax不变61. 国际酶学委员会将酶分为六类的依据是A.酶的物理性质B.酶促反应的性质C.酶的来源D.酶的结构E.酶所催化的底物62. 下列哪个因素不属于酶活性异常所致疾病A.敌百虫农药中毒B.酶的先天性缺乏导致了代谢缺陷C.重金属离子中毒D.氰化物中毒E.敌敌畏农药中毒二、多项选择题1.能在酶促反应中传递氢的是A.FADB.CoAC.NAD+D.NADP+E.FMN2.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A.抑制剂B.激活剂C.pHD.温度E. 底物浓度3. 以金属离子为辅助因子的酶,金属离子的作用是A. 稳定酶蛋白活性构象B. 参与构成酶的活性中心C. 连接酶和底物的桥梁D. 中和阴离子E. 决定酶催化的专一性4. 关于酶的正确叙述是A. 酶是生物催化剂B.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C. 一条多肽链上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催化活性的酶称为串联酶D. 酶只能在细胞内起作用E. 酶催化效率极高,故反应速度与酶的浓度无关5. 酶的活性部位的正确叙述是A. 所有的酶都有活性部位B. 具有三维结构C. 所有酶的活性部位都有辅酶D. 酶的必需基团都位于活性部位E. 由催化基团和结合基团组成6.一组同工酶之间的不同之处有A. 物理性质B. 化学性质C. 专一性D. 等电点E. 米氏常数7. 下列常见的抑制剂中,哪些是不可逆性抑制剂A. 有机磷化合物B. 汞离子C. 磺胺类药物D. 氰化物E. 含砷化合物8.被有机磷抑制的酶或抑制类型是A. 不可逆性抑制B. 竞争性抑制C. 胆碱酯酶D. 二氢叶酸合成酶E. 胆碱乙酰化酶9. 有关酶和辅酶叙述正确的是A. 所有的酶都由酶蛋白和辅酶组成B. 同一种辅酶可与不同的酶蛋白结合C. 酶蛋白和蛋白酶含义相同D. 多数辅酶与B族维生素有密切关系E. 辅酶与酶蛋白结合不牢固,可以用透析或超滤的方法除去10.酶原激活的生理意义在于A.避免活性酶过多而浪费酶蛋白B.避免对细胞进行自身消化C.为了保证酶能在特定部位发挥作用D.为了保证细胞能产生更多更好的酶E.利于在体内贮备酶11.关于酶的活性中心,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必需基团一定在酶的活性中心上B.活性中心区域仅占据整个酶分子体积的很小一部分C.含催化基团和结合基团D.具有与底物结合并使之转变成产物的能力E.酶活性中心以非共价键与底物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12.关于Km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是酶的特征性常数,与酶浓度无关B.是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C.与底物的种类无关D.Km愈小,表示酶对底物的亲和力愈大E.底物浓度极大时,反应速度等于米氏常数13.关于酶促反应的正确叙述是A.底物浓度低时,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B.底物过量时,反应速度与酶浓度成正比C.酶完全被底物饱和时,反应达到最大速度D.酶催化效率很高,低温也不影响反应速度E.底物浓度极大时,反应速度等于米氏常数14.酶的竞争性抑制剂的特点有A.抑制剂与底物的结构相似B.抑制剂与底物相互竞争与酶活性中心结合C.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抑制剂作用增加D、当抑制剂的浓度增加时,酶变性失活E. Km值增大,Vm值不变15.非竞争性抑制特点为:A.底物和抑制剂可同时与酶的不同部位相结合B.抑制程度只取决于[I] C.增加[S]不能去除抑制作用D.Km值不变,Vmax值降低E.抑制剂与底物的结构不相似16.对酶促化学修饰调节论述正确的是A.是快速调节酶活性的方式之一B.呈现级联式的、快速、放大效应C.最常见的是磷酸化修饰 D.使酶蛋白发生共价键的变化E.酶具有两种形式17. 关于同工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 是催化相同化学反应的一组酶B. 同工酶的理化性质不同C. 同工酶的活性中心组成有一定差异D. 同工酶具有不同的免疫学性质E. 同工酶具有不同的电泳行为18.酶与一般催化剂的不同点,在于A.酶可改变反应平衡常数 B.具有高度催化效率C.对反应环境的高度不稳定 D.具有高度专一性E. 酶活力的可调性19.常见的酶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有:A.半胱氨酸的巯基 B.组氨酸的咪唑基C.碱性氨基酸的氨基 D.丝氨酸的羟基E.谷氨酸的γ-羧基20.有关别构酶的叙述是:A.大多数别构酶是寡聚酶B.各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大多是别构酶C.可有调节亚基和催化亚基 D.酶活性随其构象的改变而改变E.别构剂以非共价键与酶的调节亚基结合三、填空题1.结合酶类必须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相结合后才具有活性,前者的作用是_________,后者的作用仅在反应中参与传递__________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章酶试题及答案(5)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酶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体内所有具有催化活性的物质都是酶B.所有的酶都含有辅基或辅酶C.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都具有立体异构特异性E.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并加速反应的进行2.关于酶的叙述哪一个是正确的?A.所有的酶都是别构酶E.酶催化的高效率是因为分子中含有辅酶或辅基C.酶的活性中心中都含有催化基团D.所有的酶都含有两个以上的多肽链E.所有的酶都能使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向加速反应的方向进行3.酶具有下列哪种能量效应A.增加反应活化能B.降低反应活化能C.增加产物的能量水平D.降低反应物的能量水平E.降低反应的自由能变化4.酶蛋白变性后其活性丧失,这是因为A.亚基解聚B.酶蛋白被完全降解为氨基酸C.酶蛋白的一级结构受破坏D.酶蛋白的空间结构受到破坏E.酶蛋白不再溶于水5.有关酶的辅酶叙述正确的是A.是与酶蛋白结合紧密的金属离子B.分子结构中不含维生素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C.在催化反应中不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D.在反应中参与传递氢原子、电子或其他基团E.是与酶蛋白紧密结合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6.酶和一般化学催化剂相比具有下列特点,例外的是A.具有更强的催化效能B.具有更强的专一性C.催化的反应无副反应D.可在高温下进行E.其活性可以受调控的7. 酶能使反应速度加快,主要在于A.大大降低反应的活化能B. 增加反应的活化能C. 减少了活化分子D. 增加了碰撞频率E. 减少反应中产物与底物分子自由能的差值8. 在酶促反应中,决定反应特异性的是A. 无机离子B. 溶液pHC.酶蛋白D. 辅酶E. 辅助因子9.酶的特异性是指A.酶与辅酶特异的结合B.酶对其所催化的底物有特异的选择性C.酶在细胞中的定位是特异性的D.酶催化反应的机制各不相同E.在酶的分类中各属不同的类别10.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的是A.酶分子的空间构象B.酶的电泳行为C.酶的活性中心D.酶的基因来源E.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11. 在心肌组织中,哪一种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含量最高A. LDH1B. LDH2C. LDH3D. LDH4E. LDH512. 对各种关键酶的调节中,最常见的共价修饰方式是A. 甲基化B. 糖基化C. 去甲基化D. 乙酰化E.磷酸化13. 酶与一般催化剂的区别是A. 只能加速热力学上可以进行的反应B. 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C. 缩短达到化学平衡的时间D. 具有高度特异性E. 能降低活化能14.关于活化能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 初态底物分子转变为活化分子所需的能量B. 是底物和产物能量水平的差值C. 酶降低反应活化能的程度与一般催化剂相同D. 活化能越大,反应越容易进行E. 是底物分子从初态转变到过渡态时所需要的能量15.酶与一般催化剂具有下列共性,例外的是A.同时加快正、逆反应速度 B. 不能改变反应平衡点C.降低反应活化能 D. 反应前后自身没有质与量的改变E.由特定构象的活性中心发挥作用16.金属离子作为辅助因子具有下列作用,例外的是A.稳定酶蛋白活性构象B.中和阳离子C.参与构成酶的活性中心D.连接酶和底物的桥梁E.中和阴离子17.下列为pH对酶促反应速度影响的论述,错误的是A.人体内极大多数酶的最适pH为7.4左右B.胃蛋白酶的最适pH约为1.8 C.胰蛋白酶的最适pH接近8.0 D.酶的最适pH不受酶纯度与底物种类等的影响E.缓冲溶液可以缓冲酶作用的环境pH的变化18. 有关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论述,正确的是A. 它们的电泳行为相同B.M亚基和H亚基在乳酸脱氢酶同工酶中分布一样C. 它们在人体各组织器官的分布无显著差别D. 它们对同一底物有不同的Km值E. 乳酸脱氢酶含有M亚基和H亚基两种,故有两种同工酶19. 在形成酶-底物复合物时A. 只有酶的构象发生变化B. 只有底物的构象发生变化C. 只有辅酶的构象发生变化D. 酶和底物的构象都发生变化E. 底物的构象首先发生变化20.有关酶蛋白或辅助因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蛋白或辅助因子单独存在时均有催化作用B.一种酶蛋白可与多种辅助因子结合成全酶C.一种酶蛋白只能与一种辅助因子结合成特异性的全酶D.酶蛋白参与传递氢原子或电子的作用E.辅助因子决定反应特异性21.下列为常见的与酶活性有关的必需基团,错误的是A.组氨酸残基的咪唑基B.丝氨酸残基的羟基C.半胱氨酸残基的巯基D.谷氨酸残基的 -羧基E.各种氨基酸残基的化学基团22.结合酶形式被称为A.单纯酶B.全酶C.寡聚酶D.多酶体系E.串联酶23. 对于酶蛋白与辅助因子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酶蛋白与辅助因子单独存在时均无催化活性B.一种酶蛋白只能与一种辅助因子结合形成全酶C.一种辅助因子只能与一种酶蛋白结合成全酶D.酶蛋白决定酶促反应的特异性E.辅助因子参与酶促反应24. 对于结合酶来说,决定反应特异性的是A. 金属离子B. 全酶C. 酶蛋白D. 辅酶E. 辅基25. 下列有关辅酶与辅基的论述,错误的是A.辅酶与辅基都是酶的辅助因子B.辅酶以非共价键与酶蛋白疏松结合C.辅基常以共价键与酶蛋白牢固结合D.不论辅酶或辅基都可以用透析或超滤的方法除去E.辅酶和辅基的主要差别在于它们与酶蛋白结合的紧密程度不同26.下列关于酶的活性中心的论述,错误的是A. 酶分子中的各种化学基团不一定都与酶活性有关B. 活性中心以外的必需基团与维持酶的特定空间构象有关C.活性中心的结合基团与底物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D.活性中心的催化基团可以催化底物发生反应转变为产物E. 与酶活性有关的必需基团在一级结构上彼此靠近,形成活性中心27. 酶原没有活性是因为:A.缺乏辅酶或辅基B.活性中心未形成或未暴露C.酶原是普通的蛋白质D.是已经变性的蛋白质E.酶蛋白亚基不全28. 关于酶的辅基的正确叙述是A. 是一种结合蛋白质B. 与酶蛋白的结合比较疏松C. 由活性中心的若干氨基酸残基组成D. 决定酶的专一性,不参与基团传递E. 一般不能用透析或超滤的方法与酶蛋白分开29. 全酶是指A. 酶-底物复合物B. 酶-抑制剂复合物C.酶蛋白-辅助因子复合物D. 酶-别构剂复合物E. 酶的无活性前体30. 符合辅酶的叙述是A. 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B. 不能用透析法与酶蛋白分开C. 不参与活性部位的组成D. 决定酶的特异性E.参与氢原子、电子或化学基团的传递31. 辅酶NADP+分子中含有下列哪种B族维生素?A.吡哆醛B.核黄素C.叶酸D.烟酰胺E.硫胺素32.辅基FAD分子中含有下列哪种B族维生素?A.吡哆醛B.核黄素C.叶酸D.烟酰胺E.硫胺素33.辅酶TPP分子中含有哪种B族维生素?A.吡哆醛B.核黄素C.叶酸D.烟酰胺E.硫胺素34. 下列哪一种维生素,参与构成转氨酶的辅酶?A.VitB1B. VitB2C.VitB12D. VitB6E. VitPP35.含有维生素B1的辅酶是A. NAD +B. FADC. TPPD. CoAE. FMN36. 关于酶的激活剂正确的是A.激活剂即辅酶B. 有非必需激活剂和非竞争性激活剂两类C. 能改变酶一级结构的物质D. 使酶活性增加的物质E. 有机化合物不能作为激活剂37. 关于胆碱酯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是催化乙酰胆碱水解的酶 B.属典型的巯基酶C.可受有机磷化合物抑制 D.该酶失活,可造成乙酰胆碱在体内过多堆积而中毒E.有机磷导致的该酶失活可用解磷定解救38. 关于糖原磷酸化酶叙述错误的是A.有两种存在形式B.两种形式的互变受不同酶的催化C.磷酸化酶b无活性D.磷酸化酶a无活性E.受磷酸化修饰调节39. 根据抑制剂与酶结合的紧密程度不同,抑制作用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A. 竞争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B. 混合性抑制和反竞争性抑制C. 可逆性抑制和不可逆性抑制D. 竞争性抑制和反竞争性抑制E. 可逆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40. 反竞争性抑制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A. 抑制剂既与酶相结合又与酶-底物复合物相结合B. 抑制剂使酶促反应的Km值升高,Vmax降低C. 抑制剂使酶促反应的Km值降低,Vmax增高D. 抑制剂只与酶-底物复合物相结合E. 抑制剂使酶促反应的Km值不变,Vmax降低41. 酶原激活一般是使酶原蛋白中哪种化学键断裂A.盐键 B. 范德华力C. 二硫键D. 氢键E. 肽键42. 有关酶活性测定与酶活性单位的描述,错误的是A.测定酶活性大小可用单位时间内底物的减少量来表示B.测定酶活性大小可用单位时间内产物的生成量来表示C.“单位”越大,表示酶的活性越大或酶的含量越高D.一定条件下,每分钟转化1μmol底物所需的酶量为一个酶活性国际单位(IU)E.每分钟使1mol底物转化为产物所需的酶量为1催量(Kat)43. 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不包括A. 底物浓度B. 酶的浓度C. 反应环境的pHD. 反应温度E. 酶原的浓度44. 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 低温可使大多数酶发生变性而使酶活性降低B. 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加快,与一般催化剂完全相同C. 最适温度是酶的特性常数,与反应进行的时间无关D.最适温度不是酶的特性常数,延长反应时间,其最适温度降低E. 最适温度对于所有的酶均相同45. 有关酶与温度的关系,错误的论述是A. 最适温度不是酶的特性常数B. 酶的最适温度与反应时间有关C. 低温可降低酶的活性但不使酶破坏,温度回升时酶又恢复活性D. 从生物组织中提取酶时应在低温下操作E. 酶蛋白易变性,所以反应都应该在低温中进行46. 关于pH对酶促反应速度影响的论述,错误的是A. pH影响酶、底物或辅助因子的解离度,从而影响酶促反应速度B. 最适pH是酶的特性常数C. 最适pH不是酶的特性常数D. pH过高或过低可使酶发生变性E. 最适pH是酶促反应速度最大时的环境pH47.下列哪种离子能激活唾液淀粉酶的活性A. Zn2+B. Mg2+C. K+D. CN-E. Cl-48.关于酶活性中心的叙述,错误的是A.酶与底物接触只限于酶分子上与酶活性密切有关的较小区域B.必需基团可位于活性中心区域之内,也可位于活性中心之外C.当底物分子与酶分子相接触时,可引起酶活性中心的构象改变D.酶原激活实际上就是活性中心的形成过程E.一般来说,形成酶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总是在多肽链的一级结构上相对集中的相邻的几个氨基酸的残基上49.关于酶的活性中心的错误说法是A.酶的必需基团就是酶的活性中心B. 活性中心可跨越在两条多肽链上C. 活性中心就是酶的催化基团和结合基团集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空间构象的区域D. 活性中心可处在一条多肽链上E. 酶的活性中心与酶的空间结构有密切关系50. 关于关键酶叙述错误的是:A.也称调节酶B.催化单向反应、且速度较慢C.调节该酶活性,可以影响代谢速度甚至改变代谢方向D.往往催化的是单向反应,且速度最快E.可以通过调节酶结构或酶含量变化来影响关键酶活性51. 酶的活性中心是指A. 整个酶分子的中心部位B. 酶蛋白与辅酶结合的部位C. 酶发挥催化作用的部位D. 酶分子表面具有解离基团的部位E.酶的必需基团在空间结构上集中形成的一个区域,能与特定的底物结合并使之转化成产物的部位52.磺胺类药物的类似物是A.对氨基苯甲酸B.二氢叶酸C.四氢叶酸D.叶酸E.嘧啶53.有机磷杀虫剂对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属于A.可逆性抑制作用B.竞争性抑制作用C.非竞争性抑制作用D.反竞争性抑制作用E.不可逆性抑制作用54.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作用属于A.非特异性抑制作用B.竞争性抑制作用C.非竞争性抑制作用D.反竞争性抑制作用E.不可逆性抑制作用55. 竞争性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影响是A. Km↑,Vmax不变B. Km↓,Vmax↓C. Km不变,Vmax↓D. Km↓,Vmax↑E. Km↓,Vmax不变56. 有关竞争性抑制剂的论述,错误的是A. 在结构上与底物相似B. 与酶的活性中心相结合C. 与酶的结合是可逆的D. 抑制程度只与抑制剂的浓度有关E. 与酶非共价结合57.下列哪些抑制作用属竞争性抑制作用A.砷化合物对巯基酶的抑制作用B.敌敌畏对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C.磺胺类药物对细菌体内二氢叶酸合成酶的抑制作用D.氰化物对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抑制作用E.重金属盐对某些酶的抑制作用58. 有机磷农药中毒时,下列哪一种酶受到抑制?A. 己糖激酶B. 碳酸酐酶C. 胆碱酯酶D. 乳酸脱氢酶E. 含酐基的酶59.有关非竞争性抑制作用的论述,正确的是A. 不改变酶促反应的最大程度B. 改变Km值C. 酶与底物、抑制剂可同时结合,但不影响其释放出产物D. 抑制剂与酶结合后,不影响酶与底物的结合E.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60. 非竞争性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是A. Km↑,Vmax不变B. Km↓,Vmax↓C. Km不变,Vmax↓D. Km↓,Vmax↑E. Km↓,Vmax不变61. 国际酶学委员会将酶分为六类的依据是A.酶的物理性质B.酶促反应的性质C.酶的来源D.酶的结构E.酶所催化的底物62. 下列哪个因素不属于酶活性异常所致疾病A.敌百虫农药中毒B.酶的先天性缺乏导致了代谢缺陷C.重金属离子中毒D.氰化物中毒E.敌敌畏农药中毒二、多项选择题1.能在酶促反应中传递氢的是A.FADB.CoAC.NAD+D.NADP+E.FMN2.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A.抑制剂B.激活剂C.pHD.温度E. 底物浓度3. 以金属离子为辅助因子的酶,金属离子的作用是A. 稳定酶蛋白活性构象B. 参与构成酶的活性中心C. 连接酶和底物的桥梁D. 中和阴离子E. 决定酶催化的专一性4. 关于酶的正确叙述是A. 酶是生物催化剂B.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C. 一条多肽链上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催化活性的酶称为串联酶D. 酶只能在细胞内起作用E. 酶催化效率极高,故反应速度与酶的浓度无关5. 酶的活性部位的正确叙述是A. 所有的酶都有活性部位B. 具有三维结构C. 所有酶的活性部位都有辅酶D. 酶的必需基团都位于活性部位E. 由催化基团和结合基团组成6.一组同工酶之间的不同之处有A. 物理性质B. 化学性质C. 专一性D. 等电点E. 米氏常数7. 下列常见的抑制剂中,哪些是不可逆性抑制剂A. 有机磷化合物B. 汞离子C. 磺胺类药物D. 氰化物E. 含砷化合物8.被有机磷抑制的酶或抑制类型是A. 不可逆性抑制B. 竞争性抑制C. 胆碱酯酶D. 二氢叶酸合成酶E. 胆碱乙酰化酶9. 有关酶和辅酶叙述正确的是A. 所有的酶都由酶蛋白和辅酶组成B. 同一种辅酶可与不同的酶蛋白结合C. 酶蛋白和蛋白酶含义相同D. 多数辅酶与B族维生素有密切关系E. 辅酶与酶蛋白结合不牢固,可以用透析或超滤的方法除去10.酶原激活的生理意义在于A.避免活性酶过多而浪费酶蛋白B.避免对细胞进行自身消化C.为了保证酶能在特定部位发挥作用D.为了保证细胞能产生更多更好的酶E.利于在体内贮备酶11.关于酶的活性中心,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必需基团一定在酶的活性中心上B.活性中心区域仅占据整个酶分子体积的很小一部分C.含催化基团和结合基团D.具有与底物结合并使之转变成产物的能力E.酶活性中心以非共价键与底物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12.关于Km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是酶的特征性常数,与酶浓度无关B.是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C.与底物的种类无关D.Km愈小,表示酶对底物的亲和力愈大E.底物浓度极大时,反应速度等于米氏常数13.关于酶促反应的正确叙述是A.底物浓度低时,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B.底物过量时,反应速度与酶浓度成正比C.酶完全被底物饱和时,反应达到最大速度D.酶催化效率很高,低温也不影响反应速度E.底物浓度极大时,反应速度等于米氏常数14.酶的竞争性抑制剂的特点有A.抑制剂与底物的结构相似B.抑制剂与底物相互竞争与酶活性中心结合C.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抑制剂作用增加D、当抑制剂的浓度增加时,酶变性失活E. Km值增大,Vm值不变15.非竞争性抑制特点为:A.底物和抑制剂可同时与酶的不同部位相结合 B.抑制程度只取决于[I] C.增加[S]不能去除抑制作用 D.Km值不变,Vmax值降低E.抑制剂与底物的结构不相似16.对酶促化学修饰调节论述正确的是A.是快速调节酶活性的方式之一B.呈现级联式的、快速、放大效应C.最常见的是磷酸化修饰 D.使酶蛋白发生共价键的变化E.酶具有两种形式17. 关于同工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 是催化相同化学反应的一组酶B. 同工酶的理化性质不同C. 同工酶的活性中心组成有一定差异D. 同工酶具有不同的免疫学性质E. 同工酶具有不同的电泳行为18.酶与一般催化剂的不同点,在于A.酶可改变反应平衡常数 B.具有高度催化效率C.对反应环境的高度不稳定 D.具有高度专一性E. 酶活力的可调性19.常见的酶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有:A.半胱氨酸的巯基 B.组氨酸的咪唑基C.碱性氨基酸的氨基 D.丝氨酸的羟基E.谷氨酸的γ-羧基20.有关别构酶的叙述是:A.大多数别构酶是寡聚酶 B.各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大多是别构酶C.可有调节亚基和催化亚基 D.酶活性随其构象的改变而改变E.别构剂以非共价键与酶的调节亚基结合三、填空题1.结合酶类必须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相结合后才具有活性,前者的作用是_________,后者的作用仅在反应中参与传递__________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