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领域国家级三大奖部分获奖项目一览表
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

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国家科学技术奖是评选我国科技领域最高荣誉的奖项,每年都会公布新一届的获奖名单。
今年2月9日,我国公布了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获奖名单,其中包括9位科技工作者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一、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科技工作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我国科技领域最高荣誉,其获奖人数在每年的奖项中极为稀缺。
今年有9位科技工作者荣获这一殊荣,分别为:1. 魏铭言,中国科学院院士,高分子物理化学专家,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 乔羽,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光电功能材料科学家,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3. 廖俊波,曾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教授,现任科技部副部长,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4. 薛其坤,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教授,计算机科学专家,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5. 徐宗本,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量子信息物理学家,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6. 陈存根,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前任董事长,化工工程专家,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7. 王德民,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教授,计算科学专家,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8. 严建华,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稀土材料化学家,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9. 闫峰,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机械工程学家,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这9位科技工作者的研究领域涵盖了多个学科和领域,他们不仅在学术研究方面有所突破,还在技术创新和应用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
二、其他类别获奖科技人员除了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9位科技工作者外,其他奖项的获奖人数也相当可观。
其中包括10位科学大奖获得者、量子通讯卫星工程团队等,他们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在不同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国际影响力。
三、挖掘获奖人员的科研历程和贡献想要更好地了解这些获奖科技工作者,深入挖掘他们的科研历程和贡献是很有必要的。
例如,今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魏铭言,其成果在实现超长周期的可控高分子链、构建大规模病毒转染车、电化学活性生物材料等方面有着创新性贡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的徐建国等团队,在发掘全测面听小波基新方法方面取得的贡献引起了广泛关注。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获高分子研究领域国际大奖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获高分子研究领域国际大奖
佚名
【期刊名称】《《化工中间体》》
【年(卷),期】2008(000)003
【摘要】在2008年POLYCHAR 16-先进材料世界论坛(World Forum on Advanced Materials)上,中科院化学研究所何嘉松研究员被授予“Paul J.Flory Polymer Research Prize”,该奖项2000年由国际POLYCHAR委员会为纪念高分子界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Pad J.Flory而设立,用于表彰对
高分子科学和工程领域的概念、模型、理论、过程或发现有原始创新和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何嘉松研究员因提出“原位混杂复合材料”的概念、发现“流变混杂效应”及其产生于填充聚合物熔体的条件,而成为本年度该奖项的唯一获奖者。
【总页数】1页(P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323
【相关文献】
1.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在喷墨打印透明导电薄膜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J],
2.大环高分子:高分子化学研究的新领域 [J], 刘东舟;黄家贤
3.中国科学家周琪获国际转基因研究领域大奖 [J],
4.解决困扰世界60年的难题,中科院研究员姜宗林获国际性航空航天大奖 [J],
5.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喜获国际质量创新领域大奖 [J], 黎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07中国研究生教育分专业排行榜(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0703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排名学校等级排名学校等级排名学校等级1 吉林大学 A+ 6 南京大学 A 1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2 复旦大学 A+ 7 浙江大学 A 12 北京化工大学 A3 南开大学 A+ 8 四川大学 A 13 清华大学 A4 北京大学 A 9 上海交通大学 A 14 武汉大学 A5 中山大学 A 10 华南理工大学 AB+ 等 (22 个 ) :兰州大学、苏州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东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郑州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湘潭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青岛科技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河南大学、安徽大学、福州大学、西北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湖北大学B 等 (22 个 ) :东南大学、华侨大学、东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济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鲁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工业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上海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C 等 (15 个 ) :名单略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博士点安徽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华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复旦大学河北大学河南大学湖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兰州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山西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苏州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湘潭大学浙江大学郑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山大学工科:偏合成的:浙江大学(国内高分子鼻祖,尤其在合成方面)、华东理工、北京化工大学、清华大学;偏加工和应用的:四川大学、华南理工、东华大学(原中国纺织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理科:偏合成的:北京大学(好像北大遥遥领先,其他象南开、南京大学明显差一些);偏性能形态研究的: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大陆的高分子研究,除了西藏、青海尚未见到有关高分子方面的研究工作外,其它各省、直辖市均有高分子方面的研究工作。
先进高分子材料十大品牌简介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的持续发展,先进高分子材 料的市场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发展趋势
高性能与多功能化: 随着工业应用需求的不断提高,高 性能、多功能化的先进高分子材料将受到更多关注。
06
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
优秀的企业公民
先进高分子材料十大品牌在 社会责任方面表现出色,积 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关注 环保、教育、扶贫慈善等领 域,成为优秀的企业公民。
对于整个行业而言,这些荣誉和奖项能够树 立榜样,激发行业内的创新热情和竞争意识
,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
05
市场竞争力分析
国内外竞争对手分析
国内竞争对手分析
1
2
恒力集团: 恒力集团在先进高分子材料的研发和 生产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是国内市场的重要竞 争者。
3
万华化学: 万华化学以生产MDI等高分子材料为 主,近年来也在积极拓展其他先进高分子材料领 域。
先进高分子材料十大 品牌简介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品牌介绍 • 产品系列 • 技术创新 • 品牌荣誉与奖项 • 市场竞争力分析 • 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 品牌合作与交流
01
品牌介绍
品牌历史与文化
品牌历史
成立于1990年,从一家小型高分子材料研究所起家,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高分子材料生产商和 解决方案提供商。
与国际企业合作
十大品牌中的部分企业与国际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 关系,如与法国阿科玛、美国杜邦等公司进行技术交流 、合作研发等。
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情况
与科研院所合作
十大品牌中的多个品牌与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如中国 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 开展先进高分子材料的研发和成果转化。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系简介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系简介
同济大学是我国较早从事高分子材料教学与科研的高等院校之一,其高分子学科的历史可追溯至1959年创建的建筑塑料专业,创始人为阮金望教授•经过多年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引进了不少高端人才,高分子学科凝聚了一支结构合理的优秀教师队伍,培养了大量优秀的本科生和研究生.2015年,新的高分子材料系成立,进一步加强了高分子学科的教学科研力量和综合实力.
高分子材料系有完备的学术梯队,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11人,讲师5人.
高分子材料系有多个研究方向,包括大分子自组装、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光电功能高分子材料、能源材料、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阻燃与防火材料、多孔材料、水处理材料、形状记忆材料、胶粘剂与涂料、高分子建材等.目前在大分子自组装、生物医用材料、光电功能高分子材料和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研究特色,在国际和国内具有较大影响.
高分子材料系荣获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奖项,其中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发明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发明三等奖1项.此外,还大力开拓产学研项目,向社会输送了一大批优秀成果,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018-2019年获各类国家级、省部级基金项目16余项,发表SCI论文160多篇,其中Advanced Materials,Angewandte Chemie,Nano Letters等高水平期刊论文涌现.
在新的教学科研体制下,全系教师将继续团结一心,齐心协力,努力开创高分子材料系发展的新阶段.。
国内做高分子复合材料比较好的课题组

国内做高分子(树脂基)复合材料比较好的课题组作者:扈艳红最近登录的一个学生学术网站,有篇帖子讨论了国内的做复合材料比较好的课题组,整理了一下,希望对我的小朋友们有点用处。
大家若有更多信息,可以跟帖哦。
詹茂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分子复合材料系研究方向:1.磁场环境功能复合材料; 2.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3.塑料合金与加工关键技术。
简介: 2004年-2005年兼任东京都立大学客座教授。
中国复合材料学会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分会副主任,中国塑料加工协会专家,日本高分子学会正会员,《塑料》编委,北京塑料工业协会理事。
承担了各类基金科研项目,以及其他重要项目。
译著3部,合著3部,申请发明专利12项,部级2等奖和3等奖共4项,5项研究成果实现了产业化。
张佐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功能复合材料与高分子材料(防弹、电磁波、摩擦)简介:兼任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塑料加工协会理事,全国纤维增强塑料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复合材料学报》副主编,《工程塑料应用》、《新型碳材料》编委等学术职务。
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合作编著书2部,获得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国家专利5项。
川大的傅强教授,研究聚烯烃复合材料的加工成型方向;中大的章明秋教授,以前做聚丙烯,现在做环氧树脂,学术水平很高,北化的张立群教授,主要是橡胶复合材料,年轻有为,人也很好;如果不限压力大就去化学所或应化所了。
北理工刘吉平教授,博导,学科带头人,2009年中科院院士北理工唯一申报者,现在手下只有一两个博士,急缺人!这是个好机会啊~北理工杨荣杰教授博导副院长国内含能材料权威对学生特别好,还给介绍工作~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殷敬华天津工业大学李嘉禄正在申请院士主要研究三维纺织复合材料化学所杨士勇哈工大航天学院的杜善义中科院院士薛奇1945年1月出生,1983年获得美国凯斯西方储留大学(Case Western Reser ve University)高分子科学系博士学位。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学术奖项与荣誉介绍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学术奖项与荣誉介绍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指以化学原理和工程技术为基础,研究化工过程、化工设备与化工生产技术的一门学科,也是现代工程技术领域的重要学科之一。
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学习过程中,优秀的学生和教师往往会获得各种学术奖项与荣誉,本文将介绍几个与该专业相关的学术奖项与荣誉。
一、XXX奖学金XXX奖学金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中的一项重要荣誉。
该奖项设立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取得优异成绩,同时也是为了促进各类化工工程的研究与发展。
每年该奖项颁发给在学术成绩、学科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以资助其继续深造和发展。
二、XXX优秀论文奖XXX优秀论文奖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中的另一项重要学术奖项。
该奖项旨在表彰在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具有创新性和影响力的优秀论文,推动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获奖者除了获得荣誉证书和奖金之外,还有机会参加国内外相关学术会议,与同行学者进行深入的学术交流。
三、XXX学术研究奖XXX学术研究奖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中的重要荣誉之一。
该奖项旨在奖励在化学工程与工艺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教师和研究人员,鼓励他们在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学术传承等方面发挥领军作用。
获奖者将获得高额奖金,并受邀为相关学术期刊撰写综述和特邀评论,进一步推动学科的发展和交流。
四、XXX创新实践奖XXX创新实践奖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中的一项重要学术奖项。
该奖项旨在鼓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展现出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也是为了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获奖者将获得奖金和荣誉证书,并有机会参加相关行业的实践项目,拓宽自己的视野和实践能力。
五、XXX学术大会XXX学术大会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中的一项重要学术盛会。
每年举办的该学术大会汇集了来自国内外的知名学者和专家,分享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学科发展趋势。
同时,该学术大会也是学生们展示研究成果、交流学术经验和结识同行学者的重要平台。
总结: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学术奖项与荣誉是对在学业、科研和实践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和教师的一种肯定和鼓励。
高分子科学家-诺奖

创立高分子化学的施陶丁格(Hermann Staudinger 1881-1965)棉、麻、丝、木材、淀粉等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连人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的高分子体系。
在过去漫长的岁月中,人们虽然天天与天然高分子物质打交道,对它们的本性却一无所知。
现在我们已认识什么是高分子,并建立了颇具规模的高分子合成工业,生产出五光十色的塑料、美观耐用的合成纤维、性能优异的合成橡胶,致使高分子合成材料与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并列构成材料世界的三大支柱。
面对这一辉煌成就,我们不能不缅怀高分子科学的奠基人、德国化学家赫尔曼·施陶丁格。
什么是高分子呢?它是由许多结构相同的单体聚合而成的,分子量往往是几万、儿十万。
结构的形状也很特别,如果说普通分子象个小球,那未高分子由于单体彼此连接成长链,就象一根有50米长的麻绳。
有些高分子长链之间又有短链相结而成网状。
又由于大分子与大分子之间存在引力,这些长链不但各自卷曲而且相互缠绕,形成了既有一定强度、又有不同程度弹性的固体。
大分子的长链一头受热时,另一头还不热,故熔化前有个软化过程,这就使它具有良好的可塑性,正是这种内在结构,使它具有包括电绝缘在内的许多特性,成为新型的优质材料。
人们对它们的组成、结构的认识和合成方法的掌握经历了一个实践——认识——实践的曲折过程。
1812年,化学家在用酸水解木屑、树皮、淀粉等植物的实验中得到了葡萄糖,证明淀粉、纤维素都由葡萄糖组成。
1826年,法拉第通过元素分析发现橡胶的单体分子是C5H8,后来人们测出C5H8的结构是异戊二烯。
就这样,人们逐步了解了构成某些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体。
1839年,有个名叫古德意尔的美国人,偶然发现天然橡胶与硫磺共热后明显地改变了性能,使它从硬度较低、遇热发粘软化、遇冷发脆断裂的不实用的性质,变为富有弹性、可塑性的材料。
这一发现的推广应用促进了天然橡胶工业的建立。
天然橡胶这一处理方法,在化学上叫作高分子的化学改性,在工业上叫作天然橡胶的硫化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分子领域国家级三大奖部分获奖项目一览表
胡汉杰整理(2005年3月)
参考文献
《高分子科学技术发展简史》
王洛礼王霞瑜编著,1994年出版,科学出版社
表1 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
表二. 国家技术发明奖获奖项目(部分)
获奖单位获奖者获奖年
份
天津勘探设计院科
1979
研所抗磨组,上海
长红塑料厂,山西
水利科学研究所
1979
黄河水力委员会水
科所抗磨室,天津
勘察设计院科研所
抗磨组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1980
1980
二机部北京第五研
究所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
1980
院,大庆油田,大
港油田,大连同德
化工厂
1980
北京化工学院,北
京化纤学院
中科院化学所1980
1980
冶金部建筑研究总
院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1980
上海交通大学1980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1981。