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岗岩成因类型划分与地球化学图解判别综述
胶东西北部罗家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如表 2 所述 , 罗家 花 岗岩 的 w( S i O ) 相 对较 高 , 平 均为7 1 . 5 9 / 6 ; 钾、 钠 含量 总体较 高 , 变化较 大 ,
量
鼍
善
W( s i 2 O ) / %
图5 山 东胶 西 北 地 区 罗 家 花 岗岩 s i ( ) 2 一( K z 0 +N a : O) 图解和 S i O : 一K z O 图解
第2 8 卷 第 2期
江 胜 国等 : 胶 东 西 北 部 罗 家 花 岗岩 地 球 化 学 特 征 及 成 因分 析
2 7 7
图解 的 亚碱性 系 列 区 、 S i O K。 O 图解 的钾 玄 岩 与 岩 具有 亚碱 性 系列 的 同熔 I 型花岗岩特征, 且 源 岩 高钾 钙碱 性 系列 区 的分 界 线处 、 K O Na 。 O 图解 的 I 型 花 岗岩 区 、 AC F图解 的 I 型 花 岗岩 区 ( 部 分 位 于 I 型 与 S型花 岗岩 区 的分 界 线 处 ) , 说 明 了罗 家 花 岗
素特征 为 : 高场 强元 素较 亏损 , 如Z r , T i , Nb , Y 的质 量分数 分 别 为 1 5 0× 1 0 , 1 8 6 4× 1 0 一, 1 0 . 3× 1 0 , 9 . 7 ×1 0 ; 低场强 大离 子亲 石元 素较 富集 , 如 S r , B a , R b的质 量 分 数 分 别 为 5 9 8×1 0 , 2 2 2 9 × 1 0 一, 1 6 9 ×l O 。由表 3可 知 , N( S r ) / N( Y) 值 为
. 3 稀 土元素 特征 0 . 8 2 ; w( A1 。 O 。 ) 较稳 定 , 平均 为 1 3 . 9 7 , 铝饱 和 2 指 数 A/ C NK 的均值 为 0 . 9 0 , 分 异程 度 较 高 , 反 映 了源 岩 经
花岗岩成因类型的判别分析

花岗岩成因类型的判别分析
马鸿文
【期刊名称】《岩石学报》
【年(卷),期】1992(008)004
【摘要】花岗岩类可以划分为M、I、S和A型四大成因类型。
本文通过对澳大利亚东南部典型的I型、S型、A型花岗岩和我国新疆西准噶尔蛇绿岩套中M型花岗岩的判别分析,提出了根据实际矿物含量、岩石化学成分和微量元素丰度确定花岗岩成因类型的判别方法,对其参加判别分析的68个样品的回判准确率分别高达94.1%、97.1%和98.5%。
因此,该法是对目前广泛采用的确定花岗岩成因类型的各种地球化学参数或图解法的重要补充。
【总页数】10页(P341-350)
【作者】马鸿文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88.121
【相关文献】
1.碳酸盐岩成因类型的判别分析白云鄂博“白云岩”成因的讨论 [J], 刘铁庚
2.碳酸盐岩石成因类型的判别分析和白云鄂博“白云岩”的成因讨论 [J], 刘铁庚
3.赣东北三清山地区花岗岩的类型与"三清山式"花岗岩峰林的成因 [J], 杨明桂;尹国胜;马振兴;黄志忠;龙梅梅
4.湖北七尖峰花岗岩成因类型初探——兼论花岗岩类某些成岩机制 [J], 刘源骏;杨
秀琦
5.磁化率各向异性与花岗岩形成的构造背景──以广东两类不同成因类型花岗岩为例 [J], 杨树锋;陈汉林;陈芙蓉;竺国强;张伯友;石满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花岗岩的成因及其分类

花岗岩的成因及其分类(★北大岩石学科目重要考点★)(2005、2006、2007年考过)1、岩浆成因与交代成因岩浆成因的花岗岩类由岩浆侵位冷凝形成,经历了从岩浆源区分凝、上升迁移到异地就位的过程——异地花岗岩交代成因的花岗岩指先存在的岩石基本上在固态的情况下由交代作用转变而成——原地花岗岩;形成机制更接近变质作用,也称花岗岩化作用2、岩浆花岗岩形成的主要观点结晶分异作用(Bowen):存在,但规模小。
层状和环状岩体晚期分异物。
混合化作用(Daly):通过同化作用或混合作用形成的混杂岩浆的过程。
只能形成偏中性的花岗岩类岩浆,而不可能形成大型岩基深熔作用或部分熔融作用:认为花岗质岩浆主要是由中、下地壳的岩石部分熔融形成的。
3、花岗岩的成因类型及特征花岗岩成因复杂的因素1)物质来源的多样性地壳内部的不同结构层;消减带的消减洋壳和地幔楔形区2)产出构造背景的多样性岛弧造山带;活动大陆边缘;大陆碰撞带;陆内造山带;大陆裂谷带;大洋中脊花岗岩成因类型划分的依据及类型1)物质来源M型地幔与地壳混合型I型地壳中未经风化的火成岩S型地壳中经过风化的沉积岩A型地幔玄武岩浆演化、或玄武岩浆上升后,受地壳不同程度混染或亏损地壳熔融的产物2)构造背景:造山花岗岩、过渡型花岗岩、非造山花岗岩小崔建议:花岗岩的成因与分类是当前岩石学的热点领域。
通过查阅近十几年的岩石学论文也不难发现这一点!上面的“花岗岩MISA分类”是最简单最基础的分类。
建议再从CNKI里找下近十几年的相关论文,学习并总结一下“Barbarin的花岗岩物源分类”和“Pitcher的花岗岩构造分类”。
这两个分类十分重要。
汇聚板块边界的岩浆作用(★北大岩石学科目重要考点★)(2007、2008年考了!)俯冲带玄武岩多阶段:板块俯冲→洋壳和大洋沉积物的脱水→流体及酸性岩浆的向上迁移→地幔楔的交代作用和富集→地幔楔的部分熔融和岛弧岩浆的生成。
多源:地幔楔(大洋岩石圈+软流圈上地幔);洋壳(大洋玄武岩+大洋沉积物);海水;大陆地壳的混染。
花岗岩构造环境I

微量元素标准化模式图
Rock/ORG
COLG
在碰撞、板内和火
山弧环境(地壳混
染显著), 性元素含量; HFSE (如Nb, Y),
1
ORG
VAG
相对于弧和碰撞花 岗岩, 在板内花岗 岩中较富集
0.1
K Rb Ba Th Ta Nb Ce Zr Hf Sm Y Yb
第9页/共28页
MORB-normalized spider diagrams.
From Winter (2001) An
Introduction to Igneous and
Metamorphic
Petrology.
Prentice Hall.
第10页/共28页
花岗岩常用的构造判别图解(Pearce.,1984) Discriminant Diagrams I: Nb-Y
注意
变 质 ( 每 个 变 质 类 型 在 地 球 化 学 判 别 图 上 产 生 分 量 ) 后碰撞花岗岩(可能投影于板内或火山弧环境: 地
球化学判别是不够的 壳源花岗岩 ( 地球化学上更反应的是源区特征 ,而
不是形成时的构造环境)
第17页/共28页
第18页/共28页
Brown 的Lg[CaO/(K2O+Na2O)]-SiO2图解 Batchelor 的R1-R2图解判别构造环境
Prentice Hall.
第13页/共28页
后碰撞花岗岩
具体位置取决于碰撞带的演化
第14页/共28页
第15页/共28页
岩石形成过程:对地球化学判别图的影 响
DMM=Depleted MORB Mantle LCC, UCC, BCC = Lower, Upper 第16页/共a2n8页d Bulk Continental Crust
花岗岩的成因(2014上)

A型花岗岩:主要见于非造山带和造山期后。Collins等(1982) 认为A型花岗岩为地幔玄武岩浆演化或玄武岩浆上升后受地壳不 同程度混染或亏损地壳熔融的产物。
一、根据源岩划分的花岗岩类型
I型花岗岩:I型花岗岩(I type granite)是一系列准铝质钙碱性花岗质岩石的总 称,主要是各种英云闪长岩到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这种花岗岩是未经风化 作用的火成岩熔融形成的岩浆的产物,通常产于活动大陆边缘,简称I型花岗 岩。这里“I”是英文火成岩(Igneous)一词的第一个字母。其特征是基本上 由石英、数量不等的斜长石和碱性长石、普通角闪石和黑云母所组成,不含 白云母。 S型花岗岩:S型花岗岩(S type granite)是一种以壳源沉积物为源岩,经过部 分熔融、结晶而产生的花岗岩。这里“S”是指英文沉积(sediment)一词的 第一个字母。属造山期花岗岩,产于克拉通内韧性剪切带和大陆碰撞褶皱带 内,以堇青石花岗岩和二云母花岗岩组合等过铝质花岗岩为代表。 A型花岗岩:A型花岗岩(A type granite)是产于裂谷带和稳定大陆板块内部 的花岗质岩石。这类岩石通常是弱碱性花岗岩,CaO和Al2O3含量较低, Fe/Fe+Mg值较高,K2O/Na2O值和K2O含量较高;由石英、钾长石、少量斜 长石和富铁黑云母,有时有碱性暗色矿物等组成。另外,因富铁有时还会出 现富铁橄榄石。因为这类花岗岩通常具有碱性(alkaline)、无水(anhydrous) 和非造山(anorogenic)的特点,恰好这三个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都是“A”。 故把这种花岗岩叫做A型花岗岩(Loiselle等,1979)。A型花岗岩主要见于非 造山带和造山期后,Collins等(1982)认为A型花岗岩为地幔玄武岩浆演化 或玄武岩浆上升后受地壳不同程度混染或亏损地壳熔融的产物。
草店-小林地区中生代花岗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草店-小林地区中生代花岗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朱小平向祥辉韩岭王家杰摘要草店-小林地区中生代花岗岩属草店-小林花岗带,微量元素总体偏离原始地幔值而接近大陆地壳平均值,大离子亲石元素、非活动性元素质量分数总体较高且变化较大;稀土元素总量低,表现为轻稀土富集,轻重稀土分馏较强烈,具较明显的Eu负异常,Ce 负异常不明显;具一般花岗岩与埃达克质岩石共存的特征,属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具壳型和壳幔型花岗岩的特征,属I型同熔型花岗岩,构造环境主要表现为挤压向拉张转换的环境。
关键词中生代花岗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草店-小林地区随枣北部地区位于秦岭造山带和大别-苏鲁造山带衔接部位的中生代桐柏碰撞造山带北侧,中生代花岗岩发育,由北西向南东分别为同期、同源的三个花岗岩岩浆岩带:草店-小林花岗岩带、桐柏变形花岗岩带(原桐柏杂岩)和七尖峰花岗岩带,草店-小林花岗岩带以二长花岗岩为主,桐柏变形花岗岩带为片麻状钾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七尖峰花岗岩带以钾长花岗岩为主,少量二长花岗岩;草店-小林地区中生代花岗岩属草店-小林花岗岩带。
草店-小林花岗岩带位于随枣北部地区最北部,其南西侧中生代碰撞造山系统的桐柏变形岩浆岩,北东侧为古生代增生造山系统。
1草店-小林河地区中生代花岗岩地质特征草店-小林河地区中生代花岗岩共分布有28个花岗岩岩体,围岩主要为古元古代秦岭岩群、早古生代岩层和桐柏变形花岗岩(原桐柏杂岩)。
草店-小林河地区中生代花岗岩岩石类型以铝过饱和类型为主,少数正常;岩石系列属钙碱性岩系列;岩石矿物粒度大且变化大,以细-中粗粒结构为主,部分含有较多斑晶,采用CIPW标准矿物计算法对所取样品测试结果进行计算分类,除个别为钾长花岗岩外,均为二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 年代学精确定年显示形成时间为124.3~139.8Ma,与中生代碰撞造山年代基本一致。
2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本次工作选择分布广、代表性强的10个花岗岩岩体进行样品采集和微量元素化学测试分析,除柳板河岩体外为钾长花岗岩外,其余的均为二长花岗岩。
花岗岩类型与成因简易鉴别

※ ACNK=全岩Al2O3/(CaO+Na2O+K2O) 分子数
A -型 花 岗 岩
是从岩性和形成环境 对花岗岩的命名 有两种基本类型
A 1 型 碱性花岗岩中钠闪石 填隙A状2福型州魁岐花岗岩
形成于板内
形成于板内
非造山裂谷/地幔柱环境
后造山陆缘/岛弧环境
可分两亚类
以正长岩 碱性正长岩为主 可含钙质/碱性Pyr/Hb和Bi
花岗岩类型与成因的简易鉴别
花岗岩类型 A/CNK※ 特;1.1
含黑云母
多数<1.0 褐帘石
板内/岛弧 壳-幔 /断裂构造 混合起源
S-型花岗岩 >1.0 含白云母/堇青石 多数>1.1 /石榴石/电气石 /红柱石
板内
地壳起源
A-型花岗岩
<1.1 可含霓辉石/霓石 板内/岛弧 /钠铁闪石/钠闪石 与裂谷/ 地幔起源 地幔柱有关
结晶早 非填隙状
过铝质Gr 面积大 含Gt/Mus 填隙状
碱性Gr 面积小 含碱性MF矿物 填隙状
高Nb (La/Yb)N > 10 碱钠低性 长Y花石b岗与/T岩 钠a 闪晶Y石/洞Yb中浙马江鞍青形田
低Nb (La/Yb)N < 10 高Yb /Ta Y/Yb
A-型花岗岩鉴别图 据 J G 1989 97 261~80 Geol 1992 20 641~4
花岗岩成因分类及其Pearce判别Barbarin方案解析

岩石。
现在通常作为花岗质岩石的同义词,用于临时性“野外”分类。
花岗岩类是含二氧化硅在65%~78%的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石英二长岩、石英正长岩等的总称。
一般以含石英和具花岗岩外貌为其特征。
其成因既有由岩浆形成的,也有由花岗岩化作用形成的。
花岗岩类岩石分布很广,常呈较大的杂岩体。
与其有关的矿产有钨、锡、铍、铌、钽、稀有元素、铀、金、铅、锌等。
花岗岩类为SiO2含量65—78%的火成岩总称。
按其碱质含量多少,又可分为碱性和钙碱两亚类。
碱性花岗岩以含碱性长石和碱性铁镁矿物为特征,如钠闪石花岗岩、霓石花岗岩,这类花岗岩分布较少。
广泛分布的是钙碱性花岗岩,按其所含碱性长石和斜长石的比例而分为碱性长石花岗岩、正常花岗岩(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和斜长花岗岩。
一般说来,花岗岩类其成因有由岩浆形成的,也有由花岗岩化作用形成的。
花岗斑岩在热液作用下可形成石英绢云母与黄铁矿。
在表生作用下,花岗岩中的暗色矿物发生分解,长石变成绢云母或高岭土,成为高岭土矿床,如中国江西景德镇、湖北大悟等地的高岭土矿。
中国各主要地质历史时期和不同构造与花岗类有关的矿产有钨、锡、铍、铌、钽、铀、金、铅、锌、稀有元素等。
花岗岩类岩石分布很广,常呈较大的杂岩体。
7、花岗岩成矿专属性:成矿专属性:一定的成矿作用及其产物(矿床)与一定的地质作用及其产物(地质体)的专属关系。
习惯上多用于一定的岩浆岩(见火成岩)类型及其相关的成矿作用﹐即岩浆岩成矿专属性。
许多矿产都与岩浆岩有著空间的﹐甚至成因的共生关系。
一般认为﹐超基性岩﹑基性岩和酸性岩的成矿专属性明显。
例如﹐与橄榄岩﹑纯橄榄岩有关的铬﹑铂矿床﹔与斜长岩﹑辉长岩有关的钒钛磁铁矿矿床﹔与角砾云母橄榄岩有关的金刚石矿床等﹐都表现出明显的岩浆成矿专属性﹐与酸性花岗岩-流纹岩有关的有钨﹑锡﹑锂﹑铍等矿产﹐成矿专属性也较明显。
但中性及中酸性岩所表现的成矿专属性就不十分明显。
由于花岗岩类分布很广且对成矿关系重大﹐对其成矿专属性的研究也比较深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第38卷 第 1 期28~37页
云南地质
C953-1041/P ISSN1004-1885
花岗岩成因类型划分与地球化学图解判别综述
王 国 辉 \王 志 忠 \严 城 民 2
( 1 . 云南黄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 南 昆 明 650200; 2 . 云南省地矿局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大队,云 南 玉 溪 653100)
摘 要 :花岗岩是出露最广的侵人岩,是研究地壳运动的主要岩石类型。花 岗 岩 的 成 因 类 型 主 要 有 3 种 划 分 方 法 :S-I- M-A 型 、壳幔同瑢型-陆壳改造型-幔源型、磁 铁矿系列-钛 铁矿系列。花岗岩浆活动的板块 构造背景一般划分为%同 碰 撞 花 岗 岩 (S-COLG) 、火 山 弧 花 岗 岩 (VAG) 、洋 中 脊 花 岗 岩 (ORG) 、板内花岗 岩 (WPG) 。花岗岩的成因类型与板块构造环境可根据常量元素、稀 土 元 素 、微 量 元 素 进 行 图 解 判 别 ,常用 图 解 为 R1-R 2 图 解 、稀 土 元 素 分 配 型 式 图 、微 量 元 素 蛛 网 图 、非 活 动 性 元 素 (R b- Yb + T j Rb- Y + Y b 、 T a-Y b 、N b -Y ) 系列图解。
花岗岩的成因类型与板块构造环境有着较为明显的对应关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同属成因岩 石学的范畴。
1 花岗岩的成因类型
花岗岩的成因主要有3 种划分方法:S-I- M- A 型 、壳幔同熔型- 陆壳改造型-幔源型、磁铁矿系列 -钛 铁 矿 系 列 [3]。这 3 种划分方案中,S-I- M-A 型应用较广。
关 键 词 :花 岗 岩 ;成因类型;板块构造;地 球 化 学 ;图解判别 中图分类号# P588. 12+1 文献标识码:A 文 章 编 号 # 1004-1885 (2019) 1-28-10
花岗岩的成因问题,是地质学、岩石学中讨论最多、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1]。2 0 世 纪 30~60年 代 ,争论的焦点是花岗岩的形成方式。2 0 世 纪 7 0 年代开始进行花岗岩的成因分析,主要讨论花岗岩的 物质来源和形成环境[2]。
类型 A/CNK 值
极 成 熟 的 S 型花岗岩 >1 .1
成 熟 的 S 型花岗岩 # 1.1
不成熟的S 型花岗岩 1.0 - 1.1
1. 1.2 I 型花岗岩 i 型花岗岩是幔源物质与壳源物质混合的产物。也 就 是 说 ,i 型花岗岩即壳幔混源型花岗岩。壳幔
混 源 有 3 种形 式 :①幔源岩浆与壳源岩浆发生混合作用,②幔源岩浆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③基底中早 先 存 在 的 斜 长 角 闪 岩 (原岩为玄武岩)与变质沉积岩同时发生熔融。
按 花 岗 岩 的 A/CNK值 ,Wybom等 (1 9 8 1 ) 将 S 型花岗岩源 区 分 为 3 个 亚 类 (表 1)*3+。花岗岩源 区越成熟,岩 石 的 A/ CNK值越大。
表 1 S 型花岗岩的源区类型 Tab 1. Source Area Type of S-rType Granite
我国花岗岩的成因分析始于2 0 世 纪 8 0 年代初期,主要内容为岩石的成因类型和岩浆活动的板块构 造背景。此 时 ,我 国 1 : 200 0 0 0 区域地质调查已近尾声,1 : 50 0 0 0 区域地质调查全面展开。2 0 世纪末 期 ,开始进行花岗岩浆动力学研究,但此项工作到今也仅限于科研层面,在生产中未能全面开展。
。 1. 1.1 S 型花岗岩
S 型花岗岩是以壳源沉积物为源岩,经过部分熔融、结晶形成的花岗岩。也 就 是 说 ,S 型花岗岩大 属陆 改造 。
S 型花岗岩是一种过铝质岩石,代表性岩石是堇青石二长花岗岩、二云二长花岗岩。岩石中富含石
收稿日期%2018-09-30 作者简介:王 国 辉 (1986~),男 ,云南省曲靖市人,地质工程师,从事矿产地质’区域地质调查工作。
1974年 ,澳大利亚 岩 石 学 家 查 佩 尔 和 怀 特 (B.W.Chappell and A.J.R.White) ,在研究澳大利亚东 部拉克兰褶皱带中的古生代花岗岩时,根 据 花 岗 岩 的 成 岩 物 质 来 源 将 花 岗 岩 划 分 为I 型 和 S 型[3]。 自 此 ,引发了国际上研究花岗岩成岩物质来源的热潮。经过不断补充完善,最终形成了 S- I- M- A 型分类
第 1期
王国辉等:花岗岩成因类型划分与地球化学图解判别综述
29Leabharlann 英 、黑云母,含有钛铁矿,并含有数量不 等 的 通 过 岩 浆 结 晶 形 成 的 富 铝 硅 酸 盐 矿 物 (如堇青石、硅线 石 、石榴石、富铝黑云母、白云母、红柱石、黄玉)。
在 岩 石 化 学 成 分 上 ,S 型 花 岗 岩 富 Si ( SiO" > 6 7 % ) 、略 富 碱 (Na2〇+ e 〇 > 6 % ) ,富 钾 (e 〇> Na" 0 ) 。一般为铝过饱和类型。Fe3+/ Fe2+比值低, SO18值 >10%e,87Sr/86S r 初 始 值 为 0.709~0.718,通 常 具 有 较 低 的 %Nd/t 值 (-4.0~-13.4)。
I 型花岗岩是一系列准铝一弱过铝钙碱性花岗岩岩石的总称。主要岩石种类为:英云闪长岩、花岗 闪长岩。岩石主要由石英、斜长石、钾 长 石 、普通角闪石、黑 云 母 组 成 ,黑 云 母 的 Mg/ F e 比值高。岩 石中一般不含白云母。常含普通角闪石、磁铁矿,次要矿物为辉石、绿帘石、褐帘石。
该类岩石较富 Si (Si0 " > 5 3 % ) 、相对富 Na (Na2〇 > IK〇),A/CNK 比值<1.0,Fe3+/Fe2+ 比值高, S0 18值 <10Uu,87Sm86Sr 初始值<0.709。在微量元素方面,I 型花岗岩的斜长石和铁镁矿物中,相容元素 Sm EU、M/、F e 等较为富集,不 相 容 元 素 Rb、F 、Ga、N, 、Z r等明显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