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铅锌矿矿化特征及找矿标志
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中旗西南沟银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规 模/J 编号
长宽
产状
分析结果
走向 倾向 倾角 1]/P
W>/P
-B"f!#$)$
制程度
矿化蚀变带特征
! /3# "L/#)% "3i).%i Kb %,i #L"/)#L.) #L,/)"L%, ,L)#)!*L#* "个钻孔
地 表 褐 铁 矿 化 (铁 锰 矿 化 (深 部 黄 铁 矿 化 ( 磁 黄 铁 矿 化 (铅 锌 矿 化
目前圈出矿化 蚀 变 带 !! 条分 别 位 于 +! 断 裂 构 造 两 侧 严 格 受 断 裂 构 造 控 制 矿 化 蚀 变 带 主 要 赋 存于白音高老 组 &.]凝 灰 质 砂 岩 及 流 纹 质 凝 灰 岩 之 中 的 构 造 破 碎 带 中 自 北 向 南 编 号 为 ! ) 8 9 : 号 其 中 规 模 较 大 具 有 代 表 性 的 矿 化 蚀 变 带 为 ! " # $ % 其 空 间 分 布 规 律 见 图 !
褐铁矿化(铁锰矿化(少量铅锌矿化 矿调发现深部未验证
( "## !L,# ./#i K< 3"i #L#")#L!" #L!#)#L.% ,L/.)")L"% !个探槽!个钻孔
褐 铁 矿 化 (铁 锰 矿 化 (少 量 铅 锌 矿 化
填图发现
* "/# , .%i Kb 3,i #L!/)#L!* #L.,)!L!# ,L.!)!,L., !个探槽!个钻孔
为 碎 裂 结 构 (交 代 结 构 (包 含 结 构 (残 余 结 构 #浸 染 状
构 造 (脉 状 (网 脉 状 (团 块 状 及 致 密 块 状 构 造 %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付家营子银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付家营子银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作者:张红霞陈改香胡俊伟王鹏王明来源:《西部资源》2023年第06期[关键词]银铅锌矿;地质特征;找矿标志;克什克腾旗;付家营子付家营子银铅锌矿位于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境内,是近几年具有极大潜力的蚀变岩型矿区。
研究区及其周边矿产地质调查工作始于1968年,但是对该区的研究程度依然较低。
前人主要工作是区域地质调查[1-5]以及周边地区的矿产勘查[6-12]工作。
付家营子银铅锌矿位于小东沟—柳条沟钼、铅、锌成矿带(Ⅴ级)北东端,在其周边已发现有二把伙银铅锌多金属矿床、兴隆庄铅锌矿床、油坊西银多金属矿床、奶子山银多金属矿点4处银铅锌矿床(点),以上矿床(点)均产于侏罗系上统满克头鄂博组地层中,大都受NW 向或NNW 向断裂构造控制,矿床类型多为热液交代填充型,银铅锌矿产出层位、构造特征及成因类型等均可类比周边矿区。
本次研究区亦属热液型银铅锌矿,矿化带赋存于侏罗系上统满克头鄂博组,主要由NW向断裂构造控制,蚀变类型主要有硅化、绿泥石化、褐铁矿化和碳酸盐化,具有明显的找矿标志。
本文分析探讨了区内的找矿前景,总结其主要控矿因素以及找矿标志,进而为该区提出了进一步的找矿方向,以期在矿区找矿方面有新的突破,并为研究该区热液型银铅锌矿提供参考。
1. 区域地质背景及矿产区域内出露地层主要以侏罗系上统满克头鄂博组为主,中统万宝组和上统玛尼吐组零星分布,二叠系中统于家北沟组地层仅出露于北西角,新近系汉诺坝组玄武岩广泛分布,形成广泛的玄武岩岩盖,第四系为上更新统乌尔吉组黄土层及冲积物堆积。
研究区位于突泉—林西华力西燕山期铁(锡)铜、铅、锌、银、铌(钽)成矿带(Ⅲ级)的中段;主体位于硐子—汤家杖子钨、金、钼、铅、锌、铜成矿带(Ⅳ级)北端;小东沟—柳条沟钼、铅、锌成矿带(Ⅴ级)北东端(图1)。
本区处于镶黄旗—赤峰晚古生代增生陆缘与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带的叠加区域,强烈的构造火山活动是该区成矿的先决条件。
铅锌矿主要类型和找矿标志

铅锌矿床类型及找矿标志常见的铅锌矿物主要是:方铅矿、硫锑铅矿、车轮矿、白铅矿、铅钒、彩钼铅矿等。
锌矿物主要有:闪锌矿、纤维锌矿、菱锌矿、异极矿等。
铅锌矿床主要在中低温热液作用过程中一部分由火山成矿作用和外生成矿作用形成。
主要矿床类型有碳酸盐岩类岩石中的层控铅锌矿床、矽卡岩型铅锌矿床,以及火山岩系中,块状硫化物型多金属矿床。
一、矽卡岩型铅锌矿床这类矿床一般产于中酸性侵入体与碳酸型盐岩类岩石的接触带或其附近。
成矿过程复杂,铅锌硫化物是成矿作用的晚期阶段产物。
矿体往往离开矽卡岩而产于板岩和白云岩中。
矿体形状复杂,一般呈不规则囊状、柱状、脉状、透镜状有些情况下,也有似层状。
金属矿物主要为方铅矿、闪锌矿还有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有时还含有白钨矿、锡石、辉钼矿和回铋矿铅锌矿床中常含银、铟、锗、镓、铊、硒等可综合利用。
矿床规模以小型为主,但分布广泛。
二、碳酸盐岩层控铅锌矿床是最重要的一类矿床,世界铅锌主要来源。
多数矿床具有石灰岩—铅锌特定组合。
少数产于与石灰岩共生的砂页岩中。
研究证明矿床是形成与石灰岩礁有关。
成矿时代比较广泛,从欧盟和寒武纪—侏罗纪白垩纪均有成矿。
从总体观察是呈层控的,但真正的层状矿体规模很小,多数情况下矿体表现为后生特点。
呈不规则的脉状、囊状、岩溶溶洞以及作为角砾岩(崩塌及其他成因)胶结物而出现,矿物的晶体常大而完好。
成矿温度通常在100~150℃范围内。
在矿床分布的广大范围内,常不见火成岩体出露。
矿体特征大多呈层状,似层状。
产于石灰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中,围岩蚀变现象不明显。
有些地方可见到弱的白云石化和硅化。
主要金属矿物方铅矿、闪锌矿也常有一些胶状黄铁矿和白铁矿。
脉石矿物:方解石、萤石、重晶石、石英。
铅锌品位变化大,多为复矿,矿床规模巨大。
找矿标志:不能仅局限与岩浆发育的地区。
一套厚大的碳酸盐岩地层如不整合地覆盖于古老基底之上。
而这套地层的下部如有黑色页岩发育二碳酸盐岩层,本身有生物礁发育时,应在断层附近,寻找有无古岩溶现象和白云岩化作用存在。
福建省桂溪矿区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福建省桂溪矿区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康利兵,张家琪(江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九0二地质大队,江西 新余 338000)摘 要:矿体为产于变质岩断裂中的脉状铅锌多金属矿。
矿体产于变质岩的断裂带中,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
属第Ⅱ勘查类型。
矿石类型为原生硫化矿石。
断裂带的蚀变明显,主要有硅化、黄铁矿(褐铁矿)化、绿泥石化等。
在地表露头见到绿泥石化,往往可找到铅锌矿化。
断裂带在本区呈北东走向。
断裂带在本区呈北东走向。
地表断裂带Pb含量>0.1%,深部就有可能存在工业矿体。
所以蚀变断裂带是本区找矿的重要标志之一。
关键词:铅锌多金属;绿泥石化;蚀变带;找矿标志中图分类号:P588.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6)23-0040-2Fujian province and prospecting of lead-zinc polymetallic deposit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uixi areaKANG Li-bing,ZHANG Jia-qi(90 Geological Party Jiangxi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Xinyu 338000,China)Abstract: Ore vein lead-zinc polymetallic deposit occurs in the metamorphic rocks of the fracture. The ore bodies are found in the fault zone of metamorphic rocks, and the hydrothermal filling and replacement of the medium and low temperature. Type II exploration. Ore type as primary sulfide ore. Fracture zone altered significantly, mainly are silicification, pyrite (limonite), chloritation etc.. In the surface outcrop to see the green mud, often can be found in lead and zinc mineralization. The fault zone is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north east of the area. The fault zone is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north east of the area. Surface fault zone Pb content > 0.1%, there may exist in the deep industrial ore bodies. Therefore, alteration fault zon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arks of ore prospecting in this area.Keywords: Pb Zn polymetallic ore; green clay; alteration zone; prospecting criteria桂溪矿区位于矿区是具有大型以上远景的矿床。
新疆乌拉根铅锌矿成矿特征及找矿标志

新疆乌拉根铅锌矿成矿特征及找矿标志乌拉根铅锌矿位于新疆乌恰县康苏镇南东约5km,矿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喀什坳陷中央隆起北侧向斜内,矿床为热卤水喷流沉积改造,碳酸盐岩-砂砾岩层控制型铅锌矿,矿体受构造控制呈浸染细脉和透镜状分布,与天青石化及黄铁矿化有关。
本文重点论述该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铅锌矿(化)体地质特征。
寻找含砾砂岩型铅锌矿并提出找矿标志。
标签:乌拉根铅锌矿铅锌矿体地质特征找矿方向1区域地质背景本区位于塔里木地块西部块内、西南坳陷喀什坳陷西端,为塔里木中新生代断陷盆地的组成部分。
地层主要出露中生界、新生界,为一套陆、海相砂、砾岩和泥、碳酸盐建造,其次为第三、第四系岩性,广泛分布在乌拉根向斜中部低洼处。
区内构造有北西向的费尔干纳- 塔拉斯巨型走滑断裂系,东西向的乌恰断裂、布仑口- 库斯拉普断裂、乌赤别里山口断裂,这些大断裂为深源物质向上运移起到导矿作用。
Cu、Pb、Zn、Sr、Ag、Ba 等元素在新生界呈高背景和异常分布。
2矿区地质特征乌拉根铅锌矿区位于库什维克复式向斜东段乌拉根向斜,其轴向近东西,形成向东仰起,向西变宽缓慢散开,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元古界长城系、中生界侏罗系和白垩系、新生界古近系、新近系。
其中古新统乌拉根组出露于乌拉根向斜两翼,矿化分布于统乌拉根组第一、二岩性段,向斜南翼倾向330°~340°,倾角60°~75°,北翼倾向200°~220°,倾角65°~80°,局部倒转。
向斜内发育有小的次级背斜或倒转背斜,使北翼地层褶曲形成箱状构造。
南、北两翼发育阶梯状同生断裂构造。
3铅锌矿(化)体地质特征3.1铅锌矿矿化体(特征)铅锌矿矿体特征矿化带分布于乌拉根向斜两翼,以东西向轴向分北翼称为北矿带,南翼为南矿带。
2003 年到2007 年共施工了13 个钻孔,南矿带9 个,北矿带3 个,核部1 个,全矿区圈定铅锌矿体9 个,分别为南矿带的I、II、Ⅲ,IV 号及北矿带的I1、I2、II1、II2、Ⅲ号矿体。
某铅锌矿矿化特征及找矿标志

某铅锌矿矿化特征及找矿标志作者:成春波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年第08期摘要:某铅锌矿位于位于南华活动带老厂穹隆中部。
文章从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等八手,分析了该矿矿体地质特征,提出了矿床初步成因及本区找矿标志。
关键词:铅锌矿老厂穹隆矿体特征找矿标志1区域地质背景矿区位于南华活动带老厂穹隆中部。
老厂穹窿基底由寒武系边溪组浅变质砂岩、板岩夹碳酸盐岩及奥陶系下统黄隘组下段杂砂岩夹泥页岩组成,上覆泥盆系下统莲花山组砾岩、砂岩、杂砂岩、石英砂岩夹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组合。
矿区北端加里东期中细粒黑云角闪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侵入于寒武系边溪组地层中,围岩接触变质强烈。
老厂穹窿构造内已发现铅、锌、铜床(点))多处。
其中老厂铅锌矿为大型的铅锌矿床。
2矿区地质特征2.1地层矿区出露的主要地层有寒武系、奥陶系、泥盆系地层。
2.1.1寒武系寒武系边溪组地层根据岩性可细分为四段:第一段(∈b 1)为灰绿色石英杂砂岩、泥质粉砂岩和黑色泥岩夹深灰色纹层状灰岩、白云质灰岩或白云岩、泥灰岩。
下部薄层灰岩与薄层泥岩呈互层;第二段(E b2)为深灰色灰岩、白云质灰岩或白云岩、泥灰岩。
第三段(∈b3)为深灰~灰绿色中厚层状不等粒长石岩屑石英杂砂岩夹石英杂砂岩、岩屑石英杂砂岩、泥质粉砂岩和泥页岩,或呈互层状;第四段(∈b4)上部为深灰一灰黑色页岩、碳质泥岩夹深灰~灰绿色厚层状石英杂砂岩:中部为深灰一灰绿色厚层状石英杂砂岩夹页岩:下部为深灰色中厚层~厚层状含泥砾长石石英杂砂岩、长石岩屑石英杂砂岩、石荚杂砂岩与黑色页岩、碳质泥岩互层夹薄层状粉砂岩、粉砂质页岩。
2.1.2奥陶系矿区仅出露奥陶系下统黄隘组下段(0lhl)灰绿色不等粒长石石英杂砂岩、岩屑杂砂岩、岩屑石英杂砂岩、长石杂砂岩夹细一粉砂岩和泥页岩。
2.1.3泥盆系出露不全,仅高山顶部有残留顶盖。
矿区仅出露下统莲花山组地层,根据岩性细分为上、下两段。
新疆哈密宏源铅锌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标志

31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s新疆哈密宏源铅锌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标志郑国平(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3)摘 要:宏源铅锌矿是新疆哈密市发现的一个中型铅锌矿床,该矿主要分布在塔里木板块北缘,中天山地块东段,沙泉子深大断裂的南侧,区内有着非常优越的铅锌矿成矿地质条件,找矿潜力巨大。
矿体形态主要为透镜状与似层状,近矿围岩蚀变非常强烈,主要包括黄铁矿化、硅化、透辉石化、绿帘石化等。
文中主要对该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探讨,总结找矿标志,希望能为区内同类型矿床的寻找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哈密;中天山;铅锌矿;地球化学特征;找矿标志中图分类号:P61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1)05-0031-2 收稿日期:2021-03作者简介:郑国平,男,生于1967年,汉族,山东文登人,本科,副高级,研究方向:地质矿产勘查。
康古尔塔格成矿带是新疆东疆地区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之一,在全国范围内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自2002年鄯善县彩霞山大型铅锌矿床在康古尔塔格多金属成矿带西部被发现,2009年又在该成矿带内发现了宏源铅锌矿。
该矿处于新疆哈密市东南约170km 处,目前矿体规模属于中型。
宏源铅锌矿的发现填补了该区域内喷流-沉积型铅锌矿成矿类型的空白,对区内同类型矿床的寻找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该矿大地构造位置分布在阿奇克库都克-沙泉子深大断裂南部区以上1.5km 处,属于塔里木板块北缘中天山地块东段,卡瓦布拉克群(蓟县系)是矿体主要赋存部位,断裂构造对其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产出特点为透镜状和脉状,硅质板岩与大理石是其主要的含矿岩石,磁黄铁矿以及黄铁矿和闪锌矿方铅矿的是主要的金属矿物组成,透辉石化、硅化、黄铁矿化和绿帘石化是主要的围岩蚀变,下面分析该矿地质特征及其地球化学特征,并对该矿找矿标志进行总结,希望能对该矿找矿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云南施甸县东山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186
云南地质
40 卷
3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3.1控矿成因初探 (1) 该区矿带铅锌成矿主要受构造控制,铅锌含矿热液沿断层破碎带上移,沿断层破碎带及主断
层附近的层间破碎带再分配,于构造有利部位沉淀富集,形成矿体,矿床成步认为属与构造、层位相关 的沉积改造-构造热液型矿床。
(2) 该区内中泥盆统何元寨组地层中都见到了大量腕足类、珊瑚类和海百合茎等海洋生物化石, 说明该区在石炭纪-二叠纪之间处于浅海-滨海相环境中,区内的碳酸盐岩沉积物可能为成矿提供了一 定矿物质。
(4) 二叠系下统丙麻组上段(P1 bm2):紫红色玄武岩质砂质泥岩,夹灰色、灰黑色玄武岩质砂质 泥岩,局部夹含碳灰质白云岩透镜体。岩石中玄武岩多呈细砾、砂分布,局部呈粗砾分布。主要分布在 矿区南东侧及中部,与碎裂状白云岩呈断层接触的构造破碎带附近局部有铅锌矿化,偶尔形成铅锌矿小 矿体。与下段灰色、灰黑色玄武岩质砂质泥岩呈整合接触。 1.2矿区地质构造
(Yunnan Exploration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Kunming 65005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铅锌矿矿化特征及找矿标志
发表时间:2009-12-01T13:29:29.920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8月下旬刊供稿作者:成春波
[导读] 矿区北端加里东期中细粒黑云角闪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侵入于寒武系边溪组地层中,围岩接触变质强烈
成春波(广西壮族自治区310核地质大队)
摘要:某铅锌矿位于位于南华活动带老厂穹隆中部。
文章从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等入手,分析了该矿矿体地质特征,提出了矿床初步成因及本区找矿标志。
关键词:铅锌矿老厂穹隆矿体特征找矿标志
1 区域地质背景
矿区位于南华活动带老厂穹隆中部。
老厂穹窿基底由寒武系边溪组浅变质砂岩、板岩夹碳酸盐岩及奥陶系下统黄隘组下段杂砂岩夹泥页岩组成,上覆泥盆系下统莲花山组砾岩、砂岩、杂砂岩、石英砂岩夹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组合。
矿区北端加里东期中细粒黑云角闪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侵入于寒武系边溪组地层中,围岩接触变质强烈。
老厂穹窿构造内已发现铅、锌、铜床(点))多处,其中老厂铅锌矿为大型的铅锌矿床。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矿区出露的主要地层有寒武系、奥陶系、泥盆系地层。
2.1.1 寒武系寒武系边溪组地层根据岩性可细分为四段:第一段(∈b1)为灰绿色石英杂砂岩、泥质粉砂岩和黑色泥岩夹深灰色纹层状灰岩、白云质灰岩或白云岩、泥灰岩。
下部薄层灰岩与薄层泥岩呈互层;第二段(∈b2)为深灰色灰岩、白云质灰岩或白云岩、泥灰岩。
第三段(∈b3)为深灰~灰绿色中厚层状不等粒长石岩屑石英杂砂岩夹石英杂砂岩、岩屑石英杂砂岩、泥质粉砂岩和泥页岩,或呈互层状;第四段(∈b4)上部为深灰~灰黑色页岩、碳质泥岩夹深灰~灰绿色厚层状石英杂砂岩;中部为深灰~灰绿色厚层状石英杂砂岩夹页岩;下部为深灰色中厚层~厚层状含泥砾长石石英杂砂岩、长石岩屑石英杂砂岩、石英杂砂岩与黑色页岩、碳质泥岩互层夹薄层状粉砂岩、粉砂质页岩。
2.1.2 奥陶系矿区仅出露奥陶系下统黄隘组下段(01h1)灰绿色不等粒长石石英杂砂岩、岩屑杂砂岩、岩屑石英杂砂岩、长石杂砂岩夹细~粉砂岩和泥页岩。
2.1.3 泥盆系出露不全,仅高山顶部有残留顶盖。
矿区仅出露下统莲花山组地层,根据岩性细分为上、下两段。
下段(D1l1) 下部为浅灰、紫红色中厚层状砾岩、含砾粗砂岩、含砾杂砂岩,上部为一套紫红色中细粒杂砂岩、石英砂岩夹泥质粉砂岩组合;上段(D1l2) 下部为含砾砂岩、岩屑石英砂岩、砂岩杂砂岩,上部为一套紫红色中~细粒石英砂岩、石英杂砂岩夹泥质粉砂岩、泥岩组合。
2.2 构造
2.2.1 褶皱矿区位于老厂穹隆中部之老厂复式背斜内。
老厂穹隆轴向近南北,长30km,宽20km;核部为寒武系和奥陶系组成的褶皱基底。
老厂复式背斜轴向呈北西走向,向南东倾伏;核部为边溪组一、二段,翼部为边溪组三、四段,西南翼总体正常,北东翼倒转,核部发育同期断裂和轴面劈理。
2.2.2 断层矿区内发育两组方向的断裂带,一组呈北西向,另一组呈北东向。
北东向断裂带组是本区铅锌多金属成矿的主要控矿和储矿构造,围岩蚀变强烈,具代表性的有F1、F2及F3号断裂带。
北西向断裂围岩蚀变不强烈,为成矿期后构造,对矿体起破坏作用。
F1、F2及F3号断裂带基本平行产出,总体走向NE50~70°,倾向NW,倾角57~78°。
构造岩主要由破碎石英杂砂岩角砾、断层角砾岩、构造透镜体、脉石英及砂质、泥质胶结物组成,断层面上常见擦痕,片理化发育,具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白云母化、方铅矿化、闪锌矿化等。
近破碎带围岩具强硅化、绢云母化、白云母化及黄铁矿化等。
带中细脉状黄铁矿脉、方铅矿脉和闪锌矿脉较发育,构造角砾中也常见有浸染状的黄铁矿和铅锌矿化。
2.2.3 节理整个矿区岩石节理发育,在断裂带及其两侧尤为明显,主要有北东和北西西向两组,均具有陡倾角特征,它们为本区的后期矿化富集起了一定的作用,矿化的贫富与裂隙的密集程度呈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2.3 变质作用及热液蚀变矿区褶皱基底岩层普遍遭受区域变质作用,粒状矿物发生重结晶作用,泥质矿物形成一些定向排列的绢云母、绿泥石;断裂破碎带普遍具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白云石化,局部方解石化。
蚀变带宽度0.3~5.0m不等,局部地段有石英脉充填,局部硅化破碎带具有铅锌多金属矿化,富集形成矿体。
围岩蚀变以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白云石化及黄铁矿化为主,次为碳酸盐化。
热液蚀变带与成矿紧密相伴,多种蚀变叠加地段矿化往往是矿化较好、品位较高的的部位。
3 矿化特征
3.1 矿体特征铅锌矿体产于寒武系地层中,受北东向F1、F2、F3断裂构造控制,沿断裂破碎带充填,呈不规则的脉状产出,总体倾向北西,倾角较陡,一般60°~75°。
除1、2 、3、4及6号等五个矿体出露地表外,其余则均以盲矿体产出。
矿体规模大多为小型,矿体形态简单。
1、2、3、4号矿体严格受F1构造破碎带控制,矿体呈不规则的脉状产于寒武系边溪组地层中。
其中1号矿体走向长117.20m,倾向延伸54.27m~ 72.75m,厚度0.47~1.03m,平均厚度0.75m, Pb品位:0.47%~1.06%,平均0.85%,品位变化系数24.47%;Zn品位:2.06%~6.15%,平均4.33%,品位变化系数35.61%。
5、6、7、8号矿体受F2构造破碎带控制,其中5号矿体走向长182.00m,倾向延伸167.62m,厚度0.90~1.30m,平均厚度1.14m。
厚度变化较均匀,变化系数为9.01%。
矿体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矿化连续。
Pb品位:0.58%~1.26%,平均0.92%,品位变化系数23.59%;Zn品位:1.35%~7.62%,平均4.71%,品位变化系数37.15%。
9、10、11、12、13、14号矿体均呈不规则的脉状产于寒武系边溪组地层中,严格受F3构造破碎带控制。
其中8号矿体走向长
146.00m,倾向延伸147.01m,厚度0.95~1.40m,平均厚度1.19m。
厚度变化较均匀,变化系数为10.65%。
Pb品位:0.39%~1.20%,平均0.88%,品位变化系数24.38%,;Zn品位:2.11%~7.06%,平均4.62%,品位变化系数32.85%。
3.2 矿物特征矿石矿物主要有闪锌矿、方铅矿、少量黄铜矿、黄铁矿及银,地表及浅部常出现它们的少量氧化物,如菱锌矿、白铅矿、孔雀石、褐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白云石、方解石及少量重晶石、萤石、绿泥石等,偶见叶腊石,还有大量的围岩碎块(即浅变质的石英杂砂岩、细砂岩、白云岩、绢云板岩的角砾)。
闪锌矿:矿区主要的有用矿物之一,可分为浅棕色和棕色两种,后者占大多数,
半自形——它形粒状,粒径较细,一般在0.005~1.00mm。
方铅矿:矿区主要的有用矿物之一,呈银灰色、钢灰色等。
致密集合体与闪锌矿共生,半自形——它形粒状,粒径较细,一般在0.005~1.00mm。
黄铁矿:含量约占金属矿物5-10%左右,自形-半自形粒状,多呈星散状、脉状集合体产出,粒径一般0.1mm左右。
黄铜矿:它形粒状,多与方铅矿共生,少量与黄铁矿共生。
褐铁矿:黄棕色或棕黑色,呈胶体块状,土状或蜂窝状在地表局部地段产出,由硫化物风化而成。
石英:矿区见两期石英。
一种为乳白色,它形粒状,粒径一般在0.08~0.2mm左右;另一种为晚期热液生成的石英,呈细脉状穿插于其中,后者常穿插前者。
白云石:矿区主要脉石矿物之一,与矿石存在着密切关系,白云石呈菱面体相互紧密镶嵌,粒径一般在0.1~0.4mm左右。
绢云母:原岩泥质矿物的蚀变产物,呈显微鳞片状。
绿泥石:分布在构造蚀变强烈部位。
脉石矿物中的石英和白云石,它们往往呈网脉状穿插于闪锌矿、方铅矿及其它含矿构造角砾岩、含矿碎裂岩的碎块间,并以胶结物的状态产出。
矿石构造主要以角砾状为主,网脉状、脉状、致密块状、浸染状、似条带状构造次之。
角砾状构造中有以硫化物胶结围岩角砾的角砾状矿石,也有石英、白云石脉胶结闪锌矿、方铅矿角砾的角砾状矿石,这反映了成矿构造带多期活动的特点。
3.3 矿石类型本矿床矿石的自然类型,按其主要脉石矿物,可划为铅锌硫化物—石英-白云石脉型;就其矿石的结构、构造不同,可分为角砾状矿石、浸染状矿石、致密块状矿石、网脉状矿石;按其主要有用组分可分为锌矿石、铅矿石或铅锌混合矿石,但绝大多数为铅锌混合矿石,且这种矿石中以锌为主;矿床自然类型按其氧化程度,本矿床基本为硫化矿石。
地表风化淋蚀带(深0~10余米)未构成工业矿体。
4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根据矿体的形态、产状,岩石、矿物的共生组合和近矿围岩蚀变等情况综合分析,本矿床属中温热液充填型脉状矿床。
其找矿标志有:①穹窿构造为本区主要控矿构造,在老厂穹窿寒武系褶皱基底层中,北东~北北东向的张扭性断裂带往往是容矿的良好场所。
②在这组断裂带中充填有网脉状白云石~石英,并伴有金属硫化物,其地表风化带往往有铁染或褐铁矿化显示的地段。
③从岩性条件看,在轻变质白云质砂岩中或白云岩的角砾岩带中比板岩破碎带含矿性要好。
④硅化、白云石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等多种热液蚀变叠加的地段是找矿有利的地段。
参考文献:
[1]广西310核地质大队.某铅锌矿详查报告(内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